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陳氏淵源 »

陳氏發源地--淮陽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1日

陳氏發源地--淮陽

潁川始祖漢太丘陳實公(西元一○五~一八七年)

  後漢德星現,輝光覓太丘,

  揚聲臨潁水,奕世展鴻猷。

入閩貢川始祖唐中丞陳雍(月銘)公(西元六六二~七五二年)

  多脈開閩域,貢川一派長,

  月銘孫裔茂,德澤永宏秧。

陳氏始祖——胡公滿

貢川二世僕射陳野(惟蕃)公(隨父於西元七四一年由吳興入閩,定居永安市貢川)

  朝堂為僕射,侍父辟閩疆,

  燕畔營華宅,蕃衍發禎祥。

貢川七世汀州學正陳昂(志軒)公(西元八七四~?年)

  學正汀州府,追源考祖根,

  富貧無異待,福地耀家門。

貢川九世吏部尚書陳世卿(光遠)公(西元九五三~一○一六年)

  愛民歸疆土,譽獎震乾坤,

  和風潤麗日,世家膺義門。

貢川八世 吏部尚書文餘公(西元九一七~九九三年)

  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科名,

  譽滿家門秀,頌歌朝野盈。

 

陳姓故里淮陽

陳,是古代排兵列陣的意思,這使後人很習慣地聯想到旌旗獵獵、號角震天、戰馬嘶鳴的場面;陳姓的得姓源于黃帝部落的重要支派陳豐氏;周武王封媯滿于陳,陳國滅亡後,陳國人便以國為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陳姓已成為中華民族十大姓氏之一。陳國國都在今河南省淮陽縣。

淮陽縣遠遠地伸入了黃淮平原的腹地,矗立在中原大地的東南部。蘇亭蓮舫、蔡池秋月、柳湖漁唱、望台煙雨等古七台八景,無一例外,都深深地印下了人類文化的印記。

淮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源遠流長。原始時代人類就在這裏聚居、繁衍、生息。約西元前四十世紀,東夷族首領太昊伏羲氏建都于此,史稱宛丘。後炎帝神農氏繼都於太昊伏羲之舊墟,故易名為“陳”(陳,舊也),陳由此始。夏,陳為豫州之地。商湯封舜後虞遂于陳。西周(西元前十一世紀)武王封舜後媯滿于陳,首建陳國,轄邑十四。春秋末,楚滅陳,夷陳為縣。戰國末,秦破楚于郢,楚頃襄王遷都于陳,曆三十八年。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位於中原要衝的淮陽,每逢政權飄搖,便戰事不息。西元前二○九年,陳勝率農民起義軍據淮陽,號“張楚”,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漢高祖攻克淮陽後,以陳在淮水之北,地當沖要,改陳郡為淮陽郡,淮陽得名,相沿至今。

淮陽古城,龍湖煙霧茫茫,綠波蕩漾,蒲葦蔥郁,水鳥翔集,荷花飄香,狀若巨龍,氣勢磅礴,堪稱中原奇觀。縣內有陵、寺、廟、宮、觀、堂、閣、坊等名勝古跡二百六十八處,遍佈城鄉,風格迥異,使古陳大地處處生輝。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太昊伏羲陵金碧輝煌,古柏參天,導遊講,年吸引遊客三百多萬人次;畫卦台是太昊伏羲氏始創八卦的地方,一九八四年從白龜池約出的一隻白龜,龜背紋絡清晰,與八卦卦理一致,活生生的現實與美麗的歷史傳說相吻合,令世人稱奇;孔子三次來陳約糧七日弦歌不止的聖地弦歌台,座落在風景區西南湖隅,如空中仙閣,水中瑤台;包拯下陳州賑濟災民的紀念地包公祠遺址香火不絕;另一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平糧台宛丘古城遺址,是當今考古發現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原始城市建築,踞今已有四千五百年的歷史,被史學界稱為“天下第一城”。

