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福州名人傳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福 州名人傳《一》

騶無諸

騶無諸,生卒年不詳,越王勾踐的後裔,約出生于戰國晚期,卒于漢初。周顯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西元前三三四年),越國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國所滅。越王族南奔,各據一隅,或稱王,或為君,互不統屬。其中一支據閩境,七傳至無諸,自立為閩越王。秦始皇二十五年(前二二二年),平定江南地,廢百越之君,無諸被削去王號,降為君長。秦以其地置閩中郡,轄今福建全境以及浙江的溫、台、處三州,江西的鉛山縣和廣東的潮、梅地區。但秦未派人治理,閩中郡仍歸無諸統治。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各地反秦勢力紛起回應。無諸率閩中兵跟隨鄱陽令吳芮攻秦,進攻析、酈,戰于蘭田,進入武關,以勇悍稱。秦亡,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在分封諸侯王時,項羽以楚、越有舊恨,不封無諸為王,無諸亦不附楚。及楚漢相爭,無諸帶兵輔佐劉邦,擊敗項羽,輔漢有功。漢高祖五年(前二○二年),複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閩越與漢王朝保持著和睦關係,汲取中原的先進科學文化,促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無諸仿效中原,在今福州城內冶山之麓建都,號“冶城”。這是福州建城之始,從此,改變閩越族人長期棲處於山谷叢林之中的狀況,為社會進步奠定基礎。無諸推廣鐵器,使冶煉業得以發展。當時,鐵制的、臿、鋤等農具,斧、錘、鑿、鋸、刀等工具,以及鐵矛等兵器的使用,已相當普遍。飾有弦紋、水波紋、櫛齒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灰陶雙耳罐、雙耳瓿、匏形壺、斂口缽等生活器皿也大量使用。福州桑溪和九仙山等處,還留下無諸與僚屬宴慶節日的遺址。相傳無諸死後葬于福州城隍山西的小山丘上,俗稱王墓(步)山。歷代建有閩越王廟奉祀,俗稱“大廟”、“祖廟”、“無諸廟”。

騶郢、騶餘善,(生卒年不詳)騶郢,無諸子,閩越王王位繼承人。漢建元三年(前一三八年),騶郢舉兵圍東甌(今浙江永寧),力圖恢復越王勾踐時代的疆土。東海王向漢廷告急,但漢兵未至,閩越兵即已撤回。建元六年(前一三五年),鄒郢派兵攻南越,引起漢廷大軍壓境。其弟余善乘機殺郢,呈首級於漢軍,武帝遂下詔罷軍,立無諸孫繇君醜為越繇王。後來,又立餘善為東越王,兩王並立。餘善統治閩越二十二年。元鼎五年(前一一二年),南越相呂嘉反漢,漢廷出兵討伐,餘善請旨參戰,但至廣東揭陽,又滯留不進,且暗通呂嘉。漢廷認為餘善反復無常,在滅了南越後命樓船將軍楊僕駐兵江西待命。翌年,余善以將軍騶力等為“吞漢將軍”,入台沙、梅嶺、武林(皆在今江西界),擊殺漢軍三名校尉,並刻玉璽,自稱武帝。漢武帝下令討伐,兵分四路,水陸俱進。余善在今邵武、建陽、浦城、崇安一帶築城拒守。越衍侯吳陽奉命勸餘善歸順,餘善不從。吳陽率兵攻佔漢陽(今浦城縣北),餘善腹背受敵,逃回東冶(今福州市)。閩越內部兵變,建成侯敖與繇君居股(繇君醜之子)合謀殺死余善,向橫海將軍投降。武帝以“閩越悍,數反復”,遷其民于江淮間,閩越國亡。相傳餘善死後葬在侯官縣(今閩侯縣)寧棋裏。

 

董奉

董奉(約160~250年),字君異。侯官縣(今屬長樂縣)人,少學醫,信奉道教,曾任侯官縣小吏,後遂行醫濟世。建安中(約一九八年前後),交州(今兩廣和越南北部)太守士燮病危,昏死已三日。董奉給藥三丸使服,又使人捧其頭搖動。少頃,士燮手足即動,面色恢復,半日即能起坐。再過四日,便能說話。董奉後居江西廬山之麓,為人治病,均不取酬。凡重病經治癒者,只要求種杏五株,輕病者種一株。五年後,山中已有杏樹十余萬株,郁然成林。杏子熟,董奉于林中置一草倉,凡欲買杏子者,可將稻穀置於倉中,換取等量杏子去。董奉每年售杏得穀,即以救濟貧民,或供給費用不足的過客。醫學界“杏林”典故即出於此。

 

嚴高

嚴高,生卒年不詳,琅琊(今山東臨沂縣)人。晉武帝太康三年(二八二年),分出建安郡部分地設晉安郡,以原豐(今福州市)為治所,嚴高為首任太守。嚴高勤政愛民,以冶城險隘,不足容眾,於冶城之南築“子城”,作為晉安郡城。又在城北開鑿東、西兩湖,周圍各二十裏,引東、北諸山溪水注入,與閩江潮汐相通,溉田數萬畝,成為當時晉安郡的重要水利工程,給福州帶來豐富的魚米之利。嚴高還到各地視察,勸課農桑,組織民力在長樂開鑿嚴湖,在連江興修東塘等。

 

陶夔

陶夔,生卒年不詳,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生於官宦世家。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九年(三九四年),任晉安郡太守,廉政愛民,且關心地方文獻。郡治自嚴高建城後,已曆一百一十三年,文獻殘缺,久無圖志。陶夔探訪耆宿,搜羅舊聞,親自核實,於次年撰成福建首部方志《閩中記》,內容涉及晉安郡所轄原豐、侯官、羅江、晉安、溫麻五縣的輿地、風俗、人文、舊事。此書至隋代散佚不傳,今僅存數則佚文,散見於《太平寰宇記》和《三山志》。陶夔篤信佛教,有位僧人名群,戒行出眾,蔬食誦經,隱居于羅江(今羅源縣)霍山。陶夔慕名渡海尋訪,遇風雨而未果。境內因其虔佛,佛寺日增。兩年後離職。

 

陳寶應

陳寶應(?~五六四年),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晉安豪強之家。南朝梁大寶元年(五五〇年),寶應之父陳羽以武力逼走晉安太守賓化侯蕭雲,自攬郡政,以寶應掌兵。承聖元年(五五二年),梁元帝承認陳羽、陳寶應割據閩中的事實。紹泰元年(五五五年),陳霸先為梁執政時,授寶應為壯武將軍、晉安太守。永定元年(五五七年),陳王朝建立後,升晉安郡為閩州,領晉安、建安、南安三郡,以寶應為持節散騎常侍、信武將軍、閩州刺史。天嘉元年(五六〇年),陳文帝複封寶應為宣毅將軍,加陳羽光祿大夫,並編入宗室屬籍。寶應為鞏固閩中割據、建立同盟計,娶縉州刺史留異之女。天嘉二年(五六一年)留異反,寶應出兵援助其岳父。次年,留異兵敗、逃奔寶應。與留異同反的臨川周迪,被陳王朝打敗後,也來投奔寶應,寶應助他反攻臨川。天嘉四年(五六三年),陳將章昭達擊潰周迪,周迪被捕。陳王朝削除寶應宗室屬籍,下令水陸兩路進攻。章昭達率二萬人由陸路進攻邵武;信威將軍余孝頃由水路進攻晉安。寶應率軍據建安湖漈,依山傍水結寨,阻止陳軍前進。章昭達伐木結排,順溪流而下,沖倒寶應大寨木柵,而後出兵急攻。適余孝頃水軍由水道趕至,寶應前後受敵,遂大敗。率子逃至莆田被俘,押往建康(今南京市)斬首。

 

李椅

李椅(?~七七五年),唐宗室,歷任禦史、尚書郎、給事中和禦史中丞等職。唐大曆七年( 772年)冬,授福建都團練觀察處置使兼福州刺史。大曆八年(七七三年)四月,李椅以福州學宮在城西北,屋宇狹小,地勢低窪,常遭水患,教學荒墜。遂籌集資金,選擇新址,將學宮移建城南興賢坊,擴大規模,使福州學宮包括孔廟、講堂、書室和教授署舍等都煥然一新。學宮塑立孔孟聖賢像,配製祭器、樂器,隆重舉行春秋二祭;還訂立學規,添購圖書。李椅在每年二月初一與八月初一,親赴學宮講學,查閱學子作業、試卷,考察他們學問,將德才兼備的學子分等級上報禮部。並在他們上京應試時,舉辦“鄉飲”,行“飲酒禮”,隆重餞送。李椅以五經訓民,考校必精,弦誦必時。於是,人知敬學,“閩人皆以不學為恥”。大曆十年(七七五年),李椅卒于任上。福州士民條其善政,刊刻于石。大曆十三年(七七八年),朝廷詔贈禮部尚書,諡曰“成”。後人稱為李成公。

 

懷海

懷海(720~814年)俗姓王,名木尊,長樂縣沙京石馬村人。十歲出家長樂縣西山寺(後名龍泉寺),拜慧照和尚為師。興元元年(七八四年),至江西洪州(今南昌市)新吳界大雄山(又名“百丈山”)拜馬祖道一為師,法名懷海,自號百丈,鑽研佛教禪宗之南宗理論,為南祖慧能四世法裔。懷海主張佛教徒必須參加農事生產。立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訓條,開創佛教農禪並重宗風。懷海所定的《禪門規式》世稱“百丈清規”,各地叢林紛紛採用,並成為“清規戒律”這一成語的來源。後返長樂,重建西山寺。著有《詔錄》、《廣錄》傳世。圓寂後,穆宗于長慶元年(八二一年),敕諡為“大智禪師”,塔(墓)為“大寶勝輪”。懷海徒弟希運、靈祐,開臨濟、溈仰二宗。

附:希運,生卒年不詳,號黃檗禪師,福州市人。自幼出家福清縣黃檗山,曾游天臺、長安等地,後至江西參拜懷海禪師,得傳心印。唐憲宗年間(806~820年)主持黃檗山萬福禪寺,使寺院發展為福建大叢林。說法于安徽宛陵(今宣城),成《師傳心要》一卷,禪風盛於江南,其機緣語還載於《傳燈錄》。曾與唐宣宗作山中觀瀑聯句:“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希運),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宣宗)。”卒諡“斷際禪師”。

 

常袞

常袞(729~783年),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人,字夷甫。父常元,官三原縣丞。常袞天寶末年(約七五四年前後)進士,曆官翰林學士、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弘文、崇文館大學士;大歷年間,與楊綰同居相位,後加銀青光祿大夫。大曆十四年(七七九年),德宗即位,常袞因奏參中書舍人崔祐甫事,被貶為河南少尹;再貶為潮州刺史。建中元年(七八〇年),楊炎為相,起用常袞為福建觀察使。當時福建上京舉子很少,自神龍元年(七〇五年)薛令之中進士後,七十多年間,只有陳珦、廖廣兩人中進士。常袞大興文教,廣設學塾,留意推薦優秀舉子北上應考。自此到唐末,福建中進士的多達七十四人(其中福州籍四十七人),曾出現長樂林慎思五兄弟先後中進士的“五子登科”佳話。人才之盛,與中原文化發達地區相差無幾,為宋代福州的文化繁榮奠定基礎。唐建中四年(七八三年),常袞病逝于福州任上。朝廷追贈尚書右僕射,福州百姓為他立祠,春秋致祭。

 

歐陽袞

歐陽袞,生卒年不詳,字希周、希甫,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曾赴京都長安應舉,數次皆不中。後與詩人項斯以詩相知,漸與項斯齊名詩壇。于唐寶曆元年(八二五年)進士及第,官至監察禦史。有二子琳、玭,皆登進士第,複中宏詞科,以詩賦傳家。《全唐詩》收其《雨》、《田家》、《神光寺》、《和項斯遊頭陀寺上方》等詩。

 

林諝

林諝(811~890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博學善文,隱居不仕。林諝竭力搜求舊聞,編列山川,繼陶夔之後纂成《閩中記》,後佚。宋梁克家在《三山志》中偶有引據。

 

義存

義存(822~908年),俗姓曾,南安縣人。生於虔信佛教之家。12歲,出家莆田玉澗寺,法號義存。唐會昌五年(八四五年),武宗下詔廢除佛寺,令僧尼還俗。義存隱居福州北峰芙蓉山延慶院。大中元年(八四七年),宣宗詔複僧寺,義存往幽州(今河北省)寶刹寺受具足戒;大中八年(八五四年),在湖南武陵德山得宣鑒大師開示。回福州後,仍居芙蓉山石室(今稱芙蓉洞)。鹹通十一年(八七〇年),擇侯官(今閩侯縣)雪峰建寺廟,歷時五載,于乾符二年(八七五年)建成當時閩中規模最大的佛寺,有“東南叢林第一”之稱,朝廷賜額為“雪峰應天禪院”,宋初改名“雪峰崇聖禪寺”,相沿至今,並賜義存以“真覺大師”稱號。義存門下高僧輩出,鼓山湧泉寺開山祖師神晏、怡山長慶寺中興祖師慧稜,以及被稱為“扣冰古佛”的藻光都是義存門徒。玄沙山開山祖師師備與義存誼兼師友,林陽寺開山祖師志端是義存的徒孫。雲門宗創始人文偃是義存的得法弟子,法眼宗的創始人文益是師備的再傳弟子。義存著有《雪峰清規》、《雪峰語錄》、《雪峰遺戒》傳世。今雪峰寺枯木庵,傳為義存入山居住之處,難提塔,亦稱卵塔,即義存藏骨塔。

 

師備

師備(835~908年),俗姓謝,閩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農家,少時以捕魚為業。唐鹹通七年(八六六年),出家福州芙蓉山,後往南昌開元寺受具足戒,法名師備。數年後,還芙蓉寺,再拜義存為師,義存稱他為“備頭陀”。義存營建雪峰,得師備諸多協助。師備與義存同為閩王王審知所器重,常入王府宣講佛法。師備後結屋于福州北門外玄沙山,僧眾追尋而來,遂成叢林,名安國院,朝廷賜紫袈裟,號“宗一大師”。師備在玄沙山數年,僧眾達七百人,石頭之宗,由此興旺。日本、高麗諸國均派人來聽法。後樑開平二年(九〇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師備圓寂,王審知為其立塔。有《語錄》傳世。其徒孫釋文益(885~958年)為法眼宗開山祖;法眼宗在五代及北宋初期極盛,法系傳入高麗。

