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諸宗陳氏

者: 陳渭清   來源:縉雲諸宗陳氏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7日

縉雲諸宗陳氏

2012-05-23

陳氏系出媯姓,武王封舜後胡公滿于陳,子孫遂以國為氏。至公子完奔齊為田氏。秦並六國,齊王建之子田軫,複姓為陳,是有老新陳之分。東漢桓帝時陳寔任太邱長,居潁川而賜以郡。傳至梁末裔孫霸先以軍功起家,代梁為帝,以姓為朝,至是有君派、臣派、民派、奴派之別。北魏鮮卑又有侯莫陳改漢姓為陳,郡望河南,故又有虜派。北宋起世家大族皆立各自宗譜,所謂各家其家,各族其族。現特錄縉雲諸宗陳氏,以示聯宗別族雲。

另據有關書籍記載:

陳氏歷史來源有三。

一、出於媯姓,以國名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分封大舜的後裔胡公媯滿于陳國(在今河南省東部和安徽省一部分)。一說“初封虞城,後封于陳,今陳州治,宛丘縣是也”。其子孫遂為陳氏。後來,因宮廷之亂,陳公子完投奔齊國。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正義》:“敬仲(即陳完)奔齊,不欲陳本國故號,故改陳字為田姓。”古代,陳、田音近。陳完後裔在齊國世代為相。傳至第10世田和,奪取齊國,自立為齊太公。公元前221年,齊王田建被秦國所滅,田建第三子田軫,封為潁川侯,恢復陳姓。

二、為北方鮮卑族改姓。南北朝時,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陳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定居中原後,改為漢姓陳氏。

三、古代安南國王姓陳氏,如陳日煊即是。

陳氏望出潁川、汝南、下邳、廣陵、東海、河南六郡。

縉雲縣有二百多個姓,以陳姓人口最眾,族屬最多,達三十餘,世稱“亂雜陳”。但都出自媯姓,均為漢太丘長陳寔之後,郡望除兆岸、花地二支以平輿為郡外,其他都是潁川。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置,處於今河南省許昌一帶。 下面以時間先後遷入為敘。

 

一、陳岸陳氏

據1950年昭序《陳氏宗譜》所載,本支陳氏系南朝陳武帝陳霸先之後,世居河南開封府。有裔孫陳參,唐代任三衢(今浙江衢州一帶)大夫。傳至第 5世,裔孫陳昭文,任福州錄事,遂居福建長溪赤岸,為長溪人。

唐代宗大曆七年( 772)至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朱泚、朱滔兄弟反叛朝廷作亂。陳昭文有曾孫陳仁政,任評事,避亂隱居縉雲陳氏,為陳岸陳氏始祖。

陳仁政生三子:長子陳達,又從陳岸遷居古路(今屬東渡鎮)。次子陳統,從陳岸遷居堰頭(今屬東渡鎮)。三字陳緒與仁政居陳岸,傳至第 5世,有孫陳耕道又從陳岸遷杭州。

約五代末、北宋初,古路陳達有 9世孫陳威,又從古路遷長豐(今屬東渡鎮)。至北宋末,因“金寇作亂,迭遭兵燹”,長豐的陳馱使與堰頭的堂弟七馱又避亂遷至昭序(今屬胡源鄉,為昭序陳氏始祖。陳投使生兒子,次子八二,複遷居祖處陳岸。長子八一生二子:宗一、宗二。宗一又從昭序遷居十一都東岩(今無此地名,其址待考),其子餘拱又從東岩遷西墅(今無此地名,其址待考)。

五代時,還有陳仁政族孫陳保三十五、陳保六十七兄弟倆居仙居秋峰龜岩下(今四都村,屬湫山鄉),第 4世族孫陳福田十五從福建長溪遷縉雲小溪(今屬新碧鎮)。

本支陳氏主要聚居地:1996年,長豐 485人,昭序 547人,其中均以陳氏為大多數。

 

