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福州府志明.萬曆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福州府志(明.萬曆)《一》

輿地志一

先王建國,辨星考域,壤錯任土,秩如也。南服遐陬,隸王會二千載矣。山海阨塞,具在職方,漸以聖明之化俗,蒸蒸鄒魯焉。行百里者半九十,此其未陰雨之時也,志輿地。

福郡在禹貢為揚州域,周始入職方,稱八閩。初,夏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會稽。地,南至海;郡,其封內也。無餘傳至無疆,楚滅之。秦滅楚,置閩中郡。漢初,封無疆七世孫無諸為閩越王,都冶。即今越山南冶山。武帝時,閩越與東歐數治兵相攻,元封元年,詔徙其民于江淮間。後竄山谷者稍出,自立為冶縣。漢因置會稽南部都尉制之。建安初,始有侯官等五縣。侯官即福、興、泉、漳;建安,即今建寧;南平,即延平;漢興,即浦城。其一,史闕書。吳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晉太康,以侯官為晉安郡,隸揚州,改隸江州。劉宋泰始,改晉平郡。梁天監,改南安郡。陳永定元年,升為閩州,刺史領之。太光元年,改豐州。隋開皇間,改泉州。大業元年,仍為閩州,尋又改為建安郡,領縣四曰閩、曰建安、曰南安、曰龍溪,以閩為治所。唐武德元年,改建州。六年,複為泉州。景雲二年,複為閩州,置中都督府。開元十三年,始稱福州。天寶元年。改為福州長樂郡,隸江南東道,轄縣十。

閩、侯官、長樂、福唐、連江、長溪、古田、梅溪、永泰、尤溪。上元元年,置節度使,開府其地,尋罷節度,置郡團練觀察處置使。乾寧三年,觀察使陳岩卒,複以王潮為節度使,統其軍:曰威武軍。潮卒,審知代立。梁初,為大都督府。其後王氏僣號改元,號長樂府。王氏滅,並歸吳越。周廣順元年,改彰武軍。宋初,複為威武軍,轄縣十二,閩、侯官、福清、古田、永福、長溪、長樂、羅源、閩清、寧德、懷安、連江。屬兩浙西南路。雍熙二年,改屬福建路。大觀元年,升帥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福州為路。國朝洪武二年,改路為府,屬福建布政使司,轄縣十三。閩、侯官、懷安、古田、閩清、長樂、連江、羅源、永福、福清、福甯、福安、寧德。成化九年,升福寧縣為州,不隸郡,以福安、寧德二縣屬之,轄縣十。萬曆八年,省懷安縣,併入侯官,止轄縣九,附郭曰閩、曰侯官,外七縣曰古田、曰閩清、曰長樂、曰連江、曰羅源、曰永福、曰福清。

 

閩縣

在府治東南。東漢,改東侯官。吳屬建安郡。晉太康中,置原豐縣,屬晉安郡。隋開皇十二年,始稱閩縣。開元十三年,置福州郡,縣隸焉。五代,偽閩屢改為長樂縣,尋仍舊。宋、元迄國朝因之,編戶四十裏。

 

侯官縣

在府治西南,亦漢冶縣地。建安初,析置侯官縣。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隋省入閩。唐武德六年,更置於州西北江滸。今侯官縣市去城三十餘裏。貞觀五年,複省入閩。嗣聖十九年,複置。貞元五年,洪水漂沒,觀察使鄭叔則奏移入城。元和二年,複省;五年,複置。五代唐長興四年,改為閩興,以長樂為侯官。清泰二年,皆復舊。宋、元迄國朝因之,編戶三十四裏。懷安廢縣,在府治北。宋太平興國間,郡守何允昭請析閩縣九鄉八千戶置縣,初治芋原江北。咸平二年,轉運使丁謂奏移石岊。元至元間,遷縣西,尋復舊。國朝洪武十二年,縣丞張希閔奏移入城今治古羅城永安門外也。弘治間,給事中許天錫奏分並閩、侯,下省臣議,裁減丞簿,縣仍舊。萬曆初,巡撫龐尚鵬奏俱並侯官,增為五十裏。

 

古田縣

在府城北二百八十裏。唐以前為山洞,屬侯官。開元二十七年,洞豪劉強、林溢、林希等來歸順,都督李亞丘遣參軍楊楚畹招致謝能等千餘戶,奏立縣於雙溪之匯,屏山之南。後又析侯官、尤溪二縣地益之。宋太平興國初,轉運楊克讓遷水口。端拱元年,轉運崔策請復舊,迄元、國朝因之,編戶四十八裏。

 

閩清縣

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裏。唐貞元中,觀察使王翃析侯官縣北十裏置梅溪場。五代梁乾化初,為閩清縣。宋、元仍舊,國朝因之,編戶八裏。

 

長樂縣

在府城東南百餘裏。隋為閩縣治。唐武德六年,析置新寧縣,在今十一都敦素裏,距今治十五裏即古縣。尋改為長樂。上元初,防禦使董玠以地卑潦,移吳航頭。元和三年,省入福唐,五年,複置。五代唐長興四年,偽閩改為侯官,又改為安昌,尋復舊。宋、元迄國朝因之,編戶三十二裏。

 

連江縣

在府城東北九十五裏。晉太康三年,析閩縣溫麻船屯,置溫麻縣。隋開皇中,省入閩。唐武德六年,複置縣,曰連江。宋、元迄國朝因之,編戶二十四裏。

 

羅源縣

在府城東北一百五十裏。唐太中元年,觀察使常岫以連江一鄉為羅源場。鹹通二年,又分閩縣地益之,號永貞鎮。五代唐長興四年,偽閩改鎮為縣。宋天禧五年,避禦諱,改永昌。乾興元年,始改羅源,初治於雙溪之間,地卑潦。慶曆八年。知縣陳偁因土民倪昱、陳智津奏請,乃遷戴坑即今治所。元仍舊,國朝因之,編戶一十四裏。

 

永福縣

在府城西百二十裏。唐永泰二年,節度使李承昭析侯官、尤溪二縣各一鄉置永泰縣。宋崇甯元年,改今名,仍舊。國朝因之,編戶三十六裏。

 

福清縣

在府城東南一百二十裏。隋為閩縣囗。唐析閩縣地,置新寧縣。嗣聖十六年,析長樂南八鄉置萬安縣。天寶元年,改福唐。唐、五代偽閩改永昌。後唐長興四年,始稱福清。吳越有閩,屬兩浙,宋太平興國三年,改屬太平軍;八年,複隸福州。元元貞初,升為州。國朝洪武二年,複為縣,編戶三十六裏。

 

分野

按周官保章氏以二十八宿次舍分屬九州,而歷數家又以周天十二辰次為緯,二十八宿為經,十二國分野應之。二說較若臚列,要之天成象,地成形,實相符者也。《禹貢》有雲:淮海揚州,東南際海,皆其域。閩服故隸揚,要亦濱海而南,于地為吳,于星應醜分,星紀之次,牽牛婺女之度。乃古今持論紛如,有謂自鬥十一度至婺女七度者,帝王世紀也;謂起鬥十度至女五度者,費氏易也;謂起鬥十六度至須女二度者,蔡邕月令章句也。而晉《天文志》,唐《地理志》,其辭不一。顧仰窺附察,吾福當起於女四度,訖牛之七度而止。乃說者曰星紀在於東北,吳越實在東南,疑無與于牛女。然梓慎以星紀失歲,而古宋鄭史墨,又以星紀得歲,而卜吳越兆有,必先應皆如響。是十二次配九州,未甚爽也。敬天者,苟求其故,亦修德以祈之而已。

 

福州府

南北袤四百四十五裏。

東西廣四百四十裏。

西至延平府南平縣界二百五十裏。

東至海岸一百九十裏。

南至興化府莆田縣界二百三十裏。

北至建寧府政和縣界四百里。

東南至大海二百八裏。

西南至興化府界三百六十裏。

東北至福寧州界二百一十裏。

西北至延平府城二百七十八裏。

自府治至南京二千八百七十二裏,至北京六千一百三十三裏。

 

閩縣

袤八十裏,廣九十三裏。

東至連江縣界九十二裏。

西至侯官縣城中南街以東為閩,西為侯官,城外南台以東為閩,西為懷安。

南至福清縣界八十裏。

北至懷安廢縣界。城中麗文坊以南為閩,北為懷安,毛應橋南為閩,北為懷安,湯門外南為閩,北為懷安。

東南至長樂縣界七十五裏。

西南至懷安廢縣界十七裏。

東北至懷安廢縣界一裏而近。

西北至懷安廢縣界一裏而近。

 

侯官縣

袤九十裏,廣八十一裏。並懷安縣袤二百一十裏,廣八十五裏。

東至閩縣界城中南街西屬本縣,東屬閩。

西至永福縣界八十裏。

南至閩縣嘉崇裏一裏而近。

北至懷安縣五裏,界首至縣二十裏。

東南至閩縣界一裏。

西南至永福縣五十裏,界首至縣五十裏。

東北至懷安廢縣界二裏而近。

西北至閩清縣仁溪埕百里,界首至縣三十裏。

又懷安廢縣東至連江縣七十五裏。

西至侯官縣界一裏城外南台西屬本縣,東屬閩。

南至侯官縣界四十裏,北至古田縣界一百七十一裏。

東南至閩縣界二十六裏,西南至侯官縣界至五裏。

東北至連江縣界八十裏。

西北至侯官縣界十五裏以上俱懷安縣,今並侯官縣。

 

古田縣

袤二百五十裏,廣八十三裏。

東至羅源縣界二百四十裏。

西至南平縣界一百五十裏。

南至閩清縣一百五十裏。

北至政和縣界二百里。

東南至侯官縣界一百七十裏。

西南至尤溪縣界一百五裏。

東北至寧德縣界二百里。

西北至政和縣界八十裏。

 

閩清縣

袤一百二十裏,廣八十五裏。

東至侯官縣仁德里十五裏。

西至尤溪縣松陽裏七十裏。

南至永福縣新豐裏五十裏。

北至古田縣和平里七十裏。

東南至侯官縣守仁裏十五裏。

西南至永福縣平蓋裏一百里。

東北至古田縣邵南裏六十裏。

西北至尤溪縣松陽裏七十裏。

 

長樂縣

袤六十五裏,廣一百二十裏。

東至大海澳一百二十裏。

西至閩縣界一裏,水路百二十裏至縣。

南至福清縣界五十裏。

北至海五裏,水路至連江縣百二十裏。

東南至東洛,水路一百三十裏。

西南至石尤溪福清縣界六十裏。

東北至當田澳連江縣界一百二十裏。

西北至閩縣界苦竹溪五裏。

 

連江縣

袤九十五裏,廣七十裏。

東至海二十裏、小埕水寨一百里。

西至懷安縣界豪虎嶺四十裏。

南至閩縣界二十五裏,館頭渡一十五裏。

北至羅源縣界應德鋪八十裏。

東南至海三十五裏。

西南至閩縣界二十五裏。

東北至羅源縣界一百二十裏。

西北至懷安縣九十裏。

 

羅源縣

袤九十五裏,廣七十裏。

東至寧德縣白鶴嶺界四十五裏。

西至連江縣東禪嶺界二十五裏。

南至連江縣北山界三十五裏。

北至古田縣三十八都界一百八十裏。

東南至連江縣抵海四十裏。

西南至連江縣二十五裏。

東北至海一十五裏。

西北至懷安縣界六十裏。

 

永福縣

袤一百一十五裏,廣一百二十五裏。

東至侯官縣界六十裏。

西至尤溪縣界九十五裏。

南至莆田縣界七十裏。

北至閩清縣界四十五裏。

東南至興化府八十五裏。

西南至德化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侯官縣界七十五裏。

西北至閩清縣界六十裏。

 

福清縣

袤一百四十五裏,廣一百二十裏。

東至大海五十裏。

西至興化府百丈嶺分水為界六十裏。

南至大海一百二十裏。

北至長樂縣石尤嶺分水為界二十五裏。

東南至海一百五十裏。

西南至莆田縣蒜嶺分水為界六十裏。

東北至長樂縣薛田嶺分水為界五十裏。

西北至閩縣常思嶺分水為界六十五裏。

 

閩縣

宋分十二都,統三十七裏。元析鳳池西鄉崇賢裏,改為左一、左二、左三、南津四廂,隸錄事司。鄉仍其舊,合海曲、海畔二裏為嘉登海曲裏,共三十六裏,隸本縣。入國朝,析合南裏為江左、江右二裏,複併合南右裏入開化裏,仍三十六裏,統圖凡一百二十六。

左一坊,統圖三。

左二坊,統圖五。

左三坊,統圖三。

南津坊,統圖三。

鳳池西鄉在府城東南,舊名雙桂鄉,宋以許忠定居第在東,改名鳳池。

崇賢裏統圖三舊有都尉、連榮、上仁、棠陰、崇賢五裏。宋並之河口、湖堘。

鳳池東鄉在府城東二十裏,舊無東字,宋增之。舊又有清謹、新昌共五裏,宋、元並為三。

歸善裏,統圖二前嶼、後嶼,舊名歸義。

鼓山裏,統圖四阮洋、魁崎、磕下、石劍(山石如劍痕)蕭崎。

桑溪裏,統圖一獵嶺舊名桑溪,七門橋。

晉安東鄉在府城東七十裏,舊無東字,宋增之。

合北裏,統圖九宋海曲裏,湖山在海中。

嘉登裏,統圖七宋海畔裏。王晡山在海中,海雷石波濤所穿,其下成竅,風搖則訇然有聲。

江左裏,統圖二宋合浦南裏。浮岐、洋嶼、猴嶼、閩安鎮、殷嶼。

江右裏,統圖一宋合浦北裏,舊名海濱裏。囗場、獺嶼、甖崎。

晉安西鄉在府城東五裏,舊名靈芝鄉,有清平、永業、習賢,與今三裏為六,宋、元並為三。

孝義裏,統圖一鷓鴣、秋竹、鵝鼻嶺。

遂勝裏,統圖三初名瑞聖。相傳,文皇帝閱閩版,訝其名太佳,易今名。竹嶼、橫嶼、大乘前。

易俗裏,統圖二白塔嶺、東嶽前、奉真橋、草參亭、茶園、茶山館(舊閩縣尉廨也)。

高蓋南鄉在府城南十五裏,舊無南字,宋增之。舊又有仁德、方勝,與今三裏為五,宋元並為三。

時升裏,統圖七舊龍岐裏、上渡、下渡、浮橋頭、睹橋、埔尾。

仁豐裏,統圖二蓋竹、高蓋山、仙人井、赤瓏、北園、義嶼。

光德里,統圖五高湖、嶼頭。

高蓋北鄉在府城南十裏,舊名烏石鄉,有周鼎、下惟、令德,與今二裏為五,宋、元並為二。

嘉崇裏,統圖九王阪洋、橫山頭、河口、烏石洋、上中下航、釣龍台。閩王時,江邊號新市堤,翁承贊還朝,審知餞之處。

高惠裏,統圖二後浦、河口、五龍塘。

崇善東鄉在府城南七十裏,舊名希福東鄉,凡四裏,元並為三。

欽仁裏,統圖一焦溪、白田。

歸義裏,統圖三蔗崎、枕嶼。

積善裏,統圖三青鋪、苦竹。

安仁鄉在府城東十七裏。

官賢裏,統圖三宋為接賢裏。下濂、白湖、郭宅。

仁惠裏,統圖五城門、龍泉坑、盧下、黃山。

永南裏,統圖五宋為永盛南裏。石鱉、楊橋、新橋。

永北裏,統圖四舊勝殘裏,宋為永盛北裏。磕下、龍門、筋竹、石山。有自然井水甘美。

開化裏,統圖三洋下、連阪、林浦、邵崎、樟林、上董、下董。元合南右裏今併入開化。

 