 

林慎思

林慎思(844~881年),字虔中,長樂縣崇賢鄉欽平裏人。父林升,官禦史。慎思少好學,兄弟五人在籌岩築室讀書。唐鹹通五年(八六四年)應禮部試,不第。咸通十年中進士。翌年再試,中宏詞科第一。兄弟五人先後俱登第。懿宗賜“蘭桂同芳”匾,改崇賢鄉為芳桂鄉,又把慎思兄弟所居欽平裏改稱大宏裏。慎思歷任秘書省校書郎、興平尉,執法甚嚴,後升為尚書水部郎中。僖宗日與宦官嬉樂,不理朝政。慎思屢次上書切諫不被採納,出為長安萬年縣令。廣明元年(八八〇年),黃巢起義軍攻佔長安(今西安),慎思領兵出戰,被俘。起義軍逼其為官,慎思不受,被處死,歸葬長樂昌化鄉渡橋大墓山。後皇帝敕建祠于省城烏石山麓白水井旁。著有《伸蒙子》、《續孟子》傳世;另有《外篇.宏詞》五篇、《儒範》七篇藏於家,後佚,為福建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

 

陳岩

陳岩(849~892年),字夢臣,汀州黃連鎮(今建寧縣)人。少年時以勇略為裏人所推重。唐乾符五年(八七八年)三月,黃巢起義軍從北方南下,由仙霞嶺入福建,進攻建州(州治今建甌)。建州刺史李乾祐棄城而逃,繼任刺史李彥聖被殺。陳岩組織鄉團,聚集幾千人馬,號稱“九龍軍”,赴建州與黃巢軍作戰。朝廷以陳岩守土有功,在黃連鎮設置義甯軍,任陳岩為鎮將。同年十二月,黃巢軍攻福州,福建觀察使鄭鎰表請陳岩為團練副使,率部抵抗。起義軍在福州停留了月餘,拔隊南下廣州,陳岩順利地進佔福州。中和四年(八八四年)七月,陳岩見鄭鎰兵勢薄弱,庸懦無能,迫鄭鎰離職,自薦以代,得到朝廷任命。陳岩在福州八年,修復福州部分殘破的城垣,修建大量被戰亂焚毀的房舍。朝廷以其政績可觀,加授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右僕射和司徒等銜。王潮、王審知攻下泉州後,陳岩即表奏王潮為泉州刺史。不久陳岩逝世,妻弟范暉自稱留後。次年,王潮軍攻入福州,自稱福建觀察使,為籠絡陳岩舊部,嫁女給陳岩之子,葬陳岩於閩縣敦業鄉太平裏。

 

王潮

王潮(855~897年),字信臣,河南光州固始人。三代業農,與弟審邽、審知,人稱“王氏三龍”。唐中和元年(八八一年),王緒率義軍攻陷光州,王氏三兄弟投奔王緒。王潮委為軍正,主管錢糧。王緒歸附蔡州節度使秦宗權,因未如期交納賦稅受到指責,便率五千餘人攜眷棄城南奔。經江西、廣東,進入福建汀州、漳州等地。王緒性猜忌,濫殺無辜。至南安,逼成“竹林兵變”,眾人囚禁王緒,推王潮為主。王潮率兵北歸,經永春、德化、大田,到達沙縣。一路秋毫無犯,閩中廣大百姓有口皆碑。泉州人張廷魯等趕到沙縣,奉牛酒犒師挽留,迎王潮回師。光啟二年(八八六年)八月,王潮率兵攻下泉州,殺刺史廖彥若,向福建觀察使陳岩表示歸附。陳岩奏請朝廷委王潮為泉州刺史。泉州在王潮兄弟治理下,生產發展。景福元年(八九二年),陳岩病死,妻弟范暉自稱留後,王潮命審知率軍圍攻福州,鏖戰年余,於次年五月佔領福州,各地方勢力也紛紛歸附。於是據有福建全境,朝廷委其為福建觀察使。王潮在福州大興文教,于乾甯元年(八九四年)在福州置義學,招集流亡,發展生產,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乾寧三年(八九六年),福州升為威武軍,王潮為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翌年冬,王潮在福州修築城垣,號永平城,工未成而卒,贈司空。

 

翁承贊

翁承贊(859~932年),字文堯,晚年號狎鷗翁,又號螺江釣翁。祖籍京兆(今西安市),祖父翁何居莆田,遷福唐(今福清縣)。父巨隅,官至少府監。唐乾寧三年(八九六年)承贊登進士第第三名。翌年,舉博學鴻詞科。累官秘書郎、右拾遺。天祐元年(九〇四年)以朱全忠命,持節回福州冊封王審知為琅琊王,備受禮遇。天祐四年(九〇七年)四月,朱全忠稱帝,升其為諫議大夫。後樑開平二年(九〇八年),升為御史大夫,加左散騎常侍。後以右諫議大夫、福建鹽鐵副使回閩。王審知任承贊為同平章事,封晉國公,並將承贊出生鄉名改為“文秀”,裏名改為“光賢”,以示榮寵。承贊襄助王審知整頓吏治,立“四門學”,在各州縣設庠序,發展經濟,開展海上貿易。後唐同光二年(九二四年),王審知卒,承贊為之撰墓誌銘。此時閩國大亂,承贊辭官隱于建安(今建甌),同僧道交遊。卒葬當地新豐鄉,追諡“忠獻”。著有《諫議晝錦宏詞》前後集,後散佚。僅存《晝錦堂詩集》輯本傳世,收詩四十八首。

 

王審知

王審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詳卿,祖籍琅琊(今屬山東省),移家光州固始(今河南)。唐中和元年(八八一年),隨王緒渡江南下,進入福建,“竹林兵變”後,奉長兄王潮為帥。光啟二年(八八六年),王潮攻下泉州。陳岩表其為泉州刺史。景福元年(八九二年),王潮派審知率兵攻佔福州。王潮為福建觀察使,審知為副。乾寧四年(八九七年)王潮卒,審知繼任,後加平章事,封為琅琊郡王。後樑開平三年(九〇九年)加授審知中書令、福州大都督府長史,又封為閩王。審知“寧為開門節度,不作閉門天子”,實行保境安民政策,向朱全忠稱臣納貢,並與南漢、吳越的地方割據勢力締姻結好。審知整頓吏治,用人唯賢,重用不受饋贈的賈鬱、重視農業的顏仁郁及黃滔等人。當時在外地任職的翁承贊、王倓、徐寅等紛紛來歸,審知都予以禮用。審知還在福州大興“四門學”,以教閩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廣設庠序,搜集整理文獻,使閩中文教事業得到發展。審知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鼓勵墾荒,圍墾造田,擴大耕地面積。又興修水利,擴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長樂海堤、連江東湖等,鼓勵農民種茶,每年輸出茶葉五六萬斤,福州鼓山的茶葉還被列為貢品。重視商業、外貿,開闢福州的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為東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審知還撤除關卡,免除苛稅,由是貿易額擴大,財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相對安定。審知兩度擴大福州城池。唐天複元年(九〇一年),於小城外加築城牆,稱為“羅城”。後樑開平元年(九〇七年)築南北夾城,謂之“南北月城”,面積比舊城擴大七倍多。審知篤信佛教,主政時興建或修復的佛寺達二百多座;還鑄造金銅大佛,用金字繕寫四藏經送入開元寺。後唐同光三年(九二五年)卒,諡“忠懿”,葬于福州北郊,後移蓮花山麓。

 

黃璞

黃璞(八六七~?年),字德溫、紹山,自號霧居子。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後遷莆田涵江。與歐陽詹齊名,擅長詩歌,傳誦一時。唐大順二年(八九一年),登進士第,調尚衣監主簿。乾甯初年,任崇文閣校書郎。昭宗時,杜門不仕。唐末黃巢攻克福州,過黃巷黃璞家時,軍令:“此儒者也,滅炬弗焚。”於是,其部滅炬勒兵而去,黃璞家得以保全。有《霧居子》、《閩川名士傳》及文集二十卷傳世。

 

黃滔

黃滔,生卒年不詳,字文江,祖居侯官縣,與堂兄黃璞徙居莆田涵江。唐乾寧二年(八九五年)進士。光化年間(898~901年),為四門博士、監察禦史。天複元年(九〇一年)返閩,王審知禮置為幕賓,充禦史裏行,又升為威武軍節度推官。黃滔勸王審知不要稱帝,輔助閩王修明政治,禮賢下士,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又工詩、善文,當時閩中碑碣多出其手。著有《黃滔集》(一作《黃禦史集》)、《泉山秀句集》等。

 

張睦

張睦,生卒年不詳,字仲雍,號宗和,世居河南光州固始縣魏陵鄉祥符裏。唐末,隨王審知入閩,居住福州侯官縣孝弟鄉惠化裏。唐天祐元年(九〇四年)四月,審知請命授張睦三品官,領榷貨務,實為總府計。張睦體國裕民,發展對外貿易,雍容下士,招徠蠻夷商賈,斂不加暴,國用日以富饒。當時,福州黃崎海岸橫石巉峭,常為舟楫之患。張睦率領工役開鑿港道,稱甘棠港。自此往來商舶無覆溺之患,福州成為全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閩國時期,福州與琉球、倭國(日本)、林邑(越南南方)、赤土(馬來半島)、真臘(柬埔寨)、婆利(印尼)、新羅(朝鮮)、三佛齊(蘇門答臘)、天竺(印度)等地均有商貿往來。後樑開平三年(九〇九年),張睦為尚書右僕射。卒後葬于侯官縣太平鄉興和裏赤塘山。建祠于福州東街鳳池坊尾,稱“榷貨大王廟”。宋太祖趙匡胤追贈其為唐太師,加封梁國公。開寶間,配祀閩王祠。

 

沈崧

沈崧(883~938年),字吉甫,閩縣人。唐乾寧三年(八九六年)舉進士。歸閩過臨安,為吳越武肅王錢鏐辟為鎮海軍掌書記。凡書、檄、表、奏,多出其手。後唐長興三年(九三二年),吳越文穆王錢瓘置擇能院,沈崧以浙西營田副使領其職,選用吳中文士。後晉天福二年(九三七年),錢瓘建吳越國,任他為相。卒諡“文獻”,著有《錢金集》二十卷。

 

陳靖姑

陳靖姑(904~927年),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父陳昌,頗有家產,堂兄陳守元系著名道士。後樑貞明元年(九一五年)陳靖姑前往閭山大法院,學道三年,得“閭山正法”,後嫁與古田人劉杞為妻,在福州一帶施法“降妖”,招收弟子。後以斬蛇王宮中,閩王封為“臨水夫人”,食古田百戶,以一子為舍人,靖姑辭食邑不受,乃賜宮女三十六人為弟子。後唐天成二年(九二七年)福州大旱,民眾求其祈雨,靖姑有孕在身,仍往龍潭壑為民祈雨,幸天降大雨,旱情得解。靖姑卻傷胎身亡。閩王加封為“昭惠崇福臨水夫人”。後世,靖姑成為福建民間信仰的神道,凡祈雨、驅疫、斬妖、救產、求嗣,都祈求臨水夫人。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年),加封為“崇福昭惠慈濟夫人”,賜額“順懿”。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敕封為“順天聖母”。民間尊為“陳太后”,並流傳至臺灣、東南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

 

王延翰

王延翰(?~九二七年),字表章,號子逸,閩王王審知長子。後唐同光三年(九二五年)五月,審知寢疾,以延翰為節度副使權知軍府事。十二月審知卒,延翰繼位,自稱威武軍節度留後。翌年三月,後唐授其為威武軍節度使。十月,延翰取《史記.閩越王無諸傳》示其將吏,欲稱王,軍府將吏上書勸進。延翰便自稱大閩國王,立宮殿,置百官,威儀文物皆按天子制,但仍稱臣於後唐。延翰驕淫奢侈,跨西湖築室十餘裏,號稱水晶宮。延翰蔑棄兄弟,襲位逾月,便命其弟延鈞為泉州刺史。審知養子、建州刺史延稟素與延翰不和,便勾結延鈞,合兵襲擊福州。延稟部順流先到,俘延翰而殺之。次日,延鈞兵至,延稟推其為威武軍節度留後。

王延鈞(?~九三五年),審知次子,字表率。延翰立,出為泉州刺史。後唐天成元年(九二六年)十二月,立為威武軍節度留後,改名鏻。翌年,授延鈞為節度使、守中書令,封琅琊王。天成三年(九二八年)七月,進封閩王。十二月,延鈞剃度民眾二萬為僧,閩地由此多僧。長興二年(九三一年)四月,延稟率部攻福州,延鈞擒殺之。延鈞“好鬼神、道家之說”,建寶皇宮,以道士陳守元為宮主;又建東華宮,窮工極麗,宮中供匠達萬人。長興四年(九三三年)正月,稱帝,國號“大閩”,改元龍啟,立五廟,置百官,以福州為長樂府。立審知侍婢陳金鳳為皇后。龍啟三年(九三五年)正月,改元永和。同年十月,李倣叛亂,延鈞被弑。

陳金鳳(883~935年),女,福唐縣(今福清萬安鄉)人。十七歲時,選入審知宮中當才人。審知死後為尼。後唐天成元年十二月(九二七年一月)延鈞嗣位後,立為淑妃。龍啟元年(九三三年)正月延鈞稱帝,立為皇后,築長春宮居之。金鳳善歌舞,精音律,能填詞。曾作《漁歌子.樂游曲》。永和元年(九三五年)十月,李倣叛亂,延鈞被弑,金鳳遇害。

