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山西省概況

作者:佚名  來源:行政區劃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山西省概況 

山西省位於華北平原以西,黃土高原的東部,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鄰。簡稱晉,省會太原市。

山西省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因春秋時省內大部分地方屬晉國而簡稱晉。

封建社會初期

從西元前四七五年至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戰國時期;這時,中國歷史已進入封建社會。戰國時期,晉國的卿大夫代表新興地主勢力,進行了封建的社會改革。在經濟上,廢除了土地三年分配一次的舊制度,讓耕種土地的人獲得對土地的長期佔有權,史稱“晉作爰田”,實行這一改革後,使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在政治上,晉國卿大夫在和舊貴族的鬥爭中,實行了六卿專政。六卿是趙、魏、韓、範氏、中行氏、智氏。後來,範氏和中行氏被滅,只剩下了趙、魏、韓和智伯四家。趙簡子在今太原晉祠附近的古城營村,建築晉陽城,作為趙國初期的都城,這個城市從春秋到五代,一直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始終是山西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西元前四五三年發生了晉陽之戰,趙,魏、韓三家聯合消滅智氏,三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所以山西也被稱為“三晉”。西元前四○三年周天子正式承認趙、魏、韓三家為諸侯。當時,趙國的都城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韓國的都城在平陽(今臨汾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夏縣北),中期以後方移向河南、河北。三家分晉以後,魏文侯先後任李悝、吳起、西門豹、樂羊、卜子夏、段幹木等一批人才,對舊制度進行了改革:廢除了世襲祿位制,把無功受祿的人看成是“淫民”,把他們剔除;把國有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抽取“什一之稅”;嚴立了嚴刑峻法,維護封建社會的秩序等等。這些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西元前二六○年,發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趙國被秦國打敗。之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把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以後又不斷增設到四十多郡。當時,山西境內有五郡:雁門郡、代郡、太原郡、上黨都、河東郡。

由於山西在軍事上處於戰略要地、因此它常常是北方新起部族的根據地。匈奴從殷周以來,就一直威脅著中原的各代王朝。它的地盤就在今雁門關北面、西元前二○○年,漢高祖劉邦被圍困在白登(今大同)達七天之久,西漢王朝不得不與匈奴作出讓步。以後,匈奴人逐步南下,在呂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馬。到三國曹魏時,山西境內的匈奴人分為五部:並州茲氏(在今汾陽〕為左部;祁(今祁縣)為右部;蒲子(今隰縣)為南部,新興(今忻州)為北部;大陵(今文水)為中部,人數多達數十萬。此外,還有羯族在武鄉居住;鮮卑族拓跋部在代縣和大同居住;氐、羌在陝、甘居住,歷史上稱為“五胡”。

西元三○四年,匈奴首領劉淵在左國城(今離石)起兵,逐步控制了屯留、高平、平遙、介休,自稱漢王。並州刺史劉琨奉西晉王朝的命令,負責並、冀、幽三州的軍事,在晉陽一帶抗拒匈奴及其別部達九年多時間,受到中原人民的擁護。但是,由於連年戰亂,山西的經濟遭到了嚴重在破壞。當時的太原,房舍被燒毀、屍體堆滿地,即使活著的人也被餓得骨瘦如柴,臉無人參;晉東南一帶的人口也四處逃亡,十個人中活不下二三個人。

西元三八六年,鮮卑族拓跋(王圭)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北魏逐步成為北方的大國,結束了連年戰亂的封建割據局面,形成南北朝對立的形勢。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的實權落在大將高歡的手中。高歡的兒子高洋于西元五五○年取代東魏,建立北齊,稱文宣帝。高氏父子以晉陽為別都,晉祠天龍山一帶的遺址,就是高歡、高洋父子建立的。長期戰亂,為佛教的興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北魏時寺院有三萬所,和尚尼姑多達二百萬。雲崗石窟在這一時期(西元四五三~四九五年)修鑿成功。交城的玄中寺也於西元四七二年開始創建,成為曇鸞大師所創佛教淨土宗的誕生地。

隋唐至明清時期

從西元五八一年至九○七年為隋唐時期。隋朝建立以後,天下設總管府。在山西設總管府的有並、代、隰、朔四個州,而以並州為首。為了防禦北方強大的突厥國的侵擾,隋文帝派他的兒子楊廣率領軍隊駐守在晉陽。這時,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河東地區既有鹽池,又產糧食,經濟相當繁榮。

