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臺灣陳姓三大支派與分佈

作者:陳永瑞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4日

臺灣陳姓三大支派與分佈

一、臺灣陳姓淵源

陳姓為臺灣第一大姓,其派下子孫大多數來自褔建、廣東,並可追源於河南光州固始,在海內外分佈極廣。據史志及姓氏專書記載,陳姓的主支出自媽姓,是帝舜的後裔。夏禹從虞舜手中奪得帝位後,曾封舜的獨生子商均于虞城,即今河南虞城縣。在商朝,商王改封舜帝的另一支族虞遂的後裔於陳,在今河南准陽縣境內,其地原為堯帝母族陳鋒部落所居,故名陳。西周初年,商均三十二代孫遇父,不願助制為虐,投靠西周國,擔任陶正之官,正因為遍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武王歡心,便將長女太姬嫁給了過父之子嫣滿,並封之于宛丘,以奉舜把,誼胡,是為胡公滿。他取代親商的虞遂氏,建立陳國,為周代異姓諸侯國之一。陳圓的轄地,包括令開封以東,安徽毫州西北地方,四周有宋、鄭、蔡等大國。公元前 479年,陳國被楚國所滅,自公元前1122年胡公滿受封,經二十四世,共六四五年,族人逃散。為紀念故國,便紛紛以國名為姓,形成陳姓,這也是後世陳姓的主要來源。

到東漢峙,陳酵的裔孫陳實,世居長葛,為當朝名士。陳實的子孫歷魏、晉二朝,世代有高官顯貴,門庭顯赫,成為魏晉時期的世家大族,陳寶因此也被奉為潁川派始祖,卒誼文範先生,臺灣的陳姓宗支大多出自本派。陳寶七世祖孟堪,任固始侯相,子孫因家焉,後世遂留固始,為固始始祖。

 

二、臺灣陳姓三大支派

根據2010年7月1日戶籍登記資料統計,臺灣地區的陳姓人口數,共有 2,574,443人,約占臺灣地區總人口數的 11.1%。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陳氏族譜,也都以一千六百多年前東漢桓帝時的名士陳實公為始祖,並以「潁川堂」做為共同的郡望。其後子孫繁衍分支各地,而目前臺灣地區的陳氏裔派,則有三大源流之說:

(一)開潭聖王派

根據很多陳氏族譜記載,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 669年,閩南蠻撩嘯亂,聲勢奪人,高宗派河南光州固始人大將軍陳政為嶺南行軍總管,率兵三千六百多人前往討伐。但是那些蠻撩均是土生土長,熟悉地理環境,蹺勇票。悍,陳政因寡不敵眾,只好退守九龍山。朝延又命陳政之兄陳敏、陳敷率固始58姓軍校前往增援。不料陳敏、陳敷也不能適應瘴痛之氣,先後染病死亡。其母魏氏,足智多謀,代領軍隊入間,屯兵福建雲霄縣。儀鳳二年(公元 677年),陳政卒,兒子陳元光年僅20歲,便慨然代父領兵。陳元光,字廷炬,自小聰慧過人,他博覽群書,通曉文韜武略,13歲就榮獲光州鄉薦第一名。前後經過九年的苦戰,終於打敗蠻撩陳謙、苗自成等,平息了叛亂。據《樟州府志》記載,垂拱二年(公元 686年),陳元光奏請朝廷批准,從泉、潮兩州割地設置潭州郡,開始有計劃的「辟地置屯,招練流亡,營農積票,通商惠工。另據《雲霄縣誌》記載,樟州一地從此「北距泉興,南逾潮惠,西抵汀詣,東接諸島嶼,方數百里無烽火之舉,號稱樂土。」陳氏子孫四代,一直都擔任潭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歷經 100多年的治理開發,使蠻荒的東南邊陸出現了繁榮的景象。陳元光父子和其所率的固始58姓軍校、兵士,在開闢潭州,繁衍後代上,對褔建的歷史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閩粵及臺灣的人都尊奉陳元光為「開潭聖王」,或尊稱為「北廟」始祖。其後裔在這裏繁衍生息,成為當地的一支望族,並分居潭、泉各地。事實上,閩南潭州各縣屬於此派者相當多,在清康熙、乾隆年閉,遷居海外及臺灣的人也不少,臺灣陳氏屬於此派者也最多。

