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譜牒文化 »

姓氏與家譜

作者:鄒華享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6月01日

姓氏與家譜

姓氏是什麼

姓是社會成員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識別標誌和符號,是區別這個或那個有著血緣關係(或其他聯繫)的家族的標誌和符號。比如孔子的孔,據《姓氏尋源》卷二四“《廣韻》雲,孔,姓,殷湯之後。本自帝嚳次妃簡逖吞乙卵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天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孔子苗裔至今已傳至70多代,也都是孔姓。

為什麼姓是一個有著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呢?這可以從姓的字形來探求姓的意義。姓是會意字,由女、生兩字合成。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雲:“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由此可知,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同一個母親生的子女就是同姓,同姓也即同祖。中國的姓起源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遠古時代,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以女子為中心,形成一個共同始祖母的母系氏族,若干個氏族組成一個原始的部落。為了區別不同血緣的這個與那個母系氏族,每一個母系氏族都產生了自己特有的標誌和稱號,而這些標誌和稱號就是最原始的姓。最原始的姓有姬、媯、姒、姚、薑、妘、嬴、子、好、姞、任(妊)、隗、羋、弋(囗)等,大都從“女”字,恰恰說明瞭姓是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有了姓,可以辨別同一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主要起著“明血緣,別婚姻”的作用。“同姓不通婚”,使原始時代的群婚制發展到了以血緣為準則的婚姻制,標誌著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姓的產生,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母系氏族制度經過一段繁榮發展之後,生產力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男子在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最後取代婦女居於主導地位,但在氏族內部的結構、制度以及氏族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在同部落若干個母系氏族中,一些處於重要地位的男子需要有符號作為自己的標誌,於是就產生了氏。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是男子在母系氏族社會逐步取代女子地位的象徵。“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鑒•外記•注》)“氏”字起先用“是”,表示存在的意思,即誰誰在這兒,也就是部落支系的居住地,往往借用圖騰、徽號或地名作為標記。在從父家長制家族向奴隸制家族的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了大量有姓氏的家族。傳說這些家族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歷史舞臺上馳騁風雲,演出了一幕幕豐富多彩的氏族悲喜劇。比較著名的大致有如下家族系統:一是神農氏系統,薑姓,最早的族長炎帝。最著名的家族有烈山氏、共工氏和四嶽。二是伏羲氏系統,風姓,最早的族長有太皞、少皞。《帝王世紀》說這個家族從太皞死後,共傳了從女媧氏、太扈氏到無懷氏十五代。三是高陽氏系統和高辛氏系統。高陽氏最早的族長顓頊,高辛氏最早的族長叫帝嚳,這是兩個有較近血緣關係的家族或部落。這兩個家族人丁繁衍特別興旺,《史記》根據傳說,把虞舜、夏禹說成是高陽氏的後裔,把唐堯、殷契、周棄說成是高辛氏的後裔。四是軒轅氏系統,最早的族長黃帝。傳說黃帝同蚩尤作戰時,曾率熊、羆、貔、貅、貙、虎參戰,這應是以獸為圖騰的六個氏族,所以黃帝又稱有熊氏,說明黃帝既是轅轅氏,又是有熊氏的族長。傳說黃帝有25子,即25個家族,其得姓14人,為12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又傳說姬姓為黃帝的嫡傳,建立周王朝的姬姓周家族是黃帝的軒轅氏的嫡系。至於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說少皞、顓頊、帝嚳是黃帝的子、孫和曾孫,那只是傳說中的一種記載而已。各種傳說留傳下來,形成了不同版本的說法。

姓是“別婚姻”,氏則是“明貴賤”。正如《通志氏族略》說的那樣,“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在夏商周之時,姓氏分而為二。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用語。

中國姓氏究竟有多少?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近12,000個姓氏,其中單字姓氏5000多個,雙字姓氏4000多個, 3-9字的姓氏2000多個。流傳久遠的啟蒙讀物《百家姓》,乃宋初錢塘老儒所作。僅收錄 438個姓,其中單姓 408個,複姓30個。近年來的統計資料表明,有3050個左右,其中單字姓約2900多個,雙字姓約 100多個,三字以上的姓極為少見。這3000多個漢字姓氏中,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資料表明,最常用的只有 100個姓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60%以上。這 100個姓氏按人數多少為序,排列下來是這樣的:

  李王張劉 陳楊趙黃 周吳徐孫 胡朱高林 何郭馬羅 梁宋鄭謝 韓唐馮於

  董蕭程曹 袁鄧許傅 沈曾彭呂 蘇盧蔣蔡 賈丁魏薛 葉閻余潘 杜戴夏鐘

  汪田任薑 范方石姚 譚廖鄒熊 金陸郝孔 白崔康毛 邱秦江史 顧侯邵孟

  龍萬段雷 錢湯尹黎 易常武喬 賀賴龔文

湖南有多少姓氏?使用情況又如何?至今還沒有統計資料公諸於世。在一些新修的市、縣誌中,對本地姓氏的使用情況有簡略的說明。根據這些市、縣誌的姓氏記載,經過初步的綜合整序,分析排比出2116個姓氏(見“附錄”),顯然不是一個十分準確的數字,但也足可以反映湖南姓氏的存在情況。在2116個姓氏中,有一部分姓氏是因遷徙、因工作、因婚姻或其他緣由進入湖南的,在湖南這塊土地上並沒有形成家族世系。有的姓氏人數極少,如華容縣1990年統計,全縣有 465個姓氏,其中 1姓 1人的有81個姓,占百分之十七以上。至於姓氏的使用情況,大概排在前面的仍然是李王張劉陳楊諸姓,而具體到某一個縣市就不一樣了,比如說東安縣,唐姓人數最多;茶陵縣,譚姓人數最多;排在全國 200個常用姓氏以外的滕姓,在麻陽縣排名第二;居全國第67位的鄒姓,在新化縣列名第四。本書所收 268個姓氏,其人口數估計占全省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姓氏的來源

中國姓氏的來源紛繁複雜,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幾種情況:

(1)以祖先的居住地、封國、封邑、采邑為姓

傳說中的黃帝,名軒轅,姓姬,“因長於姬水,因以為姓”;炎帝神農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濱,以“薑”為姓。

周王朝建立後,周家族為了鞏固在全國的統治地位,採取了“營成周”、“建侯衛”的策略,把周家族歷代族長(周王)的子孫和與之通婚的姻親家族以及臣服周朝的古老家族分封建國,“致邑立宗”,以致于形成周初有“數百國”之稱。春秋戰國時代,周朝的諸侯國逐漸被消滅,其子孫後裔多以封國為姓,如周、吳、鄭、陳、衛、蔣、沈、韓、朱、秦等二百餘姓。封邑不同于封國,古代有十家為邑之說,邑的範圍要比國小得多。采邑,周朝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卿、大夫以采邑為食祿,故亦稱食邑。有馮、華、蘇、范、苗、柳、薛、鮑、藍、濮、雍等二百余姓起源于封邑和采邑。

(2)以祖先的姓氏、名字、諡號、封號為姓

以祖先的姓、名、字、號、諡號、封號為姓,產生在周朝,尤其在春秋戰國時代較多,有孫、張、孔、金、柏、潘、葛、奚、昌、鳳、方、俞、袁、史、常等三百餘姓。如韓姓,以韓流為始祖;高,出自薑姓。齊國上卿傒,是公子高的孫子,因功受賜,以祖父的名高為姓;張姓以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解侯為始祖,解侯,字張,後人以字命氏;周武王為其父諡號為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孫有以諡號文為姓者。

(3)以祖先的職官、爵位為姓

中國歷代都設有不同的官職、爵位。在古代當過職官的人,其後代子孫以為榮,有的遂以祖先職官、爵位為氏,有蔔、倉、符、節、寇、庫、農、錢、山、權、師、司馬、司空、司徒、司寇、樂正、宗正等百餘姓。如山,據《廣韻》記載,兩周掌管山林的官員叫山師,其後代子孫以職官為姓;稻,《周禮》記載,周朝官制中有稻人一職,掌農田耕作之事,任此官職的後人遂以稻為姓;公,據《通志•氏族略》載:魯定公封魯昭公的兩個兒子衍、為二人為公爵,人稱公衍、公為,二人的子孫便以衍、為的爵位為氏。

(4)以職業、技藝為姓

《風俗通•姓氏篇》雲:“凡氏於事(指職事,即職業技藝)者,巫、卜、陶、匠。”陶姓,相傳帝堯在任部落首領之前以燒制陶器為業,後人中有一支以先祖職業為氏;巫姓,傳說帝嚳的後代有專門掌管占卜、祝禱的,又會醫術,人稱巫人、巫祝,其後人以技藝傳家並以巫為氏;梓姓,古代製作木器的匠人中有一種稱為梓人,其裔以梓為氏。還有董、甄、糜、屠、鏡、畫、釣、僧、騶、檢等姓。

(5)以事為姓

以事為姓,即以祖先所經歷的某個重大事件為氏。如所姓,春秋虞國有個主管伐木的官名虞衡,聞伐木之聲"所所"而取之為姓;班姓,據說春秋時楚國王若敖之子鬥伯比,幼時曾被棄於野外,有猛虎哺乳未死。後代子孫因虎身有斑文而命姓斑,古時斑、班通用,後遂為班姓。還有松、冠、東、銳、苻、蒲、藥、幸、白象、羊舌等姓。

(6)以圖騰、族號為姓

有的姓氏源於古代的圖騰或族號。所謂圖騰,是指上古時一些氏族視某種動、植物為保護神,產生對其的崇拜和信仰,於是以圖騰為氏。如傳說中伏羲是雷神的後代,雷神是一個龍身人頭的天神,所以伏羲崇拜“龍”;上古五帝之一的少皞,以鳥為圖騰,因此有龍氏、鳳氏。古代,一個部落、一個氏族,均有自己的族號,這些族號後來都衍變成姓氏,如商族的商,夏族的夏,周族的周等等。

(7)以天干地支為姓

古代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迴圈相配,以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周而復始,迴圈使用。十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此命姓氏。

(8)以次第、方位為姓

伯、仲、叔、季、孟、維、孺、太伯、太叔、仲叔、叔孫、季孫、第三、第五等姓氏,分別來自兄弟排行次序、其他親屬輩份次序以及家族次第等。東方、西門、南門、北門、北郭等姓氏,又是以祖上居住的方位為姓。

(9)帝王賜姓、貶姓

從漢朝起,有不少封建帝王為了籠絡臣民,給有功的大臣賜姓,多賜以國姓,即皇家的姓氏。漢高祖曾賜項伯姓劉,並封他為列侯;賜婁敬為劉敬。唐朝李姓皇帝賜姓更多,不少異姓開國元勳被賜予李姓,如李勣,本姓徐名世績;還有羅藝、杜伏威、邴元紘等等。李抱玉,原名安重璋,天寶末年因戰河西有功,唐玄宗為其改名抱玉,後安祿山謀反,安抱玉“恥與逆臣同姓”,於是玄宗又下詔令“徙籍京兆,舉族以李為氏。”被賜姓者的後人以賜姓為榮,遂世代以賜姓為氏。對投降歸順的外族首領也以賜姓手段相籠絡。如唐太宗時,鮮卑拓拔赤辟率部歸附唐朝,太宗賜姓李氏;如宋神宗時,西藩木征率洮、河二州投降宋朝,神宗賜其官為榮州團練使,並賜姓趙,名思忠;等等。歷代皇帝除賜國姓外,有時還賜臣民別姓。如蒙古人脫歡之父明洪武年間歸順明朝,明太祖賜其姓薛,後來脫歡嗣父職,又賜名斌。

