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陳氏淵源 »

從永安貢川陳氏家族發展 看客家社會家族制的演變

作者:劉曉迎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1日

從永安貢川陳氏家族發展 看客家社會家族制的演變

由移墾而孕育形成的客家民系,充滿了艱辛與神奇,客家先人由北而南,秉承中原傳統文化,挾先進生產技術,運作于南方荒原之地,為了生存空間,在不斷遷移和定居後,千百年來,其家族制形式隨著環境的變遷而發生了變化,即早期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體現於舉族遷徙,合族遷移;到以地緣為依託的聚族而居,幾代同堂,合夥開灶;到經濟得到一定發展後的大家族小家庭制,修建香火廳、祠堂,修族譜並播遷四方;直至現在為了謀求更廣闊的空間,共同進步與富裕,而廣聯族親,追本溯源,加強聯繫,尋求合作等,始終遵循、保持著尊祖敬宗報本這一特徵,即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內聚力,以地緣為依託的家族團結,以尋根謁祖為報本的宗族意識,這或許正是客家人不同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特徵之一。福建省永安市貢川鎮陳氏家族從西元 741年入閩定居至今所走過的發展歷史印證了上述觀點。

 

一、入閩定居

陳氏在中國居十大姓之一,總人口達七千余萬,占全國人口6.8%。而陳氏在南方福建,有陳林半天下之稱。追溯陳氏的來源,其公認的先祖為胡公滿——舜帝後裔。由舜生商均、箕伯,商均生虞思,箕伯生虞遂,當舜帝讓位夏禹時,曾封商于虞(今河南虞城縣),封虞遂于遂國(今山東甯陽縣)。至商時,商湯滅夏後,曾封虞的後裔于陳,即古城豐氏部落,居住在商丘附近陳國故地;周代初,周文王將長女嫁給媯滿,受封于陳,從此顯赫。

陳姓始自胡公滿,從胡公滿到閔父傳二十世,二十六代君主,歷時五百八十八年,亡于楚惠王。春秋中期,陳曆公子陳完,為王位鬥爭避內亂于齊改姓田,有一支改王,另一支軫相于楚封穎川侯,遷回穎川故地複姓陳。其後,子孫繁衍於穎川播遷各地,故天下陳氏後裔以穎川郡為標誌。

西元七四一年,一位叫陳雍的八十高齡老人,舉族從吳興郡長城縣(今浙江長興縣),為避即將來臨的社會動亂,千里迢迢遷徙到閩寧化石壁,隨後留長子陳蘇居寧化,又攜次子陳野一同到南劍州沙陽西門馬坑(今沙縣水南),最後選擇固發沖(今永安市貢川鎮新發沖村)定居,貢川遂成為閩西北陳氏家族的發源地。

陳雍,貢川《陳氏宗族譜.雍公傳記》載:“雍公字月銘,胡公六十一代孫,汝南令攝公之子,唐高宗龍朔二年(六六二)生,世居吳興(今浙江長興縣),少好學多才以辨博善文,年二十官拜郡守,以賢良方正被舉於朝對策百余人,高宗獨善其對。永淳元年(六八二年)推為中丞。歷經武后、中宗之變,聞韋後執政,百日不赴闕,為台司所彈劾。及玄宗及位,複召赴內闕,命崇政殿賜坐,詢以民政。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年),攜次子野公遷南劍州之沙陽固發沖(今永安市貢川鎮新發沖村),公年八十歲矣。夫人鄭長史女生三子,孟蘇遷寧化石壁,仲野居發沖,季運遷閩縣(今福州,含長樂、閩清縣)。公終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七五二年),享壽九十有一,同妣葬在發沖羅坑口落地梅花形”。

