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廷鸞公祠神主位擺放及裔孫遷徙探討

入:  來源: 馬慶文(廣東)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07日

馬廷鸞公祠神主位擺放及裔孫遷徙探討

江西省樂平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二月批准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馬廷鸞公祠,是紀念和祭祀南宋右丞相兼樞密使鄱陽開國公馬廷鸞的祠宇和紀念館。

馬廷鸞公祠“忠賢堂”中廳設置神主龕一座,龕中有上、中、下三行。上行中央擺放廷鸞公的曾祖父(四十七世),“宋顯祖,皇贈太師公盤山府君,皇贈兗國夫人慈賢程氏,之神主。”中行中位擺放著廷鸞公的祖父(四十八世),“宋顯祖、皇贈太師祈國公太和府君,皇贈吳國夫人婉嫻朱氏,之神主。”中行大畔擺放廷鸞公的嗣父(四十九世),“宋顯祖,恩贈太師衛國公葛坡光府君,皇贈太夫人貞潔陳氏,之神主。”中行小畔擺放廷鸞公的生父(四十九世),“宋顯祖,恩贈朝奉直秘閣灼府君,皇贈越國夫人靜純段氏,之神主。”下行中(抱爐位)擺放(五十世),“宋顯祖,中書右丞相廷鸞府君,魯國夫人清樂張氏,宜配夫人清漳湯氏、之神主。”下行大畔擺放廷鸞公的長子(五十一世),“宋顯祖,承事郎端複府君,太孺人慧德李氏(《碧梧玩芳集》中〈廬山謝氏求聘啟〉和〈廬山謝氏求婚啟〉都記述謝氏,所以應為謝氏),之神主。”下行小畔擺放廷鸞公的次子、季子(五十一世),“宋顯祖,台州路教授端臨府君,太孺人懿德李氏,之神主。”和“承事郎端履府君,太孺人二十二詹氏、之神主。”

這可以看出,“忠賢堂”龕內神主的擺放未夠合理,主要是原來對歷史資料的查閱考究和各派交流不足造成的,當然從廷鸞公至今已近八百年的歷史,所得資料有限及各支派遍佈全國多個省市,很難交流與通考,這也難免有失當的地方。謹此我提幾個問題來與大家共同研究探討,互相提供有價值的資料來進行修正,以還歷史的本來面目,給子孫後代留下較完整合理的檔案材料。

一、我國出版的史料《四庫全書》中廷鸞公撰寫的《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卷十九〈墓誌銘〉第六篇〈魯國夫人墓銘〉中所述“……六男子:端複、端臨、端履、端蒙、端頤、端益。”還有保存于樂平市博物館,端臨公為其父撰寫《宋故右丞相兼樞密使馬公墓銘》中也提到“……公生六男五女”。

據樂平樓前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扶風馬氏宗譜》中記載,以及樂平市《馬氏文化研究文選》中,何德山先生撰寫的《馬廷鸞家族源流考略》所述,廷鸞公六子的概況及後代遷徙去向:
長子端複,字貴仁,號臥軒,宋父恩授承事郎,任太司幹官。夫人謝氏,生一子志正。著作《臥軒文集》、《破爛稿》等今已失傳。六世孫烏老遷居江淮。

次子端臨,字貴與,號竹村。宋父恩授承事郎,任台州路教授。夫人李氏,生一子志仁。著作《文獻通考》等。居樂平眾埠,六世孫由樂平遷丹陽再遷潤城東鄉之當江沙。

季子端履(文豐),字貴辨,谷居先生,宋父恩授承奉郎、元路儒學正、任廣德學。夫人張氏,生一子志文。居德興闡上。

據廣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等地《馬氏銀青世系族譜》記載:“宋鹹淳七年(1271年)廷鸞公因直諫被貶為潮州經略,大的三個兒子隨父赴任。四個月後,賈似道姦情敗露,朝廷召公回京複職,並加封為少師。長、次二子前往福建投親,三子文豐(端履)留潮州不回,娶夫人詹氏,開基創業,繁衍後代。”裔孫奉廷鸞公為一世祖,文豐(端履)公為二世祖和開基祖。

廣東豐順《馬氏族譜》記載:“(馬廷鸞)三子留居潮州,娶詹氏,卜居潮之大塘(今普寧市境內)。”墓地至今保存良好,位於普甯市麒麟鎮發坑村檻前山陳洞徑五爪龍。碑文“宋二世祖,考二十四馬公,妣二十二詹氏,墓。”乾隆壬申歲(1752年)重修,1992年又重修。