侯官縣

宋分為十鄉,統五十裏。元析桂枝鄉榮親、聚星、永平三裏,改為右一廂,右三廂,隸錄事司,改鄉為三十七都,統圖十七裏,隸本縣。國朝改廂為坊,析宋榮親裏地,增置西南關廂,複為十鄉,領都三十六,統圖六十有八。今並懷安二坊九鄉二十五都,統圖四十有七。

桂枝鄉在府城西南二裏。唐元和間,以裏人陳去疾登科,故名。

右一坊,統圖四。

西南關廂,統圖一宋延福裏。咸平間,劉若虛登第,授大理評事,知永嘉縣,歸鄉,大父母,父母具慶,郡守謝泌因改為榮親裏。

右三坊,統圖四宋永平裏。

東孝悌鄉在縣南八十裏,舊無東字,宋增之。

草市都,統圖一在西門外,宋孝順裏、城西、草市、貴安、保福。

一都,統圖三距府城十裏,宋永欽、處仁、正節、美宅四裏。柳橋、廊回、祭酒嶺。

十六七都,統圖五距府城九十裏,宋訓翬裏。上二都俱府城西。小目溪。

三十五都,統圖一在府城西北八十裏,宋安平裏。陳湖。

西孝悌鄉在府城西一百里,舊名修文鄉,宋改今名。

十二都,統圖二距府城四十裏,宋揚名、惠化二裏。赤岸。

十三都,統圖三距府城四十五裏,宋招賢、順平二裏。石門。

十四都,統圖一距府城六十裏,宋齊禮裏。上三都俱府城西。塘岸。

勝業鄉在府城西十五裏。

二都,統圖九在府城西一十五裏,宋孝成、新安、方岳、方興四裏。新道。王山宿猿洞之西南,偽閩望祀之所。瓦埕、洪塘、後塢。

修仁鄉在府城西七十裏。

三都,統圖三在府城西四十裏。曆山。

四都,統圖四距府城四十五裏,宋海平、靈鳳、綏平三裏。曇崎、高崎、次下。

五都,統圖二距府城五十裏,宋遷蝗裏。南嶼。

十都,統圖三距府城三十裏,宋永康裏。上三都俱府城西南。橫棣、上街。

永安鄉在府城西北一百六十裏。

十九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二十裏。

二十、二十一,二都統圖一距府一百三十裏,宋永興、清化二裏。黿村。

二十五都,統圖一距府城七十裏。梅埔。

二十六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八十裏,宋守仁裏。上四都俱府城西。仁溪、湯背。

二十九、三十都,統圖一距府城二百一十裏,宋嘉祥東裏。大湖洋。

二十八、三十一都,統圖一。

三十二三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一十裏,宋嘉祥西裏。白沙、大目埕。

三十四都,統圖一距府城九十裏,宋保安上下二裏。上三都俱府城西北。大目溪、崇慶院、豐澤潭。相傳龍年一興,興則暴,漲溪沖梁突岸,乃以鐵纜纜之,上鑄鐵佛,縫罅皆藏鐵,自此不為患。蒙溪。

石門鄉在府城西北八十五裏。

十五都,統圖二距府城七十裏,宋九功、七下二裏。甘蔗。

十八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一十裏,宋歸德里。上二都俱府城西。唐舉。

三十六都,統圖二在府城西北七十裏,宋萬安裏。彭蜞。

東太平鄉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裏。

二十三都,統圖一在府城北一百五十裏,宋安仁裏。雪峰、湯院。

二十七都,統圖一在府城西北二百里,宋東安裏。黃沙嶺。

西太平鄉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裏,舊元豐鄉。宋改今名。

十一都,統圖一距府城西南三十五裏,宋旗亭、志節、享和、永寧、興和、加川、疇川七裏。侯官鎮、嶼頭、後尾。

二十四都,統圖一在府城西一百五十裏,宋仁德里。大箬、小箬。

五芝鄉在府城西南一百里,舊合善鄉。宋改今名。

六都,統圖二距府城五十五裏,舊名真正裏。宋避仁宗諱改清政。白鶴。

七都,統圖五距府城六十裏,宋名光三秀二裏。鐐沙:《方輿記》月嶼出蟟蛤。黃岸、江口、蘇崎。

八都,統圖一距府城八十裏,宋新興裏。古靈。

九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里,宋吉壤裏。以上四都俱府城東南。小臺山。以上侯官縣。

又懷安廢縣,子城坊,統圖四元初有子城。宋子城西、東瀆三廂,後合而為一。

右二坊,統圖二元舊有東西二廂,後合而為一。

感應鄉

一都,統圖二在府城西三十裏,宋西安、安康、清平、立德四裏。內立德里,宋隸靈山鄉。元析隸於此。後浦、清義、縣市、安義、芋原。

崇業鄉宋敦業鄉。

二都,統圖四在府城西二十裏,宋鐘山、擇善、開化、太平、忠信、欽德、贊城七裏。內欽德、贊城二裏舊隸感應鄉,元析附此。城北王延翰葬地。宋乾道間義塚。梅亭、內洋。

靈山鄉

三都,統圖一距府城三十裏。玄沙、應石、白龍、海坑、寶福、杜塢。

四都,統圖一距府城四十裏。上二都俱府城北。宋懷賢、越城、遵化、寧碁四裏。桑佘、餘善塚。

八座鄉

五都,統圖一距府城五十裏。澗田。

六都,統圖一距府城六十裏。上二都俱府城東。宋觀風、孝仁、溫泉、高遷、稷下五裏附城。東瀆、東湖、湖堘、湯泉、磐石、灰田、北嶺。

承平鄉

七都,統圖二距府城三十裏。

八都,統圖三距府城四十裏。上二都俱府城南。宋接下、黃信、順安、孝悌、安上五裏。南洲、鳳岡。

移風鄉

九都,統圖三龍安、何嶼。

十都,統圖二上二都俱府城南五十裏。宋長壽、崇福、清善、勻化、楊崎五裏。內崇福裏即元匯泰裏也。

積德鄉

十一都,統圖五距府城五十裏,仙崎。

十二都,統圖二距府城六十裏。上二都俱府城南。宋恭順、高陽、孝廉、勝平、待賓五裏。湖襄、仙崎。

侯官鄉舊有崇江裏,宋並。

十三都,統圖二距府城四十裏。十沙崎。

十四都,統圖一距府城五十裏。

十五都,統圖一距府城六十裏。以上三都俱府城西。宋清泰、安定、北平、德風、靈運、超勝、江陽七裏。桐口、梧桐嶺。

同樂東鄉

十六都,統圖一距府城七十裏。

十七都,統圖一距府城九十裏。

十八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里。

十九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一十裏。

二十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二十裏。瓜山。

二十一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三十裏。上六都俱府城西。宋施化、前屯、西屯、後屯四裏。

同樂西鄉

二十二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四十裏。

二十三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五十裏。

二十四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六十裏。丁山。

二十五都,統圖一距府城一百七十裏。上四都俱府城西。宋興城、焦溪、前屯、中屯四裏。龍跡石、壽山石。以上俱懷安縣。宋分九鄉,統四十四裏,元通十鄉二十五都。國朝改廂為坊,鄉都仍舊,統圖四十有七。萬曆八年,詔廢其縣,今盡並侯官。

 

古田縣

宋分為四鄉,統一十三裏。元因之,又析為四十八都而統於裏。國朝分在坊為五保,在鄉為四十三都,統圖凡六十有一。

一保,統圖一。

二保,統圖一。

三保,統圖一。

四保,統圖一。

五保,統圖一。以上五保俱在坊,各統圖一。元屬保安裏,四十八都。東溪、感溪、屈鬥、轉水、磨劍石、嗚玉橋、戴星洲、平沙、龍津、花岩、尖峰。

和平里

一都,統圖一舊有四十七都,國朝並之。

二都,統圖二

三都,統圖一谷口、黃田、林洋、神前、芋洋、小鱟。

四都,統圖一永樂十年併入一、三、七、八都。弘治五年複。

五都,統圖一元屬瀨溪裏。舊有六都,國初並破口、車口、後溪、龍潭。

崇禮裏

七都,統圖一。

八都,統圖一。

九都,統圖一。天順六年併入四十八都五圖,弘治五年複。

十都,統圖一。

十一都,統圖一白沙、茶亭、風伯村、螺坑、龍井、桃花塢。

保安裏

十二都,統圖一。

十三都,統圖一。

十四都,統圖一醴酉專山、東溪、金仙嶺、翠屏。

慕仁裏

十五都,統圖一。

十六都,統圖一羊角、洪頭、筋竹、黃蘖山、鳳翀峰、天宮嶺、桃洲、高家游、福全嶺、磨劍石。

新興裏

十七都,統圖一。

十八都,統圖一舊有十九都,今並。石崎、左拔、副拔、平湖。

橫溪裏

二十都,統圖囗。

二十一都,統圖二天順三年,分為二圖。

二十二都,統圖一。

二十三都,統圖二成化十八年,分為二圖。

二十四都,統圖二。

二十五都,統圖二黃柏、造山場、栗木洋。

新俗裏

二十六都,統圖二。

二十七都,統圖一。

二十八都,統圖三。

二十九都,統圖三元屬恩惠鄉。青溪、白溪、洛陽、庵溪。

移風裏

三十都,統圖一。

三十一都,統圖一。

三十二都,統圖二。

三十三都,統圖一。

三十四都,統圖一竿舟、嵩舟、西溪、白籰、若洋、造山場。

安樂裏

三十五都,統圖一。

三十六都,統圖一西寮、馬山、大夫峰、蓋竹、杉洋、徐阪、皮寮、西溪、幽岩峰。

三十七都,統圖一元屬順委裏。

順委裏

三十八都,統圖一。

三十九都,統圖一舊名慎委,宋避孝宗諱改順委。黃蘖、茶洋、雙澗。

安民裏

四十都,統圖一。

四十一都,統圖一廖洋、蘇洋。

四十二都,統圖一。

四十三都,統圖一。

四十四都,統圖一。

四十五都,統圖二上四都俱在縣東北。

四十六都,統圖囗金坑、倒坑、胭脂壟、甘溪、潭溪、牛頭嶺。

 

閩清縣

宋分二鄉,統十裏。元析宣政裏為二坊,合居仁、護仁、為居護仁裏,而省苑丘裏,凡八裏。國初因之,但分居仁、護仁為二裏,凡九裏。今改二坊五都,統圖七。

東奉政鄉宣政裏在縣東北三十裏,元有二都。今析入孝順裏。

升平坊,合一都二都,統圖一。

和豐坊,合十六都、十七都,統圖一天王渡、猴山、錘明、石竹、朱頂。

南鄉安仁裏在縣南。

十九都合十八、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都,統圖一白麵山。

西鄉孝順裏在縣西南。

六都合四都及三都之半,統圖一。

九都合五、七、八都及三都之半,統圖一龍都岩、玉臺山、石屋。

北壽甯鄉仁壽裏在縣西北五十餘裏。宋為永寧鄉,元改今名。

十一都合十都、十二都,統圖一大帽仙山。

十四都合十三、十五都,統圖一。

 

長樂縣

舊分七鄉,宋並為四鄉,統三十二裏。元改為二十四都,增置崇德里,分崇丘、昆由、弦歌各為上下裏,凡三十六裏,鄉仍其舊。國朝因之。今以四鄉統二隅,二十有四都,為圖一百有九。

善政鄉在縣西一裏,宋並永泰鄉為立廉風、建興、崇德、敦素、崇賢五裏。

東西隅,統圖六舊屬德政裏。宋因鄒異中經明行修科,因改賓賢裏,統圖五。弘治十五年,知縣王渙新增一圖。首石、五馬、六平。

九都,統圖五舊屬逍遙裏、進賢裏。黃彈嶺、桃坑。

十都,統圖四舊屬清平、崇德二裏。以上二都俱縣東。沙坑、石馬。

十一都,統圖五舊屬廉風、建興二裏。董奉山、赤嶼。

十二都,統圖四舊屬敦素、敦賢二裏。以上二都俱縣東南。晁石。

十三都,統圖三舊屬仁義、招賢、永勝三裏,有六圖,今省。竹土尋、千曆、柯林。

二難鄉在縣西南五裏,舊崇丘鄉。以潘循、潘衢同登科,因改為二難裏曰同榮。宋並安時鄉昆由、依福、靈石、泉元、歸義五裏為三。

二都,統圖四舊屬崇丘裏。大邊、洋門。

三都,統圖二舊屬信德里,有三圖。隆慶間並之。小邊、瀉水嶺。

四都,統圖三舊屬嵩平裏。白田、嵩山、午墩。

五都,統圖二舊屬連元裏。以上四都俱縣南。石尤嶺、七岩。

六都,統圖二舊屬昆由裏。百石堰、瓢窟、白石、嵐乾。

七都,統圖五舊屬昆由裏黃星潭。

八都,統圖二舊屬同榮、依福、靈石三裏,俱縣東南。參溪、前曾村、小門、鼎辛。

昌化鄉在縣東南十裏,宋並依德鄉為之。海濱、崇德、良田、千靈四裏,舊屬依德,凡七都,三十一圖。

十四都,統圖九舊屬弦歌裏。鼓角。

十五都,統圖四舊屬弦歌裏。石樑、斜頭山。

十六都,統圖三舊屬和風裏。以上三都俱縣東。何下、雙髻石。

十七都,統圖七舊屬崇仁裏,在縣東南。湖東、聖娘山。

十八都,統圖二舊屬海濱、崇化二裏。東石、流水、壺井。

十九都,統圖二舊屬良田裏。江田、天池山。

二十都,統圖四舊屬千零裏。以上三都俱縣南。村下、鐘門。

芳桂鄉在縣東北二十五裏。以林慎思兄弟五人登第,故名。又以慎思首中宏詞科,故改欽平裏,名大宏。凡三都,共統三十一圖。

二十一都,統圖六舊屬敦化裏,今屬從化裏。古爛嶺、響石山。

方安裏,統圖四舊名有西圖。嘉靖四十一年並。桐口、籌峰。

大宏裏,統圖八舊名欽平裏。大石、六奇。

二十三都,統圖七舊名方樂裏。東皇村。盧峰。

二十四都,統圖六舊屬新開裏有六圖。嘉靖四十一年並之。梅花村。

 