陳雍不算是陳氏最早入閩者,因為在南朝時,陳氏已是閩中四大姓之一。唐高宗總章二年(六六九年),也即在雍公入閩之前七十二年,一支以陳政、陳元光父子為首的武裝移民集團就大舉入閩,陳政就是後來稱之的“開漳聖王”。就雍公家族來說,其入閩歷史可追溯到其祖父陳譚,擔任過漳州刺史,其父陳攝,擔任過汝南縣令,後逝於閩,葬於泉州之隔村。正因為祖父輩都曾入閩為官,且父親葬在閩地的緣故,故有雍公入閩定居之舉。

當然,選擇入閩,定居何處,合族還是分散居住?雍公都有著非常人可比的深謀遠慮,久居官場的雍公深知,家族處於太湖流域的吳興,太靠近政治中心,一旦發生動盪將禍及家族生存,子孫難保,而閩地遠離政治中心,朝廷鞭長莫及,相對中原來說是個“世外桃源”,故雍公追隨父輩腳印,作出舉族遷閩的選擇;其次,定居何處將決定遷徙路線,“百事孝為先”,其父葬在閩地,閩地就是雍公選擇的最後目的地,進入閩地當時有兩條路線選擇,一是進入浙江,翻越仙霞嶺進入閩地,一是溯贛江而上,翻越武夷山南脈站嶺隘口進入閩地,而由長興到最後的寧化石壁、固發沖定居點來看,我們可以作這樣的推測:雍公是沿鄱陽湖流域及贛江流域,溯江而上由贛南進入閩地寧化石壁的,這也是當時北民南遷走的最多的一條交通道路,這也可從長子留在甯化石壁得到印證,因為長子一般都是留在父母身邊盡孝的,顯然雍公進入閩地第一站是寧化石壁。其次,入閩定居何處?合族還是分散?雍公仍從家族安全、發展考慮,選擇了僻靜的山區(寧化石壁、沙陽)而不是父親葬處的較熱鬧的沿海泉州,並留長子居甯化(八十高齡的雍公,本應與長子同住,然而,雍公長子陳蘇也屬老者,以二十年為一代,這時約有五六十歲),攜次子再遷沙陽,又讓小兒子陳運再遷閩縣,不再合族居住,上述舉措都是雍公深謀遠慮之舉。

由早期的長遠打算,才有了綿延世族,科甲聯登,派衍支藩,遍及海內外,終成為閩西北的一大望族。

 

二、家族制的演變

人類的延續和發展,亦在於不斷地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利用環境。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客家人的崛起播遷,客家人不斷演變的家族制,都與適應當地環境有關,即朝廷的改朝換代、戰亂,地理環境的改變,居住地的生產、生活承載量,播遷的起始等都有直接的關係,直至演變為現在的客家社會家族制。

早期,家族制是以血緣為紐帶、以地緣為依託的,雍公家族的舉族遷徙、定居正是如此,其他異姓亦同樣。雍公入閩後,本著家族安全的考慮,分散居住不再合族,是迫於無奈。然而一旦定居下來,遵循的仍是中原傳統的家族制,即要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條件,仍要象遷徙時一樣,在生產、生活等方面舉合族之力,方能克服諸般困難,求得在異地落根生存,故靠的是血緣關係,強化家族的內聚力。從雍公公元七四一年定居貢川起,至北宋末,雍公第十三代後裔麟公,陳氏家族都在貢川生息繁衍。雍公以孝悌修家,忠信交友,禮義處鄰,廉恥存身,蹈中守常,陳氏家族迅即崛起,後裔科甲蟬聯,先後登進士第達十多人,尤其是八世祖文餘公生九子,俱登進士,女婿也同登進士。閩理學四賢之首楊時曾贈聯曰:“半璧宮花春晏罷,滿床牙笏早朝歸”,理學集大成者朱熹亦贈聯曰:“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科名”,陳氏家族遂成為遠近聞名的“士大夫之家”,奠定了閩西北人文鼎盛的局面。這一時期的家族制,以合族居住為主,家族緊密團結,其社會聲望和影響都達到了一個頂峰階段。

