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 »

四川鹽亭縣水集口陳書後嗣家譜 二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27日

四川鹽亭縣水集口陳書後嗣家譜 二

四川省鹽亭縣(麻城莊三十世)入川十八世 陳元柱

第六部 潁川、長城、南北朝陳國、義門陳世系考證

一、田完世系考證

《元和姓纂》摘錄

 1、媯姓。以州名,本太昊之墟,畫八卦之所。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于陳,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出潁川、汝南、下邳、廣陵、東海、河南六望。

 2、出自媯姓,虞帝之後。夏禹奉舜子商均于虞城,三十二世孫閼父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女太姬,封之宛丘,為陳侯,以奉舜後,是為胡公滿。九世孫厲公佗生公子完,字敬仲,奔齊為公正,以國為氏。五世孫陳桓子字無宇,孫成子陳常又以所食邑為田氏。

【陳元柱譯文】陳氏出自媯姓,帝舜之後人。夏朝禹把帝舜兒子商均封在虞城,三十二世孫閼父管理周朝的陶製品產業,武王將大女太姬嫁給媯滿,封為陳侯,以祀奉帝舜,死後諡號胡公。九世孫厲公佗生公子完,字敬仲,奔齊為公正,先以國為姓陳。完公五世孫陳桓子字無宇,孫成子常又以分封地改為田氏。

【陳元柱理解】陳國第九世圉,燮之長子,東周平王十七年丁亥(前 754年)繼父平公立,是為文公。文公圉勤於政事,國勢振興,內外安寧。在位十年,于周平王二十六年(西元前 745年)卒。娶祁氏生太子鮑,蔡氏生公子佗。佗公為陳國大夫,執掌國政。文公長子鮑于周平王二十七年(前 744年)繼父文公立,是為桓公,屬於陳國十世。鮑在位三十八年(西元前 707年)正月已醜日卒。桓公病重期間,文公次子佗殺死鮑公太子免而代之,“立未愈年,無諡。”是年太子免弟躍、林、杵臼怨恨佗殺死其兄,乃與蔡人以好女誘而殺之。佗不稱諡,是因篡立之故,不得人心。桓公娶吳氏生太子免,塗氏生公子躍、蔡姬生公子林、公子杵臼。當時國人以詩歌《墓門》(見《詩經•陳風》)來詛咒文公次子佗。

陳國十一世免,早已立為太子,被叔父公子佗所弑。蔡人殺了佗,桓公鮑次子躍在佗死後,于周桓王十四年(前 706年)立為厲公。厲公躍次年(前 705年)生支子完。厲公在位七年,于周桓王二十年(前 700年)八月卒。傳位於弟林。

弟林繼兄厲公躍立,是為莊公。莊公在位七年,于周莊王四年戊子歲(西元前 693年)四月初九日卒。

弟杵臼繼兄莊公立,是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周惠王五年(西元前 672年),宣公殺太子禦寇。宣公殺禦寇立款後,完懼禍及己,與禦寇子顓孫避難奔齊,時年完公三十三歲。齊桓公欲使完為卿,完曰:“羈旅之臣,幸得免負簷,君之惠也,不敢當高位。”桓公使完為工正,並賜采邑于田,完遂改陳為田,成為田氏之始祖。其後世代齊稱王,成為戰國七雄之首。再其後傳至齊王建時,於西元前 221年被秦始皇所滅。詳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所以,厲公躍生十二世生完,而不是九世厲公佗生完。陳完為陳胡公滿第十一世孫。

 3、【長城】諶曾孫隼,晉太尉、廣陵公。陳武帝稱隼後。孫達,晉長城令,因居之。九代孫文讃。讃生茂先。茂先,梁右衛軍,生文帝、頊。案陳本紀,文帝諱蒨,宣帝諱頊。頊生後主叔寶。四帝三十四年,為隋所滅。

【陳元柱理解】因為紀公是諶公之子,隼公應為諶公的玄孫。達公九代孫文讃公生茂先而不是道談。茂先公生文皇帝蒨,孝宣皇帝頊。

 4、元和姓纂原序:元和壬辰( 812年)歲,詔加邊將之封,酬屯戌之績,……寶末學淺識,首膺相府之命,因案據經籍,窮究舊史,諸家圖牒,無不參詳,凡二十旬,纂成十卷。自皇族之外,各依四聲韻類集,每韻之內,則以大姓為首焉。朝議郎、行太常博士林寶撰。

【陳元柱理解】《元和姓纂》由唐朝朝議郎、行太常博士林寶于 812年短短的二百日即編撰成功,此書編纂工程量浩大、內容浩瀚,在受到資料來源局限性和不完整的情況下,難免有一些差錯。引起了後人的重視和關注,多有校注,總以近代歷史學家岑仲勉校注最翔實。

 5、《元和姓纂》前言:林寶撰《元和姓纂》,于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記載頗詳。其論得姓受氏,多源於本紀、風俗通義、三輔決錄、百家譜及姓苑等書。諸書後世頗多失傳,賴林氏之徵引,後之學者始得約略考知其梗概。……然林氏以二十旬而纂成帙,姓繁時迫,故援引訛謬者有之,考稽失實者有之,世代顛倒者有之,此其所以見譏于洪邁也。

【陳元柱理解】如上所述,陳氏家譜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延至今日,無論是國家在任何時代的正版書籍和非正版書籍,所涉及之事大多引用《先賢行狀》、《海內先賢傳》、《世說新語》、《元和姓纂》、《陳書》、《新唐書》、《後漢書》、《隋書》等現存的素材。因為源頭上的素材就出了差錯,後面的書刊無論是國家或是個人出版的,出現這樣那樣的差池也就不奇怪了。

二、鹽亭縣水集口陳氏及趙村溝陳氏考

從網上和一些書上查閱了許多有關潁川郡陳氏起源的論述,都各有主張。但是,大家都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證實潁川陳氏始祖就是陳軫,對陳寔公之前的九世先祖也無定論。現根據四川省鹽亭縣麻秧鄉趙村溝陳氏家譜(簡稱《趙村溝陳氏家譜》)中有關“潁川郡陳氏始祖”的論述,進行考證,僅供各位宗親參考:

(一)《趙村溝陳氏家譜》的來歷

我先祖陳書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病故於京城朝廷禮部郎中職位上後,奉康熙帝和朝廷安排,曾在書祖身邊工作的秘書張氏(麻秧張家壩張氏的先祖)、專職車夫(駕駛馬車宮人,麻秧趙村溝陳氏的先祖)陳登科等人,作為“奉旨馳驛歸葬”人員。他們在扶櫬到鹽亭縣水集口安葬好書祖後,鹽亭縣邑侯奉旨給他們劃撥了一定的土地定居,陳登科定居在趙村溝,張氏秘書定居在張家壩。由此,陳登科將原《家譜》帶到了四川,後人流傳並進行過幾次修譜。我水集口陳氏在1876年所修的《水集口陳氏家譜》於1952年前後丟失了,2012年在複祠續譜《水集口陳書後嗣家譜》時我從兒時的同學—趙村溝入川陳氏九世陳華全那裏求得了《趙村溝陳氏家譜》,摘錄有關部分,以此作為考證潁川始祖的依據。

(二)對潁川陳氏始祖的考證

 1、《趙村溝陳氏家譜》:“爰稽我陳氏實為本虞舜之後,及至武王時,虞閼父〔即舜之胄〕為周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聖明)之,後以元女太姬妻其子滿,而封之陳國以奉舜祀,是為陳胡公。傳至湣公時,為楚惠王所並。然我之派祖名完,本厲公之支子也。完與太子禦寇素睦,一日禦寇遭變,被陳宣公所殺,完恐禍及於身,乘夜奔齊。以國為姓陳之得姓自此始也。完之雅旨,又見愛于齊桓公,桓公欲用之為卿,完辭後使為工正,又改為營邱田氏。”

【陳元柱理解】以上記載與多處網友和書中記載說法一致,只是“又改為營邱田氏”是第一次聽說。《史記•齊太公世家》雲:“武王已平商而定天下,封師尚父于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邱”。後來被完公的第十世孫太公和正式成為了齊侯,名列于周室,改紀元年,建立了田齊政權。營邱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故城北8公里處。

 2、《趙村溝陳氏家譜》:“至王建時,因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年)並齊,王建置之於太行山下〔地名:共城〕。”

【陳元柱理解】這是公認的。齊國被秦滅後,齊王建被囚禁於共城。共城座落在太行山支脈九山的南麓,東沿東石河,西臨百泉河(即衛河),南望平原活野,像幾條體魄巨大的臥龍,斷斷續續,伏臥在太行山的懷抱裏。今屬河南省輝縣。

 3、《趙村溝陳氏家譜》:“建之子名昌,尚屬髫年,感宮人竊負而逃奔潁川〔今陳州即及其地也〕,複還陳姓。昌之子名元,元以下子孫因項羽爭鼎大都布于楚。而世守潁川者惟十世孫(陳寔)。”

【陳元柱理解】齊王建其中的一個兒子名“昌”,只有七八歲,西元前 221年齊國被秦始皇兼併以後,齊王建被囚禁於共城,因為齊王建不忍心自己的小兒子遭受監禁的折磨,千方百計地想將小兒子弄出共城,出找生存的機會是合符實際的。昌公是潁川陳氏的始祖,昌公生元,元以下子孫因項羽爭鼎大都分佈于楚。而且,《趙村溝陳氏家譜》交代清楚了“世守潁川者惟十世孫。”陳寔公,這是大家的共識。

 4、《趙村溝陳氏家譜》:“一世祖陳寔(104—187年),字仲弓,識見殊絕於人,鹹稱曰:潁川長者。”

【陳元柱理解】這裏也和其他陳氏宗親一樣,將陳寔公明確為潁川一世祖。將“潁川一世祖是陳寔公”說得很清楚,沒有猜疑的餘地。為什麼將陳寔公作為潁川的陳氏始祖呢?或許是如前所述,從昌公到世守潁川的九世祖,都不顯赫和未入仕高官,抑或是(寔公)記載了,可能因多種原因後人給丟失了。

 5、《趙村溝陳氏家譜》:“寔公生二子,長曰修,次曰諶。修公生陳縉,諶公生陳紀。縉好管籥(月),紀喜清談。縉與紀常相憤於東窗之下。被祖見怒置縉於潁川之南宛丘焉。我縉公生陳桓,桓公生陳道,道公生永年,年公生钜。”