二、下洄陳氏

據民國32年(1943)梅溪《潁川郡陳氏宗譜》載,唐代淮陽人陳德基,任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太守。其子陳希禹任知樞密院事。希禹子陳子乾,任諫議大夫,以直言罷官,徙居金陵。

陳子乾之子陳宗堅(827--874),字公正,唐大中年間(847--859)進士,乾符元年( 847)秋,授處州府(今麗水)判官。上任不久病故(農曆11月27日)。次年,其子陳有生,將福柩歸原籍。行至縉雲,適遇黃巢兵起,“路途阻塞,憂懼不能以去”,遂將父柩厝于縉雲十三都下洄(今無此地名,址在蓋竹村隔溪,梅溪人稱下陳),廬墓於此,不復北歸,為下洄陳氏始祖。

至北宋, 8世陳訓孫,官左正言,因不滿朝政,棄官居金穀。 9世陳蒿,遷麗水湔溪。至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遭水災,下洄臨章溪,村落沖塌殆盡,陳氏子孫散處異方。12世陳吉,遷居徐科。13世陳源遷麗水曳坑。12世陳正,無子,因下洄舊居毀于洪水,族人皆散亡,本宗無人可入繼者,以妻舅箬川潘璧之子潘合入籍,改名陳合。陳合(1204--1266),字良器,在萬安鄉西岩(今東川鄉)創建別業,遂為西岩陳氏始祖。陳合之子陳顯祥(1244--1323),字繹之,南宋末年任縉雲儒學教諭,時元兵入侵日急。上書言事忤奸相意,遂不求仕進,乞休還家,沿溪種梅樹一千株以自娛,自號梅花主人,名其地曰梅溪,為梅溪(今屬東川鄉)陳氏始祖。

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攻浙,有裔孫陳朝臣,又名萬春,因避兵,從梅溪遷龍湖(今屬新碧鄉),為龍湖陳氏始祖。

本支陳氏遷縉迄今已曆40多世,現有1100來人,重要聚居于梅溪。

 

三、虞山陳氏

本支陳氏先是世由潁川遷兗州東平宛裏,三傳生陳仁政(898--970),後晉天福三年( 938)進士,後周廣順三年( 953)任出州府通判,路徑縉雲,見山水秀麗,民俗淳厚,就有愛慕意,曾對其子說:“我能長住此,心足矣。”宋開寶三年( 970)卒于任內,其子扶柩歸,經縉雲,想到父生前意願,將父柩葬于黃龍十二裏前崗仙人屈指山。隨後,長子承善居縉雲北隅虞山(今縣府大院內小山)下,次子承澤回原籍,三子承慶居黃龍十二裏守墓。至南宋,第10世陳邦鑰,字伯固,偕其子陳仲良、忠祥從黃龍十二裏遷川石,其衍發孫枝,遂分別為北隅派、川石派。

陳承善居北門,傳至14世,國寶為碧溪(小溪)、碧川派祖。國鎮為腰畈、魚川、陳派祖。國珵為碧街、坑底、麗水上陳派祖。

至元末明初,本支陳支紛紛外遷:

14世陳國珵(1339--1370)明洪武初從北門遷望碧街。15世陳貴(1285--1333)元代從北門遷碧溪下處(今下小溪),其弟陳智(1313--1358)同時遷碧川;陳春(1309-1360)元末從北門遷魚川,陳康(1325--1382)元末從北門遷腰畈。16世陳智第六子陳祖(1392--1452),出繼同裏朱氏,居大陸,至其孫陳昇等歸宗,遂成大陸派;陳昶於永樂年間(1403--1424)由碧街遷坑底;陳畢,系碧川陳智第五子,先出繼武義朱氏,其後又歸宗,定居新碧上應。18世陳亮(1414--?)和陳鳳、陳鵬等於明前期從福源遷武義橫郭,陳邦從福源遷麗水西溪,陳廣從碧川遷廣西桂林。19世陳誠從碧川遷合肥縣。20世陳瓊(1438--?)從川石遷武義下畈。22世陳良洪(1543--?)約明萬曆年間從縣城北門遷小筠馬宅。24世陳爀(1503--1565)明嘉靖年間從下小溪遷上小溪。26世陳季冬清雍正年間從碧川遷東渡雅村。28世陳勇酬乾隆年間從碧川遷石鬆,陳泮貴從碧川遷新建。29世陳汝諧(1863--1907)近代從大陸遷後井,陳鄭友從碧川遷官店。30世陳時中(1759--1797)乾隆、嘉慶年間人,從碧川遷碧虞;陳茂蘭,民國間從大陸定居雅施;陳作銀從腰畈居金隆。31世陳秀富從後井遷葛湖,陳官森從陳宕遷東岸,陳建松從腰畈遷麻弄。32世陳銀朝于清嘉慶年間從下小溪遷小筠岩門,陳金明從腰畈遷外杜塘,陳設雲從陳宕遷黃塘頭。33世陳徐高於清道光間從上小溪遷方川沈才,陳集睦(1840--1877)從下小溪遷城南銀坑,陳桂松從碧川遷嶺下,陳敬民國初年從小溪遷下東山,陳宅仙民國末從坑底遷後坑,陳潮江從坑底遷下莊,陳福壽從碧川遷泉塘,陳壽堂從腰畈遷兆岸,陳燦仁從新建新川長坑。

遷往外縣的尚有27世陳積英(1650--1723)從碧川遷青田石帆。28世陳開月(1772--1853),碧川人,娶麗水下河門謝氏,遷居麗水黃村。30世陳章興,道光年間從坑底遷麗水巨溪下樟等。

本支陳氏從始祖陳仁政開始,迄1994年已曆40世,共計人口5000餘,主要聚居下列各地:1996年,川石1082人,上小溪1004人,下小溪2271人,腰畈 472人,大陸 242人,坑底 339人,其中均以陳氏為大多數。

 

四、宮澤陳氏

宮澤,今姓汪村一部分,西臨臨石公路,與觀壇廟僅一路之隔,古又名塘宅陳。北宋間,始祖夢日入懷,而蔔居於此,以為皇宮恩澤深厚而名其地為宮澤。

宮澤陳氏,系南陳豫章王陳叔英之後,陳叔英受封洪州,遂徙居南昌縣。其15世孫陳恕,宋太宗朝歷任鹽鐵使、參知政事,善理財,太宗稱其為“真鹽鐵”。其次子執中,官至宰相。執中生三子:世儒、世達、世聰。世達官至奉直大夫。宋至和二年(1055),其父陳執中被知諫院范鎮、趙汴彈劾罷官。世達與弟世聰稱病不仕,有與異母兄長世儒不和,就托言契丹、交趾來犯,棄家外遊。至臨歧,兄弟泣別道:“避難奔走,莫顧先後,但逢美處則止。”言畢而別。世達于嘉祐元年(1056)“避地溫之嘉虞美裏家蔫”。世聰攜家小行至縉雲美化鄉(今壺鎮區一帶),聞其地有“美”字,也就定居於該鄉的坑墈頭(今壺鎮洋宅橋下糧庫)。陳世達定居永嘉虞美裏後,其子陳穆,于治平三年(1066) 7月,行旅丹邱(今甯海縣南獅山),寓縉雲美化鄉準備回家。是年旱災嚴重,禾苗枯槁。行至永康,命僕人燒飯,引起火災,燒毀農作物數百餘畝。其他農夫發怒欲抓陳穆。陳穆答應以經商所德賠償損失。立契約寫罷,天降大雨,稻禾複長,大獲豐收。因無處藏穀,遂圍柴塗泥作倉,稱其地為柴倉(即今永康前倉)。陳穆遂定居於縉雲美化鄉宮澤大樹園之夷川,是謂宮澤陳氏始祖。

