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 »

行攝山西陳氏皇城相府 東方古堡太行奇葩

作者:  來源:旅遊縱覽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4日

行攝山西陳氏皇城相府 東方古堡太行奇葩

太行山腹,大地蒼茫;世事沉浮,皇城相府。

清史上有這樣一個人,“房姚比就韻,李杜並詩豪”,他就是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官、《明史》《康熙字典》《三朝聖訓》《政治典訓》《大清一統史》的總裁官——陳廷敬。文風昌盛,陳氏浸染,地處太行腹地的陳氏宅院——皇城相府,今古同輝,名揚四海。

皇城相府

從筆直暢通的高速路下來,在蜿蜒的鄉村公路上行駛了10多分鐘,領略過一派“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鄉村氣息後,隨著逐漸增多的車流人流來到了著名的皇城相府首門廣場。筆者入座觀賞席,剛拿出相機,就聽到一聲鑼響,吱呀一聲,城門洞開,眼看著一列列穿著清朝盛裝服飾,打著肅靜、回避和種種官職牌號的大臣、太監、宮女們依次出場。

《迎聖駕》

《迎聖駕》

這才知道,每天上午 9點,相府廣場都會舉行這麼一場別開生面,名為《迎聖駕》的開城儀式。儀式模仿當年康熙皇帝幸臨此宅的情景,不僅生動有趣,還使遊客從中感受到一語雙關之意,不由得讓人興致勃勃起來。

半個小時的演出結束,遊人們依次驗票進入相府正門。

一重門,打開一方天地。一進院,展現一個世界。在歷史的滌蕩下,煙消雲散般消逝了所有過往,只留下一座氣勢恢弘的深宅大院。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具體地點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 640餘間、 9道城門,城牆1700米,平均高度12米,寬 2.5米至 3米,整個院落的建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甚為壯觀,是一座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建築群。

 

科甲鼎盛 冠蓋如林

據史料載,從明孝宗到清乾隆(1501年至1760年)的 260多年中,皇城陳氏家族共出了41位監生、19位舉人,並有 9人中進士, 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美譽,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顯族。在此期間,先後有38位陳氏族人步入仕途,遍及大半個中國的14個省區。在陳氏家族最為鼎盛的康熙年間,為官者達16人之多,出現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以及父子同編《康熙字典》的盛況。

皇城相府

在封建時代層層嚴格選拔的科舉制度下,陳氏家族如此仕途亨通,不得不讓人驚訝萬分,稱歎不已。尤其是被康熙讚譽為“卿是老大人,是極齊全底人”的陳廷敬,一生傳奇,可謂功德卓著,令家族倍感榮耀。

為官,陳廷敬清正廉潔、體恤百姓,《清史稿》給之予“恪慎”的評價。為詩,他大氣磅礴,清新俊逸,寄情寓理,熔辭煉句。以詩文會友,匠心獨具,與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體相切磋,與著名詩人王士禎以詩歌相唱和,“皆能得其深處,而面目各不相假”,被稱為“燕許大手,海內無異詞焉”。為學,他飽讀詩書、筆耕不輟,一生幾無擱筆,有《午亭文編》50卷,其中詩20卷、雜著 4卷、經解 4卷、奏疏序記及其他文體20卷、《杜律詩話》 2卷;到晚年,他又手定《尊聞堂集》以及《河上集》《三禮指要》《午亭歸去集》等,成就斐然。另外,他主持編修的國家典籍史志主要有《世祖章皇帝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鑒古輯覽》《三朝聖訓》《政治典訓》《大清一統志》《康熙字典》等,不僅功在其時,更利澤千秋。

 

皇城相府

陳廷敬做官做到禮部侍郎、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除兵部一職沒有涉足外,陳幾乎做遍朝中所有要職。他曾升遷28次,馳騁官場50餘載,生前死後無人詆毀。在那個年代,人生能達如此境界,可謂大不易也。他多次要求告老還鄉,都不得康熙恩准,康熙看他主編《康熙字典》廢寢忘食一絲不苟,贈他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

 

東方古堡 太行奇葩

令人震撼的皇城相府,這座城堡式建築群,究竟匠心獨具於何處呢?資料表明,皇城相府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靠樊山臨樊溪而建,依山就勢,巍峨壯觀。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防禦明末農民起義軍侵擾所築,名“鬥築居”,內城看似古樸簡潔,其實內部結構複雜,頗顯神秘。

鬥築可居

明末農民起義軍不斷壯大,當時,糧食包裹不能多藏,牛馬牲畜也無處躲避,每每遭到殺掠。陳昌言對此事日思夜慮,急待萬全之策,最後他想到如果能修一座城堡肯定會安全可靠,於是,他就把族人集中起來,申述他的想法,曉以同舟共濟的道理,希望能築一城以圖永固之利。

