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省簡介 »

《福州府志》明.萬曆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福州府志(明.萬曆)

鄉賢祠

水 部 林慎思

少 師 陳 襄

虞 部 鄭 洙

祭 酒 鄭 穆

教 授 周希孟

教 授 陳 烈

少 卿 劉 銑

侍 郎 許 將

轉 運 孫 奕

博 士 林 概

節 度 王 回

博 士 陳祥道

中門監 鄭 俠

奉 議 劉康夫

史 館 劉 彝

宗正丞 林之奇

修 撰 張 觷

提 刑 李 芘

尚 書 李彌大

侍 郎 李彌遜

囗國公 黃祖舜

教 授 陸 祐

丞 相 李 綱

太 師 陳孔碩

府 丞 陳剛中

永國公 陳 倬

修 撰 黃龜年

禦 史 王 瑀

承議郎 黃 榦

著 作 黃 蘋

右丞相 鄭昭先

侍 郎 鄭 湜

知 府 楊宏中

少 保 陳貴誼

安撫使 陳 鞾

侍 郎 陳公益

左 史 徐 範

學 士 趙以夫

學 士 許應龍

處 士 潘 柄

太 師 鄭性之

教 諭 林用中

參知政事 黃洽

學 士 李 韶

少 卿 唐 璘

學 士 趙汝騰

中 書 林希逸

通 判 潘 昉

樞 密 林 存

迪 功 陳 藻

處 士 林公遇

樞 密 高應松

法 曹 朱 牧

侍 郎 黃師雍

待 制 陳 暘

學 士 林泉生

總 管 林興祖

處 士 吳 海以上成化間重定增祀,舊祀樞密陳合黜之。

國 朝

參 政 鄭 珞提學副使姚鏌舉祀。

學 士 林 志

右都禦史 洪武

知 府 林元善

編 修 陳景著

給事中 葉 福

教 諭 林 鈍

知 府 孟 玘

參 議 謝 琚

知 縣 高 瑤

教 諭 王 佐

教 諭 吳伯璋

都給事中 姚銑

尚 書 趙 榮

知 府 李 興

參 政 林 迪

寺 丞 鄭 同

主 事 陳 鈍

郎 中 周 傑

尚 書 黃 鎬

尚 書 林 瀚

參 政 王 俊

都禦史 陳 紀

尚 書 林 泮

副 使 林 玭

禦 史 林 瑭

都禦史 林廷玉

知 府 許 坦

員 外 周 熊

主 事 宋 宣

副 使 翁 晏

尚 書 林廷選

參 議 倪 玨

訓 導 姚 玨

都給事中 許天錫

長 史 鄭伯和

尚 書 林 庭

處 士 馬 驄

郎 中 鄭善夫

同 知 李廷儀

副 使 劉世揚

博 士 廖世昭

都禦史 陳 達

侍 郎 鄭 漳

主 事 王 昺

副 使 舒 汀

布政使 陳 暹

少 卿 袁成能

中 允 陳 謹

教 諭 齊啟和以上自正德丁醜至萬曆己卯增。

編 修 唐 震

都禦史 陳則清

禦 史 謝 源

知 府 林春澤

副 使 陳子文

太學生 陳良鼎

教 授 袁宗耀

少 卿 謝 蕡

尚 書 林庭機

尚 書 馬 森

尚 書 林 燫

侍 郎 鄭世威

同 知 鄭 澄

參 政 林舜道

寺 丞 周 亮

尚 書 吳文華

參 政 王應鐘

尚 書 張 經

副 使 洪世文

布政使 鄭雲鎣

布政使 陳 璧

副 使 趙 奮

副 使 施觀民

運判贈諭德 翁興賢以上自萬曆己卯至萬曆壬子增。凡一百三十三人。

 

閩縣

名宦祠

知 縣 李 葺

縣 令 黃德裕 陳 麟 杜 杲 劉 爚 胡岩起

國 朝

知 縣 魏穀才

典 史 沈 鎰

教 諭 歐陽瀚凡九人。

鄉賢祠

處 士 李 樗

少 卿 任文薦

中 奉 李 芘

侍 郎 陳 益

宣 教 林 琦

處 士 陳 禾

進 士 林 夙

推 官 楊 朏凡八人後舉祀者俱入府祠。

 

古田縣

名宦祠

縣 令 李 堪 許 當 陳昌期 廖天覺 薛舜庸

    留元亮 許 鑒 丘公薦

縣 丞 郭 能 鮑友龍

縣 尉 吳公誠 遊九言

縣 尹 王 奐 陳 均

巡 檢 熊彥迪

國 朝

知 縣 韓秉哲 王友俊 徐 建 王 所

主 簿 姚孟嶼

教 諭 陳 胤 蔡元用

訓 導 沈元素凡二十三人。

鄉賢祠

評 事 魏 昂

朝散大夫 李廣文

著作郎 蘇大璋

學 士 趙汝騰

少 卿 唐 璘

通 判 鄭公玉

文 靖 李 侗

國子監司庫 張疆

教 授 章孝參

處 士 邵 清 蔣康國 林用中 林好古 林大春

    林夔孫 程若中 陳 珪

國 朝

學 士 張以寧

布政使 羅 榮

知 縣 張文造凡二十人。

 

閩清縣

名宦祠

知 縣 史 溫 王亞夫

知 縣 董 禎 蔡嗣宗

國 朝

禦史知縣 沈源

知 縣 朱 毅 餘 珍

左 輔 黃 鏜 楊 珣 劉 為凡十一人。

鄉賢祠

秘 書 陳祥道

侍 郎 陳 暘 黃師雍

侍 郎 許 將

學 士 鄭自誠

編 修 陳 問

朝 請 蕭 磐

編 修 許 份

國 朝

編 修 許 瑢

布政使 謝 瑀凡十人。

 

