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文化復興的“道”與“路”

作者:  來源:天下文氏一家親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26日

祠堂文化復興的“道”與“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祠堂是什麼?書院無聲,獨有民居,至今靜謐又喧囂。讀完“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傳統村落的形式與意義》,感受多家祠堂後,今有一番史話道盡其古今之模樣。

 

一、祠堂史話

提起祠堂的由來,大有講究。“祠堂”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最早的祠堂是在墓前建造的一種用於祭祀祖先或長期守考居住的享堂;到南宋時期,士大夫等人的家族倫理觀念更加深刻,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在其著述《家禮》中首先制定了祠堂的制度,由此開始,原來修建在墓地的家祠改稱祠堂。

祠堂和宗廟一樣,是過去宗法制度的物質象徵。帝王、諸侯、大夫、士各有不同數目的宗廟進行祭祖活動,而庶民只能在家裏祭祖。

明清時期,封建政府鼓勵民間修建宗族祠堂,祠堂便如雨後春筍般修建起來。《廣東新語》載:“廣之世,大小宗族皆有祠,代為堂構,以壯麗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數十所。

小姓單家族人不滿百家,亦有詞數所,其曰大宗祠,始之廟也。”廣東的祠堂,就是在那時起,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結合起來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祠堂,也主要是在明清時期開始修建的。

祠堂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用來祭祀先祖,一類用來祭祀當地賢人。

祠堂的大門上方一般寫著“某氏大宗祠”或“某家祠”等字樣的,是普通的姓氏家祠,其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通過祭祖來達到敬宗收族的目的;

同時也滿足了宗族議事、維護宗族規法等的要求,像設家塾、置義田、修族譜這些都是宗族的任務,往往在祠堂進行。

但祭祖這類活動內容嚴肅,能夠直接參與的族人有限,為了讓更多的族人能參與進來並接受教化,在祠堂裏開展一些娛樂慶典活動的做法也逐漸普及。

 

二、祠堂近現代的存在狀況

過去,祠堂多為“兩進一井兩廳”或“三進兩井三廳”的天井院落式。在三進式祠堂中,第一廳為前廳起到空間過渡的作用;第二廳叫中廳,也就是宴客廳,用於族人祭祖、紅白喜事等的擺酒宴等;第三廳為正廳,也叫“上廳”、“拜祭廳”,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正廳上方設立神龕,放置祖先牌位或者祖宗遺像,下有香案,終日香火不斷。

解放前,因為依靠血緣聚族而居的緣故,祠堂成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除了聚會、議事以及早期的公審決斷之外,祠堂也是近代教育起步的地方(就是人們所稱的“啵啵齋”),如廣州“陳家祠”就是供陳姓子弟讀書應科舉之所,祠堂幾乎涵蓋了早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放後,祠堂也跟著從舊社會來到了新時代。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地推進,祠堂也被賦予新的功能,祠堂全部收歸國有,或用作校舍或用作政府辦公場所,或用作建設廠房。

接著,由於“破四舊”等歷史原因,祠堂的本來模樣在這個年代遭遇了最徹底的破壞,祠堂內所有的祖先牌位、講述家族來源與發展的對聯等基本被毀壞,匾額則多被摘下砸碎或掩埋,那些精雕細琢的東西全都被石灰抹住或拆除。現存的祠堂建築均由於挪為他用的錯位得以留存。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政府把祠堂歸還,祠堂又回歸各個宗族所有。族人合捐資金,重新修繕,慢慢使它們得以重見天日。祠堂文化又像雨後春筍般蓬勃而起,民俗文化逐漸燦爛繽紛。

 

三、祠堂文化復興的意義

我國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進程中,傳統村落古貌迅速消失,伴隨摩天大樓、現代廠房的平地拔起而迅速消失的,不僅僅是村落的自然環境和建築,快速湮沒的還有關於村落歷史文化的記憶。