【陳元柱理解】潁川始祖昌公、二世祖元公的裔孫如前所述也很明確,這裏也明確了陳寔公的子孫。陳寔公有二子,長曰修,次曰諶(不知為什麼記載家譜者沒有記載陳寔公的其他兒子?)。長子修公生陳縉,次子諶公生陳紀。而且還講了陳寔公兩個孫子的特點。縉公做事好於抓住事情的關鍵和重點,而紀公喜歡針對事物本和末、有和無、動和靜等諸多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經常引起二人爭辯或駁難,弄得大家不好意思。由此,陳寔公十分生氣地就將縉公安置到潁川之南宛丘(淮陽),將紀公留在了潁川。縉公到了宛丘生陳桓,桓公生陳道,道公生永年,年公生钜……。本段明確了現在居住在四川省鹽亭縣麻秧鄉趙村溝陳氏他們是潁川十世祖寔公的兒輩修公、孫輩縉公的後代,江州義門陳及其若干分支是寔公的兒輩(兄弟)諶公、孫輩紀公(兄弟)的後代。諶公的兒子紀公留在了潁川。

 6、《趙村溝陳氏家譜》:“我定元公生三子長思璧、次思璪、三思璽,同與陳霸先欲利天下,以膺大統,弗克繼世,轉從宜都王之子孫,登孝友,講大義,和睦之肫,風布於禾下。璧公生叔才,璪公生仲才,璽公生季才。因“眢井之禍”出,我族陳氏遂散佈于吉州、汴州、江州等地。我仲才公生珣於汴州(今河南開封)。珣公生樸……”

【陳元柱理解】到了梁朝後期,陳思璽與陳霸先同時參加平定“侯景之亂”後,沒有在陳朝朝廷裏得到顯赫地位。因陳朝滅亡後就和宜都王陳叔明的子孫(叔明公子孫隱居江蘇泗上今盱眙。按照世系排列,思璽與宜都王的兒子同輩份,他是陳武帝諱霸先的同宗從孫)建立了親叔父、親兄弟一樣的感情,講義氣,大家以誠相待,和睦相處。 589年,隋將韓擒虎自採石渡江,賀若弼自廣陵渡江,兩路進逼建康,城破。這時候,南朝陳國第五任國君叔寶與張麗華、孔貴人匿于枯井中,為隋軍所俘虜(眢井之禍)。陳朝滅亡後,璧公三兄弟及其陳國的陳氏分散到了吉州、汴州、江州等地。璪公生仲才,仲才公生珣於汴州(今河南開封),珣公生樸……

 7、《趙村溝陳氏家譜》:“珣公生樸,樸公生三子,長肅美,次肅寬,三肅寅。肅寅生烈古〔唐時孝廉〕。古公生二子,長海乙,次海濱〔唐高宗即649—683年之間的柔遠司員外郎、主事〕。濱公生陳建章〔官副使〕。章公生瑞奇〔內帑禦使〕。奇公生二子,長炳輝〔長安太守〕,次炳南。我輝公生三子,長在靖,次在甲,三在畯〔唐宣宗(846年—859年)時的進士,光祿大夫〕。因黃巢之亂在畯公奔涪〔原譜在此處斷掉兩頁紙的記載〕。”

【陳元柱理解】璪公傳到第五代孫的烈古公唐初時舉孝廉,海濱〔唐高宗(649—683年)時柔遠司員外郎、主事〕。海濱公生建章〔官副使〕。建章公生瑞奇〔內帑禦使〕,奇公生二子,長炳輝〔長安太守〕、次炳南。炳輝公的三子在畯(846年—859年)時進士,光祿大夫,時遇黃巢作亂,在畯公奔涪〔此以後斷缺兩頁〕。與在畯公(按照今排列在畯公晚伯宣公一輩)同時代有伯宣公、伉公、伸公等。從西元859年的裘甫發動浙東叛亂開始,到西元884年黃巢之亂被平定共計25年。這一時期,叔明公十世孫伯宣公隱居廬山,唐乾符四年(877年)為躲避黃巢之亂,伯宣公來到德安,與旺公之孫合族同處。從烈古、海濱、建章、瑞奇、炳輝到在畯六代人都顯赫和做了多個部門的官員,這是可信的。因斷兩頁不知約350年左右的情況如何。但對到開封的後裔繁衍情況講得十分明白。

 8、《趙村溝陳氏家譜》:〔此前斷掉兩頁〕“……歿之後,書香絕不可失焰。乘茲髫年(指幼童時期),急惜禹陰易日,倘登甲弟,亦可慰九泉之望。吾英年纘譜時,曾作詩派於譜後,爾可命子若孫,以世代為例。……詩派:‘文光華似月,可從詩書得,青雲梯共登,玉陳(單字)大萬國。’”

【陳元柱理解】我縣趙村溝這支陳氏從作詩派祖輩的兒子文登起至今都在使用這個詩派。近幾百年來,第一輪已經轉完,第二輪已經傳到“月”和“可”了,傳承了25—26代。因為原譜丟失了兩頁,謹對宋元明時期約350年左右(與我水集口陳氏現今禮節性輩分稱謂)斷掉12代世系進行了核實、排列、比配,符合世系繁衍的規律。

 9、《趙村溝陳氏家譜》:“時有康熙戊辰年(1688年)科進士,考得內閣中書,系四川省鹽亭縣人陳書,字禦簡。……書公生時之言如此,及歿後‘奉旨馳驛歸葬’牌下。科祖不食言,送景鎬與靈柩歸蜀。七十九日始至鹽邑。此時科祖仍欲回京,景錡周旋曲折,至意留之〔此處此時多豺虎傷人,留之實欲做伴耳〕方處。於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爰購趙村溝田土一業,葺屋數椽。上齊張姓抵界,下齊五房頭陳姓抵界,右至山嶺顧姓抵界,左齊河心。買約、撥約至今尚存。茲于孫等使,不謹志之。又何以知遷蜀之所由來乎。須知景錡即趙家溝一族,景鎬即小房灣一族,俱系陳書之子。”

【陳元柱理解】我入川十世祖、鹽亭縣水集口六房陳氏的始祖陳書,當年是清朝康熙年間朝廷禮部郎中,四品官,書公在京師卒於任職中。卒後,趙村溝陳氏的入川始祖陳登科因原是書祖身邊工作人員(相傳他是給書祖駕駛馬車的專職人員),書祖任職禮部郎中時也有門衛站崗人員。登科公與其他人員一樣被安排在“奉旨馳驛歸葬”牌下,扶書祖靈柩回鹽亭安葬。事後,陳登科等人奉旨接受當地縣令劃撥和爾後自己購買一些土地就定居在了趙村溝,其後人在記載他們的先祖入川前後情況與實際情況有些出入。

書祖生前在京城確實與登科之父往來密切,他們曾按照潁川同堂的傳承世系情況排列班輩,並以共榮公提供的家譜和書祖所掌握的自家家譜為藍本,以“單”字為准作為前四輩,再給六房後嗣取二十班輩共二十四輩,與共榮公祖宗世系相對應。《趙村溝陳氏家譜》與書祖子嗣(以書公五房為例,其他各房都是對應的。)派輩對應情況:“文(元),光(特將‘光’改為了‘宗’字輩,與書公長房和三房的“宗”字輩相一致。以區別于書公二房的“光”字輩。永、佐),華(天),似(恩),月(普),可(協),從(和),詩(開),書(泰),得(民),青(本),雲(立),梯(吉),此後還有“裕發三福”)共(景),登(‘氵’單字),玉(榮),陳(單字,水集口陳氏與之相同),大(家),萬(應),國(朝)”括弧內的字派是書祖五房後嗣的字派,當時書祖比共榮公高一輩。而且,按此排列,今天趙村溝陳氏“文,宗,華,似,月”裔孫存在者與水集口書祖的五房裔孫存在者的“元,永,天,佐”都按既定的輩分呼叫。書祖在《李鐘峨錄保寧志序》中號召在京師朝廷任職的四川人官員,每人將自己州府的情況收集起來,他願意主筆編撰《四川省志》,可惜書祖早逝,未能如願以償。由此可想而知,書祖當年是十分清楚地掌握了陳氏潁川先祖(陳國情況、江州義門陳、麻城莊)以後至他時的繁衍傳承世系情況的。否則,當年他根本無法與趙村溝陳氏先祖共榮公比對班輩並為自己六房後嗣取二十四班輩。外姓人可以在朝廷命官面前低人一等或者低人一輩地稱呼,因都屬於潁川堂寔公的裔孫,肯定不存在“官貴民賤”的陋習,怎敢行此錯亂輩分之事!有趣的是,趙村溝登科公的某後孫在修譜時,故意在祖先制定的字派“登”和“玉”之間加了“一代人”,以提高登科公的班輩。可是,兩邊的裔孫至今仍然按照當年書祖和共榮公核實排列的班輩在呼叫。而且,比對《趙村溝陳氏家譜》所列的世系與麻城莊陳氏世系排列,儘管趙村溝陳氏家譜因丟失兩頁記載,排列結果這350年左右有十二代世系丟失,基本符合繁衍規律。

(三)、《趙村溝陳氏家譜》中應於注重的幾個問題

 1、二十字輩“文光華似月,可從詩書得;青雲梯共登,玉陳(單字)大萬國。”始用人文登公、文愷公的生卒年代不清楚。文登公沒有後嗣。

 2、二十字輩第二代起用人陳光耀標寫生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第十四代的共榮公生於明崇禎八年(1638年),共計266年就出生了13代人,平均20.46年一代人,這個問題值得研究。從陳登科的兒輩陳玉龍生於1716年至1930年陳宗乾(與書公長房、三房“宗”字同輩)出生年共計214年,這期間出生7代人,平均30.5年一代人。由此可知,本家譜在他們的“共榮”公及之前的先祖都沒有標明每個人的生卒時間,而是無識的後人在修譜時刻意地給填上了生卒年月日,主觀臆想地將共榮公與書祖列為平輩而為。所以,造成本支世系繁衍傳承與歷史發展、時間推移、雙方生存者禮節性呼叫不相吻合。

 3、趙村溝入川始祖陳登科和其兄登榜,沒有標明生卒時間。

 4、陳登科的兒輩陳文,這是後人虛構的,與他們的先祖既定的字派詩相悖。主要是後來修譜某人無識而將他們入川始祖的輩分搞成與書祖的兒輩相同而為,以此為“遷蜀之始”文辭佐證。可是時至今日,趙村溝陳氏仍然按照書祖比他們入川始祖陳登科高兩輩分在呼叫。

 5、趙村溝陳氏居住地變遷情況:河南潁川(潁川始祖昌公、二世祖元公……十世祖寔公、十一世祖修公)→河南宛丘即淮陽(十二世祖陳縉公)→河南汴州即開封(三十一世祖陳珣公)→北京城(六十五世祖共榮公)→四川鹽亭縣麻秧鄉趙村溝(六十六世祖登科公)。

 6、試以江州義門陳麻城莊思懿公世系排列和水集口入川十世祖陳書與趙村溝陳氏先祖共榮既定的班輩為准,來對照補齊趙村溝陳氏文登公與在畯公之間缺少的代數。文登公與“聲”字派同輩,在畯公低於伸公、伯宣公一輩。從約西元 850年至約西元1200年,共計 350年左右,缺失12代人,粗略估算代均27年,符合人類繁衍的規律。在“炳輝,伸,闊→在畯(約西元 880年遭黃巢之亂奔涪),克政,崇→*,建,袞→*,意,昉→*,校,兢→*,思懿(1002年出生),延賞→*,大→*,繩→*,祖→*,武→*,安→*,國→*,興→*,邦→文登,聲”字派輩中,趙村溝陳氏有十二世斷代。“邦”字輩大約出生在西元1200年左右,“彰”字輩中的彰龍公三兄弟大約出生在西元1330年左右。所以,彰龍公三兄弟在元順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參加了中國元朝農民進行的反抗並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裝鬥爭。