長樂縣

名宦祠

縣 令 李 葺 周希聲 吳仲舉 蕭 竑 徐世英

    袁正規 吳一鴻

主 簿 陳之邵

攝縣尹 吳 複

國 朝

知 縣 丘宗亮 王遵道 龍 韜 潘 府 郁文周

縣 丞 張文可 朱 褒

主 簿 劉有源

典 史 黃 本 熊廷用

教 諭 孫大雅 廖 正 陳文燦

訓 導 俞 珙凡二十人。

鄉賢祠

水部郎中 林慎思

秘 書 陳宋霖

安 撫 林安上

處 士 陳 枅

樞密使 高應松

教 授 陳如晦

博 士 陳 俞

進 士 劉 砥

處 士 劉 礪

提 刑 張 翀

處 士 歐陽侊

國 朝

教 諭 朱漢奎

知 縣 陳 祖 陳伯康

贊 善 陳仲完

侍 講 陳 全

都禦史 謝士元

郎 中 黃 熙

教 諭 陳德隆

知 州 陳穀顯

通 判 陳豫章

光祿丞 林公黼

處 士 陳 耀

行太僕卿 陳文沛

郎 中 林世章凡二十五人。

 

連江縣

名宦祠

縣 令 劉 逵

縣 令 鞠仲謀

國 朝

知 縣 歐陽翰凡三人。

鄉賢祠

侍 郎 李彌遜

尚 書 李彌大

參 政 常 挺凡三人。

 

永福縣

名宦祠

攝縣尹 王 翰凡一人。

鄉賢祠

修 撰 黃龜年

北海令 朱庭傑

宣教郎 盧 鎔

機 宜 吳元美

侍 講 蕭國梁

祭 酒 黃 定

太學士 鄭 僑

處 士 林 羽

學 士 林泉生

國 朝

檢 討 王 偁凡十人。

 

福清縣

名宦祠

縣 令 賈 鬱

縣 尉 林 攢

縣 令 方 偕 郎 簡 莊 柔 顏師魯 方 棫 劉 朔 

    莊廷珪 趙希漢 李元吉 章伯奮 徐 輝 傅 楫

縣 丞 翁邵元 林孝澤

主 簿 林 枅 劉崇之 傅太聲

縣 尉 黃國鎮

縣 尹 達魯花赤 馬合馬沙

知 州 林以順 林泉生

判 官 曹道振

國 朝

知 縣 江 仁 餘 懋 劉忠湖 蔡光親 周 玹 余 泰

    康永紹 龐王從 鄧 概 陳 囗 張 懋 羅萬程

教 諭 周 南 何公溥凡三十八人。

鄉賢祠

中門監 鄭 俠

樞 密 黃祖愛

秘 書 王 蘋

大 祝 黃顏榮

侍 郎 林 粟正德七年,提學姚鏌革,嘉靖九年複祀。

太學士 陳貴誼

簽 判 敖陶孫

迪功郎 林亦之 陳 藻

處 士 林文之 林公遇

奉 議 林 珪

國 朝

禦 史 鄔 孟

參 政 韓 弘

布政使 何 宜

禦 史 謝天錫

禦 史 陳伯諒

副都禦史 陳仕賢

布政使 翁世經

主 事 郭萬程

員 外 李 庶

參 政 薛 曾

知 州 葉朝宗

主 事 方懋學凡二十四人。

論曰:祀之有名宦,蓋其有功烈於民者也;祀之有鄉賢,蓋其沒而可祭於社者也。溯觀古昔,代不數人,降及挽近,俎豆于學宮者,趾相錯焉。何今之隆,古之替歟 ?鳴呼!此其故亦難言之矣。堂構已宏,屍祝豈皆畏壘;膴華可托,仰止不必高山。呼之者以順風,應之者為空谷,得於子曰孝,施于友曰忠。鼠璞同稱,象齒罔忌,雖明德之馨,世未嘗乏,而末流之濫,長此安窮 ?司風教者,誠為吾道愛乎?則鑒古衡今,慎無令洙泗之門,稱為川澤山藪也,則善矣。

府廟正殿

丁祭品物萬曆三十八年,提學僉事熊尚文核定。

計開:大生鹿一隻,銀六兩,春閩縣出,秋侯官出。

正祭豬一口,春閩縣出,秋侯官出。一二豬六口,閩縣三口,侯官三口。正祭羊一隻,分祭羊五隻,閩縣三隻,侯官三隻。以上豬羊祭畢,本學送胙,用總算。

活兔四隻,銀一兩六錢,閩縣二隻,侯官二隻。大絹帛一端,銀四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白絹帛八端,每端銀二錢,共銀一兩六錢,閩縣四端,並上大帛,共九端,俱要。侯官四端,精好成匹,送縣用印。真大降香三炷,銀三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俱要的真,不許用假。碎降香五斤,銀八分,閩、侯各一半。檀束香八兩,銀八分,閩、侯各一半。馬牙香五斤,銀一錢五分,閩、侯各一半。末香一官鬥,銀二分,閩、侯各一半。檀線香四百條,銀二分,閩、侯各一半。金黃錢紙四百張,銀四分,閩、侯各一半。大元寶四提,銀二分,閩、侯各一半。正殿並送胙,用黃蠟燭共二百二支。

計開:一燭二支,二燭二十支,三燭二十支,四燭四十支,五燭五十支,六燭六十支。以上共用黃蠟十六斤,銀二兩四錢;白蠟五斤,銀一兩五錢 ;茶油五十斤,銀一兩;灌燭心二百零二條,銀一錢;灌燭火炭一百斤,銀八分;灌燭匠六名,工雇銀二錢;飯食三餐,銀一錢二分;共計油蠟工料用銀五兩五錢正,春閩縣出,秋侯官出。

計用燭數:

正殿數

讀祝位一黃燭二支,神座上二黃燭八支,神座前燈四黃燭一支,四配位二黃燭共八支,三黃燭共十六支,兩哲位三,黃燭共四支,四黃燭共十六支,兩廡□□五黃燭共十支,六黃燭共五十五支。以上用一黃燭二支,二黃燭十六支,三黃燭三十支,四黃燭十六支,五黃燭十六支,六黃燭五十六支。共計:正殿兩廡用過一百三十七支,更剩二黃燭四支,四黃燭二十三支、五黃燭五十四支、六黃燭四支,共剩燭八十五支。今除送各衙門黃燭三十一支外,更剩黃燭三十一支,查照舊例,分送各鄉宦用。

