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陳氏淵源 »

論開漳聖王信仰體系的特點

作者:鄭鏞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1日

論開漳聖王信仰體系的特點

陳元光,出生于唐顯慶二年( 657年),字廷炬,號龍湖,唐代河南光州固始人。陳元光自幼聰穎,好讀書,喜騎射。通儒術,精韜略,文武雙全。唐總章二年( 669年)其父歸德將軍陳政率中原子弟兵入閩平亂。唐儀鳳二年( 677年),陳政逝世,21歲的陳元光繼承父親的職務,率領部將平定叛亂。唐垂拱二年( 686年)朝廷准陳元光將軍之奏批復建置漳州,陳元光擔任首任漳州刺史,勵精圖治,“畿荒一德”,為閩南的開發和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景雲二年( 711年),陳元光與少數民族“蠻獠”酋首藍奉高於岳山交戰時中伏殉職。

 

一、陳元光開發建設閩南的貢獻(略)

陳元光的主要貢獻在於採取有力而得當的措施,開發建設閩南。

  一、寓兵于農,發展生產。

  二、輕徭薄賦,惠工通商。

  三、建立台所,保境安民。

  四、安撫“蠻獠”,和集百越。

  五、興學重教,傳播文化。

 

二、陳元光將軍的神化

據《陳氏家譜》稱:陳元光戰歿之後,“百姓聞之,如喪考妣,相與制服哭之,畫像祀之,追思之甚”。這是民間奉祀陳元光的開始。陳元光遇難的消息傳到京師長安。次年,唐玄宗先天元年( 712年),朝廷就詔贈陳元光為“豹韜衛鎮軍大將軍兼光祿大史中書左丞,臨漳侯,諡忠毅文惠。”並賜享廟祀。及安葬完竣時,陳元光的塑像入祀於專建的祠廟中。從此,陳元光將軍的廟祀一直香火不斷。一般地說,民間信仰的神靈,往往是先出於民間信奉,其中有的繼而得到官府認可,而開漳聖王信仰,則是先官民同祀,官祀重於民祀。爾後,民祀又重於官祀。(略)

 

三、開漳聖王信仰體系的形成

明清時期是開漳聖王信仰的濫觴階段。這時閩南人口驟增,村社蕃衍,兼之寇警時有發生,百姓希望有安邦護土的神靈保佑,於是各村社,相繼建起了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祠廟。人口較多、氏族觀念較強的村社則把隨從陳元光入漳的開基始祖奉為“神明”,單獨立廟。如李姓奉祀“輔勝將軍”李伯瑤(俗稱“輔勝公”),沈姓奉祀“武德侯”沈世紀(俗稱“沈祖公”)馬姓及鄰近雜姓奉祀“輔順將軍”馬仁(俗稱“馬王公”),許姓奉祀“順應侯”許天正(俗稱“許元帥”),但也有單獨奉祀陳元光夫人種氏或其女兒“柔懿夫人”。