連江縣

舊五鄉,宋分為七鄉,統二十四裏。元複為五鄉,分崇德為四裏,尋為四都,又分安仁為二裏,合光化、臨江為光臨裏,凡二十五裏。國朝初,並崇德里為主都,又合安仁為一裏,而省安義裏,凡十九裏、三都,統三十七圖。後分寧善東西二鄉領城內二裏。永福五鄉領城外二十一裏,共統圖四十二。

西寧善鄉在縣治西。

欽平上裏,統圖五在縣治前大街西。東塘村、矮嶺。

東寧善鄉在縣治東。

欽平下裏,統圖五在縣治前大街東。白沙鋪、龍際山。

永福鄉在縣東二十五裏。

嘉賢下裏,統圖一舊屬名聞鄉。麥浦。

二十六都,統圖一桑嶼、東路、關嶺、蛤沙、上下竿塘。

二十七都,統圖二月嶼、日嶼、鶴鼻、馬鞍。

二十八都,統圖一三德山。

二十九都,統圖一上四都囗囗囗。宋、元崇德里隸寧善鄉。

南永福鄉在縣治東南二十裏。

新安裏,統圖二荻蘆溪、南北乾山、兌峰、矩庾山、大坪。

安慶裏,統圖二赤沙渡、彭田、王孫岩、鄭崎、澄岩、福鬥。

永貴裏,統圖三船步渡、荻蘆寨、東岱、後浦、小澳嶺。

五賢鄉在縣治東北七十裏。

安德里,統圖二透嶺、龜魚。

保安裏,統圖二甆窯、香爐山、管瀆。

建興裏,統圖二浮曦、赤後村。

集政上裏,統圖一上洪、白鴿、下廉、麻村、臨海。

集政下裏,統圖三宋有集政裏,招賢上、下裏。鶴嶼、後嶼。

太平鄉在縣治西北六十裏。

光臨裏,統圖一宋光化、臨江二裏,無並為一。羅侖渡、潘渡、洄口、湯洋、張旗山、蘆溪、長圖。

清河裏,統圖一白蓮嶺、寶華嶺、餘斐嶺。

安仁上中裏,統圖一上屯、東岸、白岩、中屯坡西、天鑿、長溪、下屯、菜洋。

北名聞鄉在縣治東北三十裏。

嘉賢上裏,統圖一九灣溪、西際。

賢義裏,統圖一宋進賢裏。三望嶺。

中鵠裏,統圖一舊名通化,唐張瑩詩:“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宋因之,更裏名。南阪山、雷石、降虛峰、黃岩村。

仁賢裏,統圖一宋敦賢裏。翠林山。

安定裏,統圖一洋尾、羅溪山、東充。

羅源縣宋分三鄉,一十三裏。元分羅平、招賢、林洋、霍日、黃重各為二裏,凡十八裏。國朝改附縣為四隅,尋並二隅,省安金、新順、霍日三裏,合羅平為□裏,又分善化、招賢、新豐、黃重、各為二裏,凡二隅一十四裏。今城內為二隅,外十二裏統圖共一十六。

崇德鄉在縣東南五裏。舊有北社裏,宋並。宋、元有安金裏,今併入東西隅及臨濟、徐公、拜井等裏。

東隅,統圖一舊有四隅。永樂元年並北隅入東隅;並南隅入西隅。

西隅,統圖一鯽魚嶼、席帽、印嶼、上梅嶺、下梅嶺。

拜井裏,統圖一松崎山。舊有二圖,永樂十年並之,又有安金裏二圖,俱省。

梅溪裏,統圖一。舊有囗囗裏。永樂十年併入石鱉。道人峰。

善化裏,統圖二。

常熟鄉在縣東北一十五裏。舊有遷明、新豐二裏。宋並置招賢裏。

招賢裏,統圖二烏岩石、堆禾山、舊有四圖,永樂十年並之。

臨濟裏,統圖一紫霄岩、九龍溪。

新豐上裏,統圖一。

新豐下裏,統圖一道者岩、黃沙溪。天順間併入徐公里。成化間複。

徐公里,統圖一仙茅、五馬峰、豐嶺、小童峰。

羅平裏,統圖一龍興嶺、鼇峰、洪福山。天順併入東四隅。成化八年複。

同樂鄉在縣西北七十五裏,統三裏。舊曰屯,宋改為裏。

黃重上裏,統圖一萬石山、梧桐嶺。

黃重下裏,統圖一西洋嶺、霍口溪。

林洋裏,統圖一仙土尋。

 

永福縣

宋分三鄉,統十四裏,元因之。國朝洪武初,析為三十六都,後合為二十七都。今又合為九都,仍舊三鄉十四裏。統圖凡九。

豐和鄉在縣東七十裏,舊有永泰、唐元,今併入永安待旦裏。

永安裏舊分一、二、三都,今合為一。東洋、大章、大霄、官獵。

保安裏舊分四、五、六、七都。今併合待旦裏,統圖一。

待旦裏舊八、九、十都。今並。方廣岩、款驂亭、湯泉、梅岩、磨笄山。

中和鄉在縣南,舊名通化,曰原輔裏舊。

元輔裏舊名開平,分十一二三四五都,今合十一二都,統圖一。又十三四五都,合光德、新豐、高蓋三裏,統圖一。極樂岩、陳山、曹溪岩。

新豐裏舊十八九都,今並。魚坑、楠木崎、辜洋、黃坑口、白麵、瑞峰 方壺。

光德里舊十六七都,今並。大小洋、蘇坑、北山、鐘山、古爛、圓埕。

高蓋裏舊名平蓋,二十二十一都,今並。黃柏洋、花林莊、東坑口、上下阪、謝洋。

官賢裏舊名安樂,二十二三都,今並。又合義仁、感應二裏,統圖一。昆坑、白腰、胡鼻、朱洋。

唐元裏舊名永泰、二十四都,今合龍津裏,統圖一。創嶺、岩村、郭店、龍嶼。

和平鄉在縣西南九十五裏。

龍津裏舊名新津,又名永津,二十五六都,今並。峬嶺、陽井、六尺。

義仁裏舊二十七都,今並。洪山、拏板、後池、辜嶺。

感應裏舊二十八九、三十都,今並。鱉坑、大獵、柳園、龜嶺。

保德里舊三十一二三都,今並。三十一二都,統圖一。又分三十三都,合英達裏,統圖一。濁水、貫塘、際門、沖口。

英德里舊名歸義、三十四五六都,今並。洑口、龍湘、石瀨、溪東、葛洋、登沖、獅子岩、西興嶺。

 

福清縣

舊十鄉,宋並為七,統三十六裏。元改六隅。國朝,改永西裏、舊永慶四裏為西隅,尋為六隅,又析海壇、靈德、化北、平南、平北、永賓六裏為十六都,餘如舊。後又並永壽裏入善福裏,七鄉三十六隅裏。今六隅七鄉,領四十四裏,統圖一百一十有三。

太平鄉在縣東五裏,舊有龍興、崇賓二裏。宋併入永東、永西、海壇三裏。

東隅,統圖一。

西隅,統圖一。

南上隅,統圖一。

南下隅,統圖一。

北一隅,統圖一。

北二隅,統圖一。

永東裏,統圖一舊永慶東裏。河頭、倉下。

修仁裏,終圖一舊屬永樂鄉,又名嘉禾。

海上裏六都,統圖二。

海上裏七都,統圖一。

海下裏四都,統圖二。

海下裏五都,統圖二。

感德鄉縣東。

仁壽裏,統圖二舊萬壽裏。

潯洋裏,統圖一一作潯陽舊屬孝義鄉。太湖、麂店。

新安裏,統圖三瑞岩、覆釜、鹿角。

永賓裏一都,統圖一。

永賓裏二都,統圖四。

永賓裏三都,統圖三代岩、小練山。

方民裏,統圖七海口。

方成裏,統圖二拱辰、龍臥。

崇德鄉在縣東南五十裏。舊有山亭鄉,統遵義、遵教、靈瑞、時和四裏。宋併入附近諸鄉。

福唐裏,統圖三舊欽唐裏,元改今名。征唐。

化北上都,統圖四宋歸化北裏。元,安化北裏。隋時,掠琉球五十戶居於此。

化北下都,統圖一山前。

時和裏,統圖六舊以惇和南、惇和北二裏並為敦化。宋改今名。金山。

平南裏六十都,統圖三。

平南裏五十九都,統圖四。

平南裏六十一都,統圖三。

平北裏上都,統圖五舊安夷北裏,隸山亭鄉。瑟頭。

平北裏下都,統圖四門樓、西井。

井得裏,統圖四水拜而得之,名拜井裏。元改今名。達溪、北濠。

孝義鄉在縣南九十裏,隔海。舊隸萬安鄉。

隆仁裏,統圖二宋棲仁裏。西林。

南日裏,統圖二舊名南匿,隸萬安鄉。南日嶼。

化南裏,統圖八舊隸常德鄉。宋為歸化南裏。元改安化南裏。前薛。

江陰裏,統圖八隔海,舊隸四嶼、西山,常德鄉上林、後林。

臨江裏統圖二涇江、城頭、柯嶼。

萬安鄉在縣西南四十裏,舊有文秀鄉,以翁承贊得名。宋嘉祐中,並隸萬安。

萬安裏,統圖一上鄭、漁溪、後崎、梧窗。

新豐裏,統圖一舊屬太平鄉。

靈得裏上都,統圖一舊作德。涇江。

靈得裏下都,統圖一前赫。

蘇田裏,統圖一舊隸文秀鄉。蘇溪。

安香裏,統圖一鷓鴣鄉、綿亭、石鑼、石槍。

光賢裏,統圖三舊隸文秀鄉。蒜嶺、垓灶。

長東鄉在縣西四十裏,舊有長樂西鄉,北為東鄉。宋並西鄉北,遂去樂字。

文興裏,統圖一舊隆興裏。東塘。

清源裏,統圖一一作清元,舊半屬西鄉。東張。

方興裏,統圖一五周岩、常思嶺、傀儡嶺、磨石。

新寧裏,統圖一舊屬西鄉,有裏外裏,今並。

永福鄉在縣南十二裏,宋為永樂鄉。有常樂、元福、立德里,後並。

永福裏,統圖一。

清遠裏,統圖一舊隸萬安鄉。

遵義裏,統圖一舊屬山亭鄉。東際、石龍嶺。

善福裏,統圖一舊屬長樂東鄉。宏路、古屯。

永壽裏,統圖一。

 

山川(上)

郡,內外皆山也,城中蓋有九山雲。諺雲:“三山藏,三山現,三山不可見”。東南隅為九仙山,初名于山,相傳何氏兄弟九人居此仙去,故名。《閩中記》雲:“越王無諸九日宴集之所,有大石樽尚存,故又名九日山。”其峰曰鼇頂峰,又曰狀元峰。有石刻,宋狀元陳誠之讀書處。山周遭有平遠台、煉丹井、浴鴉池、磊老岩、躍馬岩、喜雨台石上篆書二字,其下有樓,今廢。仙人床、金積園、杏壇、有石刻。廓然台、有石刻。棋盤石、玉蟬峰、琴台、青牛洞、醉鄉石、九日台、龍舌泉、石龜池、梅嶺、獅子岩、集仙岩、小華峰、有石刻。仙羊石、攬鼇亭、金粟台。宋郡守程師孟以塔中所塑金粟如來像名石,上刻“金粟台”三字,郡守元絳篆,後絳之侄積中為守,繪金粟像於台側。蔡襄《九日登九仙山》詩:“偶爾尋幽上翠微,遊人啼鳥似前期。花開行即露沾紙,山下放衙雲蒲旗。豔豔舞衣朝日近,飄飄商櫓落潮時。傳杯且與乘春醉,身世悠悠兩自遺。”辛棄疾《九日登九仙山》詞:“貪數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能得許多愁,只有黃花依舊。萬象亭中滯酒,九仙閣上扶頭。城鴉喚我醉歸休,細雨斜風時候。”朱熹《寄題九日山廓然亭》:“昨遊九日山,散發岩上石。仰看天宇近,俯歎塵境窄。歸來今幾時,夢想掛蒼壁。聞公結茅地,恍複記疇昔。年隨流水遠,事與浮雲失。了知廓然處,初不從外得。遙憐植杖翁,鶴骨雙眼碧。永嘯月明中,秋風桂花白。”黃囗老《登平遠台》詩:“六鼇簸蕩玄圃辟,三島崩騰失空翠。海風掣斷南山雲,分我滄洲半江水。台南岩穀青岌岌,奇松怪石作人立。山巔恐有風雨來,林徑空蒙落花濕。水東屴崱結平陸,積霧飛嵐坐堪掬。蓬萊迢迢幾萬里,一碧天光浸寒玉。吟翁回首看不足,緩步策蹇度空穀,誰知咫尺山中幽,望斷殘碑立修竹。”

 

烏石山

在西南隅,與九仙山對峙。唐天寶八載敕改為閩山。宋改道山。郡守程思孟所名,舍人曾鞏記略:福州治侯官,於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于閩為最平以廣,四出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城之內外皆塗,旁有溝,溝通潮汐,載舟者晝夜屬於門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钜麗相矜。而佛老之徒,其宮又特盛。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為是州,得閩山嶔崟之際,為亭於其處。其山川之勝,城邑之大,宮室之崇,不下簟席,而盡於四矚。程公以謂在江海之上,為登覽之觀,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洲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有薛老峰、唐鹹通中,侯官令薛逢與神光寺僧靈觀游,書石:“癸卯歲夜大風雨”,其字倒立。天章台、在山之東有石刻。坐禪石、勁直若筍,峙磐石上,微觸即動,又名降睡石。天臺橋、有石樑。鄰霄台、有清虛亭,一曰淩霄。初創之時,四面材瓦土堊皆秤,而後建,約曰:“損則勿修,修則必壞。”於是屹立霄漢之中,後人不悟,遽修之,不逾時而壞。亞鳥浴池、古記雲:“雷震石成穴丈餘,不知泉脈所出,夕時群鴉亂浴,故名。蟠桃塢、石壁有字。金蟒穴、後唐天成間,石穴有巨蟒,鱗如黃金,蟠屈六七丈。王氏命運土塞之,建大殿其上。今所稱葫蘆城是也。仙井、任放煉丹於此。金剛跡、華嚴岩唐嗣聖間,有僧持華嚴於室,因一夕雷雨大震,辟為巨石。般若台、即華嚴岩石,李陽冰篆刻存。初陽頂、唐閻濟美謂從事曰:“每旦群峰猶瞑,獨此峰太陽光升。因名。落景平、即初陽之西。崔公井、在尊勝堂前,知州崔幹賞其甘美。射烏山、一名九口山。謝公浴堂、鑿井引泉為之。向陽峰、有石刻。天香台、有石刻。清泠台、有石刻。霸石、有石刻。鱗次台、在山東麓。頭陀岩、在蟠桃塢前。安文頭陀因遊山澗寺,山莽蔓中得岩竇,僅可容身,遂宴坐其中,因名。放生池、宋時聖壽群守率緇流放生於此。石佛像、唐天寶中,雷震石中,湧出佛像。石觀音、《三山志》雲:僧廣惠刻。銅像、王氏用銅六萬斤,黃金三百兩,鑄彌勒像,方三丈六尺。長樂台、在千福院,太守程師孟刻石。道士井、在天王嶺下。晉時林氏入閩,有華陽盧士教其鑿井,大旱不涸。沖天台、在天臺橋側,即崔幹放鶴處,舊名放鶴亭,程師孟改今名,石刻大字。望潮峰、在神光寺前,有石刻。宿猿洞、《三山志》雲:怪石森聳,藤蘿陰翳,昔隱者蓄一猿,俗因以名。景福三年遷城,洞隔城外。湛郎中俞棄官歸隱於此。有二十五詠,今廢為叢塚。元藍智《游烏石道山亭》詩:“江國涼風白雁初,道山秋色野亭虛。天連野水蓬萊近,霜落汀洲桔柚疏。北望每懷王粲賦,南游空上賈生書。四郊但願休戎馬,獨客何妨老釣魚。”黃鎮成《道山亭》詩:“夜久天空素月輝,飄飄涼氣入絺衣。露華欲下仙人掌,河潤應沾織女機。江表尚傳烽火急,閩中暫報羽書稀。草廬老我南山下,自濯滄浪理釣機。”明陳煇《游烏石山》詩:“高人棲遁處,僻近遠公禪。霜葉落山徑,風松雜澗泉。開樽鉤露幔,掃石拂冰弦。暫結東林社,何須賦白蓮。”林鴻《登清泠台》詩:“吟秋宿絓月,際曉登清泠。揮手援碧蘿,騰身棲翠屏。長風吹雨來,不見群山青,鳥渡白雲濕,龍歸滄海暝。真僧此岩棲,觀空靜襟靈。竹塢見曝衣,花台聞囗經。沃以甘露言,迷途醉而醒。願言割慈愛,冰也投禪扃。”宋陳襄《宿猿洞》詩:“幾年營此草堂棲,施飾名園百卉齊。曾學子真耕谷口,今容摩什老山西。龍台日午千峰出,雁塔雲生一徑迷。知有嶺猿猶在否,使君高臥莫教啼。”明周玄《宿猿洞》詩:“怪石如雲起天上,枯藤蟠根垂百丈,蘿深苔滑鳥不棲,索莫寒猿臥相向。兩兩三三往復回,銜花映水皆奇狀。清秋倒樹風澗號,初日排雲雪崖狀。醉客應為巫峽吟,行人厭作巴山望。洞裏愁聲誰忍聞,別時對此堪惆悵。”

