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譜牒文化 »

族譜的沿革及意義

作者:  來源:中華姓氏文化網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14日

族譜的沿革及意義

2011-7-28

亂世藏金,盛世修譜。這裏所說的“譜”,即族譜。族譜是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蹟的檔案,以一定的形式記載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要旨。

 

一、族譜的興起及其形式

族譜自有文字以來,始終伴隨著家族組織的一種文獻,是家族組織的構成條件之一。什麼時候家族制度發達,什麼時候族譜也就盛行。世家大族式家族組織形成後,人們根據家族的門第來選官、品人、聯姻。門第不同,政治權利和社會身份也不同。天下的家族那麼多,人們怎麼知道哪家是士族,哪家是庶族?既使同一姓,因天下同姓的人也很多,又怎麼知道誰出身琅玡王氏,誰出身太原王氏?這就需要有一種文獻把天下的士族記載下來,人們根據這種記載來確認誰是士族,誰是庶族,誰是高門,誰是卑門。這種文獻就是族譜

族譜伴隨著華夏民族一路走來,頗為跌宕起伏。在歷史上曾經興旺過一陣子,後來隨著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幾近消亡了。東漢末年到魏晉之際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後,族譜又再次盛行起來,不過從內容到形式都與西周春秋時的族譜不同了。這時稱之為“族譜”的文獻,主要有三種形式:

1 、“家傳”,這是最初級的形式。一個家族之所以在一個地方興旺發達起來,必有幾個人對家族的發展作出過傑出的貢獻,或者做過朝廷要員,或者做過封疆大吏,他們的子孫就為他們立傳,表彰他們的功績,顯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傳》、《袁氏家傳》(汝南)、《裴氏家傳》(河東)、《褚氏家傳》(陽翟)、《謝車騎家傳》(陳郡)等。

2 、族譜的第二種形式是“家譜”,或叫單姓族譜,每姓每族一本。家傳是傳而不是譜,只能記載家族名人事蹟,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記上去。光有家傳還是無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緣關係的,於是有人以家傳為基礎,以家族的世系為脈絡,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眾貫串起來,注明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這就是家譜了。

3 、族譜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族譜”,後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族譜,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族譜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族譜是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蹟的檔案,以一定的形式記載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要旨。在這種官撰的族譜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進去,每姓士族又都詳細列其成員的名字、官位及血緣關係,這就是簿狀族譜。所謂“考之簿世然後授任”(《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引《晉陽秋》),“有司選舉必稽譜籍”(鄭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這種官修的族譜。官修族譜不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關,而且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要對所有自認為是士族,並將其家譜上之於官的家族進行甄別、認定,還要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修訂與重撰,所以朝廷設立專門的常設機構圖譜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來執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載沈約語),並汲收對族譜有研究的學者參與其事。

 

二、譜學和譜家

東晉南北朝時門閥士族制度充分發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據族譜來確認,人們入仕做官要根據族譜來認定門閥的高卑,所以族譜之學就成了一種專門學問,有專門的人從事研究。天下那麼大,士族那麼多,它們之間的關係又那麼複雜,每個家族的歷史,近的興起于魏晉之際,遠的則要追溯到東漢中葉,少說也有幾百年,要搞清楚他們內部和他們之間的各種關係(如:血緣關係、名諱、官位、姻親等等),確非易事。再加上許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族譜,而許多庶姓大族還採取冒名頂替、偽造家世等手段企圖擠進族譜,這就進一步增加了族譜修撰的艱巨性。東晉初年蘇峻之亂,把原來的族譜焚毀了,後來重修,稱為“晉籍”,其分量之大競有東西兩庫(《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這樣繁雜的工作,沒有專門學問,不作專門研究,的確是不行的。所以從西晉以後,到南北朝時,畢生研究族譜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孫幾代從事族譜研究,從而出現許多著名的譜學家。