宋代朝廷封錫陳元光將軍五代,女則不見封錫。至明末,地方誌載,朝廷封錫陳將軍七代,澤及女兒“女,柔懿夫人”[01]。《穎川陳氏開漳族譜》載之更詳,爰及僚佐。

  陳克耕 陳元光之大父,唐開國元勳,追封濟美嘉慶侯。

  魏 氏 陳元光之大母,追贈為濟順嘉淑夫人。

  陳 政 陳元光之父,追封祚昌開祐侯。

  司空氏 陳元光之母,追贈為厚慶啟位夫人。

  陳元光 追封為開漳主聖王,加諡忠毅文惠王。

  種 氏 陳元光之妻,追贈為恭懿肅雍夫人。

  陳 珦 陳元光之子,蔭封為昭貺通感文英公。

  陳懷珠 陳元光之長女,蔭封為柔姬廣濟夫人。

  陳懷玉 陳元光之次女,追封為柔懿慈濟夫人。

  陳懷金 陳元光之季女,追封為柔徽克濟夫人。

  盧伯道 陳元光之長婿,蔭封為軨轄司崇儀使郡馬都元帥。

  戴君胄 陳元光之季婿,蔭封為軨轄司崇儀使郡馬都元帥。

  許天正 追封為殿前都統太尉翊忠昭應候。

  馬 仁 追封為殿前都檢使威武輔勝上將軍。

  張伯紀 追封為殿前親軍副指揮使威武輔應將軍。

  沈世紀 追封為殿前親軍副指揮使威武輔牖大將軍,贈武德侯。

  歐 哲 追封為殿前親軍副指揮使威武輔德上將軍。[02]

康熙間漳州城內已有專祀陳將軍部將的祠廟,“又有靈侯祠、祁山廟、沈(世紀)李(伯瑤)二公廟,俱祀將軍裨將”。[03]其中,奉祀輔勝(一作輔順)將軍馬仁的馬公廟,始建於洪武間,名聲遠播。明清時期,民間信仰已雜揉釋道,各路神佛聚於一堂。如漳浦赤湖威奕廟,中殿正中奉祀陳政及陳元光神像,後面奉祀種夫人、柔懿公主及陳珦神像,前落則奉祀土地公與“粟母王”(神農)神像,使遠祖神與開基祖神、家神與社神、宗廟和社廟合而為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時期的陳聖王信仰已形成較獨立而獨特的神靈體系,即以開漳聖王為核心,以其父陳政將軍及配偶、其子珦、其女懷玉等為輔助,以許天正、馬仁等將佐為拱衛的神系出現于閩南,並影響至今。

明清時期漳州人大批移徙臺灣,隨身攜帶開漳聖王香火護佑。至乾隆年間,漳人在台墾殖有成,即建威惠廟,奉祀開漳聖王,作為漳人聚落的保護神。道光《彰化縣誌》“威惠廟”條載:“漳人祀之,渡台悉奉香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廟於縣城西。”[04]在臺灣,開漳聖王廟祀始于明而盛於清,至今遍及全台,有漳州籍民眾聚居的地方就有聖王廟。據統計有登記奉祀開漳聖王的廟 300多座。在東南亞地區也有30多座威惠廟 .

 

四、開漳聖王信仰體系的特點

一)眾認其祖,跨越血緣關係

早在宋代閩南地區就出現了一種相當特殊的人文現象,即“漳州多祖元光,興(化)、泉(州)人多祖審知,皆稱固始。”[05]引發了學者鄭樵的注意,他分析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並下結論,認為這是肇始于五代閩國王氏執政時的一種攀附鄉黨,以邀富貴的陋習。其實,漳州人認陳元光為祖,是追隨其南下的五十八姓軍校對軍事首長的忠誠、愛戴之情所轉化,與唐末五代的固始王氏並沒有直接關係。在集體性的記憶中一些負面資訊或集體性的傷痛往往被淡化甚至刪除,而一些正面的資訊則被強化和放大,歷史就在真與詩之中前行。由於陳元光將軍的功德被南遷漢人永久地追憶,特別是將軍身後演化成神,人們想像生前率領他們開疆拓土的領袖,勢必在另一個空間裏護佑著他的後代和部屬。經世代傳承,陳元光的事蹟和開漳聖王的“神跡”日益“靈著”,這方面的資訊不但在口口相傳中得到膨脹、擴量,而且還在各姓氏的族譜、宗譜中加以確認,以文本的形式傳播後人。集體性記憶的強化莫過於構築紀念性建築物——祠廟,五十八姓軍校的後裔在建祠廟上的確也是煞費苦心。始建于宋元時期的漳州天寶路邊威惠廟即為典型的案例。該廟實際上是集廟、庵、祠為一體,分前、中、後三殿。前殿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以及威武輔順將軍馬仁、其妻策應妙英夫人韓氏。中殿供奉觀音菩薩。後殿則為韓氏祖祠,名為“崇德堂”,奉祀韓氏閩南開基祖、隨陳元光南下府兵隊正、後封為昭德將軍的韓器以及列祖列宗。如此將祖先崇拜與開漳聖王崇拜直接聯繫起來的物化形式無疑強化了集體性記憶。同時通過祭祀儀式等信俗將陳元光同等于祖先。天寶鎮韓氏分佈在十多個自然村,在路邊自然村另有輅軒韓氏大宗祠,堂號為“遹追堂”,始建於元至順元年(1330年),明萬曆丙午年(1606年)擇地再建。祠中祀唐韓器的第十六代裔孫韓鋐(曾任宋朝戶部尚書,稱開基中祖)以及天寶的肇基祖韓觀佑(稱開基次祖)等神主。輅軒世系以觀佑為一世,觀佑一本四根,開十三枝現人口近八萬人。明清時韓氏播遷臺灣、東南亞等地。現存《印尼韓氏族譜》也以天寶路邊威惠廟為標識。閩南相當一部分姓氏也與天寶韓氏相似,均將入閩始祖與陳政、陳元光聯繫起來,視開漳聖王陳元光如祖先,從而實現祖先崇拜與先賢崇拜的耦合。根據耆老所述,以陳聖王為祖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本族來自中原,非當地土著居民之裔,血統上直屬華夏;二是表明本族為將門之後,隨主帥開疆拓土而聚族而居,入閩時間長,對所居所耕土地擁有合法的權益;三是祈望世世代代得到聖王的佑護,安居樂業。