 7、把趙村溝陳氏斷代的家譜與江州義門陳旺公和兼公的後孫相比較,基本吻合。由此,這一歷史事實證明了鹽亭縣宗海場觀兒山廟堂“洞真、洞清、洞玄”三兄弟就是江州義門陳麻城莊思懿公的第十二世孫“彰龍、章虎、彰豹”三公,得到了再次證實。水集口陳氏入川始祖陳繼先應是“三洞先祖”之一,他們在明朝初年以道士身份進入鹽亭縣宗海場定居。2014年 5月以後至2015年底,麻城莊陳度安、陳曉年、陳火安、陳文躍、陳正柱等人在麻城市(原孝感鄉所管轄地)中館驛鎮、白果鎮(麻城莊分莊地)進行多次查找,找到了水集口陳氏始祖明初遷出地孝感鄉竹林灣—陳大村。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足以推翻這個結論前,認定陳大村為始祖陳繼先遷出地。四世祖萬正公經魁舉人。五世祖用公從鹽亭縣陳家庵附近遷往梓潼復興(今)仙鋒鄉陳家河,1637年因遭受洪災八世祖陳繩祖遷徙鹽亭縣廟溝頭,後居住水集口。十世祖陳書在康熙癸醜年(1673年)至乙丑(1685年)參加“平息三藩戰爭”。清康熙丁卯年(1687年)中舉,康熙戊辰年(1688年)成進士,就職在朝廷吏部、禮部,官至禮部郎中,四品官。1712年56歲時病故於官中。文稿丟失,惟《鵑聲集》詩詞行於世。

 8、《趙村溝陳氏家譜》沒有像江州義門陳那樣遭致秦末漢初,唐末宋初,1125年賊寇李成竊掠家莊、焚毀舊居等災難,也沒有元末明初慘遭兵燹等的災難,反映的宗族繁衍歷史事實應該是真實的。再者,水集口入川始祖陳繼先三兄弟隨身帶到四川的義門陳麻城莊家譜,抑或後經入川十世祖陳書祖整理了陳氏起源、世系繁衍的資料,是他在清初朝廷任職期間與趙村溝陳氏先祖陳共榮提供了合譜的依據。所以,同是潁川郡十世祖陳寔公兒孫輩分支以下的兩族人,在時隔近1600年後還能排列出兩人在這個大家族世系繁衍中的宗親輩分,實屬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三、《世語新說》摘錄

 1、德行第一(六):陳太丘詣荀朗陵,貧賤無僕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長文尚小,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余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時太史奏:“真人東行。”

【朱碧蓮譯】陳寔拜訪荀淑,因家境貧窮簡樸,沒有僕人可供役使,於是便叫長子陳紀趕車,次子陳諶拿著手杖在車後跟從,孫子陳群還年幼,放在車中。到了荀家,荀淑叫第三子荀靖出來迎候客人,第六子荀爽給客人斟酒,其餘六子負責上菜,孫子荀彧也還小,坐在荀淑膝前。當時太史上奏:“有才德之士向東出行,上應天象。”

【劉孝標注】《陳寔傳》曰:“寔字仲弓,潁川許昌人。為聞喜令,太丘長,風化宣流。”《先賢行狀》曰:“陳紀字元方,寔長子也。至德絕俗,與寔高明並著,而弟諶又配之。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號‘三君’,百城皆圖畫。”

【朱碧蓮注釋】陳太丘:陳寔(104年—187年),詳見《後漢書》本傳。元方:陳紀(128年—199年),陳寔長子。季方:陳寔第六子陳諶(132年—?),字季方。長文:陳群(?—236年),字長文,陳紀之子。三國時初為劉備別駕,後歸曹操,為司空掾、禦史中丞、侍中。曹丕時為尚書,建議選用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荀爽(128年—190年),字慈明,荀淑第六子。

【陳元柱理解】《趙村溝陳氏家譜》是在歷史進程中家族世系的真實記載,紀公是陳諶公的兒子講得非常清楚,而且還特別反映了寔公兩個孫子縉公和紀公的興趣愛好等。而《先賢行狀》這部書成就于晉朝時期,是一部湮沒在浩瀚史書中默默無聞的書籍,主要用於記載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蹟。由於它的作用看似只是點綴和補充正史,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價值。還因該書“名不正則言不順”而未能面世。再說,這部書歸於“街談巷語”之小說家言,總有張冠李戴、錯輩亂事的可能。所以,錯將寔公的長子修公的字“元方”安在寔公孫紀公的頭上。但為什麼在《先賢行狀》中不記載諶公字“季方”的行略?值得大家思考。

《潁川陳氏考略》中記載諶公生忠,忠公生佐,佐公生隼(?-301年),而且隼公不涉偽政,托疾辭位,次年歿。說明隼公死時比較年輕。陳諶公生於 132年、子忠、孫佐、曾孫隼,在諶公出生年至隼公逝世年有 169年,假設隼公逝世時是五十歲,忠、佐、隼都是父親在四十歲時才出生?這是難以置信的。而且諶公和隼公都英年早逝,忠公和佐公也沒有過多的子女,只傳承了四代人這不符合人類正常的傳承規律的。所以,認定紀公為諶公之子,忠公為紀公之子理由充分。以此類推,這幾代人平均也是30年左右一代人,合符繁衍規律。

 2、德行第一 (七):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志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朱碧蓮譯】有人問陳諶:“您的父親有什麼功業德行,而能夠擔當天下如此大的名聲呢?”陳諶說:“我父親就好比桂樹生長在泰山的山坳裏,上面有萬仞高的山峰,下面有不可測的溪穀;上面受到甘甜露水的沾溉,下面有深邃泉水的滋潤。在這個時候,桂樹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是有功的呢,還是沒有。”

【劉孝標注】《海內先賢傳》:“陳諶字季方,寔少子也。才識博大司空掾公車征,不就。”

【陳元柱理解】諶公的行略為什麼在《海內先賢傳》中記載而不載紀公的行略?諶公回答客人,父親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為了刻意表現自己,也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稱頌。這樣,更加體現出了寔公高風亮節的品德和內在的人格魅力。

 3、德行第一(八):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朱碧蓮譯】陳紀的兒子陳群,有傑出的才智,與陳諶之子陳忠各自論頌自己父親的功德,互相爭論,不能決斷。於是便去問祖父陳寔,陳寔說:“元方做兄長的不容易,季方做小弟的也不容易。”

【劉孝標注】①《魏書》曰:“陳群字長文,祖寔,嘗謂宗人曰:‘此兒必興吾宗。’及長,有識度,其所善皆父党。”②《陳氏譜》曰:“陳諶子忠,字孝先。州辟不就。”

【朱碧蓮評析】嚴複對陳寔說話時的稱謂表示懷疑,有雲:“此記者述太丘語意耳,古無父字其子之事。”(盛氏愚齋藏書《世說新語》眉批,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書)。嚴複所言極是。古人上輩對下輩稱名而不稱字,對平輩或長輩則稱字而不稱名。這裏陳寔對兒子稱字與輩分不符。

【陳元柱注】嚴複(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體幹,初名傳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後名複,字幾道,晚號野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譯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嚴複系統地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他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等著作,他的譯著在當時影響巨大,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啟蒙譯著。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與世長辭,終年69歲。

【陳元柱理解】不知劉孝標採用的哪處《陳氏譜》記載:“陳諶子忠,字孝先”?由於一些《陳氏譜》所提供的資料出錯,使《先賢行狀》和《世說新語》錯將寔公子修公的字安在寔公孫紀公名下,錯將忠公作為諶公之子,讀者應為自行更正。古代有影響力的人大凡都有名和字,上輩對下輩不稱字而稱名是確實的,如同今人對上輩不稱名一樣嚴肅。但是往往因字和名而弄錯亂、顛倒了父子、祖孫的關係。這則故事應是《先賢行狀》等的作者弄不清元方和季方兄弟二人等的真實名字而為。陳群(?--236年),陳泰(?--260年)。

 4、德行第一 (十):華歆遇子弟甚整,雖閑室之內,嚴若朝典。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而二門之內,兩不失雍熙軌焉。

【朱碧蓮譯】華歆對待晚輩非常嚴肅,即使閒暇時在家裏,也像在朝堂上參加典禮一樣得莊嚴恭敬。陳紀兄弟之間則無拘無束溫和友愛地相處,但是華家和陳家各自的相處之道,又都不失其和諧安樂之度。

【朱碧蓮注釋】華歆(157—231),東漢末舉孝廉,為尚書郎。獻帝時任豫州太守,後徵召入京,為尚書令。魏文帝時任司徒,明帝時轉拜太尉。

【陳元柱理解】都是因為《先賢行狀》和《世說新語》將紀公和修公的班輩弄錯了所致。

 5、言語第二(六):潁川太守髡陳仲弓。客有問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何有高明之君,而行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為此三君,高明之君;為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慚而退。

【朱碧蓮譯】潁川太守對陳寔用了髡刑的處罰。客人問陳紀:“潁川太守為人怎麼樣?”陳紀說:“是高明的府君。”又問:“您父親怎麼樣?”陳紀說:“是忠臣孝子。”客人說:“《周易》有名言說:‘兩個人一條心,如同鋒利的刀能斬斷堅硬的金屬。兩個人心意相投,團結一致則其香氣有如蘭花一樣芬芳。’哪有高明的府君會對忠臣孝子施刑的呢?”陳紀說:“您的話是何等的荒謬啊!所以我不予回答。”客人說:“您不過是把駝背裝作是恭敬的樣子,而實際上不能回答。”陳紀說:“古代殷高宗放逐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孝子符起。這三位是高明之君,而這三個是忠臣孝子。”客人聽了慚愧地走了。

【劉孝標注】按:寔之在鄉里,州郡有疑獄不能決者,皆將詣寔。或到而情首,或中途改辭,或托狂悸,皆曰:“甯為刑戮所苦,不為陳君所非。”豈有盛德感人,若斯之甚,而不自衛,反遭刑辟,殆不然乎?此所謂東野言耳!

【陳元柱注】髡:古代剃去頭髮的刑罰。

【陳元柱理解】劉孝標不相信《世說新語》的這些說法,也是有道理的,有道德之人難道就不自衛,而任人宰割?因為《先賢行狀》將紀公和修公的班輩弄錯了所致。寔公品質高尚,長子修公也會效仿父親,然而其小弟們才會德才兼備,才華出眾。

 6、政事三(一):陳仲弓為太丘長,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事覺,收之,令吏殺焉。主簿請付獄考眾奸,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眾奸,豈服過此!”

