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福建人那麼團結?因為世代相承的宗族觀念

作者: 福建本地君  來源: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29日

為什麼福建人那麼團結?因為世代相承的宗族觀念

自黃帝始,中國開啟了至今五千年的文明,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經歷了無數戰亂與遷徙,但是由姓氏所一脈相傳的血統淵源卻在這個過程中世代相傳,也就是常說的“家族宗族”。

到了現代,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很多地方的宗族觀念開始淡化,但是在福建地區卻仍然比較完整地保留。那麼,福建人的宗族觀念是如何形成,有什麼具體形式表現,為何能夠延續至今呢?

在某種意義上,福建的發展史也就是福建人的移民史,一千多年來,中原漢民源源不斷地遷入福建,宗族觀念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形成並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福建先民是自中原移民而來

中原漢民入閩初期,他們要面對許多未知因素,如毒蛇猛獸的環境、土著人對立等等。在這種情況下,福建先民們形成了初步的團結互助,他們以同姓同宗或共同出生地、共同語言為聯繫紐帶,形成一個聚眾而居、勢力凝聚的狀態,以獲得生存。

陸游《渭南文集》載:“唐廣明之亂,光(州)人相保聚,南徙閩中,今多為士家。”此記載正說明唐朝“黃巢之亂”時,光州人是以共同出生地為紐帶,互相聚集遷徙入閩避亂。

隨著入閩漢民人數的增多,福建“地狹人多”的矛盾日益加劇,從而出現諸多爭奪地盤的家族械鬥事件。弱肉強食的社會,進一步推進了福建人家族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福建先民為了土地經常爭鬥

宋代時期,閩學興起,理學集大成者對福建家族制度產生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朱子家禮》中就曾提出:“每個家族內須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以給祭用。”

理學大師真德秀也曾極力主張立族長,以族長統領全族,主持‘欽奉其先人之祀’的祭奠。

自此,福建民間的宗族制度愈發完善,各種宗族觀念的表現形式也應用而生。家廟、祠堂、族譜、以姓冠村名、義莊族田、鄉黨制度、輩分命名、標榜祖籍堂號或郡號等的大量湧現,都是宋代理學興起後的產物。這些表現形式到了明清兩朝達到頂峰,其影響十分深遠,即使到現今,大部分仍然被完整地保留著。

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對興華府(莆田)有這樣記載:“諸世族有大宗祠、小宗祠,歲時食饗,無貴賤皆行齒列。凡城中地,祠居五之一,營室先營宗廟,蓋起俗然也。”

福建村村都建有宗祠

福建移民史大致可以分為上下兩部,以明代為界,上半部為中原漢民入閩史,下半部為福建漢民遷居外省及海外史。在福建人往外遷居的過程中,濃厚的宗族觀念也在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福建人的宗族觀念中十分強調宗族內的相互救濟與扶持。比如,候官《雲程林氏家乘》中就有規定:“宗族子孫,貧窮必相給,生計必相謀,禍難必相恤,疾病必相扶,婚姻必相助,此家世延長之道也。”這種宗族觀念世代相傳,不管在哪里,一個個家族在宗族觀念的凝聚下不斷繁衍壯大。

在外國謀生的福建人常以祖籍神明為紐帶,立廟祭祀。除了信仰外,廟宇還是同鄉之間相互交流,獲取家鄉資訊的一個場所,比如新加坡擁有 100多年歷史的媽祖廟,即是如此。同一地緣外出的人多了,認同鄉講鄉情也就勢所必然,因此宗族觀念也促進了福建人之間的團結互助。

臺灣《諸羅縣誌》載:“流寓者無期功強近之親,同鄉井如骨肉矣。”這是早期移居並開發臺灣的福建人“互視為親”的真實寫照。

宗族觀念讓許多遠離故土的福建人帶有濃厚的家鄉情懷。當他們發家致富或事業有成之後,都會衣錦還鄉、光宗耀祖,除了修建住宅外,主要還體現在慷慨解囊,捐建宗祠寺廟、鋪路架橋、興辦學校,以及捐資籌辦廟會等等。

福建有很多華僑創辦的學校

寫在最後

福建人宗族觀念的產生,源於入閩初期惡劣的生活條件與弱肉強食的社會特徵;再經過理學“數典不敢忘祖的倫理精神”的薰陶,宗族觀念深入人心。

其實,宗族觀念也就是“祖宗信仰”,它影響著福建人的一生。它教福建人孝字為先、團結互助、飲水思源,這也是外地人屢屢問到“福建人為什麼那麼團結”“福建人為什麼花鉅資修建祖廟宗祠”的一個根本原因所在。#福建#

文/福建本地君。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