二)廟宇廣布,超出邑郡範圍

一般說來,地方性神祇其祭祀圈、信仰圈相對局促,只限於一鄉一邑,或為家族保護神,或為擋境土地神。而開漳聖王的信仰圈卻隨著閩南族群的遷徙得到擴張,由漳州輔射泉郡、潮汕、臺灣、南洋,成為區域性神祇,廟宇也遍佈信眾聚集地,這是其他地方性神祇難於比擬的。

今漳州地區香火依然旺盛的威惠廟有:雲霄威惠廟,在雲霄縣蘭陵鎮亨堂村,素稱“開漳第一廟”。雲霄燕翼宮,原系陳元光故居,俗稱“王府”。始建于唐開元年間的漳浦威惠廟,俗稱西廟。始建于唐貞元年間的松州威惠廟,在今薌城區浦南鎮松州村。東山銅陵的東嶺大廟,薌城區的官園威惠廟、新橋頭威惠廟等等。

在今泉州市、廈門市仍有一些奉祀開漳聖王的廟宇。如位於泉州市豐澤區城東街道西福社區的西福宮。西福宮據傳始建於五代,建築面積 300平米。主祀開漳聖王,配祀朱、邢、李三王爺以及武安尊王許遠。當地信眾以農曆八月十五日為聖王生。廈門昭惠宮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洪本部。始建于明末,原為供奉廣澤尊王的小廟,清順治十三年,同安丙洲九世陳士朝率家族遷入,先是把開漳聖王神像寄祀於廟,至乾隆間陳姓人丁興旺,號“丙洲陳”,陳聖王遂反客為主,成為廟中主神。越四十年,丙洲陳之十五世福建水師提督陳化成捐資倡修,擴廟宇而增亭閣,並定廟名為昭惠,該廟2006年重修,為廈門市涉台文物。廈門思明區圓海宮,又稱陳元光紀念堂,位於思明區美仁後社,始建於明末。相傳斯時漳州水患,大水將新橋威惠廟的聖王神像沖走,沿九龍江西溪入海飄至廈門,退潮時擱淺在浮嶼北面沙灘,當地人抬之不動,漲潮後又飄移至美仁後社的沙灘,為當地陳氏族人迎請上岸,建圓海宮奉祀,當地人稱神為“公祖”。宮1992年重建,建築面積 400多平方米,占地 358平方米,現為廈門市陳元光學術研究會所在地。