其後,由於家族的繁衍及外姓的不斷遷入,小小的貢川已容不下眾多陳氏子孫在此生息發展,故從第十四代起,南宋末元初,陳氏子孫為避戰亂,開始向周邊播遷,範圍涉及本縣鄉村,周邊大田、尤溪、清流、明溪、泰甯、將樂,乃至永春、德化、漳平、漳州、龍溪等縣。這一時期,陳氏族人以貢川大本營為依託,四處播遷,尋找適合生存發展的定居點,形成了四面開花的局面。反映在家族制上,既有向外播遷以血緣為紐帶的周而復始的家族制,也有大本營以地緣為依託的家族制,其特徵是大本營內大家族小家庭,外遷者以血緣為紐帶合族居住。

其後,明清時期,外遷者再播遷,家族制由合族—大家族小家庭,周而復始。後裔子孫遍及八閩大地,播及鄰省及海外。如宋末元初時,陳五八公由貢川遷于龍岩州漳平縣永福裏藍田鄉,其後建置宗祠,祠宇相傳,約有十餘輩。據《藍田始祖履歷實據序錄》載:“五八公,號雲峰,文音公之子,本延郡沙縣華族人也。當南宋時人。宋鼎衰微,至理宗、度宗、端宗、恭宗之季,元興蒙古,宋鼎將傾。我祖被元兵侵逼,寇宋避亂,與二三兄弟同避處於漳郡焉。先人記雲:五四郎居忙恫洋,五八郎居永福,五七、五九郎居安仁、感化二裏……大約吾宗自始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生於元,自七世以後俱生於明……”之後,到了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後裔陳時由藍田再遷播四川三台縣(今綿陽市三台縣)定居。三台《陳氏族譜.序言》載:“吾族自閩省以來,未暇悉載,但即延平府貢川遷于龍岩州漳平縣永福裏藍田鄉……族衍人繁,蜚聲黌序,柱石國朝。”

上述與大本營客家人外遷時間大體一致,即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或明末清初改朝換代時期,都為避亂而播遷外地。截至同治四年《陳氏族譜》載,遷入四川的七口人,近百年的繁衍後已達七百余人,現今約在萬人左右。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九日,貢川陳氏子孫為了紀念唐中丞陳雍入閩一二六○周年,在貢川陳氏大宗祠舉行了隆重的秋季祭祖典禮,來自永安、沙縣、尤溪、大田、明溪、將樂、寧化、上杭、漳平、龍岩、順昌、永春、莆田、南安等地的二千多名後裔子孫,齊聚追遠堂謁祖祭奠,表追源報本之情。此後,每年都舉辦秋季祭祖大典,除本省以外的陳氏子孫,又有來自江西、河南、四川和臺灣地區,及分佈在加拿大、印尼等國外的陳氏子孫,據不完全統計,雍公後裔子孫約有近千萬之數。

由以血緣為紐帶的合族遷徙、定居,到現在的分衍四方、大家族小家庭,每年裔孫代表回祖地參加祭祖大典,歷史已跨越了一千二百多年,其家族制完成了合族、分散、大家族小家庭的歷史使命。由初始的合聚到現在的每年一次大合聚,又讓我們窺視到了客家人不同于其他漢民系的特徵之一,即宗祠的普遍建立,對祖宗的隆重祭拜。

 

三、陳氏大宗祠

作為傳統民俗宗教重要內容之一的建祠祭祖活動,客家先人來到南方後別無選擇地繼承下來。正如《宗教人類學導論》一書裏所闡述的那樣:“在某個氏族與民族國家中,任何人從其出生之日起,即面對祖先傳承下了傳統信仰和既有的宗教體制。他們接受這種宗教信仰,不是發自個人的信念和獨立的選擇,而是既有的傳統以及傳統本身的強制力。任何人都得接受這種傳統信仰,沒有任何例外。”雍公入閩定居後即建立了“思古堂”,就是源於對故地先祖的崇拜,而雍公被後裔建祠祭祀也相同。