王繼鵬(?~九三九年),字伯高,延鈞次子。後唐長興二年(九三一年),以節度副使知軍府事。龍啟改元(九三三年),為右僕射、中書侍郎、平章事;又封福王。永和元年(九三五年)十月,延鈞遇弑後,繼鵬自立,改名昶,命李倣判六軍諸衛事。而李倣有弑君之罪,心常自疑,多養死士自衛。十一月繼鵬犒軍,拱宸指揮使林延皓設伏內殿,擒殺李倣。後唐清泰三年(九三六年)正月,繼鵬改元通文。通文三年(九三八年)十月,後晉高祖石敬瑭封繼鵬為閩國王。繼鵬好巫,拜道士譚紫霄為正一先生,又拜陳守元為天師,事無大小,“以寶皇語命之而後行”。通文四年(九三九年)四月,繼鵬殺叔父延武、延望及其五子。同年閏七月,繼鵬為繼業亂兵所殺。

王延羲(?~九四四年),字表明,審知第九子。王昶時為左僕射、同平章事。閩通文四年(九三九年)閏七月,繼鵬被弑,連重遇迎立延羲,改名曦,改元永隆。他驕淫苛虐,猜忌宗族,貪財好貨,由是兄弟積相猜恨。永隆二年(九四〇年)二月,延羲遣兵四萬攻延政,延政向吳越求援,吳越派兵四萬援建州。三月,延政部在茶山擊潰延羲部,攻取永平、順昌。四月,吳越部拒絕從建州撤兵,延政便聯合延羲侄子、泉州刺史繼業擊敗吳越部,俘斬萬人。十一月,後晉授延羲為威武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封閩國王。翌年七月,延羲自稱大閩皇。與弟延政舉兵相攻,“福(州)、建(州)之間,暴骨如莽”。永隆四年八月,延羲遣使向延政求和,延政不受。永隆六年(九四四年)三月,延羲出遊醉歸,為部屬所弑。

王延政(?~九五一年),字表正,審知第十一子。先為建州刺史。閩永隆三年(九四一年)封富沙王。延羲“肆為酗虐”,延政貽書切諫,延羲怒而舉兵相攻,兄弟成仇,延羲舉兵進攻延政,被延政擊敗。永隆五年(九四三年)正月,延政稱帝於建州,國號大殷,建元大德。翌年三月,延羲為部屬朱文進等所殺。後晉授朱文進為同平章事,封閩國王。天德三年(九四五年),延政率軍攻取福州,複國號閩,仍都建州。南唐李景聞閩亂,發兵攻之。延政遣侄繼昌守福州。福州守將李仁達見富沙王不能自保,遂殺繼昌後投南唐,被授為威武軍節度使。南唐軍破建州後,延政出降,閩國亡。南唐保大四年(九四六年)十月,遷延政家族于金陵,授延政為羽林大將軍;翌年,授安化軍節度使,封鄱陽王,鎮饒州;保大九年(九五一年),封光山王。不久病卒。

 

張伯玉

張伯玉(1003~約1068年),字公達,建安(今建甌縣)人。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登進士第。以後又登書判拔萃科。慶曆元年(1041年),出任吳郡從事兼郡學教授;接著以秘書丞為太谷令。他愛民勤政,廣興水利。慶曆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節,薦於朝廷任職。皇祐元年(1049年)官侍御史。當時陳執中為相,伯玉說:“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陳執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仁宗皇帝惋惜伯玉,離京前,賜銀錢五萬。至和年間(1054~1056年),伯玉任嚴州副知州。嘉祐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紹興)。伯玉興學育才,作出很大成績。治平二年(1065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編戶浚溝七尺,植榕綠化。數年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伯玉植榕聲名盛極一時。伯玉多學而博識,文章為曾鞏嘆服。他嗜酒善詩,有“張百杯”、“張百篇”之號。官終檢校司封郎中。著有《蓬萊詩》二卷,已佚。

 

蔡襄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謨,仙遊縣楓亭人。宋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甲科,授漳州軍事判官,後歷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秘書丞、集賢校理、知諫院兼知起居注等官職。景祐三年(1036年)蔡襄作《四賢一不肖》詩,讚揚范仲淹、余靖、尹洙、歐陽修剛直不阿,抨擊高若訥趨炎附勢,直聲震天下。蔡襄主張去邪惡,進賢才,支持推行“慶曆新政”。慶曆四年(1044年)蔡襄以右正言、直史館出知福州;慶曆七年(1047年),改福建路轉運使。任職期間,修復莆田古丘塘、福州五陂塘水利,大片農田受益;讓閩人自煎自販海鹽,分享鹽利;減免丁口稅,減輕人民負擔;取締巫醫,擇聰慧青年習醫,為民治病。蔡襄還下令在福州十二縣古道旁遍栽松樹(一說榕樹)。從福州大義渡口至泉、漳間七百里路旁兩側,皆植松樹。民間歌謠傳頌:“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先後任起居舍人、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等。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次年,又下令侯官、閩縣、懷安三縣興修水利。閩縣擴大東邊護城河(即今晉安省)。蔡襄禮賢下士,勸學興善。為糾正當時儒生沉溺雕琢之文的積弊,聘請宿儒周希孟、鄭穆、陳烈等人,教授“明理盡性”的道學。還親自至學舍執經講授。嘉祐三年(1058年),移知泉州。在泉州支持建造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並親自撰書《萬安橋記》。嘉祐五年(1060年)秋,蔡襄為翰林院學士,權三司使。治平二年(1065年),出知杭州。後丁母憂回裏,病逝家中,贈吏部侍郎。南宋初,追諡“忠惠”。蔡襄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齊名。福州鼓山靈源洞和北郊苔泉有他題刻。所著《荔枝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藝栽培學專著,所著《茶錄》,是論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譯成英文、法文,傳播國外。另有《端明集》(亦稱《蔡忠惠集》)傳世。

 

程師孟

程師孟(1015~1092年),字公闢,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生於官宦之家。宋景祐元年(1034年)進士,歷任光水、錢塘縣令,桂州通判,楚州、夔路和河東提點刑獄,在夔路開倉賑濟災民;在河東興修水利,防治水患。治平元年(1064年)入京任三司都磨勘司,管理河北四榷場事務。熙甯元年(1068年)九月,以光祿卿出為福州知府。翌年四月動工。修建子城城牆,並擴建其西南隅;又以餘力疏浚河湟,修造橋樑。熙寧三年(1070年),師孟在廟學內建廳舍,州學教授有廳自此始。師孟又在烏石山建道山亭,請文學家曾鞏作《道山亭記》。師孟提倡植榕,綠化福州;還留下不少詩作和“霹靂岩”,“天章台”,“沖天台”、“光祿吟台”、“宿猿洞”等題刻。同年六月,調任廣州知州。福州人民為師孟建生祠于烏石山千福寺,在祠旁立石碑,鐫刻他的詩作。師孟在廣州六年後,入京為給事中、集賢殿修撰、都水監、將作監,又移知越州、青州。後以年老辭官歸裏,進正議大夫。著有《奏稿》一卷,《續會稽掇英錄》20卷、《廣平奏議》15卷、《詩集》20卷、《長樂集》一卷。均佚。

 

陳襄

陳襄(1017~1080年),字述古,號古靈先生,侯官縣(今閩侯)南通古靈人。幼拜老儒為師;及長,就學福州,與陳烈、周希孟、鄭穆為友,稱“海濱四先生”。宋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及第。陳襄為浦城縣主簿,代理縣令,明察深研,判決不少疑案。並建學舍三百楹,親臨講課,求學者數百人。後調任台州仙居令,作《勸學》一文,勸年輕人就學。皇祐三年(1051年),入京任秘書省著作郎,後又外任孟州(今河南孟縣)河陽令。當地人不懂種水田,陳襄割田二百畝為示範田,教人民種水稻。至和元年(1054年),再次入京任秘書丞。外放為彭州(今四川彭縣)濛陽令。富弼為宰相時,力薦陳襄。嘉祐二年(1057年),任秘閣校理,判尚書祠部事。嘉祐六年(1061年),出知常州,發動民眾開渠引水,使二百里土地受益。治平元年(1064年),改任開封府推官。後為鹽鐵判官。神宗立,陳襄奉命出使遼國,遼國設小座招待陳襄,陳襄以禮爭之,不肯就座,遼人反向地方官抗議,上奏朝廷,陳襄因此出知明州(今寧波)。熙甯元年(1068年),任尚書刑部郎中,修起居注,知諫院,管勾國子監事,改侍御史知雜事。時王安石執政,陳襄五次上疏,論“青苗法”之害,請罷免王安石、呂惠卿,神宗不從;但器重陳襄文才,召試知制誥。陳襄以言不見聽,辭不應試。翌年,任知制誥,入直學士院。熙甯四年,陳襄出知陳州(今河南淮陽),修建范仲淹擬修的學舍,與諸生講《中庸》。次年,移知杭州。熙寧七年(1074年),複知陳州,修八字溝,排除城中水潦災害。熙寧九年(1076年),陳襄被召入京,為樞密院直學士,知通進銀台司,提舉進奏院,後又兼侍讀,提舉司天監。元豐二年(1079年),兼管尚書都省事。陳襄在經筵時,受神宗信任,曾舉薦重臣、名士司馬光、韓維、呂公著、蘇頌、範純仁、蘇軾、曾鞏、程顥、張載、蘇轍、鄭俠等33人。後病死京都,追贈給事中,諡“忠文”。葬常州宜興縣安定鄉。著有《古靈集》25卷傳世,另有《易講義》、《中庸講義》,已佚。

周希孟(約1013~1054年),字公辟,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年少通五經,尤精于《易》,與鄭穆、陳襄為友。提倡經學,持經講道。自宋慶曆以後,歷任州守如蔡襄、劉夔、曹穎叔等皆親臨學舍,詢問經義,希孟之名益顯。朝廷詔賜粟帛,命為將仕郎,試國子監、四門助教。至和初,病卒於家。著有《詩義》10卷、《易義》10卷、《春秋義》30卷,《雜文》二卷,皆佚。

 

陳烈

陳烈(1012~1087年),字季慈,學者稱季甫先生。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與陳襄友善。宋慶曆元年(1041年),舉鄉薦,試進士不中,遂不再往。蔡襄知福州,向陳烈詢問閩俗利弊,陳烈留詩示勸。陳烈熟悉古代禮節,依據儒家經義辦理婚、冠、喪、祭諸典。皇祐五年(1053年)州守曹穎叔薦陳烈於朝廷,詔授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福州州學教授。陳襄屢薦於朝,稱其明典禮,博通群經,其為文章,淵源洗博,肆筆而成,求之宿儒,未有其比。元祐元年(1086年),特授宣德郎致仕。翌年,仍任福州教授。是年病卒。有《孝報經》三卷。

 

鄭穆

鄭穆(1018~1092年),字閎中,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書香之家,與陳襄、陳烈、周希孟等友善,積極提倡儒學。宋皇祐五年(1053年),中進士甲科,任河南壽安主簿,後入京,為國子監直講,編校集賢院書籍,轉館閣校勘,升太常博士,又改集賢校理,汾州通判。熙寧三年(1070年),任岐王侍講。熙寧六年(1073年),神宗以為其道德、才學可以輔導諸王,改諸王府侍講。鄭穆居館閣30年,在王邸亦10年左右,凡可以勸戒者,必反復陳述,岐、嘉二王,深為敬重。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任期尚未滿即告老,掌管杭州洞霄宮。元祐元年(1086年),太皇太后高氏臨朝,召鄭穆入京,為國子祭酒。元祐三年(1088年),楊王、荊王請為侍講,遂改任楊王府贊善。太學生上書乞以為師,朝廷仍命鄭穆為國子祭酒兼徐王翊善。翌年,任給事中兼祭酒。元祐六年(1091年),以本官提舉洞霄宮。後病卒于福州文儒坊家中。

 

曾鞏

曾鞏(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南豐)人,生於仕宦之家。宋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授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司法參軍。不久,入京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甯初(1068年),任《英宗實錄》檢討官,後出為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歷任齊州(今山東濟南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皆有善政。熙寧十年(1077年)八月,以度支員外郎直龍圖閣,出任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兵馬鈐轄。時南劍州(今南平市)將樂縣巨盜廖恩初降,餘黨逃匿山林,騷擾人民。曾鞏極力招撫,自新者甚眾。曾鞏奏請在沿海要隘增設巡檢,以資防衛。福州佛寺多,田產富足,僧人相爭為住持,曾鞏在福州整頓佛寺,革除官府指派住持制度,讓僧眾自相推舉,禁止官吏向僧人勒索。在福州任職僅一年零一個月,所作詩文50餘篇,其中《道山亭記》一文,尤為世人所傳誦。後歷任明州(今寧波)、亳州(今安徽亳縣)、滄州知州;又入京任史館修撰,升中書舍人,知制誥。後卒于江甯(今南京市),追諡“文定”。著有《元豐類稿》傳世,名列唐宋八大家。

 

許將

許將(約1037~1111年),字沖元,祖籍閩清,遷居閩縣(今福州市區)。宋嘉祐八年(1063年),以進士第一人及第,為福州地區歷史上第一個狀元,簽書昭慶軍判官。治平年間(1064~1067年),任明州(今寧波)通判;神宗召對稱旨,授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熙寧四年(1071年),升右正言、直舍人院。熙寧七年(1074年)任知制誥。當時遼國以20萬大軍進逼代州(今山西代縣),要求議定疆界。神宗命許將為使北上談判。許將挫敗遼國種種詰難,回朝複命,升知審官西院、直學士院、判尚書兵部。元豐元年(1078年),進翰林學士,起居舍人兼侍讀,代開封府尹。翌年,知禮部貢舉;遭彈劾,降知蘄州(今湖北蘄春)。元豐五年(1082年),以龍圖閣待制知揚州、鄆州(今山東菏澤)。次年,調為兵部侍郎,條陳有關兵馬八事。元豐八年(1085年),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元祐三年(1088年),入為翰林學士,升尚書右丞。又被彈劾,降為資政殿學士,知定州、揚州、大名府(今北京市)。紹聖元年(1094年),入為吏部尚書、尚書左丞,進正議大夫中書侍郎。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許將以擁立之功,進門下侍郎、金紫光祿大夫,又以撫定鄯、廊二州,收復河湟之功,升特進。後又被劾,降為資政殿大學士,出知河南府;再降為資政殿學士,知穎昌府、大名府。不久,加觀文殿學士、奉國軍節度使。大觀四年(1110年),召為祐神觀使。同年病逝,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文定”。

