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譜牒文化 »

姓氏.族譜.宗祠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4日

姓氏.族譜.宗祠 

姓氏

戰國之際,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時表示貴族身分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而平民也開始由無姓到有姓。後世之姓,大約有以下幾種來源: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幾類:

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國命氏。如趙、西門、鄭、蘇等。

以古姓命氏、如任、風、子等。

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以兄弟行次順序為氏。如伯、仲、叔、季等。

以職官名稱命氏。如史、倉、庫、司徒、司寇、太史等。

以職業技藝命氏。如巫、屠、優、蔔等。

以祖上諡號為氏。如戴、召等。

古代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氏、叱盧氏改為祝、關爾佳氏改為關、鈕祜祿氏改為鈕等。

因賜姓、避諱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李姓、朱明王朝賜以朱姓;漢文帝名劉恒,凡恒性因避諱改為常氏。晉朝帝王祖上有司馬師,天下師姓皆缺筆改為為帥氏。

因逃避仇殺改姓。如端木子貢後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等等,情況十分複雜。並且隨著歲月在不斷發展,不斷出現新的姓氏。例如給孩子取名時,取男女雙方兩個單音姓合成複姓,又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

以氏為姓。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號有的也成為後起之姓,如:姬、薑、姒、風、己、子、任、伊、嬴、姚等。

以國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佈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氏。如程、房、杜、戈、雷、宋、鄭、吳、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孫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無極縣建立鼓國,後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漢以後外邦人帶來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國,安姓出自安息。

以邑名為姓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忿生後代因此姓蘇。

以鄉、亭之名為氏。如嬴姓秦國的始祖非子的支孫封在邑鄉(今山西省聞喜縣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孫被周禧王封為邑侯,採食解州(今山西運城縣、聞喜縣一帶)。

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這四郭便成了姓氏。

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姓林。如齊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

以排行為姓氏。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

以官職為姓氏。如西周的職官司、司馬、司空後來均成為姓。又如漢代有治粟都尉,後代便姓粟。

以技藝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始者,後世便以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藝為氏。

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以諡號為氏。如莊氏原為楚莊王之後,康氏原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後。

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國姓“朱”賜給了鄭成功,閩台百姓稱鄭成功為“國姓爺”。又如漢文帝名劉恒,恒氏因而改為常氏。

一個姓氏、一個家族的繁衍生息,興盛衰亡,都記載著祖先們感人至深的創業歷程。這裏有聚有散,有喜有憂,有經驗總結,有血淚教訓,是活生生的歷史,不帶虛偽和矯飾,也沒有任何功利色彩。“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我的根在何處?”無論我們在什麼地方,不管漂泊多遠,都是關心的,甚至是魂牽夢繞的。這種生生不息的尋根意識,正可以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向心力、凝聚力。

對於一方的姓氏、家庭等家譜都勻有記述,有的比較忽視,成為缺門;不少志書雖作了記載,但語焉不詳,記述較略,文字不多,篇幅簡短,只占很小的一席之地;也有一些地方,調查了當時譜牒收藏的全面情況,可如今譜牒依然塵封如故,並未進行開發、利用。其家族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其由來、流動、遷徙、繁衍構成社會生活的重要層面。如果撫今追昔,弄清其發端的所在,流動的過程,變化的軌跡,對於瞭解歷史,愛鄉愛國,聯絡感情,內外交流,無疑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人形容,族譜是傳統中國人的命根。

這話也許有些誇張,但卻說明瞭這麼一點,族譜在傳統中國社會中有極大的作用。

其實,譜牒只是記載一個家族或多個同姓家族甚至整個姓氏的史籍。

  

族譜

譜牒是中國人對家譜文獻的總稱。

族譜記錄了一個家族曲折的歷史,反映了一種文化傳統,有精華,也有糟粕,有大量的真實內容,也有一些附會名人的不準確的地方,完全可以取其所長,避其所短,為我所用。譬如,不少族規、家訓簡明扼要,針對性強,也便於記憶,其間蘊涵著不少有益的內容,可以汲取、利用。又如,不少人物、世家的起伏興衰,有助於當今人才學的研究,也可以激勵後人努力進取。