在賜功臣、歸降將領國姓、別姓以示恩寵、進行籠絡的同時,歷代皇帝還有賜惡姓來懲罰異己的。如南朝齊明帝殺魚腹侯蕭子響後,貶其姓為“蠨”,名叫蠨蛸,蛸是一種長腳蜘蛛。梁武帝弟弟的兒子逃奔北魏,後又回歸,豫章王也逃跑到北魏,梁武帝憎恨他們的背叛,分別將其蕭姓改為背氏、悖氏。唐武則天將中宗皇帝的王皇后廢掉後,改姓為“蟒”,高宗寵倖的蕭良娣改姓“梟”;將起兵反對其稱帝的越王李貞、琅琊王李沖及受牽連的諸王貶為“虺”姓;還將其侄兒武維良、武懷運殺死,賜其後人姓“蝮”。虺、蝮為毒蛇之意。

(10)因避諱、避難改姓

古代有所謂的避諱制,即遇到君父尊親的名字要回避。隨著封建宗法制度和儒教禮學的興盛,避諱漸漸由禮法形成制度,最重要的是避君諱,稱國諱、公諱,若犯君諱則有“大不敬”之罪,有殺頭之禍。在歷史上,約有二十多個姓因避諱而改姓。如西楚霸王名籍,當時的籍氏改為席氏;漢宣帝名洵,荀洵同音,荀氏改為孫氏;東漢明帝名莊,東漢姓莊的改為嚴姓,老莊則稱為老嚴,莊子稱為嚴子;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當時匡姓為避其偏諱改姓為音近字羌,胤姓改為同義詞嗣;趙匡胤的父親名玄郎,皇上下令世上玄姓改為元姓。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由於朝代更迭,戰爭頻仍,人為迫害,其受害者或失敗者逃難他鄉,改姓埋名,其後代子孫亦沿襲相傳。如束姓,西漢高士疏廣曾孫孟達,對王莽篡政不滿,莽“立新”後,孟達逃至東海沙鹿山,改姓束;龔氏、洪氏,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其後代因避仇遂在共字上加龍字,成為龔姓,在共字旁邊加“三點水”,成為洪姓。

(11)外來民族引來的姓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些外來民族進入中原,有些與漢人通婚後逐漸漢化,就以原部落或氏族名為姓,多數為複姓,如尉遲、拓拔、鮮于、宇文、赫連等。也有的外來民族受漢文化的影響,以卜居地名為姓,如桃源翦姓,為新疆維吾爾族一支。明初軍屯桃源,以居住地剪刀溪命剪為姓,後因“剪”字不雅,改“剪”為翦。少數民族在接受漢語、漢字的時候,又創造出不少漢字姓氏,如朝鮮族的“樸”姓,苗族的“刀”姓,瑤族的“盤”姓,傣族的“召”姓等等。

(12)其他姓

有些姓氏,目前還不能歸於上述起源,象慕容一姓源於“慕二儀(天地)之德,繼三光(日月星)之容為由,取姓慕容。”還有的是由字形或字音變化而形成的,如曾姓,出自姬姓,夏朝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地,後人以封邑為氏。春秋魯襄公時,莒國滅掉鄫,太子巫逃往魯國,將鄫字去“邑”而為曾。還有朱姓,本邾也。周封曹挾於邾,邾國後為楚所滅,曹挾的子孫“去邑以朱為氏”。皇甫,本姓皇父,漢代時,皇父氏從魯遷居茂陵,改父為甫,自此以皇甫為姓。另外,還有很多姓氏還不清楚源于何事、何因,還有待於進一步分析考證。

 

名、字、號

一個的名、字、號,是其特定的稱謂符號,是人們以語言文字作符號區別於群體的個體標誌。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雲:“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這是對“名”字的結構和字義的分析,也說明瞭人名的起源及與語言的密切關係。在一片冥暗中,二人相遇卻不知對方是“哪一個”,於是“那一個便以口自名”,即說出對方能認知自己的標誌,諸如形體特徵、行為方式等,並非現在所說的具體的名。只是到了有文字的時代,才開始有標誌人名的專指性語言符號。中國人名的語言形式,漢人一般為二字名或一字名。三國以前以一字名為主,兩晉以後二字名逐漸增多並漸以二字為主。一個人一生有許多名,第一個就是乳名,亦稱小名,是在繈褓中由父母命定的;寄名,是把名字寄託在某人、某物、某神鬼之下,父母祈求子女能健康成長;派名,也叫譜名,一個人在家族中的輩份,根據約定俗成的派語字輩取名;學名,也有以派名作學名的,也有另外起學名的,以寄託先輩的希望,或包含自己的愛好和理想。以故里冠以姓氏代替名字,如韓昌黎(韓愈)、柳河東(柳宗元)、曾湘鄉(曾國藩)、張南皮(張之洞)等。還有筆名、藝名、化名等。

中國人除了名以外還有字,又叫表字,是在本名之外所取的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別名。《禮記•曲禮》曰:“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指古代男子二十歲結髮(將頭髮盤成發結)而舉行冠禮時,要取字。“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禮記•冠義》)。《儀禮•士冠禮》雲:“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古人在成年之後,名只供長輩呼喚或自謙其名,社會上交往時都以字相稱,以示相互尊重。而女子則是在15字歲舉行笄禮(即別上簪子束發)時取字,表示可以許嫁婚配。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但盛行在周代,“冠而字”已成為周代禮法的一部分。這種命名與字的模式,在後代被視為一種制度而延續不衰,直至當代,才不再流行了。古人取字,是從與名的聯繫上考慮,字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二者互為表裏。如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為同義互訓;韓愈,字退之,愈、退其意相反,謂反義相對;如趙家駒,字千里,駒與千里連義推想;清人趙承恩,原名曙,字扶桑,曙即曉,扶桑則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曙與扶桑為連義指實;蔣琬,字季玉,琬為玉類,乃辯物統類;杜牧,字牧之,為辭連用;天干五行相配,一取名,另取字,如秦白丙,字乙,屬天干相合;明劉侗,字同人,由名拆字;秦檜,字會之,檜去木為字,為增減偏旁取字;李宗仁,字德鄰,取“裏仁為之美”,“德不孤,必有鄰”之意;白居易,字樂天,意為樂天知命,故而居之甚易;三國孫權,字仲謀,用排行字;等等,名與字的連貫藝術可以說各有千秋,紛繁多變,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思想土壤裏,孕育了特色各異的命字現象。