(二)太傅派

文獻記載,上祖陳忠原籍京兆府萬年縣(今快西西安市鹹宵縣),洪故鄉胃桂裏,厥子且為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 705年)進士,官太子太傅(太子李隆基老師)。後因與皇叔宰相李林甫不和,遭到排擠,于唐玄宗開元24年(公元 736年)被貶入聞。最初居住在福州三山,後移興化仙游楓亭井上,再移泉州惠安社櫻壇後,旋移南驛路南廂山定居,並在落籍地蓋了一座祠堂,名叫「南院」,因此後世子孫便以南院名派。又自官居太子太傅,所以此派也稱為「太傅派」陳太傅生四子一女,入閩後建造府第,因建築宏大逾制,州府參謗逆謀,以「僧越」罪(有輩革奪帝位意圖),密告京纜。朝廷要派人前來查辦,自聞訊,十分驚惶,唯恐株連家族。時夷則、夷錫官居在外,夷行、夷實年紀尚幼,女兒金花,勸父獻宅為寺院,讓她「落髮為尼」。昌依從,後果然開脫無罪,遂遷居海澄三都後水頭居住。此家宅寺院,位於漳州市的南郊,前瀕九龍江南岸,背靠丹霞峰,景色幽美清靜。北宋乾德六年(公元 968年) ,由刺史陳文顧重修,初名「報制院」,明代改稱「南山寺」,迄今己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福建省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聞名海內外,香火鼎盛,素為國內外來賓遊覽勝地。區卒年九十五,加誼忠、順王,贈父尊國公,葬在北山,名叫大夫墓。

夷則及弟奔喪畢,睡夢隱于田禾,因與子著作郎名禱,於建中二年(公元 780年) ,舉家三百四十餘口,遷居同安縣嘉禾嶼(即今廈門島)。始登岸,托足茅舍,今人號其家說陳寮洗馬坑,後太子侍讀薛令芝之孫沙,徙居同裏。此地因西北有嶺,叫薛嶺,嶺之南夷則居住,嶺之北薛沙居住,時人稱南陳北薛,此即本派陳氏,所以又稱為南陳的緣故。長子夷則官居金紫光祿大夫,卒葬今廈師宿舍樓後;次子夷錫官居課議大夫,卒葬今廈門機場公路邊;女金花削髮為尼,卒葬南山寺旁,其桐子後裔,分居南安、永春,在詩山建有千金廟,在小姑山繁衍子孫稱小姑陳,孫陳禱官居著作郎,卒葬今廈門鳥石埔。以上墳墓,現均列為大陸文物保護單位,三子夷行,躍升工部侍郎兼司空丞相,四子夷實任屯田員外郎,其他裔孫亦均居直在外。及區的六世孫陳喜,在嘉禾裏資褔山下,另建祖廟「資褔院」頂代潭州南院祖廟,俗稱後院。九世孫陳肇,在嘉禾創建普照寺即今慶門南普陀寺,詩文聲價很高的陳黯,歸隱廈門金榜山,創建縣郊西山白雲寺,歷代功勳卓著。

公元1260年,元胡亂華,裔孫陳文龍、陳文鑽昆仲,因不願變節事元被殺,嘉禾故居及資褔院亦遭兵贅,子孫四散避難。到了明朝洪武以後,始得復興,經歷代繁衍,人丁興旺,世居同安,衍派遍及潭、泉、興、永、閩、港、澳、台及海內外各地。陳氏太傅派,人才輩出、文彩顯世,成為泉樟之望族。

(三)南朝派

根據《唐書》記載:在西晉末年(建興年間),太尉陳伯  隨晉室南遷,渡江住在曲阿(今江蘇省丹陽縣)新豐湖。他的孫子陳世達做了長城(今漸江省長興縣)令,於是遷居到漸江。陳世達的後代陳霸先,南北朝時滅梁建立陳朝,是為陳武帝。武帝之侄陳項繼立,是為陳宣帝,生子三十一人,分封數十餘郡,顯赫一時,蔚為大族,世稱南朝派。陳朝共傳三代五帝33年,從此之後,陳姓的支瓶繁衍,遍佈在長江到粵江之間的一大片地方。