點燈紅燭一百支,重一十斤,銀二錢,閩、侯各一半。分給師生紅燭五百支,重五十斤,銀一兩五錢,閩、侯各一半。黍稷稻梁米各二官鬥,銀四錢八分,閩、侯各一半。硎鹽四十斤,銀八分,閩、侯各一半。棗幹三十四斤,銀四錢五分,閩、侯各一半。榛子四斤,銀六分,栗子三十四斤,銀四錢五分,閩、侯各一半。蓮子二斤,銀八分,閩,侯各一半。蓮角六百個,銀四分,閩、侯各一半。米位糕三盤四斤,銀八分,閩、侯各一半。黑白餅一百個,銀五分,閩、侯各一半。拖爐餅一百個,銀五分,閩、侯各一半。蕊魚五尾,銀八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鮮筍十斤,銀五分,閩、侯各一半。和羹肉六斤,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肉脯肉六斤,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鹿醢二十二罐,鹿脯三十六塊,俱神庫內將大鹿分辦。羊脯肉六斤,銀一錢三分,閩、侯各一半。芹韭菜三十斤,銀一錢,閩、侯各一半。胡椒、川椒、花椒、茴香各三兩,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杏仁、砂仁、白芷、黃栢等料各四兩,銀一錢,閩、侯各一半。白糖一斤,蜜一斤,銀六分,閩、侯各一半。香油二罐,銀六分,閩、侯各一半。紅麴二包,銀一分,閩、侯各一半。盥巾五條,銀五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麻布二丈,銀六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肚雜籃十二個,銀四分,閩侯各一半。銷金繡袱二件,銀一錢,閩、侯各一半。筆硯墨全,共銀二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草席十四領,銀一錢四分,閩、侯各一半。祀紙紗板全,銀二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酒一埕,銀五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每埕價銀五錢,須用上好官白,不得以薄酒抵塞。宰牲所用火柴三百斤,銀九分,閩、侯各一半。神庫烹炮等項用火柴二百斤,銀六分,閩、侯各一半。飲福酒一罐,銀三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大白酒罐三十個,銀二錢四分,小白醢罐一百個,銀三錢,俱閩、侯各一半。愛胙羊五斤,銀一錢一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磁白碟二百個,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庭燎六十竿,銀三錢,閩、侯各一半。火爐十六架,銀四錢,閩、侯各一半。柴心一百塊,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磁砵頭二十個,銀八分,閩、侯各一半。

花燈:

頭門內兩廊各三盞共六盞,二門下內外橫過各六盞,共十二盞,兩廡插燈三十盞,兩廡廊下花燈各二十盞共四十盞,上正殿兩邊門口各二盞共四盞。囗查得各燈以前俱欠齊整,今限一式高大,紅紙宮燈每盞銀五厘,計燈八十二盞共囗,該銀四錢一分,閩、侯各一半。

柳絲亭三十座,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木燭鬥五十個,銀一錢,閩、侯各一半。竹兔櫥四個銀四分,閩、侯各一半。修造鹿櫥一個,銀一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修造豬櫥七個,銀三錢五分,隨所出祭豬辦用。裝祭品大篚盤四十個,銀四錢,閩、侯各一半。修做羊櫥六個,銀二錢四分,隨所出祭羊辦用。神庫烹焙用笊籬、鱟杓各二把,銀四分,閩、侯各一半。宰牲所用鱟杓、笊籬各二把,銀四分,閩、侯各一半。裝祭品小篚盤二十個,銀一錢六分,閩、侯各一半。瘞毛血盤七個, (正殿五個,啟聖祠二個)銀三分五厘,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包黃蠟燭並祭品用黃紅紙各二百張,共銀一錢,神庫封各醢黃紅紙八十張,銀二分,二項閩、侯各一半。竹槓二十二條,銀四分,閩、侯各一半。麻糸索四十條銀五分,閩、侯各一半。裱褙文廟正殿兩廡神庫官房窗門紙面,銀一錢二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心紅一兩,銀三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彩亭二座租紅布緞,銀共六分,閩、侯各一座。租拜毯銀六分,閩、侯各一半。分賞樂舞生餅六百個,銀三錢六分,閩、侯各一半。本學齋夫領辦,機兵租車迎祭品,銀三錢,閩、侯各一半。其車聽神庫收用,次日發領。租送胙食蘿,銀三錢,閩、侯各一半。搭拜亭工食,銀八分,閩、侯各一半。管神庫管生員晚飯一餐,銀五錢,閩、侯各一半。寫榜紙劄,銀二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觀樂燭十四條、線香一百,共銀六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司道府館縣觀樂茶餅共十架,銀四錢,閩、侯各一半。司道府館縣祭畢酒盒共十架,銀六錢,閩、侯各一半。宰牲所宰殺各牲廚工,銀四錢,閩、侯各一半。神庫焙肉脯烹各醢廚工,銀二錢,閩、侯各一半。箍豬桶整牲盤,共銀六分,閩、侯各一半。租空房安頓家火,銀一錢,閩、侯各一半。送胙酒十八罐,共銀五錢四分,閩、侯各一半。火炭六十斤銀六分,閩、侯各一半。受胙漆盤一個銀一分五厘,春閩縣出,秋侯官出。租鍋灶,銀四分,閩、侯各一半。送胙手本並各項紙劄,共銀一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火把四十條,銀一錢,閩、侯各二十條。府學雇夫送各衙門、鄉官胙,銀一兩,閩、侯各一半,該學丁前四日發門鬥赴縣領出,以便雇請。

