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洞頭陳氏源流及分佈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6日

洞頭陳氏源流及分佈

陳氏相傳源自舜帝的後代。周武王時,以元妃女大姬配胡公滿為妻,封陳侯。陳國被滅後,其子孫以陳為姓。傳自四十七世孫麟,麟之三子陳實,世居河南潁川,其裔孫尊塵世為姓祖,以“潁川”為燈號。

潁川陳氏入閩,主要有三支:其一為潁川始祖陳實派下第九世霸始、霸先兄弟因功賜旌“義門”。其派下子孫為“江門義門派”後裔孫陳違入廣,陳新辛入泉,陳魁如汀。其二,陳實派下第九世霸漢的第四代孫陳政,世居河南廣州,于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 669年)入閩,其子元光被封為嶺南將軍兼漳州刺史,開漳泉二郡,其派下子孫為“將軍派”。其三,陳實派下第九世霸圖第五代孫陳忠,原籍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萬年縣紅固鄉胄桂裏。忠生子邕(南陳二世),唐神龍初謹識,官至太子太傅,後被謫入閩,唐建忠二年(公元 781年)其子夷則與孫子儔,舉家三百四十餘口,遷入嘉禾島(今廈門島)。住宅之西北有一嶺,曰薛嶺,太子侍讀薛令之孫薛沙就居住在嶺北,而夷則居住嶺南,時人稱“南陳北薛”,清至民國時期又衍播至洞頭。至2005年底洞頭陳氏總人口為 17933人,居洞頭各姓氏第 1位。由於洞頭陳氏支派繁多,且有的支派始遷祖過半百或祖源不詳,或尚未調查到,故無法對其源流、定居等一一詳解,只能籠統予以介紹。

 

一、永複直文欽 中甫嘉士大 謙徽光前業 懿美裕後昆 禮儀傳家寶 詩書奕世尊

  慈謀貽燕翼 迪吉惠更勤 顯達榮祖宗 隆平頌聖君 守先長積德 繼起即賢孫

該支派屬丙州陳氏開基祖為陳有瑞(號居義,字永興),乃南陳十六世福慶之曾孫,祖籍嘉禾嶼陳寮洗馬坑隱海嶼(同安縣民安裏十一都丙州嶼)。其後裔子孫近六十人分別於清中後期遷洞頭。分居在洞頭本島大部分村落,主要有東嶴、東嶴頂、東沙、媽祖宮、大王殿、半屏山、北嶴、水流岸、二壟、三壟、三盤、鋪嶴、水徙崗、後寮、中侖、惠頭寮、壟頭、嶺背、鐵爐頭等地。

 

二、四六入均芬 德彥汝友文 山惟孔孟世 朝以士允子

  公侯克紹伯 啟式企延繩 秉必如伊肖 聲咨肇晉徴

該支派屬官山陳氏始祖陳垕,河南汝南平輿人,唐末隨王審知入閩。其子陳國鋪(名從義,號四翁)擇綏德鄉同禾裏官山(現馬巷鎮內官村)築室以居。其後裔子孫陳侯鑾等29人約於乾隆中後期遷移洞頭聚居風門、東沙後、九仙、沙嶴、白疊、桐橋、蚱埠廠等地。

 

三、翁 景與光致 猷尚宗世 時崇可興 繩士伯子 公侯可期 詩書為上 永是振撥 千載垂芳

該支派屬漳湖派陳氏,為唐朝陳政的後裔,傳至漳湖年三世有六郎公、八郎公和九郎公三兄弟,自泉州晉江瓷頭(即今圍頭)陳鄉村入同安浯州太武山南居,六郎公居坑北,號下坑陳。六郎公傳四代至銅山公,銅山公傳四代至光亮公生子二致隆、致雍。致隆之孫尚德傳宗貴,宗貴傳八代至伯燦,伯燦之孫公五遷大王殿;致隆之孫尚博八代後至士玉,士玉遷東沙村;致雍傳四代至宗隆、宗澤,宗隆再傳四代至克鎮、克樹遷霓嶼;據福建宗譜記載宗澤之孫時平、時定、時蘊三兄弟于明萬曆年間外遷,時平遷至去向未載,其孫克錦、克綢、克昌定居定居於霓嶼一帶。時蘊遷至平陽(今蒼南)蒲門。此派尚有後寮一支,但由於上世系不清而無法溯源。

 

四、景廣梅(忠)興 朝宗(彥)文子 用希崇長 正奕家傳 德茂均(經)國(邦)大(代)有多(名)賢永延(光)駿譽 振華宗(榮)

該支派陳氏開基始祖陳正智原祖籍閩之福清縣星橋,誥授縣正堂之職,宦遊宇內政聲普著於乾隆戊辰(1748年)間摯眷來遷定居於舊稱浙江玉環縣黃大嶴島之浪攩後後陳正才、陳正拔、陳正珪、陳正覺等接踵而來定居於大門,子孫定居於大門各地。