開漳聖王在臺灣又稱為威惠王、聖王公、威烈侯、陳聖王、陳聖公、陳府將軍,臺灣的閩南與粵東籍陳姓絕大多數奉其為入閩始祖。威惠廟“漳人祀之,渡台悉奉香火”,開漳聖王成為遷台漳州最重要的保護神。

臺北市碧山岩開漳聖王廟,香火源自漳州威惠廟。據傳是明末清初一黃姓漳人隨鄭成功入台後,將隨身佩帶的開漳聖王及輔勝公李伯瑤、輔順公馬仁香火懸掛於碧山尖頂石洞中膜拜,後由附近黃、郭、林、簡、鄭等五姓漳人建廟而祀。

大溪仁和宮為北臺灣最早的開漳聖王廟,也是桃園大廟祖廟之一。據史料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間,有閩南漳州籍兄弟二人帶著開漳聖王神像從閩南渡海來到臺灣北部,擇地於此開基所建。

宜蘭永鎮廟始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時漳州府的陳元光後裔陳鎮民、陳福老等人渡台拓土,墾耕立業後,為求不忘源流,隨迎祖籍地松州堡高陂山威惠廟的開漳聖王分靈金身,以作護安之祖神,祈請聖王護鎮鄉梓,永保平安,故定廟名為“永鎮廟”,地亦稱為“永鎮村”。

臺北市芝山岩惠濟宮始建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初,閩南漳州移民即來此定居,見此山小丘屹立,蔥蘢獨秀,狀若祖地漳州的芝山,故名之。據傳,平和縣人黃澄清渡海遷台至此,將從祖地帶來的聖王公香火掛于此山樹上,後人屢求皆靈驗,乃由鄉紳黃某獻地建廟而成。

鳳山縣城西郊的開漳聖王廟為清嘉慶六年(1801年)由漳州籍移民張母音募建。據傳,最先大陸漳籍移民來台,集居於鳳山縣城西郊龍仔地段,俗名竹巷口。陳姓漳籍移民帶來先祖開漳聖王香火,於此立廟供奉朝拜。聖王廟前的雙湖俗稱龍穴,是為一方寶地。因此廟聖王威靈顯赫,故四方來朝,香火鼎盛。

新店太平宮始建于清朝嘉慶十二年(1807年),是新店市最古老的廟宇。其香火由閩南漳州籍王三財等九人奉攜入台,並捐集洋銀一千余圓,向原住民墾主購地辟建。

桃園景福宮,俗稱桃圓大廟,創建于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為全臺灣最大最豪華的開漳聖王廟,也是臺灣全島最大的漳州移民信仰中心,列為臺灣省三級古跡。漳民入墾桃園之初,因瘟疫盛行、械鬥激烈,為避禍求福,乃從祖籍地分請開漳聖王神靈入台建祀景福宮。

此外,據連橫著《臺灣通史》記載,清雍正十年(1732年),漳籍多人出資在彰化縣南門內合建奉祀陳元光的威惠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漳籍人士吳慶三等人在臺北建惠濟宮,祀開漳聖王;咸豐元年(1851年),漳籍紳商在台南大南山內建祀奉陳元光的開漳聖王廟;光緒十九年(1893年),漳籍紳士陳一尊在雲林縣西南倡修廣福宮,祀開漳聖王。臺灣島上最早奉祀開漳聖王的祠廟“香火”,均從閩南祖廟分靈渡海而入。

漳台兩岸人民同宗共祖,其廟祀文化源流也一脈相承。這從臺灣許多奉祀開漳聖王祠廟裏的對聯可以找到例證。如:臺北新店太平宮大門兩側對聯為“太乙辟洪荒威鎮漳州允文允武,平人眾信仰靈分寶島亦王亦聖”;中和市奉祀開漳聖王的廣濟宮對聯為“廣德啟南閩鬱鬱文章冠固始,濟恩敷北淡巍巍節鋮辟霞漳”;宜蘭縣集惠廟對聯為“集五八姓軍開拓漳州成沃土,惠萬千赤子分靈鵠嶺振威風”等,在這些開漳廟宇的對聯中,大多嵌帶“雲霄”、“漳江”、“霞漳(漳州)”等字樣,足見漳籍臺胞對故鄉故土的眷念之情。[22]