以上祭品除豬羊送胙總算外,共計用銀三十一兩九分。

啟聖祠

計開:正祭豬一口,分祭豬一口,共二口,閩、侯各一口。正祭羊一隻,分祭羊一隻,共二隻,閩、侯各一隻。以上豬羊祭畢,本學送胙用,總算。

白絹帛九端,每端銀二錢,共銀一兩八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大降香一炷,銀一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馬牙、黃檀、碎降香、線香、末香全,共銀八分,閩、侯各一半。祝紙並紗板,銀一分五厘,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元寶金銀紙全,銀三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大黃燭二支,中黃燭十二支,銀四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大小紅燭四十八支,銀二錢,閩、侯各一半。盥巾二條,銀二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僉祝筆一支、硯一個、墨一笏,共銀二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栗子八斤,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棗幹八斤,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囗枝幹四斤,銀六分,閩、侯各一半。蓮子一斤,銀三分,閩、侯各一半。榛子二斤,銀三分,閩、侯各一半。菱角二百個,銀一分,閩、侯各一半。和羹肉四斤,銀八分,閩、侯各一半。鯉魚醢四斤,銀八分,閩、侯各一半。雞醢十一斤零八兩,銀二錢五分,閩、侯各一半。黍稷稻梁米各六升,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鮮筍八斤,銀四分,閩、侯各一半。芹韭菜共二十斤,銀六分,閩、侯各一半。硎鹽十六斤,銀四分,閩、侯各一半。香油、紅麴、茴香各料全,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上爵飲福酒共二樽,銀六分,閩、侯各一半。受胙羊五斤,銀一錢一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大盆架土爐六架,柴心四十塊,共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庭燎十二竿,銀一錢二分,閩、侯各一半。兩廡並二門花燈六個,銀二分,閩、侯各一半。火把二十條,銀六分,閩、侯各一半。火柴一百斤,銀三分,閩、侯各一半。受胙盤一個,銀一分,春閩縣出,秋侯官出。府學寫榜紙劄銀一錢,春閩縣出,秋侯官出。烹祭品廚子工食,銀八分,閩、侯各一半。租家火,銀六分,閩、侯各一半。瘞毛血碟盤俱神庫轉給,免另派。

以上除豬羊送胙總算外,諸項共計用銀四兩五錢九分五厘。

名宦祠

計開:豬一口,羊一隻,祭畢分胙,用總算。絹帛一端,銀一錢二分,送府驗用印,大紅燭八枝重二斤,銀三分,金黃錢紙冥財,銀三分,馬牙、碎降線香、末香,共銀三分,三餅二糖,銀五分,棗幹二斤,銀三分,栗子二斤,銀四分,黍稷稻粱米,銀三分,芹韭菜盤,銀一分,硎鹽,銀五厘,上爵酒一尊,銀二分,祝文板筆硯全,銀二分,受胙羊三斤,銀六分六厘。

鄉賢祠

計開:豬一口,羊一隻,祭畢分胙,用總算。絹帛一端,銀一錢二分送府驗用印,大紅燭八支重一斤,銀三分,金黃錢紙冥財全,銀三分,馬牙、碎降線香、末香,共銀三分,三餅二糖,銀五分,棗幹二斤,銀三分,栗子二斤,銀四分,黍稷稻粱米,銀三分,芹韭菜一盤,銀一分,硎鹽,銀五厘,上爵酒一尊,銀二分,祝文板筆硯全,銀二分,受胙羊三斤,銀六分六厘。

常公祠

計開:豬一口,羊一隻,祭畢分胙,用總算。絹帛一端,銀一錢二分,送府用印,大紅燭八支,重一斤,銀三分,金黃錢紙冥財全,銀三分,馬牙,碎降線香、末香,共銀三分,三餅二糖,銀五分,棗幹二斤,銀三分,栗子二斤,銀四分,黍稷稻粱米,銀三分,芹韭菜一盤,銀一分,硎鹽,銀五厘,上爵酒一尊,銀二分,祝文板筆硯全,銀二分,受胙羊三斤,銀六分六厘,三嗣引禮執事生員六名,各折胙銀五分。

以上三嗣,向系閩縣供辦,除豬羊附正殿送胙總算外,共計祭品等銀一兩七錢四分三厘,仍先一日買辦一齊,迎送神庫交收。

開後總數:

春秋二祭,原派共銀四百五十四兩三錢八分,今據上丁祭品祭胙,一祭該銀一百一十兩三錢零四厘正,二祭合計二百二十兩六錢零八厘正。戊祭北壇,己祭南壇並閩越王廟祭品祭胙,一祭該銀六十兩七錢二厘,二祭合計一百二十一兩四錢四厘。至於下丁靈濟、忠懿暨道南各祠,總計二祭共用一百零二兩三錢七分四厘,大都原派之銀與所費之數亦足相當。今一一核實置,春秋二祭通計只四百四十四兩三錢八分六厘,更減省有十余金在也。且各衙門時有缺員,各學生時或不到,所派胙肉並攢盒點心囗費囗有免辦存剩者,每祭又不下二三十金。此皆系聖祭之餘物,難以供別項之支銷,該縣每丁祭完日,造冊報導,或遇文廟黌舍之宜葺,祭器、樂器之宜修,該府縣查詳報導,方准支用。正額不耗於旁侵,而贏餘歸諸實用矣。

論曰: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我國家之祀先師,典郅隆重矣!頻年以來,沿簡襲敝,明信之質不昭,溪澗之毛罔肅。博士等於贅疣,儒生視為綿蕞。籩實筦之,胥吏膰胙,濫於輿台,俎豆駿奔,徒取文具。海濱鄒魯,禮教謂何 ?近學憲熊公尚文更陋習,立成規,定為祀典,匯冊以垂諸後,曾不旋踵而積胥為政,欲去其籍,卒莫有每事問者。夫君子之祭也,必親身蒞之,故惟賢者能盡祭之義。端其義而教生,則順之至也 ;均其惠而政行,則澤之大也。餘故以其先簿正者,詳紀於乘,後有秉禮者出,能備而能祭,易易矣。

 

壇壝

社稷壇

在郡城北天王山下。舊在城南七裏,唐觀察使楊發,遷于南澗寺東,偽閩時遷于烏石山之陰,元初遷法海寺北,國朝洪武六年,知府楊士英移建今所,七年,定禮制,刻石於壇。其壇北向,四方各二丈五尺,高二丈,東西南北陛各三級,立石主一于壇之南,又置木主二,曰府社之神、府稷之神。七縣雲其縣。其傍有神庫、庫廚、宰牲房、洗牲池、齋房。歲以春秋二仲上戊日,郡太守蒞祭,禮畢藏玉於庫。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郡城南釣龍基故址。洪武三年建惠澤山,六年移今所。國初,令府州縣得祀境內山川,其後又令風雲雷雨並城隍合祭,壇一而設位四。中祀風雲雷雨之神,左祀府境內山川之神,右祀府城隍之神,悉向南,日本琉球、浮泥山川之神,祀西隅,東向。歲春秋二仲上巳日,布政使率諸司蒞祭如社稷禮。

