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譜牒文化 »

家譜研究的應用價值

作者:姜清水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7日

家譜研究的應用價值

家譜的定義目前比較複雜,被學術界基本認可為:“記述血緣集團世系的載體”。家譜研究在最近一個時期“溫度上升”,受到了不少民俗學者們的追捧。家譜根植來於中國封建社會,必然有封建思想印跡存在。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們目前家譜研究所面臨的課題。

家譜的起源緣由是“優生功能”,為“同姓婚娶,生而不繁”理論問世服務。“同姓婚娶,生而不繁”的理論問世,是人們生活實踐中的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同一血緣交合不利於後代”這個理論也被現代科學所證實是正確的。我國《婚姻法》也確認並以法律條文形式明確此理論的正確性,禁止違背此理論的作法。古人為了分清“同一血緣與異姓血緣”而立家譜。隨著時代變遷,家譜也曾有過“政治選才功能”與“倫理尊祖、尊宗、尊族功能”。家譜的“政治選才功能”,在魏晉南北朝突出,擔當選仕官的重職,到了“有司選舉,必稽譜籍”的程度。家譜的“倫理尊祖、尊宗、尊族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倫理思想,強調維繫以宗法關係為基礎的封建政治制度,保障族權威嚴,從而達到鞏固宗族制度、加強封建統治的目的。家譜的這“三大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時至今日,政府有了完備的戶口、檔案管理功能,應該說家譜是完成了歷史使命。

家譜現在的主要功能是:姓氏世系記載。

筆者就家譜研究的應用價值談幾點看法:

 

一:是文物價值

文物是指“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築、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跡。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係、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家譜起源緣由是“優生功能”,那久其起源年代就可追朔到母系氏族社會中晚期或商代。既然家譜產生歷史悠久,那麼遺留、產生文物價值的家譜肯定不乏其數。

據資料顯示,我國最早的書本家譜是《仙源類譜》,為宋代內府抄本,近千年歷史,彌足珍貴。

據鄱陽湖文化研究會人員介紹:鄱陽發現南宋時期宰相江萬里家族“井譜”和清康熙年、清乾隆年的家譜不少。這些都是能稱之為文物的。

 

二:是資料價值

資料是指生活中必需的用品,也可指可供參考作為根據等材料。

家譜常常拿來與國史相提並論,所謂:國有正史,家有族譜。也有學者把家譜喻有待開發的“金礦”。國學大家梁啟超就認為:家譜“實為重要史料之一”。

家譜記述之內容十分廣泛,如歷史過程、狀態、沿革,世系延續,居地遷徏,人口繁衍,族產名勝,選舉仕途,人物傳記,傳說故亊,婚娶喪葬,族規家訓,詩詞歌賦,祭祀禮儀,民俗風情等等。涉及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民俗學、民族學、宗教學、人類學、人口學、教育學、倫理學、地理學、方志學、遺傳學、詩詞學、醫學、文學等等現代學科。家譜真是一個巨大資料寶庫。有些資料可謂是孤品,十分難得。

鄱陽縣在蓮湖鄉下岸張姓家譜中,就發現范仲淹的一篇名為《贈亞衛尉大丞張大人先生致政歸隱序》文本。范仲淹的此文已刊登在《鄱陽湖文化研究》二〇一〇年第三期上。鄱陽文化人李汗志先生認為:范仲淹的這篇文章“無論從立論觀點,邏輯論述方式方法,還是文章風格、遣詞造句來看,都和范仲淹留下的名篇如出一撤”,若然,此資料就是十分珍貴。確是為范仲淹名篇中又添光彩。

 

三:是道德價值

道德是屬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具有認識、調節、教育、評價以及平衡五個功能。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時代與不同階層的人,其道德觀念都會有所變化。從目前學術界大多學者所承認的人性來說,道德即對事物負責,不傷害他人的一種準則。

家譜中有不少“家訓”、“族規”、“譜列”、“家法”的內容,其中有些“三從四德”、“君臣父子”等封建社會統治思想殘餘,但如尊長愛幼、孝父母、忠國家、睦友鄰、禁賭博等高尙道德、傳統精神就值得發揚光大。

鄱陽縣團林鄉藕壙薑村家譜中記載著清康熙十七年立的“十禁”條約,就很有道德方面研究價值。有“不顧生養”、“酗酒撒潑”、“姦淫亂倫”、“盜人物件”、“欺主少寡”、“倚官害人”、“摸牌賭錢”、“分兄弟情”、“不從師訓”、“婦女入寺”等十禁。

鄱陽縣凰崗有族規為九禁,把“偷砍禁山”放在第一禁,有其山區之特點。而“打罵爹娘”、“同姓結婚”、“殺人”等道德層面的“禁”放在砍禁山之後。

鄱陽縣銀寶湖鄉有七姓共同制訂族規的。他們七姓把“掄劫者”放在首禁,並把“好吃懶做” 納入禁止範疇。

家譜中的“家法”也很有趣,五花八門。有“罰銀”、“責打”“鏟譜趕出”、“扯上旗杆絞死”、“割吊筋”、“剮眼睛”、“跪香”、“說平”(責駡、管教、訓責意)、“擲水中”、“罰酒”、“跪祠堂”等等。

如上族規、家法都能反應出古人的道德教育、道德準則內涵。值得研究,也的確有價值,對現代人道德行為規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四:是文化價值

文化的定義也是很複雜,如:文化是人類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的總和。文化是一種力量。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是一種理念。文化是一種人們對社會的認知度。等等。這些說法都能成立,但不夠完備,未說全文化所承載的功能。

對文化硬要下個定義應該是:一個群體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後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