【朱碧蓮譯】陳寔當太丘縣令時,屬吏中有一人謊稱母親生病要求請假,事情被發覺,陳寔就逮捕他,下令把他殺了。主簿請求把他交付獄吏拷問其他更多的行為,陳寔說:“欺騙君上,就是不忠;謊稱母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他的罪行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拷問其他的罪行,難道還能超過這個大罪嗎?”

【陳元柱理解】如果真是上述所言,則把陳寔公寫得太殘忍了。估計寔公不是這樣一個縣令吧,古時候的刑律有如此殘酷嗎?難道古時候的忠孝禮節就如此令人生畏!估計有些言過其實吧。《世說新語》作者過分強調忠孝,草菅人命,有損寔公的聲譽。

 7、正事三(二):陳仲弓為太丘長,有竊賊殺財主,主者捕之。未至發所,道聞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車往治之。主簿曰:“賊大,宜先按討。”仲弓曰:“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朱碧蓮譯】陳寔當太丘縣令時,有強盜搶劫了財物殺了人,主管者逮捕了強盜。陳寔便前往處理,還未到達案發地,半路上聽到民間有人生了孩子不肯養育,即調轉車頭去處理這事。主簿說:“強盜殺人事大,首先應當予以查驗懲處。”陳寔說:“強盜劫財殺人,哪里比得上親生骨肉相殘。”

【劉孝標注】按:後漢時賈彪有此事,不聞寔也。

【朱碧蓮評析】《後漢書•賈彪傳》曰:“賈彪……補新息長。小民困貧,多不養子,彪嚴為其制,與殺人同罪。城南有盜賊害人者,北有婦人殺子者,彪出案發,而掾吏欲引南。彪怒曰:‘賊寇殺人,此則常理;母子相殘,逆天違道。’遂驅車北行,按驗其罪。”

【陳元柱理解】或許陳寔公處理過與賈彪雷同的案件。如此說明當時類似不養育子女的父母很多,才會引起官員的重視。賈彪與寔公是同時代人。《後漢書•黨錮列傳•賈彪傳》:彪初仕州郡,舉孝廉,補新息長。延熹九年(166年),黨事起,太尉陳蕃爭之不能得,朝廷寒心,莫敢複言。彪謂同志曰:“吾不西行,大禍不解。”乃入洛陽,說城門校尉竇武、尚書霍諝,武等訟之,桓帝以此大赦黨人。李膺出,曰:“吾得免此,賈生之謀也。”先是,岑晊以黨事逃亡,親友多匿焉,彪獨閉門不納,時人望之。彪曰:“《傳》言‘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公孝以要君致釁,自遺其咎,吾以不能奮戈相待,反可容隱之乎?”於是鹹服其裁正。以党禁錮,卒於家。有關寔公這則故事記載于《先賢行狀》和《海內先賢傳》。

 8、正事三(三):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咨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朱碧蓮譯】陳紀十一歲時,去拜候袁公。袁公問他說:“令尊在太丘為官,遠近都稱讚他,不知他都實行了什麼?”陳紀道:“家父在太丘時,對強者用恩德來安撫他們,對於弱者用仁義來撫慰他們,讓他們都能安居樂業,時間久了,人們就更加敬重他了。”袁公說:“我過去曾經做過鄴縣縣令,也正是實行了這種做法。不知道是令尊效法我,還是我效法令尊?”陳紀說:“周公和孔子出生在不同的時代,應對舉動,雖相隔遙遠,卻是一樣的。所以周公沒有仿效孔子,孔子也沒有仿效周公。”

【陳元柱理解】正是《先賢行狀》中誤將寔公的長子元方記為陳紀,才出現了千篇一律的陳紀為寔公長子這一流傳。這則故事則清楚地回答了紀公是寔公的孫子。寔公做太丘長是 152年,寔公48歲而陳紀十一歲是符合實際的。有記載他的長子元方生於 128年,這時候寔公在縣裏還是一般的縣吏,沒有出名的條件和理由。紀公如此能言善辯,也證實了寔公孫陳紀喜“清談”的事實。

 9、方正第五(一):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令尊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朱碧蓮譯】陳寔與朋友約定時間一起外出,約好是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不來,陳寔不顧他自己走了,走後朋友才來。陳紀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耍。客人問陳紀:“令尊在家嗎?”陳紀回答道:“等了您好久不來,已經走了。”友人就大怒道:“真不是人啊!與別人約定一起走的,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陳紀說:“您與我父親約定正午時間。而到了正午不來,就是不講信用;當著別人兒子的面罵他的父親,就是無禮。”友人感到慚愧,就下車來拉他的手,陳紀卻跑進大門不去管他。

【陳元柱理解】長子元方七歲時寔公任縣吏出現這種情況符合事實。這則故事仍然是將寔公的長子元方誤定位于孫輩陳紀,這都是《先賢行狀》等“街談巷語”不慎記載名人行略所致,顛倒錯亂,貽誤後人。

10、規箴第十(三):陳元方遭父喪,哭泣哀慟,軀體骨立,其母湣之,竊以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見之,謂曰:“卿海內之俊才,四方是則,如何當喪,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奮衣而去。自後賓客絕百所日。

【朱碧蓮譯】陳紀遭遇父親的喪事,哭泣哀痛,瘦得只剩下骨架子了。他母親憐憫他,私下裏用錦緞被子蓋在他身上。郭林宗來弔唁喪看見了,對他說:“你是國內傑出的人才,四面八方的人士都以你為榜樣,你怎麼服喪時卻蓋上錦被?孔子說:‘穿著錦衣,吃著米飯,在你能安心嗎?’我是看不起這種人的!”說完拂袖而去。此後賓客不上門弔喪有一百多天。

【陳元柱注】郭林宗,亦名郭泰(127年—169年)東漢末太學生的領袖。家世貧賤,侍母至孝,博通墳籍,與李膺友善,名動京師。

【陳元柱理解】這個故事就十分明顯地顯示《先賢行狀》作者誤將紀公弄成了寔公的兒子了。這則故事中明確去世的不是寔公而是他的兒子諶公。寔公逝世於187年,郭林宗早在169年就去世了,他怎麼會去給寔公弔唁喪事?仔細一看就明白了紀公喪哀的是父親諶公而不是爺爺寔公。

11、夙惠第十二(一)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箅,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箅,飯今成糜。”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朱碧蓮譯】賓客拜訪陳寔,住宿在他家,陳寔叫兒子陳紀、陳諶燒火做飯。客人與陳寔正在談論,二人燒上火後,就跑開了去偷聽,蒸飯時忘了放上竹箅,飯全都掉落在蒸鍋裏。陳寔問:“做飯為什麼不撈出來蒸呢?”兩個兒子挺身跪著說:“大人與客人說話,我們倆都在偷聽,所以做飯時忘了放竹箅子,乾飯現在成粥了。”陳寔說:“你們還記得些什麼嗎?”兩人答道:“大概記得。”他們便一起敍說,互相訂正補充,把聽到的話毫無遺漏的說出來了。陳寔說:“既然這樣,只有粥就可以了,何必要吃飯呢!”

【陳元柱理解】因為《先賢行狀》的誤記,同樣造成了這則故事誤將元方定為陳紀所致,而是季方諶公和兄弟元方(是否為修公?)二人小時候對於父親和客人談話好奇的表現。

【陳元柱注釋】

 1、《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403年—444年),南朝宋武帝劉裕同父異母之弟,封為長沙景王,後襲封為臨川王。義熙十二年(416年)跟隨劉裕攻打長安,回來後拜為輔國將軍、北青州刺史,旋即徒為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使等職。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宋書》言義慶有才詞不多而招致文學之士,遠近必至,則諸書或成於眾手,亦未可知也。”

【陳元柱理解】魯迅先生所言極是。文化基礎不雄厚而一生帶兵打仗,又憂慮疾盛,終於四十一歲的劉義慶,他是無能撰寫《世說新語》書籍的。這是他招致眾多文學之士所編撰做出的成果,這些舍人因是按照主人意圖而為,又奉享于主人,在主人去世以後出版這部書,著作權理所當然歸劉義慶了,不可能是其中任何一人或其後人。

 2、《世說新語•注》作者:劉孝標,名峻(448年—?年),南朝平原(今山東)人,父親劉珽宋時期曾任始興內史之職。劉孝標從小勤奮學習,閱讀了大量的古書,曾被人稱為“書淫”。在注《世說新語》前,劉孝標曾在梁安成康王蕭秀手下編撰過《類苑》,其書“括綜百家,馳騁千載,彌綸天地,纏絡萬品”,被人譽為“述征之妙,揚、班儔也。”為他注釋《世說新語》打下了基礎。

 3、《世說新語•詳解》作者:朱碧蓮(1932年—?年),浙江青田人。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學養贍富,著述頗豐。

 4、【陳元柱注】《先賢行狀》至今不知作者是誰。該書成就後流行於南朝宋初時期。有人認為是三國的陳登,沒有充分的證據。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五歲時,舉孝廉,任東陽(治今江蘇省金湖縣西)縣長。雖然年輕,但他能夠體察民情,撫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後來,徐州牧陶謙提拔他為典農校尉,主管一州農業生產。他親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狀況,開發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使漢末迭遭破壞的徐州農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百姓們安居樂業,“秔稻豐積”。建安初奉使赴許,向曹操獻滅呂布之策,被授廣陵太守。以滅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又遷東城太守。年三十九卒。其子陳肅,魏文帝時追陳登之功,為郎中。根據陳登的履歷,隻字未談他有從事學說研究探討之事。

 5、《海內先賢傳》至今不知作者是誰。從《隋書經籍志》來看,我國古代編撰的“先賢傳”相關書籍很多,不過這些書籍基本都已亡佚,無法窺其全貌。比如《先賢行狀》、《海內先賢傳》,其具體內容只能從別的書籍中辨識一些。

四、《潁川陳氏考略》摘錄

臺灣宋代以前的各派舊譜序:

其一,齊王建三子:嘉、修、良。良恢復陳姓,移居潁川。當時為避戰亂,又多次改姓。良八世孫田豐,王莽時被封為代睦侯。王莽新朝被劉秀推翻後,豐偕子恢過江隱居吳郡,複姓媯。
其二,齊王建三子,升、桓、昌。昌恢復陳姓,奔潁川,生子元。至秦漢間生嬰、嬰生伯及弟平(西漢封曲逆侯、諡獻),平生共侯買,買生簡侯恢,恢生何,其後生珍,珍生嗣,嗣生承祥,承祥生寔,諡文范先生。

其三,田齊傳至齊王建,為秦所滅,是在西元前221年。建生三子:升、桓、昌。升、桓出走北海、陳留,後世改為王姓;昌公遭難奔潁川族祖軫公之後,恢復陳姓,成為潁川陳氏之一支。