新加坡保赤宮始建于清光緒初年(約1875年),二進三開間正殿王祀開漳聖王,舜帝、清水祖師、虞思公、孫真人、太丘長、元侯陸公、陳靖姑、北極真人、孫大聖。左殿奉祀玉皇天尊、四大天王、南極上帝、南北斗星君。右殿奉祀媽祖、關帝、清主聖君、觀音菩薩、李鐵拐、濟公、孔夫子等。保赤宮祠廟合一,其後座是供奉祖先祖位的祠堂,懸掛“舜胄衍派”匾額。寫明姚虞陳胡袁田孫陸聯宗,強調八姓同宗,血脈相連。宮中石雕、影雕等均出自閩南能工巧匠之手。一百多年來保赤宮成為新加坡華僑華人感情聯繫的重要平臺,也成為闡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從保赤宮中懸掛的“輔世長民”、“敷澤閩漳”、“勘定功高”等上百年匾額看,開漳聖王信仰在這裏有著長遠廣泛的影響。

三)親屬部將,共用奉祀香火

在閩南民間信仰的神祇中大都主神有若干“助手”配祀,如關帝像旁,必有周倉侍立。天下第一海神的媽祖,手下有千里眼、順風耳二神;保生大帝有弟子飛天大聖張聖侍從。廣澤尊王的扈從甚眾,傳說郭忠福成神化冥婚而生十三個兒子,曰十三太保,另有四位護法。但配祀或稱隨從性的神極少單獨立廟供奉。在閩南至今只有一個特殊的案例,即龍海角美鴻漸村的太保廟,供十三太保中的紅臉、黑臉太保,有人因明初下西洋的鄭和、王景弘被稱為太保,故將二尊神像視為鄭和、王景弘之化神。其實,這一帶原有廣澤尊王廟,明末清初因自然災害廟宇塌圯,周圍信奉郭聖王的七個社,各分二尊神像回去建廟供奉,鴻漸村遂有二太保廟。不論是千里眼、順風耳還是十三太保均屬於子虛烏有、憑空想像之神,由歷史人物演化成神的惟開漳聖王信仰神系最多、最完備。上文已述歷朝封錫陳家,至明清敕封七代,爰及部將,而民間敬奉為神的開漳先祖更是人數眾多,衍為信俗,蔚為大觀。

在雲霄縣雲陵鎮東南近郊有始建於明正德年間的華廟。據傳,該廟的倡建者為陳元光將軍的部屬、光州固始人方子重的後裔。為昭顯祖先開漳功德,特別是為報陳將軍祖母魏媽當年對方子重的厚愛獎賞,特建華廟以祀。據廟名推測,廟不稱“威惠”而稱“華”,華古義同花,帶有女性色彩,主祀之神應是魏媽,配祀有陳政、陳元光將軍及開漳主要將佐。今河南省固始縣陳集鄉也有奶奶廟,主祀陳元光將軍祖母魏媽。

位於東山縣康美鎮銅缽村的淨山院,始建于萬曆十七年(1589年),主祀陳元光將軍之次女柔懿夫人陳懷玉,俗稱夫人媽、玉二媽,配祀開漳聖王之妻恭懿夫人種氏、附祀注生娘娘、注壽娘娘和觀音菩薩、天后聖母等。