文化廣義的定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文化狹義的定義: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社會倫理、社會道德和社會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準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嚮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從如上文化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家譜記述的很多內容都符合文化定義的規則。如族規、家法、人物等等記載者是歷史狀況的表現,要求、理想、規念的體現。也可以筒言之:家譜就是一種文化。家譜中所體現的有諸多文化內涵。如:家族史、人物志等等。有人說:家譜就是家庭歷史。中國的國家是以家庭為基礎而組成。換言之:家是國組織中的細胞。中國的諸多傳統文化是靠家譜保留、傳承、傳播及發揚光大的。也就是說:通過對家譜的研究,可以達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目的。也可以通過修家譜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的效應。家和萬亊興,家庭和睦、文明、穩定、興旺了,家族有凝聚力,國家強大才有基礎,社會進歩、社會文明才會牢靠。

如此可以下個結論:通過修家譜,是能促進人們愛國、愛家的激情。也可以傳承中華民族諸多傳統文化。

 

五:是尋根問祖價值

尋根問祖是指世界各個宗族/民族依據文獻資料和口頭傳承文學來探究文化發展歷程,追尋宗族/民族的根源。尋根問祖是一項國際性的活動,在華人思想意識中最為重要。宗族/民族尋根問祖與其文化歷史研究是有分別的,尋根問祖帶有濃重的民間色彩,可以只是通過民間習俗、節日慶典、宗族聚會、尋根遊等多種形式開展,不具有學術研究的嚴謹規範性。在西方一些國家,尋根問祖主要是依據科學研究進行的。如: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等方式,尋找祖先源頭,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

每一件事物都有一個源頭,而尋根問祖就是反向追溯,在文化層面一般分為兩類:文明起源和姓氏起源,傳統意義的尋根問祖多指認祖歸宗、追祖溯源,即為姓氏起源。

中華民族姓氏繁多,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人們不斷繁衍、遷移,由最初的氏族部落,演變成至今逾 24000個姓氏,稱之為“盛氏中華”。隨著姓氏的演變、分化、遷移,原本同一個祖先的族人分佈在世界各地,甚至被區域同化。但這其中始終有一個“根”聯繫著人們,“根”源自於血緣關係,是一種剪不斷的情思,也是親疏觀念的體現,在潛意識中,人們喚起對尋根問祖的需求,渴望與族人緊緊相連。

家譜在尋根問祖的需求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文本證據。家譜是“記述血緣集團世系的載體”,一本家譜有著中華某一姓氏比較全面的世系情況記錄。這給尋根問祖帶來了莫大方便。當然,由於家譜來源、修譜時動機、文化資訊等條件限制,對家譜的可信度,在研究中是值得關注的。特別是對“自家”的延伸部份更要持“懷疑”態度,要做到“孤證不取,疑證不用”。以防上有些古人為了“虛榮”而把“自家”掛靠同姓“名人”腳下的當。

尋根問祖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著非常重要意義!對完成和平統一祖國大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

鄱陽縣的“瓦屑垻”,擁“移民聖地”與“古窯遺址”雙重文化品牌於一體。其“移民聖地”效應開始發生蝶變。安徽、湖北兩省有不少人來此尋根問祖。特別是安慶市,在學者與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組織“尋根問祖”專題研究,並多次組團來鄱陽縣“瓦屑垻”進行“尋根問祖”訪問。鄱陽湖文化研究會也對此“根親”文化進行了大規模的學術討論,並在二〇〇九年的《鄱陽湖文化研究》刊物上登岀了(瓦屑垻專輯)。不論“專題” 也好,還是“專輯” 也罷,最終還是要歸“根”於家譜。這是因為鄱陽縣的“瓦屑垻”,是一個移民的集散地,而不是所有當時鄱陽(饒卅)“瓦屑垻”的出省移民都出於瓦屑垻本地居民,應該是整個或大部份鄱陽(饒卅)“瓦屑垻”的移民在瓦屑垻集中而“移民”于外省。所以鄱陽(饒卅)的家譜就是鄱陽(饒卅)“瓦屑垻”移民,在瓦屑垻集中而“移民”于外省的“根源”之所在。正是如此,在鄱陽(饒卅)“瓦屑垻”的“根親”研究中,不可、也不能離開對家譜的研究。

 

六:是世系記載價值

家譜是“記述血緣集團世系的載體”,一本家譜有著中華某一姓氏比較全面的世系情況記錄。這對研究家族制度、婚姻年齡、平均壽命、世系傳承等都有重要價值。

家譜對某一姓氏世系記載是其功能之一。應該說:世系記載是家譜的一種功能。也可以說:現在世系記載進行時,是家譜的功能表現;過去世系記載進行時,(研究家譜時)就可以轉化應用價值了。

目前,我國戶籍管理制度原則是:管生不管死。也就是說在生者戶籍管理中有記載,死亡的人銷戶。我國的現行擋案管理制度是:保管個人與部門的擋案,與姓氏世系無關。個人擋案中有“社會關係”一項內容者,可能追查到當時填表時的上三代、下一代某些情況。如此:我國目前戶籍管理制度與擋案管理制度,都無法替代家譜世系傳承記載功能。

家譜世系記載價值的體現主要在:研究世系、遷徏、婚姻、壽命、遺傳、出生率、死亡率、男女出生比率以及歷史人物、亊跡對正史記述不足或補充等等。

綜上所述:家譜在其存續的歷史長河中,完成了其“繁衍優生功能”、“政治選才功能”與“倫理尊祖、尊宗、尊族功能”三大功能。對家譜的研究就仍有“文物價值”、“資料價值”、“道德價值”、“文化價值”、“尋根問祖價值”、“世系記載價值”等六大應用價值。

 

注:本文的參考資料主要來源於,王鶴鳴著述的《中國家譜通論》一書。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