西晉時著名譜學家是摯虞。摯氏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僕卿。摯虞才學通博,著述不倦。他認為,自漢末以來天下亂象頻仍,人口遷徙頻繁,許多世家大族,子孫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蹟,辨其家族的由來,於是他編撰了《族姓昭穆》,共十卷。此書現巳遺佚,我們雖不能確知其內容了,但這是現在所知道的第一部記載天下士族血緣關係的正式族譜。

東晉南朝的著名譜學家有賈弼之、賈匪之、賈淵祖孫三人和王僧孺。賈氏為南渡的平陽大族。賈弼之在東晉太元年間由朝廷委任撰修族譜,於是“廣集眾家,大搜群族”(《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撰成《十八州士族譜》百帙,共七百餘卷,繕寫抄定,藏在秘閣,另抄別本藏于左戶。其子匪之,其孫賈淵,世傳其業。齊永明中,賈淵與王儉共同參撰《百家譜》,又撰《氏族要狀》、《人名書》等族譜,並行於世。族譜研究成了賈氏世傳的家學。王僧孺出身于東海王氏。他在梁代繼續賈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當是修訂賈弼之之書)、《百家譜集抄》十五卷、《東南譜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此時的族譜之學,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三、族譜是選官和通婚的依據

古代選拔人才首先要查人才的出身門第,那麼負責選拔的官吏,包括吏部官員和州郡中正,必須對全國和本州郡的士族的情況瞭若指掌,否則很可能因為把寒門列入上品或把高門貶為下品而犯錯誤。因此不熟悉族譜的人是不能當吏部尚書的。如南齊時,齊武帝擬用蕭鸞為吏部尚書,王晏反對說,鸞不熟悉族譜,恐不可居此官,齊武帝只好作罷。又如陳朝時,陸瓊作吏部尚書,人們認為他很稱職,就因為他“詳練族譜”(《陳書》卷三〇陸瓊傳)。通婚的姻家如果不是通家之好,而是不熟悉的家族,也要先查族譜,以免“婚宦失類”。尤其是發生婚姻糾紛時,族譜就是解決糾紛的根據了。

 

四、合族與通譜之風盛行

人們的出身門第不同,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門第又主要是根據族譜來辨認的,所以有些庶族出身的官僚、富戶,就企圖通過權勢和金錢,脅迫或買通士族中的某些人,與士族合為一族(首先得是同姓),將自己的家族上到士族的族譜中去,從而擠進士族的行列,這就是所謂的合族和通譜。這種採取非法手段合族、通譜的事例,史不絕書。

如宋時劉延孫為彭城大士族,而宋皇帝劉氏雖自雲出身彭城,但實為庶族,與劉延孫本不同宗。宋文帝為了攀上士族,與延孫合族,並讓自己的兒子與劉延孫序親。對於皇帝來與自己合族,劉延孫也只好接受。北魏太武帝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陽,要改葬於鄴。杜豹為魏郡庶姓,太武帝嫌不光彩,要在杜姓士族中找一人營護葬事,結果找到京兆杜銓。葬事營畢,杜銓遂與魏郡杜氏合族。這些是皇室、貴戚同士族合族的例子。

至於民間的合族通譜就更多了。皇室與士族合族,可以公開進行,而一般的庶族要與士族合族,除了要取得與之合族的士族的同意之外,還要買通撰修族譜的官員,否則就不能合法化。例如賈淵掌修撰族譜之職,有一定權力。有一個叫王寶泰的人,買通賈淵,要把自己的家族上到江左第一大高門琅玡王氏的譜中。事未成而被告發,按律賈淵當處死,由於其子向皇帝叩頭流血乞免,才免去死罪(《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可見當時這種買譜、賣譜的事件也是有的。

族譜是適應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門閥士族制度的需要而興起的,在唐末五代,隨著世家大族式家族組織的瓦解,族譜徹底衰絕了,專門研究族譜的譜學也消失了,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世家大族式家族組織已經徹底瓦解。

 