 

越王山

在郡城北,半蟠城外,東聯冶山,一名將軍山,一名泉山。閩越王之所都也,一名屏山,又曰平山。唐刺史裴次元辟球場于山南,構亭為記,稱二十奇,有望京山,觀海亭,雙松嶺,登山路,天泉池,玩琴台,筋竹岩,枇杷川,荻蘆岡,桃李塢,芳茗原,山陰亭,合清洞,紅焦坪,越壑橋,獨秀峰,筼簹坳,八角亭,盤椒石,白土穀。次元自為序雲:“場北有山,維石岩岩,峰巒巉峭聳其左,林壑幽邃在其右,是用啟滌高深,必盡其趣,建置亭宇,鹹適其宜。勒為二十詠,詩各一章,章八句。內《望京山》雲:“積高依郡城,迥拔淩霄漢,以望京名也。時觀察推官馮審為記刻石,大略言次元報政之暇,燕遊城之東偏,曰左衙營,遂命開治,化磽崅為坦夷,去荊棘于叢薄,以為球場。其北乃連接山麓,翳薈荒榛。公日一往或再往焉,捫蘿躡石,不憚危峭。轉石而峰巒出,濬坳而池塘見,為潭為澗,為島為治,窈窕深邃,安可殫極。凡二十九所,見於歌詠者二十篇。又有漣漪亭、東陽坡、分路橋、乾崗岑、木瓜亭、石堤橋、海榴亭、松筠陌、夜合亭。合上者為二十九所。其山有歐冶池、越王鑄劍之所。飲馬池、越王井、一名金雞井。曲水苔泉在龍腰,郡之第一泉。琴石、越王鼓琴處。環峰亭、宋光宗禦書。絕學寮宋丞相張浚讀書其中,今廢。國朝跨山築城為樓,曰樣樓,今更名鎮海,有翠濤亭。宋陳襄《越山》詩:“荔子園林海日邊,幽亭更在碧雲巔。江山舊是無諸國,樓殿今為極樂天。五馬知君多暇少,一樽惟我共遊偏。須知白首留連意,已有新詩寄北船。”元薩天錫《越王山》詩:“粵王故國四圍山,雲氣猶屯虎豹關。銅獸暗隨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日暮鷓鴣啼更急,荒苔野竹兩斑斑。”明趙世顯《秋集越王山》詩:“君不見越王全盛時,秉圭開國稱雄奇。都城百雉連雲起,宮殿峨峨俯江水。甲第參差千萬家,提封連亙三千里。形勝豪華那可言,須臾城闕變丘園。白雲秋色含荒壟,細草輕煙拂斷垣。茫茫天地何終極,古往今來空歎息。休論滄海與桑田,且把金樽對山色。與君共醉越山頭,越島翩翩越水流。極目中原天萬里,狂歌飛遏海雲秋。”

 

九仙之支為羅山

在萬歲寺南。有法海寺。有羅山堂、萬綠堂。丁戊山,一名嵩山,在郡城之中,又曰中山。

 

烏石之支為閩山

又曰玉尺山,在府治之西南。有巨篆“閩山”二字,舊有寺。宋熙甯間,程師孟以光祿卿知郡事,常遊此寺,僧刻“光祿吟台”四字于石。師孟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近坊額稱宋光祿大夫方寘,妄也。鐘山在鐘山巷,以地下時聞鐘聲,故名。有大中寺。

 

越王之支為芝山

在城東北,有芝草生之。有開元寺。其東曰靈山。微有崗阜,皆人民居。以上九山,或隱或見,前代真宮梵宇,香燈相望,今多頹廢矣。自國初至今,所建宮榭,或葺或圯,與時汙隆,亦猶洛陽名園,有關於世雲。

 

城東之山

出行春門二裏,為長樂山。閩越時,山間民夢神人乘白馬至此,因名白馬山。梁改閩縣為長樂,更今名。有東禪寺。有小蘭亭,宋郡守上巳禊飲處也。今廢。宋祠部王逵詩:“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畫輪。為修洛陽禊,重憶永和春。羅綺花香度,岩巒梵宇新。塵中得乘暇,來見解空人。”山之陰有溫泉焉。其南為三昧山、寶月山。唐有寶月寺,國初重建,今廢。又南為康山、有靈樹廟。東嶽嶺有東嶽祠。逾嶺而東,曰竹嶼、曰前嶼、曰後嶼、曰橫嶼。又小山曰茶園,皆在平田中。民居鱗次。

 

金雞山

去城三裏而遙,相傳秦時望氣者謂有金雞之祥,遂斫其脊。今為義塚。有棲雲庵。山之北,勢漸高,曰青鵝,桑溪之水出焉,又名曲水,俗傳閩越王流觴處也。明徐熥《桑溪禊飲序》:“東郊桑溪,距閩城十裏而近,故王無諸流觴之所也。世代既遐,勝遊久廢,雖逝者如斯,滄桑未改,而吟跡罕至,榛莽可悲。萬曆已亥祓除之日,和風初扇,晴旭乍開,遂集諸賢禊飲其上。泉聲琮琤,石勢盤曲,蒼林蔥蒨,黃鳥嚶鳴,草色疊為裀氈,松籟韻而弦管,或踞磐石之次,或席叢薄之陰,列坐不拘,浮觴無算,臨流泚筆,酒再詩,或以詠以遊,窮日而返。”又詩:“暮春有餘閒,出郊騁遊目。桑溪激清湍,澄泓遞洄洑。微暄起川涘,輕陰垂灌木。群賢互箕踞,浮觴泝溪曲。周遭信堤岸,斟酌勞童僕。石矗防仄傾,流駛慮顛覆。幽賞豁塵襟,餘薌散春服。尊罍猶未罄,義輪欲回轂。俯仰成古今,動靜悟往復。誰哉契我心?蘭亭有高躅。”又北為龍窟。舊記雲:山穴有蟒,額有王字,人以為龍,祠之。故名。有嶺曰獵嶺。西連奇山,其山多怪石。諸小山曰東湖、宋林觀過、林夙二先生居之,曰峭穀。

 

鳳丘山

去城五裏而近,有朱熹大書“鶴林”二字,又“鳳丘”二字。北連蒲頂,俗名婆嶺。南邐迤際江,宋彭耕修真於此,鶴林其號也。明鄧原嶽《鳳丘山》詩:“烏石峰前鴉亂飛,天風吹冷薛蘿衣。煙迷島嶼浮青靄,日入溪山淨翠微。石壁草荒殘刻隱,丹爐藥化昔人非。白雲滿袖芒鞋濕,身在瑤台頂上歸。”

 

東山

去城十裏而近有寺。有洞曰榴花洞。唐永泰中,樵者藍超遇白鹿,逐之,渡水入石門,始極窄,忽豁然,有雞犬人家。主翁謂之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超雲:“欲與親舊訣,乃來。”因與榴花一枝,而山恍若夢中,旦日複往,遂迷所在。有泉曰聖泉,舊有法華寺,唐景龍初,僧懷一卜居寺西,苦遠汲,忽二禽噪於地,鑿之得泉,先天二年,賜額“聖泉”。有獅子峰、宋熙甯中,程師孟於其西建亭。建炎三年,嗣濮王仲湜書師孟詩:“亭為新成號獅子,人曾舊隱作龍頭。”文殊岩、有古像。神移泉、唐開元中,僧守正苦遠汲,一夕,泉移居側,故名。天臺井、松塢、松極高大,宋初已有之。芝塢、蟄龍淵、涵虛沼、禦書堂、羅漢堂、夜光台、神僧室、鑒淨軒、山輝堂。宋曾鞏詩:“行春門外是東山,籃輦寧辭數往還。溪上鹿隨人去遠,洞中花照水長閑。樓臺勢出塵埃外,鐘磬聲來縹渺間。自笑守官偷暇日,暫攜妻子一開顏。”蔡襄《榴花洞》詩:“洞裏花開無定期,落紅曾見逐泉飛。仙人應向青山口,管卻春風不與歸。”李綱《遊東山榴花洞》三首:“一派寒流作小溪,松篁深處有叢祠。千年鱓骨專車在,百丈靈湫瀑布垂。粳稻豐穰欣歲樂,笳簫清咽報神私。更將小雨為滂潤,正是農夫報麥時。”“乞得明時多病身,歸來林下養天真。芒鞋竹杖未全孝,藥灶酒壺隨分春。山寺遞傳鐘磬晚,田家收拾稻粟新。試窮溪上榴花洞。恐有桃源避世人。”“布地金沙片片勻,深沉院宇閟祗園。清涼路畔前三語,摩詰城中不二門。千種光明瞻瑞相,六根清淨為還源。狻猊座上法王子,稽首皈依眾所尊。”黃裳《榴花洞》詩:“蓮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一枝樵客夢,兩腋石門風。鹿徑蹤何在,榴花信可通。此緣當邂逅,來接紫元翁。”張勸《山輝堂》詩:“蕭蕭松竹蔭華扉,更有虛堂隱翠微。雲露峰巒橫秀色,月低岩下弄清輝。分開遠碧鳴泉落,點破寒光白鳥飛。還是山陰秋霽後,照人懷澹欲忘歸。”明鄧定《東山》詩:“古寺依山不記年,興來登眺更悠然。題詩偏掃蒼苔石,隱幾遙聽瀑布泉。山徑草香春麝過,水塘沙暖白鷗眠。紅塵隔斷人間世。肯信桃源別有天。”其山之南虞公庵,梁虞寄之所隱也。南史:寄奔晉安,陳寶應刺閩中,得之甚喜。寶應謀不軌,屢諫不聽,遂謝絕人事,隱於東山,自號東山居士。寶應屢招不出,命焚其廬,放火者自救之。宋曾鞏詩:“虞寄庵餘蘚徑通,滿山台殿出青紅。難逢堆案文書少,偶見憑欄笑語同。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黃微破目邊風。從今准擬頻行樂,日伴尊前白髮翁。”龍首洞,宋許將讀書處也。又有清陰、碧岩二亭。許將《碧岩亭》詩:“舊室僧留古岸邊,忻予同賞碧岩前。日生獅子峰頭樹,煙伴榴花洞口泉。黃葉入秋山出地,白雲臨晚海垂天。飄飄蹤跡今何在,別去江天又一年。”東為古嶺,下有鐵鼎潭,龍居之,南有溪曰鱔溪。閩越王郢時,有大鱔長三丈,為民害。白馬三郎,郢子也,以勇聞,射中之,鱔纏以尾,三郎人馬與鱔俱死,其害遂絕。

 