人有名有字,還有號,人的號與名、字一般無意義的內在聯繫,而是寄意為號。人的號可分為自號、贈號、綽號、法號、年號、封號、諡號、廟號等。

自號,顧名思義,即自我取號,又叫別字,它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志趣、地名、官爵等。有的固定一個號,有的因意、因事隨時取號。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時,常與客人到琅琊山間飲酒,少飲即醉,自號醉翁,晚年信佛,又號六一居士,即一萬卷書、一千卷金石遺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宋朝著名的理學家邵雍,晚年隱居峽州,放浪長揚山谷間,閑看雲卷雲舒,自號白雲先生。明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八和大合為囗,哭不象哭,笑不象笑,哭笑不得,是對明朝社會的一種諷刺。

贈號,即他人贈送某人的號。如李白,時稱“謫仙”,由賀知章贊李白“子,謫仙人也!”演繹而來。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學家,寶祐四年(1256)到臨安應考高中狀元,宋理宗看到他的名字覺得很吉利,說“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於是別人以“宋瑞”為號贈給他。

綽號,俗稱外號,是外界人給某個人根據其外貌、性情、愛好、學識、德行、嗜癖等特徵強加給某個人的特定姓名符號,往往具有生動、幽默、誇張的特色,鮮明地概括出一個人的性格、思想、歷史功過、是非曲直等,大體上可分為褒揚和貶斥兩類。如頌包拯、海瑞為包青天、海青天;東漢會稽太守劉寵,為政清廉,離任時,山陰縣有五六個老人為其送行,送他一百個銅錢,劉盛情難卻,留下一枚銅錢做紀念,會稽人送給他“一錢太守”的綽號。“銅臭”一詞是東漢靈帝時官居司徒之職的崔烈的綽號,他這個司徒是走皇帝奶媽的後門,花五百錢買來的。南北朝時梁朝有個叫魚弘的太守,聲稱在什麼地方任官就叫那個地方水中魚鱉盡,山中獐鹿盡,田中米穀盡,村裏民庶盡,人稱“四盡太守”。

法號,從事宗教活動的人的稱號。如唐玄奘,法號“三藏法師”,故又稱唐三藏。破山明,明朝著名南派禪宗繼承人,法號海明。

封號,因功而受封爵位,因爵位而為號,稱為封號。班超,東漢名將,因功受封定遠侯,人稱班定遠。馬援,亦東漢名將,任伏波將軍,因鎮“蠻夷”有功,封新息侯,世人因稱之,又稱馬伏波。

年號,是封建皇帝用來表示一個新的年代開始的紀年號。一般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但也有皇帝在位時多次改稱年號,如唐高宗在位三十二年,改元十四次。元惠宗(順帝)在位三十七年,就使用了元統、至元、至正三個年號。明朝建立以後,才是一帝一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年號是洪武,歷史上常使用朱洪武,即指朱元璋;清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康熙、雍正、乾隆分別是愛新覺羅玄燁、胤禛、弘曆皇帝使用的年號。

諡號,是加封給統治階層人士的一種特殊禮遇。古禮規定,諸侯死,天子賜諡;君子死,禮官議諡;高官大臣死,朝廷賜諡。漢朝以後,對諡號越來越講究,諡法也有嚴格的規定。諡號的本來作用是褒善懲惡,即善行得美諡,惡行得惡諡。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諡號是“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曾國藩死後諡“文正”,世稱曾文正公;左宗棠死後諡“文襄”,人稱左文襄公。除了褒揚之外,還有惡諡,如隋朝的楊廣,死後被諡為“煬”,“好內遠禮,去禮遠眾曰煬”,後人稱隋煬帝楊廣。南宋秦檜,陷害忠臣岳飛,留萬古臭名。宋高宗諡“忠獻”,直到宋甯宗才追奪秦檜王爵,改諡“繆醜”,以正視聽。此外還有私諡,即不請於朝廷而由生前友好議定的,如宋代著名理學家程顥,其學行為世人所重,當其死後,士大夫中人莫不哀痛,文彥博根據眾人的品評題其墓碑曰:“明道先生之墓”,“明道先生”就成了程顥的諡號。

廟號,是封建社會皇帝去世以後,新登基的皇帝給先皇帝加封的稱號,以示敬重,不忘祖宗,並按時祭祀。如開國皇帝的廟號一般用“太祖”、“聖祖”,北宋皇帝趙匡胤稱宋太祖,明朝皇帝朱元璋稱明太祖;清朝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稱清聖祖等。

 