五、族譜衰絕的過程

唐代中葉,維繫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門閥士族制度的族譜,還在不斷地重修,譜學還相當興盛,譜學家也不乏其人。可是,在唐中葉以後,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後,情況就完全變了。這時族譜已經散亡,譜學已經衰絕,那種專門記載士族門第高下、研究人們血緣世系的官修的族譜,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們據以選官和聯姻的天下望族譜,因為長期戰爭和頻繁的改朝換代,大多毀於戰火。至於藏於私家的副本和單姓譜,或者毀於戰火,或跟著它的主人及莊園一齊被消滅,或者在逃亡流徙中散失。由於族譜在當時已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對於它的散亡人們已不怎麼關心,也沒有必要進行重修。族譜已沒有什麼重大的作用,研究它就沒有多大價值,譜學和譜學家自然也就跟著絕跡了。從北宋以後,許多學者曾經一再談到過族譜衰絕的這個過程。如蘇洵說,自唐朝衰亡,族譜就廢絕了

當族譜衰絕之後,情況就完全變了。歷代皇室以至達官顯宦大都出身于庶族地主,還有不少貧窮士子通過科舉爬到高位,他們中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誰,即使有的人本人心中有數,但也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草野之民。例如宋初的幾位宰相,范質、王溥的家世,只能數到他們的父親,魏仁浦幼時孤貧,父親叫什麼名字,史書上都沒有記載,趙普的世系雖然能數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這種情況均見《宋史》本傳)。他們都是靠中進士這條路爬上高位的,並非由於家族的蔭庇。由於沒有了族譜的記載,家族的世系脈絡只能靠口耳相傳,時間一久,誰是誰的祖先,誰是誰的子孫,在世的人相互間是什麼血緣關係,也就搞不清楚了,家族的世系成了一筆糊塗賬,即使那些確實出身於歷史上的門閥士族的人們,也搞不清自己的來歷了。

每個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組織,必有一部以至數部家譜。家譜又有宗譜、族譜、家乘等不同的名稱。人口眾多的大家族的家譜,同他們的祠堂一樣,還分為通譜、支譜、總族譜、分族譜、大同宗譜、小宗譜等等。宋以後,隨著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譜的風氣十分盛行。到了明清兩代,在農村中,可以說既沒有無譜之族,也沒有無譜之人。

 

六、家譜的內容

家譜是一種簿籍性質的東西,其基本內容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是全族的世系和血緣關係圖表,這是家譜的主要內容,一般占90%以上的篇幅。世系圖表中詳細記載著全族男子的名諱、字型大小、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等,以及生幾子幾女、子何名、女適何地何姓等,有進學中舉、為官作宦者還要記其簡歷。每一代每一人都這樣詳細記錄,不嫌其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家族血緣關係的清楚。世系圖表的基本形式有圖式和表式兩種。圖式是把全家族的世系繪成簡圖。把主要內容注於圖中,使人一目了然,表式是將家族世系排列成表格,將世系的內容用小字注於格內,也可收到眉目清楚的效果。

2.是全文刊載本族有史以來制訂的各種家法族規、家訓家範、祖宗訓誡子孫的言論等。“譜列家箴、家禮、庭訓,立宗法實伸國法也。”(《康熙潛陽吳氏宗譜》卷一凡例)如果一個家族有幾百年的歷史,歷代制訂的家法族規就很多,家譜不惜篇幅全羅列上去。只有少數興起不久的家族,修譜時還未制訂成文的家法族規,它們的家譜才缺少這部分內容。這類東西是封建家族組織的形態結構的特點之一,載入家譜的用意是便於平時向子孫宣講,要求族人永遠恪守,並使族長能依據此類家法來懲罰不服統治的族眾。

3.是家族的歷史。每個家族的家譜,都必有一篇叫做“宗族源流”或“族姓淵源”的小序冠於譜首,敘述本族姓氏的由來,始祖的淵源,遷徙的經過,興盛的始末,祖宗的事蹟等等。家族歷史既是家族勢力向族眾進行宗法思想教育的工具,又是核查家族的系統源流確有依據。一般說來,一個家族的來歷清楚,遷徙分析脈絡分明,血緣關係也必然清楚。

