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陳氏淵源 »

陳霸先身世源流

作者:蒋伯良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1日

陳霸先身世源流

陳霸先(西元五○三~五五九),字興國,小字法生,廟號陳高祖,史稱陳武帝,浙江長興人。陳霸先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的開國皇帝,志度弘遠,恭儉勤勞。中國眾多的封建皇帝,賢明君主不多,陳霸先卻屬於其中的一代英主。

 

一、家世淵源

陳霸先的遠祖是東漢晚期太丘縣的縣令陳實,世居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陳霸先的十世祖名叫陳達,西晉永嘉年間,陳達避亂,隨西晉王室渡江南遷。陳達出任為長城(長興古縣名)令,就在當地定居下來。陳達選擇長興作為定居地時,曾有過預言:“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焉,二百年後,我子孫必鐘斯運。”到陳達之後的第十代,果然出了個陳霸先。

陳霸先青少年時打魚練武,興趣廣泛。古代正史對他青少年時有這樣的評價:倜儻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產,“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又稱陳霸先“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到陳霸先時,陳達在長興的子孫經過十世繁衍,已蔚然成為人數眾多的大家族,但南北朝門閥制度盛行,長興的陳家,仍屬寒門。

 

二、生平事略

陳霸先因出身寒門,起先擔任過裏司、油庫庫吏,不久,擔任了新喻侯蕭映(梁武帝侄子)侯府的傳令吏。由於受到蕭映器重,蕭映任廣州刺史,授陳霸先為中直兵參軍,不久出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梁大同十年(五四四年),廣州爆發兵亂,蕭映被圍。陳霸先率三千精兵,一戰解圍,受到梁武帝矚目。

梁大同十一年,陳霸先受任為交州司馬,兼武平(在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前往交州討伐地方分離勢力。交州平定,已是梁太清二年(五四八)。梁朝首都被侯景圍困,梁武帝餓死,蕭綱被扶為傀儡皇帝。當陳霸先得知都城被圍,立即準備赴援,但從廣州到建康,大大小小的地方藩鎮勢力或勾結侯景,或擁兵自重,層層設阻,處處為難。陳霸先以國家大局為重,與這些藩鎮勢力展開了頑強的鬥爭。太清三年底,陳霸先遣使往江陵,投到湘東王蕭繹門下,取得了北伐的合法權。在戰勝各種地方割據勢力後,陳霸先大軍於大寶二年(五五一)六月發兵南康,沿贛江北下。大寶二年十月,侯景殘殺梁簡文帝蕭綱,十一月自立為皇帝。大寶三年正月,陳霸先南路征討大軍從豫章(今江西南昌)出發,這時已有甲士三萬人。陳霸先與西路都督王僧辯會師後,三月,在建康與侯景展開了大決戰,終於徹底摧毀了侯景勢力。蕭繹就在江陵稱帝,即歷史上的梁元帝。陳霸先奉命鎮守在京口(今江蘇鎮江),王僧辯鎮守在建康。

梁承聖三年(五五四)九月,西魏發兵突襲江陵,王僧辯未及時救援,梁元帝被殺。陳霸先與王僧辯反復商議,迎梁元帝第九子蕭方智至建康,準備稱帝。承聖四年,北齊乘梁國多次遭遇兵禍之機,派兵南向,護送貞陽侯蕭淵明來登梁國帝位,企圖培植傀儡皇帝。王僧辯屈從北齊壓力,於七月迎蕭淵明到建康稱帝。

陳霸先出於國家民族利益,九月,在京口舉兵,除去王僧辯,把蕭淵明趕下臺,蕭方智登基稱帝。陳霸先任大都督,總攝梁朝軍國大事?分別于紹泰元年(五五五)底和太平元年(平)六月,先後擊潰北齊兩支武裝力量的大規模進犯。

陳霸先有志于祖國統一大業,平定侯景之亂後,曾親自領兵三下廣陵,以圖收復失地。陳霸先于太平二年(五五七)禪梁稱帝,實際上受命於危難之際,既是民情所需,也是時局所迫。陳霸先生逢亂世,儘管身經百戰,收拾的卻是百廢待興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西元五五九年月,陳霸先病逝。

 