派行與取名

取名是一種藝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名的方法五花八門,異彩紛呈。排行取名是其中的一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用伯仲叔季取名就已經盛行。魏晉以後,一個家族同一輩分的子弟就很講究以命名表示同輩的血緣關係。一是在兄弟輩分二字名中用同一個字,顧炎武的《日知錄》雲:“兄弟二名而用同一字者,世謂之排行,如德宗、德文;義符、義真之類。”三國魏夏侯淵有五子,名與字為:夏侯和字義權,霸字仲權,稱字叔權,威字季權,武字稚權。南北朝梁簡文帝諸子的名與字是:大器字仁宗,大心字仁恕,大款字仁師,大臨字仁宜,大連字仁靖等。二是單字名用同一偏旁字。如唐代宗20個兒子,以單字名均以“(辶)”為旁,如適、迥、遐等,無一例外。唐代重臣郭子儀有 8個兒子,名字是曜、旰、晞、昢、晤、暖、曙、映。三是以數位命名,唐代盛行以數位排行和所任官職稱呼一個人。白居易有一首詩,標題是《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卿、澧州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庾三十二補闕、杜十四拾遺、李二十助教員外、竇七校書》,元大指元稹,李十一,指李建,崔二十二指崔韶,韋大指韋處厚,庾三十二指庾敬林,杜十四指杜元穎,李二十指李紳,竇七指竇鞏。數字排行名稱並不是指同胞兄弟而言,而指同一曾祖母所出之族兄弟排行,這種排行法也適用女子,例如杜十娘等。除此之外,以同一義類的字表明兄弟排行的。如唐代呂渭有 4個兒子,分別命名為溫、良、儉、讓。從字形上看,這 4個字互不相干,但因出於《論語•學而》的“夫子溫、良、恭、儉、讓”這句話,含意雋永。很顯然,這種排行取名並不能解決家族內部成員上下左右的輩分縱橫關係,只是到了明初以後逐漸時興起來的用派行取名,上至皇室貴胄,下至黎民百姓,都採用派行取名,才從真正意義上理順了家族內部成員之間的輩分關係,有別於長幼尊卑,維護封建的宗法制度。所謂派行,也可以叫輩行、輩分、班行等,是某一家族在修家譜時,預先選定一些字,這些被選用的字都是能表達美好願望的字,字選吉祥,詞征富麗,如五世其昌、光宗耀祖、龍鳳呈祥、紫氣東來、詩禮傳家、萬世流芳等等,把這些選用的字用四言、五言、七言一句連貫起來,謂之派語,或叫班行詩、字輩語。派語要載入家譜,具有宗法的權威性和歷史的連續性。俗曰:“派為譜之綱也,輯譜定派則大綱既舉,萬目斯張。”族人在取派名或叫譜名時,必須嚴格按輩分高低依次選取派語中相應字輩的字,或放在雙名的中間,或放在後面。派行取名,據說源于明朝開國君王朱元璋。朱元璋登上大明皇帝寶座之後,自然妻妾成群,兒女眾多。他有24個兒子,朱皇帝考慮到隨著子孫的繁衍離散,可能會名字重複,出現親疏不分、昭穆難辨的現象。於是親自為子孫制定了取名命字的方法和原則。他為24個兒子的後代世系,各擬定了20個字,每個字一代。凡子孫初生,由宗人府依據世次順序取名。雙名中的前一個字即太祖所取,後一個字必須是以五行做偏旁的字,取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道理。如朱元璋為其第18個兒子朱楩的後代選定的派語為: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是岷莊王朱楩的第十八世孫,堂兄弟有鎔城、鎔增、鎔堃、鎔堅、鎔墨、鎔壘、鎔在、鎔垂、鎔培、鎔堯、鎔墩、鎔圻、鎔壔、鎔垠、鎔墐等,“鎔”字是欽定的派行字,後一個字都是以“土”字作偏旁,意為土生金之義。此後,按派行字取名,從皇室擴展到民間,逐步形成了一種取名命字的制度。以至於這種取名方法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深入人心,它既可以解決家族成員之間橫的關係,也可以明晰縱的脈絡,,對明長幼,別婚姻有著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宗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某種內在的凝聚力量。如孔子家族,世稱天下第一家族,歷來為封建統治者所看重。明代朱元璋皇帝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為孔氏家族第五十六代孫起欽定十個派行字: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衍。在取名時,“言”是作為偏旁部首。清代高宗皇帝在乾隆五年(1740)又禦賜“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十字;道光十九年(1839)又欽賜“令德維(祗)垂佑,欽紹念顯揚”。1920年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在前三十字後續二十字,並經北洋軍閥政府內務部批准各省縣遵照執行:建道敦(教)安定,懋修肇益(彝)常,裕(蔚)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孟子、顏回、曾參的後裔所用的派語和孔氏家族相同,也是清朝皇帝欽賜的。例如,晚清大儒曾國藩,譜(派)名傳豫,“傳”字輩。但孔氏家族因“天下無二孔”而做到了完全意義上的全國統一,而曾氏家族卻未能做到全國統一,有些地方的曾氏家族的派語是自訂的。

在家族按派行取名時,一般只限於男子,女子是不入家譜的。只是到了民國後期,有些比較開明的家族允許不字(指不出嫁)的女子,經族人認定有承嗣權者才按派行提名入譜,至於已字的婦女是絕對不可能提行入譜的。

歷史進入20世紀50年代,除了少數農村外,用派行取名逐漸走向消失,因為派行取名的依據是家譜,家譜作為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遭到焚毀,修譜活動已經停止。而到了80年代,一些農村又開始了修新譜,隨之用派行取名也出現。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自我記錄,具有強烈的宗族意識,隱惡揚善,為親者諱,攀宗附祖,牽強附會地誇大、編造本族的煊赫歷史,按照儒家禮教重新塑造祖先的形象,規範先人的言行,隨意地、甚至天方夜譚式地溯“源”系“流”。編修家譜的通病是追認“帝王將相澤被後世、文章節義昭垂史冊,為後儒仰宗”的古人為始祖(朱軾:《朱文瑞公集•卷一•高氏族譜序》)。

五代以前是官修家譜,家譜有著不同尋常的政治功能,許多家族為了抬高自己的門第和郡望,肆意編造家族世系,連一些開國的君主概莫例外。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三《姓》雲:“漢時碑文所述氏族之始多不可據。如魏蔣濟《郊議》稱曹騰碑文雲:曹氏,族出自邾。王沈《魏書》雲:其先出於黃帝。而魏武作《家傳》自雲:曹,叔振鐸之後。陳思王作《武帝誄》曰:于穆武王胄稷周。則又姬姓之後,以國為氏者矣。及至景初中,明帝從高堂隆議,謂魏為舜後,詔曰: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則又不知其何所據。夫以一代之君而三易其祖,豈不可笑?況于士大夫乎!”真可謂一針見血,說的很尖銳也很明白。據《晉書》,魏武帝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過繼給宦官曹騰而改姓曹。王沈雲“其先出於黃帝”;操之次子陳思王曹植說曹氏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操之孫子魏明帝曹叡還鄭重“隆議”曹姓出自有虞氏。作為魏國之君的曹氏,況且三易其祖,士大夫為了入仕、聯姻,更是可以數易其祖。或許,他們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祖先是誰,只是看誰的利用價值最大,就攀附誰作為祖先。古代如此,後人繼之惟恐不及。“宋元以後,私家之譜,不登於朝,於是支離傅會,紛紜踳駁,私造官階,倒置年代,遙遙華胄,徒為有識者噴飯之助矣。”(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二六•钜鹿姚氏族譜序》)文天祥就說過,家譜“鑿鑿精實,百無二三”。『瀏陽』張氏八修族譜(清嘉慶二十四年孝友堂木活字本),張聲揚等在福建六修、江西義甯州七修張氏族譜的基礎上續貂瀏邑張氏世系,稱受姓世祖揮,黃帝之子少昊金天氏第五子,字玉爵,號天祿,當誕時始制弓矢,因賜姓張。奉漢留侯張良、唐相張九齡為祖,"八修"尊揮第一百三十四代孫化孫公為始祖,宋淳熙至淳祐時人。而何祖于何時從何地遷瀏陽,譜卻未載,世系源流縷述不清。