明崇禎六年,陳氏的築堡工程動工,到次年二月竣工,設計佈置嚴密牢固:城門鑲鐵皮,門上有樓,樓下券洞,洞旁掘井;鐵門之外,設有粗大的木柵欄。一切閒人往來,只能在柵欄外,不得擅自入內,即便遇匪情,也有充裕的時間關閉城門可防不測。城堡修成之後,陳氏又訓練了守城的家丁,添置武器裝備,貯積糧食煤炭,萬事俱備,固若金湯。

陳昌言把這座城堡取名為“鬥築居”,並在城堡上親自題寫了“鬥築可居” 4個字的匾額,意在這座小城堡雖然只有鬥那麼大,卻可以安居樂業。此外,陳昌言還作了《鬥築居銘》,以告誡子孫創業不易,守成更難,讓子孫後代牢記祖訓,保全家業,可謂用心良苦。

中道莊

皇城相府的外城,又名中道莊,為清康熙三十八年陳廷敬拜相入閣後所建,時值清康熙太平盛世,所以,與內城相比,則更多呈現的是陳氏家族的門第和榮耀。

外城緊依內城西牆而築,設四門,西門樓牆上嵌“天恩世德”和“中道莊”兩塊匾額,北牆接內城北牆順勢而砌,南牆封於內城門外,西牆沿樊溪走勢而建。因別於以防禦為主的內城,外城建築則顯得雅致宜人、風格別樣。具有觀景性質的望河亭,雕樑畫棟,妙趣橫生。中道莊西門外的禦書樓,是陳廷敬三子陳壯履為炫耀陳家皇恩浩蕩而特建。

西牆

城內景致

陳氏祠堂

據記載,該樓建成時,上有康熙帝御筆親書賜陳廷敬及陳壯履詩20首、楹聯 4副等,瀟灑飛逸蔚為壯觀。現樓內僅存康熙禦匾“午亭山村”及那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的楹聯。

 

風格迥異 氣勢磅礴

皇城相府作為明清時期的禮制性建築,不論是高軒臨碧渚,還是深院鎖清秋,每一座院落、每一處建築都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然而,就建築本身來講,由於時跨明清兩代,故而表現出了明顯不同的風格。內城為明代遺構,主要建有樹德院,世德居,禦史府等 8座大型院落。藏兵洞和 7層百尺高的河山樓及春秋閣,文昌閣,陳氏宗祠等。其建築設計,古樸粗獷,渾厚堅固,給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外城為清代所建,建有禦書樓、塚宰第、內府、點翰堂、管家院、繡樓、東書院等,其建築佈局沿襲了清代前堂後寢的規則,並在建築風格上彰顯了“正一品光祿大夫”的尊貴,給人以富麗堂皇的印象。

皇城相府

在靳生木、謝鴻喜的《午壁亭與皇城考略》一文裏,提及當地一個有趣的傳聞,說陳廷敬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後,其母得知兒子官拜相位,萌生了去北京的念頭。陳廷敬為滿足母親的夙願,遂在故里建造了一座“小北京”,即如今的皇城相府。因陳廷敬為官清廉,得罪過不少官場臣員,於是有人趁機參了一本,說其謀反。康熙帝便騎著毛驢跋山涉水來到皇城訪查虛實,但見“小北京”只不過城垣呈黃色而已,況且上面還懸掛著“黃閣青山” 4個大字,是以天大的反案頓時冰釋。質樸醇厚的鄉間傳說,也讓我們看到,皇城相府確是包含了太多的故事,牽動了太多的情思。

皇城相府

徜徉在一代名相構建的世界裏,傳說中的黃色痕跡了了,唯有深灰色的磚瓦城牆似將歷史凝固。在蒼茫淡漠的色彩之中,卻仍然能夠感覺到陳相之氣息強勁的撲面而來:深宅大院磅礴大度的氣勢,是他位極人臣的高度和寬忍穩健的性情;依形而建、層疊周密的結構,是他久居官場,居安思危的慎密內心;楹聯碑匾,經閣書房,是他對後輩的殷切期望與循循囑咐;而樓臺碧波,花木扶疏的後園,正是他內心深處“多少繁華夢,消沉向此中”的歸隱之處。

皇城相府

參觀結束時,導遊用說書人一樣的精彩語言告訴我們:陳家後人有恬靜遺風,自覺地保護了這些古建築。按說就沖皇城相府這名字,文革就難逃噩運。但居住在這裏的陳姓數百人不為時尚所動,靜靜地守著這宅子,終於熬過一劫。現在這老宅成了全村人的聚寶盆。如今的皇城村是全國聞名的“小康村”,村集體先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新農村建設明星村”“中國十大最美村鎮”“中國十大魅力鄉村”等等。皇城村民是晉城市農民生活品質最高的。全村 235戶,全都住的是別墅式住宅,家家有小汽車,孩子從幼稚園到大學到研究生畢業,學費全由村裏負擔,60歲以上老人全有養老金,村民病了住院費用由村裏支付。該村還建有三星、四星、五星級酒店各一座。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