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門就能看出主人身分 皇家宮殿其實只有八種屋頂

作者:  來源:原點出版社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26日

從大門就能看出主人身分 皇家宮殿其實只有八種屋頂

建築既是實用之物,又是一種藝術品,而且多數是一種公共藝術品,一般情況下,人們很容易看到和觀賞它。然而,與文學、戲劇、繪畫等藝術門類相比,建築藝術又有它獨特的內涵和魅力。它自己不會說話,需要有人加以指點、講解才能了解其中趣味。

不說你不知道,原來明代南京城充滿玄學,看了這麼多古代宮廷劇也不會發現皇家宮殿其實只有八種屋頂!

屋前的臺階象徵地,大屋頂象徵天

大多數的古代木構建築,確實都頂著一個碩大的屋頂。這種屋頂可不光是用來遮陽避雨的,它的內涵是很深的。有人說,屋前的臺階象徵地,大屋頂象徵天。而屋子裡的人,則如同立於天地之間。聽著是不是有點道理?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也分三六九等。就拿常見的來說,最高等級叫重簷廡殿,次一等是重簷歇山,然後是單簷廡殿、單簷歇山,再下來是懸山正脊、懸山卷棚、硬山正脊,最低級的是硬山卷棚。你要是能記住它們的名字,在中國建築史這門「萬丈高樓」的學科裡,就算爬了一尺來高了。

對於皇家建築來說,主要建築的屋頂形式多半都採用重簷廡殿(如太和殿)、重簷歇山(如天安門城樓)、單簷廡殿、單簷歇山。至於懸山正脊、懸山卷棚,以及硬山正脊、硬山卷棚這四類屋頂,都只能用在附屬建築上。至於一般老百姓的房頂,自然 就只能是硬山的了。有錢人家的正房屋頂,也只能用硬山正脊,廂房屋頂就只能用硬山卷棚了。

八種不同等級的屋頂(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奇怪的葫蘆形城牆藏玄機

說南京城始建於明朝,有點委屈它了。春秋末年吳國的吳王夫差於西元前 495年就曾在這裡建過一個叫冶城的城市。 在這以後,三國的東吳,後來的東晉以及南北朝時期的宋、 齊、梁、陳,和那位倒楣詞人李煜的南唐,都在南京建過都城。不過,真正有跡可循且規模宏大的,要算是朱元璋的大明國都應天府了。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元代時這裡稱集慶路。朱元璋和他的將士們攻下集慶路後,既能打仗又會拍馬屁的徐達立馬道:「哪裡哪裡,這都是上天在保佑您,您是順應天意,因此成功了。」聞聽此言,老朱大為高興,立刻下了入城後的第一道命令:「那就把這座城叫應天府吧。」

應天府不但名字跟天有關,而且整個城市規畫都跟「天」緊密相連。它的外輪廓不是如《周禮》所規定的方塊,而是一個類似葫蘆的形狀。要是你以為這個形狀毫無規律可循,那可就得學習學習了:這裡頭大有講究。

明代應天府平面圖(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讓我們在應天府的平面圖上,從南端的通濟門到北端的獅子山畫一條直線。這條線的左邊,是南斗星的形狀,而線的右邊,則是北斗星的形狀。北斗是指路的,在天上處於領導地位,因此皇城、宮城,都要設在北斗的勺子裡。也因此,應天府有六加七,共十三個城門。但北斗的勺子這塊地方偏偏是一座湖。老朱也真行,他竟然動員了十萬軍人,把這個燕雀湖給填平了。北斗星的區域,屬於皇家和上層官員所有,因此城牆品質特別好,是用專為皇家燒製的 10 公分 ×20 公分 ×40 公分大小的城磚砌築的。它的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城磚壘砌外壁,中間為夯土,唯有皇宮東、北兩側的城牆,上下內外全部用磚實砌。南斗星區住的是普通老百姓,城牆是用等級低得多的石頭砌築的。你若有機會,可到南面的通濟門去瞧瞧。此門的西邊城牆,用的是大石頭;而東邊城牆,則用的是城磚。

