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秋祭祖 »

丁酉年金門斗門廈門集美大育公派下裔孫組團回永春參加祭祖

作者:陳允義  來源:南陳宗親網   更新時間:2017年12月27日

丁酉年金門斗門、廈門集美大育公派下裔孫組團回永春參加祭祖

2017-12-27

丁酉年冬至前夕,金門斗門大育公派下裔孫,於12月21日組團返回永春祭祖,當天上午8:30到達廈門後,即驅車前往蓬壺,中午與大育五世遷徙廈門集美後裔宗親會合後,接受美山宗賢陳國生之午宴招待,餐后前往拜祭宋理學家七世祖知柔公,晚間再度受陳國友宗賢設宴招待,其間兩岸宗親互動熱絡,12月22日冬至當天早上,首先赴仙崆岩參拜九世祖清水祖師廟,然後再前往小岵南山陳氏大宗祠參加一年一度的冬至祭祖活動,除了致送大宗祠禮金外,並響應「群賢樓」改建,紛紛捐款,以共襄盛舉,席間,受陳光湧理事長之邀,團員陳其撰代表金門致詞,並致送「群賢樓」自己所書寫字畫一幀,受到全體宗親之一致歡迎。

金門斗門大育公裔孫,2002年開始回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祠謁祖會譜並至知柔公墓園拜祭後,嗣每年一到冬至,都會組團回永春拜祭知柔公及參加小岵南山陳氏大宗祠祭祖活動。

 

知柔公傳略

陳知柔,字體仁,號休齋,校尉公七世孫,彥通公次子。住居蓬壺陳阪,自幼聰穎超邁,立志攻讀典籍。登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進士第四名,為宋理學家。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病逝,崇祀永春聖廟鄉賢祠。其事蹟載入《閩書》,《永春州志》《永春縣誌》寫有專傳。

知柔授台州判官時,郡獲海盜,有被誣者,他辨釋四十餘人,洗脫冤獄,眾口稱頌其為“陳青天”。後教授建州、漳州,起知循州,徙賀州,均有政績。建高騫橋和鎮春橋。裏人為知柔和一新相繼登第建芳桂橋,以通車馬。知柔著有《易本旨》十六卷、《大傳》二卷、《易圖》一卷、《春秋義例》十二卷、《詩話》五卷、《梅青傳》、《詩騷》、《古賦》、《雜著》、《古學並圖》二卷、《論語後傳》十卷、《詩聲譜》二卷等,均有版梓,惜已散逸。

知柔與秦檜之子秦甏系同榜進士。秦檜當時任宰相,榜中前列十餘人,俱以攀援而致通顯,獨知柔不阿附,以故齟齪,屢受排斥。迨秦檜陷殺嶽飛,稱臣納貢於金,群奸把持朝政,國事日非。知柔遂萌退意,不趨炎附勢,品格清高,成為後人楷模。

知柔雅好山水,在天臺、奉安遍遊名山,歸至會稽,愛其山川秀美,留居二年。賀州卸任,又留歸善三年,暇日泛豐湖,登白鶴峰和蘇東坡詩,羅浮風物,陶寫殆盡。後又任福建安撫司參議官,前後四奉祠,諸生從學者甚多。最後辭官歸居蓬壺故里,把住宅命名“懷古堂”,自號休齋居士,專心研究性理之學與著作,並集士講學,對於閩南之正風及民族意識之啟發貢獻甚大。知柔又到泉州講學,結識泉州知府王十朋和狀元梁克家等許多文朋詩友,足跡留遍泉州名勝古跡,清源山之奇石、紫帽山之奇峰、金雞山之險阻、龜山石筍之奇特、晉江碧波之壯麗,皆寫入其詩文。王十朋推重其品德、學問、詩文及教學,題詩:“胸中包古今,筆下真有神”贈之。宋末元軍進兵福建時,蓬壺陳姓舉族奮起抗元,兵敗後幾至滅族,倖存者或改“許”姓或者避居他鄉,陳氏闔族忠烈,共赴國難,此乃知柔教化之力。

朱熹任同安主簿時,與知柔志同道合,締莫逆之交。朱熹不辭跋山涉水,來到永春蓬壺拜會知柔,一同到縣北郊環翠亭講學,誘導後進,並遍遊各地。別後近三十年,朱熹複至,在“懷古堂”與知柔盤桓多日,酌酒賦詩,談經論易,還遨遊蓮花峰、九日山、涼峰、鳳凰、去台之間,晝則聯車,夜則對榻,臨別知柔複置酒餞行於洛陽橋畔。不料分別不到兩個月,知柔與世長辭。朱熹寫文致奠,情詞悽愴!讀之涕淚,生則難分,死則難割,歔欷歎感不能自己,誼深如此!知柔葬於蓬壺即今美山村陳岩山前側虎空山下。其墓範圍20平房米,墓碑陰刻“宋理學休齋陳公佳城,裔孫楠奉祀”,兩過夾石,墓龜全石雕成,系為清制,碑文是黃彬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知永春州時,為之題勒。佳期成於1982年12月由永春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縣政府又在墓地矗立石碑,稱陳知柔為理學家。

---選自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