鼓山

去城三十裏而近,延袤數十裏,郡之鎮山也。巔有石如鼓,其峰曰大頂峰,先是榛莽,不通人跡,宋咸平中,丁謂與諸公始披刈而登。一曰屴崱,登之可望海。朱熹大書“天風海濤”字鐫之石。取趙汝愚“江月不隨流水去,天風直送海濤來”之句。又有小頂峰、香爐峰、缽盂峰、白雲峰、雙髻峰、獅子峰;有池,五色鳥浴之,曰浴鳳池;有洞曰靈源洞、喝水岩;五代時,僧神晏誦經於此,惡水聲喧,叱之,遂西流,故名。又有將軍石、應真台、石門岩、祖師岩、白猿穴、元公亭、宋嘉祐間,為郡守元絳建。望州亭、鳳尾亭、蹴鼇橋、忘歸石、羅漢泉、龍頭泉。梁開平中,建湧泉寺,其下有白雲廨院,明嘉靖間毀,獨下院存。宋陳烈《鼓山山銘》:“鼓屴崱,峰頂特。窮島夷,俯封域。屏閩東,拱辰北。歲辛亥,帝司赤。竦紳烈,從峭陟。搴若華,揖瑤極。呵蜚霆,蹴鼇脊。披霄根,殫目力。高者仰,深必惕。謹其至,惟古則。”徐鹿卿《鼓山請雨記》:“紹定壬辰夏六月,不雨,至於秋七月,遍走群祀,未效。大師番陽李公以石鼓閩重鎮,其下眾水所匯,必出雲為風雨。乃命屬吏南昌徐鹿卿致禱。丙申詣寺齋宿,丁酉黎明登屴崱,禮畢而雨,是夕大雨,戊戌又大雨,己亥雨止,槁者獲,涸者流。刻而識之,侈神之休。”蔡襄《鼓山》詩:“郡樓瞻東方,嵐光瑩人目。乘舟逐早潮,十裏登南麓。雲深翳前路,樹暗迷幽谷。朝雞亂木魚,晏日明金屋。靈泉注石竇,清吹出篁竹。飛毫劃峭壁,勢力忽驚觸。捫蘿躋上峰,太空延眺矚。孤青浮海上,長白掛天瀑。況逢肥遁人,索尚自幽獨。西景複向城,淹留未雲足。”李綱《鼓山靈源洞》詩:“碧海吸長江,清波逾練淨。我為鼓山遊,湖落初放艇。連峰翠崔嵬,倒影涵玉鏡。舍舟訪招提,木末繚危磴。淩雲間寶閣,震穀韻幽磬。乃知夫叢林,棲托必深敻。靈源更瑰奇,岩壑相隱映。森羅盡尤物,無乃太兼併。偉哉造化力,至巧於此罄。煙雲互卷舒,變態初不定。豈惟冠一方,實最東南勝。周行洞峽中,泉石若奔競。飄蕭毛髮清,滌濯肺腑瑩。當年喝水人,端恐溷觀聽,是心如虛空,動寂豈妨並。兵戈正聯綿,幽討亦雲幸。相攜得佳侶,散策謝軒乘。媮安朝夕間,未可笑趙孟。淹留遂忘歸,悵望雲海暝。不負惠詢期,更起滄洲興。”趙汝愚詩:“幾年奔走厭塵埃,此日登臨亦快哉!江月不隨流水去,天風直送海濤來。故人契闊情何厚,禪客飄零事已灰。堪歎世人只如此,危欄獨倚更徘徊”。朱熹詩:“靈源有幽趣,臨滄擅佳名。我來坐久之,猶懷不盡情。蹇裳步翠麓,危絕不可登。豁然天地寬,頓覺心目明。洋洋三江匯,迢迢眾山橫。清寒草木瘦,翠蓋亦前陳。山僧好心事。為我開此亭。重遊見翼然,險道悉以平。會方有行役,卬蜀萬里程,徘徊更瞻眺,斜日下雲屏。”真德秀詩:“嚴宸有追詔,趣上太守符。疲民未蘇醒,還顧空躊躇。來尋靈源盟,喜與佳客俱。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超然煩溽中,著身在冰壺,遲明陟危亭,雲濤渺空虛。煙霏倏開闔,峰巒時有無。偉哉此絕觀,雄壓東南隅。蒼崔萬仞立,四面環瓊琚。翠水巧蔽虧,亭午清陰敷。令人澹忘歸,似到真華胥。憶昨汛蓮日,還勝邀朋徒。摩挲岩上刻,慨仰趙與朱。舉觴酬且盟,一節期終初。重來三十年,恍如隔朝晡,並遊四五人,存者獨老臒。有懷子陳子,感歎為欷歔。子抱明月終,我方長途趨。顛踣懼不免,儆省當何如?願言祝同社,著力相攜扶。禪伯亦可人,新結峰頭廬。老我故勌遊。軒冕非所娛。會須脫塵鞅,來依嬾贊居。”元王翰詩“旭日照高嶺,天風振遠林。不分滄海色,那識白雲心。瑤樹空香滿,珠林積翠深。坐來明月上,何處起潮音?”明鄭閻詩:“絕頂臨天迥,相攜興裏過。嵐光移野席,谷籟散林珂。過雨沾衣濕,閑雲入袖多。不知滄海外,圓嶠更如何?”唐震《喝水岩》詩:“靈境歛幽寂,玄岩閟林莽。秋風何處來,泠泠百泉響,曇花散天雨,空翠入蒼漭。卓錫振梵音,寒流自西往。道人此投跡,風磴時獨上。竹徑清露繁,松關碧苔長。蓮社如有期,攀緣恣佳賞。”馬森詩:“懸流珠瀉絕壁,大石翠擁松關。長嘯白雲四起,恍疑身隔人間。”林世璧詩:“仙鳥郁崔峨,乘閑此日過。山花迎雨蓋,穀鳥雜笙歌。梵宇依林樾,岩亭蔭薜蘿。眼中滄海小,衣上白雲多。曠野千峰暮,遙空萬象羅。翻慚賓從後,揮袂接星河。”其別麓有海音洞、在鳳池右,白雲洞,洞有三天門雲萬曆丙戍僧悟宗所開。鼓山之支曰鼓岐,曰魁崎,嶺曰蕭灣嶺、曰蓬崎、曰臥牛,蓬崎山多奇石,有蛇洞。南至於江,有石如劍焉,曰劍山。

 

由鼓山折而南為君山

去城六十裏而遙,上有昆侖石室,下臨潭,曰馬面。其東為朏山,有石上廣下銳,若仙芝焉。又有三生石、九眼泉。凡十八景。其南曰石鱉山,曰疊石山,有靈泉,四時不竭。曰院跡山,曰磕下山,一曰磕源。有嶼曰龜嶼、洋嶼、猴嶼、殷嶼,並多人煙。又東鳳洋山,兩峰對峙,其名龍門,相傳仙人王進才於此飛升。山巔有仙亭遺跡及石床、棋枰、幾案猶存。嬰臺山,其傍有銅鬥山,天馬峰下有石橋,龍溪之水出焉。又有鷲峰山,上有馬面潭,歲旱則禱於此。

 

磐石山

在鳳洋南,巔有三石,高數十尋;又一石疊其上,天欲雨,則雲出焉,龍溪繞其下,縈回三十六灣,北注于江。南為石門山,南接湖林,北連濂山,山巔二石夾峙如門,其傍山曰重雲山,有龍井焉,其深叵測,每天朗氣清,月華流彩,則躍金沉璧,裏中奇觀也,曰衡山,有寺。一曰霍山。

 

城南之山

出寧越門二裏,曰橫山。迤西南為惠澤山,一名獨山。為南臺山;一名釣龍台,有磐石焉,相傳越王余善釣白龍處也;一名越王台,蓋無諸受漢冊封之地,舊志:台瞰巨潭,今皆淤壅為市井,去江數百武。舊有釣龍台,院及達觀亭、碧光亭、今皆蕪沒。有石刻大書:“全閩第一江山。”又宋趙汝愚隸“古南台”字,有閩王廟,又有新豐市堤,見《三山志》。唐翁承贊冊封閩王還朝于新豐市堤餞別詩:“登雲樓上方停樂,新市堤邊又舉杯。正是離情傷遠別,忽聞台旨許重來。此時暫與交親好,今日還將簡冊回。爭得長房猶在世,縮教地近釣龍台。”韓偓詩:“無那愁腸日九回,強抒懷抱立高臺。中華地向城邊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離宮紫氣生冠冕,試望扶桑病眼開。”宋蔡襄《達觀亭》詩:“峭峻釣龍石,飛亭壓其端。曠達四無際,因之名達觀。攀雲躋大亭,仙路何紆盤?秋明澄遠綠,暑霽迎新寒。城廓煙火稠,水陸漁樵蕃。偶暇按民俗,適游心意歡。鳴弦俯清流,對酒環蒼山。重拂襟塵淨,從帶夕嵐還。”明林鴻詩:“無諸昔建國,赤土疏王封。築台青冥上,垂釣滄江龍。乘龍去不返,千載如飛蓬。只今登荒台,寂曆多遺蹤。我有太古懷,來吟江上峰。天清海氣滅,地古寒煙濃。潭囗囗萬丈,秋岑碧千里。瞻眺未能已,落日催孤囗。”囗囗:“高臺遠枕大江流,江上雲屏宿靄收。才子揮毫春作賦,商人酹酒晚移舟。空潭龍去山河改,古殿寒雲劍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漢家陵樹已先秋。”自橫山而南,渡三橋,為天寧山,有台曰天寧台,俗名鹽倉山,又名掛榜山。[HT]省會之第一案也。自天寧山而西,為黃柏嶺,嘉靖間,金華太守陳京大書“望北台”於岩石,因名望北台嶺。為白泉山,為白鷺嶺,為登平山,為楊桃嶺,為虞塘山。虞塘之東為雞籠山,一名斗門山。西為鳳岡,荔枝數百萬樹,周圍數十裏。中有三十六村,為三十六宅,宋劉彝諸賢所居,曰劉宅。南為陽崎山,一名龍安山。西南為凰冠山。群山之間,沃野千餘頃,有三小阜鼎立田中者,為柯嶼。一名台嶼,一名瓜嶼,宋建州司戶陳嘉言築書隱堂於中阜隱居焉。

 

高蓋山

在雞籠山之東,其巔有池焉,曰青龍池,俗名天池。有峰曰徐女峰,相傳漢徐登修真於此,後入永福高蓋上升,鄉人望而祀之,遂緣其名。又雲,徐,水仙之女,采苦參服食於此,故又名苦參山。有溪曰桃花溪,元陳億翁種桃數百本。每花時,恒眠食其中,花謝乃去,因以為名;有洞曰蘆灣洞,洞口有棋盤石。山之南齊姓居之,曰齊坑,地屬懷安。山之北王姓居之,曰北園,地屬閩縣。明鄭善夫《九日登高蓋》詩:“此日經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煙霞不斷重陽路,勳業猶疑三島松。舊國蕭條歲複晏,布袍芒履意何窮。”[HT]高蓋之支屬懷安者,有盤嶼、有吳山,相傳吳父隱此,一名峬山,與石姆嶼對峙。有石牳嶼,有吳嶼。屬閩縣者,有義嶼。

 

自天寧山而東為藤山

地脈起伏,如瓜引蔓,其地多梅,有梅花塢。又東有一峰聳起者,為鼇頭山。又東為壺嶼,為石室山,即高蓋山之北。折而南為黃山,一名凰山。其上多礪石,下有井,曰飲井。

 

自凰山折而東為平山

宋少帝航海時駐兵於此,鏟平其山,故名。丞相陳宜中手書“平山福地”,有堂閣,今廢。為泰山東嶽行祠。明林瀚《平山懷古》詩:“翠輦金輿載恨遊,豈緣南越覓月丘。鐘聲落日孤村寺,海色西風萬里舟。王氣銷沉天地老,胡塵溟漠古今愁。傷心最是濂江水,還繞行宮山下流。”為九曲山,有薰風隴、南華峰、蓬萊橋、錦繡穀、逍遙台。俱有石刻,篆隸大字甚佳。南為甘泉山,有寺,今廢。其山多岩石,少草木,有泉,色白而味甘。泉湧石上,不盈不涸,以烹茶釀酒,土人轍能辨其味。東為瑞跡嶺,唐大中六年,有邵環者遊山間,頓聞異香,白光燦然。環跡其光而往,見銀色化為佛,須臾入枯木,光亦不散,因現巨跡於磐石。後人鑿之,其跡遂滅。咸通元年建寺,歲久傾圯。國朝萬曆初重建。為邵崎,為翁崎,有山曰大翁。明林鴻《翁石山房》詩:“玉澗隨處深,蘿衣謝時早。幽棲同鹿門,勝地即蓬島。緬懷京國遊,卻戀雲山好。何日賦歸來,相期拾瑤草。”曰傅坑、曰清涼、曰石幾。

 

自凰山折而南為城門山

其巔有鼇頂峰,有魁岩,有飛來石,石西有龍觀井;有宋林執善、鄭湜宅。其南為虹橋,俗名紅橋響囗有靈。為真隱院,有且止堂,今為公館。宋吳千《且止堂》詩:“無心終日看雲飛,空梵猶如鳥跡遺。欲問堂中常住相,黃花翠竹幾人知。”濱于西峽江。

 

大象山

去城六十裏而近,高聳插天,為城南大障,有峰曰銀峰。其支曰西峽,曰文殊高百餘丈,曰珠山,曰黃石脈連珠山,有蟠環勢。皆臨江。

 

白田山

在欽仁裏,產蕉草,可為布,又有坑,曰蕉坑,溪曰蕉溪。

 

琅崎山

在紹惠裏,臨大江。其山高聳,有蓮花嶼,登之可以觀日;有龍井,亢旱不涸。

 

九龍山

在至德里,去城七十裏而近,高插天表,有嶺曰狂牛嶺,有潭曰毗濟潭。下有穴通馬江。成化間,旱,鄉人車水溉田,去水數尺,見內有大書“毗濟潭”三字。其支為唐嶼,西曰洞山,有獅子石,下為洞江。

 

浮峰山

在光俗裏,海潮盈則山浮。明王恭《浮峰歌》:“海門迢遞江水東,江心絕巘青芙蓉。橫空積靄幾千尺,綠蘿嫩嫩花濛濛。深沉玉鏡浮仙島,黛色蒼蒼不堪掃。芳草磯頭望欲深,夕陽渡口看還好。翠壁紅泉高際天,閑雲古林相連延。嵐煙瀑雨猿聲裏,僧舍人家鳥道邊。仙舟江上何瀟灑,此地那能駐君馬。思爾青雲得志時,莫忘幽期綠蘿下。”有文筆山,其西曰籌岐,上有烏石岩,岩之東為玉壺山,上有三台石,相傳此石自武夷飛來。濱于江,有上洞、下洞,其地曰營前。

 

羅星山

在馬江之中,登之,百里諸山皆在其左右,蓋省會之砥柱,以障奔流,渟匯瀠回以入於海者也。晉嚴高將遷城,竹圖以咨郭璞。璞指馬江,以水瀉為病,及更圖,見此山,乃遂定議。舊建浮圖於上,今尚有遺址,俗呼磨心塔。

 

雲門山

在南洋嶼,去城七十裏而遙,有寺。多松竹、泉石之勝,有彌陀岩、泗洲岩、獅子石、坐禪石、五裏泉、望拜石、仙掌石、楞伽室、吸江亭、妙善庵、宋孝宗書額。石門箑,南連芹岩、蒲峰、後灣、石龍諸山,長江繞於山前,琴嶼、雙魚嶼俱在江中。

 

王埔山

中有海雷石。石為海濤穿蝕成竅,風至則激蕩,有聲如雷。

 

浮江山

一曰文筆山,去城百里而遙,與王埔相對,居民多漁業。為動石,其石甚巨,一指推之則搖,極力推之則屹然不動。為五虎山有巡檢司。為福鬥山。與琅崎、青洋皆列海澳中。明林良箴詩:“載酒入江色,應尋福鬥遊。委蛇山翠晚,洶湧海濤秋。嶼合雙鼇近,門深五虎浮。風恬鯨練淨,月出蚌珠流”。以上俱嘉登、合北二裏。

 

玉枕山

在峽江之南,其巔有枕峰,有枕峰寺,又其傍有吉祥寺。其山有嘯霞洞、秋塢、紫屏、上冷泉、青田阪諸勝,其麓有枕嶼,傍柘枝山有白雲谷、臥龍岡、鳳巢、白牛嶺、鳴風崖諸勝。南有青鋪嶺、玉水山、金鼇峰、有靈濟真人宮。白鹿峰,峰之左有雷鼓潭,龍居之。歲旱禱雨多應。唐元和中,僧道洪自晉江領徒住北山,有白鹿之異,故名。入山十五裏,有溪,曰榕溪,明江文盛《烏龍潭請雨》詩:“虛穴緣崖慣,龍宮請水頻。登壇千葉動,灑地萬花新。青鋪原非遠,烏潭定有神。甘霖慰渴想,枯槁荷洪仁。”橋曰綠榕橋,達義溪,西曰石官山。又有圓頭山、馬山、青洋山,界於福清。

 

常思嶺

在義溪南,閩、福清二縣之界山也,高數千仞,袤三裏許,又名相思嶺。最高處有福海庵。

 