教你看「門」道

大多數兩進以上的四合院,都具有以下幾種建築物和構築物,這就是:院牆、大門、影壁、倒坐房、二門、廂房、正房、耳房、遊廊。大門表示著屋主的身分地位,要不怎麼有「門當戶對」、「門第觀念」之說呢?這些大門總體上可以分成「屋宇式大門」和「牆垣式大門」兩大類。屋宇式大門按等級高低又分為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及窄大門等五種。

廣亮大門:這種門的門口比較寬大敞亮,門扇開在屋頂的中柱上,大門下一般有彩畫一類的飾物。

(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金柱大門:這種門與廣亮大門的區別,在於門扇的位置靠前一些。它在結構上比廣亮大門多了一排柱子(學名叫金柱),大門的名字也由此而來。住得起這種大門的,一般也得是個大人物。末代皇后婉容的宅院,配的就是金柱大門。

(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蠻子門:蠻子門和前兩種門的區別,是門扇安在最前面的簷柱上。這樣一來,門扇的位置就更靠前了。為什麼叫蠻子門呢?據說南方的生意人挺中意這類大門的,看著嚴實。他們來北京做買賣,除了精明外,把能引起懷鄉之情的大門也帶來了。但老北京人有點「地方歧視」,元朝時把南方人叫「南蠻子」。因此,這種門就有了略帶玩笑意味的名字。

(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如意大門:如意門裡的住戶一般是在政治上地位不高,卻非常殷實富裕的士民階層。他們往往買下原本是廣亮大門的宅子,自己覺得用此種大門不夠格,於是把門扇往前推了。為了安全,又把門扇兩邊都砌成磚牆,使得門窄了很多。門變窄了,還能如何顯示自己的富足呢?於是主人就在門楣的上方做了大量細緻複雜的磚雕,如此把原本不大的門裝點得豪華起來。

(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窄大門:窄大門之所以叫「窄」,是因為它只占半個開間。正常的房屋開間一般在3公尺左右,窄大門門洞的寬度也就是 1.5 公尺。

(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牆垣式大門:是一種直接開在牆上的門。這類大門在民宅中也不在少數。雖然它看起來沒有屋宇式那麼氣派,但門上花飾、門環、門墩也都配備著。這些大門的門墩石一般不敢用抱鼓石,而是使用等級低得多的方墩。

天壇 與上天對話的地方

古代的人認為,上天是主宰一切的。皇帝是天的兒子,因此祭天是一件頭等重要的事情。其祭祀場所天壇也建造得極宏偉。天壇在北京外城的南面,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占地 270公頃,有兩重牆環繞著。兩重牆的北面兩個角都做成圓弧形,使它的總平面呈南方北圓,以附會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祈年殿是天壇裡量體最大的建築物,它的功能是祭天以求豐收。它坐落在一個直徑90.9公尺、高 6公尺的三層漢白玉圓形基座上。建築物本身的平面是直徑24.5公尺的巨大圓形,其支撐屋頂的內柱高約38公尺,上覆三重簷藍琉璃瓦。此殿在設計時極力象徵天體時空。如當中的四根龍柱象徵一年四季,外圈的十二根金柱象徵十二個月,而圓形平面及藍色的瓦則表示天。祈年殿結構雄壯、細部精巧,無論室內空間還是室外臺階、錐形屋頂,都有著強烈的向上趨勢,以及與天相接的氣氛。

不論從建築構造還是藝術處理上來看,祈年殿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圖/《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

天壇裡還有一個中國最早的音樂學院。這是一個單獨的院子,當初是演習祭祀禮樂的場所。因為此地原是供奉玄武大帝的顯佑殿,教授音樂之事索性就由道士們掌管。後來乾隆皇帝不喜歡道士,把他們轟了出去,改顯佑殿為神樂署。天壇在 1900 年時曾被八國聯軍占領,慘遭破壞。1918 年開始做為公園開放。現為天壇公園。

(本文摘錄自原點出版,張克群《手繪中國建築漫遊史:建築大師梁思成弟子,300個中式建築故事一次講透!》)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