許份(1079~1133年),字子大,許將子。以父蔭官右承務郎。宋崇寧二年(1103年)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國史編修。政和初年 (1111年)為宗正少卿,升徽猷閣待制,出知鄧州兼荊西南路安撫使,加朝奉大夫,封閩縣開國子;後知蔡州。為官通民情,不畏權勢,施政寬厚,很有聲望。宣和五年(1123年)知揚州兼淮南東路兵馬鈐轄。後複為徽猷閣待制。金兵逼開封,許份隨徽宗避揚州。靖康元年(1126年),徽、欽二帝為金兵所俘。他向高宗上應變之策,未被採納,提舉亳州明道宮。見時事日非,遂辭職南歸,隱居福州大乘寺。卒贈金紫光祿大夫。

 

王祖道

王祖道(1039~1108年),字若愚,閩縣(今福州市區)琅岐吳莊人,宋治平三年(1066年)進士,出任韓城尉,松陽、白馬知縣。後入朝任司農丞。元豐四年(1081年),任監察禦史,後改司封員外郎,出任汀州、泉州知州。元祐三年(1088年),任江南西路轉運判官、江東路提典刑獄。元祐八年(1093年),以朝請郎出知福州。當時福州南台江面廣闊,行人渡江困難,祖道倡聯舟為浮橋,以楞嚴洲(今中亭街一帶)為界,北用舟二十只,號“沙合北橋”(今小橋),南用舟一百只,號“沙合南橋”(即萬壽橋,俗名大橋)。舟上架厚木板以便行走,南橋、北橋各開一門,以便行舟。浮橋左右系以大藤纜,立石柱十八根,牢縛藤纜,以防狂風大雨衝擊。此橋于紹聖元年(1094年)十月建成。元符元年(1098年),入京為戶部員外郎,轉吏部員外郎、左司諫。元符四年(1101年),徽宗立,加祖道直龍圖閣,出知桂州(今廣西桂林);又以招撫黎人有功,升為顯謨閣待制,進龍圖閣直學士,召為兵部尚書。後黎人複叛,罪及祖道,降為端明殿學士。崇寧二年(1103年),再知福州。當時,台江中洲沙湧沖積,南台江分為三汊,祖道重修浮橋,於北港置舟十六只,中港置舟七十三只,南港(江南橋)置舟十三只,共以舟一百零二只為浮橋。又在浮橋之南建寺(即今天安寺),置田產十二頃六十二畝,作為修橋經費。崇寧四年(1105年),入京為刑部尚書;大觀二年(1108年)病故。

 

鄭俠

鄭俠(1041~1119年),字介夫,自號一拂居士、大慶居士,福清縣海口鎮人。宋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授將作郎、秘書省校書郎。熙寧二年(1069年),擢為光州司法參軍,主管州刑、民案獄。翌年,進京面陳各州縣施行新法的諸多弊端,被視為反對變法,貶為京城安上門監門。鄭俠忠於職守,每天親臨安上門巡察。熙寧六年(1073年)六月,蝗蟲成災,繼又大旱九個月,加上各地地方官催迫災民交還“青苗法”貸放本息,饑民大批流入京城。次年三月,鄭俠畫成《流民圖》,並撰《論新法進流民圖疏》奏本,要求罷除新法。因奏疏送中書省不被接納,遂假稱緊急邊報,發馬遞送銀台司,直接呈給神宗皇帝;之後,又上疏自劾“擅發馬遞罪”。神宗連夜觀圖覽疏,翌日下詔,發常平倉救濟災民,清理兵籍軍費,罷去青苗、免役法,取消方田、保甲法。三日後,王安石去位,呂惠卿執政。鄭俠上疏論政,取唐魏徵、姚崇、宋璟、李林甫、盧杞為兩軸,題為《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業圖跡》。呂惠卿以“謗訕”罪,將其編管汀州。鄭俠行至太康,被召回對獄。獄成,呂惠卿議致其死罪,神宗認為鄭俠忠誠可嘉,放逐英州(今廣東英德縣)。英州人民仰慕賢名,為鄭俠築屋居住,並爭送子弟拜鄭俠為師。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大赦天下,鄭俠被赦回福清,經蘇軾、孫覺推薦,起用為泉州教授。紹聖元年(1094年)四月,章惇羅列文彥博等三十三人罪狀,全部放逐,鄭俠再次被貶英州。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繼位,追復原職。大觀元年(1107年),蔡京入相,立元祐“黨人碑”,鄭俠被罷職回鄉。卒葬新豐裏水南山(今福清縣城南門外)。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追封朝奉郎,嘉定六年(1213年)賜諡“介”。著有《西塘先生集》傳世。

 

李宏

李宏(1042~1083年),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宋時興化軍莆田縣南洋平原田地,灌溉水源來自德化戴雲山的木蘭溪。木蘭溪雨季水量大,旱季水量小,致南洋平原旱澇無常,大片田地荒蕪。當地人民迫切期望興建水利工程,保證農業收成。自宋治平元年(1064年)以來,長樂人錢四娘、林從世先後兩次修建木蘭陂,均未成功。熙寧八年(1075年),李宏攜款七萬緡到莆田,第三次興建木蘭陂。李宏在僧人馮智日的協助下,總結前番教訓,親自勘察地形,慎重選址,精心設計,嚴密施工。經過八年努力,終於在元豐六年(1083年)建成著名的木蘭陂。陂長三十五丈、高二.五丈,上障諸溪,下阻海潮;又在陂的上下數裏地方,砌以長石,阻遏浪潮;在陂的南岸建回瀾橋,開大溝七條,小溝一百多條,導溪水過橋入溝,灌溉南洋萬頃良田,歲輸軍儲三萬七千斛。後人在陂上立廟奉祀。

附:錢四娘,生卒年不詳,長樂縣人,約生於宋天聖年間。于治平元年(1064年)攜資十萬緡到莆田木蘭溪勘察陂址,選擇在上流將軍灘前(今俗稱樟林)截流築陂;還從鼓角山向南開鑿水渠,引水灌溉南洋平原田地。經過三年,木蘭溪水利工程完工。陂成之日,錢四娘在陂上設宴慶賀。忽然溪洪暴發,陂被沖毀。錢四娘悲痛萬分,投水自盡。當地民眾深感其德,將她葬于白湖龍坡上,建“香山宮”祭祀;後又在木蘭陂建錢妃廟紀念。

 

林從世

林從世,生卒年不詳,長樂縣人,進士出身。繼錢四娘後於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捐資十萬緡在木蘭溪下游溫泉水口處築陂,稱“十萬陂”;陂將完工時被海潮沖毀。後莆田人建廟紀念他。

 

黃裳

黃裳(1043~1129年),字冕仲,一字道夫,號紫辛翁。南劍州劍浦縣(今南平市區)人,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以進士第一人及第。時蔡京倡行“三舍法”取士,黃裳上書反對,指出該法“宜近不宜遠,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貧,不如遵祖宗科舉之制”,人以為確論。歷任越州簽判、大學博士、秘書省校書郎、大宗正丞、尚書考功員外郎、太常少卿。徽宗時,自請外放,任穎昌知州等職。政和年間(1111~1117年)任福州知州。遵徽宗旨意,在福州于山天甯萬壽觀監工鏤板刻印中國最早官版道教總集《政和萬壽道藏》。宣和七年(1125年),遷端明殿學士、禮部侍郎、禮部尚書。卒葬南劍津裏尤坑(今南平市後谷尤坑)。著有《演山集》60卷,《南平縣誌》收有他的《水雲村記》、《鱗隱閣》、《茶苑》、《藏春峽》和《容照岩》等詩文。他亦工書法,福州鼓山、長樂等地尚留其題刻。

 

餘深

餘深(約1050~1130年),字原仲,祖籍古田縣,幼年舉家遷居羅源縣。宋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崇甯元年(1102年)任太常博士、著作佐郎,後任監察禦史、殿中侍御史、禦史中丞兼侍讀。大觀元年(1107年),治張懷素獄,掩護蔡京;蔡京感恩,極力引進,驟至執政。大觀二年(1108年),以吏部尚書拜尚書左丞。翌年,轉中書侍郎。大觀四年(1110年),再轉門下侍郎。台諫交論蔡京種種劣跡,蔡京不得已致仕。餘深也上疏請罷,徽宗准以資政殿學士知青州。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複入相;余深也以資政殿學士複任門下侍郎。政和七年(1117年),進少宰中書侍郎。宣和元年(1119年)升為太宰,進少保,封豐國公,再封衛國公加少傅,詔兼充神霄玉清成壽宮使。翌年,徽宗續建萬壽山,在福建取花木擾民,餘深上疏力言“不便”,被罷為鎮江軍節度使,知福州。以“福建煙瘴之地需酒才能抵禦瘴癘”為由,奏請免除酒禁。在羅源縣東七裏處圍海塘種荷,後墾為稻田千餘畝(即今之餘家塘),又引小西門外蔣坑山水灌溉,使之成為羅源最早的農田水利設施之一。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欽宗特進餘深為觀文殿大學士。因言者累劾,餘深遂奏請致仕,於是,降為中大夫住臨江軍。不久,高宗南渡,獲赦還鄉,在福州西門原懷安縣學(今餘府巷因之得名)定居。後卒于福州,葬欽德里。

 

陳暘

陳暘(1064~1128年),字晉之,閩清縣人。宋紹聖元年(1094年)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及第,授順昌軍節度推官。陳暘精於樂律,參加神宗至哲宗時“升之文館”的《樂書》編纂,後主其事。該書二百卷,目錄20卷。前95卷摘錄《禮記》、《周禮》、《儀禮》、《詩經》、《尚書》、《春秋》、《周易》、《孝經》、《論語》、《孟子》等書有關音樂的文字,為之訓義。後 一〇五卷為樂圖論,論述十二律、五聲、八音(樂器)、歷代樂章、樂舞、雜樂、百戲等,對前代和當時的雅樂、俗樂、胡樂及樂器均有詳盡說明。樂器圖取自散佚少見的《唐樂圖》、《樂法圖》、《律書樂圖》、《大周正樂》、景祐馮元《樂記》等,可謂當時音樂百科著作。陳暘主張樂乙太虛為本,聲音律呂以中聲為本,而中聲又以人心為本,認為古樂之發,中則和,過則淫。反對使用“五聲”以外的高低音和變化音,為宋代宮廷雅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進《迓衡集》,以勸導紹述,得太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是年,二百卷《樂書》稿成,薦升太常丞,進駕部員外郎,為講議司參評禮樂官。崇寧二年(1103年),《樂書》正式進獻宮廷,進鴻臚太常少卿、禮部侍郎,以顯謨閣待制提舉醴泉觀。政和初(1111年),“坐言鹽鐵利”,忤旨奪職。政和三年(1113年)回閩。不久平反。卒後入祀鄉賢祠。《樂書》由其後人陳侯歧首刻于慶元六年(1200年);有元至正七年(1347年)福州路儒學趙宗吉刻本、明遞修本、清光緒二年(1876年)方睿重刻本,並被收入《四庫全書書目提要》。還著有《禮記講文》10卷、《孟子解義》14卷、《北郊祀典》30卷。

 

陸蘊

陸蘊(約1071~1120年),字敦信,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宋紹聖四年(1097年)進士,為太學《春秋》博士。徽宗崇寧中,提舉河北、兩浙學事,升禮部、吏部員外郎,擢國子監司業。大觀三年(1109年)改太常少卿。以議事不合,黜知贛州瑞金縣。政和初召複,後進國子祭酒,遷中書舍人。政和七年(1117年)擢為禦史中丞。因直言敢諫,切中時弊,為蔡京所忌。宣和初年(1119年),以龍圖閣待制出知福州、建州,加顯謨閣直學士。後稱病辭職,提舉南京鴻慶宮,不久,複為集英殿修撰。

 

李綱

李綱(1083~1140年),字伯紀,號梁溪居士。邵武軍(今邵武)人,生於秀州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宋政和二年(1112年),以上舍及第,授鎮江教授。歷任國子監學正、尚書考功郎、監察禦史、殿中侍御史等職。因敢言,得罪權貴,降為尚書比部員外郎。宣和元年(1119年),任太常少卿,奏請皇帝停止花石綱運送,積糧聚財,以禦外患。徽宗以“所論不當”,貶為沙縣監稅。宣和七年(1125年),金滅遼國;十月,直逼汴京。李綱回京複任太常少卿。上禦戎五策,又上三策,主張親征、堅守。欽宗繼位。李綱任兵部侍郎、親征行營參謀官。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逼近京師,李綱勸欽宗親征,欽宗任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李綱親自督戰,取得京師保衛戰的重大勝利。不數日,各地勤王軍抵京師,決定二月六日出師進擊金軍;因西北軍將領姚平仲貪功躁進,提前夜襲金營,大敗,主和派乘機攻擊李綱,欽宗罷李綱官職,向金求和。太學生陳東等數萬名軍民伏闕上書,請求複用李綱。欽宗不得已,複李綱官職。時金兵見各地援軍至,撤圍暫歸。欽宗以李綱保衛京城有功,升知樞密院事。李綱詳奏備邊禦敵八策。欽宗卻將李綱外調,以觀文殿大學士知揚州;又以“喪師費財”罪名,降為保靜軍節度副使,安置建昌軍(今四川西昌),再謫雲南寧江。不久,金兵南下再圍汴京。欽宗急調李綱回京。李綱行至長沙,而京師已陷,北宋遂亡。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繼位。李綱任尚書僕射兼中書侍郎、禦營使,進封開國公。向高宗提出抗金建國十大主張,主要是懲辦漢奸、刷新政治、加強戰備等。但高宗一心求和,以穩坐帝位,指責李綱“招軍馬之非”,罷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杭州沖霄宮,後又落職居鄂州(今武昌),再安置瓊州(今海南島)。李綱為相僅七十餘日而罷。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赦回李綱,任閒職。紹興三年(1133年),起用李綱為湖廣南路宣撫使,知潭州(今長沙)。李綱招撫流亡,整軍備戰,主和派以“藩鎮跋扈之漸”劾之,又被撤職,回居福州。翌年冬,金兵聯合劉豫攻建康(今南京),李綱奏防禦三策,高宗採納,大獲勝利,金兵和劉豫隊伍北撤。紹興五年(1135年),複任李綱為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今南昌市)。李綱到洪州,立即賑濟災民,募兵修城,招撫流亡,充實倉庫。僅一年,民安盜息。但又被主和派彈劾而罷職,改提舉臨安洞霄宮。李綱回福州,初居南台天寧寺松風堂,後移城內東山,曾在鼓山、東山、湯院一帶留下吟詠題刻。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和約簽訂,宋向金稱臣納貢,李綱憂憤成疾,卒于福州楞岩精舍,高宗詔贈少師,再贈太師。柩葬懷安縣(今閩侯縣荊溪光明村大嘉山麓)。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追諡“忠定”。著有《梁溪全集》傳世。