4、家譜的“行輩字派”

這也是家譜所包含的主要規矩。行輩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並區分輩份、排行的一些字。行輩字派在進入家譜以前就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起到了鞏固宗族作用的姓名範疇內的東西是姓。姓是部落的名稱,每個人都用同一個姓,表示每個人都是這家族裏的人。後來種族繁衍,人口擴大,家族越分越多,於是出現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漢以後,姓、氏合一,同時門閥制度又興起,社會中很講門第觀念和家族出身,這個時候,人們就考慮用名字來表示行輩了。

首先人們是用來表示行輩的,尤其是表示排行。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長、次、幼、少、元等等。這些字同先秦時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樣的,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個字。長、元都表示排行第一,比如晉朝王悅字長豫、桓溫字元子,他們都是長子。此外字中用長、元的還有漢司馬相如字長卿、徐庶字元直等等。次,是次子的意思,排行第二。比如東漢時的祭彤字次孫。幼和稚都是小兒子的意思,排行最末。比如東吳主孫堅字文台,而其幼弟孫靜字幼台,東晉葛洪字稚川,三國蜀馬謖字幼常等等。少,是弟弟的意思,比如東漢之時許荊就上有兄長,他的字是少張。此外也有用某一個不是表示排行的字來給家裏的兄弟命字的,如袁紹的兒子們的字一律都以"顯"為第一個字。下層人民常以數字為名來表示排行。

魏晉以後,人們逐漸又把表示行輩的字從字轉向名,這就是現在的家譜中一般的行輩字派了。唐朝的杜甫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宗文、宗武,宋朝的三蘇中蘇試與蘇轍是兄弟。他們也代表了行輩字派的兩種主要形式。

一種行輩字派是對各輩人名中的用字的限定。比如某一輩人的名中都用“明”字,另一輩都用“德”字等等。孔氏家族的行輩字派從思晦開始,他規定下一輩均用“克”字。再往下各輩依次在名中用: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詳、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等等。現在在臺灣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77代孫。

行輩字派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訂的,很多都編成幾句吉祥話,有的文人甚至可以寫成詩。比如浙江《唐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福祿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寧聰”。湖北《汪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於後,世澤延長,齊家有猷。”

行輩字派有的用在名字的頭一個字,有的用在後一個字,以前一種居多。考慮行輩字派,既要考慮其意義,又要照顧讀音,字形適宜人名,而且還可以與大量的字組合成名,不致於因人多而重名。行輩字派快要用完的時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旅長再次將其延長。

這種行輩字派對人名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使雙字名增多,因為這種行輩字派只能起雙字名。但是由於其中一個字屬於行輩字派,家族內的同輩人都用這個字,而且社會上可入行輩字派的字並不很多,所以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字名,只是帶上了家族標誌的單字名。行輩字派還限制了名字的另一個字的使用,這一方面是由於字派的字不多,可與之組合的也不多,另一方面是由於很多人喜歡讓另一個字也互有聯繫,比如杜周的三個兒子分別名叫延壽、延考、延年,壽、考、年都表示壽命,但這種字畢竟不多,如果這一輩有十幾個人,可就十分難辦了。所以行輩字派又往往會造成文意不通的名字和冷字僻名,這是由於宗譜既強調行輩關係,又十分重視名諱,不允許出現重名。

另一種行輩字派是用人名字的偏旁作出規定。像在《紅樓夢》裏,賈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艸”旁,比如賈代善--賈敬--賈珍--賈蓉,這種行輩字派的選擇用字範圍似乎更寬泛一些,但是一代一代用下來,為數有限的偏旁也就所剩不多了,而有一些偏旁仍舊是字少或意差,如“犬”旁。

宗譜的行輩字派由於是加強宗法制度的工具,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這一目的,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誠、孝、禮、福、祿、吉、祥、賢、良等等。第二類是希望宗族延續和昌盛的,如:永、傳、昌、盛、興、延、繼、承、世、多等等。第三類是懷念先祖和歌頌皇天恩德的,如:澤、祖、顯、榮、恩、錫、啟、先等等。這也限制了行輩字派的用字。