據《因此陵雙桂裏陳氏宗譜》(本譜共三十卷,清陳懋和修,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忠節堂鉛印本,原裝二十三冊,1648頁)記載:陳宣帝第五子陳叔明封宜都王,傳十世至伯宣,隱居於江西廬山,埋頭注釋《史記》,帝徵召不出。伯宣生隱(又名檀),任褔州刺史,隱之子旺,于唐文宗中葉(公元 832年),再徙居江西德安縣太平鄉常樂裏永清社(今德安縣車轎鄉義門陳村),是為江州德安義門派始祖。因陳氏以孝治家,眾族而居,子孫昌盛,聲望日隆。唐昭宗大順二年(公元 890年),頒詔立為「義門陳氏」。到宋仁宗天聖四年(公元
1026年),這一派已發展成為連續19代 230年「同賽共居」,子孫達三千七百餘口的巨族大戶,有田莊三百多處。因家族過於龐大,引起朝廷注目,時人文彥博、包拯等大臣建議「分莊」義門陳家。宋仁宗徵得陳氏家族同意之後,採納了這一建議,於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下詔江州義門分莊,並派遣官員監護分家,以抓闢的方式,按照皇帝禦賜的編號,配置各處田莊,分遷于江、漸、湖、廣、川、峽、豫、晉等十六個省區,於是陳氏族人遂遍佈全國。臺灣南朝派裔孫,以粵籍的客家人居多。

 

三、陳姓三大裔派分佈概況

臺灣陳姓的由來,支派與淵源雖然很多,但大體言之,仍以開潭聖王派、太傅派、南朝派為三大主流。各派子孫在臺灣地區的分佈情形,依據各姓族譜及《臺灣陳大宗祠德星堂紀念特刊 2》一書分析,約有下列三種情況:

(一)開潭聖王派

開樟聖王派第五世訐公之九世孫陳夢周,建居峨山傳至關岩,其派下遷來臺灣,一派家于竹山水沙連堡社寮莊,一派家于南投縣集集林尾莊。

開潭聖王派第十九世陳景肅傳十七世至陳鞍,遷來臺灣,居台中縣茄投,住今台中龍井鄉,為茄投始祖。

開樟聖王派第四十世孫陳德賀,清乾隆年間遷居臺灣,家於彰化縣舊東螺麻園寮仔。

赤湖陳加添,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攜子陳進財來台,家於噶瑪蘭浮州堡大洲莊尾塹,為當地豪農。

赤湖陳豹、陳輝昆仲,清鹹豐11年,奉母來台,家於噶瑪蘭溪州堡阿襄史,開發蘭陽平原溪南地區,厥功甚偉,陳輝又名陳輝煌,為前清都司。

潭州府樟浦縣梅林社產山陳榜,於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與長兄二人,率第二代陳貴及家人,遷台定居臺北縣八裏分,以捕魚為生,後長兄遷至台中縣鳥日鄉學回村定居。嘉慶八年、公元1802年,陳榜遷居宜蘭縣壯圍鄉大褔村,世代繁衍,蔚為地方大族。

清嘉慶年間,有一批福建省潭州府潭浦縣梅林社陳氏族親,渡海來宜蘭墾殖,他們遷居宜蘭的初墾地,名為「復興莊」,復興莊原址在今宜蘭市建軍裏、南屏國小及金六結營區一帶。經嘉慶、道光、成豐、同治等朝代,不斷渡海移墾,人數甚多,形成一個很大的緊落,他們
在潭浦梅林故里,原本是同屬開潭聖王派的同一族親,血脈骨肉相連。

(二)太傅派

太傅派第十七世孫陳均用,為登瀛派始祖,傳至二十八世孫陳文瀾,於乾隆四十五年遷居臺灣,家於臺北市大龍啊(今大同區)。

第二十三世陳文通長子系,傳至三十五世陳高,遷來新營,至三十八世陳媽意再遷至竹山。又陳文通三子系,遷台南府城。

第二十四世陳均泰系之芳亭派子孫,遷來臺北地方者甚多。

第二十七世陳史修之鑒湖子孫遷台,家於台中大肚、彰化二水等地方。

鑑湖陳史修一脈,陳計淑、陳計勃等於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57年,攜眷帶子敬暖、敬潘渡海來台,家于苗栗淡文湖,今苗栗造橋鄉朝陽村二鄰地方,以務農為業。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因避樟泉械鬥及土匪搶劫,敬暖、敬得、敬行昆仲,率子宣浮、宣梓、宣石遷居宜蘭縣員山鄉金包裏古,約二十年後,聞竹、苗地區巳漸趨繁榮,宣浮乃搬回竹南中港發展。宣梓及堂弟宣石留在蘭陽繼續墾拓,後遷宜蘭市進士裏定居,並蔚為地方望族。