方山

在陽岐山之南,去城五十裏而遠,一名五虎,九鼻東向,其高千仞,四面如城郭,有田數百畝,閩藩正南遠望,端方如幾,故名。有峰曰天柱,跨于閩、侯二縣。上有石壇、石床、石棋局、靈壁岩,有懸岩架空,朱熹仰書“怡山良石,神仙所居”八字於岩下。明林枝《游方山記》:“永樂庚寅仲冬初吉,由龍嶼入董塘,取路登山,蹊徑崚峭。至穀口,兩崖甃石為寨門,甚隘,可四五尺,乃陳友定從事朱良初所築,以禦寇也。稍進,有宋人石刻,模糊不可辨。內則平田數頃,溪流屈曲。日已晡,山下有村墟籬落,乃止屋東楓林之下,具食己,而游方山。寺巳荒穢,惟餘殿基。緣小溪石徑,以橫木為橋。茆屋數間,老翁止宿,小軒地爐煨榾柮,竟夕不寐。迨曉,具食畢,由雲居寺後岩,度山岡,止磐石。複逾數裏,乃至山巔,是為福州岩。平坡一望,皆短荊,無林木,其前則懸崖直下。視水西、水南,鳳崗、洪塘、積蘇累塊也。由山南至大座岩,岩前磐石上有仙跡之奇,視之令人魂魄飛揚。由石梯嶺而歸,路僅容尺,懸崖斷塹,上下削如羊腸,人人自危。行數裏,逾峻險,出畏途,回視向者之處,真如天際矣。憩西林寺,日晡而歸。”《三山志》無名氏詩:“到山不識山面目,但見九鼻盤溪曲。歸來兀坐小窗下,倚天百里剖寒玉。”山之陰,有峰隆然,逆馳而西者,曰黃岩,歲大旱,鄉人禱雨於此;又有岩曰靈源,溪中有鯉魚石,甚奇。四周多橘柚,唐天寶中賜號甘果山。宋王逵詩:“眾狀皆窮險,茲形獨擅方。坦夷中砥礪,端正外青蒼。上帝圍棋局,炎君避暑床。回看太行路,更近利名場。”明黃濟《過方山舊居》詩:“曾逐孤舟背遠村,深溪一去不知源。於今莫辨秦人處,野鳥潭花即故園。”其支之趨而東者,為木嶼,為塔林,又名塔峰山,地名尚幹。為葫蘆山,有台,曰紫台,為扈嶼,明鄭善夫《扈嶼沿溪訪陳職方》詩:“扈嶼逶迤連紫台,瀨江曲曲罷喧豗。漁人釣艇沿溪泊,野老柴門傍水開。樹底巧通中蔚宅,玄中似愧子雲才。南遊兼得酬佳節,黃菊青山共舉杯。”為橫嶼,為劉嶼,為紫薇岩,唐末有紫薇公隱此,故名。宋民先詩:“碧落已驂丹鳳去,紅塵空望紫薇岩。”為五仙岩,相傳有五仙圍棋於此,故名。為文筆峰,為三琅峰,為百六峰;自方山至此有一百六十峰,故名。其旁小山為石鼓、石壁、岱頂;其支之趨而西者為芒山,為仙崎,或曰陰崎,與陽崎隔江對峙,元鄭潛所置義渡處也。元處士吳海記略:閩上游四州之水,匯于洪塘,經臺山帶郡城以東,其別流南循方山,會於長。台江古為浮橋,以濟行者。延祐間,始創石橋,少有淫雨,瀑流氾濫,凰岡百里皆為巨浸,而其勢日趨於南,實當江流回幹之沖,又有隧風,不時摧帆折柂,並岸強獷之徒植黨專濟,扁舟葦如,坐客俱滿,不勝載而後發,少遇風濤,率多覆溺。海北二憲鄭公適寓瓜山,聞而閔之,白大府,取巨木百章營二舟,募村氓習水者操之,一自白苗濟,一自濟,舟既钜,無倉倅之虞 ;濟甚利,無邀阻之患,由是遠近之人往來者,莫不歡忻鼓舞而頌之曰:“江流渢渢,孰濟鄭公。我往我來,惠我無窮。”又曰:“湯湯江水,其深不極。脫我魚鱉,就我幾席。匪舟也車,匪川也途。公功惠我不忘也且。”於是父老來告予曰:吾聞古人有所建置而利不忘,人多以其氏稱之,若白公渠、萊公井、蘇公堤、李長者陂之類,願刻石表曰“鄭公渡”,則如何?予曰:“諾”。遂為記。公名潛,字彥昭,新安人。

 

爪山

聯于方山之西,有三巒如爪,宋潘柄、元鄭潛居之。其支為南陽山,巔有四潭,龍潛焉,曰烏岡潭。東有山,曰新安,有嶺,曰大步,其石如伏羊。

 

古靈山

聯於爪山之西,千峰奇峻,宋陳襄居之,今有祠,有像。一名大帽山,一名席帽山,山腰有石室焉,曰天乙岩,一名小方廣,一名羅漢洞。中有甘泉,多生藍草,又有後灣渡、月山崖、安德泉、贊公房、碧玉潭、落鏡橋、小天臺、蟠龍石、逗雲亭諸勝。元吳海《碧玉潭記》:古靈多佳山水,居人往往擇勝而面,或挹奇峰,或俯清流,各因其志之所樂而得以自適也。鄭生所寓,則占乎溪流之深者,匯乎其止,湛乎其澄,膏乎其凝,黛乎其停,清澈澹滑,泓涵品瑩。蓋淵乎其似道,靜乎其若德,故名之曰“碧玉之潭”焉!吾嘗休於是潭之上,陽光下臨,雲影徘徊,前山倒翠,墜入潭底,遊魚往來,鬐脊可數,聞謦欬聲劃然一散,匿伏不可見,良久然後出。並岸密竹駢植,幽草豐茸。潭上老松蔭可半畝。輕風徐來,舒疾成韻,二三友朋,狎坐談笑,忘世故之紛拏,與日月之促迫,情融境暢,幽意橫發,不知濠梁之樂複能過是,乃叩樹而歌曰:“潭之清,我濯我纓,其碧晶晶伊玉之瑛。”又歌曰:“清潭如池,沖門棲遲。洵美者子,樂可忘饑。”於是諸君子咸屬和,而述予言為記。明鄭定詩:“天乙岩頭髮長嘯,雲散天高秋杳杳。石室涼生六月寒,海天望斷三山曉。”林囗《古靈十景》詩:“清溪源發古靈山,小渡縈回出後灣。竹徑暗通流水入,柴門常對落花關。清時利涉居人少,白日空橫野渡閑。記得舊游曾買棹,一篙春雨逐鷗還。”“雲歛前山靈半峰,恍如初月出林東。清光欲曙香銷桂,灝氣淩寒魄映空。春缺秋盈冥有意,青回綠繞迥無窮。十年相見蓬萊上,別後清輝似夢中。”“日照飛流掛晚空,匡廬瀑布宛相同。輕煙暝處看將斷,落水寒邊聽不窮。一派初如澄練合,千尋直與大溪通。期君駐馬齊摛翰,莫羨銀河賦獨工。”“循吏猶傳舊治名,鄉廬有廟草長青。將輝俎豆垂千祀,尚衍雲仍繼一經。遺愛豐凋芳碣字,英魂偏結故山靈。至今野老經祠下,遙揖高山欲涕零。”“古洞雲歸不見人,山房空掩綠苔新。清池白石雙林夜,啼鳥閑花半榻春。方外隨緣榮紫衲,宦遊浪跡笑緇塵。逍遙擬結雲門侶,布襪芒鞋未有垠。”“春水澄藍玉滿潭,潭光倒影映晴嵐。錦鱗躍處肥溪荇,紅雨香邊老石楠。有恨鳥歌空白晝,多情花淚濕青衫。當年鼓枻曾臨眺,賦繞滄浪思不堪。”“菱花飛逐劍龍飄,此地空餘落鏡橋。詞客珮遺癡似醉,洛神粉濕恨應銷。莫教照鵠當簾見,卻笑騎鯨促月遙。薄暮弄珠遊可即,曲欄吟處正生潮。”“層峰聳翠拂雲標,絕頂凝寒暑不消。孤鵠迷蹤天路逼,數螺浮黛海山遙。霜清迥度王恭氅,月白時聞弄玉簫。我欲與君遊汗漫,棲真期此學松喬。”“南陽高臥石床間,誰道神龍此處蟠。薜罅尚封瑤骨蛻,苔花半濕玉鱗寒。浮丘不醒春如夢,醉墨猶隨露未幹。我欲留題寄陳跡,桑田未爾遽飛翰。”“仙客浮雲似野心,偶經亭上一登臨。飛揚已散瑤池影,寂曆空懷石室音。捧日有情曾絢彩,巢松無分只沾襟。君歸應有招蘭賦,鶴唳猿啼正滿林。”山之南麓為福頂山。有古靈廟。城西之山,出迎仙門裏許,為大夢山,山麓有庵。其下有方池焉,元時有隱者居此,鑱曰墨池,西南有平章池,元陳友定別業。一曰西陂。明郭波《泛舟西陂》詩:“古池六月官城西,霖雨既過水拍堤。雲光十裏浸樓閣,煙波一望囗玻璃。玻璃遠接岩巒色,深沉黑北蛟龍宅。此地曾經住貴臣,今當何處來仙客。碧山金馬下殊方,囗台冰月相輝光。少微星高南斗傍,野夫傍玉蒹葭蒼。主人好事非一日,吾輩亦豈偶然集。抱囗湯漿村醪香,開篋授衣澗香襲。落日蘭舟未擬回,中波簫鼓隔山隈。荷水欲語憐歌唱,菱葉散亂還去采。風定波光湛不流,舟回潭影複悠悠。萬木澄陰群鳥下,半輪月出東山頭。我聞東山之遊恣攜妓,習家池館山公醉。曠達終為賢者累,茲遊俯仰真無愧。”迤北為貴安山今為叢塚。有井,曰貴安井,其在西湖中者,曰孤山。舊有宛在堂,後改湖心亭,今為蒹葭亭。汝舟《宛在堂》詩:“城外西湖煙霧光,孤山宛在水中央。門開獨樹懸青磴,逕繞千花上碧堂。蘭艇桂橈操自穩,藥房荷榻臥偏長。秋波不隔尋真路,乘興須君到隱鄉。”

由迎仙門過橋折而南為高峰有庵。其西有陸莊園,宋陸蘊與弟藻別業,今圯。明王偁《過南郊陸氏山池》詩:“淡淡牽銀藻,娟娟種玉蓮。誰開照膽鏡,中有洗心泉。萍散山流影,雲收月墜天。願隨鷗鷺侶,薄暮宿寒煙。”平田突起者為凰山,一曰黃山,南為西禪山,一曰怡山,仙人王霸所居也。有寺。

西湖之西曰鳳凰山有香岩寺。西為清泉山、有林之奇墓。黃山、末山,皆在平田中。清泉之支曰高安山,其巔有石,西有嶺,曰祭酒嶺。五代閩時,光州湛溫者事王延翰,官御史大夫、國子祭酒,建州刺史王延稟遣使,延翰命溫餞且鴆之。溫恐延稟兄弟從此有隙,遂自飲以死。閩人哀之,葬於此地,遂以名山。過洪山橋,有嶺,曰東岐嶺,有廟。枕江曰妙峰山有寺。明林炫詩:“洪塘江上妙高峰,古刹棲雲紫翠重。岩石驅車時拂燕,松蘿把酒忽聞鐘。天邊有客曾騎鳳,海畔何人是臥龍。十七年前聯句在,山樓如夢歎萍蹤。”曰金山江滸小阜有塔、有庵。

 

旗山

在郡城西之江北,逶迤欹側,其形若旗,與鼓山東西遙相望也。郭璞遷州記雲:“右旗左鼓,全閩二絕。”其巔有仙人石,下有勾漏裏,溪流繞其前,與峴江合,曰錦溪。山之南麓曰太平山,亦曰北嶼;渡合山橋有爐峰焉,脈自白鶴山來,屹立於闤闠之間,稱南嶼。而江水貫穿於二嶼者,稱峴山,亦稱水西。明鄭善夫《游水西》詩:“共有煙霞想,言過西水潯。薜蘿迷遠近,魚鳥入高深。花氣含風滿,山堂負郭陰。燕遊忘主客,誰賦越鄉吟。”

 

白鶴山

在旗山之南,一名仙宗山,其山多松,縈紆十數裏,白鶴巢然,澗流泠泠有聲,每與鶴鳴相應。

 

象山

在旗山之西,蹲伏如象,山頂外抱中夷,有泉,曰觀音泉,其傍有尋山、蘇岐山,皆濱浯江。

 

崎頭山

在象山東,上有仙人石,下橫長江,曰浯江。山半俯瞰清流,有磯石臨水,曰醉魚;又有石下懸于浯江,曰懸鐘。

 

龍湖山

在崎頭山之西,俗名土牛。與古靈隔江對崎,其下有溫泉,其傍有小臺山,過此為永福界。

 

嶼頭山

去城七十裏而近,又曰花嶼,周圍者六橋焉。其西有芝田山、斗門山、赤塘山,又有鳳山、龍臺山、華棣山,與赤塘並峙,有嶼曰月嶼、董嶼、環嶼。

 

石門山

在赤塘西,二山對峙,中貫清溪,望之如門,其傍小阜曰超山有寺。又西為龍潭山,山下有潭,龍居之,歲旱禱雨,以磁瓶塗蠟於口,下則有無得水則雨候,潭中群魚游泳,無敢捕之者。有靈石四,若龜蛇劍印者,溪源之水出焉。有溪源宮。明林世璧詩:“褰裳涉亂流,錦石混沙稠。一徑松陰合,孤村廟貌幽。溪聲晴帶雨,月色晚當樓。彷佛聞笙鶴,宵來度十州。”陳椿詩:“逶邐尋仙路,清溪隱洞門。桃花遙辨谷,流水曲通村。繞樹迷黃蝶,攀條墜白猿。人疑河上老,地是武陵源。幾處聞雞犬,多年長子孫。種麻生事熟,鑽燧古風存。濡沫魚偏樂,飛翻鳥欲言。花邊占甲子,木末候朝昏。天遠鸞驂度,風高鶴吹喧。丹梯何,石竇自潺湲。瑤草芳堪掇,明霞秀可飧。魂應依窟宅,夢已謝丘樊。靈境長如此,蓬心那可論。願言投秘要,服食永無諼。”

 