【陳元柱理解】其二、其三中均記載齊王建生有一子昌,特別是記載昌公生元,與《鹽亭縣趙家溝陳氏家譜》記載一致,這是可信的。其三中還記載昌公遭難奔潁川族祖軫(事楚的陳軫)應引起重視,再做深入研討。其二中記載元生嬰,及以下的各代孫是為誤記,不可信不採納。
陳月海、陳剛二人在《潁川陳氏考略》和《義門陳文史考》中做了許多艱苦細緻的考證工作,許多史實資料在全國宗親修譜中都可以採用。

五、《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摘錄

 1、《新唐書》:“齊王建衛秦所滅。三子:升、桓、軫。桓稱王氏。軫,楚,封潁川侯,因徙潁川,稱陳氏。生嬰,秦東陽令史。嬰生成安君餘,餘生軌。”

【訂訛】《史記•陳軫傳》:“軫與張儀同事秦惠王。惠王十年,張儀相秦,軫遂奔楚。《田齊世家》:王建在位四十四年為秦所滅,始皇帝之二十六年也。自惠王十年至始皇二十六年,相去一百七十年。秦惠王十年當齊之宣王時。宣王,王建之曾祖。烏有百年之前,其子已相楚乎?此段之誤,不待讀書而知之也。(又)《史記•陳餘傳》,不言餘父、嬰祖軫。諸家之注亦無及之者。但雲斬陳餘汦水上,不言有子軌。觀於軫為建子,則餘之祖父及子皆不足信矣。自軌而下無論也。”

【陳元柱理解】《趙村溝陳氏家譜》:“西元前221年,秦滅五國後,直入臨淄,軍民不敢格鬥,齊王建遂降,囚禁共邑(今河南省輝縣)。悔恨誤聽奸言而亡國,不數日哀極絕食而卒。齊王建在共城被囚禁期間,令宮人將七歲左右的小兒子昌(良?)偷偷背出共城,逃至潁川隱居,後來複陳姓歸宗。昌之子名元,元以下子孫因項羽爭鼎大都布于楚。而世守潁川者惟十世孫陳寔公。

“一世祖陳寔,字仲弓,識見殊絕於人,鹹稱潁川長者。寔公生二子,長曰修(休),次曰諶。修公生陳縉,諶公生陳紀。縉好管籥,紀喜清談。縉與紀常相憤於東窗之下。被祖見怒,置縉於潁川之南宛丘居。”這些是可信可採納的。

就簡單的說陳軫為潁川侯一事,秦始皇建立潁川郡後,確實封過潁川侯,但不是事楚的陳軫。因為,潁川郡的來歷是:古時候由大陵邑改為城潁邑。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位郡,名曰潁川。則該年韓國滅,入秦為郡。城潁邑在秦朝時期,由秦始皇改為潁川郡。當時潁川郡管轄現今的平頂山、許昌、漯河大部分地區。秦末潁川郡仍然存在。西元前390年,張儀相秦,軫遂奔楚,這時候潁川郡都還沒有成立,怎能有事楚的陳軫為潁川侯?

 2、潁川一世祖陳寔公有“紀、夔、洽、諶、休(修?)、光”六個兒子。

【陳元柱理解】寔公生修(休)公、諶公諸子這是可能的,不只修公和諶公兩個兒子。《趙村溝陳氏家譜》載“修公生縉公,諶公生紀公。”也許諶公和修公為一母所生,但是紀公不是寔公的兒子是可采信的。詳見《世說新語》解釋。

 3、佐二子:隼、徽。隼……生伯眕,建興中度江居曲阿新豐湖。生匡,二子:赤松、世達。……文讃三子:談先、霸先、休先。

【四校記】(《姓纂》作:“隼孫達,晉長城令”)《陳書》一、隼生匡,匡生達,則達為隼孫。唯《新表》隼生伯眕,伯眕生匡,二子赤松、世達,則達為隼曾孫矣。

(又《姓纂》作:“達九代孫文讃,讃生茂先。”羅校雲記:“《陳書•高祖紀》作文讃。”又“案茂先當作道譚,《唐書•世系表》作談先亦誤。”案道譚見《陳書》二,文帝有子名伯茂,是祖孫同名,固知其不然也。

【陳元柱理解】應為隼生眕、匡、規。匡生達。文讃生三子茂先、霸先、休先。茂先、霸先、休先三兄弟是以末尾字為派別字,世祖子伯茂諸兄弟是以中間字為派別字,祖孫二人姓名中雖然有同一字茂,這個字沒有同一“派別字”的含義,不存在同名之說。 3、《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前言:“而岑仲勉先生在《元和姓纂四校記》中把《元和姓纂》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了詳盡地比對研究。認為《宰相世系表》本於《元和姓纂》,以唐人文集和一些氏族譜牒作補充材料,編輯而成。這一看法是比較可信的。”“由於唐末五代兵燹喪亂,唐代文獻材料損失嚴重。兼以歷代傳抄,難免脫漏訛錯。宋代所見到的《元和姓纂》已有殘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亦難以避免錯誤。……而且由於新的出土材料不斷發現,在前人補正以外,尚可有新的證明和補充。”

【陳元柱理解】以上文辭極是。考查研究陳氏家族世系和各支系的責任歷史地落在了我們的頭上,不管任何人在考察研討過程中各種的意見、觀點都是寶貴的財富,都在為弄清陳氏世系和各支系作貢獻,無可非議。

中國歷史學家岑仲勉,學名銘恕,字仲勉, 1886年9月出生廣東順德縣。1908年10月入北京高等專門稅務學校,1912年12月畢業。其後在上海江海關及廣東財政廳等處任職員,業餘從事植物名實考訂及中外史地考證。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任上海暨南大學秘書兼文書主任,校訂《元和姓纂》等,1961年逝世。

 4、《新唐書》編纂者:呂夏卿(1015~1068年),字縉叔,泉州人,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生。慶曆二年(1042年),呂夏卿和他的哥哥呂喬卿同榜登進士,(清乾隆《晉江縣誌》卷八),他被任命為廣南東路(今廣東省)高要縣主簿,又調任江南東路(今江蘇省)江甯縣尉。當時,宋祁、歐陽修正在編寫《新唐書》,就推薦呂夏卿參加。又據《宋史》卷331《呂夏卿傳》:“夏卿長於史,貫穿唐事,博采傳記雜說數百家,折衷整比,又通譜學,創為世系諸表。于《新唐書》最有功。”

【陳元柱理解】《新唐書》問世於宋朝前期,呂夏卿、宋祁、歐陽修都做了許多工作。無論其中有多少差錯,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六、《陳書》摘錄

 1、本紀第一(高祖上):高祖武皇帝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裏人,漢太丘長陳寔之後也。世居潁川。寔玄孫隼,晉太尉。隼生匡,匡生達,永嘉南遷,為丞相掾,曆太子洗馬,出為長城令,悅其山水,遂家焉。嘗謂所親曰:“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後,我子孫必鍾斯運。”達生康,複為丞相掾,咸和中土斷,故為長城人。康生盱眙太守英,英生尚書郎公弼,公弼生步兵校尉鼎,鼎生散騎侍郎高,高生淮安令詠,詠生成安太守猛,猛生太常卿道巨,道巨生皇考文讃。

【陳元柱理解】根據《鹽亭縣趙村溝家譜》和前面諸多記載涉及所論證,諶公為寔公之子,紀公為諶公之子,忠公為紀公之子,佐公即為寔公的玄孫,隼公應為寔公的來孫。《先賢行狀》和《世說新語》等書籍所造成的誤記在此更正。

 2、本紀第一(高祖上):(高祖武皇帝)丁未,詔贈高祖兄道譚散騎常侍、使持節、平北將軍、南兗州刺使、長城縣公,諡曰昭烈;弟休先侍中、使持節、驃騎將軍、南徐州刺史、武康縣公,諡曰:忠壯。(注:道譚和休先二人封為公時,食邑各一千戶,後道譚封為始興郡王和休先南康郡王則食邑各兩千戶。)

【陳元柱理解】高祖兄不是道譚而是茂先,哪里有孫輩和爺爺道巨同一派別的道理,這是《新唐書》等書籍所造成的誤記。

 3、本紀第三(世祖):世祖文皇帝諱蒨,字子華,始興昭烈王長子也。

 4、本紀第五(宣帝):高宗孝宣皇帝諱頊,字紹世,小字師利,始興昭烈王第二子也。

列傳二十二(世祖九王、高宗二十九王、後主十一子)高宗四十二男:柳皇后生後主叔寶;何淑儀生長沙王叔堅、宜都王叔明,淳于姬生岳陽王叔慎……

 5、本紀第六(後主):後主諱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高宗嫡長子也。後主張貴妃名麗華,兵家女也。性聰慧,甚被寵遇。後主每引貴妃與賓客游宴,貴妃薦諸宮女預焉,後宮等鹹德之,競言貴妃之善,由是愛傾後宮。又好壓魅之術,假鬼道以惑後主,置淫事于宮中,聚諸妖巫使之鼓舞……及隋軍陷台城,妃與後主俱入于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貴妃,牓于青溪中橋。(注:《四川鹽亭縣趙村溝陳氏家譜》中的“眢井之禍”出自於此)。

①宜都王叔明字子昭,高宗第六子於太建五年立為宜都王,聰敏好學。禎明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鴻臚少卿。

【陳元柱注】叔明→志能→定?→球?→兼→京→褒→灌→環→闊〔伯宣,進入義門始〕→崇→袞三兄弟→昉10個親、從兄弟→都17個親、從兄弟→才琉43個親、從兄弟,義門陳分莊始。叔明公的孫和曾孫有疑問,待考。

②岳陽王叔慎(571年—589年)字子敬,高宗第十六子也。少聰敏,十歲能屬文。太建十四年( 582年),立為岳陽王,時年十一歲。至德四年( 586年),拜侍中、智武將軍、丹陽尹。是時,後主尤愛文章,叔慎與衡陽王伯信、新蔡王叔齊等日夕陪侍,每應詔賦詩,恒被嗟賞。禎明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諸軍事、智武將軍、湘州刺史。禎明三年,隋師濟江,破台城……別譴其將龐暉將兵略地,南至相州,城內將士,莫有固志,克日請降。叔慎乃置酒會文武僚吏,酒酣,叔慎歎曰:“君臣之義,盡於此乎!”長史謝基伏而流涕,湘州駐防遂興侯正理在坐,乃起曰:“主辱臣死,諸君獨非陳國之臣乎?……今日之機,不可猶豫,後應者斬。”眾咸許諾,乃刑牲結盟。……縛暉以徇,盡擒其黨,皆斬之。……隋遣中牟公薛胄為湘州刺史,龐暉已死,乃益請兵,隋又遣行軍總管劉仁恩救之。……而正理兵少不敵,於是大敗。胄乘勝入城,生擒叔慎。……仁恩擄叔慎、正理、居業及其黨羽十余人,秦王斬之于漢口,叔慎時年十八歲。