郡厲壇

在郡西北寶福山,立石刻祭文,洪武間所頒也。歲以清明、中元、十月朔日三祭,先期牒告城隍,祭日迎神主之。洪武三年,建於馬鞍山之後,八年,移今所。

閩縣、侯官縣以上三壇俱附府,不別建。

 

古田縣

社稷壇在縣治西七裏。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東南。

厲壇在縣治北二裏許。

 

長樂縣

社稷壇在西分司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西南,三峰塔下。

厲壇在縣治西三裏許。

閩清縣

社稷壇在城隍廟前,舊在縣北,今圮。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懷德廟前。

厲壇在縣治北七裏。

 

連江縣

社稷壇在玉泉山麓,舊在縣治前,慶政街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新安裏。

厲壇在縣治北,欽平上裏。

 

羅源縣。

社稷壇在西隅棣華坊。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治東隅,沈尉橋之西。

厲壇在縣治東一裏。

 

永福縣

社稷壇在一十三都橋溪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南,沙灣橋之南。

厲壇在縣治北,十二都。

 

福清縣

社稷壇在南隅龍門江之右。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北隅玉,屏山之北。

厲壇在縣治北,鼇峰山下。

以上各壇,七縣祭期、祭品、俱與府同,又各裏都有社稷廟、壇,裏人祀之。

 

祠廟(上)

城隍廟

在越王山之東。晉太康中遷城建,宋紹興中,郡守沈調增創堂宇。國朝洪武二年,封鑒察司民威靈公,十七年,更定禮制,革封號,稱本府城隍之神。成化十八年,知府唐珣重修。正德十年,鎮守太監崔安改外大門為華表、儀門。兩廡火,後重建。歲無特祀,合祭於山川壇,厲祭則迎神主之。凡有司至,將視事,必齋宿廟中,誓於神。廟之東偏壁間,石刻歷代有功名宦諸神碑,曰:唐光祿大夫樊公之神、宋少師忠惠蔡公之神、知武岡軍楊公之神、參知政事張公之神、直龍圖閣孫公之神、將軍盧公之神、烈士范公之神、元太尉忠獻董公之神、行省都事藍公之神、侍御史韓公之神、英義侯閻公之神、楚國公李公之神、皇明大夫湯公之神。

閩、侯二縣統於府,不別為廟。洪武二年,封縣城隍為顯佑伯,後改稱本縣城隍之神。

 

旗纛廟

在都指揮使司後堂之北。國朝洪武元年建,中設軍牙六纛神位,每歲驚蟄、霜降祭,用太牢,今則惟霜降祭,用小牢。祭日,都指揮使戎服率屬行禮。凡出師,迎旗祭之,師旋,歸旗於廟。左右中三衛,不別為廟。

鎮東衛梅花所、萬安所、定海所、各建廟一。

 

文昌祠

在萬歲寺定光塔後,閩縣學之東,萬曆間建。

 

熒星祠

在華林寺之西,萬曆二十六年,巡撫許孚遠建。舊為明離殿,在九仙山。

 

真武廟

在北城全閩第一樓,正德二年,太監梁裕建。

 

關王廟

在西門甕城內,國初建。郡城七門俱有廟。

 

