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譜牒文化 »

臺灣家譜文獻的收藏、特點、體例及研究意義

作者:印永清  來源:圖書館雜誌  更新時間:2011年12月14日

臺灣家譜文獻的收藏、特點、體例及研究意義

本文介紹了臺灣家譜的收藏情況,分析了臺灣家譜的時代特點、姓氏特點及與宗親會的關係,比較了臺灣新舊家譜的不同體例,指出了研究臺灣家譜的意義。認為臺灣家譜反映了中國人民開墾臺灣的歷史,反映了臺灣人口變化和遷移、社區聚落的演變、與大陸的血緣關係以及臺灣的社會狀況。

 

臺灣家譜的收藏情況

關於海外及臺灣等地中國家譜的館藏情況,據統計,認為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有 173部,東洋大學藏有 500部,日本東洋文庫收藏中國家譜最多,有 816部。日本收藏的中國家譜中去除重複者,約1228部。美國哈佛一燕京圖書館也藏有中國家譜,但數量很少,不足20部,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右20種左右。海外機構收藏中國家譜較多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收藏了近千種。[01]美國家譜學會藏有大量中國家譜,其中有地區可考的約2747種。[02]另外,韓國、越南、新加坡、法國、英國等地也有中文家譜,惜無統計數字。臺灣有人估計,流失在海外的中國族譜“當在四千部以上”。[03]

但臺灣家譜收藏情況如何?就館藏來說,大陸圖書館很少藏有臺灣家譜。例如,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藏有中國家譜2565種,但臺灣地區的家譜一本也沒有。[04]《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收錄家譜萬餘種,也無臺灣家譜。

臺灣收藏的家譜一般有五種情況,一是由大陸攜帶來的舊版族譜,數量很大,體例整齊,雖然年代較早,但保存較完好;二是舊譜(一般是清代原譜)翻印或依舊譜體例加以續編重印;三是手抄舊時分支家譜以成一新譜,這類譜體例不齊;四是來台後重編之新譜;五是從國外如美國。日本等處翻印翻拍而來的。

關於臺灣家譜的收集工作,日據末期,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曾舉辦一次農村調查,調查專案中就列入“有無族譜”一項。調查發現,臺灣民間藏有不少此類文獻。

1945年臺灣光復,台南陳仁德曾經發起和創立了臺灣族譜學會,為了調查和收集現存的臺灣族譜,四處奔波;他從台南跑到臺北歸綏街軒轅教的廟宇裏,訪問有關族譜資料。不久因經費短缺而不了了之。

1953年,臺北縣文獻委員會進行了一次抽戶調查,共得家譜60餘種(包括手抄稿本及簡冊在內)。這僅僅是一個縣的數字,而臺灣當時有 5個省轄市和16個縣、一個管理局,即使按16個縣統計,平均每個縣有50種家譜,臺灣省約有家譜 800種左右。[05]

1956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開始著手對民間收藏的臺灣家譜進行一次普查,在工作開展之前進行了抽查,先從馬、白二姓氏著手,以後又由宗親會派人調查或纂修,如、1957年台中賴姓宗親會就派人出來收集資料和撰寫家譜。臺北有位陳醫生,也化力氣收集了大量陳氏族譜。

在收集家譜的過程中,臺灣民眾也很重視專家的作用,臺灣有些社會人士還請著名歷史學家戴炎輝教授出面,組織臺灣地區的宗親譜系學會,以此來推動臺灣地區族譜的收藏與研究。

與此同時,臺灣各縣市的文獻會也把收集私家譜諜的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各縣市在編制縣市志民族篇時,把家族史料列為重要內容之一。衛惠林教授曾建議省文獻會,是否化精力去收集臺灣較完整的一百種族譜,集中在省文獻會,以此作為權威,但此事並未做成。

就海外收藏的臺灣家譜情況看,美國家譜學會館藏中國族譜資料中,臺灣家譜約 198種,占總數的 7%。[06]臺灣《聯合報》文化基金會為了收集中國家譜,不惜花費巨金,從美國、日本、英國等地各大圖書館攝製中國族譜微卷帶回臺灣,將近2000種,藏國學文獻館。其中臺灣族譜約 415種。[07]

以上一些資料都是根據圖書館的公開統計而知道的,並不包括民間收藏。那麼臺灣地區公、私兩家究竟藏有多少家譜呢?據有關調查資料所得出的結論,民間收藏的臺灣家譜約有萬餘件。1974年,美國摩門教會開始臺灣族譜的收藏,找臺灣家譜收藏研究專家王世慶先生商談,雙方約定在所有收集的資料拍照之後,須留一份在臺灣。先從臺北市郊開始做起, 3年間收集了1200多件。以後由中國文化大學接手,與摩門教共同合作,共收集了萬餘件家譜,拍成 800多卷微卷,分藏在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聯合報》國學文獻館等單位,美國摩門教圖書館也藏有部分家譜。[08]

