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華人社會文化脈動淺識

作者:王日根  來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03日

菲律賓華人社會文化脈動淺識

對於海外華人文化的研究是華僑史研究中的重要方面,較多人強調了海外華人既弘揚了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又適應形勢、積極吸收和消化西方文化,從而形成為海外華人創業文化,其內涵包括:敢於冒險、勇於開拓、勤儉奮鬥、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履信守義、熱心公益、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隆幫精神,遵紀守法、廉潔奉公、賞罰嚴明、高效有序的法治精神。依憑於此,許多人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我們對此深表同意,但也深感這種說法並不全面。本文僅以自己在菲律賓為期一年的親身體會,來探討菲律賓華人社會文化的脈動。不當之處,恭請批評指正。

菲律賓華人社會同樣是由社團、學校和報紙三個要素得以凝聚起來的。據統計全菲各地華人社團約有兩千多個,其中有各種商會、退伍軍人組織、青年團體、防火會、童子軍理事會、宗親會、同鄉會、國術會、婦女會、文藝團體、體育團體、康樂團體、結義社以及國際性團體如獅子會等。幾乎無人不隸社團,有的人甚至隸屬於多種社團。有人說,要研究華人社團,菲律賓是最典型的。“在菲律賓的華人社團組織數目冠稱全世界,有名氣德望的碩彥鉅賈擔任幾十個社團的顧問、諮詢或理事是極普通的事。”菲律賓的華文學校目前達 126所,在馬尼拉、中北呂宋、南呂宋、米骨、未獅耶、棉蘭佬皆有分布。華文報紙舉其大者亦有五家。可以說菲華社會的發展,與這三要素的建設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樣地,這三要素的走向也將直接影響菲華社會的路向。從這三要素中來把握菲華社會文化的脈動當不失為一個好的切入點。

我們覺得,菲華社團繼續在融合與分化的雙重趨勢下發展。從同鄉會看,近些年來已出現了在小同鄉會基礎上的晉江鄉聯總會、泉州公會與金井鄉聯總會、石獅鄉聯總會、粵僑聯合會等。1998年 2月,旅菲潭宏陽堂這個成立於抗戰早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並以誠心為其同宗同僑服務及為光宗耀祖做了大量工作的擁有數百名會員的較大的粵僑組織,在清楚地看到粵聯成立的宗旨十分明確、組織形式民主化、擁有眾多會員單位、相當的單位都有著豐富的僑社工作經驗、兄弟單位關係融洽、彼此尊重的情況下,深信粵聯能為粵僑鄉親做出更多更有益的事情,為弘揚中華文化作出貢獻,於是提出申請加入了粵聯。從宗親會看,本地的各宗親分會隸于宗親總會。本國的宗親總會又逐漸地跨越國界,與境外各宗親會組成世界性宗親總會。過去人們多稱菲律賓有宗親會而少同鄉會,實際上這種說法也不全面,竇季良先生早就說過:鄉土的範圍是有伸縮性的,倘若同姓鄉人就可組成相互聯繫的社會組織,就可能會產生同姓族人的鄉土組織。恰恰由福建、廣東移往菲律賓的多為同村同族人,他們便很自然地建立起具有同姓色彩的同鄉組織。我們知道菲律賓的眾多宗親會下都包容了許多的同鄉會,如和菲律賓太原。