三、歷史評價

中國歷代先賢對陳霸先的歷史地位和功績都給予了充分肯定。下列人物曾對陳霸先的生平作過深入研究,其評價是極其權威的。

魏徵:唐朝宰相魏徵曾是《隋書》、《周書》、《北齊書》、《梁書》、《陳書》五部史書的總監修官,不僅熟悉陳朝歷史,而且具備政治家、史學家的眼光,他在唐太宗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魏徵分析並讚揚了陳霸先為維護中華民族利益而奮鬥的一生,認為陳霸先效命舊王朝,立下豐功偉績,功勳不下曹操、劉裕;三分天下,能夠“決機百勝”,雄豪無愧劉備、孫權(高祖拔起壟畝,有雄桀之姿。始佐下藩,奮英奇之略。魏王之延漢鼎祚,宋武之反晉乘輿,懋績鴻勳,無以尚也。決機百勝,成此三分,方諸鼎峙之雄,足以無慚權、備矣)。

姚察:陳朝吏部尚書姚察在陳亡被俘,到隋朝後,為隋文帝撰寫陳朝歷史,仍認為陳霸先“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與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一樣同屬偉人(高祖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蓋漢高、魏武之亞矣)。

姚思廉:唐朝散騎常侍姚思廉曾主編了《梁書》、《陳書》兩部史書,他在全面肯定了陳霸先優良品德後,用“智以綏物、武以甯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四句作出了高度評價(高祖智以綏物,武以甯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靜難夷凶。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寬政,愛育為本。有須調發軍儲,皆出於事不可息。加以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為虛費。初平侯景及立紹泰,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彩,飾無金翠,歌鐘女樂,不列於前。及乎踐阼,彌厲恭儉。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李延壽:唐朝大史學家李延壽(《南史》與《北史》的作者)用“雄武英略”、“性甚仁愛”、“恒崇寬簡”、“彌厲恭儉”來稱讚陳霸先一生(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愛。及居阿衡,恒崇寬簡。雅尚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為虛費。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彩,飾無金翠,聲樂不列於前。踐阼之後,彌厲恭儉。故隆功茂德,光于江左雲)。

司馬光:宋代史學家司馬光(編有《資治通鑒》一書)用“臨戎制勝,英謀獨運”、“為政務崇寬簡”、“性儉素”分別概括了陳霸先治軍、從政、為人的鮮明個性(上臨戎制勝,英謀獨運,而為政務崇寬簡,非軍旅急務,不輕調發。性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宴用瓦器、蚌盤,肴核充事而已;後宮無金翠之飾,不設女樂)。

歸有光: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充分肯定陳霸先抵禦落後勢力的軍事掠奪,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的歷史功績,用“江左諸帝,號為最賢”來歌頌陳霸先(恭儉勤勞,志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赫然陳祖,大業光燦。寂寞沛鄉,吾茲感歎)。

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面,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沒有陳霸先,中國南方勢必分崩離析,中華民族將受到更大的摧殘。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所以,毛澤東也曾經要求人們讀讀《陳書》,瞭解陳霸先的身世經歷。陳霸先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一代開國皇帝,還在於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四、陳朝概況

陳朝共有三代五帝:陳武帝(霸先);陳文帝(蒨);陳廢帝(伯宗);陳宣帝(頊);陳後主(叔寶)。陳朝立國三十三年,西元五五七年建國,西元五八九年被隋朝吞併。陳朝的疆域約相當於今天的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包括海南島和越南的北越部分。

陳朝立國,正值侯景之亂不久,連續數年的戰亂對南方的經濟、文化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陳朝的幾位君主一邊平定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一邊醫治戰爭創傷,南方的經濟、文化逐漸得到了恢復。陳霸先打下基礎後,繼承人陳文帝勵精圖治,國勢逐漸強盛起來;陳宣帝為了實現陳霸先的統一遺願,興兵北伐,戰敗北齊,擁有了淮南之地,這是陳朝鼎盛時期。後因陳後主溺于文酒,不圖進取,江山拱手讓給了隋朝。

中國史學界公認:中國強盛的隋唐文化,主要繼承了南朝文化。早在東晉時期,長江流域經濟就有了很大的發展,逐漸接近黃河流域未遭破壞時的經濟水準,文化的興盛,更遠遠超過當時的北方。經過宋、齊、梁三代的建設,江南的經濟與文化已漸成為當時整個中國的重心所在,儘管經過梁末戰火摧殘,江南仍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範文瀾在《中國通史》中說:“隋唐文化繼承南朝,隋唐經濟也依仗南方,數全國財富,‘揚一益二’,就是長江流域開發的結果。到唐中期,韓愈說‘當今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長江流域地位更見重要。”又說:“中國古文化極盛時期,首推漢唐兩朝,南朝卻是繼漢開唐的轉化時期。唐朝文化上的成就,大體是南朝文化的更高發展。”

