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唐山過臺灣”故事的啟示

整理:陳嘉明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唐山過臺灣”故事的啟示 

據報導的“唐山過臺灣”的故事,其中解釋“唐山”即是指我國大陸,尤其是地勢多山的閩、粵地區,而台省人士一向以“唐山人”的子孫自居,亦即是以炎黃的子孫自豪。從姓氏源流,堂號郡望、族譜墓碑,乃至古老傳說,分別替臺灣同胞,尋根探底,木本水源,條分縷析。龔定庵詩曰:“導源積石歸東海,一字源流奠萬嘩”,正是“唐山過臺灣”故事的宗旨。

希望有助於年輕人對祖先和對自己的認識,敬宗睦族,求本尋根,是人同此心,心同此願的。今特再略論這篇報導的功能:

一、它不只是報導文學,而且是學術研究。中國古代,最重史官,史官所掌,曰政曰學。惟其掌管政事,故五帝時史官職權,高於列卿。惟其掌管學術,故“六經皆史”,以孔子學術的淵博,而猶問禮於老子,即因老子爲柱下史官之故。惟其我國最重史官,故中國史學最爲發達,遠自黃帝開國以來,即有成文的信史“史記”,其時間較並世各民族歷史爲最早,而歷代均設官選賢,編輯前代歷史,以示其至公至正,不阿私、不忌諱、這也是各國私人編史所不及的。史官編史,除據前朝官書檔案之外,並參考各地方誌、有開族譜、傳記、乃至墓碑等等,故其資料豐富,初輯長編,閃成正史。此興現代西方史學最重資料,斷簡殘碑,吉光片羽者,亦複相同。今茲“唐山過臺灣”的故事,都是有憑有證的,“信者傳信”的歷史資料,所以富有學術研究的價值。

二、它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參考教材。國父講民族主義,認爲民族復興的指標,乃是將我國固有的道德智慧,從根本恢復起來;對西洋的科學技術文明,要迎頭趕上去:又認爲民族復興的方法,乃是“能知”與“合群”。“能知”,是要知道中華民族的危險,“合群”是要“擴大家族之愛爲國族之愛”。中國固有的道德智慧,重要的是倫理。而“唐山過臺灣”的故事,主是發揚尊祖敬宗,敦新睦族的倫理。推而擴之,則爲以孝作忠,忠於國家,孝於民族的“國族之愛”。大家尋根究本,都是黃帝子孫,血肉相連,精靈一氣的。所以民族主義乃是大團結主義;而“唐山過臺灣”的故事,也就是民族大團結之由鞏固基礎而高度發揮。
三、是由“唐山過臺灣”,就應當推到臺灣報祖國。臺灣和大陸,同是黃帝子孫,則彼此都是互相往來的。有的是由“唐山過臺灣”,亦有的是臺灣返大陸,這是自然而必然的道理。

 

我們的祖先來自“唐山”

“唐山過中國”,是每一個臺灣人從小就聽過念過,更世世代代口口相傳的一句歌謠。長久以來,每一個中國的老百姓,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來自“唐山”,是最爲榮耀的炎黃子孫。

所謂“唐山”,應該是中國大陸上錦繡河山的泛稱,而不是專指河北省境內那座以産煤而聞名的山嶺。理由很明顯,大家都知道,在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上,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大唐皇朝,是一個成就最爲輝煌、聲威最爲遠播的時代,一直到今天,旅居各地的華僑,仍然有很多以“唐人”自稱,而處處有唐人街之設,正是由於這個緣故。

從“唐山”渡海而來的到東南亞的居民﹐不但人到了東南亞,也把大陸上的一切文物制度帶到了東南亞,一直到今天,東南亞許多年長者的飲食起居,乃至喜慶婚喪的習慣﹐幾乎跟大陸上一般無二,就是每一個人都能親眼目睹的明證。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居的驕傲,還有這樣一個十分爲人所知的趣事,可供參考--

距近一千六百多年以前,當一向居住於中國邊境的所謂“五胡”紛紛入據中原之後,人人都被漢族所創造的傳統文化醉心不已,於是,既來之則安之,他們就再也不肯回到文明未開的邊荒老家,下定決心要在文物燦爛的中原地區,世代定居下去。可是,一向以傳統文化自豪自傲的漢人,儘管在政治上處於被征服的地位,卻處處以黃帝的子孫自詡,打心眼裏瞧不起那些外來的胡人,於是,生活在這種難堪的卑視裏的所謂胡人,日子一久,終於想通了其中的道理,發現他們之所以不受歡迎,主要是由於他們不是黃帝子孫的緣故。最後,“窮則變,變則通”,終於讓他們引經據典地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宣稱:“胡人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這樣一來,自視甚高卻忠厚寬謹的漢人終於把他們接納了。於是,“炎黃子孫”最後成爲了中華民族琲漲共同光榮,每一個中國人,不管他是來自何方,都以身爲“炎黃子孫”而神采飛揚,而傲視人前。