淮陽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令無數至聖先賢文人墨客所仰慕,被歷代帝王稱為“開物成務”之風水寶地。春秋末,孔子三次來陳,累住四載,絕糧陳蔡,弦歌不綴;漢,汲黯臥治淮陽;三國,建安文學優秀代表魏人曹植,履祠緬聖,寫下《伏羲贊》等詩章;唐,詩仙李白及張九齡、張繼、盧倫、李商隱均在淮陽揮毫留下佳句華章;宋代文學巨擘蘇轍,曾任陳州教渝,蘇軾、張詠留下傳世名篇;“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由浙江遷陳定居,號“宛丘居士”,著《宛丘集》二十餘卷;其他歷史人物如伏羲氏、神農氏、陳胡公、包拯、楚傾襄王、岳飛、狄青等,都在淮陽留下千古佳話。

令千百萬陳姓人魂牽夢縈的是位於南壇湖畔的陳胡公鐵墓,是陳姓的祖墓。《史記.陳杞世家》載:“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封之于陳……是為胡公。”一亭牌坊,兩尊石獅,青磚圍護著一個遠古的靈魂。

在陳胡公之後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陳氏族人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興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湧現了大批傑出人物。當過國君的四十七人,封國公的八十四人,任過宰相的五十人,考上狀元的二十三人,著名將帥三十三人,名宦二百○二人,著名學者二十九人。西漢三朝丞相陳平,六出奇計,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東漢太丘長陳實,品德高尚,清正廉明,捨己為人,名傾朝野,死時送葬者達三萬人。陳朝始皇陳霸先,胸懷大志,運籌幃幄,創立了陳朝。清代,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率部英勇抗擊英軍,在吳淞口阻擊戰中,親自發炮,重創敵軍,中彈殉國。近代華僑領袖陳嘉庚,忠心愛國,籌款抗日,投入教育事業的款項達五億多元,臨終前,將三百萬元存款獻給國家,未留子孫一分錢,實踐了他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諾言。聞知這些後人的佳話,陳胡公當自欣慰了。

近年來,淮陽成立了“陳氏研究會”、“陳氏聯誼會”、“中國陳氏宗親淮陽總會”,先後派員和組團多次到各省、港澳及新、馬、泰、港、澳各國進行聯誼,受到當地陳姓熱烈的歡迎,並收集了一百多套族譜,一千多萬字的陳姓文化資料。“陳氏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陳氏七千萬,始祖皆胡公。”慎終追遠,尋根謁祖,海內外陳姓賢達紛至遝拜謁始祖,捐資修陵。一九九五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海內外陳氏宗親會捐資五十萬元,修復了陳胡公陵園。一九九六年泰國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陳紹揚先生率祭祖團來淮尋根。一九九七年澳門陳族聯誼會會長陳年順率族人和穎川學校師生代表來淮謁祖。一九九八年,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青年謁祖團一行五十多人來淮祭祖觀光。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陳香梅女士為總會刊題寫書名,為中華陳氏大譜概略題寫書名。臺灣資政陳立夫和著名教授陳大絡先生為總會寄來了陳氏家族資料和大量墨寶。世界各地的陳姓人來淮朝謁者絡繹不絕。

淮陽縣的陳姓人分為兩部分:有當年陳國滅亡後沒有外遷,仍然留居故土,一代接一代繁衍至今,這一部分被稱為“老陳戶”;另有陳國滅亡後遷居外地,幾經輾轉,後又遷回淮陽。陳姓人如今在淮陽全縣一百多個村莊皆有分佈,如柳林、陳莊、陳凹、陳牌坊、金陳莊等。

柳林集是淮陽西北的重鎮,柳林位於淮陽縣城西北十公里處,歷史上著名的楚漢固陵之戰曾在此發生。現有人口五千二百人,陳姓人員有二千八百人。據村中《陳姓族譜》講,他們這一支當年遷往安徽合肥城內,居住鐵井欄旁,因稱鐵井欄陳氏。明朝初年因兵革屢興,又有人遷回柳林居住,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

柳林陳氏家庭在柳林從來祖陳良鋪傳到現在已傳二十五世,活著的人十七世“鳳”字輩有兩人,最晚輩陳世龍之子文寬今年十二歲,屬於二十五世,陳氏家庭,源遠流長。

往事越千年,江山依舊在。巍然淮陽,不但以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更以其蘊含豐富的陳姓文化、中原文化,帶給我們一次次超越時空的啟悟。

走過淮陽,其實也是走過了三千年的歲月,走過了陳國的故都,走過了陳姓人的家園,走過了陳國的戰場,走過……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