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墩頭《陳氏族譜》魏穎源記略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3日

墩頭《陳氏族譜》魏穎源記略 

陳氏舜後也。舜生於姚墟(在今山西省蒲州府永縣),稱姚氏。後居媯汭(二水名,在永濟縣首陽山下,南曰媯,北曰汭)以汭為姓。禹受禪,對舜子商均于虞城(今河南省歸德府虞城縣),思其裔也。佐少康中興,三十二而周有天下,武王封媯滿于陳(今河南省舊開封府以東南至安徽亳州皆其地,春秋之季為楚所滅),以奉舜祀,謂之胡公。今汴梁(即河南開封府)之陳州(府名春秋陳國,漢淮陽國,隋置陳州,清升為府屬,河南民國廢,今淮陽縣其舊治也)潁川地也。支庶封於越(國名春秋之季滅吳奄,有江蘇、浙江及山東之一部,後為楚所滅)之會稽(郡名今江蘇東部、浙江西部皆其地)。故名其邑曰上虞(縣名今屬浙江會稽道,舜避丹朱於此),曰余姚(縣名亦屬浙江稽道)。九世而陳公子完奔齊(國名周武王封太公望于齊,戰國初,其臣田氏篡國,為七雄之一地,當今山東省)。始以國為姓,稱陳氏。既而食邑于田,改姓田氏。後竟代齊稱王,傳十五世,並于秦。其子孫有仍稱田氏者,有稱王(按王姓通志所載,京兆河間之王出於周文王第十五世畢公,高此姬姓之王出於北海陳留者舜之後,此媯姓之王出於汲郡者王子比干之後,此子姓之王大抵子孫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廣韻所載,有二十一王,太原琊尤著。其餘又有虞姓及賜姓,冒姓者族系甚繁,各地皆有之)氏者,謂先世故王家也。有複稱陳氏者,故王莽以媯、姚、陳、田為宗室,不婚姻,其居穎者,亦皆以陳為姓焉。據古史軫,齊王之後為楚相,封穎川侯。因潁徙川(郡名秦置,今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寧、汝州諸府州以及禹縣至陽武各縣,皆是治翟韓都世)。傳十世而生文范先生,諱實,字仲弓,為潁川功曹,又常宰太邱,稱陳太邱。子曰元方、季方;孫曰長文、孝先,鹹以學行世。其家,每公門征辟,羔雁成羊,後世謂漢之陳。與唐之柳,參擬風概,足以曆俗,雖貴閥不得並焉。自晉而後,族益繁衍,蔓延於天下,而東南尤多,譜牒散闕,其詳不可得而考矣。江左(謂長江以東之地即今江蘇等處)之陳,得之唐史獻文,先生季方,生青州刺史忠,忠再傳生晉太尉准,准生伯軫,渡江居曲阿(縣名,即今江蘇省丹陽縣)。又再傳徙吳興長城下若裏,南朝高祖武帝之祖也。隋克金陵,陳氏遷長安(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仕宦遍於中州,而疏族仍居江左。唐之中葉,宰相夷行,字周道,亦江左之糧。無忘先業,重報本追遠,切於身家者也。爾毋視為輕易,兢業是承,則吾頭望慰矣。

明永樂十年孟春望日書。

 

魏世代遷居略節

自南宋開禧元年正月初五日,始祖尤翁,自南雄珠璣巷,初到新會古岡州。曆觀各處地方,可為養生樂業,遂開闢於石頭(開禧元年正月十五日移到石頭)而世居焉。(由開禧元年至宋末,我祖在石頭居住共七十九年),傳至五世,元開國初,始祖徙善翁,乃遷居新寧峒都上閣堡東山裏而開族焉。又傳至五世,元康公於正統二年,拆遷六村蓢美而開族焉。元福仍住東山裏,其後遷居山頂墩頭亦傳族焉。自福公傳至四世滿聚公,生一子名綱,遷徙開平潭璧村而開族焉。又自福公傳至七世祖允宗公,生四子:長仲畏、次仲清、三仲明、四仲述。惟仲述公於大明嘉靖年間,往陽江貿易,遂居於報村而開族焉。宗奇公之次子睿本公,亦析居陽江開族。又自福公傳至八世,上平公之季男禹賡翁,遷居廣西省而開族焉。上績公之次子豹炳翁,亦遷居長沙而開族焉。

按自從善翁于元朝初,由石頭遷居上閣東山裏,經歷元朝一百零七年,明朝二百七十五年,清朝二百六十八年,至民國二十一年共六百七十一年。

(摘錄墩頭《陳氏族譜》,鉛印本。民國二十年由香港聚珍印務書樓承印。)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