【陳元柱注】叔慎公被害後,其子志高等人由叔明公撫養成人這是可信的,通觀《陳書》,再從鹽亭縣《趙村溝陳氏家譜》中可以看出叔明公的為人風采。叔慎→志高→才→蘊珪→旺→機→藍→青→伉等六兄弟→忻等19親、從兄弟→紹等67親、從兄弟→佗等 101親、從兄弟→蛻等81親、從兄弟→彥成等 273親、從兄弟,從此代義門陳開始分莊。

 6、《陳書》出版說明:《陳書》三十六卷,分別記載了梁陳兩個封建割據政權的歷史,是六世紀五十年代到七世紀三十年代期間,姚察、姚思廉父子相繼編撰的。636年(唐貞觀十年)完成。

陳代的歷史,傅縡、顧野王都曾受命編撰,《陳書》顧野王傳說他有“國史紀傳二百卷,未就而卒。”陸瓊還著有《陳書》四十二卷。以上這些著作,姚氏父子修史時可能參考過,但都沒有流傳下來。

梁陳兩代的早期歷史著作已失傳,因此《梁書》和《陳書》就成為現存比較原始的記載。

【陳元柱理解】《陳書》記載陳國皇考文讃公以前的世系,大多參照《先賢行狀》、《海內先賢傳》和《世說新語》、《後漢書》等書籍編撰。所以,出現了同一個問題把隼公作為了寔公的玄孫,實則應為來孫,造成了世系紊亂。因此,後人在閱讀、考證《陳書》中發現了500多處訛錯,並進行了“校勘記”。

七、《後漢書•陳寔傳》(《後漢書》卷六十二荀韓鐘陳列傳第五十二)

摘錄及其考證

(一)潁川始祖陳寔公考

簡介:陳寔(104年—187年),字仲弓。潁川許(今河南許昌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人。東漢時期官員、名士。少為縣吏都亭刺佐,後為督郵,複為郡西門亭長,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將軍府。司空黃瓊辟選理劇,補聞喜長,宰聞喜半歲;複再遷除太丘長,故後世稱其為“陳太丘”。與子陳紀、陳諶並著高名,時號“三君”,又與同邑鐘皓、荀淑、韓韶等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合稱為“潁川四長”。

 1、寔公生平

陳寔字仲弓,潁川郡許縣人。出身於勢單位卑之家。從兒童時起,哪怕是做遊戲,夥伴們都聽從他。年輕時作縣吏,常常幹些粗重活計。後為亭佐,而有志於學,坐誦立讀。縣令鄧邵試著和他說話,很驚奇他的學識,就讓他入太學深造,後來縣令又招聘他為吏,他便避居陽城山中。這時有個殺人者,同縣楊姓小吏懷疑是陳寔,縣裏便逮捕了他。拷問得不到證據,這才釋放了他。及至陳寔作了督郵,就悄悄地托縣令禮召楊吏。遠近凡獲知這件事的人,無不嘆服陳的氣量。他家很貧苦,就又出來當了西門亭長。不久轉為郡功曹。這時中常侍侯覽托太守高倫用一個人為吏,高倫就錄用其人為文學掾。陳寔知道此人不行,懷中藏了任命書來請見,說明道:“此人不能用,但侯常侍也得罪不得。請允許我用個人名義從外面按通常辦法推薦他,不能讓駡名玷污您的清譽。”高倫採納了。這一來鄉里輿論都責怪陳寔為什麽推薦這種人,陳寔始終不予辯白。高倫後來被任命為尚書,郡中士大夫送他到輪氏傳舍。高倫對眾人說:“我先前因為侯常侍用了一個人,陳寔他秘密地收存了任命書,從外間辦了任用手續。近來聽說有人因這件事而批評他,這過失是因為我這位故交畏懼強權。陳寔先生可謂好事歸於上司而責任留給自己的賢士啊!”陳寔仍然堅持說自己有錯,聞者這才佩服他。從此天下都欽敬他的德行。
元嘉元年( 151年),司空黃瓊徵召能治煩劇的人才,以陳寔補聞喜長。不到一個月,陳寔因有一年的喪服,去官。喪期滿後再升授太丘長。任為太丘長後,他修德清靜不擾民,百姓得以安居。鄰縣人戶前來歸附的,陳寔就認真訓導規勸他們,發遣他們各自回還本來的司官行部。縣吏擔心有人藉門興訟,向他說明想禁止此事。陳寔說:“打官司是要討個明白,禁止了的話有理也無法說清了。還是不要拘執吧。”司官聽到後歎息說:“陳君說到這個地步,天下哪還有怨恨的人呢?”終究也不曾發生爭訟的事。因為沛相亂收賦稅,目無法紀,陳寔便自己解職回鄉去了,當地吏民都懷念他。及至後來朝廷逮捕黨人,事情牽連到陳寔。別人都逃避求免,陳寔說:“我不進獄,眾人就沒個了結。”就主動入獄受囚禁。後遇赦出獄。

永壽四年( 158年),複任司空府掾屬。

延熹九年( 166年),第一次黨錮之禍爆發,被囚一年,遇赦得免,被大將軍竇武征辟為大將軍府掾屬,謀誅宦官。靈帝初年( 168年),大將軍竇武聘他為僚屬。那時中常侍張讓權傾天下,其父死了,歸葬於潁川,雖一郡之人都來弔孝,但沒有一個名士前往。張讓非常惱恨,獨有陳寔前往悼念。及至後來又一次大誅党人,張讓感激他,所以多次寬免保全他。

陳寔在家鄉能以平心接人待物,要是有爭訟,他總是公正判斷,向當事人剖析利害曲直,事後沒有人埋怨他。以至有人慨歎說:“寧可去坐牢受刑,不在陳老面前丟臉。”當時鬧災荒百姓生活艱苦,有小偷夜入陳宅,停在屋樑上待機下手。陳寔暗地發現了,就起床收拾一下,把子孫們都叫進來嚴肅地訓話說:“人不可以不自勉自強。不善的人未必本來就惡,習慣形成個性,就這麼一步步滑下去了。樑上君子就是這麼個人啊!”小偷大驚,立刻自投下地,磕頭請罪。陳寔一句一句地訓導他說:“看你這面貌,不像是惡人,應深刻地反省自己回到善道上來。不過你這樣可能是由於太窮困了。”讓人贈他兩匹絹。從此一縣沒有再發生偷盜的事。

太尉楊賜、司徒陳耽,每當任命新的公卿,全府同僚們都要來致賀。楊賜等常歎息說:“陳先生迄今未登大位,我等有愧於佔先了。”及至開始解除黨禁。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派專人敦促陳寔,準備特奏讓他越級入仕。陳寔知道後辭謝使者說:“我久已自絕於人事應酬了,現在只是戴著頭巾待終而已。”

中平四年( 187年)八月丙子日卒於家中,享年八十四歲。致悼會葬者三萬余人,車數千乘,司空荀爽、太僕令韓融等披麻戴孝執子孫禮者以千計。蔡中郎撰碑銘,大將軍何進遣使致悼詞,諡曰:“征士陳君文范先生,先生行成于前,聲施于後,文為德表,範為士則,存晦歿號,不兩宜乎。”葬河南臨潁縣太丘坪(今長葛),刊石立碑,諡‘文范先生’。後十九世孫陳文帝於天嘉五年( 564年)追封“康樂侯”,又于太建元年( 569年)陳宣帝追封‘潁川郡公’,後世尊為‘潁川始祖’。娶鐘氏、又李氏、甘氏。生六子,紀?、夔、洽、諶、信(修?)、光。以紀?、諶最賢,與其父號‘三君’。

【陳元柱理解】《後漢書•卷六十二荀韓鐘陳列傳》第五十二和《隋書》等反映:潁川始祖寔公確實是一個敢於擔當、識見殊絕、品格高尚的人,為他的千萬世後裔做出了光輝的典範,大家無不為此感到榮幸和自豪。《後漢書》也是根據《先賢行狀》、《海內先賢傳》、《世說新語》等書籍撰寫的。所以,也將寔公的兒子元方誤記為他孫子紀公的字。任何事物,只要源頭上出了差錯,將會一直貽誤以下乃至永遠。

 2、 歷史評價

高倫:陳君可謂善則稱君,過則稱己者也。

範曄:①漢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矯潔放言為高。士有不談此者,則芸夫牧豎已叫呼之矣。故時政彌惛,而其風愈往。唯陳先生進退之節,必可度也。據於德故物不犯,安於仁故不離群,行成乎身而道訓天下,故凶邪不能以權奪,王公不能以貴驕,所以聲教廢於上,而風俗清乎下也。 ②太丘奧廣,模我彝倫。曾是淵軌,薄夫以淳。

儲光羲:仲舉登宰輔,太丘榮縉紳。

朱熹:亂世保身之難,申屠蟠事可見。郭林宗彰而獲免,以稱人之美而不稱惡,人不惡之。陳仲弓分太守謗,送宦者葬,其為皆如此。不送其葬亦得,為之詭遇。

徐鈞:世多揚激伯夷隘,公獨謙虛下惠和。吊死自慚知己少,逃生卻喜活人多。

王夫之:一則傷宿蠹之未消,恥新猷之未展,謂中主必不可與有為,季世必不可以複挽,傲岸物表,清孤自獎,而坐失可為之機,則黃憲、徐穉、陳寔、袁閎之徒是也。

【陳元柱理解】上司高倫評價寔公的人品:把好的名譽和好事都奉送給別人,把有過錯的事情都招攬在自己頭上,這是最實在、最直接的評價。唐代官員、進士,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的下邽等地縣尉儲光羲,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的朱熹等歷史名士,對寔公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可見寔公真是名不虛傳。

 3、軼事典故

①樑上君子

有一天晚上,有一小偷溜到陳寔家裏,躲藏在屋樑上面,想趁機偷竊。陳寔知道屋樑上面有人,並未喊人捉拿他,而是把子孫們叫到面前訓示:“今後每個人都應該要努力上進,勿走上邪路,做“樑上君子”。作壞事的人並不是生來就壞,只是平常不學好,慢慢養成了壞習慣。本來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卻變成了小人,不要學樑上君子的行為!”小偷感慚交並,下地叩頭請罪。陳寔勉勵他改惡向善,並贈絲絹布匹於屋樑上的盜賊,後人常以“陳寔遺盜”比喻義行善舉,“樑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詞、雅號。

②先見之明

中常侍張讓的父親去世後,葬在潁川。雖然一個郡的人都來參加葬禮,但卻沒有一個名士願意去弔唁,張讓感覺很恥辱,只有陳寔參加了葬禮。第二次黨錮之禍爆發後,張讓感念陳寔的恩德,所以對他及一些名士多有保全。

③家族成員

妻子:鐘、李氏;繼室:荀氏,生六子:紀、政、洽、諶、信、光。

【陳元柱理解】《後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範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與三國、晉朝以後一樣歷史撰寫人都採納《先賢行狀》、《海內先賢傳》、《世說新語》等書籍,因名和字的顛倒而誤將紀公作為了潁川寔公的兒輩。