隋末天下紛亂,群雄競起。任隋朝河東道撫慰大使和太原留守職務的李淵,在他的兒子李世民和晉陽令劉文靜等策劃下,率三萬兵力,從太原起兵反隋。他們渡過黃河,進軍關中,經過多年征戰,終於在西元六一八年建立唐朝,重新統一中國。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後,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弊政、鞏固政權,從西元六二七年開始。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的興旺景象。這時,國家的版圖廣大,社會經濟繁榮,文化高度發展。山西的經濟發展曾經居於全國的前列。那時,全國共有十八個鹽池,河東就占了五個,一個產鹽萬斛,供應京師,被柳宗元稱為“國之大寶”。唐王朝對山西十分重視,認為這裏是“龍興”之地,於是把晉陽城定為北都,在這裏廣積軍糧、兵器和甲胄,又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和城池,現在晉祠還存有唐太宗親筆寫的《晉祠銘》,李世民死後,唐高宗李治繼承帝位,他的皇后就是以後改國號為周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她以太原狄村的狄仁傑為宰相,也是一個頗有建樹的政治家。唐代出現的山西名人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我們在山西名人中有介紹。隋唐時期,佛教興盛,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那時已經是寺廟林立、雕塑精美、名揚全國的佛教聖地。

西元九○七年到九六○年是五代十國時期。西元九六○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滅掉五代最後一個王朝——後周,建立北宋。他制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軍事計畫。劉崇依靠著北方的契丹,和北宋王朝相對抗。宋兵三攻“北漢”,都因為北漢有契丹軍的援助而失敗。直到西元九七九年,宋太宗趙光義又率領大軍出擊北漢,北漢主劉繼元才開城投降宋朝,北漢將領楊業也奉命向宋王朝投降。高歡父子、李淵父子、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和劉崇兄弟。都靠著晉陽這個地方爭奪天下當了皇帝,所以當時傳說晉陽城是“龍城”,太原東北的系舟山是“龍角”。所以,宋朝軍隊在攻佔晉陽以後,把千古聞名的晉陽城放火燒毀,又把系舟山頭鏟平。西元九八二年,宋王朝派大將潘美在唐明村(今太原市唐明飯店北)重建新城,這就是現在太原城的開始。為了釘破“龍脈”,在修城時只建丁字街,不修十字路。現在看來,這是很荒謬的迷信做法,但在宋王朝來講,為了釘死太原,不再出現和它分庭抗禮的人物,這樣做也是很自然的。北宋初期,採取了一些發展經濟的積極措施,山西再度出現了繁榮景象。太原產的銅鏡和剪刀遠銷各地,遐邇聞名。同時,山西境內已開始用無煙煤作燃料,用土坩鍋裝礦來煉鐵。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文化的繁榮,出現了司馬光等一批有名的歷史人物,我們在山西名人中有介紹。

南宋以後,戰亂不止,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山西因有太行山為屏障,受戰火摧殘比其他地方相對較少。經濟文化還比較發達。金代的時候,全國共設十個考區,山西就占了三個。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就設在平陽(臨汾),金版藏經就是在平陽開雕印刷的。所刻的《四美人圖》、《關羽圖像》,繪畫精美。形象逼真,開創了人物版畫的先河,是中國版畫的一大轉折。在宋、遼和宋、金對峙時期,佛教又得到廣泛傳播,大同的華嚴寺就是遼代佛教宗派華嚴宗盛行的產物,應縣的木塔也是在遼代清寧二年(西元一○五六年)修建的。

西元一二七一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把山東和山西作為“腹裏”之地,派駐大量的蒙古軍加以統治。這時,華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技術都有相當發展。義大利著名旅行家、元朝欽差大臣馬可.波羅(一二五四~一三二四)在他所寫的《遊記》中,對山西作出如下描述:“太原府工商頗盛,產葡萄酒及絲,有商人到印度通商謀利;平陽府居住商人不少。”著名的芮城永樂宮的壁畫,就是由元朝朝廷所信任的新道教全真派首領丘處機修建的,修建在所謂“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家鄉。這座道教宮觀,是元代藝術的寶藏。洪洞廣勝寺明應王殿的元代戲劇壁畫也是這一期間所繪。

元朝末年,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十分尖銳。西元一三五一年,韓林兒、劉福通等率領紅巾軍起義。起義軍曾分路北伐:由關鐸和潘誠率領的中路軍於西元一三五七年進攻山西,攻破陵川,奪取潞州,北上佔領冀寧(太原),並向北面的大同進發,另一支分出去的紅巾軍,出絳州、沁州,越過太行到上黨,沿途橫掃數千里。