正如範文瀾所說:“西晉滅亡後,黃河流域在少數族統治下,長期遭受嚴重的破壞,漢族在長江流域建立本族政權,抵抗少數族的南來蹂躪,這是有利於民眾的事業,不能看作分裂和割據。”陳朝立國時間雖然不長,但在保護南方華夏傳統文化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裔布天下

陳霸先畢生奮鬥,不僅為整個中華民族作出了重大貢獻,還把中國陳姓人從政治上提升到了輝煌的頂點。陳霸先使天下陳氏引為自豪,各種陳氏家譜都載有陳霸先像,把這位英雄先祖作為楷模來教導子孫。

陳霸先的父親是陳文讃,陳霸先最器重的是兄長陳道談的長子陳蒨,稱“此兒吾宗之英秀也!”稱帝時尚處戰亂,因而指定陳頊奉長兄之祀,意在一旦不測,年富力強、屢經戰爭考驗的陳蒨就能成為自己的繼承人。

陳蒨(文帝)共有十一位兒子。陳頊有三十九位兒子。這些陳氏子弟在陳朝時都被授予王位,到了隋朝,大部分仍然得到分封,受任為地方守宰,因而遍佈天下。這是陳氏子弟面向全國的一次強勢推進。

目前天下陳氏最有名的一支是“江州義門陳”,其祖先根據宋代兵部侍郎胡旦考證,是陳朝宜都王陳叔明的後裔。宜都王陳叔明,是陳宣帝第六子,隋大業二年,曾被隋煬帝封為鴻臚少卿。陳叔明的兒子是陳兼,陳兼第七代裔孫叫陳旺,陳旺遷到江州太平鄉常樂裏後,開始在那裏構建最具中國宗法社會特色的合族居住大宅第,成為“江州義門”的始祖。後來的“義門大分莊”,有二百九十一處田莊遍佈全國一百二十五縣。如果說僅陳宣帝一子宜都王陳叔明的第八代一位後裔,幾百年間就派生出這麼多的家庭成員,那麼從陳叔明派生下來的子孫該有多少?整個陳氏家族就更加難以數記了。

陳氏後裔是一個龐大的姓氏網路,派系眾多。其中“開漳聖王”陳元光一支,名聲也比較大。此外還有“北廟派”、“南院派”、“忠順世家”、“南康世家”、“潁川世家”、“潁川堂”、“江州義門”、“鷹揚將軍後”等各種堂號。不管稱呼如何,都與隋朝時候眾多陳氏子弟面向全國的一次強勢分佈有關。

 

六、陳宗長興

“天下陳氏出江州,江州先祖在長興。”鴉片戰爭時候的陳化成、清末的陳天華、辛亥革命的陳英士、民國元老陳立夫、陳果夫、為創建新中國立下豐功偉績的陳獨秀、陳雲、陳毅等,都是陳霸先的後裔。臺灣陳立夫老先生親筆題寫的“陳武帝故宮”匾額,如今懸掛在陳霸先故居。陳氏先祖的墳塋保留在長興的土地上,長興還留下了許多和陳霸先有關的古跡,擇要概述如下:

1、陳墓嶺。這是陳霸先在長興的祖先營墓之處。

2、陳朝皇陵。根據《陳書》和《南史》記載,陳朝在長興追封有四陵一墓:“壽陵”、“嘉陵”、“瑞陵”、“明陵”、南康王司徒陳休先墓。現“瑞陵”還在。

3、聖井。明代文學家歸有光任長興縣令時,造訪陳霸先故居,寫下了《聖井銘並敘》銘文,《西遊記》作者縣丞吳承恩親筆書寫,刻石立碑,現石碑和聖井均在。

4、陳高祖釣台。這是陳霸先青少年時釣魚練武的場所。

5、鐘樓。本來是城西陳文帝故宅的遺物。

有關陳霸先的事蹟,記載在《陳書》中,《陳書》是中國“二十五史”之一。除《陳書》之外,還記載于《梁書》、《南史》、《資治通鑒》等史學經典之中。陳霸先的墳墓在南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珍藏在北京西山靈光寺的佛牙,曾是陳霸先親手保藏的遺物。所以,弘揚陳霸先歷史美德,有著深厚的物質基礎。