 

黃龜年

黃龜年(1083~1145年),字德邵,永福縣(今永泰縣)人。宋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初任洺州司理參軍,轉河北西路提舉,薦為太常博士。靖康元年(1126年),任吏部員外郎,升監察禦史。後改任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充修政局檢討官。反對朝廷割讓河北三鎮(太原、中山、河間)與金國議和,受到輿論讚揚。紹興二年(1132年)七月,任殿中侍御史,與劉棐共謀驅逐秦檜。龜年向高宗上書,彈劾秦檜及其黨羽王、王昞、王守道。八月,高宗罷免秦檜宰相職,改授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龜年又兩上奏章,列舉事實,揭發秦檜徇私欺君、無所顧忌、矯言偽行、朋比為奸等罪行。由於龜年先後四次彈劾,高宗下詔免去秦檜一切官職,並張榜於朝堂,表示不再起用,以戒奸臣。高宗隨即任命龜年為太常少卿,升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兼給事中。此時,抗金戰事接連告捷,高宗怕徽、欽二帝生還,自己皇位不保。乃於紹興五年(1135年),起用秦檜為資政殿學士,紹興八年(1138年)任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平章事,兼樞密使,罷斥主戰派人物。翌年正月,宋金議和,宋對金稱臣納貢,龜年也被罷免中書舍人等職。紹興十四年(1144年)秦檜指使詹大方再劾龜年。高宗遂罷免龜年官職,逐回原籍,翌年病卒。

 

李彌遜

李彌遜(1089~1153年),字似之,晚號筠溪真隱,連江縣人。宋大觀三年(1109年)進士,外任簞州司戶,改陽穀縣主簿。政和四年(1124年),入為會要所檢閱文字,特升校書郎,任編修“六典”校閱,再升起居郎。後因上奏章批評時政,貶知雅州蘆山縣,又奉嵩山閒職。複被斥退,家居八年。宣和末(1125年),起知冀州,抗擊金兵甚力。靖康元年(1126年),任衛尉少卿,出知瑞州。升江東轉運使判官,代理安撫司事。不久,升任淮南副轉運使,知饒州。高宗素聞其忠直,召入朝為起居郎。又因議論切直,以直寶文閣名義外放,出知光州。紹興七年(1137年)四月,召為左司員外郎,八月,複任起居郎。召為試戶部侍郎。翌年,彌遜見朝政日非,請求外放,高宗不從。彌遜堅決反對和議,言辭激烈,受排擠。因而固請辭職回家。紹興九年(1139年),出知端州,後改漳州。翌年五月,辭職回連江西山,常作詩文以寄憂國情懷。後病卒。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高宗追複敷文閣待制,諡“忠肅”。有《奏議》三卷、《外制》二卷、《筠溪集》十卷傳世。

 

張元幹

張元幹(1091~1161年),字仲宗,自號真隱山人,又號蘆川居士、蘆川老隱。永福縣(今永泰縣)嵩口月洲人,出身書香世家。宋政和二年(1112年)入太學,為上舍生。不久,任職於澶淵(今河南濮陽縣)。宣和五年(1123年)從京都返閩,途訪李綱于梁溪,結成好友。宣和七年(1125年),任陳留縣丞。靖康元年(1126年),李綱任親征行營使,徵召元幹為屬官,參與京都保衛戰。四月,任詳議司兵房檢討官。不久,欽宗向金求和,罷李綱官職,元幹隨之遭貶,離京南下,流落江淮。翌年五月,高宗即位,起用李綱為宰相,元幹任朝奉郎、將作少監。建炎三年(1129年),授正議大夫,充撫諭使。紹興元年(1131年),秦檜當權,元幹不屑與奸佞同期,辭官歸鄉,寓居福州。紹興八年(1138年)十二月,李綱在福州上書反對議和,元幹作《賀新郎》詞支持李綱。紹興十二年(1142年)秋,胡銓因反對議和、請斬秦檜、王倫、孫近以謝天下,遭貶官後,又被除名,並押送新州(廣東新興縣)編管。元幹不畏權勢,作《賀新郎》詞為胡銓送行。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秦檜得知元幹寫詞送胡銓,將他交臨安大理寺處置,遂被削職、除名、入獄和抄家。出獄後,作《水調歌頭.罷秋後漫興》等詞以抒發百折不撓情懷。其主要成就是詞作,其詞衝破專寫離別相思、綺羅香澤的傳統,納入時代重大主題,所作《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揚州慢.已酉秋吳興舟中作》、《水調歌頭.同徐師川泛太湖舟中作》等,在題材和風格上,都對後來的辛棄疾詞派產生重大影響。卒後歸葬閩之螺山。著有《蘆川歸來集》十六卷,《蘆川詞》二卷傳世。

 

朱倬

朱倬(1093~1163年),字漢章,閩縣(今福州市區)人。精《易》理。宋宣和五年(1123年)進士,授常州宜興縣主簿,賑災有力,薦任廣東茶鹽司幹辦官;不久,改任檢察福建、廣東、廣西財用所屬官。紹興七年(1137年)召對,高宗嘉納,特授左議郎。因與宰相秦檜相忤,外放越州教授;經浙江制置使梁汝嘉奏請,改為參謀官。他積極協助梁汝嘉審辦饑民案件。後又召入任王宮教授,終因忤逆秦檜,被誣陷免官。家居福州十餘年,親自點校家藏書籍數萬卷。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出任南劍州(今南平市)通判,以平息農民起義升知惠州;後改任右正言。以抗疏彈劾公正,於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升任侍御史。同年冬,升禦史中丞,上疏開言路、薦人才、興利除弊及積極備戰等奏章數千條。紹興三十年(1160年),奉派知貢舉;又密奏高宗立太子事,同年二月,高宗詔授參知政事。次年,加左通奉大夫,任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進封開國公。此時,金主完顏亮率重兵南下,朱倬提出戰(主動出戰)、備(積極防守)、應(迎戰)三策,高宗稱“所言三策,甚當。朕書於座右,朝夕思之”。於是,御駕親征,進駐鎮江,他亦隨行,取得“採石大捷”。高宗返回臨安後,想傳位給太子趙眘,朱倬認為不可;但高宗主意已定,朱倬便辭去相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改任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今江西南昌)太平興國宮。孝宗即位,知其反對禪位事,降為資政殿學士。朱倬回到福州,住太平公輔坊(今三牧坊)。病卒,孝宗下詔複其原職,照宰相恤典辦理,加贈特進,諡“文靖”。

 

林之奇

林之奇(1112~1176年),字少穎,號拙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少有文名,曾拜理學家呂本中為師。性孝,參加進士考試,行至浙東衢州,忽以不得事父母盡孝道為憾,複返福州,邊事親,邊繼續讀書。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父母已亡,遂往臨安應試,中進士,授莆田縣主簿,改長汀縣尉。後入京,任秘書省正字,轉校書郎,兼代理國史日曆所檢討官。當時朝廷欲令學者參用北宋王安石《三經義》學說,之奇認為《三經義》令學者只知清談,與靖康之禍有關,萬不可行,朝廷遂罷此議。南宋偏安東南求自保,之奇表示:“今欲和議,宜先備戰,能戰才能言和。”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以痼疾請求外放,乃以大宗丞,提舉本路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再任本路帥府參議。後以祠祿榮譽職家居,著書立說,理學家呂祖謙拜他為師。卒諡“文昭”,入祀鄉賢祠。著有《書.春秋.周禮說》、《論孟》、《論語注》、《揚子解義》、《道山紀聞》、《拙齋集》,多亡佚。

 

黃洽

黃洽(1122~1200年),字德潤,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乙太學生參加禮部考試,進士第二名及第,授紹興府觀察判官。後改任宣義郎,授國子博士。歷任浙東安撫使,太學國子博士、樞密院編修官、通判福州、太常丞、秘書郎、著作郎、右正言、侍御史、右諫議大夫、禦史中丞。孝宗經常召其商榷政事。淳熙十一年(1184年),任參知政事。淳熙十五年(1188年),知樞密院事,許多政見得到孝宗嘉許和採納。時有水旱災,孝宗命設壇祭祀。黃洽反對,要皇上“專精愛民”,做一些實際的事情,就能減輕自然災害的惡果。孝宗譽他為“良金美玉”。黃洽體恤民情,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後來累章求去,以資政殿大學士知隆興府。黃洽為官多年,兩袖清風。有人勸其聚財購置房產,黃洽認為未報國家不能先謀私利,有先人茅屋可以避風雨就足了。常說:“居家不欺親,仕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何用求福報哉!”慶元二年(1196年),致仕。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諡“文敏”。著有《文集》、《奏議雜著》及《奏議》85卷。

 

梁克家

梁克家(1128~1187年),字叔子,泉州晉江縣(今泉州市區)人。南宋紹興三十年(1260年),以進士第一人及第,授平江僉判,召為秘書省正字,升著作佐郎。請朝廷下詔求直言,孝宗從其言;又陳六事:正心術、立紀綱、救風俗、謹威柄、定廟算、結人心,得孝宗嘉納,累遷為中書舍人。後出使金國,受到隆重禮待;比箭時連發連中,金人驚服。不久,遷任給事中,遇事敢言,得孝宗讚賞。乾道五年(1169年),升端明殿學士。翌年,升參知政事,後兼知樞密院事。他請築楚州(今江蘇淮安地區)城,環列舟師,以防金人挑釁。時虞允文任樞密院使,主戰甚力;克家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意見不合,請求辭職,孝宗不從。乾道八年(1172年),詔改僕射為左右丞相,克家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後虞允文罷相,克家獨居相職。他執法公正,不懼貴戚權門,因與一些朝臣意見不合,力求辭職,遂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建寧府。又因事罷職,提舉臨安洞霄宮。淳熙六年(1179年),改知福州。過二年,複官觀文殿學士,仍知福州。政事餘暇,約士人,搜集材料;又親自尋求斷簡零編,核對公牘,參以老一輩傳聞,纂成《三山志》40卷,內分地理、公廨、版籍、財賦、兵防、秩官(附科名)、寺觀、土俗等九門。志名三山,實含當時福州所屬閩縣、連江、侯官、長溪、長樂、福清、古田、永福、閩清、甯德、羅源、懷安等十二縣地方文獻。尤以所記五代閩國舊聞軼事為史書所未載,是現存一部完整的最早福州志書,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淳熙九年(1182年),克家奉召入京,任醴泉觀使,複任右丞相,封儀國公。不久因病辭職,進封鄭國公。卒贈少師,諡“文靖”。

 

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晦翁、雲谷老人、滄洲病叟,晚號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生於福建尤溪縣。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秋,朱熹“貫建陽籍”,舉建州鄉貢。次年,成進士。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授左迪功郎,後任泉州同安縣主簿。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開始,四度從學李侗,以儒學為本。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八月,應詔上封事,提出改革綱要,強調金虜不可和。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赴湖南潭州訪張栻,研討《中庸》與太極義理。翌年四月,崇安水災,朱熹上書縣府告急,獲常平倉米六百石貸賑。乾道七年(1171年)五月,創建崇安五夫裏社倉。淳熙二年(1175年)春,呂祖謙訪朱熹,研討周、程、張之書,合編《近思錄》。四月,朱熹送呂祖謙到江西信州,與陸九淵、陸九齡相會研討。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朱熹知南康軍,重建白鹿洞書院,親定書院學規。提出五教之目,為學之序,修身、處事、接物之要,被全國各地書院和學校普遍採用。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朱熹得授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八月,改授提舉兩浙東路,督辦各地救災事宜。淳熙十年(1183年)四月,在武夷山五曲興建武夷精舍,四方士子來求學者甚眾。十一月,到福州,與知州趙汝愚同游烏石山,講學於山麓石室。翌年,到鼓山拜謁元嗣,並題刻于石門岩壁,表達對趙汝愚懷念之情。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光宗即位,朱熹上內修政事外攘夷狄封事十條。八月,任江南東路轉運副使;十一月,改知漳州。趙汝愚再度知福州後,登鼓山見到朱熹題刻,非常感動,在旁題刻一詩。後來,朱熹再遊鼓山,取趙詩意,題刻“天風海濤”四字於鼓山山頂,字徑尺餘,筆勢蒼勁,成為朱熹書法代表作。紹熙三年(1192年),朱熹築室定居建陽考亭。翌年,知潭州,紹熙五年(1194年)五月,修復、整頓嶽麓書院。同年七月,甯宗即位,以趙汝愚薦,召為煥章閣待制兼侍講。後甯宗以韓侂胄為心腹,罷朱熹經筵,除宮觀。十一月,朱熹返建陽考亭,十二月,築竹林精舍,從學者達數百人。慶元元年(1195年),以疾乞休。十二月,詔依舊秘閣修撰,提舉南京鴻慶宮。翌年,朝廷嚴申“偽學”之禁,詔朱熹落職罷祠,朱熹卻照常講學、著述。慶元三年(1197年)著《韓文考異》,翌年,著《書集傳》數篇,慶元五年(1199年)著《楚辭集注》。其間,朱熹避跡無定所,除閩北各地外,還到古田、長樂、連江、閩清、閩縣等地講學。翌年三月病重,卒前仍堅持修改《大學》和《楚辭》注解,為門生說書答疑。生平著作宏富,經、史、子、集四部著作共有一百二十六種(一說一百四十餘種)。其中,以《四書集注》為其力作,元、明、清時代,成為科舉應試標準教材,在中國學術文化史上占主導地位達七百餘年。嘉泰二年(1202年)二月,令弛“偽學”之禁。嘉定二年(1209年),甯宗賜朱熹諡“文”,人稱朱文公。寶慶三年(1227年)特贈太師,追封信國公。紹定二年(1229年)改封徽國公。淳祐元年(1241年),詔祀於孔子廟。