王氏宗親總會有關聯的同鄉會有:旅菲杏田同鄉會、旅菲瀛州同鄉會、旅菲沙塘同鄉會、旅菲五福鴻山同鄉會、旅菲龍塘四鄉同鄉會、旅菲玉溪同鄉會、旅菲霞澤同鄉會、旅菲西岑同鄉會和旅菲鈔岱王姓同鄉會等。如濟陽柯蔡宗親總會之下亦有26個同鄉會,即旅菲坑口同鄉會、旅菲安海水頭同鄉會、旅菲玉浦同鄉會、旅菲坑獅同鄉會、旅菲鵬山同鄉會、旅菲容卿同鄉會、旅菲泉峰同鄉會、旅菲阪頭同鄉會、旅菲錦東同鄉會、旅菲侖峰同鄉會、旅菲金山同鄉會、旅菲梧林同鄉會、旅菲瀛海同鄉會、旅菲峰山同鄉會、旅菲錦亭同鄉會、旅菲玉湖同鄉會、旅菲柴塔同鄉會、旅菲蔡氏雁塔同鄉會、旅菲山前同鄉會、旅菲碧溪同鄉會、旅菲七鄉聯合會、旅菲鈔坑同鄉會、旅菲塘市上郭同鄉會、旅菲柴湖同鄉會、旅菲龍淵同鄉會和旅菲深滬獅峰同鄉會。而那些不足以形成一種規模的小姓便會從歷史中尋求或附會出異姓聯宗的依據。

在菲律賓,這種異姓聯宗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如菲律賓濟陽柯蔡宗親總會、菲律賓董楊宗親總會、菲華媯五姓聯宗總會(姚、虞、陳、胡、田) 、菲律賓烈山五姓聯宗總會(呂、盧、高、許、紀)、菲律賓六桂堂宗親總會(洪、龔、方、江、翁、汪)、菲律賓河源張顏同宗總會、菲律賓朱倪宗親會、菲律賓咸陽五姓聯宗會(魏、馮、梁、畢、萬), 菲律賓六蘭堂宗親總會(蕭、鐘(章)、葉、林、沈、尤)、菲律賓清真五姓聯宗總會(金、丁、馬、白、郭)、菲律賓劉杜宗親總會(劉、杜、侯、留)、菲律賓曾邱宗親總會(曾、丘、邱)、菲律賓溯源堂(雷、方、鄺)和菲律賓龍岡公所(劉、關、張、趙)等都是具有同鄉色彩的鄉土組織。在菲律賓,亦早已形成各宗親聯合會(1958年成立,目前有38個宗親會作為團體會員),此外還有商總、體總、校聯、菲華聯誼會、菲華各界聯合會等,體現出較強的融合傾向。但與此相反,分化現象亦常有出現,僅作為商會的領導機構就分化成菲華商聯總會、菲華工商總會和中華總商會的三足鼎立。有些宗親會亦各生派別,如太原王氏宗親總會並沒有包括菲律賓的所有王姓分會,又如施姓臨濮堂是施姓族人的宗親總會,但其下卻存在錢江派與潯江派的嚴重分野。從服務于青年的團體看,存在著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和菲華青年學社等。從地域角度看,福建晉江、南安、惠安等同鄉會聲勢浩大,但龍同海鄉聯總會、粵僑鄉聯總會、上海江蘇浙江聯誼會亦逐漸顯示出自己的存在。事實上,目前在菲華社會,仍有許多社團在醞釀產生,群龍無首的局面仍沒有改變。

在華文教育方面,一方面許多有識之士大力呼籲加強華文教育,在師資(如從大陸臺灣等地引進有經驗的資深教師、讓在職教師參加各種職業教訓)、教學方法(經常舉行教學講座、實行督課制度)以及經濟激勵(評選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宗聯、商總、各宗親會等設置獎教金、獎學金、助學金)等方面都已採取了許多積極而有效的措施,但式微趨勢仍頗為明顯。願意從事華文教育的教師甚少,許多來自大陸,文化層次並不高,而且許多人只是把它看作謀生之途,對華文教育缺乏敬業精神,當然這其中也有客觀原因。至於華文報紙,亦明顯存在讀者趨減與編得欠精的現象。

 