瀏陽張氏或為五代之前北方移民之苗裔,或為土著,攀援福建張氏,宗在渺渺之際,何以敬宗收族。譜前載呂蒙正、文天祥“原序”,呂、文何時為幾修張氏族譜撰寫序言,未作任何交待。呂蒙正( 944~1011),北宋時三度為相,文天祥(1236~1283),南宋名臣,二人相隔200 多年,如何同時為張氏族譜作序,荒誕無稽。桃源翦氏因出了著名史學家翦伯贊而聞名遐邇。『桃源』《翦氏族志》述翦姓由來時,說翦氏本姓哈,新疆維吾爾族,因戰功卓著,受皇帝“賜姓”,一說是元帝,一說是明太祖,始祖哈勒八十及其子拜著戰死後,蔭授翦氏後裔為常德衛正指揮使,歷時五代,可明清《常德府志》無載,只載其後裔任過左千戶,顯然是偽造先祖官階。據筆者推斷,拜著次子常黎落籍桃源後,忘情桃源山水,在桃花溪對岸剪刀溪築廬定居,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社會人文環境,於是因剪刀溪之名,易哈氏為剪氏,因邑而氏,古之通例。直到清道光以後,剪氏後人因“剪”字不雅,改“剪”為“翦”。

湘西古為苗蠻聚居之地,世居者為土著少數民族,其遠祖絕非漢人,後民族混居,漸次漢化,但總是苗蠻後裔,具有苗蠻血統。已經漢化的少數民族,為了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和取得社會認同,諱其所自出,乃以遠祖託名於往代偉人,演繹其遷徙源流,附會出顯赫的家庭世系背景。如『城步』《楊氏通譜》“源流總序”中稱楊氏“衍於黃帝”,受姓始祖為杼公,生於周成王三十年,食采邑楊國,為楊侯大夫,始以楊為姓,楊國古號宏(弘)農,乃黃帝所封之地。三十五世祖楊震,字伯起,東漢人,有廉聲,漢安帝勅命封為關西夫子。屢傳至再思,生於唐懿宗咸通元年( 860),五代時奉命守沅州,梁高祖開平四年( 910),擒斬盤踞飛山(靖州界內飛山峒)之敘州蠻首潘全盛,以功封銀青榮祿大夫、辰州刺史。再思確有其人(見乾隆《湖南通志》苗防二,再思原作再興,按再興,南宋時人,其為再思之誤可無疑。),五季時飛山有承磊者,附於敘州蠻潘全盛,為楚將呂思周所殺。既擒全盛,承磊族人再思以其地附于楚。旋複自署為誠州刺史,以其族姓散掌州峒,號十峒首領,再思能保據一方,著威惠,沒後民懷思之,至今廟祀不絕。伯起與再思渺不相及,斷乎不可信也,且飛山之楊初不始於再思。(譚其驤:《湖南人由來考》)楊氏本西南溪峒著姓,唐末以來,繁衍於靖州、通道、綏甯、城步、新寧一帶,其譜述源流歧義自現,間有神話故事,難以自圓其說。即使少數民族中的大姓望族,也落託名造祖的窠臼。如溪州彭氏,湘西眾土司之長,名稱“北江諸蠻,彭氏為大”。曆五代梁、唐、晉、漢、周和宋、元、明、清九姓王朝,為時 817年。彭氏宗譜稱溪州彭氏為江西吉州廬陵(應為吉水)人彭瑊之後。彭瑊,正史雜史均無傳,通鑒載:梁開平四年,吳遣“水軍指揮使敖駢圍吉州刺史彭玕弟瑊于赤石,楚兵救瑊,擄駢以歸”。於是有學者曰:“楚以瑊為溪州刺史,子彥晞(一名士愁)為靖邊都指揮使,守溪州刺史。”清同治《龍山縣誌》“土司考”則稱:“其先有老蠻頭吳著沖……因延江西吉水縣彭氏助理,彭氏以私恩結人心,日漸強盛。至彭瑊,謀逐著沖”,著沖敗走,又命人困斃於洛塔山石洞。“瑊于梁開平間歸順,命為溪州刺史,子彥晞(一名士愁)為靖邊都指揮使,守溪州刺史。”而梁開平四年(開平之末一年)瑊猶在吉州,為吳將敖駢所圍,焉得與吳著沖爭雄於蠻中乎?吉州之彭與溪州之彭既並著於一時,使其固為同宗,何以五季諸史,竟無一言提及乎?譚其驤先生曰:吉州之彭與溪州之彭“則殆如風馬牛不相及,斷乎為絕無關係也”。後晉天福四年( 939),溪州刺史彭士愁引錦、溪州蠻萬餘人寇辰、澧二州,楚王馬希范命左靜江指揮使劉勍討伐,越二年,士愁兵敗,遣其子師暠率諸蠻納溪、錦、獎三州印請降。馬希範采以“蠻”治“蠻”的羈縻安撫策略,仍命彭士愁為溪州刺史,並立銅柱以盟誓。銘文中有曰:“溪州彭士愁,世傳郡印,家總州兵,布惠立威,識恩知勸,故能立三四代,長千萬夫。”而彭瑊至彭士愁僅二代耳,彭氏被命為溪州刺史,果如自瑊始,在銘文中必有所反映。因此,彭氏後人或憑口述譜系,或存心作偽,冒籍江西而已。也有的家譜,因傳主離籍,長期與家鄉少有聯繫,纂修者只是根據他人口傳致使史事失實和失載。