陳世聰居縉雲坑墈頭後,其子陳和于宋元祐二年(1087)知饒州事,其孫思惠就遷居樟樹鎮(今江西樟樹市)。

定居宮澤的陳穆,生子思德。思德生四子:敷、敦、敏、汝淵。陳敷生五子:昌年、昌穀、昌德、昌壽。約孝宗朝,陳昌福任仙居主薄,昌壽任兩河轉運司幹辦公室,兄弟倆退休後移居于叔祖世聰住處坑墈頭。至南宋中葉,昌德第 5世孫陳鈺也從宮澤移居坑墈頭。堂兄昌世長子陳道因父墓在龍溪,遂徙居龍溪前陳(今井南前陳)。12世陳庶、陳廉,宋末元初從前陳遷仙居遂寧鄉三都秋溪。13世陳樸(1310~?),元代從坑墈頭遷柏樹園(今應莊一帶)。15世陳宣(1362--?),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因充軍役而守貴州赤水衛,遂居赤水(今敘永雪山關陳家溝,明嘉靖後失去聯繫)。16世陳性,明初從坑墈頭遷胡坦地;陳椆,元後期從井南遷南頓遷小岌。17世陳旱(1386--1440)娶小岌(今水口)俞氏,而從井南陶村遷小岌。17世陳旱(1440--1486),明中葉從坑墈頭遷長瀾水板頭;陳弘,明初從三溪前陳遷靖嶽西山。18世陳富遠(1480-543),明中葉從柏樹園遷五筧頭。19世陳玉(1496--?)從南頓前陳遷岱石口;陳璽(1500--?)因祖墳在古樓,則從南頓前陳遷古樓;陳逵(1504--?),明中葉叢南頓前陳遷皋頭;陳舜寶(1470--?)因避亂,明後期從坑鋤頭遷仙居八都上陳。21世陳紹(1583--1650),明末從古樓遷上東方。24世陳佛印(1708--1763),清康熙乾隆年間人,從皋頭遷臚膛。28世陳趙明(1824--1879)同治時從五筧頭遷居青田海溪,其長子陳志川(1854~1917)從海溪遷青田石帆陳三埠武溪;次子陳川有(1864--1912)從海溪遷青田瑤均,其子得福又從瑤均遷麗水郎奇;29世陳松煥(1868--1940)從五筧頭遷蘭溪曹家埠。30世陳貴林(1870--1943)因隨母而從五筧頭定居苦竹坑。

本支陳氏遷縉歷史 942年,至1998年已傳33世,現有人口約1000人。

 

五、叢桂坊陳氏:

叢桂坊,今縉雲五雲鎮北門頭一帶。北宋時,金陵人陳禾(1012--1085),字豐年,號石齊,慶曆七年(1047)進士,曆官右正言,“始自金陵,後遷括蒼五雲叢桂坊居蔫”。

至明代,約因陳錳胡起義影響,其14世孫陳子嘉(?--1445)從縣城叢桂坊遷章坑(今作長坑,今屬東渡鎮)。第17世陳煥(1476--1527),明中葉從叢桂坊遷靖嶽;陳鵬(1480--1510)從叢桂坊遷練溪(今五雲鎮石筍前);陳鼇(1488--1557)從叢桂坊遷仁和坊(今縣城劇院一帶)。第19世陳軾(1554--?)從章坑遷蘭口(今屬東渡鎮),不久,章坑陳氏絕。第19世陳鼐的五個兒子皆從叢桂坊遷下陳(今屬七裏鄉)。第20世陳允元(1524--?),從章坑遷蘭口(今屬東渡鎮)。第19世陳鼐的五個兒子皆從叢桂坊遷下陳(今屬七裏鄉)。第20世陳允元(1524--?),明中葉從叢桂坊遷三裏街;陳允德(1534--?)從叢桂坊定居戰國橋(今屬新建鎮);陳子猶(1547--?)娶黃碧張氏為妻,遂從叢桂坊定居黃碧(今屬新建鎮)陳守思(1548--1587)遷居麗水皂樹;陳守祥(1554--?)與兄守貞從叢桂坊遷下陳(今屬七裏鄉)。以上數人外遷,均因“時院總兵提兵禦寇,駐紮縉城,軍屬騷擾”。第22世陳京鼎(1602--1674),明末清初三裏街人,明崇禎年間徽州府同知陳國科之子,因欠錢糧而避居松陽;陳嘉謀(1604--?),嘉誼,嘉賓嘉諫嘉楨嘉會等,約清初縣城仁和坊“因兵移居靖岳莊”;陳五官(1663--1732),清康熙雍正年間人,從縣城龍津坊遷居雙港橋岳父處。