漢閩越王廟

在閩縣嘉崇裏釣龍台西,祀閩越王無諸。左右二王,相傳王二將也。唐大中十年建。宋宣和初,浙寇竊發,連陷數郡,提刑俞向自建康領兵至閩,黃蜂以數萬隨舟,二神現於雲端,境內帖然,乃大新祠宇。建楹日,有青紅二蛇蜿蜒香幾間。向異而記之。國朝洪武十年,布政葉茂禱雨獲應,疏聞。詔下禮官,議從神故封,稱漢閩越王之神。參政瞿莊撰記。皇明禦極,統一四海,隆其於億萬斯年。皇帝寅畏上天,夙夜靡懈,百神之祭尤注。淵衷玉音,若曰惟鬼神福善禍滛,功用叵測,默贊於我皇猷,凡厥有位,宜敬崇報,故自郊廟迄於中祀,鑾輅必臨,躬行薦裸。所在祠祭,則各命有司,而廟額神號,務從古質。尤慮應祀而逸也,特敕禮部諮詢方鎮,舉尋曠典,俾無遣失。此漢閩越王歲時祀典所由復興也。王諱無諸,姓騶氏,其先禹之苗裔,夏後少康封其庶子無餘於會稽,以奉禹祀,於是始有越國之名。後二十余世,至勾踐,為越王,又六世無疆,為楚所敗,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成為王或為君於江南海上。王其後也,上距無疆為七世。秦並天下,以其地為閩中郡。及諸侯伐秦,王率兵以從,秦亡,複佐漢滅項籍。高帝五年,以功複立為閩越王,王故治。唐大中間始建祠于釣龍臺山之西。騰英厲響,久著靈跡,水旱兵疫,邦人禱之無弗應者。宋宣和二年,封鎮閩王,賜廟額曰:“武濟”。提點刑獄俞向撰廟碑,紀靈異甚悉。曆勝國,更封真君,入國朝來,有司弗舉,成曠典者十二年矣。乃洪武丁巳,詔以儀鑾使江甯葉公茂來為福建布政使。公敦本務實,治民事神,鹹極誠敬。蒞事之明年,政務畢舉,神人以和,尤慮祀典弗究,無以稱上意,及延父老曆詢郡祀,始得神之本末。適時告旱,公因率僚佐,左參政南陽唐公俊及莊往禱祠下,齋潔虔恭,願瞻如在。工囗駿奔,執事有恪。維時靈風襲衣,紫煙飛繞,陽舒陰斂,天宇靜肅,精氣昭明,發揚動盪,有赫其臨者焉。祝告之頃,陰雲倐興,甘霖洊沛。靈貺斯答,益信所聞。由是僉議即其靈跡,達於中書,下禮官議,從神故封,稱曰漢閩越王之神,遵新制也。於是藩翰之臣,鹹相喜。時則有若都指揮使滁陽趙公圭、都指揮同知囗陽王公誠、提刑按察副使于陵王公璉同誠協恭,以於二月壬寅,謁易祝號,式新祀事,於以昭囗上德,於以揚神休,使邦人父老知所尊重。於戲 !閩在古為百越文身之地。至王以神明之胄居之,故能委心中國,從諸侯兵踣秦斃楚,佐炎漢成帝業。策勳盟府,顯受王封,三山磅礴之氣為之增壯。自時厥後,漸摩風教,用夏囗夷囗。致唐宋之世,篤生秀民,或立言垂訓,或為世宰輔。蟬蛻荒服之習,藻沫鄒魯之化者,王實開之。按祭法,能禦大菑、捍大患則祀之,然則公之舉曠典,神之服休命,誰不曰宜哉!知福州府槁城董彥哲暨其僚屬,咸願為文刻石示久,用敢序其梗概,系之以詩,俾邦人歌以祀焉。其辭曰:“炎荒之隅閩海濆,赫熛照耀光鬱紛。維王奕葉神禹孫,首驅虎豹鋤荊榛,殿此荒服保黎民,斡旋機軸轉化鈞,謳歌來歸赤帝尊,鐵騎汗血趨昆侖,手扶烈日開冥昏,彤弓囗矢昭殊助,草木衣被生陽春。漸摩風教俗以淳,秀民挺拔宣人文,甘棠蔽芾森若雲。翼翼遺廟今尚存,歲時報祀羅酒謂,於薦蕙殽香苾芬。翕張造化參乾坤,神靈赫若搏桑暾。廟籍田,參政唐澞撰記。福城南去九裏曰南台,又曰龍台,上有漢閩越王廟。王當秦亂,保障吾閩,帥師助漢滅項,顯受封爵。及沒,廟食茲土,綽著靈跡,庇民之功,曆載祀典,邦人每歲六月半為瓜蓮會以盡報祭之禮。元至正十八年,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睦爾嘗舍閩縣公田六十畝二分以助香燈之費。田在還珠裏者三十八畝七分二厘,在靈岫裏者二十一畝二分八厘,有碑見存。初,廟前江心旋長沙洲,人以為神靈感召,因名大廟洲,故登志曰靈應洲,屬侯官縣一都之地。居民王方廣治成田亦舍於廟,增助香燈田計二百一十畝五分四厘。雖江水沖激,東傾西複,人皆知為廟田也。祠下居民鄭廣者來為守廟,以田私入其戶,子神又將田之所入者,購易廟西陳氏園四畝,果樹三十三株,並籍於戶。是後祠宇日敝,見者莫不咨嗟焉。成化癸巳,會耆民鄭得等發鄭神匿田及褻瀆之狀,太守唐侯珣核實,本之志書,證之碑記,參之輿論,是田與園實為廟之故物,始置神於法。壬寅歲,適造版圖,唐侯乃籍其田複歸之廟。於戲 !有大功德者必百世祀,如王之捍大患、禦大菑,述於傳記者,昭昭可考,英偉之風默相動盪,雖不系于田園有無,第妥靈揭虔之所,香燈弗稱,甚非國家崇重之典與邦人仰報之意也。治民事神,守臣當務,修廟複田,實成千古之盛事。耆民鄭榮,壯思正等咸請紀石以示將來,俾頑者知警,不敢複萌攘奪之念,乃為之言。其田園稅糧其列於碑陰雲。

 

閩越王祖廟

在郡城南二裏許,廟傍有塚。按舊志,王郢塚在郡城東田中,王餘善塚在郡城東北,獨未載王無諸塚,疑廟傍塚即無諸也。自唐大中間更立廟于釣龍台,歷代以來,官民祠祀,遂專於此。於是祖廟之田園,悉為居民所侵曆,堂宇傾圯。國朝弘治間,太監陳道命有司核正,藉為粢盛,重建殿寢,後複圯廢。萬曆間,鄉人募緣別造,隘陋非昔比矣。廟有閩縣田、園池計九十一畝六分,侯官縣一都新長甕泥洲田計六十畝,詳見碑陰,用防侵匿,郡人謝瑀記。今皆蔑有存者,姑附之碑後,有所考焉。

 

廣應廟

在閩縣桑溪裏東山大乘寺南。山峽間有二潭,下潭廣六尺,深不可測。昔閩越王郢第三子有勇力,號白馬三郎,射中大鱔于此,土人因為立廟,祈禱輒應。唐大和元年,觀察使張仲方旱禱歸至聖泉寺,雨已至,詩曰:“入門池色淨,登閣雨聲來。”團練副使李貽孫詩:“旌斾憂民至,風雲逐馬來。”判官囗敬彝詩:“雨隨青嶂合,雲拂畫旗來。”內供奉囗城侍禦詩:“雲陰隨雨度,桂馥逐風來。”宋慶曆中旱,郡守蔡襄為文禱於廟,讀畢大雨,命知縣賈大沖新其祠,文學范宗韓為記。紹興中大雨,夜水暴出,聲聞數十裏,詰朝,有石高可二丈,峙廟後,如堵。紹定間,增封孚佑王。淳熙八年,郡守陳塏禱雨有應。因歎曰:“土俗疑傳以鱔為靈,不知王親殺鱔以為靈也。神能體天以福善,沛利澤以蘇焦稿”。遂改為善溪。宋曾鞏《禱雨文》:“嗚呼旱也,誰則為之 ?芃芃之稼,將槁而萎;嗷嗷之眾,曷望而依!維閩屬者,寇賊之罹,逮其既附,我士已疲。余醜成群,百十睢睢,跳踉出沒,負力乘巇;亦有為渠,諸偷所推,相望棋布,未受縶羈。至家莫寧,遠近並疑。我畜以柔,亦震以威:從有法賞,不從系累。或擾而序,或就躔徽。逮歲朔易,濫定無遺。山林夜行,笑語追隨。天予聖德,海邦是綏。今此大田,既碩而齊。俾不卒成,熟忍為斯 ?神有靈跡,國人所低;神有顯號,天子所躋。萎能起之,槁能澤之。故甯有餘,斂而不施。我用蔔日,早駕以馳,即告潭側,尚其聽之:攘除驕陽,騰雲擴霓,播為甘雨,霈灑淋漓。俾農有秋,百物是宜,熄偷與爭,長置刑笞,人於報事,豈有斁思。