中華五千年的優秀民族歷史文化如何得以發揚光大,在中國大地,隨著祠堂文化的復興,似乎看到了可喜的曙光。

在我國部分地區豐富的祠堂文化和它們豐富的用途是外人無法想像的。祠堂文化至少包含以下的內容和意義:

1.祭祖以紀念先人,表達孝道和感恩

祭祖以紀念先人,表達孝道和感恩從內在來看,祠堂是族人的精神中心。祠堂是祖先神靈的所在地,承載著族人的歸屬感。

在嶺南,最傳統的莫過於清明祭祖,《佛山歷史文化辭典》中詳細介紹了佛山居民清明節傳統的祭祖儀式:清明節早晨,市民不論男女手挽竹籃或藤籃,攜帶香燭、紙衣、冥鏹、爆竹、紅白肉、飯菜等,肩荷鐵鋤到祖墳,掃祭先人。

市民祭祖用的甘蔗是青色的、有頭有尾,意味著人們有始有終、過上如蔗般甜美的生活。紅皮燒肉、燒鵝意味著生活紅紅火火,蘋果表示平平安安,生菜意為和氣生財,而大包則用來“抗餓”,招呼門外的孤魂野鬼。

不管平日裏怎麼去祭拜神仙,其實他們最崇拜的還是自己的祖先。

祭祖那一天,那些外遷的鄉親父老也會不約而同地回到自家祠堂,還有已經出嫁的女兒也會回娘家,參加這一重要的宗族活動。

懷宗溯源的力量驅使,每年祠堂都會源源不斷收到來自五湖四海本族子孫的募捐與贊助,或多或少,畢竟人心無法用金錢與物資衡量,心若在,精神便在,根若在,心裏就踏實。

祭祀結束後,族人們就相聚於祠堂用餐,飲水思源,緬懷祖先業績,頌揚祖先恩德。從這種意義上說,祠堂是一種禮制建築。

禮在中國傳統的鄉村社會中往往是宗法制度的具體體現,既是規定天人關係、人倫關係、社會秩序的法規,也是約束生活行為、倫理道德、思想情操的規範,具有強大的統治力量。

雖然祠堂不再用作“封建道德的法庭”,但祠堂的存在,總能讓後人始終警醒,懂得孝道和感恩,始終帶著敬畏之心,有所為有所不為。

2.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

祠堂不僅是禮制建築,也是文化建築,處處透著文化氣息。正廳的命名、中廳的對聯、牆簷的雕刻與繪畫,無不體現了先人的文化與寄寓。如佛山南海大瀝鎮白沙的杜氏大宗祠,其正廳“孔安堂”就有“得夫子訓誨而得安”之義。

前人作楹聯,多從該姓氏的人中找出一位文治、武功的著名人物作為楷模。佛山南海大瀝鎮白沙的潘氏大宗祠,正門的木板細隸楹聯“紅桃留赤縣,采藻潔藍溪”就來自于西晉滎陽望族、大文學家、大名士潘岳(西元247—300年)的人生故事。

祠堂內牆體一般還有精美的彩繪,述說著中華五千年流傳下來的典故、寓言、傳說故事等,如“孔融讓梨”、“八仙過海”等等,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祠堂成為了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子孫後人薰陶其中,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繼承了優秀的傳統文化。

3.人們的活動中心

從外在來看,祠堂是村民尤其是本祠族人的活動中心。這裏是處理家族公共事務的場所,家族的婚喪壽喜等家族禮儀活動都在這裏舉行。閒暇時光,孩子們會在這裏嬉戲打鬧;老人們會聚在祠堂聊聊家常,頤養天年。

總之,祠堂是維繫宗族的根,這個根,不僅僅是指血親意義上的根,更是文化的根,道德的根。祠堂不是封建遺留,它是一種信仰,一種堅守。祠堂的存在,時刻拷問著人的本心,讓人們找到了民族文化的根。

當前,國家要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祠堂文化的普及弘揚,必將增進鄉村基層人民對祖國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優秀傳統文化將成為新時代鼓舞鄉村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

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