中共長興縣委、縣人民政府十分珍視陳霸先這個歷史人物的光輝形象,已決定把縣行政中心旁邊的文化公園建成陳霸先主題公園,並逐步恢復建設陳朝遺跡。屆時,讓每一位到長興的賓客都能感受到這一代偉人為國為民的輝煌氣概,為天下陳氏到長興歸宗祭祖提供方便,長興將成為天下陳氏引以自豪的聖地。

今年正值陳霸先誕辰一千五百周年之際,縣委、縣府已決定舉辦一次有關陳霸先歷史形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對這位六朝英主舉行一次隆重的公祭活動。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陳霸先,確立他的歷史地位,弘揚他的不朽精神,縣委、縣府已決定成立“陳霸先研究會”和“陳霸先基金會”,以迎接天下陳氏“歸宗長興,歸心中華”。

 

附件:

《南史》所載陳文帝、陳宣帝、陳後主諸子受封情況:

陳文帝諸子

姓名    陳朝封號 隋朝任職

長子伯宗  廢帝

第二子伯茂 始興王

第三子伯山 鄱陽王  長子君範為溫縣令

第五子伯固 新安王

第六子伯恭 晉安王  成州刺史、太常少卿

第八子伯仁 廬陵王

第九子伯義 江夏王

第十子伯禮 武陵王  臨洮太守

十二子伯智 永陽王  國子司業

十三子伯謀 桂陽王  子陳酆為番禾令

陳宣帝諸子

姓名    陳朝封號 隋朝任職

長子叔寶後主

第二子叔陵 始興王

第三子叔英 豫章王  涪陵太守

第四子叔堅 長沙王  遂甯郡太守

第五子叔卿 建安王  都官郎、上黨通守

第六子叔明 宜都王  鴻臚少卿

第九子叔獻 河東王  子孝寬為汶城令

十一子叔齊 新蔡王  尚書主客郎

十二子叔文 晉熙王  宜州刺史

十三子叔彪 淮南王

十四子叔重 始興王  太府少卿

十五子叔儼 尋陽王

十六子叔慎 岳陽王

十七子叔達 義陽王  隋朝為絳郡通守,唐朝為禮部尚書

十八子叔雄 巴山王

十九子叔虞 武昌王  高苑令

二十子叔平 湘東王  胡蘇令

廿一子叔敖 臨賀王  儀同三司

廿二子叔宣 陽山王  涇城令

廿三子叔穆 西陽王

廿四子叔儉 南安王

廿五子叔澄 南郡王 靈武令

廿六子叔興 沅陵王 給事郎

廿七子叔韶 岳山王

廿八子叔純 新興王 河北令

廿九子叔謨 巴東王 汧陽令

三十子叔顯 臨海王 鶉觚令

卅一子叔坦 新會王 涉縣令

卅二子叔隆 新甯王

卅三子叔榮 新昌王 內黃令

卅四子叔匡 太原王 壽光令

陳後主諸子

姓名    陳朝封號 隋朝任職

長子胤   吳興王

第二子嶷  南平王

第三子彥  永嘉王  襄武令

第四子深  太子   隋為枹罕太守,唐為秘書丞

第五子虔  南海王  涿令

第六子祗  信義王  通議郎

第七子兢  邵陵王  國子監丞

第八子莊  會稽王  昌隆令

第九子恮  東陽王  通議郎

第十子藩  吳郡王  任城令

十一子恬  錢唐王

 

陳霸先與商朝時期陳姓的大發展

陳武帝異軍突起,成就了陳姓近半個世紀的霸業;陳姓一躍而為帝王家,這對陳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陳王朝之際,陳姓子孫繁衍極快,足跡遍佈長江兩岸,尤其在江南,成為顯族大姓。

士大夫和百姓紛紛南渡長江,以避戰亂。當時號稱“江左衣冠望族”的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遷入了閩中,其後裔即現今福州常見的大姓陳、林、鄭、劉等。南朝時,陳姓已是閩中四大姓之一。