 

明德贊福王廟

府治之西,舊號西湖廟。漢閩越王郢開州西大路,土成丘,後人即其地立廟祀之。自唐大曆以前,閩城得通祀者,釣龍台、董溪、城隍並此為四。

 

忠懿王廟

在郡治東慶城寺之側,本閩王審知故宅。唐侍郎于兢、宋刺史錢昱德政碑二石,一豎門外,一豎祠內。宋初,錢氏納土敕建,後廢為裏社。歷代以來,歲杪迎春,郡守遣祭,取其碑下土為春牛。萬曆二十八年,有詔修帝王祠墓,王之裔孫生員王一騰等請於有司,二十九年,督撫都禦史朱運昌、巡按禦史劉應龍請複舊址,發公帑重建。適轉運副使臨海王亮至,亦為王裔孫。力襄厥成,複春秋祀典。四十年,督撫都禦史丁繼嗣重修。碑見《文翰》。

 

靈濟宮

在府城南積善裏之梁山,祀南唐江王徐知證、饒王徐知諤。證兄弟嘗將兵至閩郡,人德焉,為立祠。永樂十四年,文皇帝有禱,神著靈驗,命拓其址重建,封為真人,五歲一遣官致祭,賜袍,今惟藩司代之。成祖文皇帝禦制碑:朕維自古英賢,生為名臣,著庇民之功 ;沒為明神,贊天地之化。鼓動囗囗流蕩兩間以蔭福斯民。禦災捍患,敂枯吹生,濯濯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蓋非智慮所可得而測也。《詩》曰:“伸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其此之謂歟 ?能九天金闕,明道達德,大仙顯靈,溥濟真人。王九天玉闕,宣化扶教,上仙昭靈博濟真人饒王,其功德充溢,蓋若是已。神南唐之胄,生有民囗之勳,歿錄仙班之籍,伯仲齊美,華萼聯芳,領職上天,耀靈下土,呼吸回應,電邁風行。下民是囗,父母其依,慈祥仁愛,物賴以寧。乃者朕躬弗豫,用藥百計,罔底於效,神默運精靈,翊衛朕躬,頃刻弗違,隨叩隨應,屢顯明征,施以靈符,天醫妙藥,使殆而複安,僕而複起,有回生之功,恩惠博矣,盛矣 !朕揆德涼薄,何由獲茲,永懷神德,曷其能忘,海深嶽峻,其焉有極?蓋有功必報,國之恒典,是用祝冊,加封神號,伯曰:清微洞玄沖虛妙感慈惠洪恩真人,仲曰:高明弘靜沖淡妙應仁恩洪恩真人。舊號俱如故,大新廟宇。凡爽軒豁,稱神所棲,爰敕有司虔潔香火,春秋祭祀,歲易時衣,給灑掃五戶,表朕悃幅答神庥。雖然,神功之厚而報賚之薄,神固無責於報否,則朕心不能已矣 !夫天地之德一日,生神體天地之道,弼亮化機,出幽入明,翕張欻忽,遨遊太清,監觀四方,濟利群生,功在天壤,昭昭若此,固有不可得而名言者。乃彰神績,勒于貞石,樹之於廟,垂示無窮,並系以詩曰:“天產英靈為世傑,出入幽明猶一□。生著勳勞保甌粵,沒為明神崇偉烈。茫茫海甸倚芘樾,雨暘寒燠調以燮。冬無淩競夏無暍,涼氣遠殄靡颶風。下稔高黍歲穰桀,驅掃不祥定妖孽。晨鐘暮鼓樂髫耋,卓彼鼇峰峻且嶻。蜿蜒回抱天造設,香蘭薦芳秋菊馝。寒泉白石漱清潔,神之遊兮羽葆翳。飛雲翩翩道幢節,欻來忽往靈僁僁。呼吸回應速以偈,濟利溥博無時歇。四時報享繁獻醊,衛朕之力疇與埒。維夫銘心與刻骨,書恩著德勒堅碣,垂示萬古昭日月。永樂十五年五月初一日。

 

東嶽行宮

即偽閩所建東華宮之泰山廟。宋大中祥符間,寖廣其制,萬曆二年重修。

 

天妃宮

在水部門內城垣下,建自前代,國朝永樂至萬曆年間,累經修葺。神姓林,莆田都巡檢孚之季女也,生於五代末年,少而靈異,能知人禍福,室處幾三十載而卒。宋紹興間,有司以靈異聞,封靈惠夫人,賜廟額曰:“靈應”。永樂七年,改封弘仁普濟天妃。奉使外夷航海,必載其主舟中,每遇風濤,有禱則應,或蝶或雀或燈光,舟人見之,則險夷而利涉矣。嘉靖間,給事中陳侃使琉球還,為請春秋祀典。

 

烈威祖廟

在使君橋之北。神姓陳,與其二弟名諱俱不傳,生五季末,一門以貞義自持,沒,能為民禦災捍患,禱無不應,宋時累封,並為侯。

 

會應廟

在閩縣左三坊。舊為靈澤廟,號五龍,配以方色。相傳偽閩時建。宋皇祐中,邑人以旱禱,澍雨大至,北位黑龍,鱗甲猶帶池萍。紹興四年,郡守溫益修其廟,乾道三年,郡守王之望請於朝,賜額:“靈澤”,閩令陳長卿記之。淳熙十四年,安撫使賈選奏改今名。

 

五顯廟

郡治東南通津門樓上。樓與九仙鼇頂相峙,俗呼青門樓。廟初在河之南岸,即懷遠驛故址,舊名五通廟,亦名龍官廟,後廢,祀於此。

 

振遠安福行祠

在府治北。相傳北鎮之神也。宋嘉泰初,建於北城樓上。元季,海寇攻城,廉訪司掌書記曲時敬領兵擊之。禱於神,不許,與戰,果不利。明日,再禱,許之,兵既接,彷佛若有神助,遂大勝。時敬乃大新祠宇於門之東。國朝洪武初,增築城樓,乃遷于時敬舊宅。裏民有禱輒應。

