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 »

陳姓改作他姓

作者:  來源:《中華陳氏》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17日

陳姓改作他姓 

《中華陳氏》2004年8月 河南省淮陽縣陳胡公陵園管理處、河南省淮陽縣陳胡公文化研究會編

據《中華姓氏大全》、《根在河南》、《中原尋根》記載:陳姓改作他姓的有58姓。

1.胡姓:

一、出自媯滿,周朝初年封虞帝後裔媯滿于宛丘(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媯滿死後,諡號曰胡公,又稱胡公滿。胡公滿的後代子孫中有以祖先的諡號為姓者,成為胡姓的主支。

二、出自姬姓。

三、出自我國古代的少數民族,發蹟于河南洛陽。以上諸支胡姓,逐漸融為一體,多奉胡公滿為始祖。近年來,臺灣胡毅仁先生寄來胡姓宗譜,河南省鄲城縣白馬鎮胡氏組團來淮陽謁拜始祖陳胡公。

《元和姓纂》載:“帝舜之後胡公封陳,子孫以諡為姓,系出媯姓。”胡姓發源于陳地,子孫向各地播遷。三國時,魏陽陵亭侯胡質,子嚴春侯胡威居於山西安定,胡氏為安定望族。另一支在河南新蔡繁衍,亦成為望族,中原胡姓多與新蔡有關。胡姓是現在排名第13位的中華大姓。

胡姓世系:
閼公—陳胡公媯滿—陳申公皋羊—陳孝公突—陳慎公圉戎—陳幽公甯—陳釐公孝—陳武公靈—陳平公燮—陳文公圉—陳桓公鮑—陳宣公杵臼—陳穆公款—陳共公朔—陳靈公平國—陳成公午—陳哀公弱—陳悼太子師—陳惠公吳—陳懷公柳—陳閔公越—陳衍(遷陽武避難生陳璉、陳璵)—璵公字汝清(始姓胡)—胡澄公(胡姓始祖)……

2.

田姓的主要源頭出自陳姓,祖根在今河南淮陽。陳胡公的十一世孫陳完,因宮廷內亂,怕受牽連,便逃奔齊國,被齊桓公任為工正(管理工匠的官),因始食采邑于田,田、陳二字古音相近,遂改稱田氏。田氏在齊國的勢力日益強大,至田完(陳完)的十世孫田和時,田和自立為君,在公園前 368年被周王室承認為諸侯,自從原來的姜氏齊國成為田姓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西元前 221年,齊國被秦國所滅,國民有恢復陳姓的,亦有更多的人繼續以田為姓。田完(陳完)便是田姓的始祖。近年來,鄭州田逸齋宗親來淮陽祭祀始祖陳胡公。

3.孫姓:

一支出自姬姓,是周代衛國衛康叔的後裔。一支出自畢姓,一支出自子姓,一支出自媯姓,是陳國公子完(即陳完敬仲)的後裔。陳完的第六代孫田書,擔任齊國大夫,因伐莒國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采邑于樂安(今山東惠民)。田書成為孫姓始祖。後代名人中有戰國時期的孫武,是著名軍事家;三國時代的孫權等。其祖源地在今河南淮陽縣。

孫姓世系:

陳桓公鮑—陳厲公躍[子一:改姓田名完字敬仲[—田稚—田昏—田文子—田桓子(無宇)—田書—孫占(齊國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孫姓始祖)……孫權(三國吳國君)

4.袁姓:

起源于河南淮陽,出自媯姓,是周代陳國開國之君媯滿的後裔。陳國傳至春秋時期,王族中有一位名叫媯諸的,字伯爰。伯爰的孫子名濤塗,擔任陳國大夫,代表陳國參加了齊桓公盟會,有功,賜食邑于陽夏(今河南太康縣)。濤塗以祖父的字型大小為姓,稱爰濤塗。古時候,爰、援、轅、榬、溒等字音同字通,故爰濤塗又作轅濤塗,他的後代世居與陽夏。西元前 484年,陽夏轅氏有轅頗,因事逃到鄭國避居,轅頗的裔孫轅告,于秦代避難於河洛之間。轅告的小兒子名政,以袁為姓,因此,袁政也就成為袁姓的始祖。袁姓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袁紹、袁術等。

袁姓世系:

陳胡公媯滿—陳相公犀—陳靖伯庚—季子—仲鋪—聖伯順—他父—戴伯—鄭叔—鄭仲金父—莊伯—諸(字伯爰)—袁濤塗(袁姓始祖)

5.陸姓:

陸姓的主要源頭有四支,一支出自陸絡。二出自陸渾之戎,祖根在河南的嵩縣一帶。三出自陳姓。陳國公子陳完避難奔齊,改陳姓為田氏。田氏在齊國勢力日益增大,至田完(陳完)的十世孫田和時,田和自立為君,在公園前368年被周王室承認為諸侯,自從原來的姜氏齊國成為田姓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田氏齊國傳至齊宣王時封其少子田通于平原般縣(今山東樂陵西南)陸鄉,田通的子孫以邑為氏,是為陸氏。四出自少數民族改姓,祖根在河南洛陽。陸姓歷史上有陸引、陸突、陸俟等名將。

6.王姓:

一出自姬姓。二出自媯姓,媯姓王氏的祖根在河南淮陽。西周時虞舜的後裔媯滿(又名胡公)受封於今淮陽一帶建立陳國。至陳厲公時陳國發生內亂陳厲公之子陳完(即陳完敬仲)出奔齊國,食采邑于田,稱田氏。田氏傳至田和(陳完的第十代孫),執掌齊國朝政,代齊自立為王,建立了田氏政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田齊傳八世至齊王建時,被秦國所滅,齊王建被安置在共縣(今河南輝縣市),他的孫子田安于項羽起兵反秦時被封為濟北王,及項羽被劉邦擊敗。田安失去了封國,子孫被稱作“王家”因以為姓。兩漢之際的王莽及後世的北海、陳留等郡的王氏家庭,相傳都是田齊的後裔。三出自子姓。

7.敬姓:

姓源有三:一源出自薑姓。二源出自陳姓。春秋時期陳國公子陳完敬仲之後,其支庶子孫乃以祖名為姓,成敬姓。三源出自石敬瑭之後。

8.文姓:

姓源有四:一源出自姬姓。二源出自薑姓。三源出自陳姓。二源出自陳姓。陳國公子陳完避難奔齊,改陳姓為田氏。田氏在齊國勢力日益增大,至田完(陳完)的十世孫田和時,田和自立為君,在公園前 368年被周王室承認為諸侯,自從原來的姜氏齊國成為田姓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戰國後期陳完裔孫田文(即孟嘗君)的後代中有人以文為姓。這支陳姓的先祖生於河南淮陽。四源出自敬姓所改。

9.薛姓:

姓源有三:一源出自任姓。二源出自陳姓。陳國公子陳完避難奔齊,改陳姓為田氏。田氏在齊國勢力日益增大,至田完(陳完)的十世孫田和時,田和自立為君,在公園前368年被周王室承認為諸侯,自從原來的姜氏齊國成為田姓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陳完裔孫田文(即孟嘗君)因功被封于薛國故地。秦滅六國時,薛國與齊國一同為秦國所滅。子孫分散。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經過齊國,求孟嘗君之後,得其孫陵、國二人,欲複封之。陵、國二人相推,最後一同到竹邑(今安徽宿縣北)安家,為表示對封地的懷念之情,遂以封地之名薛為姓。這支薛姓的先祖媯滿生活於今河南淮陽。三源出自少數民族。祖根在河南洛陽。

10.嘗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戰國後期陳完裔孫田文(即孟嘗君)的後代;二源出自春秋時期秦國文臣嘗額的後代。

11.子占姓:

歷史上的複姓。春秋時陳桓公之子,陳書,字子占,後人以此為姓。

12.靖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春秋時期齊國靖郭君(齊相田嬰的封號)的後代;二源出自唐代單靖公的後代,以諡為姓。歷史名人:唐代有靖君亮,金代有靖天民,清代有靖道諤。

13.威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原來西域地區部族姓氏;二源出自戰國秋時期齊國田齊威王之後,後代因以為姓。清代名人有威應洪。

14.胡母姓:

為西周十二諸侯國之陳國始君胡公滿的後代,公子陳完奔齊,遂有田氏齊國。齊宣王母弟分封于母鄉,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稱胡母氏。(見《風俗通》)。漢代有胡母敬,胡母子都。

15.法姓:

戰國時期齊襄王法章的後代。東漢時期有法雄,三國時期有蜀國謀士法正,清代有江南布政使法若真。

16.安平姓:

戰國時期齊國田單抵抗燕國有功,封為安平君,後代遂以安平為姓。

17.穰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戰國秋時期齊國將領田穰苴,因採食於穰邑,遂以邑名為姓。二源出自楚國時期,楚國時期亦有穰邑(今河南鄧縣),遂以邑名為姓。

18.光姓:

來源有三:一源出自相傳為黃帝庶子姞姓的後代封于光,遂以封地為姓。二源出自春秋時期燕國人田光的後代;三源出自秦朝末年有人避難於光地,其子孫因以為姓。晉代有光逸,明代有光時亨。

19.夏姓:

來源有三:一源出自周王朝封夏後世之後東樓公於杞(今河南杞縣),其餘不得封者,以夏為氏。二源出自春秋時期陳宣公庶子孑西,字子夏,其孫徵舒以祖父的字為姓(據《史記.陳杞世家》所說);三源出自夏侯氏所改,今甘肅慶陽夏氏即是。夏氏名人:春秋時期陳有夏徵舒,南宋時期有畫家夏圭,明代有夏完淳。

20.少西氏:

春秋時期陳公子夏之後,別有少西氏(《世本》)。

21.慶氏:

來源有三:一源出自薑姓,春秋時期齊國公子無虧之子慶克的後代;二源出自姬姓。春秋時期晉國慶鄭的後代;三源出自陳姓。春秋時期陳桓公五世孫亦為慶氏。慶氏名人:春秋時期有慶克,東漢時期有慶鴻。

22.偃師姓:

來源有三:一源出自周穆王時期巧人偃師之後。二源出自地名,今河南偃師縣此乃以地名為姓。三源出自陳姓。南朝陳國太子偃師的後代。

23.子仲姓:

起源于春秋時期陳宣公之子名子仲,其後裔以子仲姓(《萬姓統譜》)。

24.子宋姓:

出自人名,起源于春秋時期陳宣公之子名楚,字子宋,其後裔有子宋姓(《萬姓統譜》)。

25.車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陳姓,漢代丞相車千秋(本姓田),因年邁乘小車出入宮庭,號稱車丞相,子孫因以為姓。二源出自車成氏。車焜氏,車門氏所改。車氏名人:東漢時期有車成,三國時期有吳國會稽太守車湲。明代車大任。

26.孔姓:

來源有五:一源出自契,相傳商代始祖契為帝嚳(kù)之子,其母簡狄吞玄鳥(燕)卵生契,賜姓子氏,商王成湯名履(lǔ),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遂有孔氏;二源出自孔父嘉,春秋時期宋國上卿正考父之子孔父嘉(宋襄公五世孫)遭難,其後逃奔魯國;三源出自姬姓孔惺,春秋色時期衛有孔惺,出自姬姓;四源出自孔寧,春秋時期陳有孔寧,出於媯姓;五源出自皇帝使臣孔甲的後代。

27.丁姓:

來源有四:一源出自田和之子伋,戰國時期齊太公(田和)之子伋死後,封為丁公,其子孫遂以丁為姓;二源出自丁侯,周武王時期有丁侯,乃丁姓之始;三源出自三國孫匡,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因孫匡冒犯軍法,將其從孫氏中分出,改姓丁;四源出自西域,歷史上西域人名中,最後一字是丁的人很多,入住中原後往往改姓丁。丁姓名人:西漢時期有丁固,唐代有丁公著,清代有丁汝昌。

28.招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陳姓,周代陳侯放於越,其子孫以祖父字為姓;二源出自晉國步招,春秋時期晉國步招的後代,以招字為姓。招姓名人:漢代有招猛,清代有招子庸。

29.五王姓:

歷史上的複姓,戰國時期田氏齊國自威王、宣王、湣王襄王至齊王田建,五代為王,其後人因以為姓。

30.厲姓:

來源有四:一源出自春秋時期齊厲公的後代;二源出自厲國,古有厲國(今湖北隨縣西北部的厲山),子孫以國為姓。三源出自孫秀,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孫皓追改宗室孫秀(因為孫皓所惡而奔晉國)姓厲;四源出自唐代皇帝唐玄宗改新興五晉為厲姓。厲姓歷史名人:漢代有太守厲溫,宋代有厲元吉,清代有厲鶚。

31.滿姓:

相傳為古帝虞的後裔胡公滿的後代。滿姓歷史名人:西漢有滿昌,宋代有滿閬,明代有滿朝薦。

32.辜姓:

《清史稿》及長篇紀實小說《親人辜鴻銘》,書中稱辜鴻銘的先世為陳姓,祖籍地在同安沿海的一個村子。先祖陳敦源在清代乾隆年間因為酒醉失手打死人,此後舉家乘船來到馬來西亞謀生,由於陳敦源對此事一直負疚心痛,遂改陳為辜,以示懺悔,從此陳敦源的子孫皆為“辜”姓。