無論是融合,抑或分化,還是式微,都有其內在的機理。若單從文化層面看,當與各自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存在歧異有關。首先,不同文化層次者對中華文化有著不同層面的認同,中華文化向來存在著精英文化與庶民陋巷文化等不同層面中華傳統文化首先表現為倫理文化。有人說:“我們的倫理道德,光芒萬丈,經久常新,推行於海外,為世界各國所公認之美德。而宗親會組織,即以倫理為基礎,而以民主和科學同時並重,合乎世界潮流,更由宗族擴大為國族,使各宗族融於一爐。吾董楊宗親會之成立,不惟予二族子弟很大的鼓勵,同時亦將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親親、長長、幼幼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最高倫理道德,帶到海外,播種於異域,發揮綿延與弘揚的作用。”有人說:“今日我國華僑,移居世界各地,雖身遠居海外,但愛國家民族之精神,無以復加,一切家庭生活總是多半保存著我國優良傳統的風俗習慣,甚至古色古香的廟宇、祠堂、會館等建築物,使中華民族固有文化發揚於海外,對僑居國的人民亦是有愛無類,因此而受到僑居國的尊敬。”許多華人正是在不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下建立起重人情、守信用的人際關係,從而建立起商業上的網路,發展成當地社會的富豪,也深深地為當地人民所諳服,像菲華社會首富陳永栽就尤其注重自己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他甚至對《易》經亦深有所好。

許棟先生說:“同姓宗親為了互相幫助、互通訊息和支援家鄉修橋、築路等善舉而組織起來”,以“調解紛爭,幫助宗親度過難關,幫助貧困宗親回鄉等”,“時下也有柯蔡、西河、讓德、王姓、施姓等宗親組織便是很求服務宗親和僑胞的團體,它們以圖書館、義診、暑期學習班、關心教師等形式來開展會務。”像施姓宗親會最近又宣導設立族人醫診補助基金,成為該宗親會繁榮興盛的象徵。

我們覺得,像菲律賓各宗親會聯合會在提倡節約、守時等方面,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在推進菲華融合、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菲律賓華僑善舉公所在維護華人利益、推進與菲律賓政府的合作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但是,有些人沒有精研中華傳統文化經籍,來到菲律賓見到民主制度後,便以《水滸傳》中的稱兄道弟應之,其實二者有天壤之別。《水滸傳》中所提倡的是打家劫舍式的幫會民主,它建立在破壞社會安定秩序的基礎上,真正的民主當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為旨歸的。因此,誤把幫會中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當作中華文化加以弘揚,使圖名爭利者趨之若騖,有的理事長頭銜滿天飛,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其結果必然導致對中華文化的背離,也勢必引起不明中華文化真象的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誤解。在此情形下,有些人便高標與污濁決裂的旗幟而脫離原社團或組織新社團。故有人認為“華社黨派分明,門戶對峙劇烈深固,平日彼此雖然都是好朋友,但遇到社團間對問題看法有了異見時,則會輸人不輸陣,突然拒絕往來,側目轉變成仇敵。”“還有一種現象,就是集團式的競賽爭選職位,因為終究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比較好辦事,有好處大家分享,不計較誰占較大的便宜,有了弱點缺失,會互相瞭解原諒,心照而不宣,更不會迫切追究尋隙,尤其在錢項方面,任何方案計畫會快快被通過。所以每次競選理事長者,事前必會把他的‘內閣’各部位人選安排停當,將來中選後理事長可藉權力巴結心腹及支配工作人員,分派利益。”“跟著來的是排斥異己,致送宣傳品甚至變相的賄賂,一直到正式投票那一時刻,幾乎各種政治選戰的勾當都搬上台。”就在1997年菲華商聯總會的領導機構選舉中,有人提出改組理事會,把理事會人數從21人擴大到71人,取消常務理事會,所有候選人一律重新經過選舉,這都包含有強烈的幫派意識。在閩南社會歷史上存在的好勇鬥狠、爭強好勝、鋪張浪費、幫派主義等弱點時常藉此得以膨脹。有人“在服務與特權的抉擇上,特權欲、特權感始終淩駕在服務的本意上”,“個別人卻忘了宗旨原意,不知‘服務’兩字應該如何寫法,出錢出力出得不對勁了,老是瞄在‘權’的靶子上,自以為擁有了一張出國之時或可派上用場的名片,就是高人一等的特權象徵,就是高高在上的特權人物,這就難怪了, 他的生活圈子表面上變大,實際上卻變小了,愈來愈局限于名流之輩那一小圈圈了,其所做的社會活動,愈來愈屬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表面功夫,愈來愈明顯地醉心於如何鑽營再鑽營,揚名再揚名。”有的社團的賑貧濟困只是做個形式,一些家境貧寒的人也漸漸失去了對社團的向心力,社團蛻變為富人冶游之俱樂場所。在一些社團內還存在著“會中會”、大村欺負小村、以眾欺寡、以富壓貧等現象。