 

鄭僑

鄭僑,生卒年不詳,字惠叔,號回溪,永福縣龜嶺(今永泰赤錫)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第一人及第,簽書鎮南軍節度判官。淳熙八年(1181年)調為淮浙常平官,任上安撫民心,開廩濟困,嚴於執法,弊露自除,民得其惠。遂提舉江東,入為禮部郎中兼太子侍講。紹熙年間,授給事中;除顯謨閣學士,移知建甯府、福州府,任上減免古田縣過重的捐稅,撤除“義倉和糴”,以清積弊,累官至吏部尚書、龍閣閣學士。慶元元年(1195年)除福建路安撫使,知福州;入京拜參知政事、龍圖閣學士、進知樞密院事。以觀文殿大學士致仕。卒贈太師、諡“忠惠”,葬于梧桐西林。著有《書衡》。

附:黃定(1133~1198年),字泰之,永福縣一都龍嶼村(今屬福清市)人,宋乾道八年(1172年)參加大比,廷試對策,得擢進士第一,曆官秘書省校書郎、工部員外郎、國子司業。淳熙十年(1183年),以直顯謨閣知溫州、潮州,官終廣東提舉。為官清正廉潔,剷除弊政,復蘇民困,潮民德之。著有《鳳城詞》一卷,《文集》三卷,已佚,僅存《龍嶼協濟廟記》。

 

蕭國梁

蕭國梁,生卒年不詳,字挺之,永福縣翀峰(今永泰嶺路鄉陳山)人。宋乾道二年(1166年)殿試擢進士第一,曆官著作郎、太子侍講兼禮部郎官、朝奉郎、廣東通判,知漳州。卒後入祀鄉賢詞。有文集十一種行世。史載,該科狀元本是皇族趙汝愚;由於宋朝規定,開科取士凡屬籍掛士版者都應回避,所以到唱名時,把國梁升為榜首。他在謝啟中說:“豫龍飛之選,淮陰序次已當先;無汗馬之勞,酂侯何功而居上。”引用漢初韓信、蕭何典故,表示歉意。用典恰當,對仗工整,詞意懇切。

 

陳孔碩

陳孔碩,生卒年不詳,字膚仲,一字崇清,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初從張栻、呂祖謙遊,後師事朱熹。宋淳熙二年(1175年)進士,調婺州戶曹,改教授處州,知邵武、瑞金二縣,有政聲。任吏部架閣,累升將作監丞、禮部郎中。後知贛州,摧強植弱,奸宄屏息;提舉淮東常平,叛寇胡海勾結金兵來襲,他遣子陳□募死士破之。移廣西,能妥善處理少數民族事務。除福建安撫司參議官。不久請辭,主管千秋鴻禧觀。累召不起,進秘閣修撰致仕。學者稱為“北山先生”。

 

鄭昭先

鄭昭先,生卒年不詳,字景昭,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進士。知學不足,受業于朱熹。調補浦城主簿,擢知歸安縣。嘉定七年(1214年)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翌年,除參知政事。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後以疾求釋位,拜資政殿學士、江西西路安撫使 ;又請辭,升秩一等,提舉杭州洞霄宮。卒諡“文靖”。著有《日湖遺稿》50卷。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年),原姓葛,名長庚,字以閱、如晦,號海瓊子、瓊琯、海南翁、瓊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祖籍閩清縣。後隨父母前往海南瓊州,父亡,母改嫁白氏、遂改姓。七歲能詩,十二歲赴廣州應童子科,主司命賦《織機》詩,應聲詠曰:“大地山河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虛空白處做一匹,日月雙梭天外飛”。四座驚為神童。後師事“泥丸真人”陳翠虛,入廣東羅浮山學道九年,潛心研讀道家經典,還學內丹、雷法,博采佛、儒氣功理法,自成體勢。他博洽群書,善篆、隸、草書,畫檀梅竹。二十一歲出山傳道,雲遊四方,為人治病。南宋嘉定中,皇帝召他進京,對答如流,遂命其駐管太乙宮。每往來名山,神異莫測,後隱居武夷山。卒于江西盱江,終年95歲。詔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是宋代道教全真道南五祖第五代傳人。著有《道德寶章》、《元關秘論》、《觀物筌諦十論》,均收入《四庫書目提要》。還著有《海瓊詞》、《海瓊真人語錄》、《海瓊問道集》、《武夷集》、《羅浮山志》、《三一庵詩》、《百八家符篆記》等。其七絕《早春》入選《千家詩》。

 

趙汝愚

趙汝愚(1140~1196年),字子直,宋太宗之子元佐七世孫。生於江西余幹縣,宋乾道二年(1166年)進士,曆簽書甯國軍節度判官、秘書省正字、校書郎,遷著作佐郎,知信州,改知台州,後遷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講。汝愚在秘書少監兼權給事中任上,上疏反對內侍陳源任浙西副總管,因此孝宗下詔今後內侍不得兼任兵職。淳熙九年(1182年)七月,以朝奉郎、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汝愚關心農田水利,上書朝廷,將福州西湖收歸公有,從州庫撥款開浚,使閩縣、侯官、懷安三縣受益農田達一萬四千四百畝。翌年八月,福州霪雨兩個多月,三縣民田賴有西湖而不受澇。汝愚生活儉樸,樂於助人,知福州時,曾以自己俸祿及人參等貴重藥材,資助朱熹療疾。他還整理歷朝忠臣良士便劄章奏數千卷,以類分次,編成《類宋朝諸臣奏議》三百卷。該書對古今沿革利弊論述甚詳,有資政價值。淳熙十二年(1185年)十二月,以直學士制置四川使兼知成都府。紹熙元年(1190年),光宗受禪,被召入京;因禦史彈劾其稽命,改知太平州。同年,進敷文閣學士,再知福州,曾在鼓山留下“江月不隨流水去,天風直送海濤來”的名句。次年,被召入京,先後任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知樞密院事等職,極力引薦賢人君子。甯宗登極後,汝愚首薦朱熹及陳傅良等人。又被任為特進、右丞相。汝愚辭掉特進,改任樞密使。韓侂胄當政後,斥朱熹理學為“偽學”,汝愚為“偽學”罪首,被罷相,除觀文殿學士,知福州;尚未成行,改以大學士提舉洞霄宮,最後被貶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永州。慶元二年(1196年)正月,再貶至衡州,病逝。嘉定元年(1208年),韓侂胄被誅,“偽學”黨禁除。汝愚開復原官,諡“忠定”,贈太師,追封沂國公。著有詩文十五卷及《太祖實錄舉要》行世。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齊州曆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從小立志恢復中原。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大舉南侵,棄疾組織一支二千多人的隊伍,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任掌書記。後耿京被害,棄疾率領五十名騎兵沖入金營,活捉叛徒張安國,號召耿京舊部萬餘人跟他南下歸宋,宋廷任棄疾為江陰通判。乾道元年(1165年),棄疾寫成《美芹十論》(又名《禦戎十論》),詳盡分析當時宋金兩國形勢和軍事前途,上奏孝宗,未被採納。後任司農寺主簿,把複國大計,寫成《九議》,呈宰相虞允文,也沒有結果。淳熙二年(1175年),棄疾任江南西路提刑典獄,不久升秘閣修撰,改知潭州(今湖南長沙)兼湖南安撫使,編練“飛虎軍”。淳熙八年,改知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兼江西安撫使。同年冬,被主和派彈劾罷官,在江西上饒隱居。紹熙三年(1192年)被起用,任提點福建刑獄公事。棄疾到福州後,嚴厲處分不法分子,審理懸案和冤獄,還上《論經界鈔鹽事》疏,提出清查土地,平均賦役和改變鹽法等建議,觸犯豪強利益而被譭謗。未滿一年,即被召入京,做了半年太府少卿。同年秋,再度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棄疾動用儲款供給宗室正常開支和軍隊糧餉;修建福州郡學,振興教育;又計畫製造一萬幅鎧甲,招募壯丁,建立一支能征善戰的武裝力量。因為觸犯權貴利益,複被罷官,留一個提舉武夷山沖佑觀的空銜。於是又回上饒閒居,不久,連掛名的空銜也被取消。棄疾兩知福州,前後不過兩年,公餘常遊覽西湖,曾寫五首詞及《七閩之什》一卷、三十闕。嘉泰三年(1203年),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後改知鎮江知府,次年又被免職,保留寶謨閣待制官銜。開禧三年(1207年)秋,又被起用為樞密院都承旨,但此時棄疾已病重。遂逝於鉛山,年六十八歲。後贈少師,追諡“忠敏”。著有《稼軒長短句》十二卷、《竊憤錄》一卷。

 

蕭德藻

蕭德藻,生卒年不詳,自號千岩老人,閩清縣人。曾與陸遊從江西人曾義學詩。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進士。初為龍川丞,後任湖北參議,再調湖州烏程令。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與詩人楊萬里認識,作詩互贈,成為詩友。宰相曾推薦他出任太守,他稱病不就。後任福建安撫司參議閒職。德藻著有《千岩擇稿》七卷,楊萬里作序,惜未傳世。經彙集各家記載,只得《採蓮曲》等九首,《古梅》詩:“湘妃危立凍蛟脊,海月冷掛珊瑚枝。醜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晚寒知”。被譽為絕唱。楊萬里將德藻和范成大、尤袤、陸遊並稱。清代大學者阮元也說:“南宋詩人稱四大家,曰:尤、蕭、范、陸。”德藻還是一位寓言作家,著有寓言《吳五百》,為中國笑林增添一個類型,被後世轉相摹仿。

 

黃榦

黃榦(1152~1221年),字直卿,號勉齋。祖籍長樂縣,徙居閩縣(今福州市區)。宋淳熙二年(1175年),其兄任職吉州,黃榦從行,結識劉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書薦于朱熹。時大雪,黃榦至崇安五夫裏拜訪,不料朱熹已外出,黃榦留住客邸,“臥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歸。黃榦自見朱熹,便夜不設榻,衣不解帶,少倦則微坐、一倚,或至達曙。朱熹語人曰:“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為其妻。紹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監台州酒務。時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書黃榦,請其“代即講席”,並編《禮書》。慶元二年(1196年),“偽學”之禁起,朱嘉罷祠落職,仍講學不輟。黃榦于建陽潭溪建潭溪精舍,為其“講道著書之地”,亦為朱熹往來雲穀、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憂,黃榦奔喪福州北郊長箕嶺,築墓廬講學,從者甚眾。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黃榦收《禮書》底本,補輯成之;並手書與他訣別道:“吾道之托在此,吾無憾矣。”朱熹病逝,黃榦守喪三年畢。調監嘉興石門酒庫,揭露庫吏勾結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賣,反而自賣私酒之行徑。嘉定元年(1208年),黃榦力主“壯國勢而消外侮”。先後任江西臨川令、新淦令及安徽安豐軍通判。嘉定八年(1215年),知湖北漢陽軍,面對嚴重旱災,籌集賑荒米七萬餘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賑糶,活者萬家。嘉定十年(1217年),調知安慶府,親自督修郡城,備戰守,保障安慶境內不受金兵侵擾,當地士民稱讚道:“不殘於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黃父也。”次年,講學江西白鹿洞書院。嘉定十二年(1219年)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專事講學,弟子日盛,編禮著書,孜孜不倦。病逝後,於紹定六年(1233年),詔贈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年)賜諡“文肅”,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福州建勉齋書院紀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年),從祀於孔廟,又在府學裏建黃勉齋祠。著有《朱熹行狀》、《勉齋集》、《書傳》、《易解》、《孝經本旨》、《四書通釋》、《儀禮通解》等。

 

楊士瀛

楊士瀛,生卒年不詳,字登父,懷安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活在南宋嘉定、鹹淳年間(1208~1274年)。世代業醫,至士瀛,醫術尤精,聲名遠揚。其學源於《靈樞》、《素問》、《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上溯秦漢、魏晉、南北朝,下至隋唐以下的諸家醫籍,莫不搜覽殆遍,博采各家之長,悉心鑽研,融會貫通,多有獨到之處。景定元年(1260年),士瀛著首部醫學著作《傷寒類證活人總括》七卷,在總結張仲景《傷寒論》、朱肱《類證活人書》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加以發展。全書三個主要部分:首為“活人證治賦”,次為“傷寒總括”,再次為“傷寒證治”。又有《嬰兒指要》(即《仁齋直指小兒附遺方論》)五卷:內分初生、奕蒸、驚風、中風、疳、積、熱、傷寒、脾胃、丹毒、雜症、瘡疹等12類,重點突出驚、疳、瀉、痢四症,對小兒驚風的論述,頗為精到。景定三年(1262年),完成《醫脈真經》二卷,首論“察脈總論”,次論“脈訣”、“七表脈”、“八裏脈”、“九道脈”等,發前人所未發,尤以“三部九候論”、“臟腑部位論”,“症候論”、“脈病消息論”諸篇,有獨到見解,向為醫家所遵循。景定五年(1264年),又寫成《仁齋直指方》三十六卷。士瀛治學重視理論聯繫實際,能矯正前人的錯誤。如具體地描述梅毒的症狀,提出不可輕用水銀、輕粉等藥物;對於小兒痘疹,反對用瀉下藥品,而主張用溫熱藥品等。其辨症極精而用藥謹慎,是中國古代醫學名家。

 

鄭性之

鄭性之(1172~1255年),字信之,初名自誠,因避理宗諱而改名,號毅齋。祖籍長樂縣,生於侯官縣(今福州市區)。為朱熹學生。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以進士第一及第,官承事郎,曆簽書奉國軍節度判官。嘉定六年(1213年)三月,奉命上京言事,受到甯宗的重視。升為秘書省正字、遷秘書郎。嘉定九年(1216年),兼尚書右郎官,又召任侍左郎官,上言從嚴懲治貪官。嘉定十三年(1220年),任國史館編修,轉將作監。嘉定十六年(1223年),任修文殿修撰,知贛州,平定軍士謀反。次年七月,理宗繼位。性之任集英殿修撰,知隆興府。寶慶三年(1227年)三月,升任寶章閣待制、江西安撫使,他借病堅辭,乃提舉玉隆萬壽宮。紹定六年(1233年),理宗親政,任性之為敷文閣待制,知建寧府。端平元年(1234年),召為吏部侍郎。性之奏請大開言路,愛民防邊,表示收復失地的決心。理宗贊同,升為左諫議大夫兼侍讀。性之還請求減輕江淮人民的負擔,放寬邊境的法令,以使國家恢復元氣。又升為端明殿學士。端平三年(1236年),任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嘉熙元年(1237年),性之辭相職,改為資政殿大學士,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性之又力辭,乃提舉臨安洞霄宮,加觀文殿學士致仕。性之家居福州十餘年,裏人為性之建耆德魁輔坊(今鼓樓吉庇路),府中有清風堂,理宗禦書“拱極樓”,立碑樓下。卒贈少傅,諡“文定”。著有《端平奏議》、《宋編年備要》傳世。