始建于明的貢川陳氏大宗祠,堂名“追遠堂”,聳立于貢川鎮南郊巫峽頭,坐乾向巽,《陳氏宗族譜.重修大宗祠碑記》載,清康熙、乾隆、嘉慶、光緒年間都有修繕,至今已四百餘年。這裏原是雍公所建“思古堂”的舊址,原坐戌向巽。自雍公入閩肇基斯古堂,陳氏宗族的實體化程度得以加強,在增強內聚力、排外力及開發貢川,播遷周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祖先崇拜來源於氏族社會對祖先鬼魂的崇拜,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客家社會裏,它是宗族結合的精神支柱。在等級制的南方古代社會裏,祭祀祖先既是信仰,也是一種權力,更是人們的約定俗成。客家人相信,子孫們如果定期祭祀祖先,祖先就會保證子孫的繁榮,祖先只要不斷享受香火,就可以給他們的後代提供庇護和帶來利益。故此,雍公第三十三世裔孫孔頊在《陳氏宗譜祠堂記》中道明原委:“……先祖先公之靈實式憑之,吾子吾孫時嘉賴焉。是以昭穆有序,長幼有分,尊卑有別,非祠不可祠立矣。”明萬曆三十三年(一六○六年),雍公後裔漳郡九敘公、泉州用賓公、永邑源湛公,都為進士出身,見原固發沖“思古堂”祠堂荒圮,為安先靈,決定舊址複新重建祠堂。適有貢川族宦柏替公捐地一片,作為祠堂擴建之用。貢川《陳氏祖祠錄》載:“本祠坐乾向巽,在貢川巫峽。本祠有屋基約二紙付。大年公嗣孫可久、大易公嗣孫步泉二家收掌本祠。明萬曆三十三年乙巳歲十二月建,乙丑二十庚申日丁丑時鼎新建立。嗣孫九敘撰大宗祠記,顏其堂曰:追遠堂,題其門曰:科第重光。壬子科舉人裔孫三經立題其華表曰:世承天寵。奉祀唐中丞雍公暨歷代祖神主。”

修族譜和建公祠(香火廳、祠堂),是客家人尊祖敬宗共同心理的物化體現,尤其是明中葉以後,由於社會的劇烈變化,更迫切要求家族內部的團結,同時商品經濟的發展,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又為建宗祠、修族譜提供了經濟條件,雍公後裔在萬曆三十三年修建“追遠堂”陳氏大宗祠就是當時的縮影。

陳氏大宗祠原三進式建築,分為門廳、大坪、池塘、正廳、後廳及左廂房。正廳設有神龕,奉祀“唐中丞陳雍歷代祖神主”。後幾經修繕,變為現代的門樓、華表、大坪、池塘、門廳、正廳、天井、回廊及左右廂房。整座祠堂占地近四千平方米,可容納眾多子孫同時祭拜。

貢川陳氏大宗祠是合族共祀的總祠,播遷出去的支祠、續族譜等遍佈八閩大地。本市內如《陳氏族譜.大事記》載:北宋大觀年間(一一○九~一一一○年),世祖鄧華公由沙縣西門外馬坑遷石圳上坪,建平源堂;北宋末年,十八世祖三十三公開基瑤坑,建三德堂;南宋祥興二年(一二七九年),二十五公自山頭坑移居上京阪厚,為上京開基祖,建開元祠。元朝初年,族人架造惇敘堂;元末明初(一三四一~一三九八年),世祿戶六八公開阪後祠,號曰慶遠堂。明正德至嘉靖間(一五○六~一五二一年),四十八世理八公重修宗譜;明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年)宗寶公中丁卯科舉人,任廣西平樂府推官,升雲南省主政,於一五七八年回鄉修纂《陳氏宗譜》;明萬曆丁酉年(一五九七年),琴九公外孫會元田一俊、丘二公外孫進士田琯合為《陳氏宗譜》作序;明萬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三十八代方洛、元儒續修上京《陳氏宗譜》。清順治三十八年(一六九九),世祿戶學昭公董首在太平城內南門兜第五街建慶積祠;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晏五公後裔合力在上京北門前山頭坑建豐乾祠,堂曰:祖德流芳;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誥公、彤錫公續修《陳氏宗譜》;光緒年間(一八七五~一九○八年),五十二代開蕃公纂修本房族譜;光緒癸巳年(一八九三年),培英公董首重建瑤坑十八世祖三十三公創建之三德堂祖祠……