另據《臺灣區族譜目錄》所載,臺灣約有 10600種族譜,[09]這個數字同上述統計基本相同。

 

臺灣家諸的特點

文獻收藏的時代特點

據臺灣國學文獻館和美國家譜學會圖書館館藏臺灣家譜分析,臺灣家譜按編撰時代可分成 4個時期:

第一時期(明代):家譜收藏最少,僅 2種。

第二時期(清代):清政府對台統治期間,比較重視對地方誌的收集和編撰,而疏忽了家譜的工作。上述兩館共藏55種。

第三時期(日據時期):日本佔據臺灣後,妄圖割裂臺灣同祖國的文化聯繫,並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企圖改變漢人姓氏,當然不會提倡修譜之事。但民間少數遷台支族,各自修譜,也有一定數量,如盛清沂調查所得的4種,即1921年編的《臨濮施氏族譜》、1933年編的《劉氏族譜》、1936年編的《鴻懦蔡氏族譜》;其中尤以1935年編的《霧峰西河林氏族譜》較好。[10]兩館所藏該時期臺灣家譜共82種。惜因缺乏資料,人手不足,調查未明,因陋就簡,該時期所編家譜體例欠缺,不成體系。

第四時期:(1946-1982)臺灣光復初期也出版了數種家譜,其作者大致有 3種,一是宗親會所作,一是坊間匠工所編,一是族中個人自修族譜。

羅香林先生曾經對臺灣家譜的編撰情況作了一番調查,他說,自1961年至1986年,各出版社與書局,所出版之族譜或與族譜有關之專書,合計凡38種,[11]羅先生的統計不包括非正式出版物,諸如各種自印本等;但這類書特別多,約有 200多種,這是由家譜的性質所決定的,自70年代以後,臺灣編譜又掀高潮,編譜 200多種。兩館現藏 465種。

臺灣家譜反映了臺灣地區姓氏的特點

臺灣同祖國大陸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各姓先民渡海赴台,開山墾荒,或聚族而居,或分散各地。從姓氏的遷徙聚集,可以進一步考察臺灣的社會發展和演變。

50年代,臺灣文獻會就著手調查各縣市居民之姓氏狀況,並按各姓氏人口之多少來排序。排定的結果是:陳、林、黃、張、李、王、吳、蔡、劉、楊、許、鄭、謝、郭、賴。統計國學文獻館現藏中國族譜資料目錄,發現各姓族譜的數字和文獻會統計的姓氏材料,極其相似,尤其是前面 7位基本相同。但其中又以陳、林兩姓家譜為多。

陳姓家譜數量排在首位,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如果我們細心的分析一下,發現即使在家譜文獻上,也割不斷臺灣和大陸的血緣關係。就以福建省來說,陳氏自宋以來就是當地望族,陳姓族譜明代就已成規模,明代文豪王世貞曾為陳氏族譜寫序。就國內所收藏的族譜而言,陳姓族譜也是較多的。如山西省家譜資料研究中心藏譜2565種,陳姓 126種。

臺灣省文獻會所擁有的陳姓人台資料十分豐富,據該會考證,第一個到臺灣來的陳姓人是隨延平王收復臺灣的陳澤,他的後裔迄今還在台南繁衍。據一些家譜記載,(如清乾隆二十年台南陳鼎丕編的《銀同碧湖陳氏族譜》)從永曆十年到三十五年間,就記有陳元等20餘人來到臺灣,或隨軍,或墾荒。

林姓人也大都來自福建,臺灣林姓的始祖是明代永曆五年的林朝和,他來台後定居台南,以後又有一批人隨鄭成功來到臺灣,遷往嘉南,如林鳳。林姓人多了,就有了編家譜的背景,早在清道光二十六年,林士堅就編了《萬華林姓族譜》。[13]林姓來台後即在島上落根發芽,和新的住地融化一體,他們的修譜著重于先輩來台後的事蹟,這從家譜的名稱上也反映了出來,如《霧峰林氏族譜》《臺灣世瑤公派下林氏族譜》等。