陳元光將軍之部將馬仁被敕封為輔順將軍。址於漳州城東東園的馬公廟,始建于洪武元年(1368年)。主祀馬仁將軍和其妻策應妙英韓氏夫人。

在臺灣,有主祀武德侯沈世紀的鬥南泰安宮,香火於清代由詔安沈氏移民傳入;有主祀輔勝將軍李伯瑤的廟宇和神明會,基隆竹圍的福海宮,主祀輔勝公李伯瑤,清代由台民到漳浦分靈金身過海建祀。臺灣奉祀輔順將軍馬仁的廟宇據說有18座,大部分為漳州籍移民所建(農曆六月二十三日為馬王例祭)。台中烏日鄉的永興宮,清代所建,由漳州馬公廟分香傳入。台南市開山路馬公廟,原稱馬王廟,明鄭時代已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宜蘭頭城竹安裏也有輔順將軍廟,人們稱馬仁為馬使爺,或稱舍人公,又稱馬舍公,簡稱馬公。據康乾時所修《臺灣縣誌》及《臺灣府志》載:“輔順將軍又稱馬王及馬祖”。還有人們把李伯瑤叫做輔信(輔勝之音誤)將軍,把許天正叫做輔顯將軍,把武德侯沈世紀稱為輔義將軍。故臺灣民間將輔順將軍、輔顯將軍、輔信將軍、輔義將軍奉為開漳聖王駕前的四大神明。

此外,臺灣也多有奉祀陳元光部將劉氏三兄弟的九龍三公宮,作為行船的保護神,平日香火旺盛。[06]

陳元光將軍以及親屬、部將均被神化,世代崇祀的現象在閩南地區是絕無僅有的,在全國範圍也極為罕見,這一現象反映的是閩南族群對先輩規模性開發閩南的集體記憶以及對入閩開基祖的崇拜之情。

四)融入民俗,民眾世代傳承

圍繞著陳聖王神系信仰,閩南信眾將信俗融入了民俗,並世代傳承,成為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曆二月十六是“開漳聖王”陳元光誕辰的日子。雲霄縣“開漳聖王”廟宇每年的這一天都要舉行閩南特色的民俗活動來紀念陳元光,閩南話稱“祧神爺”。祧神節主要有“辦大碗”、“祧神”等民俗活動。

“辦大碗”這一民俗活動,要在雲霄縣將軍廟“開漳聖王”神像前擺上各式各樣的供品:高達 2米的“菜碗”,直徑約60釐米的大年糕,數百隻披紅戴綠的雞,祭祀物品琳琅滿目。令人驚歎的是,民眾通過巧妙的藝術創作,把雞鴨魚肉等供品做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品。獨特的創意和濃厚的鄉間氣息,是任何一家餐館的廚師都難以企及的:將肥肉片精心粘成 2米來高的“肉柱”,當地人稱“擺菜碗”,在“菜碗”上纏上紅色彩帶,頂部插著青翠欲滴的榕葉,中部分別綁上海參、鮑魚、人參等山珍海味,紅、白、綠相間,蔚為壯觀;將木耳貼在豬肚上,做成“牛”的造型;金針菇變成了“蓑衣”,披在閹雞肥碩的身體上,閹雞變成了“漁翁”;以麵粉、糯米粉及蔬菜類捏塑而成的飛禽、海產品供品栩栩如生,還分別塑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

“開漳聖王”信眾在廟內祭拜後,隨即進行“祧神”民俗活動。廟前先表演舞龍、舞獅、折子戲等節目,隨後,祧神活動正式登場,“開漳聖王”神像所乘輦轎由6名年輕人扛著,輪番在廟前廣場上快速奔跑,場面相當壯觀。

“祧神”的第一個環節稱為“巡城”。繡旗在前引導, 4名身著戲裝的童男抬一對宮燈先行,神像依次“巡城”:土地神居前開道,繼以元帥馬仁、軍師李伯瑤、王子陳珦、王女陳懷玉、聖王祖母魏敬、夫人種氏,聖王陳元光殿后。抬神隊伍由鼓樂隊簇擁,伴以鑼鼓笙笛。所到之處,鞭炮爭鳴,並擺設香案於各種口恭迎。凡當年的新婚或新生男兒之家,必恭請神像至家門首,置香案、供獻金棗茶。禮拜畢,主人盛情請抬神者、鼓樂手吃蜜金棗、烏龍茶等,以此紀念當年陳將軍創建漳州後,常年帶兵在閩南各地巡察四境,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恩德。

