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作者:林曉東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閩南文化大體是指由閩南人共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閩南人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域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閩南文化包括閩南方言、民間信仰、民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傳統建築風格等方面。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閩南居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福建設置閩中郡,開啟了中原文化與閩南土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漢晉時期,大批中原漢民遷入閩南地區,推動了閩南文化的形成。隋唐時期,閩南地區漢民人口劇增,經濟迅速發展,政教管理體制日臻完善,閩南文化得到了發展。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啟航點和東方大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來了伊斯蘭文化,閩南文化得到了豐富。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東來,傳入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千百年來,閩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質的基礎上,兼收並蓄外來文化的精華,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內涵豐富的地域文化,成為中華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閩南與臺灣一水之隔,閩南文化隨著閩南人到臺灣而廣為流播,並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擬從這一問題入手,對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及其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此求教于前輩與同仁。

 

一、閩南人移居臺灣的幾次熱潮

人是文化最忠實、最積極、最活躍的傳播者,而文化遠距離的傳播,有賴於人口的遷移。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是通過閩南人移居臺灣來實現的。歷史上,閩南人移居臺灣源源不斷,並形成幾次熱潮,這對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一次熱潮

早在唐宋時期,據史料記載,就有一些閩南人自發移居到臺灣的澎湖列島,他們帶去了早期的閩南文化,成為閩南文化在臺灣傳播的使者。南宋乾道六年(一一七一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到澎湖屯墾。元代時期,元朝政府在澎湖設置巡檢司,隸屬于泉州路的晉江縣。這時從泉州去澎湖的閩南人日益增多,以至澎湖曾一度被稱為“泉州外府”。①明朝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八年)福建漳州人顏思齊和泉州人鄭芝龍帶領閩南人,以臺灣北港為中心,開發臺灣本島。那時,漳州和泉州沿海旱災頻繁,閩南人紛紛前往臺灣,投奔顏、鄭二人。雖然,這種移民是沒有組織的,但結伴而去的人有時多達數千人,這就形成歷史上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一次熱潮。這一時期閩南人以開發澎湖列島和臺灣北港為主,相應,閩南文化就在這些地區開始傳播。

(二)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二次熱潮

明朝崇禎六年(一六二八年),鄭芝龍歸順明朝,當上了明朝的官吏。鄭芝龍在當時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支持下,召集福建沿海饑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船載至臺灣”,讓他們定居下來,開墾荒地。②這些移居臺灣的閩南人,把大陸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到臺灣,幫助臺灣原住民發展生產,對臺灣的早期開發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大陸民眾有組織地向臺灣移居,也是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二次熱潮。

(三)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三次熱潮

一六四四年明朝滅亡後,鄭芝龍之子鄭成功以閩南地區為中心,屯兵廈門,開展反清複明活動,兵源以閩南人為主。一六六一年,清朝政府為了剿滅反清複明的力量,實行北起山東南至廣東,所有沿海三十裏以內不得住人,居民一律內遷,嚴禁船員出海,違者處死的野蠻的“遷界”政策。閩南地區是清政府實行“遷界”的重點地區。③因此,被迫“遷界”的閩南人,除了一部分遷入內地和前往東南亞謀生外,更多的是投奔鄭成功。一六六一年四月,鄭成功揮師東進,一六六二年一月,從荷蘭殖民主義手中奪回臺灣,並在臺灣建立政權,實行“寓兵于農”的政策,鼓勵屯墾開荒。這一時期,大量閩南人前往臺灣,形成歷史上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三次熱潮。據史學家估計,當時有二十余萬閩南人前往臺灣,他們主要分佈在臺灣西部地區。④相應,閩南文化也在這些地區傳播。

(四)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四次熱潮

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清政府之命收復臺灣,鄭氏在臺灣的政權結束,大陸和臺灣出現了政治上大統一的局面。清政府設立臺灣府,將其劃入福建省進行管理。從一六八四年到一八八三年,是中國歷史上長達二百年之久的“閩台合治”時期。這一時期,清政府先後開放了福建泉州、福州等地港口與臺灣對口通航。特別是由於地緣、血緣密切關係等原因,閩南人前往臺灣持續不斷,幾乎遍佈全島。這就形成歷史上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四次熱潮。據1926年調查資料顯示,這一時期,臺灣人口中的80%以上祖籍是泉州或漳州的,其中泉州籍約占45%,漳州籍約占35%。⑤相應,閩南文化也在臺灣全島廣為傳播。

(五)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五次熱潮

一八九三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省。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腐敗無能而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後的五十年間,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閩台兩地處於分離狀態。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戰爭勝利,中國政府從日本殖民主義者手中收回臺灣。臺灣回歸祖國後,閩南人再次興起移居臺灣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從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短短的四年時間裏,就有一百七十七萬大陸人移居臺灣,其中大量是閩南人。               ⑥這就形成了歷史上閩南人移居臺灣的第五次熱潮。閩南文化也因此進一步在臺灣傳播。