臺灣家譜反映了與宗親會的關係

近代臺灣家譜的興盛,同宗親會在臺灣的興起有很大關係。50年代中期,臺北就有八家大姓祠堂,以後又有重修、重建之舉。[14]而到了80年代,宗親會的組織更有了大規模的發展。臺灣的“宗親譜系學會”曾在大眾媒體上大力呼籲,希望臺灣的文人學者多製作一些現代家譜。[15]據統計,截止到1980年12月止,臺灣全省約有 317個宗親會,會址遍佈全臺灣。每個宗親會設有理事長和總幹事,絕大部分為本族中人,也有少數是外姓人,大的宗親會有自己的祠堂。並不是一個宗親會就是一個姓氏,一個姓,尤其是大姓,有好多個宗親會,如丘姓,臺灣就有11個宗親會。分佈在臺北、宜蘭、新竹、台南、台東、基隆等八九個縣。又如臺灣大姓林姓,就有11個宗親會,分佈在臺灣各地。[16]

宗親會有一條宗旨是相同的,就是收集或編纂族譜。尤其是海外僑胞,因分居在世界各地,以宗親關係聯絡情誼、結集同姓僑民,而設置了許多姓氏宗親會組織。此類宗親會長期以來收集族中資料,編印會刊,亦每有關於該族源流氏系以及其族先代人物的專志,如新加坡鄧氏總會1952年所編印的《南陽半年刊‧族譜專刊》,香港陳氏宗親總會所編印《溈內年鑒》第一、第二、第三各輯,亦載有與譜系有關資料。[17]有些宗親會為編族譜,還組織族譜編輯委員會,共同出資、出力,如臺灣郭氏宗親會就于1966年成立族譜編委會,編輯了《郭氏族譜》;呂氏宗親會也在1967年成立列編委會,編輯了《呂氏族譜》,如此等等。

臺灣聯宗情況也很普遍,如柯蔡聯宗、蘇周聯宗、張廖簡聯宗,甚至還有四姓五姓聯宗的,如王尤游沈聯宗、虞姚陳胡田聯宗,有些地區還出現了新複姓,如張廖、廖簡、范薑等,這也是聯宗後的一種現象。[18]一些家譜也反映了聯宗的情況,如《蘇周連氏族譜》,這是三姓名聯宗,它將三姓的始祖蘇益公(唐)、周氏可安公(元)、連氏法進公(明)聯合在一起敘述,該譜由基隆成光出版社出版。

 

臺灣現代家譜的體例

對於舊族譜的體例,臺灣學者中大多數人希望能對舊體例加以變通,如“小傳”可以更詳細一些。有許多舊譜規模偏小,僅數頁,這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對舊體例加以改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盛清沂認為:“族譜的編撰,究應取何種體例,竊以必先明其性屬與功用,二者已明,始可加以論列,而推究其編著方法。”[19]他認為,家譜的屬性為史書,其功用“非純宗法,而為尊宗、敬祖、修身、齊家……”[20]

易熙吾先生曾提出現代家譜必須有以下二十目,即:書簽、敘、凡例、目錄、圖像、譜名、世系表、家傳、姓源、家訓家規、科名、仕宦、墳墓、祀產、大事、藝文、家庭秘傳藝事、人口統計、病歷統計、死年統計等。盛清沂認為,此二十目不大適應現代社會,有些可以取消,有些可以修改。為此,他提出了十九目的設想。這十九目是:定名、題詞、榮典、序、凡例、考、世系、世錄、圖像、志、家訓、塋墓祭田、祠廟、勝跡、宗族團體、雜記、統計、創作與發明、修譜本末等。實際上這些還是不脫舊例,所以易熙吾先生後來提出新家譜必須具備以下十點就算可以了,即:文獻、懷舊、鑒古、遺傳與優生、戶口、社會、後嗣、移民、用宏等。[21]

其實爭論的焦點在於雙方對新家譜是否應沿襲舊譜體例有不同意見。時代變了,家譜體例要不要變?陳紹謦先生認為:“我們應儘量保持其(族譜)原來的體裁,因修改大多,恐會引起大多數宗親的反感,或使他們失去興趣;但無論如何,必須使它帶有現代性意義,就是使它成為一族之生命史的記錄。同時也能成為社會科學上之調查研究資料。”[22]

通過對臺灣新家譜的閱讀,我們發現大多數家譜在某些方面作了改進。如用了新式標點符號,行文用白話,地名沿襲歷史原名(或加注現名),記時乃用朝代年號,但有中外曆法對注,對兒童也記錄在譜(舊譜11歲以下兒童死亡不記錄譜,5歲以下兒童也不記錄,這不利於人口統計),新譜對女性也很重視。對改嫁再婚等情況加以記載,對養子出贅入贅,族人出家為僧尼也應記入,對褒貶應該接近事實,如此等等。