自先秦以來,“庶人祭于寢,士大夫祭于廟”已成通例,且有祭祀幾代祖先的規定。到了宋代,理學家朱熹宣導加強宗族制度,提出了報本反始,尊祖敬宗,一般的士庶可在正寢之東建祠,由宗子主持,祠堂內設四龕,供奉高祖以下先世神主。南宋以後,民間建置祠堂逐漸增多。明初曾規定品官家廟沿《家禮》之制,庶人可以祭祀祖父母、父母。此後,洪武十七年後,又將庶民祭祀二代祖先改為曾、祖、禰三代,並將士大夫祭祀四代牌位的順序由自西向東一字排開改為左昭右穆。嘉靖十五年(一五三六年)以後又有變化,允許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即臣民在正寢祭祀祖先的基礎上可以另建祖祠。恰是這一時期,雍公後裔于一六○六年建立了陳氏大宗祠。各支播衍出去的陳氏子孫亦在各地大興祠堂祭祖之風,祠祭成為陳氏子孫最大的祭祖活動,分春(農曆二月初十)秋(農曆八月初十)兩祭並以秋季祭祖最為普及。

 

四、祭祖大朝拜

二○○四年農曆八月初十上午,位於永安市貢川鎮巫峽頭的陳氏大宗祠一改往日的寂靜,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西元七四一年)入閩始祖陳雍公的後裔由海內外四面八方彙聚這裏,舉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祭祖典禮活動,一時人聲鼎沸,宗祠內外一片喜氣洋洋。

陳氏宗祠每年的主祭由各支宗親輪流值祭,今年由連城縣宗親主祭,這是去年秋祭時確定下來的。今年各項秋祭事宜已早做好了準備,其執事人員安排如下:總理事項由俊偉、應泳負責;策劃由連祥、和源、日其等擔任。下設祭墓組和祭祀組,祭墓組由木老、家仁、文修等負責;祭祀組由唐怡、友山、德永、良群、國典等負責。並安排德永、永宗宣讀祭文,開福讀祖訓。整個祭祀活動時間表也已確定並公告:二○○四年九月廿三日(農曆八月初十)上午九時祭祖;十時舉行大儒裏修繕捐款儀式;十時三十分開始踩街表演活動,其程式為:鳴鑼開道——銃隊——大宗祠橫幅——連城縣彩旗隊——大宗祠彩旗——連城舞獅隊——連城十番隊——連城舞龍鑼鼓隊——腰鼓隊——各縣市(支系)宗親隊伍,依次是:連城、上杭、龍岩、三明、明溪、尤溪、沙縣、南平、大田、德化、永春、安溪、漳平、寧化、將樂、永安、莆田、仙遊、長汀,其後由大田舞獅隊、鑼鼓隊壓陣。遊行踩街線路:由大宗祠出發——經後街——正順廟——表演——鎮政府——過大橋——鎮標——前街——最後回大宗祠,再安排祭墓、用中餐。

上午八點半不到,雄偉壯觀的陳氏大宗祠門樓前已是人山人海,貢川本地的陳氏子孫有的忙於擺攤,出售祭祖用的香燭、香紙、鞭炮等,有的事先製作好宗族情況VCD和DVD光碟,此時正向遠道而來的宗親介紹、推銷;更多的是各支宗親們在互相宣寒、問候,久別重聚的喜悅洋溢在每一位宗親臉上。華表門前的大池邊,早已被遠道而來的宗親們插滿了線香和香燭;一縷縷香煙瞭繞,一陣陣鞭炮聲炸響,虔誠的宗親正興奮地等待著典禮舉行的那一刻,祈求著先祖神靈保佑孝子賢孫富貴安康、人丁興旺。