 4、陳寔傳(摘自《後漢書》卷六十二荀韓鐘陳列傳第五十二)

原文

陳寔字仲弓,潁川許人也。出於單微。自為兒童,雖在戲弄,為等類所歸。少作縣吏,常給事廝役,後為都亭佐。而有志好學,坐立誦讀。縣令鄧邵試與語,奇之,聽受業太學。後令複召為吏,乃避隱陽城山中。時有殺人者,同縣楊吏以疑寔,縣遂逮系,考掠無實,而後得出。及為督郵,乃密托許令,禮召楊吏。遠近聞者,鹹嘆服之。家貧,複為郡西門亭長,尋轉功曹。時中常侍侯覽托太守高倫用吏,倫教署為文學掾。寔知非其人,懷檄請見。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違。寔乞從外署,不足以塵明德。”倫從之。於是鄉論怪其非舉,寔終無所言。倫後被徵為尚書,郡中士大夫送至輪氏傳舍。倫謂眾人言曰:“吾前為侯常侍用吏,陳君密持教還,而於外白署。比聞議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憚強禦,陳君可謂善則稱君,過則稱己者也。”寔固自引愆,聞者方歎息,由是天下服其德。司空黃瓊辟選理劇,補聞喜長,旬月,以期喪去官。複再遷除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鄰縣人戶歸附者,寔輒訓導譬解,發遣各令還本司官行部。吏慮有訟者,白欲禁之。寔曰:“訟以求直,禁之理將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聞而歎息曰:“陳君所言若是,豈有怨於人乎?”亦竟無訟者。以沛相賦斂違法,乃解印綬去,吏人追思之。及後逮捕黨人,事亦連寔。餘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獄,眾無所恃。”乃請囚焉。遇赦得出。靈帝初,大將軍竇武辟以為掾屬。時中常侍張讓權傾天下。讓父死,歸葬潁川,雖一郡畢至,而名士無往者,讓甚恥之,突乃獨吊焉。及後複誅黨人,讓感寔,故多所全宥。

寔在鄉間,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歎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突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複盜竊。

太尉楊賜、司徒陳耽。每拜公卿,群僚畢賀,賜等常歎寔大位未登,愧於先之。及黨禁始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謝使者曰:“寔久絕人事,飾巾待終而已。”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於家。何進遣使弔祭,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共刊石立碑,諡為文范先生。有六子,紀、諶最賢。

【陳元柱理解】原文編撰者也是採用了《先賢行狀》、《世說新語》等書籍,因名和字的顛倒而誤將孫輩紀公作為寔公的兒輩。

(二)陳諶(摘自陳月海、陳剛的《潁川陳氏考略》)

陳諶,字季方,寔之四子,生於東漢順帝陽嘉元年( 132年)。與父及兄(紀)並著高名,時號“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時旌命,羔雁成群,當事者無不榮之。寔在論紀、諶兄弟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典故“難兄難弟”即出於此。曾有客問諶曰:“家君太丘有何德而荷重名?”答曰:“家君如桂樹生於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淵,上為甘露所沾,下為甘泉所潤,當斯時之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諶才識博大,司空掾連征不就。立言垂訓,居喪逾制,哀毀垂隕。刺使表於朝,都邑皆激動。娶班氏、又趙氏,生子忠。諡獻文先生。

另又:陳諶曾任朝廷司空掾,壯年早逝。

【陳元柱理解】《先賢行狀》中首次注釋元方為陳紀,貽誤後人至今。

三、陳紀傳(摘自《後漢書》卷六十二荀韓鐘陳列傳第五十二)

陳紀,字元方,亦以至德稱。兄弟孝養,閨門雍和,後進之士皆推慕其風。及遭黨錮,發憤著書數萬言,號曰《陳子》。黨禁解,四府並命,無所屈就。遭父憂,每哀至,輒歐血絕氣,雖衰服已除,而積毀消瘠,殆將滅性。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書,圖像百城,以厲風俗。董卓(初平元年二月即190年2月)入洛陽,乃使就家拜五官中郎將,不得已,到京師,遷侍中。出為平原相,往謁卓,時欲徙都長安,乃謂紀曰:“三輔平敞,四面險固,土地肥美,號為陸海。今關東起兵,恐洛陽不可久居。長安猶有宮室,今欲西遷何如?”紀曰:“天下有道,守在四夷。宜修德政,以懷不附。遷移至尊,誠計之末者。愚以公宜事委公卿,專精外任。其有違命,則威之以武。今關東兵起,民不堪命。若謙遠朝政,率師討伐,則塗炭之民,庶幾可全。若欲徙萬乘以自安,將有累卵之危,崢嶸之險也。”卓意甚忤,而敬紀名行,無所複言。時議欲以為司徙,紀見禍亂方作,不復辨嚴,即時之郡。璽書追拜太僕,又征為尚書令。建安初,袁紹為太尉,讓于紀;紀不受,拜大鴻臚。年七十一,卒於官。

子群,為魏司空。天下以為公慚卿,卿慚長。

弟諶,字季方。與紀齊德同行,父子並著高名,時號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時旌命,羔雁成群,當世者靡不榮之。諶早終。

論曰:漢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矯潔放言為高。士有不談此者,則芸夫牧豎已叫呼之矣。故時政彌惛,而其風愈往。唯陳先生進退之節,必可度也。據於德故物不犯,安於仁故不離群,行成乎身而道訓天下,故凶邪不能以權奪,王公不能以貴驕,所以聲教廢於上,而風俗清乎下也。

【譯文】

陳紀(128年—199年)字元方,也以德行為人稱道。兄弟孝養,婦女和睦,鄉里的晚輩都羡慕他的家風好。遭黨錮,於是發憤著書數萬言,叫做《陳子》。黨禁解除,四府都爭任命,他都不應。父親逝世,哀痛至極,往往嘔血絕氣,雖然服喪期滿,仍然悲痛過度,致使身體消瘦,僅剩下幾根骨頭,成了死人一般。豫州刺史認為陳紀這種至行,難能可貴,上表尚書,豫州百城皆圖畫陳紀等形象,以勸勵風俗。董卓(初平元年二月即190年2月)進入洛陽,派使者到他家,授五官中郎將,不得已,到京師,升為侍中。調出為平原相,去謁董卓,這時董卓想遷都長安,對陳紀說:“三輔平敞,四面形勢險要堅固,土地肥美,叫做‘陸海’。現在關東兵起作亂,恐怕洛陽不可久居。長安那裏宮室是現成的,今想西遷長安,怎麼樣?”陳紀說:“天下有道,要使四夷歸服。這就需要賢明的政治,以安撫他們。遷移皇上,這是最次的主意。我認為,您應當把事務交給公卿們去辦,自己集中精力對付外面的問題。如果有違抗命令的,就用武力處理。現在關東起兵,老百姓無法活命。如果您謙讓朝政,率師討伐關東亂兵,那麼,水深火熱中的老百姓,庶幾可以保全。如果想遷皇帝以圖自安,那好比累卵,越高就越有破滅的危險啊!”董卓聽了,非常不快意,因為敬佩陳紀的名聲與德行,就再沒有說什麼了。當時朝廷有人想任命陳紀為司徒,陳紀看到禍亂將起,不辦行裝,馬上回到郡裏。詔書追授太僕,又徵召為尚書令。建安初( 196年),袁紹為太尉,他讓給陳紀,陳紀不受,任為大鴻臚。年七十一,死在任所。子陳群,為魏司空。天下認為公有愧於卿,卿有愧於長。弟陳諶,字季方,與陳紀的道德操行和父親一樣有名,當時叫“三君”。每次宰府徵召,常同時受命,執羔執雁成群地朝見天子,當時沒有不以他們為榮的。史官評論說:漢朝自從中世以下,宦官專權,所以風俗就以隱身不仕,假裝高尚,放言無制為高,一般士人如果不談論這些,就要遭到普通人的譏笑。所以時政更加昏暗,這種風氣也更加厲害。只有陳先生進退之節,昭然可紀。心懷大德,所以外物不能侵犯他;以仁相處,故不脫離人群;德行修成在身,教訓傳於天下,所以凶邪奸猾之徒,不能用他們的權勢來侵奪,王公大人不能用他們的富貴來相驕傲。是以聲教雖然在朝廷已經廢棄了,清廉的風俗卻在民間保存著。

【陳元柱理解】這篇傳記仍然是以《先賢行狀》、《世說新語》書籍為藍本,因名和字顛倒而誤將孫輩紀公作為了寔公的兒輩的字元方,貽誤至今。

四、陳忠、陳佐、陳隼三代人(摘自陳月海、陳剛的《潁川陳氏考略》)

 1、陳忠,字孝先,諶之子,州辟不就。娶葛氏、袁氏,生子三:佐、和、坦。

 2、陳佐,忠之長子。官後漢青州(今山東臨淄北)刺使,生三子,隼、戴(《唐表》無載)、征。

 3、陳隼(摘自陳月海、陳剛的《潁川陳氏考略》)

 隼(?--301年)字道基,佐之長子。三國時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娶丁氏,又唐氏,生子伯眕。……永康元年庚申( 300年),趙王倫廢殺皇后賈南風及其餘黨,事後陳隼以剪除賈党有功封海陵公。淮南王司馬允討趙王倫,隼暗中襄助,事敗,淮南王允被害。隼遷任太尉,錄尚書事,改封廣陵元公。時隼托疾辭位,不涉偽朝。次年( 301年)歿。

【陳元柱理解】對於陳紀為陳諶之子,陳忠為陳紀之子,在前面已經述說明白,不再次贅述。

【陳元柱注】範曄(398年—445年),字蔚宗,順陽(今河南南陽淅川)人,南朝宋史學家、文學家。範曄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范曄應詔出仕,任彭城王劉義康門下冠軍將軍、秘書丞,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後漢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元嘉九年(432年),範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鬱鬱不得志,就借助修史來寄託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後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 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時年47歲。終前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原計劃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後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漢書》中抽出來補進去的。

八、陳元柱結論

綜上所述,結論如下:

一、厲公是躍,而不是佗。厲公躍是陳國十一世,是胡公滿第十代孫。

二、完公生於西元前 705年,是厲公躍的支子。宣公二十一年(前 672年),宣公殺太子禦寇立款後,完懼禍及己,與禦寇子顓孫避難奔齊,時年33歲。

三、齊王建支子昌公(前228年—年?),當時約7歲左右,前 221年在囚禁齊王建的共城(今河南輝縣)被宮人偷偷背出,或投靠事楚陳軫的裔孫,則後來定居河南潁川,生子元。元以下子孫因項羽爭鼎,大都分佈于楚。潁川二世元公直至寔公父親共七代人待今後依據出土資料補齊。昌公應為潁川始祖。