林恩顯先生為了回應臺灣宗親譜系學會製作現代家譜的呼籲,專門修撰了《林合吉堂家譜》,他說,作此譜“以供一般家族、家庭制譜的參考,同時就教于學者方家。”[23]林恩顯編的現代家譜,體例如下:譜前是房屋分佈圖。然後分:一,源流。二,世系表及傳略(這是家譜中的主要部分)。三,雜記。這份現代家譜在世系表中增加了一些內容,如表中先祖,除了文字敘述外,有照片的還須貼照片;表中增加了血型一攔,這是很有意義的。另外,新家譜還設有學歷、經歷、人口遷移、葬地等。舊時女子不入譜,新譜卻在“雜記”中有“嫁出部分世系表”,各房女子悉數收錄。當然,新家譜規模宏大,如《平安高氏族譜》道林紙16開, 300多頁,內容收羅頗富,功夫很深,引用文獻也很多。
4 研究臺灣家譜的意義
臺灣家譜是一種綜合性的歷史文獻,反映了臺灣地區家族與地域社會的發展情況。所以有人認為:“在地域與家族的選擇上兩者是互相影響的,家族根著在地域社會上,地域社會則是孕育家族發展的溫床,”[24]因此,通過家譜的研究,不但可以瞭解臺灣地區各種家庭的不同歷史,更可以進一步研究臺灣的地域社會和文化。

臺灣家譜反映了中國人民開墾臺灣的歷史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長期以來中國人民一直在這塊土地上開墾、生產,現存的臺灣家譜有力的證明了這個事實。

《邱強芝公派下族譜》說,乾隆二十二年丁醜,邱強芝聽說臺灣島土豐饒,想去開荒,就和族中十二戶年輕叔侄兄弟等乘夜攜二子出海渡台,居住上淡水之八隻屋,開闢田園。[25]《林氏九牧衍派臺灣家譜》中說,林文進於乾隆十年秋抵台,在淡水牧牛耕田,那是他們婚後初次過年,除夕也吃的是甘薯粉糕,年初一即來“開田園,年復一年,子孫傳為習慣。”[26]

家譜還反映了臺灣先民開墾的艱辛歷程,如《臺灣陳氏族譜》記載陳樵于乾隆時攜四子從廈門港渡海到臺灣淡水河,因缺錢,忍痛將四子抵押作船租,在台開墾數年後,才向船頭贖回四子。後幾度遷移,風雨辛苦,將長子、次子代牛負重拖犁耙,才能耕種。[27]

羅香林先生講客家先民在明末清初受滿人南下及入主之影響,一部分客家開始遷及臺灣。[28]

臺灣家譜反映了臺灣人口變化和遷移的歷史

由於各種原因,臺灣早期的人口資料不全,但我們通過臺灣家譜至少可以瞭解下面 4種情況:

1)臺灣每個時期人口的演變情況;

2)臺灣家族內部人口變化的情況;

3)家族人口增減的速率;

4)人口的平均壽命。

所以臺灣王世慶先生說,臺灣家譜可以探討很多臺灣問題,尤其是對婚姻制度、人口繁衍等有極大意義,臺灣大學劉翠溶教授就曾用族譜資料探討中國的人口問題。[29]據臺北《登嬴文瀾渡台始祖族譜》所記,陳文瀾於乾隆四十五年來到臺灣,生三子,而至第三世時已有15人,第四世48人,第五世79人,第六世142人,第七世216人,第八世 146人,第九世11人(譜為第九世時所修,統計未全),從陳文瀾1745年生到1953年修譜,九世208年,從一人繁衍到660人,家譜非常詳細而確切地記錄了陳氏人口的歷程,這對於臺灣近代人口變遷的過程,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家譜中人物生卒年的記載,推算出歷代人口的平均壽命。[30]
臺灣大多數家譜都記載了先民從大陸遷移來台的過程。許多陳氏家譜就反映了陳姓遷台的情況,《繩武堂陳氏族譜》所記就是。陳姓入台,以明清兩代為多,特別是鄭成功複台後,陳姓人氏即隨軍入台,以後又墾荒經商,人口不斷發展。

近幾十年,學者對客家人口的遷移頗感興趣,紛紛加以研究,但苦於資料不足。家譜正好補了這個缺口。曾平認為臺灣人口中,有一部分則是從內地遷來的客家人,[31]客家研究權威羅香林先生說,臺灣居民有三分之一屬於康、乾間自廣東所遷徙入台的客家中人,他舉了多種家譜資料來印證這個觀點。[32]劉善群先生也舉了臺灣北埔《邱氏家潛》說,宋末,邱氏家族人由河南遷居寧化,是為廣東客家之首,以後遷居臺灣。[33]