後來,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北伐討元,進入山西。西元一三六八年,明軍佔領太原,元軍敗退到甘肅,但仍屢次騷擾明朝的邊境。朱元璋封他的三個兒子為藩王,進駐山西:朱(木岡)為晉王,駐在太原;朱桂為代王,駐在大同;朱模為沈王,駐在潞安,時刻防備元朝殘餘勢力的侵擾。這幾個藩王都擁有重兵,並重新修整、加固舊長城和太原城,以此來鞏固邊防。 明代洪武年間設山西行中書省於太原,洪武九年(西元一三七六年)改為山西承宣佈政使司,統管五府三州。洪武年間,曾遷山右澤潞之民往河北,遷山西之民往安徽、江淮、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永樂年間,又把山西中部、西南、東南之民遷往北平。據說移民搬遷前,曾經在洪洞縣的大槐樹下集中,所以至今在各省人民中仍流傳著:“若問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民諺。

明代中期,由於土地兼併,賦役加重,政治腐敗,再加上北部韃靼和南部倭寇的侵擾,連年戰事不斷,人民群眾忍受不了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紛紛向外逃亡。到開順(明英宗朱祁鎮年號)末年(約一四六四年),從山西和河南逃到荊襄地區的流民就多達一百五十多萬。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號)、嘉靖(明世宗年號)年間,陳琦兄弟在潞城縣青羊山起義,失敗後被捕。陳琦的兒子陳卿繼續領導農民堅持鬥爭。西元一五二八年明世宗動員山西、河南等省軍隊分四路圍攻青羊山,才把起義軍鎮壓下去。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明朝特在青羊山設置了平順縣。

明朝末年,爆發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農民大起義。起義軍的首領之一王嘉胤在陝西起義後,曾多次率領隊伍攻入山西,攻佔許多州縣,山西成了明民與起義軍的主要戰場。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領五十萬兵馬,由陝西渡過黃河,經禹門口(河津市龍門)進入山西,攻陷太原,破甯武關,一路挺進攻入北京,明朝滅亡。清兵入關後,李自成又從北京退回山西,指示部將陳永福用堅壁清野的辦法牢固地把守太原。太原被清軍攻佔後,全省範圍內的抗清鬥爭,依然蓬勃發展。一六四八年,姜(王襄)在大同宣佈反清,第二年初佔領崞縣原平鎮,他的部將姚舉攻取忻州,下石嶺關;另一名部將劉廷奪取了繁峙、靜樂、交城、石樓、永和等縣;曲沃李建壽,運城虞永、韓昭宣,潞安蘇升等都紛紛起義,響應姜(王襄)抗擊清兵,曾在晉祠和清軍進行過激烈的戰鬥。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約一六六二~一七九五年),社會經濟得到相當發展,耕地面積增大,社會安定,人口大量增加。清王朝把長城以外的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劃入山西省內,共設九府、十六州、一百○八個縣。當時,山西的商業與金融業十分活躍。最出名的是出現了聞名全國的山西票號(具體情況在晉商文化中介紹)。

明清時代,山西的文化藝術也獲得相當發展。省會太原和各府城州縣都開辦了書院,清末太原的令德堂、潞安府的上黨書院、山西濬文書局都是比較有名的。乾隆以後蒲劇興起,它是當時重要的地方戲之一。名人學者中出現了傅山等著名人物。

 

山西歷史政區沿革

古為冀州之域。

虞置並州。

夏仍為冀州。

周為並州。周成王封叔虞為唐,後改為晉國。

戰國時屬趙,兼屬韓、魏。

秦置太原、上黨、河東、雁門、代等郡。

漢元封中年置並州,統領太原、上黨、雁門、定襄、西河、雲中六郡;其時,河東郡屬司隸,代郡屬幽州。建安十八年(二一三)並州併入冀州。

三國魏黃初元年(二二○)複置並州,晉因之,永嘉後陷。

北魏皇始元年(三九六)仍屬並州。天興元年(三九八)遷都平城,置司州,另置秦、東雍、朔、肆、汾五州。太和十八年(四九四)遷都洛陽後,改司州為恒州,另置朔、晉、顯、蔚、建五州。

唐貞觀初年置河東道。五代周廣順元年(九五一),劉崇據太原,是為北漢。轄並、汾、遼、沁、石、忻、代、嵐、憲、隆等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滅北漢,仍為河東路。

遼重熙十三年(一○四四)建為西京道。

金為河東、西京兩路,天會六年(一一二八)又分河東路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

元置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屬中書省,轄晉甯路、冀甯路、大同路。

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置山西行中書省,九年(一三七六)改為山西等處承宣佈政使司,轄太原、大同、平陽、潞安、汾州五府,遼、沁、澤三州。其時,山西等處按察司分設冀甯、冀南、冀北、河東四道,兼察諸府、州,是為省設道之始。

清為山西省,領太原、平陽、蒲州、潞安、汾州、澤州、大同、甯武、朔平九府,平定、忻、代、保德、霍、解、絳、隰、沁、遼十州,歸化城、寧遠托克托、清水河、薩拉齊、和林格爾六廳,以冀寧道、雁平道、河東道、歸綏道兼察之。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原歸綏道所屬地區脫離山西建為綏遠省,即今內蒙古自治區。民國三年(一九一四)五月分設冀寧道、雁門道、河東道,十九年(一九三○)廢道。