據樂平市《馬氏文化研究文選》中,徐勝彬先生撰寫的《馬廷鸞的晚年生活》一文中指出:“馬廷鸞歸故里隱居的那一年,他的次子馬端臨(年二十),他的三兒子,女婿朱實甫,外孫朱饒等親人和他生活在一起,心中稍有寬慰。”另《碧梧玩芳集》卷二十三《七言律詩》第三十二首《與三兒子涉穰田渡車中讀朱忠靖中興事實有感》,這首詩寫於廷鸞公辭相後,元軍攻陷臨安,南宋滅亡,抱亡國之痛,詩曰:“騷情長愛重陽近,路客歸遲夕照西。舉目山河秋寂寂,滿城風雨晚淒淒。老思舊隱盟鷗社,寒徙深流信馬蹄。憑軾試看炎紹錄,空嗟語石與天齊。”這裏可以看出端履(文豐)公,在廷鸞公辭官回故里隱居,曾回樂平陪伴父度晚年,也與吳園張氏完婚。有《碧梧玩芳集》卷十一《啟》第二十三篇《吳園張氏求聘啟》中述:“婚姻三紀,未幹秦晉之盟書,嫁娶一村,宜入朱陳之圖畫。茲吾偶也,矧我甥兮。伏承令愛姆訓源流,夙同家姓;而某三男父書梗概,期紹儒獻。問吾諸姑,子婿猶子;以承先祖,孫婦外孫。鳳凰占世世之榮昌,羔雁締親親自永好。蘭階方茁,勉尋安邑第之宗風;燕廈新成,早並表賢堂之英榘”為證。

又據 《扶風馬氏宗譜》卷二宋廷鸞公置大汾潭金竹鵝塘塢田地山場四至,《金竹鵝塘塢山界》中所述:“東至嶺脊為界,南至長洲程家山為界,西至河水為界,北於鱸鶿埠山合水為界,住房地基在內。

田地共九畝八分大小共二十五號,中田八號,下地六號坐落段氏夫人及端臨公墳塋面前至河畔止。

又中田五號,下地五號坐落端履公墳塋面前至河畔止,又下地一號坐落臨、履公墳山背後。”

從這可以說端履公在樂平還有墓葬地,為了向先祖和後代負責,應派專人進行考察,儘量弄清楚,同時也可確認“張氏”、“詹氏”是一位還是二位,因為普通話“張”與“詹”是同音,會不會是同一個人。

四子端蒙,字貴思,號山泉先生。娶妻邵氏(《碧梧玩芳集》中《於越許氏求聘啟》、《於越許氏求婚啟》都記述許氏),生三子志遠、志良、志協,遷江蘇溧陽西莊裏。

五子端頤,字貴謹,號雲壑先生。娶汪氏、續娶李氏,生一子志言。居婺源甲路。廣東省粵東四市(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的銀青馬氏,源于江西省樂平市眾埠鎮樓前村,系南宋銀青光祿大夫、少師右丞相兼樞密使、鄱陽開國公馬廷鸞的後裔。

六子端益,字貴俗,號雲塢先生,元紹興路儒子教授。夫人張氏,共生二子志皋、志夔。依親居婺源星下甲路,志皋的裔孫由婺源遷安徽祁門。

二、江蘇省溧陽(平陵)馬氏文化研究會編寫的“中國平陵(思慶堂)《馬氏譜志》中記載:“廷鸞,字翔仲,號念萱,宋元祐解元登進士觀文殿大學士,官居臨安,配戴氏副史氏,子四俱戴出。”(宋元祐是宋哲宗的年號西元1086-1094年,與廷鸞公中進士宋淳祐七年,西元1247年相差一百多年。)

長子即端臨,彥章,行四一,著文獻通考。”

次子彥英,行四三,金陵校尉,配王氏,誥封宜人。”(與五子端頤公有點接近)

季子彥安,行四四,杭州紹興任教授。(與六子端益公有點接近)

四子彥通,行四六,配史氏副徐氏。

《譜志》記載的資料與樂平和粵東史料的記載有一些出入,比較明顯的:一是廷鸞公中進士的時間有四處出現“宋元祐”,比實際差一百多年;二是遷徙廣東潮州的端履(文豐)公是廷鸞公的季子,與端臨公是兄弟,不是父子等有誤的地方。包括各地其他資料有不同之處,我們提出來共同研究探討,查證有關史料或實地考察來加以糾正,取得共識,給子孫後代留比較切合實際,有價值的歷史檔案資料。

三、“忠賢堂”龕內神主位的擺放,是否可以考慮:上、中兩行如果沒有大的出入可以不變。下行中(抱爐位)廷鸞公的位置不變,祖媽張氏、湯氏,還有其他記載的祖媽要共同來研究確定。下行大畔設三塊神主牌,立一、三、五三兄弟之位;小畔設三塊神主牌,立二、四、六三兄弟之位,這六塊神主牌統一重新製作。另端履公的張氏夫人,端蒙公的許氏(邵氏)夫人,端頤公的汪氏夫人,李氏夫人,端益公的張氏夫人等各位祖媽的妣名。是否可以考慮有記載的以歷史記載為准,沒法查證的可否參照端複公夫人慧德謝氏,端臨公夫人懿德李氏,最後一個字統一用“德”字來命名。

四、以上事宜確定之後,神主牌落實專人負責制作,神主入祠(晉主,升龕)日期擇吉,晉主升龕典禮(儀式)的規模,邀請嘉賓,儀式程式,日程安排,費用予算,資金籌集,籌備工作班子人員的組成,各地聯繫人都需研究落實。我們要在樂平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制訂出工作方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總之通過這些工作的落實,號召我們廷鸞裔孫共同來弘揚祖德,繼承丞相家風,團結一致,宣導親睦友誼,互相交流,互相提攜,共謀發展,開創未來,為振興馬氏做出更大貢獻!。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