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漳浦陳氏

作者:  來源:陳胡公文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4日

廣東清遠陳氏概況

2014-11-16

陳姓的主源出自周武王分封的陳國,相傳為帝舜的後裔。陳國的開國國君叫媯滿,諡號為胡公,故又稱胡公滿、陳胡公滿。陳國地處中原豫東平原,範圍大致是今河南開封以東,至安徽亳縣以北,都城宛丘,即現在的河南淮陽縣。這本是一塊物產豐饒的富庶之地,但因陳國國君不能發憤圖強,勵精圖治,致使上下荒嬉,很快便衰落了。西元前 479年,楚惠王發兵北伐,殺掉了陳閔公,陳國從此滅亡。亡國後的陳國王室子孫以原國名為氏,因稱陳姓。

此外,陳姓還有多個來源,是個多源的姓氏,但在歷史發展中,出自陳國的這個支派始終占居主流,故後來,陳姓人多以古陳國開國國王胡公滿為得姓源頭。陳姓在繁衍播遷中形成“汝南”、“潁川”、“下邳”、“廣陵”、“東海”等多個郡望。宋以後,江州義門陳氏崛起,成為分佈最廣、族眾最多的強宗巨族,以致有“義門陳氏出江州”的說法。在當今中華姓氏人口排序中,陳姓是名列第 5位的人口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4.53%,分佈以南方居多,除臺灣外,大陸以廣東為最,占全省人口的10%以上,次為四川、福建、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山東等省。

陳氏是清遠的第 1大姓氏,現有35萬多人,分佈遍及市域各地,尤以英德、清新、陽山為多,占全市陳姓人口 70%以上。

現存史籍表明,最遲在唐末,陳姓人已入居今清遠市域。但現居陳氏諸族支是宋以後遷來的。最早的是連州西岸沖口陳氏,入遷于北宋初年,其開基祖陳伯先于北宋開寶年間(968~976)由廣州遷此定居。這個家族現已傳40餘世,族裔散佈西岸、東陂、保安與連州鎮等地,丁口逾萬。其二世祖陳鑄、陳銓兄弟倆同登北宋天聖丁卯科(1027)進士榜,被世人傳為美談。沖口古村因有紀念陳鑄兄弟中式的雙桂坊、進士亭和崇德坊、啟明坊、陳氏宗祠等有深厚文化底韻的建築設施而被選入省級古村落。

較早入境的還有清城石角田心陳氏。其開基祖陳嘉裕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1)由今東莞橋頭遷來,至今已有 800多年的開居歷史,傳承到第37代。後裔除外遷他地的外,留居本地的主要衍居石角的田心、塘基、馬頭與橫荷的大有舊屋等地,計有6000多丁口。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先後擔任過韶關市乳源縣委書記、韶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陳京就出自清城石角陳氏族支。

人口最旺的是陳陽滿家族。據其族譜記載,陳陽滿生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系江州義門陳氏91世祖。原籍福建上杭。元末,少年陳陽滿隨父陳龍顏由閩入粵,幾經輾轉徙居。明洪武初年,陳陽滿應徵從戎,屢有升遷,後奉命統兵征撫陽山“瑤亂”,立有大功,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被敕封為瑤長官。於是,陳陽滿便在今英德大灣和陽山杜步兩地購置田產,修建豪宅,安排諸子分居創業。這個家族有財有勢,兒子們都娶幾房妻妾,後裔繁衍昌盛,迅速發展成為清遠市域陳氏族群中人口最多的大族。其後裔主要散佈于英德的大灣、浛洸、黃花、九龍,清新的石潭、浸潭,陽山的杜步、陽城、青蓮、江英、小江等地,成為當地陳姓中的主體族支。據統計,今大灣、浛洸、黃花、九龍、石潭、浸潭 6鎮有 6萬陳姓人,其中絕大多數屬其後裔。北伐名將陳可鈺(清新石潭人)是這個家族引以為榮的族星。

英德是清遠陳氏人口最多的縣域,現有 9.2萬人。主要族支除上述的陳陽滿家族外,人口逾萬的還有陳符、陳思盛兩大家族。

廣東湛江陳氏宗親供稿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