《商報》主編于長庚曾說:華僑華裔必須進一步把優秀的中華文化美德融合於菲律賓,貢獻于菲律賓,成為具有與西方文化融洽的獨特文化,則華裔不僅僅增添菲國人才,且更豐富了菲國文化素質。“可惜,這些出嫁到菲律賓的華裔多未把優秀中華文化美德當作嫁妝的一部分,帶進菲律賓文化主體。”其次,職業特性造就了一個人對中華文化的態度。菲華社會中固然多儒商,但也不乏“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現象,許多人感興趣的不是文化而是經濟。為了經濟,有人也會不惜背離文化本身的宗旨。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許多社團的慶典活動變成了純乎商業性的活動,而且幾乎是不正當的公關活動。菲律賓各種神靈崇拜、宗教活動興盛,其中亦反映出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有的商人可能會利用義診活動來為自己樹立令名,從而在其他方面求取更大的利益。許多人對待各種宗教並不虔誠,只是作為謀求心理平衡和乞求富貴發達的工具。也有的人採取了比較實用主義的態度,只把學習中文作為將來生意場上的一種工具,或者只是把中華文化作為一種裝飾。而許多從事文化建設和文化教育的人們則竭力勸導人們要“留住自己的根”。如曾任菲律賓中正學院院長的邵建寅先生提出:“菲律賓華人今後的取向應有下列的共識:

1.在政治上認同於地主國,遵循政府政策,遵守本地法律,享同等權利,盡同等義務,以地主國利益為利益。

2.在經濟上盡心竭力,協助菲律賓兄弟重建家園,授以開源節流之道,使之早日脫離困境,步入康莊。

3.在文化上仍認同祖國,保留中華文化傳統,並將勤勞儉樸、勇敢進取之美德融入菲律賓文化,以期徹底改造人性,成為建國的動力。因此華文學校的任務更加重大。”邵建寅先生作為一代儒商,曾義務擔任中正學院院長五年,為推展菲律賓的華文教育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再者,在不同社會不同生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也各有差異。

菲華社會中有許多人是來自香港、臺灣、大陸的,也有許多是在菲土生土長的,其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勢必有深有淺,某些方面亦會形成分歧。有人認為從總體上看,菲華社會顯示出較中國大陸更多的保守色彩,其實,我們覺得這一點很好理解:凡移居菲律賓的人們,大體都維持著他們各自移居時代對中國社會的認識,老一輩移居菲律賓的人們維持著舊社會時期中國社會的情景,“文革”時期移居菲律賓的人們維持著“文革”時期中國社會的情景。改革開放後移居菲律賓的人們則有著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情形的印記。