 

靈溝廟

在郡城南郊外下鄭洋。元至正間,溪水泛溢,忽一木像乘浮槎往來洪溝者數日,鄉人異之,乃登于巨石上。是夜,裏中父老鹹夢一緋衣神謂之:“吾素習歧黃公,當廟食茲土,以福汝等。”翌日各言所夢皆同,即其處立廟,凡疾疫瘡瘍,有禱輒應。

 

馬仙廟

在侯官縣十五都甘蔗洲上,廟中有井名龍淵,歲旱不竭。馬氏,生建安縣將相裏,適人一歲,夫亡,誓志不二,紡績養姑。每跣足出入,遇溪暴漲,無舟可渡,張傘仰置水上,乘之以濟,眾盡駭異,語人曰:“我非塵世人,有姑在,終其天年,即仙去。”閩人像祀之。馬囗津上亦有廟,舟航遇雨,多著靈異。

 

祠山廟

在府治南法雲寺東。神姓張名渤,吳興人,或曰武陵龍陽人,生西漢末,遊苕霅之間,卒而為神,顯於廣德州之橫山。閩祠已久,頗著靈跡,郡人敬事之,歲大比,士子多謁夢于此,成化十八年,鎮守太監陳道重修。

 

剛顯廟

在烏石山之巔,祀唐處士周樸。詳見《寓賢》。宋紹興初,丞相張浚謫福州,將遊雙峰,夜夢一僧與一金紫人及白袍士來謁。翌日登山,見三人容貌與夢,異之。三人者,樸與觀察使李瓚、雙峰僧懶安也。後浚帥閩,複游烏石,詣祠下,喟然太息。樸死事三百年,未有廟額,乃疏於朝,賜號“剛顯”。郡人鄭昂為記,有曰:東漢之衰,陳蕃、李固、孔融之徒,相與標榜,以節義名世,故雖以曹公之陰賊,終身睥睨漢室,不敢取。唐末名節掃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朱溫以鬥筲穿窬之囗囗囗,而攘神器,士大夫亦欣然與之,莫敢正議。使君得志,其肯以國與人乎 ?”今歲久祀廢。

 

昭利廟

在越王山之麓。神為唐觀察使陳岩長子。乾符中,黃巢陷閩,王憤唐室衰微,慨然謂人曰:“吾生不鼎食以濟朝廷,死當為神以慰人望。”及歿,祀于連江演嶼。宣政二年,祀今所。五年,給事中路允迪使三韓,涉海遇風濤,賴神以濟,歸上其狀,詔賜今額。建炎初,寇犯城西,吏民奔走,乞救於神,俄頃冰雹交下,盛夏如冬,平地水深尺許,賊遂驚遁出連江,欲肆剽掠,見士馬雲布,眾駭而去。宋宗正嗣濮王仲湜為之記。

 

靈顯廟

在螺江之滸,祀唐將劉氏兄弟三人。宋淳熙間建。初,黃巢之亂,淮甸人劉行全、德全、待全兄弟禦之有功,閩人祀之。

 

七賢祠

西門大街,宋建炎初建,以祀王忠竭、鄭仲賢、鄭謹淨、鄭守道、鄭誠、王子元、王子清,凡七人。距野人也。五代唐天成中,群盜嘯聚,闔境之民,賴以保全,故祀焉。又有行祠,在善化坊內。

 

顯應廟

閩縣飲井山西麓。神姓陳名礹,初與其弟觀察使岩同廟,祀于裏之蘆川。宋嘉祐間,遷於今所。開禧、嘉定間,蝗旱疫癘,邑人禱之,累著靈應。寶慶初,賜額曰“顯應”。開慶初,封礹曰:仁濟侯,岩曰:忠濟侯。侍郎陳益記之。

 

北廟

舊在遺愛門外,即今北門外,去郡城十裏許。王姓劉氏,名行全,唐末,其妻兄王緒,為秦宗權所逼,拔其軍南徙,以王為先鋒,至漳州,緒忌而殺之。王審知有國,悼其死非罪,為立廟州北。宋政和初,懷安知縣吳與重新廟宇,與自為記。

 

榷務廟

在鳳池坊東,祀五代榷務使張睦。見《名宦》。

 

閩山廟

在郡城西南文儒坊內,建自前代,國朝正統間,有司重修。萬曆三十一年,福建左布政使王恩民移檄本府,歲致春秋二祭。神姓卓名祐之,宋景佑元年進士,見《選舉志》,廟其故宅也。建炎三年,建寇猖獗。端平中,邵武山寇發。重慶中,汀寇發。神著靈異,現於雲端,賊眾鹹驚怖而遁。寇既平,守臣朱良驥、運判葛有聲先後各以事聞,詔加封為廣利威顯侯,賜廟額曰“靈應”。

 

顯靈廟

府城西南勝平裏。神姓林名僾,裏人也。宋康定間,浙西寇鄂鄰倡亂,由海門入窺福州。僾與其子衎傾家招募,分隊守隘。賊至,大破之,官軍掩為己功。僾曰:“吾為保鄉井計,豈與卒伍爭 ?”衎曰:“父子出萬死以擊賊,今為官軍所奪,縱生不封侯,死必廟食耳!”仰天而逝。僾亦尋卒。鄉人哀而祀之。自是大顯靈貺,有禱輒應。轉運使以狀聞,賜今額。咸淳間,封僾曰:福恩侯,衎曰:協惠侯。

 

通濟王廟

閩縣光俗裏。宋嘉定初建。神姓林名浦,唐末避地海濱,多鑿井以給行人,因謂林公井。及卒,甚著靈應,裏人祀之。有司上其禦災捍患之功,賜今號。

 

劉巡檢廟

在北門外,元至正間敕建,祀巡檢劉濬,有司春秋致祭,歲久廢為裏社。詳見《名宦》。

 

彰義祠

在南門外吉祥墩,祀禦寇陣亡將卒。嘉靖四十年建。初,倭夷起海上,逼閩會城,把總童子明等戰死,後總兵戚繼光平寇。合前後水陸陣亡將卒,並祀於此,為置祀田。今守者頗乾沒。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