“巡城”後,各廟宇進行“走尪公”。當祭拜供盛典進行至高潮時,由村社中這耆老帶領預先選定的數十人青壯男子,每6人編成一組,各組共擎一尊巨型木雕神像,列隊待發。起點與終點各有兩位禮炮手,專司放“三拜槍”(即三聲連響的禮炮,由鐵管製成,裝火藥燃放),而神像前另有兩人鳴鑼開道,其後又有一個執羅傘者撐遮神轎,值聞鼓擂炮響,各組健兒分別共舉各尊神像,協辦疾速賓士如飛,至終點時停止,禮炮再連鳴三聲。這一環節形象地再現了當年開漳將士馳騁疆場的威武雄壯場景。

為了參予迎神賽會,各神廟都備有雕龍的坐輿和神杠。較大的廟宇的神像則分成雙套,一套是固定的硬身雕像,一套是可以活動的軟身雕像。漳浦金塘廟的大型“開漳聖王”泥塑神像,還是從河南固始運回泥土裝塑的。祭祀諸神的禮儀也是相當隆重。州縣的“將軍廟”(威惠廟),每歲仲春和仲秋,由地方官員按禮祭以“三牲”(全牛、全豬、全羊)及菜之屬,並有祭文稱:“惟公開創漳邦,功在有唐。州民允賴,廟食無疆!”而民間對諸神祭祀日期各有不同:“開漳聖王”有祭生辰(二月十五日)的,有祭忌辰(十一月五日)的,有祭封王日(四月十日)的,有祭上元(正月十五日)的,有祭中秋的。後來信眾日多,大家爭著在神像前上供,實在無法容納,為解決人多廟小的矛盾,只好把祭日分開,按村落或角落輪流祭祀,就這樣各村落有了自己特定的祭祀日。於是“開漳聖王”的“生辰”、“忌辰”及“封王日”的祭祀活動也就延伸開來。如漳浦縣城“慶祝開漳聖王壽誕”這一神節自元月二十四日開始至二月十九日終止,時間長達一個多月。其他的如馬仁、李伯瑤、沈世紀、許天正、種夫人、柔懿夫人等廟神的祭祀日也都有節期延伸的情況。這就形成了開漳聖王神靈信仰體系的神誕多而長的現象。至於民間的祭祀儀式也是相當隆重的,敬神的祭品除了村落集體供上全豬、全羊外,在漳浦縣區,家家戶戶還要供上“紅龜粿”(印有龜紋的糯米甜粿及雞鴨、魚、肉、飯菜、麵條等,同時要點燭、上香、放鞭炮、燒銀紙。鄉里請還戲班在神像前通宵演戲。神節過後,家家戶戶還得提籃攜盒,到親友家中分甜粿等供品,並以此做為聯絡感情的紐帶。[07]

開漳聖王信仰是中原地區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觀念在閩南的延續,以開漳聖王為核心的神靈體系的形成與演化則是中原文化與楚文化、閩文化相融合所產生的社會意識的曲折反映。對遠祖的記憶是迢遙模糊的,對入閩始祖的追思則為明晰,甚至誇張,集團性或規模性移民事件將集體記憶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日趨淡化,後期世代加強。它表明一個族群成熟分蘖後,移殖於他地,其生存方式和觀念意識會發生若干變化,並逐漸形成有自己個性特徵的文化形態,然後成為母株再度分蘖,顯示出同源異流、各呈異彩的生命奇觀。以此觀照中原文化、楚文化、閩文化與閩南文化、臺灣文化等區域文化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脈絡當會更為浮顯。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