抗日戰爭時期我黨以太行山、五臺山、呂梁山為依託建立了晉冀魯豫、晉察冀、晉綏根據地,在我省境內設太行、太嶽、北嶽、晉西北等行署,領導人民堅持對敵鬥爭。

一九四九年九月一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建立。

現轄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晉中、忻州、朔州、晉城、臨汾、運城十市,呂梁行政公署及所屬縣(市、區)。

 

山西歷史稱謂

並州:

古屬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遠,分置並州。應邵曰:“地在兩穀之間,故曰並州。”夏仍為冀州地,周曰並州。《周禮.職方》:“正北曰並州,其山鎮曰恒山,藪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嘔夷;浸曰淶、易。”據《輿地廣記》載,周並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內蒙部分地區。

漢武帝元封中年置並州刺史部,為十三州部之一,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東漢時,並州始治晉陽,建安十八年(二一三)併入冀州。三國魏黃初元年(二二○)複置,領太原、上黨、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六郡,仍治晉陽。晉沿用,建興後淪沒。隋唐以後亦有並州,然其地屢有縮小。宋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置並州於榆次,五月更名新並州,七年(九八二)移治唐明鎮,嘉佑四年(一○五九)改名太原府,並州之名遂廢。

晉:

山西在春秋時為晉國,故後世簡稱山西為晉。按,晉,西周侯國,姬姓。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傳子燮父,因地鄰晉水,改國名為晉。晉極盛時,疆域有今山西大部地區、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的一角。春秋後期六卿逐漸強大,國力日漸削弱,至西元前三七六年為韓、趙、魏三家所瓜分。

三晉:

戰國時稱瓜分晉國的韓、趙、魏為三晉。《商君書.徠民》:“秦之所與鄰者,三晉也。”《戰國策.趙策》:“三晉合而秦弱,三晉離而秦強。”後世以三晉之地大部在山西,故別稱山西為三晉。

山西:

隋煬帝以李淵為山西河東道慰撫大使,山西之名始於此。

河東:

秦漢時指河東郡地,唐以後泛指山西。顧炎武《日知錄》第三十一卷稱:“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元之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謂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山右:

明代有人以太行山之左右,稱山西為山右、山東為山左。謝肇淛《五雜俎》卷四稱:“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即今安徽),江北則推山右”;“山右或鹽、或絲、或轉販、或窖粟,其富甚於新安”,即是。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簡表

太原市

杏花嶺區,轄六個市轄區,三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小店區  迎澤區  晉源區  杏花嶺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陽曲縣

清徐縣  婁煩縣  古交市

大同市

城區,轄四個市轄區,七個縣。

城區   礦區   南郊區  新榮區  陽高縣  天鎮縣  靈丘縣

廣靈縣  渾源縣  左雲縣  大同縣

陽泉市

城區,轄三個市轄區,二個縣。

城區   礦區   郊區   平定縣  盂縣

長治市

城區,轄二個市轄區,十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城區   郊區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縣  長子縣  武鄉縣  沁源縣  沁縣   潞城市

晉城市

城區,轄一個市轄區,四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城區   沁水縣  陽城縣  陵川縣  澤州縣  高平市

朔州市

朔城區,轄二個市轄區,四個縣。

朔城區  平魯區  山陰縣  應縣   右玉縣  懷仁縣  晉中市。

榆次區

轄一個市轄區,九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榆次區  榆社縣  左權縣  和順縣  昔陽縣  壽陽縣  太谷縣

祁縣   平遙縣  靈石縣  介休市

運城市

鹽湖區,轄一個市轄區,十個縣,代管二個縣級市。

鹽湖區  臨猗縣  萬榮縣  聞喜縣  稷山縣  新絳縣  絳縣

垣曲縣  夏縣   平陸縣  芮城縣  永濟市  河津市

忻州市

忻府區,轄一個市轄區,十二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忻府區  定襄縣  五台縣  代縣   繁峙縣  甯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  原平市

臨汾市

堯都區,轄一個市轄區,十四個縣,代管二個縣級市。

堯都區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縣   鄉寧縣  大寧縣  隰縣   永和縣  蒲縣

汾西縣  侯馬市  霍州市

呂梁市

離石區,轄一個市轄區,十個縣,代管二個縣級市。

離石區  文水縣  交城縣  興縣   臨縣   柳林縣  石樓縣

嵐縣   方山縣  中陽縣  交口縣  孝義市  汾陽市

全省轄十一個地級市;二十三個市轄區、十一個縣級市、八十五個縣。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