鑑湖陳史修一派,陳汝過清康熙年間遷台,家于苗栗後龍,後遷宜蘭縣羅東鎮北成。

馬坪陳輝孫一派,陳城、陳籃昆仲,於清嘉慶年間,入墾宜蘭縣員山鄉中城仔、後遷移今之宜蘭市縣政 2街 216巷42號(南津裏八鄰)定居。

第二十六世陳真泰、陳陽泰兩派子孫,自三十六世至三十九世間遷台,家於淡水、臺北、彰化、虎尾等地者有十三家。

太傅派浦東官都派,傳至二十三世陳文德,於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春先住彰化市南街,後建居於馬興莊,屋號:「陳益源」,因分為四大房,故名叫「陳四裕」。

太傅派第九世孫陳元道,子第十世陳祿,為永褔派始祖,五傳至十五世陳富明,為豐溪藍園開基祖,重新建立字輩,以陳富明為一世祖,傳至十三世陳伯達,育有四子仲月、仲特、仲將、仲麟,清雍正十三年仲月隻身渡台,後複率諸弟家眷同來臺北府淡水縣開墾山場田業,共相括掘,大振丕業。

臺北市北投陳姓,系出褔建同安侯亭一脈,源于南院派衍繁而成,分為大長、相江、宅襄、後浦及後壁等五大支派,皆早年泉州府同安縣陳姓宗親,於明末清初,曾先後渡台拓墾,其數不少,而今各支派子孫興旺,分佈在北投區內,形成一大家族。

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捷運站旁的陳姓綿隆號派下祖厝,系侯亭分派後壁支派,其開台始祖陳雲茶,於清乾隆中葉,背井離鄉攜眷渡台,開拓定居北投。

陳順記始祖陳乞來,原籍褔建省同安縣嘉禾裏二十四都店前社,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卒。越二年,其妻葉鍛因孤寡難立足於故居求生,遂攜三子佛助、萬生、亦智等渡海來台,辛苦備嘗。初居和尚洲,後遷淡水廳芝蘭保社仔三角埔,後裔分支台中神岡。

《臺北縣誌》氏族略謂:士林一帶,今臺北市士林區,陳姓屬於太傅派。

據臺北縣鷥歌鎮,光華巴士常駐監察人陳清流先生說:居住該鎮很多的陳姓子孫,都出自太傅派系大林東祖的源流,分支播遷臺灣。

臺北縣五股「金敬堂」派下子孫,皆屬太傅派所出。

現訐陳氏一族,當元明之際,陳安東播遷褔建惠安縣安頭鄉東南永康裏住居,為本派開基始祖。其長子拓山長房裔孫第十三世陳士透,於臺灣版圖入清百年之後,攜眷來台定居北港,蕃衍臺灣,寓居北港、嘉義、臺北、基隆等處。基隆地方宿儒、大詩人陳其寅即屬本派次子東厝二房裔孫。

(三)南朝派

胡公 101世孫陳念九郎,其十六世孫陳德鵬,於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由廣東鎮平縣(今名蕉嶺縣)隻身來台,家于苗栗,在中港開基。後移居淡水廳,並在龜山鄉桃潤街立店,染布,創業於龜侖仔頂。

彰化縣繩武堂《陳氏族譜》記載,其先世自廣東饒平來台。

江州德安義門脈,自九十二世至一百零一世之商孫,在元、明兩朝代間,遷至褔建各州縣及廣東沿海地方者甚眾,而此派下於清康熙至乾隆間,遷來臺灣者亦不少。

 

四、結語

根據1956年 9月16日臺灣省人口普查口卡資料分析,陳姓人數占當時臺灣地區(含臺北市)總人數的11.%,為各姓之冠。其中本省籍陳姓宗親,祖籍褔建省占84.%,廣東省占 8.%,另外原住民占 1.%,外省籍占5.8%。又根據2010年7月1日戶籍登記資料統計,臺灣地區的陳姓人口數,共有 2,574,443人,約占臺灣地區總人口數的11.13% '排行前百大姓人口的第一名。以上兩項統計,時間雖然相距54年,但陳姓人口與臺灣地區總人口數的比例,始終維持在 11%以上,由此可見陳姓的的確確是臺灣的第一大姓。臺灣陳姓人多支繁,尤其是1949年中央政府播遷臺灣,許多分佈大陸各省的陳姓百姓、軍、公、教人員也跟著遷居來台,其籍貫也不僅僅限於閩、粵二省,他們不但使臺灣陳姓人口急遞增加,宗派增多,也為臺灣陳姓人口注入了簇新的血輪。臺灣陳姓由來、宗派及淵源雖然很多,但明、清時期陳姓移民大多來自閩、粵二省,並且源自河南光州固始。

 

本文作者為宜蘭市陳姓宗親會會長,臺灣省姓氏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