以此同時,大宗祠董事會下的聯絡接待組、宣傳組、文秘組、財務組、安全保衛組、後勤組和踩街總指揮等各司其職,正忙得不亦樂乎:接待人員俊偉、宜壘、永忠等招呼應邀而來的鄉鎮、永安市和三明市客家聯誼會的領導們及各宗親;安全保衛組立煌、發明等人員監控著宗祠的燃放香燭安全和人員的調度;後勤組安排著一百桌午餐,請來的大廚們正根據先前擬定的功能表(八菜:熏鴨、紅燒肉、太平蛋、香菇雞、板栗排骨、活蝦、炸豆腐燒肉和肉皮湯,每桌24個饅頭、二瓶酒)在忙前忙後……祭祀組的唐怡、家仁此刻忙著佈置全豬、全羊等祭牲和果品的擺放到位,待一切準備就緒,貴賓就位,各支宗親代表按堂號排位,隨著董事會總理宣佈開祭,秋祭典禮拉開了序幕。

首先是董事會“總理”介紹應邀前來的各位來賓,隨後來賓代表祝賀講話,本年度主祭宗親代表講話,海外馬來西亞等陳氏宗親代表講話後,進入了現今的祭祀程式:

主祭、陪祭就位:應泳、錫祥、水波、桂明、慶萬、生輝等各宗代表立于堂前,主祭行盥洗禮後,德永、永宗讀祝文如下:維西元二○○四年歲次甲申桂月初十日值年司祭嗣孫:應泳、水波、桂明、慶萬、生輝、錫祥、運富、亮元等,謹以牲醴柔毛剛鬣粢盛果品香帛之儀,致祭于唐中丞入閩開基始祖考諱雍字月銘陳公、妣鄭氏夫人陳婆之神前而文曰:恭維宗功浩蕩鴻基大啟千雲礽,祖德恢宏厚澤長垂于孫子。想家風之丕振至祀事之宜修,際茲秋嘗之日用申追報,對祖靈而陳牲醴茬獻惟殷,向祠宇以肅豆邊趨蹌自恪,伏願含酒漿而勿吐降福澤而有常,啟我後代房房以膺富貴。俾予小子世世而慶榮華,世澤流芳人文蔚起,尚饗,甲第蟬聯。

之後,按進饌(全豬、全羊等)、上香叩拜、獻禮飲福等程式進行祭拜。此後,分左昭、右穆分別祭拜:仰維始祖厚德耀于當年美名垂於後世,子孫蟄蟄派別枝分;歷代考妣昭穆一堂,善為繼述以至於今;木本水源宜時思念,際茲仲秋之日,追遠之期共報本于先人申告虔之;至意同具陳以簋簠表祀事之微忱。伏冀俯垂默佑俾人人獲福與壽丕振家聲代代出肖子賢孫名標金榜。尚饗,冬斯蟄蟄。

祭畢,宗祠內外上香、點燭,鞭炮聲大作。隨後,踩街表演活動開始進行,按照事先計畫繞鎮一周,持續了一個小時。

觀陳氏大宗祠祭祖典禮,其儀式沿襲中原傳統又強于中原,表現在修譜建祠、年年春秋兩祭上,特別是現今播衍在外的後裔,其追本溯源的願望十分迫切,既源于現今的大家族小家庭、散播各地乃至海外,平常少聯繫、少往來,互相不瞭解;也源於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交通的便利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其祭祖懇親活動已不是單純的祭祀活動,而是集祭祀先祖、緬懷先恩、宗親相聚、交流情感、互通資訊、洽談合作、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又一盛會,其家族制形式已從最初的以血緣為紐帶、以地域為依託的家族較小範圍,擴大到現今的、平常分散的、每年祭祖合聚懇親這樣的大範圍,這亦是當今形勢發展、環境改變的需要,更是世界範圍內各姓宗族認同的、圖謀發展、尋求合作與進步的大趨勢。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