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先人紀念堂 »

儒学伦理与慈孝文化

作者:许福吉博士  來源: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4日

儒学伦理与慈孝文化

一、儒家慈孝伦理与大孝精神

慈孝精神是儒家伦理“和谐”观的源头活水,所谓“百善孝为先”,父慈子孝,国富家和,是维系和凝聚炎黄子孙的心灵纽带。

慈孝的“慈”,强调的是长辈对晚辈的慈善和爱护;慈孝的“孝”,强调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顺。慈孝,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典范,从家庭到整个社会,长幼、上下之间能和睦相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为世界所景仰,可是仍有不少人对中华文化有不以为然的看法,这主要与明代中叶以后,中华文化与西方文艺复兴文化、工业革命文化相比,已经落伍,形成一种衰落的文化,加上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发起了惊天动地的改革,呼吁把传统文化送进坟墓,要求新青年戴着新时代的眼镜去看世界。在弃旧迎新的同时,有不少人也把儒家的孝道精神,像倒洗澡水一样,把它一起倒了出去,认为这是“封建”观念中的忠孝仁义,被误解成一种家族与宗亲之间的封建思想。

慈孝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爱”与“敬”。“爱”的精神可以升华到对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而“敬”的伦理精神,则可以提升我们追求和谐守礼,追求人际和谐、家国和谐,这是我们内在心理需求和人生的一种实践。我们把这种追求,推广到其他国家的关系上,则体现为和平主义。《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表示了中华文化爱慕和平的特性。

儒家重视“和”的原则,崇尚德化,也是一种“慈孝”意识的表现,是中华文化观念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泉,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慈孝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安身立命、延续生息与慈孝观念

我国华族社会深受儒家慈孝观念的影响,并且形成华人安身立命、延续生息的精神价值,也是社群相互信任、互相扶助的基础,形成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慈孝思想最早随着海外华人的飘洋过海带到南洋,由于敬爱父母、热爱家园等儒家思想,推动了海外华人在艰苦环境下创业,仍然心系家园,艰苦不懈。诚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所说:

华人很早以来就开始向海外移居,他们把孔子学说及儒家思想所发展出来的精神,带到所移居的社会。华人的勤奋、节俭、讲求信用,对法律的尊重,对社会的关怀,对家庭的爱护,以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使他们不但在海外打开新的世界,同时也保持了祖先所遗留下来的美德和传统。移居海外的华人能够有今天,能够为他们的后代创立下繁荣、文明的社会,同孔子及儒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从新加坡的社会重视尊老敬贤,可以看出慈孝观念在新加坡受到的重视,虽然许多地区,都得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开展慈孝的教育,但结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当人们开始重视社会和谐,就需要进一步把慈孝活动推向深入。慈孝发自人的天性,是人内心的要求。它不是人为规定的,也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而只是为了自己,求自己的心安。笔者曾协助郑九章夫妇编辑《陈礽唐家谱》,在编辑过程中,真正体验、感受到郑九章夫妇所展现的孝道精神,感人至深,《陈礽唐家谱》代表了百多年前,典型华人向南迁移,凭著刻苦耐劳,秉承儒家敬老尊贤,扶危济困,服务社会的精神,达到可歌可颂的功绩,是孝道精神发挥其社会价值功能的典型代表。

 

三、孝的内化于心与外在规范

现在人们常常说,要把孝的要求“内化于心”,不少学者也呼吁应该把孝看成是外在的人为规定,是从外面加之于人的,这也许不是一种出于自身内心的要求,却是为了满足外在的社会的要求。这种孝的表现行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为父母等等,这样是否能真正弘扬孝道的效果呢?

要把慈孝思想进一步发展,得先从教育和行为方面加强,特别是情感教育。从家庭、个人,衍生到社会,以启发和发掘内心原本所有的本性,让大家找回被残酷现实遗忘的美善行为。慈孝的本性,有时会因后天的外在原因而被掩蔽、泯灭,找回亲情、找回赤子之心,慈孝才能真正成为人们最宝贵的体现。

对象方面,慈孝的行为可先家庭开始,例如对长辈、父母、兄弟发出血缘关系的的孝悌、爱心,这也就是儒家说的爱人,这不是抽象的,而是一种普世的爱,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亲疏关系为基础的。父母兄弟是一个人最亲近的人,一个人来到世上,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是兄弟姐妹,这是关系最亲密的人。所以对亲人的爱,是爱人的起点。孟子讲亲亲,仁民,爱物,首先是对亲人孝悌,然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广到其他的人,对其他人也要有爱心。再由人推广到物,人是生活在自然中间的,天地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所以要爱物。对人的爱和对物的爱有所区别,所以叫亲亲,仁民,爱物。这是孝的基础和起点,从爱父母开始,推广开来,可以爱他人,爱国,爱自然、爱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里有一个“推”的问题。孟子说:“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因此“推”的功夫很重要。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如果对父母没有爱,不能孝,怎么能够爱其他人?但是孝又不是全部,说不能孝父母就不可能爱他人,是对的;但不能说一个人只要能孝,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四、 慈孝、慎终追远与民德归厚

慈孝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因此爱护生命、传承生命,是人生最大不朽大事,因此慎终追远是慎重对待祖先,尽其礼,祭其诚,这样社会风德才会笃厚起来,民德就会归厚。加深一点来看:“慎终追远”是在一个群体内部,树立一种共同的精神文化纽带,与慈孝的关系密切。儒家的“德治”主义,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让大家知道慈孝的精神。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一切照顾我,长大些又教育我,父母的恩德无以言表。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舍生忘死的爱,所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亲爱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

 

五、慈孝、谏诤与《孝经》

孝是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教育与推广吗?答案可以从“孝”的文字结构来分析其涵义。“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在书写的过程中,渐渐地把老字的下半部省略了,就成了现在的孝字。《说文解字》上说: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字的构成可以理解为:孩子小时,父母在上面呵护着,怕风吹着、日晒着、雨淋着;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又背着父母。孝字的构成,体现着父慈子孝,温馨的人间亲情。

孔子认为,“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孝的内容,是养,是敬,是谏诤,是一种行为的表现。《孝经》把“孝”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标志,《孝经》对孝进行了全面、深刻、极为精彩的论述,至今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它的内容可简单归纳成:“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就是说,孝开始于侍奉父母,进而为国君尽忠,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广惠肇碧山亭多年来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发扬儒家伦理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可说是提倡尊老爱幼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传统孝道的另一次发展。

孝道是天地间不变的法则,因为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儿女感恩和善待父母,是符合天地运行规律的道德行为。《弟子规》说得好:“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真正的孝子,应当是家里外面都做得好,让父母放心,并引以为荣。

在推动孝道的同时,我们得去芜存菁,古代蒙学书籍例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等处处渗透着孝道,是值得我们推广的,而元朝郭居敬编撰的古代24个著名孝子的故事《二十四孝》,更是家喻户晓。《二十四孝》中一些属于愚孝的东西,如“郭巨埋儿”、“王祥卧冰”、“恣蚊饱血”、“尝粪忧心”等,并不是我们应该鼓励的。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即每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学而》篇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即年轻人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对兄弟要悌。谨慎小心而守信用,热爱众生而亲仁。《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在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他愿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说,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努力,使年老的人过得安逸,朋友对他相信,年少的人也会怀念他。这其实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具体实践和社会效果。

 

Copyright©2006 - 2020 lb.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仙鄉林柄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