 

二、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隨著一代又一代的閩南人移居臺灣,成為臺灣地區的主體居民,他們把閩南文化帶到臺灣,使其在臺灣傳承與融合,從而深刻地影響著臺灣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閩南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閩南方言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任何一個民族在遷移的過程中,首先是把語言這一文化載體傳播到新的居住地。閩南方言(閩南話)作為閩南人文化的載體,在閩南人移居臺灣的過程中,他們首先把自己的母語――閩南話帶到了臺灣,並世代相傳。由於閩南籍的人口在臺灣人口中占大多數,閩南話也就成了臺灣同胞語言交流中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漢語方言。福建閩南話在臺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臺灣式的閩南話,也就是近年來在臺灣大眾傳媒中使用的所謂“臺灣話”。換句話說,臺灣同胞所講的所謂的“臺灣話”,就是閩南地區閩南人所講的閩南話。儘管由於地域關係等原因,所謂的“臺灣話”與閩南話相比,除了在特殊辭彙上有一些細小的差異和語調上不象廈漳泉閩南話那麼純正外,其餘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所謂的“臺灣話”與閩南話是一脈相承的。⑦這就是海峽兩岸閩南話一直暢通交流、溝通無阻的根本原因。

(二)閩南民間信仰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信仰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需求,對離鄉背井的人們來說這種需求更為迫切。閩南地區民間信仰繁多,主要有媽祖信仰、廣澤尊王信仰、清水祖師信仰、保生大帝信仰、關帝信仰、城隍信仰、陳元光信仰、青山王信仰等。這些民間信仰,隨著閩南人移居臺灣,而帶到了臺灣予以傳播,也就形成了臺灣同胞的民間信仰。其中,媽祖信仰在臺灣傳播最廣,影響最大。臺灣同胞信仰、奉祀媽祖也最為虔誠。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的第二年(一六六二年),泉州人就在臺灣建起了台南天妃宮。一六六八年又在鹿港建起了鹿港天妃宮。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施琅收復臺灣後,他向康熙皇帝上奏,認為“泉州神女天妃顯靈,協助平臺有功”。次年,泉州的“天妃”升格為“天后”;施琅在臺灣的台南建造大天后宮;隨後,又在臺灣的台中、嘉義、淡水、彰化等地,建起了從泉州“天后宮”分靈出去的天后宮多座。因為臺灣是個海島,媽祖又是海上救苦救難的“女神”,所以媽祖信仰遍及臺灣各地。從偏僻的鄉村到繁華的城市,到處都建有媽祖廟。據說,臺灣有媽祖廟八百多座,信仰者達一千一百萬人以上。因此,數百年來,作為閩南文化組成部分的媽祖信仰,成為促進民族團結、加強兩岸民間交流的原動力。

(三)閩南民俗習慣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閩南傳統民俗習慣很多,如有春節拜年、元宵迎燈、清明掃墓、端午競舟、中秋搏餅、重陽登高、冬至搓圓等民俗風情。其中,最主要的是,閩南人為取得各自的生存空間,歷經千百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傳統民俗習慣。因此,閩南人移居臺灣的同時,不僅帶去了宗族聚居的民俗,而且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衹。特別是早期閩南人移居臺灣,面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土著居民的襲擾等困難,他們在不可預卜的未來環境中,為謀以生存並求得發展,必然要同族聚居,以祖先和神靈作為精神支柱,祈望祖先和神靈保佑他們未來一切平安順利。在聚居過程中,他們形成了宗族組織,隨後,就要從事置族產、建祠堂、修祖墓、編族譜等宗族活動。而祠堂往往是宗族、家族組織活動的中心,它不僅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場所,而且是宗族議事、執行族規、族人宴飲活動的地點。臺灣各地種種宗族活動基本上與閩南相同。迄今,這些場所在臺灣的鄉村仍然可以見到歷史的痕跡。對於家族來說,幾乎在近親居住的祖厝內都設有公廳,作為祭祀祖宗的場所,他們逢年過節都將家族的現狀及新鮮事,如男婚女嫁、添丁發財或金榜題名等大小喜事報告祖先,同時,也將天災人禍、遭遇困難等報請祖先,以求庇佑,指點迷津,避難免災。這種傳統民俗一直影響到現代。這些民俗習慣的傳承,都反映了移居臺灣閩南人思鄉戀祖的情懷。