例如,『湘潭』《韶山毛氏四修族譜》(1941年西河堂木活字本),有關毛澤東及其親屬的一些記錄就不準確。“族譜”載:毛澤東,字詠芝。而世人只知道毛澤東,字潤之。“潤之”是否是是後來改的呢?其實,“族譜”記錄是錯誤的,正確的是“字潤芝”。“毛澤東,字潤芝”,這裏主要用“潤”釋“澤”,“潤”、“澤”同義互訓,用“詠”就不好解釋了。之所以是“潤芝”,又要與毛澤民,字詠(潤)蓮,毛澤覃,字詠(潤)菊聯繫起來,三兄弟取字是銜接的。至於什麼時候改成“潤之”,可能是毛澤東1914年到長沙上師範學校讀書時改的,毛澤東有深厚的古文修養,對取名命字無疑是精通的。“潤芝”有點土氣俗氣,而“潤之”則很大氣文氣,還十分豪氣。“族譜”中還記錄毛澤東與楊開慧生的第四個兒子遠懷,“出撫弟澤銘(民)承祧”,也就是毛澤東把第四個兒子過繼給了毛澤民。毛遠懷確有其人,確是毛澤民的撫子,但不是毛澤東與楊開慧生的,而是毛澤民的元配妻子王淑蘭收養的烈士遺孤,原姓王,後改姓毛,譜名遠懷,現名毛華初。1938年被王淑蘭送往延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共湘潭縣委書記、省檔案局副局長、省教育廳副廳長,是已經離休的正廳級幹部。1951年後,毛澤東數次召見毛華初夫婦及其子女,以敘天倫。由於不瞭解這些情況,有些研究“毛氏族譜”的學者提出或“考訂”了一些令人可笑的問題。

當代修譜者多開宗明義要以新思維、新方式修新譜,而實際情況多是沿襲成例,新舊雜糅,思路混亂。在民國時期及其以前,有不少家譜纂修者還能堅持"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修譜原則,始祖或始遷祖斷於可見之時。而當代一些主持修家譜、族譜的人卻反而攀援先祖,編造世系,熱衷於從古典文獻中去爬疏線索,甚至根據戲曲、話本、小說和民間傳說,用姓氏這根“線”隨心所欲地貫串起來,既自欺欺人,又愚弄族人,以致漏洞百出,笑話連篇。如(桃源)《華岩河劉氏四修族譜》,2001年修竣。譜序曰:“劉氏家族歷經四千三百餘年,顯於三代,著于春秋,盛於漢室”,謂受姓始祖源明公為“盤古神農後帝嚳高辛氏之子帝堯陶唐氏即伊祁氏生”,劉邦為第七十五世祖,劉備為第九十五世祖,至第一百五十世祖廣傳公,元配羅氏,生九子,繼配楊氏,生五子,有八十一孫三百六十曾孫,“詳考歷朝子史諸書譜(普)天下之劉氏皆系羅楊二祖妣之後裔也”,這豈不是無稽之談嗎?!

姓氏來源有多種多樣的途徑,特別是像“劉”這樣一些大姓,姓氏來源就更為複雜。如劉氏溯源,其一源出祁姓,為帝堯後裔。相傳帝堯本伊祁氏,其裔孫一支以祁為姓,受封於劉,故以封國為氏;其二源出姬姓,周文王後裔,相傳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子孫以封邑為氏;其三,賜姓,漢朝建立後,劉邦賜一些功臣以國姓,如項伯改劉伯,婁敬改劉敬等;其四,少數民族姓,漢高祖劉邦曾嫁宗室女于匈奴單于冒頓為妻,按當地習俗,貴者以母姓命氏,其子孫多以劉命氏者。在湖南各地都有漢族劉姓,還有湘西苗族劉姓,湘南瑤族劉姓,慈利白族劉姓,長沙回族劉姓,外來滿族劉姓;還有很多他姓改劉姓的,等等,難道“普天下之劉氏皆系羅楊二祖妣之後裔”?!又如孔姓,凡是孔氏家譜,都尊孔子為先祖。自從“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宗于夫子”後,世稱“天下無二孔”,其實,孔姓來源不一,天下的孔姓並不都是孔子的裔孫。所見家譜在姓氏探源上,不少將姓源上溯到黃帝軒轅氏或炎帝神農氏,且不說黃帝、炎帝是傳說中的兩個歷史人物,即使存在的話,這種溯源也是姓氏探源上的誤區。所謂“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只是一種文化認同,並非存在血緣上的關係。中國古代的姓氏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各個家族在不斷地遷徙繁衍,分化聚合,再加上民族的融合,姓氏上的血緣關係已經淡化,要想從血緣關係上找到現代某個家族的姓氏與遠古時代某個家族的姓氏之間的聯繫是完全不可能的,是緣木求魚之舉。

必須鄭重說明的是,筆者絕不是全盤否定各姓氏家譜敘述其世系源流的真實性,而是認為譜述外世紀的源流大多是據史編造。至於內世紀,特別是從始遷祖以後的世系,經歷代續修,雖不乏誇大、杜撰的地方,但大多可作為可靠的家族信史,供相關學科,諸如社會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經濟史、婦女史、人物傳記、倫理學、民俗學等若干方面的研究利用,有著巨大的學術史料價值。

 