33.邱姓:

起源有四:一源出自媯姓,以地為氏,胡公媯滿建立陳國,陳國有宛丘(位於今河南省淮陽縣東南),居住在宛丘的人就以“丘”為姓。二願出自姬姓。三源出自薑姓。四源出自我國少數民族的改姓。歷史名人:春秋時期有大夫邱弱,魯國有孔子的學生邱吾。

34.芒姓:

來源有四:一源出自伏羲氏的臣子芒氏,相傳伏羲氏的臣子有芒氏,當為此姓之始;二源出自商代國王帝芒的後代,三源出自陳姓,據《潛夫論》雲:芒氏,田氏齊國田敬仲(即陳厲公之子陳完)的後代。芒姓歷史名人:戰國時期魏國有芒卯,明代有芒文鎮。

35.鄍姓:

來源有四:一源出自虞國,春秋時期虞國有大夫食采于鄍(今山西平陸縣東北),以邑為姓;二源出自姬姓,《春秋公子譜》雲:鄍氏出自姬姓;三源出自冥氏,《路史》雲:鄍氏即冥氏;四源出自媯姓,《姓考》雲:古陳國《媯姓》有鄍邑,以邑為姓。

36.鍼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後代;二源出自陳姓,周代陳國君主陳僖公的孫子鍼子以食邑為姓。鍼姓歷史名人:春秋時期秦國有鍼虎。

37.子禽姓:

歷史上的複姓。春秋時期陳僖公之子字子禽。其後代以子禽為姓。

38.子商姓:

歷史上的複姓。春秋時期陳僖公之子曰稟丘子尚。其後代以子商為姓。

39.子夏姓:

歷史上的複姓。春秋時期陳國公之少西,字子夏。其後代以子夏為姓。

40.子獻姓:

歷史上的複姓。來源有二:一源出自春秋時期陳桓公之孫子獻的後代。其後代以為姓。二源出自齊國大夫子獻之後。

41.子寢姓:

歷史上的複姓。春秋時期陳僖公之後有子寢氏。

42.子與姓:

歷史上的複姓。春秋時期陳烈公之子沮與。其後代以子與為姓。

43.讎子姓:

歷史上的複姓。歷史上罕見的複姓。《世本》記載:陳桓公之孫卑為讎子,其後代以讎子為姓。

44.斗門姓:

歷史上罕見的複姓。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斗門陽。來源有二:一源出自帝舜,相傳為古帝舜的後代。二源出自陳姓,出自陳鬥父之後。

45.鐸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陳姓,春秋戰國時期齊太公(田和)的後代;二源出自馬振鐸,《周禮.夏官》雲:群司馬振鐸。其後代以官為姓。

46.恩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媯姓,周代陳國大夫成恩為此姓之祖。相傳陳國始君胡公滿是舜的後裔,故《路史》雲:舜後有恩氏。二源出自老子,老子(李耳)的後代亦有恩氏(見《路史》)。

47.公良姓:

春秋時期陳國有公良儒,為孔子的弟子(見《路史》)。為陳公良的後代。現在仍有此姓。

48.胡非姓:

歷史上的複姓。戰國時有胡非子。周代諸侯陳國始君胡公滿的後代有公子非,其子孫以胡非為姓。

49.辱姓:

來源有三:一源出自少昊之裔孫台駘的後代;二源出自戰國時期齊國齊太公田和之後;三源出自歷史上奚契丹首領稱辱訖主。其後代以官為姓。

50.梧姓:

來源有二:一源出自陳姓,春秋戰國時期陳厲公之子陳完敬仲的後代;二源出自春秋時期鄭國貴族之後,以邑名為姓。

51.於陵姓:

戰國時期楚國有於陵子絡。戰國時期齊國有陳仲子(田仲)出自貴族,其兄很富有因恥食不義之祿,避兄離母,逃於於陵(今山東鄒平縣東南),子孫遂以於陵為姓。

52.占姓: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陳公子完的裔孫陳書,字子占,後代以其字為姓。

53.顓孫姓:

春秋時期有顓孫師。周代有陳國公子顓孫在魯國做官,子孫因以為姓。

54.子枋姓:

春秋時期陳國僖子之後有子枋氏。

55.子沮姓:

春秋時期陳桓公之子輿別為自沮氏。

56.子芒姓:

周代陳僖公之子盈,字子芒,其後代以子芒為姓。

57.子穆姓:

周代陳國公之子穆,其後代以子穆為姓。

58.子石姓:

春秋時期陳桓公之子石難,別為子石氏。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