臺灣家譜反映了臺灣聚落的演變歷史

我們在研究臺灣聚落的歷史時,最多利用的文獻是古文書和古地圖。但有些專家認為利用家譜資料更有助於對臺灣聚落的研究。因為“聚落的建立過程,事實上就是土地拓墾的過程”,家譜正反映了幾代人的“拓墾過程”。[34]

我們知道臺灣漢佃在拓墾過程中,首先要向官府和社番請墾,然後積累資金,辦理各種手續,一旦開墾完成,再按股均分給各家。其中有許多契約文書田批字據,比較完整地收錄在家譜中。施添福先生在研究臺灣楊梅壢長崎坑的聚落發展時,就利用了族譜資料,並以此來核准古文書中各種事實和人們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通過對家族的追蹤調查;掌握聚落開發的漫長歷史。所以他說:如要瞭解臺灣燕子窩這一部落的發展史首先要依靠黃家留下的一批古文書,“但是縱然有了這些古文書,如果沒有利用黃家所編的族譜,就很難厘清古文書中人物的關係,以及家族成員在聚落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35]

臺灣家譜還可以核准某些事實,同時,對某些重要的歷史事實進行補充,如史家在記敘鄭和西航時,關於鄭氏的出航時間均有所疏忽,而家譜則稱鄭和出航是在1405—1433年之間,早於哥倫布60多年。[36]

又如黃典權先生將鄭氏時代的墾辟問題與家譜中所謂“三舍莊”相聯繫,進一步豐富了《從征實錄》中簡單一提的史料。[37]

研究臺灣家譜有很重要的意義,限於篇幅,這裏不能展開。如臺灣家譜反映了臺灣災害史,其中記錄了不少有關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對臺灣的影響。又如臺灣家譜還記錄了許多臺灣民俗文化方面的史料。在討論臺灣歌謠第一人是誰時,《南陽鄧氏族譜》就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鄧雨賢先生,他是廣東人,來台第六世。[38]臺灣家譜中還有許多珍貴的古文書資料,如詔書、佈告、諭示、案冊、指令、租稅契約等。有人從家譜中關於財產分割、告狀訴紙等材料研究本地土地沿革和家族財富變化情況。[39]

 

參考文獻

1、36 唐德剛.序哥倫比亞大學之家譜收藏。見:編委會,慶祝蔣慰堂先生七十榮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68:265、267

2、6 成文編.美國家譜學會中國族譜資料目錄。臺北:成文出版公司,1983

3、5、7盛清沂.國學文獻館現藏中國族譜資料目錄初輯。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1982:2

4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編,中國家譜目錄。山西人民出版社,199

8、29 張炎憲、陳美蓉.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71、72

9 趙振績,陳美桂.臺灣區族譜目錄。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出版,1987.1

10、19、20、21 盛清沂.臺灣家譜編撰之研究。臺灣文獻專刊,14,(3)

11 羅香林.中國族譜之流傳與保存。見:王秋桂,王國良.中國圖書文獻學論集。臺北:明文書局,1983,9:775

13 彭桂芳.臺灣百家姓。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3.8:1-7

14 臺灣文獻,1980,31(3):90

15 陳紹謦.臺灣文獻,1958(3):1354

16、26、27臺灣文獻,1980,31(4)

17 羅香林.中國族譜之流傳與保存。見:王秋桂,王國良。中國圖書文獻學論集。臺北明文書局,1983.9:775.

18 禾日編著。臺灣的根及枝葉,“國家”出版社,1983:88、119

22 陳紹謦.姓氏家族宗親會。臺灣文獻,9(3):1354

23 林恩顯.林合吉堂家譜。臺灣文獻,1980.31(3):90

24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出版社,1995:3

25 陳捷先.清代臺灣地區的方志族譜與老字據。見:黃康顯,近代臺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大學出版社,1987。12:16

28、30 陳紹謦.陳氏家族宗親會。臺灣文獻,1958,9(3):135、15

31、32、33 謝佐芝.客家源流。新加坡崇文出版社,1991.10:42

34、35 施添福.臺灣取落研究及史料分析。臺北,頁114

37 黃典權.霞寮陳氏族譜研究。臺灣文獻,1957,8(1):703

38 楊國鑫.臺灣客家。臺北:唐山出版社,1993:287

39 王世慶.家乘和族譜的來源。臺灣文獻,1980,31(3):4-8

印永清: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文獻編纂研究中心主任,兼華東師大台港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通訊位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華師大逸夫樓 郵編:200062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