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祠堂”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如此興盛?

作者:  來源:祖源文化傳播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24日

福建的“祠堂”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如此興盛?

福建是個很特別的地方,有著許多與眾不同的特點,比如宗教信仰濃厚、各方神明無數、宗祠家廟遍地等等。總體來說,福建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傳統文化。

那麼,關於福建氏族祠堂,大家是否有個疑問,它是古來有之的,還是在某個歷史時間段才出現的呢?

早在商周時期,尤其是周朝,當時就已經有宗廟之祀,但那是天子、王子、士大夫的特權。所祭祀的祖先,天子可祭祀七代,王侯五代,士大夫僅三代,而庶人只能在住宅祭祀祖先,俗稱“庶人祭寢”。這種“禮不下庶人”的規定一直延續到了唐代。

到了宋代,隨著理學家的宣導,特別是閩學的興起,對福建家族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朱熹作為理學集大成者,更是大力宣導尊祖敬宗的家族制度,並設計了一套宗子祭祖的方案。

專門用來祭祖的“祠堂”,也是在這個時候由朱熹發明。在此之前,“祠堂”一般是指神祠,即祭神的設施。不過,朱熹當時所設計的“祠堂”,並非如今常見的各氏族祠堂,而是一個附設於室內的神龕,而且只用于奉祀高、曾、祖、禰四代祖先,類似于如今的“公廳、私廳”。這種“祠堂”只限於家族內部的祭祀,很難用於大規模的祭祖活動。

從南宋到明朝初年,福建地區的建祠活動尚未普及,祠堂規制也不統一。主要是當時的士紳階層,對於可否設立奉祀五代以上遠祖的“專祠”還頗有疑慮,長期為“專祠”是否合於禮節而爭論不休。

明朝中葉,福建地區的百姓開始突破宋儒設計的祭禮和明王朝的相關禮制,不僅“諸民族”多有“專祠”,而且“祀遠祖”也習以為常。在福建歷史上,家族的祠堂,最初大多是先人的故居,俗稱“祖厝”,後來經由改建,演變成祭祖的“專祠”。在族譜中,往往有人會把先人的“祖厝”稱為“祠堂”,很容易引起人們誤解,以為祠堂是早就已經存在的。

祠堂盛行的原因

明朝時期的祠堂,大多是由士紳階層宣導所建,因為他們能享有立廟特權,即在祠堂修建完成後,士紳階層都有權制定一個“族規、族範”,它不僅具有教化的功能,還具有強制性的效力。因此建祠活動會強化士紳對聚居族人的控制,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當然,也有一些以專門用來祭祀祖先為目的的祠堂,但是數量極少。

嘉靖年間,莆田碧溪黃氏的《族議重建祠堂書》中寫道:“祠堂不建,于祖何所虧損?而生者之伯叔兄弟無以為歲時伏臘衣冠贅聚之所,卒然相值於街市裏巷,袒裼裸裎而過,與路人無異。不才子弟習見其如此也,一旦毫毛利害,怨怒恣睢,遂至醜不可言者,其故皆由於祠堂之廢。即祠堂尚在,宗家支屬時為衣冠之會,得聞察父悊兄胥相訓誨,苟未至於儻蕩其心者,將毋畏其面斥目數而譙讓之庶幾其有瘳乎!此祠堂興廢之明效也。”

此文意思是,如果不建祠堂,對於祖先來說毫無虧損,但是在世的叔伯兄弟等便無相聚之所,即使在街上面對面走過,跟陌生人一樣。一旦有了利益衝突,便怒目相對,醜態百出,這都是因為不建祠堂的緣故。如果有祠堂,宗親族人可以相聚,互相聆聽祖訓,就不會發生兄弟叔伯之間反目的事情了。

因此,福建地區建祠之風的興起,主要是源於家族發展的需要,而事實也從多方面證明祠堂對一個家族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另文再論。

祠堂與村落

明朝中葉前後,當時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福建地區的聚居宗族得到迅速的發展,不同家族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祠堂的建立,能夠有效地凝聚宗族內的力量,在對資源的爭奪中,家族勢力越大就越有優勢。這種社會形態,讓福建地區的大部分村落形成了單姓或主姓的村莊形態。

家族與宗族的區別

很多人以為家族與宗族是一樣的,其實是不對的。

舉個例子,某單姓村始祖開基後,其後代分衍為兩個支脈。那麼支脈一的後裔成員所組成的族群,稱為家族,即“五服之親”,而支脈一與支脈二的後裔成員,共同組成的族群才被稱為宗族。故而,家祠與宗祠之間,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寫在最後

如今福建地區的祠堂,已經是純粹的奉祀祖先的場所,很多祠堂也擴建成老年宮。回想祠堂初建之時,先輩們歷經艱辛,團結一切族人力量,才為我們博得這塊棲身之地,是否會讓你陷入沉思。

雖然福建人祖先是為了家族政治目的而創建祠堂,但是他們是為子孫後代謀福祉,如今我們的祠堂,恰恰是用來緬懷感恩祖先的。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福建人“尊祖重本”的原因吧。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