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族譜現況及續修芻議

者: 林偉功  來源:中華姓氏文化高峰論壇發言稿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30日

中國族譜現況及續修芻議

緒言

筆者作為地方誌編審,因工作需要及長期興趣,近30年對福建各姓氏數以萬計的族譜開展研究,尤其自1986年受命為“外國華裔—日本‘閩人三十六姓’尋根”的總查證人,全面展開在福建各地的族譜調查研究,為中國官方首次應用族譜為順應國外華裔尋根需求開了先河,並於1989年參與發起創辦中國首家省級譜牒研究為海外及台港澳尋根服務的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掛靠民革福建省委),忝任副會長兼秘書長,主持會務17年,其中1998年受有關部門委託,首次主持組織50部族譜赴台展務,為出席開幕式的臺灣當局副領導人連戰導覽,並作學術報告,為兩岸的交流添磚加瓦!2006年再受有關部門委託,主持《馬崎連氏新編族譜》的審查,並為連戰尋根作了大量工作,且作嘉賓在電視臺講解連戰尋根祭祖現場情況。此後,本會變更掛靠單位,進行換屆,方卸去秘書長之職,專任副會長繼續兼林氏委員會會長至今;另還受福建省江夏黃氏源流研究會(單姓省一級社團,黃如論為會長)之邀擔任其專家組召集人,負責主編《福建黃氏通史》。經歷頗多,獲益甚多,感觸良多,現將多年開展族譜研究的心得與大家分享,請方家不吝賜教。

 

一、福建各姓氏族譜研究情況簡介

福建省各姓氏族譜數以萬計,以層次不同,可分為大宗譜、宗譜、大族譜、族譜、家譜、房譜、分譜、支譜等等;

一、各姓氏族譜狀況:

〈一〉源:

 1、漢族多雲源于炎、黃;少數民族多源性(如薩為色目人元代由贛來閩、長樂琴江滿族自治村各姓多為遼西、鐵嶺的漢軍旗隨清軍入關……);

 2、多稱來自中原,多以河南固始、山東濟南等為祖鄉;

 3、基本入閩時間:較大規模的可分為晉永嘉之亂,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唐朝總章年間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唐末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其餘多在各朝代鼎革,兵荒馬亂,避亂躲禍或是入閩為官定居;

〈二〉流:

 1、多遷台澎金馬;

 2、港澳;

 3、各國;韓國(海東林氏—唐林八及、宋朱熹後裔等)、琉球(明閩人三十六姓)、菲律賓(清—國父里薩爾、許—阿基諾夫人)、馬來西亞(清黃乃裳率福州十邑人開發詩巫)、南洋各國印尼、汶萊、緬甸、泰國……(隨鄭和七下西洋);兼敘陳嘉庚、胡文虎、郭鶴年、林梧桐、林紹良、林文鏡……家族,以及零散遷至世界各地。

 4、國內遷粵、浙、蘇、贛、瓊、桂、湘、鄂、徽、黔、渝、川、雲……

二、族譜與名門望族:

〈一〉族譜的內涵:多含本姓氏家族源流、世系、堂號、郡望、昭穆(字輩)、家訓、祭祀、功名、名人、祠廟、文獻、文物、陵墓、古跡等;收藏頗好的名門望族(以福建為例)族譜:

名門:以林森、林則徐、林瀚、林春澤、林鴻年、林白水、林同琰、林忠、陳襄、陳省、陳叔剛、陳若霖、陳紹寬、郭階三、郭鶴年、嚴複、鄧原岳、薩仲禮、沈葆楨、羅豐祿、方伯謙、王仁堪、梁敬鐓、甘國寶、劉冠雄、侯德榜、黃鞠、黃膺、黃敦、李光地、蘇頌、宋慈、楊時、游酢、李綱、施琅、鄭成功、洪承疇……為代表的家族;

望族:王審知、張睦、陳元光、林祿(侯官瓦埕林、林慎思裔的忠義林、林欑裔的闕下林〈下有宋九牧〉、林披裔的九牧林〈稱子孫千萬〉、林昌裔的游洋林……)、李火德、黃峭(三妻廿一子,稱子孫千萬)、朱熹、鄭露、辜源、蔡襄、許將、天水趙氏(宋皇族)、南陽謝氏、……

〈二〉名門望族族譜修撰概況:

 1、族譜修纂狀態:

 a歷程:不遲于宋,盛於明清,民國復興,當代初抑後盛;

 b品質:歐、蘇體例並存,宥于修纂者文化水準,參差不齊。(入閩為官定居者所修者高,源流明晰;其次入閩者創業彌堅,到後人有功名修譜,多為斷頭譜(只能由入閩始祖記起,之前世系不清)

 c典型問題:黃峭家世,蔡京無後,比干林祿世系、唐宋九牧,多姓同宗……典章制度混淆、地域區劃不清、年號紀錄錯訛……

 

二 中華歷史族譜編纂收藏狀況

〈一〉編纂:盛世修譜,敬宗收族;(多有三十年小修,六十年大修之約,多宥於各種原因無法實現,有的數百年都未能修譜)

 1、優點:編纂認真,體例完備,內容充實,文字精美,圖像清晰;

 2、缺點:上追貴胄,下收宗賢(蔡京無後),附望攀親,偽託序跋、重男輕女……

〈二〉保管:

 1、家族珍藏,抄本稀少,刻本不多。(民國後方有鉛印本開國內圖書館收藏的先河)

 2、毀損:人為毀壞(歷代戰亂、文革動亂),自然損佚(水、火、蟲、老化)。

 

三、中華族譜現況

〈一〉原譜典藏:

 1、館藏(海內外各級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專館);

 2、民間收藏(宗祠、家廟、宗親會、研究會、社會團體;族長、個人、收藏家、研究者、……)

〈二〉傳抄:

 1、缺漏嚴重,差錯不斷;

 2、並譜亂支,祖源不清;

〈三〉續修問題嚴重:普遍存在文化低下,斷讀不清,理解偏面,盲目定性問題;

 1、暗修(早期1989年前):條件限制,難以公開,收錄不全,局限房支;

 2、明修(1990年後):海外宣導,族人響應,改名(通訊錄、鄉村志、族史……)避諱,內外皆收,男女同詳,收錄改革(按職務、職稱、軍銜、學歷新標準)……(典型者有《雁門薩氏族譜》、《林則徐世系錄》、

 

四、海外尋根海,兩岸合譜掀起研譜修譜新潮

〈一〉海外尋根,引起找譜、研譜熱:1985年琉球閩人三十六姓:蔡、林、金、鄭、梁、王、陳、毛、阮……(明洪武遷去);韓國海東林氏(唐林八伋後裔);韓國朱熹後裔;馬來西亞國父里薩爾、總統阿基諾夫人;新加坡總統王鼎昌與夫人林秀梅……先後攜譜尋根福建;

〈二〉閩台血脈相連,臺灣尋根福建絡繹不絕:連戰、蕭萬長、江丙坤、林豐正、王金平、呂秀蓮、遊錫堃、謝長廷……族譜研究、續修成為顯學。

〈三〉順應社會需求,眾多的海內外開始聯手新修族譜,如:中華林氏、陳氏、黃氏、鄧氏、謝氏、羅氏、邱(丘)氏……

 

五、修譜傳統的繼承與發揚:

筆者認為中華族譜是中國特有宗法制度影響下產生的特有文獻:

〈一〉地位:各姓氏宗族、家族傳承的特殊的珍貴歷史文獻;與國史、方志並列為中國三大文獻;

〈二〉特點:量大、布廣、用常、修頻,可補史志之不足;

〈三〉缺陷:宥于修纂人員的文化層次參差不齊,普遍存在附望聯宗、攀附權貴、史實不確、職官年號域界地名混亂現象;

〈四〉收藏研究:自古族長保管,秘不示人,同宗異系都難得見;本支系閱譜,須開祠、上香、禱告,甚至占卜方可;研究頗難;民國修譜刊印收藏圖書館、檔案館等部門,海外大量收藏,促使收藏研究起步,文革嚴重衝擊,劫後餘生,當代順應海外尋根需求(福建開先河),使修譜、收藏、研究逐步走上正軌。

〈五〉續修的意義與作用:中華族譜除必須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外,它的學術價值必須肯定,不能以其有不足而摒棄,應看到其在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人口學、民族學、考古學、民俗學、宗教學、法學、教育學、經濟學、倫理學、人才學、遺傳學等眾多學科方面的作用,呼籲官方予以必要的重視,在人財物三方面給予實質性支持!

〈六〉完善與改革:修纂中華族譜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值得繼承與發展。中華族譜歷史上普遍存在許多欠缺與不足,關鍵必須有多學科學者專家的本人介入!隔岸觀火式的指點斥責是無補於事的,宜多人多學科參與,完善體例,改革弊端,繼承創新,促進完備。相信隨著近年對中華族譜功能的認識與重視,前景是美好的!偏見排斥的時代已成過去,面對現實,面對需要,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族譜修纂必會繼續發展,賦以新的時代精神,逐步走向完善!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