龍臺山

與赤塘山對峙,即侯官市。其西為竹崎,為唐舉山,上有圓通閣,祀馬仙。其傍山曰南山,曰雲頂,曰下崎,緣亙數裏,界於閩清。

自貴安山折而北為象山、佛國山、保福山、有保福寺,南為郡厲壇。火烽山、梅亭山、有鄭善夫墓。群鹿山,有泉曰鹿乳泉,又北為文山,宋隱士鄭育居之。萬安橋。

由萬安橋折而西為通穀山,一曰桃源,有笏石奇峰、仙冠石、紫岩亭、高潔台、一線天、六華岩諸勝,宋潘牥未第時居此。有井曰桃源井。亢旱不竭,圖經雲:“桃源井半,將軍石半。”又西為靈光山,舊有靈光寺。有橋曰靈光橋,溪曰桐溪,俗呼桐口。濱于岊江、石岊山,其山秀拔,其石高廣坦平,舊志載“石歲覺增長”,今失其處。有越王亭。今廢。宋朱熹《石岊館》詩二首:“春日江東注,我行溯其波。揚帆指西澨,兩岸青山多。青山自逶迤,飛石空嵯峨。綠樹生其間,幽鳥鳴相和。搴蓬騁遐馳,擊楫成浩歌。獨語無人晤,茲懷竟如何?”“停驂石岊館,解纜清江濱。中流棹歌發,天風水生鱗。名都固多才,我來友其人。茲焉同舟濟,詎上胡越親。相期豈今夕,歲晚無緇磷。”其驛曰芋原。由芋原而西為沙溪山,為葛岐,俗名蟛蜞。為靈峰,有寺,今廢。有洲,曰甘蔗洲。有馬仙宮。又西為五奇仙山,有五石秀聳,相傳有仙居之;山下有鎮國寺,今廢。為永隆庵山,其峰曰玉幾峰。有寺,今廢。又迤西為雪峰。

 

雪峰

去城一百八十裏,高四十裏,蟠據四邑。侯官、羅源、古田、閩清。其山舊名象骨峰,夏有積雪。有崇聖禪寺,唐乾符間建。有鳳凰岡、烏石嶺、應潮泉、在山巔,水才幾尺,淺深盈涸,與潮相應,相傳為海眼。鼇山閣初,真覺與欽山、岩頭客澧州,同假鼇山邸,夜坐不寐。欽山詰之,真覺曰:“心未穩在。”令吐露襟次,因謂之曰:“從門入者,不是佳珍,丈夫須當蓋天蓋地。”真覺廓然一悟,後以名其閣,蓋識成道之由也。枯木庵外嵌中朽,僧義存趺坐其間,今猶宛然。留香台,有僧敗絮百結,穢不可近,眾逐之,獨鄰僧相留。既去數裏,謂:“荷君意勤,適留香相報。”比還,所坐處異香襲人,經時不歇。又有乘雲台,僧希運與二僧同登,轉盻之間,其僧忽騰雲而去,運呀然視之,既而,曰:“早知能然,當為斫其脛。”[HT]無字碑、古頌雲:“一片如屏紫翠間,風吹日炙蘚花斑。莫言個裏無文字,要在高人著眼看。”難提塔、龍紀元年,真覺預造葬所。望州亭、臥雲台、鞭鬥石、文殊台、白雲台、蘸月池、舊有古杉,乃閩王與真覺手植。今真覺者直上參天,閩王者樛而逮地,皆數十圍。湯泉、水磨、虎跡石、萬松關、羅漢岩、化城亭,皆奇勝。明葉向高詩:“招提開寶地,振錫自何年?繡花圍蒼蘚,虛廓響瀑泉。布金人已去,說法樹空傳。辛苦催租吏,豪門半寺田。”有潭,曰豐澤潭。其傍諸山,曰丁山,曰松嶺、曰雙髻峰,小箬溪之水出焉。下有湯院,石在土中,閩人掘取供玩。其麓有溫泉。宋僧可遵嘗作偈:“直待眾生塵垢盡,我方清泠混常流。”蘇軾賞之。宋李綱《溫泉》詩二首:“溫冷泉源各自流,天教施浴雪峰陬。眾生塵垢何時盡,日日人間幾度秋?”“玉池金屋浴蘭芳,千古華清第一湯。何似此泉澆病叟,不妨更入荔枝鄉。”又西南曰梅埔山,下有鐘潭,舊志:“潭水有鐘,莫知年代。唐貞元中,僧惟亮欲取之,見蛟龍出沒,遂不敢近。”其木多梅,梅溪之水出焉。又西為小箬,界於古田。

 

城北之山

出嚴勝門五裏,為銅盤山、有大銅盤、小銅盤。竹柄山、螺峰山、有院,今廢。馬鞍山,其傍有大鵬山,翩聯高聳,如飛鵬展翼。北連五峰,其東則方山之巔也。迤北為杜塢嶺、程田山、西室山,與沙溪聯絡,秀拔千仞。杜塢之西曰拜郊山,閩越王燔柴處也,其上有壇址。

自嚴勝門迤東為龍腰山,即越王山之半蟠城外者,有苔井。其北五峰山,為府社稷壇。又北曰義井,曰升山,其峰曰飛來峰,有玄沙寺,其上有靈岩寺。相傳,越王勾踐時,自會稽飛來者,唐天寶中,任放升舉于此,陶隱居登真注雲“晉太康中任敦,未知孰是。其巔有紫雲台、任公台、洗藥池,其西曰鳳池山,有院,今廢。山椒有池三四畝,五色鳥浴之,有泉,曰水簾。唐周朴《遊升山》詩:“升山自古道飛來,此是神功莫浪猜。氣色雖然離禹穴,峰巒猶自接天臺。岩邊枯樹泉沖落,頂上浮雲日照開。南望閩城塵世界,千秋萬古卷浮埃。”元絳《鳳池山》詩:“州人未識鳳池山,朱轂時來此往還。四座杯盤在天上,滿軒風雨落人間。千圍古樹排旌蓋,百道飛泉響珮環。誰為霜綃圖景象,翠微高處一衰顏。”曾鞏《鳳池山》詩:“經年聞說鳳池山,蠟屐方偷半日閑。笑語客隨朱閣上,醉醒身在白雲間。溪橋野水清猶急,海岸輕寒去卻還。為郡天涯亦瀟灑,莫嗟流落鬢毛斑。”陳襄《和程大卿遊升山》詩:“相逢不及荔枝期,況值千岩雪灑時。南國小棠偏去近,北山逋客獨來遲。雲中直上三清路,塵外都如一局棋。聞欲引泉添洗藥,未應奪我鳳凰池。”明陳亮《遊升山》詩:“出自北郭門,村村好林藪。我行訪精庵,自折度溪口。蘭輿方濟勝,拄杖還入手。幽深足探討,十步停八九。飛甍近可睹,尚覺登頃久。乃知地位高,上可挹星斗。靈岩下窺瞰,眾峰皆培土婁。千村繞城郭,百水爭奔走。茫茫浩劫中,萬象俱摧朽。名山自千古,半為空門有。吾師智力大,叱吒龍象吼。經行閟幽絕,為我門戶牗。未論清淨理,且進醍醐酒。居然物外心,解脫超塵垢。明晨下煙閣,悵望空回首。”袁表《登升山》詩:“探奇望碧岑,選勝到雙林。野燒千山暮,樵歌一逕深。春回祇樹綠,雲帶石堂陰。歸路緣溪水,泠泠清我心。”又北為九峰山,有寺。有嶺,曰長箕嶺,一名桃枝。宋黃幹《桃枝嶺》詩:“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連亙如長城。仰幹雲霄不盈尺,俯視天高浮寸碧。閑雲吞吐溢澗穀,飛泉噴灑下石壁。中有一山名芙蓉,端冕正色群山空。望之可敬不可慢,僧言直與衡嶽同。坡陁突兀作雲洞,虎豹蹲踞棲鸞鳳。聞道前朝開闢日,曾住浮圖幾千眾。我來已作五日行,皇天一雨複一晴。窮林杳靄非人世,手接群仙朝玉京。曉來更向山前去,忽到山翁棲隱處。卻憶桃源洞裏人,日出煙銷忘舊路。”有石,曰龍跡。又西北,曰梧桐嶺。下多甘蔗。

出井樓門迤西五裏為龍臥山,有三石如品字,名品石,岩石圓而聳,叩之則諸山回應,又名應石,有安國寺,今廢。有箋經台、祥符四年,僧可度箋楞嚴經於此。翠楚亭、泰定間,錢光弼改名,有石刻。遺愛亭,元絳嘗遊升山,憩此,因名。俱蕪沒。石上題刻甚眾。宋程師孟與陳襄、劉彝、湛俞同游品石詩:“聞說林泉便訪尋,平田一逕陟孤岑。松陰落處宜諸客,荔子生時直萬金。盡放遲回官舍近,不妨閑坐石門深。四邊稻熟征租了,稍愜微官出郭心。”明高濲詩:“天開翠楚臥雲根,品字中分石是門。莫向此中留篆刻,古來名氏蝕苔痕。”其北為浮倉山,相傳閩越王積穀所也。晉太康中,鑿東湖,山在湖心,上平下方,若倉然,故名。東北為東室山,為戰阪。五代晉開運中,南唐兵與李仁達鏖戰於此,故名,草中尚有營壘址。戰阪之西為陶灶。閩王審知築南北夾城陶磚於此。

 

蓮花山

去城二十裏而近。山形上銳下圓,若菡萏然,郡之主山也。其山高峻,南憑二阜,土色深紅,其光燁然,曰胭脂山。相傳閩王有女葬此,洗胭脂粉注積,其傍有閩王審知墓。

 

芙蓉山

去城六十裏而遙。山形秀麗若芙蓉。有寺,今廢。別麓有洞,曰靈洞岩。秉燭入之,乍隘乍廣,縈紆可數裏許。紺乳時滴,陰氣逼人,火色青閃。五代僧義存開山堂,可容百人,有石床、石鼓、石盆。明林鴻《夜宿芙蓉峰》詩:“香刹瞰林丘,逢僧信宿留。風簾乘月卷,露簟犯涼收。宿鳥微喧曙,明河澹瀉秋。一經空寂境,人世漫沉憂。”。

 

壽山

與芙蓉、九峰二山對峙。有廣應院,今廢。山多美石,瑩潔可為研,柔而易攻,大者一二尺許,蓋瑉雲。距山十數裏,有五花石坑。石有五色,惟艾綠難得。宋黃幹《壽山》詩:“石為文多招斧鑿,寺因燒野轉熒煌。世間榮辱不足較,日暮天寒山路長。”又北為黃岩峰,有瀑布,高百餘丈,聲聞裏許。其巔有仙井焉,有院,今廢。有石曰磐石。俗曰彭石。

由井樓門直北五裏為澗田山、崎山、龍窟山,有岡曰鶴心巒。又北有嶺,曰北嶺,高千餘仞,北達連江,有溪,曰宦溪,曰任溪。又北三十裏曰湯嶺。

 

古田縣

古田之山,翠屏峙於縣北,其形若屏,邑之主山也。其南為醴酬山,甘泉出焉;又為仙亭山,其下有醴泉道院,元時建。元項道人煉丹于此。其傍曰月山、形如半月,故名。明高棅詩:“群峰多獻奇,一峰狀如月。半影出險崖,四時掛天闕;松蘿映空構,岩屋通幽絕。遊子愛清輝,逍遙步林樾”。古城山、花山。

 

龜山

在縣東,山形如龜,有洞曰藍洞。東有嶺,曰金仙嶺,石磴盤曲,上有金仙宮,登之可以望遠,蓋邑之勝概雲。其左重巒疊巘,一峰突出,曰文峰,有石曰磨劍石,在鳴石灘下,讖雲:“磨劍石平,上出公卿。”宋令劉元亮命工鏟之,刻字曰:“劍石已平,公卿出焉。”亭曰涵碧亭。宋景德中建,又改名平沙堂,今廢。又東北為牛頭嶺,宋時有寺。最高而遠。東南水口,隔溪有山,曰小武當山,迤西道周,有嶺曰塔嶺。

 

五華山

在縣西南,五峰連峙,峭拔千仞,亦名大仙山,上有仙樓道院,又曰大佛嶺。宋縣令李堪詩:“尋源探雲霞,中有金仙家。綺疏晃飛翬,雕欄燦朱華;珍禽棲不群,靈泉流無涯。晴旭起風篁,空香送天花;春雷會法鼓,寒煙聚海茶。奇峰峭如削,芳樹一何嘉;且將翠閣齊,絕與紅塵賒。終然謝朝紱,此地營丹砂。”明張以寧詩:“大佛嶺盡小石來,黑崖削鐵懸崔嵬。泉翻石根六月雪,雨化石路千年苔。我行忽落青山外,白雲四望茫如海。黛痕三點見蓬萊,明星玉女遙相待。九華天姥昔見之,人間有山無此奇。平生酷恨李太白,不到閩山獨欠詩。”又西南百里,與延平界者,曰清風嶺。

 

北臺山

在縣西裏許。山下有祠。又西為黃蘗山,其山多桃,有桃塢、桃湖、桃溪、桃洲。宋縣令許當《桃溪》詩:“桃溪一何清?想系武陵水。所愛春風時,灼灼花數裏;漁舫日去來,無人識歸止。安知曆幽源,不遇神仙子。金園敞山阿,翛然隔塵埃;晨夕鐘梵音,颯遝五雲外。空花無盡香,大乘有真諦。簿領得餘閒,徙倚青蓮地。”明王偁詩:“清清一帶緋桃花,春來水上流胡麻。東風尋源信遙棹,雲中遠見仙人家。于茲水木相含景,嫋嫋松杉亂天影。小鳥林壑眾籟鳴,巾舃飛來片雲冷。二三老翁住東陂,薜衣霜葉垂兩眉。自言入出歲已久,不知世上今何時。傳聞有客囗驚喜,共薦清泉飯松子。煙林霧篠不逢人,碧草落花應滿地。問予何事在塵寰,那似山中日月閑。乍逢靈境真堪悅,區緣未謝還成別。別後重來定幾時,夢繞溪邊綠蘿月。”其傍山曰五花山,西曰九龍山。九峰削立,中有大石,扣之有聲。

 

極樂山

在縣西北有寺。其後有岩,曰仙岩,岩空若室,中有馬仙小像。又曰伏虎岩有伏虎庵。又北為鳳翀峰,尖秀異常。宋蘇大璋詩:“早起聯鑣上翠微,瞰虛曆級步嶔山欹。昔聞華頂蓮生藕,今見南山菊滿籬。縱眼橫看天地闊,壯懷惟有鬼神知。安期引我丹霄路,十裏雲煙特地披。”為天宮嶺,為覆舟嶺,俗名福全。為石崎嶺。有洲曰桃洲。直北百里許,有岩曰天平岩,有洞,龍居之。

 

鼓山

在縣東百里許,旗山在其西。縣有兩旗山,一在崇禮裏,一在杉洋。馬山,在旗鼓之間。正南午位,故名。其北為杉洋,其山多竹,可為楮。東北為寶泉山,有石龜。眼口俱長二尺,廣八九尺,人登其上則微動。其他諸山,曰幽岩峰,有寺,寺後有巨石,晉天福五年,一夕為雷所擊,裂成品字,又名雷峰。曰麟峰,曰象峰,曰豸峰,曰大夫峰。中丞皇臣光塋,故名。

 

閩清縣

閩清之山,臺山在縣西南,其勢平衍,其麓有龍江書院。祀陳祥道及其弟暘,顛有石塔。其南為鐘南山,上有岩曰盤穀,舊傳有二人裹糧入山,憩草屋下,忽一人自外至,袖中出芋數枚,撥落葉煨以相啖。遲明,遂失其處,但見木葉盈尺,題詩其上雲:“偶與雲水會,不與雲水通。雲散水流後,杳然天地空。”下有度仙橋,舊傳黃天谷訪徐葛二子於此。其左為芹山,有道院。白玉蟾煉丹處也,又西曰名山。逸人薛丕居之,或傳其仙去。