這個時期,意想不到的大發展的契機出現了。陳實的玄孫陳准,做過晉太尉,兒子名陳匡,孫子名陳達。到了西晉永嘉中,元帝南巡,陳達以丞相椽任太子洗馬,出任長城縣令(今浙江長興縣)。陳達是個愛自然的人,見此地山青水秀,風光明麗,認為這個地方的風水好,便安下家來。他曾對所親的人說:“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後,我子孫必鐘(臨)斯運。”陳達的預言,競在未來的歲月裏得以實現。陳康為陳達的兒子,複為丞相椽。陳康的兒子陳英,曾任籲眙太守;孫子陳公弼,榮銜尚書郎。此後,陳家香火一直興旺,輩序為:步兵校尉陳鼎——散騎常侍郎陳高——懷安縣今陳泳——安成太守陳猛——太常卿陳道巨。陳道巨生了陳文贊。文贊有三子,為陳談先、陳霸先、陳休先。這三兄弟中,最傑出的是陳霸先。陳霸先生于西元五○三年,是齊王建三子陳軫的二十八代孫,漢太丘長陳寔的十八代孫。

陳霸先自小就胸懷大志,不喜歡做一些管理生產的俗務,仍像先祖一樣酷愛讀兵書,練武藝,辦事明達果斷,為周圍的人所欽服。據傳,他生有異相,身高七尺五寸(古制),口角龍顏,雙手可以下垂過膝。遊歷義興時,住在陳氏家,夜夢天開數丈,有四個朱衣人捧日而至,叫他開口吞納。醒來時,他的肚腹還是灼熱的。

吳興太守蕭日英對陳霸先甚為欣賞,當他任廣州刺史時,命陳霸先為直兵參軍。南朝的梁武帝好佛,國事日非。梁王的侄子交州刺史蕭咨苛暴失民心,大同年間,交州平民李貪糾眾造反,蕭咨抵擋不住,由朝廷派遣高州刺史孫冏和新州刺史盧子雄討叛,待叛亂平定以後,蕭咨反而誣陷孫同和新州刺史盧子雄通敵,二人被梁王處死。盧子略的弟弟盧大略為兄報仇,舉兵攻蕭咨,蕭咨逃往廣州。陳霸先率三幹精兵攻之,盧大雄大敗而死。後來梁王朝知道蕭咨不對,就找回了他,改封楊膘為交州刺史,陳霸先為司馬,去討伐李賁。後來在陳霸先的接連進攻之下,李貪逃往屈獠,後來在陳霸先的逼迫下,屈獠人殺了李賁,將他的首級獻給了梁朝。陳霸先由此而威名大振。梁武帝十分讚賞,授陳霸先直閣將軍,封新安子,邑三百戶,並讓畫工畫了陳霸先的容貌而觀之。

梁朝傳至文帝蕭綱時,受制與侯景。眾臣皆無力除奸。唯陳霸先決意除霸。廣州刺史元景仲得到侯景的書信,密與謀反。元景仲準備起兵謀反。陳霸先不從,集兵南海,殺死元景仲,另迎定州刺史蕭勃鎮廣州。當時有前高州刺史蘭裕謀反,蕭裕叫陳霸先前往鎮壓,陳霸先一戰即捷,殺死蘭裕。陳霸先又做了始興太守。陳霸先結交豪傑,得郡人侯安都等數幹人。於是遣杜僧明等人出屯嶺。檄討侯景。蕭勃派我就想去救援京師,因為受到元景仲等人的阻攔我沒有去成,如今京師陷落,主上被拘禁,我怎麼還趕愛惜自己的生命?蕭勃也是皇族中人,不能興兵血恥,我想去他又勸阻,實在令人氣憤。”陳霸先一面派人回復蕭勃,同時又派人同湘東王蕭繹聯繫。蕭繹授陳霸先為交州刺史,封南野縣伯。

當時南康土豪蔡路養,起兵據郡,蕭勃令譚世遠為曲江令,與路養相勾結,同阻陳霸先,陳霸先遂進攻南康,至大庚嶺,部將杜僧明引軍來回合,與蔡路養戰于南野,杜僧明策馬先擊,橫槊刺敵,蔡路養戰不過數回合,抵擋不住杜僧明的勇力,拖刀敗走。僧明躍馬追趕,不防蔡路養的妻侄蕭摩珂從斜刺裏策馬出來,攔住僧明。僧明見他年少垂髫,甚為大意,一槊刺進,摩坷一閃,僧明落空。待僧明把槊抽回,蕭的長劍便到了路養的胸前。僧明慌忙一閃。蕭的長槊剛好擊中馬腿。僧明被馬掀倒在地,幸好陳霸先馳救,殺退蕭摩坷,方救回杜僧明,杜僧明氣憤不己,仍欲再戰、霸先將自己的戰馬交與杜僧明,僧明又進,而霸光也麾兵殺進,奮勇殺敵。蔡路養大敗而去,蕭摩坷投降。