(四)閩南宗教信仰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閩南宗教信仰是閩南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閩南人的足跡,閩南宗教信仰也在臺灣廣為傳播。閩南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幾大類型。其中,閩南佛教信仰對臺灣的影響最大。我國現代著名高僧廣欽和尚(一八九二~一九八六年)被臺灣佛教界譽為“聖僧”、“一代高僧”。他少年出家,一九四七年以前在福建泉州清源山和承天寺弘揚佛法,專修念佛禪定法門,曾達到進入四個月不食不動的境界。一九四七年六月,他赴臺灣。在臺灣的四十年間,為了弘揚佛法,他致力於三件大事:一是建寺安僧,先後在臺北、高雄、台中、台南、花蓮等市縣創建了廣明寺、廣照寺、日月洞寺、承天寺、廣龍寺、廣承岩寺、妙通寺等一系列廟宇,以安頓僧人。二是講授開示,以動人的辭藻弘揚佛法,發展佛教弟子。三是傳授三壇大戒,延續佛教文化命脈。廣欽和尚為閩南佛教文化在臺灣的傳播與發展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達到了“法雨普施臺灣,甘露滋潤大陸”的效果。這一善舉為臺灣佛教界認同大陸佛教文化,形成共識奠定了基礎。

(五)閩南民間藝術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閩南藝術內容廣泛,主要包括戲劇(梨園戲、歌仔戲、木偶戲、高甲戲等)、音樂(南音等)兩大類。閩南藝術對臺灣的影響很深遠,閩台兩地都有愛看戲、愛聽曲的民風,幾乎所有閩南的戲劇、音樂都傳播到臺灣。梨園戲是閩南最古老的劇種,早在康熙時期就已傳播到臺灣,梨園戲傳入臺灣之後,成為臺灣最早流行的劇種之一。歌仔戲發源於漳州的錦歌,隨著漳州人大量移居到臺灣,發展為臺灣的歌仔戲。後來,歌仔戲又傳回漳州,成為至今十分流行的薌劇。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它的表現形式是前臺演員演唱,後臺多人伴奏。南音的歷史有一千多年,是中國現存四大古樂中歷史最悠久的曲種,集華夏古樂之精華,含唐宋曲韻之神妙,故有“華夏瑰寶”、“音樂活化石”之美稱。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南音就已從泉州傳到臺灣,得到傳承與發展。近代臺灣的南管樂團在台南以“振聲社”最著名,臺北以“閩南樂府”規模最大。全省有五十多個團體,會員達三四百人。近年來,在泉州舉辦的南音節活動,來自臺灣的班子不僅數量多,而且保留下來傳統的東西也多。這與幾百年來海峽兩岸藝術文化的交流頻繁直接關係。⑧

(六)閩南傳統建築風格在臺灣的傳播及其影響

閩南的傳統建築風格別具一格,隨著閩南人移居臺灣,這種具有特色的傳統建築文化也在臺灣傳播。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的數百年間,移居到臺灣的閩南人,按照閩南的建築風格在臺灣大興土木,蓋民居、立寺廟、建書院。這些建築大多來自閩南工匠之手,甚至有的建築材料是從閩南完成後運至臺灣安裝的。臺灣的典型民居與閩南傳統的民居一樣,是以前埕後厝、坐北朝南、五開間加雙護厝,且紅磚白石雙翹脊加燕尾為主要特徵。臺灣的寺廟、書院建築無論是在建築結構、建築材料、建築風格,更是與閩南地區一脈相承。總之,臺灣的傳統建築與閩南的傳統建築一樣,在大木結構上,採取疊鬥式的構架,與北方常見的穿鬥式木架構迥然不同;在圍護結構上,採取就地取材的辦法,形成具有閩南特色的紅磚白石文化風格,富有濃厚的鄉土情感;在屋頂造型上,採取重樓飛簷、高聳燕尾的結構,以凸現其曲線之優美,達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三、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及其作用

(一)閩南文化對臺灣地區有著強大的輻射作用

文化是具有輻射作用的。閩南文化以它強大的輻射作用,數百年來,極大地影響著臺灣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一代又一代的閩南人把優秀的閩南文化帶到臺灣,在那裏生根、開花、結果。閩南文化以巨大的輻射力,輻射到臺灣的每一個角落。雖然,閩南文化在臺灣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兼收並蓄了外來文化,有所發展,有所豐富,形成了臺灣文化。但是,應當看到,臺灣文化更多的是保留了閩南文化的共性和特點。因此,在臺灣,不論是城市,還是鄉鎮,不論是山區,還是平原,只要有閩南籍臺灣同胞居住的地方,都能領略到閩南文化濃厚的氣息;不論是物質生活方面,還是精神生活方面,只要有閩南籍臺灣同胞居住的地方,也都能顯示出閩南文化深刻的內涵。這正如研究閩南文化的學者所說的:從明成化後的四、五百年間,因閩南地區人多地少,及海禁、戰亂等原因,閩南人開始漂洋過海,向澎湖、臺灣等地移民,形成“唐山過臺灣”的高潮。隨著大批的移民,閩南文化已播遷到台、澎、金、馬等地區,並在那兒紮下了根,有了新的發展,豐富和擴展了閩南文化的內涵。⑨也如臺灣學者黃清源先生所說的:“臺灣文化緣自閩南,閩南文化植在臺灣。”⑩臺灣文化是閩南文化的一部分,閩台文化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閩南文化對臺灣同胞有著強大的吸引作用