一旦讓幾代不同時期的移民回到故鄉,他們勢必有著非常強烈的不同感受,因為他們各自都是以自己頭腦中的中國印象來對照現實的中國的。作為老一輩華人,他們移居菲律賓,或者為故鄉的生存環境惡劣所迫,或者出於尋找生存樂土,然而,離開故土時常產生一種被遺棄感,他們以兒女對母親的那份情感,把愛國主義的情愫深深埋藏心底,並時常以完整保存中華傳統文化的行動表現出來,這可以讓他們寄託對故國的深切依念,同時也是其強化種族記憶的有效手段,體現了其對自己生存根基的關懷。傳統文化是他們可持的代表自己種族的一種標誌,他們勢必像保護生命一樣來保護傳統文化。而在菲律賓出生的土生華人,這種情愫就可能至為淡薄,如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大體上是當地土生華人的青年組織,他們主張融入菲律賓大社會,他們所推崇的多是消融自我,投入菲律賓主流社會,在行動上也多有成績,他們每週都有專人去菲人醫院致送慰問金,他們還與當地菲人共同致力於反犯罪、節水等具體事務,這些都贏得了當地社會的一致好評。當然,他們有時卻又以華人的代表的身份出現,呼籲反綁架、抨擊不代表華人利益的政治家等等。事實上,該組織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在研究華僑華人歷史、創建華人歷史博物館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在這方面他們不能放棄,因為文化的原脈是不能割斷的,否則將無所依附。而菲華青年學社近期成為大陸新一代移民的組織,他們中有些人又因為文化根底不深,中華傳統美德觀念薄,而顯示出與以傳統美德維繫的菲華社會難以融合,而成為當地社會的眾矢之敵,適時地調整好自己的角色不僅是能否在菲華社會立足的問題,而且也足以決定今後的前程。

我們認為:融入當地主流社會是海外華人發展的必然潮流,但這與弘揚中華文化的優良成分並不矛盾。對於華人保持中華文化傳統,菲政界亦有人表示認同,總統拉莫斯說:你們對於中華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你們身為菲國公民的責任,兩者並無衝突。又如前總統阿基諾夫人和菲紅衣大主教辛。海棉都曾因諳服中華文化而到中國大陸尋根謁祖。參議員安牙拉曾說,菲人要學中國文化都學不到,只懂一點皮毛,你們有優良傳統,你們有勤勞節儉、勇敢進取的精神,希望你們能把你們優秀文化傳授給我們公立學校的教師,再由他們教給菲律賓的孩子。這種看法目前也得到其他國家政界人士的認同,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有中華文化氣質的人才有元氣,這種元氣是外國人所沒有的。由目前情況看,在菲華社會的有成就者中,許多人是依靠海外華人創業文化而取得成功的,但也有少數人可能就背離了這一方向,以致引起菲華間、華人與華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造成了嚴重的內耗,損害了海外華人的整體形象。對此我們實在毋須為之掩飾。

我們以為,針對菲華社會中存在的文化認同歧異,我們應該積極鼓勵相互交流,以求得在切實把握延續了數千年之久並創造了中華之輝煌的傳統文化之精髓的基礎上,堅決摒棄包括幫會意識在內的落後成份,在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下,求同存異,為人類的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注釋:

林其琰:《海外華人創業文化》,《學術月刊》1993年第1期。

蔡惠超:《登上理事長寶座感覺真好》,《世界日報》1997年12月15日。

    《評宏陽堂加入粵聯》,《聯合日報》1998年 2月21日。

竇季良:《同鄉組織的研究》,正中書局1946年版。

    《菲律賓各宗親會聯合會會所建置與擴建紀念特刊》,1996年。

    《菲華民間組織》第 1 輯,《菲華時報》1996年編。

    《菲律賓董楊宗親總會新廈落成暨第三十七、三十八屆職

     員就職紀念特刊》,其他眾多的紀念刊都有類似的言論。

    《閒話宗會》,《商報》1998年 2月13日。

梅 楠:《僑領的職責和義務》,《商報》1997年 9月27日。

    《于長庚先生訪問記錄》,見

    《菲律賓華人訪談記錄》,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6年。

陳衍德:《現代中的傳統——菲律賓華人社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 2月版。

邵建寅:《中正五年》,菲律賓中正學院1994年出版。

洪玉華:《Th e C hines e in the Philipp ines》,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1997年出版。

    《菲華商聯總會紅寶石禧紀念特刊》,1994年編。

李榮美:《綁匪的剋星洪玉華》,《商報》1998年3月4日。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