大寶二年(西元五五一年)。高州刺史李遷仕圖謀攻襲南康,並召高深刺史馮寶入州議事。馮寶妻冼氏勸夫託病不出。遷什派部將杜平虜往襲南康。陳霸先已經探知,使部將周文育出拒,勝負沒定。冼氏設計破李遷仕,周文育大喜。冼氏欲往見陳霸先、當由周文育派兵引導,到了贛石,方得與陳霸先相見。陳霸先厚加慰勞,冼氏不受,又回高涼。對馮寶說,陳都督不是常人,將來不但平賊、而且必乘時立業,不可限量。君宜厚加資助,圖保終生。寶乃接濟霸先,霸先當然感謝。一面再派杜僧明等往攻李遷仕,遷仕拒守數月,終被僧明殺人,擒還南康,結果了性命。此後,陳霸先經歷大小戰事,運籌幄幃,用兵果決而睿智,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職務也愈來愈顯赫。

太清三年(西元五四九年),霸先受湘東王繹節制,與王僧辯會合,討滅侯景,任征虜將軍。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殺,他與王僧辯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奉蕭方智為梁王、大宰。天成元年(五五五年),王僧辯納北齊扶植的蕭方智為帝。陳霸先覺得這是不行的,便派遣使者數次前去說服王僧辯,但王僧辯根本不聽。陳霸先十分憤懣,他說:“我與王公俱受重寄,語未絕音,聲猶在耳,豈期一日便有異圖!”

於是,他密備衣袍、錦鍛、金銀賞賜將士,召集親信進行磋商,然後水陸相應,去征討王僧辯,攻陷了南京城。王僧辯倉皇逃竄,躲進城南門樓。陳霸先指使兵士因風縱火,王僧辯被迫就擒,當夜,就用繩子將其勒死。蕭方智重被扶植上臺,當了皇帝。接著,陳霸先又擊敗了北齊的進攻,受封為陳王,不久代粱自立,建立陳朝。他任他的時間不長,西元五五九年,因患病死亡,時年不過五十七歲。據史書記載,他“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用的餐具都是極平常的“瓦器蚌盤”,親眷子女一概是平常衣服,也沒有金銀翠玉的飾品。

霸先死後,由其侄、後主陳叔寶的伯父陳蒨嗣位,是為文帝。後主之父、文帝之弟陳頊被封為安成王,成為文帝的輔弼。四年之後,文帝一病不起,由其子陳伯宗繼位,是為廢帝。廢帝即位時年方十五歲,是個少不更事的孩子,大權都攬在陳頊之手。幾年之後,陳霸先的結髮妻子章氏下詔廢黜廢帝,由陳頊繼位為宣帝。

陳頊繼位後,大赦天下、立妃柳氏為皇后,立陳叔寶為太子。宣帝五十三歲時病逝,他有子四十二人,除三人早夭、八人未及封王、後主已立為太子外,其餘三十人,均封有王爵。君臨天下對每人都有莫大的誘惑力,其中覬覦帝位最迫切的是後主的異母兄弟始興王叔陵。他在參加宣帝葬禮時,竟持藥刀刺傷後主,後又公然率兵叛亂,陳後主派人將其討平,才登上了帝位。即位之初,他稽古右文,平反冤獄,嗜好讀書,擅于文墨,頗得朝野好評。陳叔寶陳後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一個風流皇帝,他專門豢養一批善於吹牛拍馬、專寫淫穢文章的文人,每日在宮中喝酒寫詩,讓這班黃色文人與宮中女人夾席向座,自夕達旦的狂飲狂樂,一天要喝去一石酒。隋文帝大軍進逼陳都建康,有人用密信報告陳後主,後主竟然因為喝醉酒將這密信丟在床下,隋軍打進來以後被隋文帝獲得,竟連封口都沒開。那班文人紛紛投降保命,陳叔寶只得和寵妃們躲到一口井下,結果被俘,還無恥地向隋文帝要一個官號,隋文帝歎息說:“叔寶全無心肝。”這麼個治國全無才能,喝酒寫詩倒頗在行的風流皇帝全不以亡國為恥,以致他的名字成為荒淫誤國敗家的代名詞,真是陳氏子孫的悲哀。

陳國共曆五帝、三十三年,時間雖然短暫,但由於皇室子孫眾多,有不少人被封為王,自此之後,陳姓子孫繁衍極快,足跡遍佈長江與粵江之間,為唐宋時期的更迅猛地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