宗譜在宋元兩個朝代以後在中層以上的家族中大為風行,甚至影響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輩字派是兩種方法並用,像雍正皇帝一輩的名的第一個字都是“胤”,後一個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輩都是“弘”字,後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咸豐皇帝還分別規定了四個行輩字派:永、綿、奕、載、溥、毓、垣、啟、燾、豈、增、祺。

 

七、家譜三十年或三世一續修

一個家族的家譜,必須定期續修。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家族中總要新生孩子,娶進媳婦,增加人口,還會逝去老人,新增墳墓。家族的田地雖不准買賣,但興旺的家族還會購進公產。破敗的家族,家族的田地也免不了被不肖子孫偷著出賣,發生變化。所以家譜必須定期續修,把上述種種新的變化反映到家譜上來,這樣才能確保家族血緣關係上的清楚準確。續修的間隔時間,絕大多數家族規定為三十年或三世。“譜必三代一修,恐世遠年久,無不散失,乖離之弊,其所失為不小。”(《光緒春谷東溪王氏宗譜》卷首載乾隆間訂《續修舊譜總綱》)許多家族還規定家譜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族譜重修刻板後,每十年匯稿,三十年續倍,補刻刷印,附裝譜後,以免久遠難稽。”(《道光香山黃氏家乘》卷一《族規》)一個家族三十年不修譜,即被認為不孝,“修譜不宜歷年久遠。古人雲:譜宜三十年一修,若不遵此,即屬不孝”(《民國浦城高路季氏宗譜》卷一《譜訓》),出現了這種情況,對族長及族中執事人員要律以不孝之罪,給予國法和家法的懲治。家譜三十年一修,大體上可以把家族中的兩代人銜接起來。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長時間。每隔三十年續修一次家譜,就能趁老一輩還健在,新一代又已成長的時候,將三十年裏家族中的親緣關係的變化準確記錄下來。如果間隔時間過長,老人陸續死去,族中人丁變化就會記不準確,勢必引起血緣關係的混亂。

 

八、修譜的義例

所謂“義例”,類似我們今天說的指導思想。家譜能不能起到維繫家族制度的作用,關鍵在於遵循什麼義例去修纂。如果指導思想不明確,該寫的不寫,不該寫的又寫了,或者兼收並蓄,有文必錄,非但不能鞏固家族統治,還會適得其反,削弱和渙散家族制度。修撰家譜的最基本的義例是什麼?就是“隱惡揚善”、“為親者諱”兩句話。這是近代封建家譜在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條基本原則。一是揚善,寫好的。二是隱惡,不寫壞的,祖先族人做了壞事,不准寫進家譜,

 

九、家譜的保管

家譜刻印出來,要分發給族人保存,以備必要時查詢,發揮它的作用。家譜一般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譜人由房長充任,也有的家族規定推本房之賢能者為掌譜人。掌譜人領取、保管家譜時,要在族長處登記造冊,注明所領家譜字型大小,這樣便於檢查家譜保存好壞,有無破損、失落現象,而且可以分清責任。一個家族,往往在家法族規中對家譜的收藏、保管提出嚴格的要求,違者依家法處罰。如果領譜人敢於瞞眾覓利、鬻譜賣宗、出賣家譜者,則視為不孝,從重懲治。為掌握家譜的收藏、保管情況,家族每年要檢查一次或數次,檢查時,由領譜人攜帶原發字型大小的家譜,到祠堂集中,先由各領譜人相互檢查,後由族長評判,保管好者表揚獎勵,保管不善者批評處罰。

 