 

陳貴誼

陳貴誼(1183~1234年),字正甫,福清縣人。宋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授瑞州觀察推官,嘉定元年(1208年)任江南東路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後遷太學博士。曾上書奏請皇帝與百姓同甘共苦,為朝中權貴所不容,以避其兄貴謙任禮部郎官為由,改任將作監丞兼魏惠憲王府小學教授。仍屢屢上書抨擊腐敗現象,觸犯權相史彌遠,改任秘書郎,不久,知江陰軍、提舉江西常平,後授禮部郎官。理宗器重貴誼,從寶慶元年(1225年)起,七年間五次升遷。紹定六年(1233年)史彌遠死,貴誼升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理宗想對擁立有功的宦官濫施恩賞,貴誼諫阻,理宗收回成命。嘉泰年間(1201~1204年),福清縣地方官濫設關卡,重複徵收貿易稅,給百姓造成沉重負擔。其父陳宗召曾上疏,要求廢除,沒有獲准;貴誼侍經筵時力爭,理宗終於下旨廢止。貴誼卒于臨安,贈少保、資政殿大學士,諡“文定”。

 

趙以夫

趙以夫(1189~1256年),字用甫,號虛齋,長樂縣人,宋宗室之後,以父蔭授紹興府諸暨縣縣尉。宋嘉定十年(1217年)進士,曆監利縣令、南豐知縣。紹定年間(1228~1233年)知邵武軍、漳州府、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後擢左曹郎官兼權樞密院,太府少卿兼左司、直煥章閣、樞密副都承旨,升右文殿修撰、樞密都承旨,又除沿海制置副使,兼知慶元府。淳祐元年(1241年)召權刑部侍郎,除寶章閣待制、沿江制置使、江東安撫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以夫以御賜金帛頒將士,增築寨屋,造多槳船、繕器甲,為戰守計,三次擊敗入侵的蒙古兵。事聞,禦劄褒獎,召權刑部尚書。引對緝熙殿,正色直言,勸諫理宗,兼侍讀,修玉牒,改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為丞相鄭清之所忌,除端明殿學士,改知西外宗正事。寶祐四年(1256年)以疾告老,進光祿大夫、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易通》、《虛齋樂府》。

 

張磻

張磻(?~1257年),字渭老,一字敬夫,號松山,羅源縣人。宋嘉定四年(1211年)張磻與弟張庠同榜進士。知臨江軍,升宗正少卿,又兼權兵部郎官,遷吏部架閣、太常博士、宗正丞,後官國子祭酒。為人守正不阿,力陳宰相史嵩之之過,理宗乃命嵩之致仕,詔不復用,由是直聲動天下。權禮部侍郎,兼國子實錄院編修,以集英殿修撰差知婺州;入權兵部,吏部尚書補闕。寶祐三年(1255年),權刑部尚書兼禮部,翌年,拜端明殿學士、累遷同知樞密院事,寶祐五年(1257年),拜參知政事,進封長樂郡公致仕。卒贈少師。

 

陳容

陳容,生卒年不詳,字公儲,自號所翁,長樂縣人。博學善畫。宋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授溫州平陽縣令,任內辟道路、通溝渠、議賑糶、修學宮、政治賢明,得民愛戴。後任臨江軍通判。理宗聞其才名,召為國子監主簿。對賈似道擅權誤國極為不滿,常乘酒酣卑侮賈似道,不為其所容,出知興化軍。陳容常與名士論文講藝,暇則遊戲翰墨;尤善畫龍,常於醉後狂呼,脫巾濡墨,信手塗抹,然後用筆成畫,滿紙風雲際會,龍則冉冉欲飛,名重一時。名作有《九龍圖》、《六龍圖》、《墨龍圖》、《霖雨圖》等。

 

朱端章

朱端章,生卒年不詳,長樂縣人。宋淳熙間(1174~1189年)主管江西南康軍。生平喜好方書,將所藏醫書中有關產科驗方輯成《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八卷,於淳熙十一年(1184年)十二月刻版刊行。該書集諸家產科驗方之大成,帙首列入月產圖,中有借地、禁草、禁水、逐月、安產法等。書中引用的原書大多失傳,古代醫學有關產科的寶貴遺產多賴此書傳世。另輯有《衛生家寶方》六卷、《衛生家寶小兒方》二卷、《衛生家寶湯方》三卷及《集驗方》等。著有《南康記》八卷,《廬山拾遺》二十卷等。

 

陳顯伯

陳顯伯(1192~1262年),字立夫、汝仁,號竹所,羅源縣重上裏(今飛竹鎮)人,宋寶慶二年(1226年)釋褐。初任京簿官,淳祐年間(1241~1252年)任長汀縣令,任內擴建學舍,又撥鹽場息錢作為教育經費,受到當地士民的好評。寶祐二年(1254年)十月,任太子講讀官,循循善誘。寶祐四年,與王應麟同為考官,評文取中第一甲第一名文天祥,第二甲第一名謝枋得,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陸秀夫,三忠節皆集于門下。後來,顯伯出帥浙東,在任10月,理宗詔為兵部侍郎。上京時,改任吏部侍郎兼禮部尚書、國子監祭酒、資善堂翊善。不久,任知制誥、吏部尚書、禮部尚書,而辭去祭酒。開慶元年(1259年)八月,賈似道為右丞相,顯伯見奸人當道,力請歸田,理宗不准,任為寶章閣直學。顯伯以足疾為由,三辭,遂歸鄉。景定二年(1261年),獨資重修沈尉橋,俗稱“陳公橋”。同年十一月,理宗詔加端明殿學士致仕。回鄉築“松亭書院”,並置廩田。顯伯還常到書院與諸生講義理之學,教習科舉之文,當地人文蔚起。十二月,回大善洋尾祖宅,造“錫街”。卒賜通奉大夫,進爵長樂郡開國侯,食邑1200戶,葬於縣北常熟鄉安樂丫。著有《玉堂制稿》,已失傳。

 

謝升卿

謝升卿(約1195~1273年),長樂縣十九都漳阪鄉人,約生於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少有大志,不屑科舉。性豪爽,好交友,屢以家中財物助貧。因傷人命官司逃逸永州,辦私塾授徒自給。後受邕州巡檢器重,遷到邕州南寨居住。此地同交趾(安南國)鄰近,在兩國貿易中,安南駙馬兼國相之女見升卿品貌出眾,邀他到交趾國。升卿在交趾國考中舉人第一名,遂被相國招為婿,改名陳日照。安南國王昊曰山無子,政權歸女兒昭聖。陳日照作為昭聖之婿,逐漸掌握政權。嘉熙年間(1237~1240年)日照成為安南國王。淳祐二年(1242年),宋理宗詔安南王陳日照為元賜效忠順化保節功臣。寶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蒙古將領兀良合台兵臨趾北,遣二位使者前往招降,日照囚其使者,派兵抵抗。十二月,蒙古擊敗安南軍隊,攻入安南國都,日照逃往海島,兀良合台下令屠城。數日後蒙軍北歸,仍派兩個使者繼續勸降,日照回都,怒將兩使者綁縛送還蒙古軍。寶祐六年(1258年),日照傳位於長子光昞。景定二年(1261年),安南向宋進貢,並上表請求世襲。宋理宗承認陳光昞為安南國王,詔陳日照為檢校太師、安南國大王,加食邑。鹹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詔安南國父陳日照,加食邑。鹹淳八年(1272年),又加陳日照食邑,並賜鞍馬等物。卒賜祭葬。

 

常挺

常挺(?~1268年),字方淑,號東軒,連江縣東嶽鋪人。宋嘉熙二年(1238年)進士。淳祐中(1241~1252年)官校書郎,改秘書郎。甯宗寶祐二年(1254年),遷著作郎,出知衢州;召為監察禦史兼崇政殿說書,進太常少卿,累官工部侍郎。以寶章閣直學士,出知漳州、泉州。咸淳元年(1265年),召為權禮部尚書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進獻《帝學發題》,擢吏部尚書。鹹淳三年(1267年),任端明殿學士;不久,任通奉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封合沙郡公,拜參知政事。鹹淳四年(1268年)乞歸,拜資政殿學士,致仕。著有《諸儒性理文錦》八卷。

 

高應松

高應松(1212~1276年)字筼畝,長樂縣人。宋開慶元年(1259年)進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廣德軍,召為國子監丞,權禮部員外郎,翰林權宜。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江南下,於年底進逼臨安(今杭州)。太皇太后命高應松寫降表,應松泣辭。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陷臨安,朝中文武官員紛紛奔逃,留者僅應松等九人。被提升為中書舍人、直學士院、權工部侍郎,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等職。應松謙辭,宋帝趙手詔“疾風板蕩,始識誠臣。卿經緯全才,險夷一節。當國亂身危之際,主憂臣辱之時,人多偷生而自全,卿獨效死而勿去。”其時,南宋江山已無力挽回。三月,元兵俘獲趙  、謝道清、全氏等北去,應松隨往,於閏三月抵達燕京(今北京)。應松絕食不語七日,殉國。宋地舉哀,郡邑並祀。至明太祖朱元璋追諡為“文忠”,旨贈“文忠”匾及“經緯全才,險夷一節”聯。永樂初(1403年),長樂知縣王遵道將其入祀鄉賢祠。著有《筼畝策集》一卷。

 

王積翁

王積翁(1229~1284年),字良存,一字良臣,福寧縣(今霞浦)人。宋淳祐五年(1245年)入國子監求學。翌年,以蔭補承務郎,曆官富陽知縣、臨安府通判、徽州知事兼都督兵馬府參議等職。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兵攻下臨安,積翁隨皇室益王、信王南下福州。當年五月一日,益王趙昰登極福州,改元景炎,積翁出任福建制置使。十一月,元將率兵壓境。積翁獻閩圖籍降元為內應,福州府尹王剛中獻出端宗臨時京都福安府城(今福州市區)。元授積翁為福建道宣撫副使,鎮守福州。後元兵他去,在福州的淮軍欲殺積翁以回應張世傑,為積翁所敗。積翁任中奉大夫、福州路總管、福州府尹,又改福建道宣慰使。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擢戶部尚書。至元十九年(1282年),除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出使日本,因兵變被殺。元武宗追諡“忠湣”。

 

鄭思肖

鄭思肖(1241~1318年),字憶翁,號所南,連江縣透堡鄉人。生在儒學世家,少入太學肄業,曾以上舍生應博學宏詞科試。當時,南宋國勢日危,思肖叩闕上疏,陳述抗元之策。南宋亡後,不肯仕元,隱居蘇州,名其室為“本穴世界”,意即“大宋世界”。平日坐臥必南向,不肯朝北。歲時伏臘,便“南望野哭,再拜而返”,誓不與元人交往。思肖學問淵博,涉獵九流、百家及道、釋之學,又工詩畫,詩《寒菊》雲:“寧可枝頭抱春死,不曾吹落北風中”,表露思肖對宋王朝的留戀。畫精墨蘭,獨創一格,為後人所推崇,南宋亡後,思肖畫“蘭多露根,不寫坡地”,人問其故,他答說:“地為番人奪去”。思肖還潛心研究文字學及古宮室、車輿之制,曾作《儀禮私箋》、《輪輿私箋》、《說文新附考》,又曾作《大無工十空經》,空字去工加十,即宋字,以此隱寓《大宋經》。一生漫遊四方,終身不娶,不懼權勢。某縣令求其畫不得,知思肖有田,便以加賦稅威脅,思肖說:“頭可斷,蘭不可得。”縣令無可奈何。思肖以田產施捨寺廟,僅餘幾畝自給,並囑死後,送給佃戶。著有《所南文集》。明末,在蘇州承天寺古井中發現思肖著的《心史》,亦稱《鐵函心史》,真偽莫辨。大儒顧炎武為此作《井中心史歌》。

 

趙昰

趙昰(1268~1278年),宋度宗趙禥庶子,廟號端宗,母楊淑妃。趙昰幼封建國公,度宗逝世後,恭帝趙顯封趙昰為吉王。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軍迫近臨安,恭帝封趙昰為益王,判福州兼福建安撫大使。二月,趙昰離臨安至婺州(金華),元軍入臨安後又到溫州。趙昰奉命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南下福州。同年五月一日,陸秀夫、陳宜中、張世傑等擁立趙昰在福州即帝位,為端宗,改元景炎,冊封楊淑妃為太后,垂簾聽政,升福州為福安府。授陳宜中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李庭芝為右丞相,陳文龍、劉黻為參知政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當月下旬,文天祥從鎮江越獄脫險,經海路到達福州,端宗拜為右丞相兼樞密院事,都督諸路軍馬。端宗即位後,詔分道出兵收復故土:命趙木咨進兵邵武,謝枋得進兵饒州,李世達進兵浙江,毛統由海道入淮。七月派文天祥進兵南劍州,欲取江西。十月,文天祥入汀州。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軍攻佔汀州,文天祥移至漳州,三月,攻取廣東梅州,四月,攻取江西興國,六月,攻取雩都,七月,攻取吉州、贛州諸縣,圍贛州、吉州所屬八縣,收復一半,士氣大振。同時世傑攻取潮州,圍泉州。各地志士紛紛起兵響應,先後收復新化、安化、益陽、寧鄉、湘潭和萍鄉等地。此時元軍強兵南進,同年九月,占邵武,攻福州;十一月,王積翁、王剛中獻城降,端宗隨大臣由海道南奔。元軍于十一月圍廣州,攻端宗行營淺灣。端宗移至秀山。陳宜中臨陣逃往占城不返。十二月,端宗退至井澳,遇颶風,舟壞人溺,驚悸成疾,宋軍士兵死者過半。元軍襲擊井澳,端宗奔謝女峽,後入海,至七裏洋。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折還廣州。不久,遷駐石岡洲。四月,端宗逝世,年僅十一歲。