本支陳氏遷縉 900餘年。1996年,下陳 217人,其中陳氏占大多數;靖岳2610人,除丁姓外,陳氏為主要姓氏之一;三裏街 970人,蘭口 900多人,其中陳氏人數較多。

 

六、筠川陳氏:

北宋末,陳允敬從武義小妃遷縉雲黃塘頭陳弄,子孫分遷上陳、朱村等村。唐代,有陳茶,曆官僕射,世居潁川。“由五季亂,隱居于金華義烏大裏小妃居焉”。傳 8世,裔孫陳允敬,字則恭,“玩游於縉,經川,見其山明水秀,遂卜築于陳居焉”。陳,在今黃塘頭村南隔水山。

至明末清初,陳茶28世孫陳新試從陳遷往下山根(今名上陳,屬七裏鄉),陳新全遷朱村(今屬七裏鄉)。

本支陳氏入縉迄今已曆 900餘年,傳33世。1997年有 700餘人,以上陳為主,朱村次之,東渡又次之。

 

七、臚膛陳氏:

陳後主之後,北宋末,東陽根溪人陳喬同堂弟輔行避亂來遷臚膛,其後分遷莊頭、需露庵等地。

 

八、玉岩陳氏:

南宋紹興時,陳大受從麗水月山(今屬武義)遷縉雲陳弄口,子孫再遷玉岩(今白岩)。本支陳氏先世居徽州宣城。宋時,有陳偉,字大器,以子有功,死後追贈秦國公,從宣城遷居麗水月山(原宣平縣地,今屬武義縣)。宋熙寧年間(1068--1077),陳偉之孫陳綸從月山遷慈溪縣學前;陳緣于元豐年間(1078--1085)從月山遷永康縣後西街;陳純從月山遷杭州江北;陳春于治平年間(1064--1067)任侯官(今福州市)主簿,因數幼不能回籍,遂居侯官,第 4世陳駿與紹興間(1131--1161)任溫州教授,定居溫州;陳大年遷居青田,其弟陳大受遷縉雲五都萬安鄉寓明裏玉岩石佛堂(今城北鄉陳弄口一帶),遂為縉雲人。

陳大受遷石佛堂後,不久又遷陳弄口。傳至第 4世陳靈,又從陳弄口遷龍遊。第10世陳溢,從陳弄口遷玉岩(今名白岩,屬城北鄉)。

1996年,陳弄口有 404人,白岩1003人,其中均以陳氏為多數。

 

九、仁和坊陳氏:

淮人陳獻,紹興時官溫州通判,滿任道經縉雲,遂留居,其後裔分遷前金、長豐、迎祥、東溪、欽村、雅村、梅貫塘、青田陳山。

據《仁和坊陳氏宗譜》所載,唐代有陳髟,字飛鼬,唐乾符五年( 878)進士,歷任國子祭酒,由潁川遷淮。傳至第 6世,有裔陳億,宋代辟舉任洛陽縣丞,死于任。其子陳忎遂居汴梁。其後有陳獻,字進之,官溫州通判,“秩滿回籍,時南渡日久,金兀術據汴梁,公自知廬墓俱失,道經縉邑,見山水之秀麗,卜宅于城西仁和坊居焉”。