文化是具有吸引作用的。閩南文化以豐厚的積澱,深邃的根基,獨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閩南籍臺灣同胞,使他們世代不忘根,離土不忘本。閩南與臺灣隔海相望,語言相通,習俗相同,骨肉相親,血脈相連。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論是在荷蘭殖民者佔領臺灣的歲月裏,還是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年代裏;不論是在清政府實行“海禁”的歲月裏,還是在清朝政府統一臺灣,實行“閩台一家”的年代裏;不論是在日本殖民統治的歲月裏,還是在抗日戰爭勝利中國政府收回臺灣的年代裏,閩南籍臺灣同胞總是情懷故土,心向大陸,民間交往綿延不斷,通過不同管道,各種方式,回饋“搖籃血跡”。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關係不斷發展,民間交往日趨頻繁,閩南籍臺灣同胞思鄉念祖,思根報本的心情更為迫切。他們回到故土,或祭祖掃墓,尋根謁祖,探親訪友,不忘“根源”;或經貿往來,投資建廠,發展實業,促進發展;或捐款捐物,興辦公益,發展福利,報效故鄉。他們對祖國、對家鄉做出了巨大貢獻,從而促進了閩南地區城鄉面貌的巨大變化,綜合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大大提高。這一切既體現閩南人的強烈的根脈意識,又體現了閩南文化對閩南籍臺灣同胞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所具有的強大吸引力和向心力。

(三)閩南文化對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文化是具有推動作用的。這種推動作用是建立在人們對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上。閩南文化是海峽兩岸閩南人共同創造的優秀的地域文化。海峽兩岸閩南人對閩南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產生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使海峽兩岸閩南人共同推動著兩岸關係朝著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方向發展,譜寫了抵禦外侮、維護統一、奮發圖強的歷史篇章。明末清初,海峽兩岸閩南人,堅持祖國領土寸土不得丟失的信念,跟隨民族英雄鄭成功,經過艱苦浴血奮戰,驅逐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淪陷 三十八年之久的臺灣,使臺灣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手中。清朝康熙年間,當清政府統治中國已成定局,鄭氏政權逐步演變成為地方割據政權的時候,海峽兩岸閩南人充分認識到祖國統一的歷史必然性,為臺灣回歸祖國大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臺灣被強迫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海峽兩岸閩南人同仇敵愾,反對割台。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的五十年間,海峽兩岸閩南人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殖民主義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為一九四五年臺灣回歸祖國打下了基礎。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兵敗大陸,退守臺灣,臺灣與祖國大陸又處於分離狀態。然而,海峽兩岸閩南人魂牽夢縈,骨肉難分,民間交往綿延不斷,為促進海峽兩岸關係的緩和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日趨緩和,海峽兩岸閩南人民間交往更加密切,閩台文化交流更加頻繁。這就為海峽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新的條件。綜上所述,海峽兩岸閩南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親情、鄉情相連,是永遠分不開的情誼;地緣、血緣相親,是永遠割不斷的血脈。海峽兩岸閩南人共同創造和傳承的閩南文化,是“閩台一家”的有力佐證。閩南文化包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思想內涵,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文化是具有特色的民系文化,與其他民系文化一樣,體現了愛國愛鄉、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新世紀,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閩南文化,將進一步發揮橋樑與紐帶作用,使海峽兩岸閩南人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與海內外中華兒女一道,共同推進海峽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共同描繪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注釋:

①康熙《臺灣府志》,卷1,封域。

②連橫著:《臺灣通史》,卷1,《開闢紀》,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③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④林仁川、黃福才著:《閩台文化交融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⑤黃梅雨著:《從閩台關係史看臺灣文化的定位》,《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2001年。

⑥林明江著:《海南臺灣比較與發展》,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

⑦中共中央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編:《中國臺灣問題》,九州圖書出版社1998年版。

⑧邱昆良著:《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⑨陳耕著:《“閩南文化”的定義初探》,《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2001年。

⑩黃清源著:《泉南文化緣啟》,載臺灣《泉南文化》第一期。

(作者系中國華僑歷史研究所副所長)

(原載於:《閩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9月)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