郡望、堂號和堂聯

郡望,《辭海》(1999年版)的解釋是:“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世族,稱為郡望(見“附錄”)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如博陵崔氏、太原王氏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李斯的建議下,改諸侯割據的“封建制”為“郡縣制”。把全國分成三十六個郡(後續有增置),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各級行政長官。隨著朝代的更替,郡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其範圍也在不斷擴大或縮小,郡名也有所變更。如今湖南一地,秦置黔中、長沙二郡;漢置長沙國和零陵、桂陽和黔中三郡,此外尚有兩縣屬主體部分位元於廣西的蒼梧郡;三國吳將湖南屬地分成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臨賀、衡陽、湘東、天門、昭陵十郡,隸屬荊州;東晉時,析零陵郡增置營陽郡,僑置南義陽郡;唐代湖南分屬江南西道、山南東道和黔中道,置15州郡。宋代實行路、州、縣三級地方行政區劃制度,郡的名稱取消了。此後,一些地區出現了新的名門望族,於是有人改用“望出”,與郡望的意思基本一致,只是不同時期的不同稱呼。郡望不是一個姓氏的受姓之地,而是一個氏族在不斷地生息繁衍,遷徙播散之中,某一支在一個地方形成了豪族著姓,為他族所“仰望”,如隴西李氏、汝南周氏等,同一個姓氏,即使同宗共祖,郡望之地的姓氏與非郡望之地的同一姓氏,社會地位是迥然不同的。唐末以後,由於“選官不問郡望,婚姻不分閥閱”,標榜郡望失去了實際意義,而演變成為姓氏的一種標誌,不管是否居住在同一地區的人,都可以言李必稱隴西,言周必稱汝南,言王必稱太原,言楊必稱弘農,等。每一個姓氏不只一個郡望,郡望最多的是唐代的張姓,有41望,此外王姓也有31望之多。

堂號,這裏指家譜中所說的堂號,多載於家譜內頁版心的下方。它是某一姓氏中某一房支的稱號,以區分同一姓氏中不同血親的關係。這種稱號有時也稱房號,也可以是某一姓氏某一房支所建祠堂的名稱。某一姓氏某一房支遷徙到某一個地方後,蕃衍生息,人口不斷增加,為了祭祀祖先,以強調血緣關係,團聚族人,維繫家族的統治,一般都要建祠堂,是有直接血親關係的某一姓氏的一支人祭祀祖先和開展家族活動的地方,於是給祠堂取一個名字。同一個姓氏一般都有多個堂號,有的姓氏多達一百個乃至數百個,又有不同的姓氏使用同一個堂號名稱。唐代就出現了堂號,宋代已較普遍,而見諸於家譜的多是清代以後,明代家譜中載明堂號的很少。

堂號的命名方式各種各樣,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以郡望命名,如李氏“隴西堂”、王氏“太原堂”、“琅琊堂”,張氏“清河堂”,劉氏“彭城堂”,陳氏“潁川堂”,楊氏“弘農堂”,周氏“汝南堂”,黃氏“江夏堂”,胡氏“安定堂”等等。二是以祖先的字、號、封號、諡號、著述、生平故事命名,如陶氏“五柳堂”,以晉代文學家陶潛,自號“五柳先生”命名;周氏“濂溪堂”,以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時人稱“濂溪先生”命名;郭氏“汾陽堂”,以唐大將軍郭子儀,德宗時封“汾陽郡王”命名;包氏“孝肅堂”,以北宋丞相包拯,諡號“孝肅”命名;孔氏“詩禮堂”,孔子整理《詩》、《書》,且以“禮”為規範,後人即合“詩禮”為堂號;曾氏“三省堂”,以曾參“吾日三省吾身”之名句命名;左氏“三都堂”,以晉人左思著有《三都賦》命名;周氏“愛蓮堂”,以北宋周敦頤撰有《愛蓮說》命名;朱氏“白鹿堂”,以南宋朱熹講學於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命名;楊氏“四知堂”,以東漢東萊太守楊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為由拒賄命名;王氏“三槐堂”,以宋人王佑“手植三槐於庭”預示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命名;張氏“百忍堂”,以唐代鄆州壽張人張公藝家九世同堂,高宗問其義由,書百餘“忍”字作答,後人遂以百忍為堂名,等等。三是以“聖諭”、“廣訓”命名。清康熙皇帝的《聖諭十六條》、雍正皇帝的《聖諭廣訓》都是有關封建倫理綱常,其基本內容成了命名堂號的主要依據,以敦、篤、崇、務、孝、倫、淳、睦、思、忠、本等字組合命名的堂號大量湧現,各個姓氏重複使用,以至於喪失了堂號“辨血親”、“明遷徙”的作用。還有一些取堂號的方法,如有的就是以居住地名稱或居住地某些地方特徵來命名堂號。

堂聯,也稱宗聯、祠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楹聯,它是貼(刻、掛)在祠堂門柱或家中神龕上祖宗牌位兩側的聯語,其內容和某一姓氏的發祥地、望出地、遷徙源流和某一姓氏歷史名人的嘉言懿行、軼聞遺事有關,以濃縮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一般有四字聯、五字聯、七字聯,還有更長句子的聯語。如鄒氏堂聯:“源出邾婁;望出範陽。”前一句講鄒姓的受姓源流,後一句講鄒姓的郡望。“鼓琴自薦受相印;究學成功觀陰陽。”上一句說戰國時齊國政治家鄒忌,以鼓琴節奏說明治國之道,得賞識,被任為相。封于下邳,稱成侯。任上規諷齊王進賢納諫,整頓吏治,選用得力大臣堅守四境,使齊的國力逐漸增強;下一句是指戰國末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齊國人,有辯才,學究天人,時人稱“談天衍”,提出“五德終始”說,把五行說附會到社會歷史變動和王朝更替上,“深觀陰陽消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

每一句堂聯的後面都有一個歷史故事,在於宣揚宗功祖德,炫耀門庭,警示、激勵後人,繩其祖德,丕振家聲。細細玩味各個姓氏的堂聯,對今人洞察古今、修身養性,也不無裨益。

 

鄒華享

2002年12月于長沙雲霧齋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