附:趙昺(?~1279年),端宗弟。始封永國公;度宗逝後封為信王;後恭帝又封其為廣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端宗稱帝,封其為衛王,一直隨著端宗轉移。端宗逝後,陸秀夫扶趙昺繼位稱帝,五月,改元祥興,仍由楊太后垂簾聽政。原宰相陳宜中見局勢惡化,再次逃往占城。朝政由張世傑和陸秀夫主持。他們外籌軍旅,內調工役。張世傑派兵攻雷州失敗後,趙昺從石岡州移至崖山。九月,葬端宗於崖山,陵號“永福”。十二月,文天祥轉戰南嶺,兵勢稍振,因叛徒告密,在五坡嶺被元軍所俘,局勢危急。張世傑、陸秀夫以一千多條海船組成水上堡壘,決心堅守崖山,與元軍決一死戰。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日,元、宋兩軍最後決戰,宋軍大潰。宰相陸秀夫背少帝跳海自盡,趙曰丙年僅九歲。楊太后亦跳海自盡。眾亦隨之蹈海殉國,“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余萬人”。張世傑沖出重圍,率殘部進攻元軍,戰敗退走,船毀溺水而死。宋遂亡。

 

林泉生

林泉生(1299~1361年),字清源,永福縣(今永泰縣)人。元至順元年(1330年)進士,授福清州同知。此時,閩海盜賊極多,泉生獻計殲滅,以功升泉州路經歷。後升溫州路永嘉縣尹,調漳州路推官;以政績顯著,升福清知州,授翰林學士,改任福建行省郎中。閩江口外盜賊橫行,泉生奉命招撫,各首領聞他來,皆解甲歸順。不久,入京為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泉生工詩善文,為元代福州地區著名作家。初性自負,後自悔,署書齋曰謙牧齋,又號覺是軒。著有《覺是集》、《春秋論斷》、《詩義矜式》傳世。

 

呂伯恭

呂伯恭,生卒年不詳,福清縣人,元代雕刻家。元至正元年(1341年),在福清海口鎮北瑞岩山上,相岩石自然狀貌,雕刻一尊巨大的彌勒石佛,高六.四米,寬八.九米,厚八米。石佛盤腿趺坐,袒胸露腹,雙耳垂肩,左手撚珠,右手撫腹,兩眼平視,笑容可掬,線條流暢,形象生動逼真。腰間還刻有三尊神情各異的小羅漢。伯恭所刻石佛之大和雕工之精,都不亞於泉州清源山的太上老君像,是福建最大的石雕佛像,被譽為“江南第一佛”。1985年10月被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友定

陳友定(?~1368年)一名有定,字永卿、安國。祖籍福清縣,曾祖時移居清流縣。友定幼在鹽店當童工;及長,喜交友,有智謀,講義氣,練就一身武藝。初為明溪驛卒。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升任兵牌,汀州院判蔡公安到清流募兵,見友定有膽識,升他為黃土寨巡檢,隨僉都元帥征剿邵武農民起義。不久,升為清流縣尉、縣尹。至正十八年(1358年),升任延平路總管。翌年,擊敗陳友諒部將鄧克明,乘勝追擊到甯化、連城等縣。隨即調任汀州路總管,升行省軍政。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鄧克明部進攻汀州,圍困建甌,友定再次擊潰鄧軍,解建甌之圍,攻克建甌、崇安、浦城、邵武縣,升左丞。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友定進兵浙東張士誠所據處州,敗回。後進攻建寧,俘殺士誠部將胡琛。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友定南下平定補恩巴奚人叛亂,攻下泉州。八月,擢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獨攬全閩軍政大權。友定效忠元王朝,曾將福建幾十萬斤糧食,從海道運往大都,受到元主的褒獎。翌年,友定為防禦朱元璋部入閩,修繕連城冠豸寨,鑿開清流九龍灘,以通舟楫。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五月,命胡美率部入閩,十一月,佔領光澤。友定命賴正孫等率兩萬兵丁扼守福州,自率精兵守延平。十二月中旬,福州被明軍湯和部攻克。胡美與湯和部合力圍攻延平,胡美遣使致書勸降,友定怒殺來使。不久,延平城被攻破,友定服毒自殺未遂,被俘,送往南京處斬。

 

法助

法助,生卒年不詳,人稱平海頭陀,俗姓王,泉州人,世代務農。十二歲出家為僧,鑽研佛經內典。一生熱心造橋修路,濟世利民。元大德四年(1300年),法助到福州南台萬壽寺為僧。見閩江浮橋常被洪水沖斷,屢修屢壞,行旅不便,倡議建造石橋,命弟子吳道可北上,托圓通玄悟大禪師轉奏,得到成宗贊許,奉旨募建石橋。未及一年,募緣至數百萬貫。行省都轉運監使王茂率部屬協助。大德七年(1303年)動工興建,至治二年(1322年)建成,前後歷時二十年,石橋全長一百七十丈,江中立有石墩,釃水二十九道。橋面兩旁,護以石欄,橋兩端建有小亭,砌有石階,學士馬祖常題“萬壽橋”(今解放大橋前身),為福州北港南北岸的交通要道。為紀念法助建橋功績,重修萬壽頭陀寺,並在寺內立《頭陀寺法助禪師贊》石碑。法助還在閩南晉江、惠安、南安等縣修建石橋18座,為福建交通作出重大貢獻。

 

鄭和

鄭和(1371~1433年),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人,回族。明初入宮為宦,侍奉王府,因從燕王起兵靖難有功,賜姓鄭,擢內宮監,時稱“三保太監”。成祖即位,於永樂三年(1405年)起,遣鄭和率舟師六次通使“西洋”,鄭和首次航行的艦船達六十二艘,隨行人員和將士2.78萬餘人。後宣宗又遣一次,共計七下“西洋”,歷時28年。遠涉太平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先後到達東南亞、印度半島、阿拉伯、東非30余國,最遠曾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海口,促進中國與各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鄭和為了招募水手、修造船舶、祭祀海神、伺風開洋,其舟師累駐閩江口太平港(今馬尾、長樂至琯頭)一帶。永樂十年(1412年),鄭和回國時,駐軍長樂十洋街,人物輳集如市。是年,鄭和在長樂重建雲門寺,奏建南山天妃宮,並立“天妃靈應之記”石碑,該碑是研究明代海外通商、通航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林鴻

林鴻(約1368年前後~?年),字子羽,福清縣人,十五歲能論文。洪武初,以人才薦至京,召試,賦《龍池春曉》、《孤雁》二詩,為太祖所稱許,授將樂縣儒學訓導,官至禮部精膳司員外郎。年未40歲,就辭官歸裏,致力於詩。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弟子相唱和。著名的有鄭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陳亮、王偁、周玄、黃玄等九人,以林鴻為首,時稱“閩中十才子”。林鴻主張詩學盛唐,詩之“神秀聲律,粲然在備”,“骨氣”與“菁華”並足,“春華”與“秋實”相兼,成為閩派詩論的綱目。其詩聲調圓穩,格律整齊,一洗元代詩人纖弱之習,稱為“閩派”。著有《嗚盛集》四卷、《鳴盛詞》一卷。其妻朱氏,亦能詩,早卒。

 

附:閩中十才子

鄭定(1383年前後),字孟宣,號澹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善擊劍,曾從陳友定。友定敗,逃亡交、廣間;後回,居長樂。他工古篆、隸書。洪武中舉明經,授延平府訓導,又征為齊王府紀善。永樂中,遷國子助教。著有《澹齋集》。

王褒(?~1416年),字中美,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林鴻侄婿。明洪武時中鄉薦,曆瑞州、長沙學官,遷永豐知縣。永樂間,召入與修《太祖實錄》,升翰林修撰,為《永樂大典》副總裁,擢漢王府紀善。工詩文,著有《養靜齋集》、《王翰林詩》。

唐泰(約1410年前後),字亨仲,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進士。永樂中,曆官陝西按察司副使。工詩,著有《善鳴集》十卷、《唐觀察詩》。

高棅(1350~1423年),彥恢,號漫士,仕名廷禮,長樂縣人。博學能詩,善書畫,世稱“三絕”。明永樂初,以布衣召為翰林院待詔,遷翰林院典籍。論詩主唐音。著有《嘯台集》20卷、《木天清氣集》14卷傳世。其所選《唐詩品匯》、《唐詩正聲》,首次分類詩體,注意詩歌風格,可作為學詩入門。

王恭(約1350年~?年),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長樂縣人。明洪武間隱居七岩山。永樂四年(1406年),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三年,60歲參與修《永樂大典》,書成,授翰林院典籍,棄官返裏。為詩援筆千言。著有《白雲樵唱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鳳台清嘯》等。

陳亮(約1375年前後),字景明,號拙修翁,長樂縣人。元末儒生,入明,家居建滄州儲玉樓,郡縣累征不仕,作《讀陳搏傳》以見志。與福州耆彥結“九老會”,唱和為樂。著有《儲玉齋集》六集、《滄州集》三卷。

王偁(1370~1415年),字孟揚,又字密齋,永福縣(今永泰縣)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舉人。永樂初,薦授翰林院檢討,進講經筵,充《永樂大典》副總裁,最為總裁解縉所推重。為人英邁爽發,學博才雄,工詩、善書。其詩質樸清新,不落窠臼,行草類蘇軾。永樂八年(1410年),因解縉被誣案,受株連下獄死。著有《虛舟集》五卷。

周玄(約1398年前後),字又玄,一字微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林鴻弟子。曾挾書千卷,在長樂高棅家讀書,十年後以盡記所讀,棄書離去。明永樂間,以文學征,授禮部員外郎)一作祠部尚書郎(。著有《宜秋集》八卷及《周祠部詩》。

黃玄(約1398年前後),字玄之,將樂縣人。初從林鴻學,後林鴻棄官歸,乃移居侯官縣,從之深造,深得林鴻器重。後以歲貢生授泉州訓導。著有《鳴秋集》、《黃博士詩》。

 

陳叔剛

陳叔剛(1394~1440年),名棖,字叔剛,號綱齋,以字行,閩縣(今閩侯縣)大義村人,少從著名學者林志學古文,學業大進。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任禦史,施政嚴而不苛。參與修《太宗實錄》和《仁宗實錄》,升翰林修撰。後修《宣宗實錄》,任朝廷經筵講官,升侍讀。突聞父病,請假回鄉,中途受風邪,得狂症。因父死受刺激,狂病復發,卒。其詩作典麗,為世人所稱。

陳叔紹(1406~1458年),叔剛胞弟,名振,號毅齋,以字行,精《春秋》學,明正統十五年(1450年)進士,任禦史,正直敢言。景泰初(1450年),朝局變動,禦史台有所建白彈擊,皆叔紹為之倡。後升湖廣按察副使,與刑部郎中許振雷審錄冤案,多所平反。卒于任上。生平清廉,死時囊無餘資,由同僚經辦歸葬故里。

陳煒(1430~1484年),叔剛長子,字文耀,號恥庵。明天順四年(1460年)進士,任河南監察禦史。都指揮門達自恃帝寵,屢興大獄,陷害無辜,陳煒上疏劾其奸狀,門達被貶謫廣東,朝廷內外無不稱快。南京給事中王徽論大學士劉吉党立廢後事,被謫貶遠州,陳煒上疏論救,憲宗意解,陳煒直聲大震。後任江西按察使,屢次決獄,清明公正。任南京巡按時,值蘇、松、常、鎮四郡連年災荒,陳煒發常平倉十萬斛救賑,救活難民甚眾。後改任北京提學,上奏停生員充吏例,升江西副使,審獄嚴正,再遷按察使、右布政使。時弋陽、樂平二邑爭陂,陳煒親往視察,妥善處理,二邑民皆樂從。成化二十年(1484年),調浙江左布政使,命未下而卒。

陳墀(1463~1530年),叔剛孫,字德階,號僅窗。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授東莞縣令,將“商引”錢,悉解司庫,作為貧民典女贖費。曾討平土寇黎巢哥之亂。後升戶部主事、郎中,官至雲南副使。

陳全之(1512~1580年),叔剛曾孫,名朝鎣,號津南,晚號夢宜居士,以字行。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後授禮部主事,提督四夷館,升員外郎。出知荊州府,築堤治水利民,民間稱陳公堤。後任山西右參政,致仕歸鄉,耕讀於義溪。著有《蓬窗日錄》、《遊雜集》、《巴黔集》等傳世。

陳烓(1449~1527年),叔剛胞侄,字文用,號蒙庵,晚號留餘。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進士,任潮州推官,饒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稅,陳烓前往處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處,冤民有從數百裏外前往告狀者,立即判決,案無滯留。後升南京禦史,巡視兩浙,奏劾貪吏監司以下十三人,名聲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陳烓上疏奏蘇民困等八事,均被採納,後升廣西僉事、浙江僉事,以病辭歸。

陳達(1482~1554年),叔剛侄孫,陳烓之子,字德英,號虛窗。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任寧波府推官,審判公明。歷任南京戶部主事、北京職方郎中、太常少卿。嘉靖初(1522年),升僉都禦史,巡撫山西,因議折糧,得罪宗藩,罷歸。

陳暹(1503~1566年),叔剛侄孫,陳烓之子,字德輝,號闇窗。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進士,官大理寺正,升安慶知府。宿松有田荒廢而稅冊存,每歲民仍須納稅,陳暹力請紓緩。後升廣西參政,署理布政使,再升江西按察使,官至廣東右布政。曆官30餘年,屢管財政,而不妄取一文。

陳嚴之(1527~1591年),叔剛曾侄孫,本名堪,號朝鐵、筆山,以字行。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為官清正廉明,曆官至雲南按察副使,因拒緬甸入侵有功,受到表彰。

義溪陳氏在明代系當地望族,累世顯官,皆以愛國愛民見稱,後人傳為佳話。陳叔剛等九人宦跡較著,品位可腰束金帶,被稱為“義溪陳氏九條金帶”。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