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沙漕益恭堂陳氏宗祠序

供稿:益恭堂陳亮  錄入:光成   來源:陳胡公文化網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28日

四川沙漕益恭堂陳氏宗祠序

嘗聞木且有本,水尚有源,人之有宗猶水木之有本源也。考我沙漕陳氏一族,原本江州義門陳後裔,據族譜記載北宋靖康時期因金兵南下,侵擾中原,使之遷徙無常,譜牒散失,至於隸屬于何莊何祖已難於考證。先祖王三郎公叔伯兄弟三人遂分為三圖由江州遷出,傳至王三郎公六世孫德才公因生計放養鴨婆,遷到了贛縣大由鄉黃金,但其所土瘠地貧,生活艱難,德才公又率其子元吉複遷於四會鄉五八都,辟土開疆,興宅建祠。此處山青水美風景怡人,不多年後,子孫繁衍,蔚成村落,即取黃金沙窩裏之意定黃沙二字為當地地名。到了德才祖的曾孫仲誠公行下,生了五個兒子,惟高、惟善、惟忠、惟敬、惟舟,其惟高、惟敬、惟舟乏嗣。惟善公生二子積珍、積環,惟忠公生積瓊、積琳,奈何惟善公早逝,惟忠公把兄長的兒子也視如己出,教育成人,都成為建偉賢達之人,到這個時候叔侄之間恩義更為濃厚,於是計畫興建宗祠,供奉先祖神靈,但依照昭穆之例,惟忠公是長輩,理當居左位,即是左房,積珍是晚輩,就為右房,這就是黃沙陳氏左、右二房的來由。右房積珍公又生了七個兒子誠瓚,誠告,誠珣,誠英,誠亮,誠安,誠琢,誠亮公天賦異秉,聰明正直,生於明天順五年,相傳效忠明朝廷當了將領,歿于弘治四年,死後常顯威靈,到了弘治五年列為王龍廟水府的十大元帥,塑神像供奉廟堂之上,後人尊奉為陳公三郎。數百年來黃沙陳氏族巨人繁,人文鵲起,至清代康雍之間,西蜀沃土幾經戰火、瘟疫橫行,使之地廣人稀,雖然物產豐美卻無人開墾,我黃沙大祈、兆僕、兆優、光勝等公遠見卓識當即率子侄家眷由贛遷蜀,不辭千山萬水之遠,巉岩險道之峻,于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六月之天終於抵達了四川省下南道直隸瀘州江安縣所管轄之地沙漕插占為業,此地與敘州府興文縣接壤,山水清奇,物產豐富,民風淳樸,實在是難得的開基創業的好地方,一直到了乾隆十五年為止,仍有黃沙族人相繼到此落葉。道光年間兆枚之子光儒公念及我陳氏族人遷到此地已有近百餘年了,人文興盛,衣食富足,卻無春秋嘗祀之所,倍感遺憾,當下召集本滋、本葵、本錡等公商議建設宗祠,在道光二十八年總計費金千餘兩,宗祠終於竣工落成,全堂尺五滾圓潤楠大柱,精雕青石柱礎,楹聯匾額盡出名家手筆,祠中供奉陳公三郎與其結義弟兄五尊聖像以及歷代昭穆神主牌位,面開三道牌坊式山門,山門門坊也是巨石鑿,建築宏偉,祖庭光輝,遠近數十裏也是首屈一指。本滋公次孫恩賜進士出身選用二府同知陳和堃字超海也就此事作了【宗祠小引】一文傳於後世。清、民之際沙漕陳氏早已成為地方望族,鼎甲綿延,聲名久播,門風肅然。然而滄海百年,世道多變,我族原祖祠在解放後因政局改建為書堂,名為陳氏學校,成為教書育人的場所,今天的五礦小學即為我族宗祠原址。新中國建立數十年,又逢改革開放政策大好,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均得以空前提高。更值得欣慰的是,我黨仍許公民有信宗信教的自由,為了傳承文明,逐步恢復舉辦六月十七太公會吃“荷包鮓”的傳統。自1982年起與祖籍地江西贛縣黃沙宗親展開了聯絡,1996年又派人至祖地迎來了兩地合修【黃沙陳氏十修族譜】,共計兩大箱三十八卷,1997年丁醜六月十七日黃沙益恭堂理事會代表蒞臨沙漕贈送高3米長5米杏黃“陳”字大旗一面。二三十年來在族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於2005年乙酉歲,一個嶄新的沙漕陳氏宗祠“陳氏樂園”終於呈現于世人面前。宗祠面闊五間二層樓,祠門三開正中供奉明代弘治年間亮公三郎大元帥,左右供奉沙漕陳氏六位大字派先祖漢飾塑像,祖庭重輝,黃沙祖居地宗親又委派代表贈送,“世澤同馨”大匾一塊,贊祠詩錦旗一幅,賀詞一篇前來祝賀,幸甚至哉也!2013年癸巳歲六月十七日陳公三郎聖誕,適逢沙漕陳氏入川二百八十五周年,繁衍子孫一十五代,合族鴻丁八千餘口,這又是一個值得舉族永懷的大好日子,宜賓宗場汀州莊承閩堂、江安大妙粵籍千八郎公後裔、貴州赫章、雲南昭通的宗親、川南羅氏代表帶來賀詞,相繼到場同祝沙漕陳氏神主堂祖牌升座儀式,共同探討宗族文化的發展,遠景規劃。正謂:欣逢盛世喜聚首,萬古流芳譜新章!

右房遷蜀光勝祖第十一世孫興文縣石海鎮宏亮字雲川於錦官城

公元二零一四年歲次甲午陽春月既望日 穀旦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