陳獻遷縉後百餘年,至元代以後,裔孫紛紛外遷。 7世陳景淮,約元末從縣城仁和坊遷永康。 9世紀陳煥(1332--?)從仁和坊遷東溪。10世陳瑀,約生於洪武初年,從仁和坊遷居仙都鄉練金裏,名其地為前金。11世陳旺(1388--1460)從縣城遷雅村。12世陳淵(1425--1492)從縣城遷蘭口,陳江(1435--?)從縣城遷九都欽村,陳海(1435--1481)從縣城遷麗水大水門。13世陳袍(1438--1520)成化年間因賑災,封為義民,從縣城遷三都黃迎祥;陳富(1446--1511)明中葉從縣城遷九都岩塘(址在洋山與三灣間,今不存);陳祿(1448--1534),賑災為義民,名中葉從縣城遷長豐;陳環(1458--1544)遷九都下井頭;陳祐(1460--?),明中葉從縣城遷六都珊瑚塘(址在杜橋嶴內,今無此村名)。

 

十、盛園陳氏:

南宋時從永康來遷胡陳白隴(今項宅),至明,再遷三溪盛園。

 

十一、堰頭陳氏:

南宋紹興時,陳煥從永康麻車店遷堰頭,清康熙間十七世陳承龍(1658--1725)分遷雅宅。

 

十二、台門陳氏:

陳約禮,祖籍錢塘龍井,南宋初年遷仙居一都,中期再遷縉雲縣城西山台門龍津,後裔遷灣潭、黃村畈、下前胡、名山。

 

十三、深坑陳氏:

南宋中期陳俊從天臺遷縉雲昌穀雙溪(今仁岸),其後遷深坑、珠佑。

 

十四、石時坑陳氏:

南宋咸淳時陳檜從永嘉白泉來遷石時坑,後裔分遷疊箱、柿坑。

 

十五、上周陳氏:

據《上周陳氏宗譜》載,宋末元初,有陳仲忽從仙居四都遷縉雲上洲(今名上周,屬雙溪口鄉)。其後,陳仲忽 5世孫陳騰(1510--?)從上周遷居雅亭(仙居譜記載為陳龍,於明景泰壬申即1452年遷此。)。上周1351人,雅亭 651人,其中均以陳氏為大多數。

 

十六、兆岸陳氏:

元中期,陳釋寶從雙溪(今屬永康縣城)贅居妻家趙岸,其後分梨倉等處。

 

十七、坑沿陳氏:

陳後主之後,元至正時,陳得從永康前陳來遷,其後分遷水碓坑等地。

 

十八、後塘陳氏:

陳後主之後,元末陳始端從永康尚書堂遷縉雲茶堂。其後遷後塘。

 

十九、西隅陳氏:

明成化末,陳瑞香從溫州遷居縣城西隅,後裔分遷外沿、戶九、北門、青田南嶺等。

 

二十、平坑陳氏:

明中期從福建遷此。

此外尚有石上、石筧、田洋、山坑、柘嶴口、小章、潘村、馬墅、李莊等宗陳氏,今因資料缺乏而不詳。又有西施後陳、黃弄坑、義加隆、周村、借筆夥(柘標火)陳氏,皆系磐安松門陳氏分支;東山陳氏系永康下陳陳氏分支;花地、眾安橋陳氏系永康後葛塘分支;社後、黃坑陳氏系東陽埠頭陳氏分支;東陳陳氏系仙居秋三陳氏分支;平坑口朱坑陳氏系仙居某陳氏分支。等等。

2011年11月2號縉雲縣公安局最新統計資料,縣內陳姓有38906人,占全縣所有姓氏的第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