十、家譜對於維繫近代家族制度的作用

家譜的作用,在於防止因年代久遠或異姓及同姓異族者遷入本地而造成家族血緣關係的混亂,從而達到“收族”的目的。因此,家譜首先是確認族眾的血緣關係親疏、防止血緣關係混亂的依據。家族既然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結合而成的社會組織,那麼族人在家族中與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在血緣關係中所占的地位。一般說來,在三四代以內,誰是誰的玄祖,誰是誰的子孫,人們是不會搞混的。但是時間一久,族大人多,人們之間的血緣關係就不容易記得很準確。加上本族成員中有過繼族人子為嗣者,有養異姓兒為子者,有隨妻帶來異姓子者,有不同家族的同姓遷居本地者,時間一長,就會搞不清楚他們是不是本家族的人。而這些情況在家譜的世系圖表上一查,就可以據此確定本族成員的地位,,解決世系糾紛,防止血緣關係的混亂。

其次,家譜在歷史上曾是向族人宣傳宗法思想的工具或課本。宣傳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讀譜。通過祠堂讀譜這種家族的重大活動和盛大典禮,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觀念在族眾的思想上紮下根來,達到團聚族人的目的。

再次,家譜在歷史上還是懲罰族人的一種工具。在封建家族制度盛行的農村,族人的名字列進了家譜,就表示得到了家族的承認,取得了合法的地位。而不准入譜或削去譜名,在人們的觀念上認為是一種奇恥大辱。封建家族勢力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觀念,把不入譜和削譜作為隨意處罰族人的手段。族人倘有不孝不悌,犯奸為竊、玷辱家聲、逆倫傷化者,一慨不准入譜,如果在修譜之後發現了這些“罪名”.還要從家譜上削去名字,嚴重的株連父兄子弟一起削去名字。私生子雖有親近的血緣關係,但也不准上譜。

 

十一、家譜是維繫中華民族的紐帶

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也有編制家譜的習俗,但他們大都只有幾百年的歷史。而家譜在中國延續了三千多年,已成為我國的三大文獻(國史,地志,族譜)之一。僅上海圖書館收藏的家譜就有一萬二千多部(九萬餘冊),是目前世界上收藏民間家譜原件最多的圖書館。上世紀五十年代,上海圖書館顧廷龍館長率領一批年輕人跑遍了全國的紙漿廠,從化漿爐前搶下了六千多種家譜收藏。

由於家譜是族人血緣關係的記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軌跡,是以特殊形式記載的關於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遷徙分佈、發展興衰的重要史籍,凝結著華夏文明的形成、發展、傳播及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各種內容,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記載的內容又可反映當時的一些重要事件及經歷,往往可補充史料的不足,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它對研究我國的人文發展及其構成,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價值。

現代人續編的家譜,吸取了歷史上編制家譜的精華,棄其糟粕,將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學歷、專業、經歷、婚姻、成就、照片、位址等都記載下來,還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將家譜記載的內容加以了發展,成為家族中維繫血緣關係及記載家族歷史的珍貴人文材料,以供代代流傳。

現在,互聯網更為分佈世界各地的族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聯絡手段。“數字家譜”的出現,“姓氏網站”的不斷誕生,家譜在網上的“動態更新”和在網上流覽家譜已成為新時尚。用電腦網路匯總“炎黃子孫的脈絡”就有了可能。現代家譜的續編,應逐步趨向於網路化和適度的公開化,從而給家譜材料的真實性和可利用性創造條件。

但不能否認,近數十年來,部分家族因成員遷移頻繁,聯絡疏遠,幾千年家譜形成的記載,目前正處在青黃不接時期,一旦中斷,則無法補救。續編和銜接即將中斷的家譜,實為當代炎黃子孫義不容辭和責無旁貸的事。

今天,炎黃子孫遍佈世界 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華人超過5500萬。每年大批華人不辭艱辛,來到中國祭拜祖先。中國人的這種尋根追祖情結,不能不說與延續數千年的家譜有關。家譜維繫的不僅是一個家族,更是一個民族。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黃一脈,血濃於水。族之本在譜,乃家族繁衍之見證,文化之結晶,親情之紐帶,民族之瑰寶。願後世子孫繼其守成之志,以盡追遠之心。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