族譜是以記載一個姓氏的祖先名諱,及家族歷史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獻,對於命名問題,常會受到編修人的時代背景、地域範圍、家族大小、續修次數、個人喜好等因素影響。在現存的眾多族譜文獻中,可以發現有很多不同的命名方式,包括:族譜、宗譜、家譜、家乘、世譜、通譜、統譜、大同譜、枝分譜、系譜、房譜、支譜等,其中要以族譜、宗譜、家譜最為常見。此外,在同一部族譜的封面、書名頁及版心中,偶爾也會出現不同的名稱。小一點的只記錄某一支系某一家族的又稱為家乘、家牒、支譜、房譜、祠譜、墳譜,大一些的記錄多個子系家族的稱通譜、大成譜、統譜、世譜、集成譜,記載皇室家族的稱為玉牒。事實上,譜書除了必須標示姓氏外,最好能冠上縣市別及續修之次數,而且在同一部族譜之內,名稱也要前後一致,這樣才能顯示家族史料永續長存之意涵,同時也可方便他日之研究與考證。

族譜的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目錄、譜序、譜例、姓氏源流、先祖考辨、先祖圖像、像贊、世系表、恩榮、人物傳記、墳墓圖、族產、祠堂圖、五服圖、祭祀圖、藝文著述、家規族約、宗族禮儀、契約文書、書院義塾、後跋、領譜字型大小、雜錄等等。當然,各家各種族譜的內容有詳有略,並非每種族譜都有上述內容。

一般來說,大多數族譜都是依照血緣為紐帶,所記載的是同一共同祖先下的一支或數個支系家族的歷史。但清代以後,特別是現代的族譜,則多有按地域來編纂的,即以一個地域為限,記載在該地域內所有同屬於一姓的眾多家族。

譜牒的體例,古代有所謂蘇式譜和歐式譜之別。所謂歐式譜,是由宋代學者歐陽修所創,其體例是先列世系圖,然後再列每人的傳記。蘇式譜是由宋代另一著名學者蘇洵所創,其體例則是在世系圖下注上人物事蹟,每五世一揭。

現代民間修譜,大多仍用歐式,也有用蘇式的,另外還有章節式的新族譜。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編修族譜的傳統,而且把譜牒提到很高的地位,認為“家族之有譜牒,猶如國家有正史,州縣有方志”。因此又有“三十年不修譜,是為大不孝”的提法。族譜是“家之大典”,與祠堂祭典一樣重要,是十年修一次,還是二十年、三十年修一次,各宗族可視自己的經濟狀況而定。

早在遠古三皇五帝時代,各個部族就有專人記錄本部族傳遞世系。到了夏商周三代時,國家還設有史官,專門記錄王室以及各貴族的世系,並彙集成書,如周代的《世本》,就是一部各姓世系總譜。魏晉時期,家族修譜之風盛興,於是在皇室和貴族世譜之外,又湧現了大批各姓的宗譜和各家族的家譜。此後數千年來,修譜之風在中國長盛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大陸地區修譜的工作一度中斷,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有漸漸恢復。

中國人對譜牒非常重視,舊時的家規族約中往往有對族譜保存的有關規定。但相對來說,古代人要比現代人重視譜牒,南方人要比北方人重視譜牒,小姓要比大姓更重視譜牒,海外的華人要比國內的人更重視譜牒。

中國人的譜牒,目前有相當一部分收藏在國內各公共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但更大的部分收藏在民間,此外也有一部分由海外的圖書館和譜牒研究機構收藏。

有的宗族平時還置有添丁簿,“自六歲外,不論貧富、曾否上清明,俱登乳名、官名、嫡庶姓氏、生年日月,用備查考。”為以後修大譜作資料上的準備。孩子出世以後,他的輩分早已排在了宗譜的“行輩歌”裏,大人為之取名也“有章可循”了。“行輩歌”是宗族為便於支丁取名而特別編制的一種歌謠,以保證宗族子弟的昭穆世次明確不亂。在“行輩歌”裏,每個字代表一個輩分,讀來琅琅上口,容易記憶。
“行輩歌”,都是代宗族立言,表達族人一種美好向上的願望,希望族人發揚祖先忠厚的美德,以保證宗族將來的興旺昌盛。

有的宗族的“行輩歌”竟有百字之多,把一百代人的輩分都確定下來。如清代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西遞明經胡氏宗族制定了《西遞明經壬派排行》百字歌:

  聖世長清,兆錫嘉名;逢時輔贊,家學汝成;

  懋德常宏,大文昭炳;篤志敦修,惟良仰景;

  泰遇興賢,建樹必先;自新其本,敏秀聯延;