 

五、謙賞光彩騰 鍾沛植煥增 欽清本榮培 銘深森炳在 錫汝樹熙基

  鑑淑標焜坦 銓淳楷照均 钜淵枚燮堉 録洽柱煇垂

該支派始遷祖陳光祖、陳光甯、陳生存、陳光球等由晉江縣井尾鄉後市接踵遷至壟頭墾荒。子孫定居壟頭等地。

 

六、季夷紹師祖 永求實希以 善公思光如 立良廷炫亭

  世承慶鳴聖 朝開瑞啟 嘉聲宣景德聚 俊士振元昌

該支派始遷祖均來自樂清,鐵爐頭始遷祖陳開龍由樂清樓下遷玉環十二都鐵爐頭嶴後鐵爐頭後人居北嶴、溫州;狀元嶴始遷祖陳承遠由樂清遷狀元嶴,後人居狀元嶴;半屏山始遷祖陳瑞迪由樂清遷下山貳兒頭(半屏山),後人居半屏山。

 

七、大善公崇守 謙尚伯信有 士元嘉允茂 鳴時繼光久 賢孝際熙朝

  永可承天受 春旭長征步 宇俊紫雲高 瓊瑞興祐德 遷景冠郁盛

該支派始遷祖有來自永嘉也有來自永嘉場(永強)狀元嶴始遷祖陳茂蘊由永嘉十九都白岩遷狀元嶴,後人定居狀元嶴、北嶴鎮等處;**始遷祖陳士阜由永嘉場(永強)遷**,後人定居**等處;北嶴始遷祖陳元秀由永嘉場(永強)遷下山喜兒頭(半屏山),後人定居于北嶴、狀元嶴、長坑壟、三條壟等處。

八、 1、禪虞後裔 乃複元動 家聲永紹 蘭茂芳春 蕃支衍派

    大展經綸 人士夫子 侯伯公卿 簪櫻著美 佑時告衡

   2、克立道興 澤序昭穆 文章華國 詩禮傳家

該支派始遷祖陳複明、陳複□乾隆年間自福建泉州晉江深扈遷洞頭漁嶴、北嶴下街,後人定居于洞頭村漁嶴、北嶴鎮、小樸村等處。

 

九、隆景福存倉 繼世友良應 文德丕承方 傳家永余慶 通國啟恩光 熙朝尚公正

  以仁嗣大昌 康樂乃天定 乾新振環宇 哲宗紹聖恭 彥善淩雲志 崇敏集茂祥

該支派始遷祖陳傳淑、陳傳水由樂清翁垟遷洞頭北嶴街,後人定居北嶴中心街。

 

十、振文應茂定 天日盈義禮 存進修明德 錫而興隆垂 謀孔遠衍慶 維長

該支派始遷祖陳存延陳進苗叔侄由蒼南狀元內遷洞頭北嶴街道,後人定居北嶴鎮。

 

十一、可大嘉鼎 德應杞維 瑞廷美盛 學士榮昌 敬紹宗祖 奕世同隆

該支派始遷祖陳廷長、陳廷興由平陽大片園遷洞頭北嶴街,後人定居于北嶴上街等處。

 

十二、舜聖子孫傳高明博厚綿忠 拯撫恭怡慎寬度尊名揚

該支派始遷祖陳孫隆由里安遷北嶴第三村,後人定居北嶴中心街。

 

十三、文章傳家國 禮樂陶性情 忠廉繩祖武 經綸濟朝廷

該支派始遷祖陳傳光由福建泉州同安金門遷洞頭山甲米礁,後人定居東沙、鴿尾礁等處。

 

十四、收成結金玉 珍貴是才華 文章能振國 孝弟可齊家

該支派始遷祖陳收興、陳收料及其子由福建同安山后遷居東沙村。後人定居東沙村。

 

十五、以肅允秉尚 思君志繼承 光宗宏世守 開政紹明良

   嘉傳朝儒慶 永啟友邦昌 舜德行大孝 景象時維新

該支派始遷祖陳守□由福建泉州大壩陳地遷浙江洞頭**。後人定居**、北嶴等處。

 

十六、必新景福 宜而敬宗 宋明運會 萬世流芳

該支派始遷祖陳天□由福建後甘遷洞頭山小長坑,後人定居小長坑等處;陳必裏、陳必存由溫州黃金橋遷鐵爐頭,後人定居鐵爐頭等處。

 

十七、立光應啟崇 正守仲世安 康永思顯嘉 聲宣景德聚 俊士振元昌 邦國存忠信

   統傳裕欲宏 式賢從政學 壽富印尊純 文章貴華茂 積厚可興隆 禎祥孝道 天定理斯通

該支派始遷祖陳康壹約於清末期間自樂清七裏尚家垟遷三盤東嶴(今東嶴村),後人定居東嶴、北嶴上街等處。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