四、陳寔,字仲弓,太丘長,識見殊絕於人,鹹稱曰:潁川長者。是昌公的第九代孫,潁川十世祖,慣例世稱為潁川始祖應于更正。

五、元方是寔公的兒子的字,不是寔公孫輩紀公的字。修公和諶公都是寔公的兒子。

六、紀公是諶公的兒子,是寔公的孫子。

七、忠公是紀公的兒子,不是諶公的兒子,是寔公的曾孫。

八、佐公是寔公的玄孫,隼公是寔公的來孫而不是玄孫。

九、隼公生匡,匡公生達(長城令),居住浙江長興縣下若裏。達公第十代孫霸先代梁稱帝建立陳朝。

十、皇考文讃的大兒子名字叫茂先不叫道譚,二弟是武皇帝霸先,小弟名字叫休先。

十一、江州義門陳開基之祖是旺公,旺公與宜都王叔明的第四代孫兼是從兄弟,而不是宜都王叔明第九代孫闊字伯宣其人。闊(伯宣公)是兼公的第五代孫。

十二、江州義門陳開基之祖旺公是南朝陳宣帝頊的第十六子岳陽王叔慎的玄孫。岳陽王叔慎犧牲後,其子女志高等人由宜都王叔明伯父撫養成人

附件:

一、四川省鹽亭縣麻秧鄉紅果村(趙村溝)陳家號陳氏家譜

譜序(節選)

且自經鼎革而遭離亂,愚昧者輒為先尤之無傳,祖諱莫考爾。詎知水有其源,雖百折分波逆推焉,而一脈無問。木有其本,縱千枝秀起順數焉,而根柢猶連。溯其本而折其源,謂非彰彰可考乎。爰稽我陳氏實為本虞舜之後,及至武王時,虞閼父〔即舜之胄〕為周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後以元女太姬妻其子滿,而封之陳國以奉舜祀,是為陳胡公。傳至湣公時,為楚惠王所並。然我之派祖名完。本厲公之支子也。完與太子禦寇素睦,一日禦寇遭變,被陳宣公所殺,完恐禍及於身,乘夜奔齊。以國為姓陳之得姓自此始也。完之雅旨又見愛于齊桓公。桓公欲用之為卿,完辭後使為工正,又改為營邱田氏。至王建時,因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並齊,王建置之於太行山下〔地名:共城〕。建之子名昌,尚屬髫年,感宮人竊負而逃奔潁川〔今陳州即及其地也〕,複還陳姓。昌之子名元,元以下子孫因項羽爭鼎大都布于楚。而世守潁川者惟十世孫。

一世祖陳寔(104—187年),字仲弓,識見殊絕於人,鹹稱曰:潁川長者。寔公生二子,長曰修,次曰諶。修公生陳縉,諶公生陳紀。縉好管籥(月),紀喜清談。縉與紀常相憤於東窗之下,被祖(陳寔公)見怒置縉於潁川之南宛丘焉。我縉公生陳桓,桓公生陳道,道公生永年,年公生钜。钜公生三子:長子票禮,次子票義,三子票和。我義公生二子,長子懷竹,次子懷琅〔孝廉任評事〕。我琅公生守范,範公生二子,長光第,次光佑。我第公生四子,長天鑄、次天錫,三天爵〔晉穆帝永和三年為長城令〕;四天倫,孝廉任評事。我錫公生陳珠,陳珠生陳紹儒。紹儒生陳碧堂,碧唐生二子,長陳洗、次陳秘。我洗公生二子,長陳祚、次陳祥。陳祥生一子陳珙,珙生三子,長陳定康〔淮安判官〕、次陳定元,三陳定鈺。我定元公生三子長思璧、次思璪、三思璽,同與陳霸先欲利天下,以膺大統。弗克繼世,轉從宜都王之子孫,登孝友,講大義和睦之肫,風布於禾下。璧公生叔才,璪公生仲才,璽公生季才。因眢井之禍出,我族陳氏遂散佈于吉州、汴州、江州等地。我仲才公生珣於汴州(今河南開封)。珣公生檏,檏公生三子,長肅美,次肅寬,三肅寅。肅寅生烈古〔唐時孝廉〕。古公生二子,長海乙,次海濱〔唐高宗(即西元649—683年)時柔遠司員外郎、主事〕。濱公生陳建章〔官副使〕。章公生瑞奇〔內帑禦使〕,奇公生二子,長炳輝〔長安太守〕,次炳南。我輝公生三子,長在靖,次在甲,三在畯〔唐玄宗(712—756年)時進士,光祿大夫〕。因黃巢之亂( 878年),畯公奔涪〔此處起原抄本被撕掉兩頁〕……歿之後,書香絕不可失焰。乘茲髫年,急惜禹陰易日,倘登甲弟,亦可慰九泉之望。吾英年纘譜時,曾作詩派於譜後,爾可命子若孫,以世代為例。

文登、文愷泣拜!受命複詔。超群曰:“吾以二子教讬諸。”只一言,而哽咽不能再語。嗚呼!

大人畢生勞于筆,碩有志未逮,止得孝廉以終老。先哲雲:“有德必祿,其此之謂何?”壽享六十七。後葬於鳳尾山。是時文登年二十四、文愷年十九。

詩派:

文光華似月,可從詩書得;青雲梯共登,玉陳(單字)大萬國。

文登祖行略

陳公諱文登,字東山,蓋因其派以續前人之書香而取耳。日勞於城市貿易,夜伴弟就讀東窗。薊邑之南(北京附近),離鳳尾山五裏地名米溪。值明朝洪武年間,三十三早逝(無後嗣),葬鳳尾山。……

陳共榮,字慶顯。生於明崇禎八年(1638年)七月十六日。卒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配趙氏生二子。長登榜,次登科遷蜀。以上十四代行略甚繁,各有不同,僅書寫其生死年月及墳墓。所在後世子孫慎勿謂其行略莫考細,按舊譜可知。

記遷蜀之始

我皇上洪恩浩蕩,沛澤汪洋。雖未享爵享祿於天,家而鑿井耕田亦皆咸太平之福。上憶明末時賊寇如林,而我族陳氏之死於兵戈者慘不可言,即昔之遷於京城者,亦遭李自成所擾而保全身家者幾無人耳。及甲申歲清太祖即位,順治而天下大定。是時,凡京城百貨物俱價高十倍,榮祖故貿易於京城,戊戌年(1658年)開共榮店,娶趙氏祖婆,生二子。長登榜,次登科。登榜則駐守京城,登科則遷於蜀。

追溯先祖由陳州而遷汴(河南開封),由汴而遷周(西安市長安區北),由周而遷燕(今北京市),以及遷於他處者代代不乏其人。而登科祖則遷蜀何也?時有康熙戊辰年(1688年)科進士,考得內閣中書,系四川省鹽亭縣人陳書,字禦簡。同子景錡,念及同姓而寓於店,榮祖以禮待之。書公遂將榮祖以宗兄稱,以登榜、登科侄男喚。而景錡又於內閣之所見何人,所聞何事及抄何本章,無不一一與科祖言,其相契可知不數載。書公丁憂將歸,景錡向科祖雲:“蜀中田肥土美,兼產黃絲、白蠟貢上。自崇禎遭變,逆賊張獻忠憤怒焚戮交加,蜀中人得生者百止有一,皇上有墾荒肥功之令,有主無主以開墾為世業,至今是土滿人稀,兄可同往否?”科祖言:“吾有家嚴,不敢遽往。”越一載,榮祖歿。共榮店改為登榜店。書公服滿進京後疾,科祖常事湯藥。疾沉而招科祖曰:“侄男事吾數日,殷勤頗甚。但疾愈沉,恐不測。吾幼子景鎬貿易無知,重托侄男送往回鹽,良田任耕,駿馬任騎。”書公生時之言如此,及歿後奉旨馳驛歸葬牌下。科祖不食言,送景鎬與靈柩歸蜀。七十九日始至鹽邑。此時科祖仍欲回京。景錡周旋曲折,至意留之〔此處此時多豺虎傷人,留之實欲做伴耳〕方處。於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爰購趙村溝田土一業,葺屋數椽。上齊張姓抵界,下齊五房頭陳姓抵界,右至山嶺顧姓抵界,左齊河心。買約、撥約至今尚存。茲于孫等使,不謹志之。又何以知遷蜀之所由來乎。

須知景錡即趙家溝一族,景鎬即小房灣一族,俱系陳書之子。

……以下為登科子孫至今代數及人名明細(略)。

【陳元柱注釋】

鼎革:建立新的,革除舊的。舊時多指改朝換代。虞舜: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姓姚又姓媯,名重華,字都君。出生地一說在諸馮,一說在姚墟,姚墟為是;為傳說中的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的官,治都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舜帝是陳氏血親始祖。雅旨:雅正的意旨。髫年:指幼童時期。髫,幼童時期。古兒童尚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髮。潁川:古郡名,秦王嬴政17年(西元前230 年)置。以潁水得名,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殊絕:指特出;超絕。管籥:兩種樂器名。《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 趙岐 注:“管,笙;籥,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亦比喻事情的關鍵。清談:古時名士以清談為主要方式,清談一般都有交談的對手,藉以引起爭辯。爭辯或為駁難、或為討論。在通常情況下,針對本和末、有和無、動和靜、一和多、體和用、言和意、自然和名教的諸多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進行深入的討論。清談的進行有一套約定俗成的程式,辯論的雙方分為主客,人數不限,有時兩人,有時三人,甚至更多。東窗:古人很注重風水,窗多朝西面。以為東窗容易出事,後來就有了東窗事發的典故。陳霸先(西元503年—559年)。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漸漸控制了梁朝的政權,太平二年(西元 557年)梁敬帝禪讓立為帝,建立大陳,改元永定,是為陳武帝。宜都王:陳叔明(562—614),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字子昭,陳宣帝第六子。母何淑儀,為長沙王叔堅同母弟。長城令:浙江長興縣令。眢井之禍:589年,隋將韓擒虎自採石渡江,賀若弼自廣陵渡江,兩路進逼建康,城破。這時候,南朝陳國第五任國君叔寶與張麗華、孔貴人匿于枯井中,為隋軍所俘虜,陳國滅亡。晉穆帝永和三年:西元 347年。肫:懇切,真摯 。唐高宗(650—683年)時期。唐宣宗(847—859年)時進士,光祿大夫。黃巢之亂:唐乾符五年(西元878年)至中和四年(西元884年)由黃巢領導的民變,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禍延大唐半壁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薊邑:今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門至和平門一帶。纘:繼承。丁憂:朝廷官員的父母親如若死去,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這叫丁憂。服滿:喪禮名。即服喪期滿。因與死者親疏關係不同而服喪之期也長短不一,故服滿之期也不同。清沿古制,凡父母或祖父母亡故,子及承重孫應居家服喪,三年期滿(實際為二十七個月)而釋服,即脫去喪服。奉旨:意思是舊時臣下承順上意稱奉旨。馳驛:駕乘驛馬疾行。歸葬:指把逝者屍體運回故鄉埋葬。撥約:分給土地的文書。釋義:即遵從旨意。接受皇帝旨命。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