 

鳳凰山

在縣東北,展兩翼如鳳然。宋陳祥道居其下,鄉人名其岩曰起傅。其傍曰石竹山、有靈壇。猴山。又東為鐘湖山,下有鐘潭,蛟龍出沒,人不敢近。其東有湖,泥如浦漵,環生蘆荻,舊傳其水應海潮盈縮,歲旱,邑人禱雨於此。

 

留錢山

在縣西南。唐乾符間,天雨錢,聲錚錚然,及旦視之,以億萬計,樹木皆折。迤西為大帽山、其巔時有鼓聲,雲覆其上,禱雨輒應。石屋山、巔有石屋並棋局,相傳有仙居之。龍都岩、高數百尺,常有雲氣,或聞仙樂之音。烏石岩、最高,登其巔,邑諸山皆俯視之,唐薛秘監行祠在焉。朱頂山、唐乾符中,有池錫家,天雨錢數萬,夜夢人送鐵鎖至,旦果得。後有鶴盤旋山間,下於囗際,因號其山曰朱頂,林曰白鶴,至今子孫家焉。白麵山,有岩屹立,其色白,望之隱隱如人面。有溫泉焉。又縣東北賀恩裏亦有溫泉可浴穀。

 

鼎峰山

在縣西,梅溪環流其下,有岩曰雙岩,下有龍潛焉,有龍門庵。宋邑人林正卿誅茅構庵,為祈禱遊眺之所。宋黃幹為記:“度地居民,為城邑,為鄉井。其居之安,其生齒阜以蕃,則其山川融結,磅礴深厚,宛委回復,必有可觀者。蓋人稟陰陽以生,川流山峙,陰陽之大者,其剛柔、厚薄、盈虛、聚散,宜悉相似也。吾友林正卿所居之鄉,山曰鼎峰,水曰梅溪。鼎峰之上,折為二支,東西迭起,仰而相向,俯而相就,卒而交互以相人。梅溪之水,沿山而流,若往而複,若低而觸,若停而蓄,莫知其所自出,如是者十餘裏,然後聳為雙岩,瀉為三灘。崖東灘駛,嵂崒澎湃,露怪呈奇,不可名狀。顧而樂之,於崖之東結茅為庵,名以龍門,而屬其友黃幹記之。幹未嘗至其鄉,獨嘗與其士友游,大抵潔廉峭峻,好義而喜文,則山川之氣實使然也。人固囿於氣,當有以充之,不然,樵漁耕販,往來其間者,相踵也,于我何有焉?今正卿能與其鄉人徜徉盤礴而講其所聞于師友者,以充其所稟之氣,庶乎博碩宏偉而無負於茲土之勝矣。嘉定三年七月朔日記。”其西曰禋峰,北通尤溪,有檉焉,根分而枝合,雖盛夏,蔭者忘暑,鸛鶴棲鳴其間無數。其他諸山,曰白雲山,有仙峰巨石;有寺。曰玉臺山舊時有楊姓者煉真於此,鄉人築台祀之。台傍有井,中產蜥蜴,禱雨數應。有石鼓;叩之輒鳴。曰偃草山,相傳宋紹興間,邑人張聖者為白雲寺頭陀,嘗因飯牛,見仙人圍棋山巔,亟往視之,仙已去,追之不及,遂僕于地,車袞而下,複車袞而上,所經草盡偃,鏟去複生。有石曰佛跡,在曇溪傍有巨人跡。曰龍爪,在縣西十二都,其石穹然,下為澄潭,紫雲時見,相傳禱雨時,有龍懸一足石上,大雨隨至,立祠祀之,匾曰“紫雲堂。”又有仙人坐化石,在演溪中,宋張聖坐化處,見《仙釋傳》。傍有潭曰九龍潭。遊魚千百為群,雖潦溢不散,鄉人多祀之,不敢捕。

 

長樂縣

長樂,環城內外皆山也。其北曰六平山,蜿蜒有六曲焉,明王恭《六平峰》歌:“海上群峰屹相向,六平秀出群峰上。絕巘飛泉掛薜蘿,遙天落日開平嶂;華頂雲歸見大荒,鴻蒙元氣帶滄桑;清輝迢遞近觀德,空翠依微接太常;百里人家花外靜,數椽僧舍竹邊涼;石林蘿徑行人少,藥院茅亭絕紛擾;遠澗秋聲鶴夢寒,遙岩夜月猿聲小。黌宮才子日登臨,踏閣攀桂契賞清;興來揮灑蘭亭筆,柿葉淋漓醉墨深。穀口驪駒動行色,送君遠赴金門客;功成早賦歸去來,重拂橫琴苔上石。”傍二山曰四明,曰石台,其峰曰松石,有天王寺。有天王閣、流枕軒、望江亭、樂壽堂。宋蔣之奇《松石峰》詩:“晚向津亭泊畫船,忽聞佳處在雲煙。松根化作千年石,山寺蒸為一澗泉。祖意共看亭下柏,禪交同結社中蓮。明朝輿筍還躋嶺,聊借僧房一覺眠。”陳傳《望江亭》詩。:“山靄峨峨江岸深,望餘亭影落江心。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思遠解邀無已句,流清宜寫不齊琴。仙槎一棹驚秋晚,此去銀河尚幾尋。”縣令蕭竑詩:“滄波水上嶺崔嵬,中有幽亭向水開。草色直連天色遠,風聲長送浪聲來;雲收山腳雞園見,潮滿航頭釣艇回。咫尺市廛塵不到,檻前幽鳥自毰毸。”

 

金雞山

又北曰首石山,其巔巨石巋然,高二十餘丈,廣數十步。中有泉穴,四顧見水;有石曰白鹿石。又有龜息山。亦在縣北。

縣南之山曰鼇頭山,其形若鼇,縣之案山也,曰南山,宋孝子鄒異廬墓於此,有芝草甘露。其西曰登高山。南山之南五峰並峙,曰五馬山;三峰並峙,曰三峰山。有寺。

縣東南之山曰董峰山,仙人董奉居之,《一統志》雲:“上常有神裸身散發,見之者必獲福。又謂之‘福山’。”其岩曰董岩。明林鴻《董峰》詩:“吾嘗慕康樂,愛入名山遊。名山不易得,何必談瀛洲。董峰高峨峨,仙子居上頭。白鶴去不返,黃茅翳月丘。下接渤澥流,上接白雲浮。陰壁耀海日,寒囗山獼猴。幽尋豈不遠,逸興隨去留。仙人未可期,空山春複秋。”董峰之西有哈山,山總一石,居民多依其下。有定山,其峰曰龜峰,岩曰清公岩;僧智清寓此,故名。有柯林山,其峰曰紫微,有白龍潭,又一峰對峙,曰翠微。其傍山曰紗帽山,曰福州裏山。蛤山之傍有嶼,曰赤嶼,曰蛤嶼。

 

龍泉山

在縣東南,中有五峰,曰臥牛,曰仙冠,曰品石,曰雲梯,曰蓮花。其麓有巨石,朱熹勒曰:“朝陽”。又有烏石勒“魁龍”二字。南連福湖山,其峰曰獅子峰,石曰雲梯。朱文公亦勒有“魁龍”字。其傍山曰石馬,曰桃坑,迤南曰阮山,曰鼎峰山,曰柏山。有當陽寺,寺後有釣鼇石。宋蘇舜元《釣鼇石》詩:“未窮雙佛刹,先到一漁家。山雨已殘葉,溪風猶浴花。汲泉沙脈動,敲火石痕斜。應是任公子,竹間曾煮茶。”有洞曰歸愚洞,潭曰搏紗,曰破石。嘗有女汲水,為蛟所吞,忽雷擊石破,蛟死而女屍見,故名。

 

靈峰山

在縣東南五十裏而遙,其山靈勝,有曾公岩、香爐峰、獅子石、歸雲洞、佛祖岩、羅漢台。有靈峰寺。其麓曰龍龕山,裏人嘗見龍乘雲,故名。一曰天池山。上有石池,故名。宋朝奉陳毅《歸雲洞》詩:“雲道無心亦愛山。雨余時向此中還。而今天下焦枯甚,只鞏飛龍未放閑。”明高棅《遊靈峰懷王恭》詩:“火雲炎氣橫太清,客行愁作升天行。側聞龍龕有絕境,清涼可以清心情。招邀結佩賢豪客,采秀探奇人靈宅。徑轉香雲靜影空,溪回定水驚湍寂。登高壯觀大海東,扶桑樹色搖空蒙。蓬萊一勺幾深淺,萬劫此地開禪宮。玩況興轉逸,飛身淩紫煙。上攀香爐最高頂,下聞水樂鳴三天。三天諸品同清淨,兀坐安禪了真性。蛟龍壁動心魂驚,應是我友舊題詠。我友如今在玉堂,雄詞逸翰生輝光。舊遊幾處空陳跡,別夢三時繞故鄉。而我辭山笑遲暮,暫息塵機得玄度。支公不遇且銜杯,大醉題詩下山去。”其西曰鳳凰山。形如鳳凰。

 

屏山

在縣東南四十裏,其高與天池埒,有五鯉石焉,其麓曰豸山,有石門。可憩百人,下有石如船,俗名石船。又有一石,上刻陳令津字。迤西為蓮花山,山皆疊石,若菡萏初開也 。

 

海賓之山曰禦國山,夷船入貢者必視此山為准。洪武五年,駙馬汪原過此,勒“雲山天海”于石,俗呼“牛首山”。曰鐘門山,在海中,昔有僧自廣南載鐘泛海而還,舟沒鐘沉於此,故名。曰壺井山。有井在山陲,如壺焉,潮退複淡,潮漲則鹹。迤東曰聖娘山,曰冠峰山,曰仙山,曰五雲山,曰藍田山,曰斜頭山,曰牛山,曰鼓角山,曰鴻山。其峰曰冠嶼,平洋突起,有巨石高數丈,宋尚書張鎮勒“龍首”二字。曰龍翔,亦名豹變石。曰鼇頂,曰雙髻,曰魁嶺,曰文筆,曰龍角,曰鶴。有石窟貯水,雖旱不竭,鴉常浴之,又曰鴉池。嶺曰榕嶺,即沙嶺。曰登賢嶺,曰卓嶺,有報恩寺,壽亭侯鄂國公祠。曰魁嶺,曰半嶺,曰孝義嶺。海中有石對峙,曰王母礁。宋季楊妃偕弟亮節負益王、廣王航海經此,後人想之,故名。西礁有二石如帆檣,人呼為雙帆石。

縣東之山曰芝山,其間有二潭焉,曰白龍,曰祥雲。相傳有二龍從演江起,白者歸山陽為白龍潭,黑者歸山陰為祥雲潭,嘗有人獲卵於其側,大如鬥雲。又東曰爐煙山,常出雲若爐煙焉;曰周山。又東曰棋山。上有石台,相傳二仙奕棋於此。又東北漈海曰廣石,有越王禁石。產海錯,閩王審知禁民私取,故名。

縣東北之山曰越王山,其山高聳,周圍三十裏。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與楚戰不利,族徙居焉,其傍曰靈山,有寺。有嶺曰古爛,曰從龍;東曰籌岩,明王恭《籌峰歌》:“海上群峰一峰別,群山向下如丘垤。雲開華頂見琉球,天盡滄波帶吳越。元氣鴻蒙濕不飛,涼霜五月襲人衣。迥臨飛鳥空青外,始識籌峰天下稀。石林陰洞何冥密,萬籟天聲散秋色。南澗飛泉鶴夢清,太陰積雨龍漦白。我聞伸蒙子,雲臥清暉裏,一旦金馬門,名高此山水。憶昨伸蒙罵賊時,悠悠往事亦堪悲。支離一代忠臣義,感激千秋達士知。郎官作縣先名節,獨訪遺跡吊前哲。載酒惟澆石上苔,回鞭不醉山中月。東山歌酒蘭亭筆,疏散當年竟何益。願君遺愛比桐鄉,功名記在籌峰石。”山有石室,唐水部林慎思讀書處也;有德成岩,朱熹謂慎思德成於此,故名。明王恭《德成精舍》詩:“春風扶醉上岩阿,磐石蒼蒼覆綠蘿。野服不教山鳥怪,仙游偏愛白雲過。罵巢事往人何在?續孟書存世未磨。惆悵空堂翠微裏,斷犬員啼起夕陽多。”又有晦翁岩,岩下有石門洞;宋乾道中,裏人劉砥、劉礪築精舍於此。朱熹避學禁來此,二劉師事之,大書“讀書處”三字,勒于石,後人因名其岩雲,俗呼“三寶岩”。明陳亮《三寶岩》詩:“洞門壁立與雲平,此日登臨萬古情。野鳥向人如有意,山花隨雨落無聲。仙壇草沒春光晚,客枕鐘殘曉夢清。此地由來可招隱,欲從林下解塵纓。”鄭善夫詩:“籌峰西下楓林稀,岩閣千盤平翠微。雲蹤不見朱夫子,屍祝能候劉布衣。”有峰曰雁峰,明陳鈺《雁峰》詩:“平地三峰起,淩虛一氣齊。雲間星斗近,鳥外海天低。秀地連孤嶂,清暉落大堤。嶺分磐石北,水繞太常西。喬木森森出,寒猿故故啼。興來乘白鶴,吟罷駐青藜。風物今猶盛,才名屢昔題。郎官公暇日,雙舄上支梯。”曰金峰。廣石江上,山有勝跡者六焉,曰六奇。山有潭曰石鼓,其水淡,潮不能雜。湖中小阜曰蟹山。迤北曰太常山,左按籌岩,右連石首,其高為群山所宗,故名也。宋董淵《太常山》詩:“勢淩籌穀接蒼蒼,十二交龍繡作裳。虎豹關中千樹色,鳳凰池上萬花香。白雲路隔青雲暮,玉澗泉通玉澗涼。聖代君臣忻際會,安知磐石鎮無疆。”太常之陽有嶺曰風門,風日夜不絕聲焉,其陰有嶺曰浮崎嶺;有三十六灣,接閩縣界,曰提麻嶺,曰潭頭嶺,曰香爐嶺。

縣西南之山曰岱邊山,巔有巨石十餘丈,有泉清冽,旱禱輒應。其下宋秘監陳宋霖故宅也。有嶺曰瀉水嶺、吳宰嶺。宋知縣吳節家其下,故名。其傍山曰半占山,戲崎山、翁山、嵩山。其南為牛壟山,最高且遠,四面小山環抱,中有田百餘畝。又南為三山、屏風山、郎官山、界連福清。七岩山、溪湄山;溪湄十美,有襆頭石、筆架山、寶山雲、珠湖月、文筆峰、石澗泉、龍津釣、馬嶺樵、南陽畊、西侖牧。有嶺曰石尤。迤東有石牛山、中有月窟池。瓢窟山、有潭,四時不竭。天馬山、有槐峰、獅崙山。白岩山、有白雲洞。嵐乾山。有桃源洞三台石。

縣西濱江,無山。西北有龍臺山,上有石台,宋紹興間,龍爪樹騰空而去,故名。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