這樣的實例,在眼前的東南亞、臺灣島上,便俯仰皆是。譬如,一向高居臺灣第一大姓的陳氏,自從三百多年之前在這個海島上開基以來,就世世代代相沿相襲著“潁川”的堂名,表示自己家族的祖先,當初是輾轉來自河南的潁川,而河南的潁川,遠在兩千多年以前,便是陳氏家族的一個主要繁衍中心。

 

根在唐山

“我們的祖先是從唐山來的!”

這句話,長時以來在臺灣民間父告子,子傳孫,一代叮嚀一代,一直到今天,從來沒有一個會忘記:自已的根,是深埋在臺灣海峽的彼岸,那一片五千年來綿延不絕孕育著炎黃子孫的芬芳泥土中。

“唐山”,也有人寫作“長山”,在本省人的意識中,並不是一個專屬的固定地名,而是淵指地勢多山的福建和廣東。實際上,把閩、粵兩 地稱爲“唐山”,不但臺灣如此,分散在南洋各地的華僑社會,也莫不如此。理由很明顯,大家都是“唐山人”的後裔,來處相同,日常所用的語言,當然也不會有兩樣。

或許是由於地理上的一水相隔,也可能是由於日據時代跟大陸本土的接觸不夠多,過去,生長在臺灣的人,對中國大陸的地理,概念是相當模糊的。所以,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閩、粵兩地是“唐山”,大陸上的其餘地方也都是“唐山”,從大陸渡海來臺灣的人,便不問籍貫,統統都是“唐山人”。

本省人一向以“唐山人”的子孫自居,日據光復以後來臺灣的大陸人士,也全被認爲是“唐山人”,則事實擺在眼前:大家彼此間木同本,水同源,只有早到和晚來的區別,沒有其分任何的不同。

有人以爲,過去臺灣民間把外省人稱爲“阿山”,是具有不敬的含意在內,其實不然。懂得閩南語的人應該都知道,無論是在閩南,還是在臺灣,一般人總喜歡以“阿”的口語,作爲對人的親昵稱呼,像阿福、阿花等等。以前,大家叫荷蘭人爲紅毛,叫法國人爲西仔,更輕蔑地把日本人叫四腳仔,光復以後卻把來自“唐山”的同胞稱呼爲“阿山”,這種稱謂,實在只有親熱的感情萬分,而沒有絲毫不敬的意味。

“唐山人”也好,“阿山”也好,這種稱謂,在所有本省人的意識中,根本沒有惡意,只有親昵。那麽,同樣的道理,日據光復以後來台的“唐山人”把比他們先來,已經在臺灣落籍的“唐山人”稱爲“本省人”或“臺灣人”,又何嘗會有絲變遷的弦外之意?實際上,就跟河北人、山東人、上海人、廣東人等稱謂一樣,所謂“本省人”或“臺灣人”僅是用以表示籍貫的不同罷了。

同樣來自“唐山”,同爲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除了民間的世代口口相傳,在處處都講求證據的今天,我們還能不能提出具體的證物來?答案是肯定的,證據不但有,而且在臺灣島上遍地都是。隨便舉幾個例子:

臺灣人的姓氏,名字的排行,乃至家族世代相襲的堂號郡望,無一不是大陸各地的延續,臺灣有的,大陸必定有。臺灣各地的開發,是三百多年來大陸移民流血流汗的成果,從各地的地名以及建設,臺灣與大陸的地緣關係,清晰可見。臺灣的方言,源自兩千年前中國大陸的秦漢時期,近年來有人細心研究,相互印證,已經證明無訛。臺灣民間的風俗習慣,幾乎全都是閩、粵各地的翻版,只要稍微用心觀察,不計其數的證據,就會隨時隨地源源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樹若無根,心趨枯萎,人若不知自己的“根”在何處呢?具有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炎黃子孫,如果仍然對自己的“根”一無所悉,豈不羞煞!愧煞!

生長在臺灣島上的炎黃子孫,要想尋找自己在“唐山”老家的“根”,毫無疑問,上述的姓名,堂號、郡望、以及地名、方言、風俗習慣等,也都應該是最具休、最可靠的線索。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