  書傳卓立,朝宗元吉;洪慶有鍾,壽高福積;

  守道崇增,瑞雲允升;咸思克濟,祖述繼承;

  作式紹之,益徵厚澤;麟耀祥暉,鳳鳴騰達;

  百代同發。

“行輩歌”的歌詞是宗族擬定的,表達的雖是一種願望,但它關乎支丁的取名,一般都很慎重。取名的方法,常見的有五個途徑。《澗洲許氏宗譜》卷之十《排行小引》說:“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飲食,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謹慎妥善地保存好族譜,對保存者來說,是十分神聖而又光榮的事情。保存,不僅僅是要保證族譜不能遺失,而是要保證族譜的內容不被他人篡改冒宗。冒宗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在譜版上做手腳,另一種便是在譜書上進行偽造。為了防止冒宗事件的發生,各宗族都要限定印刷的部數。印完限定的部數以後,通常採用的做法就是“將版毀去,以杜盜印冒宗之弊。”另外,在印製的族譜中還要編上字型大小,以確定保存者的責任;有的族譜還要加蓋縣府大印,以顯示族譜的權威。

族譜到了保存者手裏,這已是防止冒宗的第二道防線了。這道防線離下次修譜還有幾十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宗族成員的變化最大,有的族人增多了,有的支脈遷移了,嫡庶關係、收養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冒宗作弊的隱患也最大。這個時候如果保存者不小心弄丟了族譜,處罰將是非常嚴重的。

  

宗祠

古時候,君子將營宮室,以宗廟為先。當時以諸侯、公卿貴族才能立宗廟,例如公卿有三廟,大夫立二廟,庶人無廟稱為祠堂。今天臺灣地區所見,一般名稱雖有多種,包括宗祠、家廟、祠堂,但都是以奉祀始祖、始遷祖,或歷代績有功德之祖先神位為主,習慣上我們也都以「祖廟」稱之。

在過去傳統社會之宗法制度下,相傳民間可以有宗祠是從宋朝開始的,但一直到明神宗萬曆年間(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一九年),才有禮部尚書夏言奏准百姓興建家廟、祠堂或大宗祠,以為擴大祭祀祖先之記載,因此今日所見較為老舊的宗祠古蹟,要以明朝所興建的各姓氏宗祠之歷史為最久。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宗祠、族譜、祭田,逐漸構成維持家族制度的三大支柱。

祖先遷移他鄉在異地生活發展,在安居落戶之後,為了能夠得到基業永固及尊祖敬宗之目的,他們常有創建屋宇與祠堂之舉,歷經數十、幾百年之後,他們的子子孫孫就有「祖厝」及「祖廟」之蹟可尋。在族譜中,也常會有「祠宇」卷之記載;例如朱次琦主修的廣東南海《九江朱氏家譜‧祠宇譜》,羅師楊等修興寧《東門羅氏族譜‧卷二祠宇》就是最佳的範例。

明清以後所建立的宗祠,以始遷祖為祭祀對象者屬大宗祠。始遷祖之後裔,若是族盛而分居,其房派綿綿瓜瓞,子孫為了區分房派及祭祀方便,以房派祖為宗所建的家廟,就是屬於小宗祠,也可稱它為「支祠」。在大宗祠旁邊興建小宗家廟,表示族人丁繁衍很興旺。

在房屋建築類古蹟中,宗祠是比較不受到重視的一群,它不像官衙、寺廟、書院、或民厝,有較多社會大眾的關注與觀賞,以及專家學者的研究與維護。各地的宗祠,不分大小或新舊,有不少建築是很巍峨壯觀的,有些姓氏宗祠,更彰顯出家族與地方間的墾殖與發展關係,因此認識與觀賞宗祠之美,確實具有很特殊的意義。對於建立宗祠,亦講究風水地理。現代人相信風水的人可不少,也知道有「宮前祖厝後」的配置禁忌,「無廟無宮、鄉里不興」,除了有訓勉子孫要飲水思源之外,也有提醒子孫必須留心風水地理的重要性。

宗祠是祖宗所憑依,子孫所瞻仰、序昭穆、辨尊卑,族人有事聚會之重。它是一座莊嚴肅穆的家廟,也是施行家法、家規、家奠的地方,平常管理非常嚴格,甚至明定「祠規」以讓族人共同遵守,其中對於進出宗祠及舉行祭拜儀式,都有很慎重的規定。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