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華人社會與宗教

作者:鄭志明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來源: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30

泰國華人社會與宗教

一、前言

海外的華人社會因移民族群的差異,在形態著有著不同的變遷與發展特色,王賡武將華人移民分成四大類型,即華商型、華工型、華僑型、華裔或再移民型等四大類 1。這也只是一種大略的分法,無法概括所有留居海外的華人,僅說明華人在海外的定居各有其不同的背景與因緣,各有著自成特色的族群網絡與經營形態。比如泰國的華人社會大多為潮州移民,少部分是福建、廣東、海南等地的移民,方言以潮州語為主,風俗習慣也大多傳承了潮州原鄉的文化形態,與東南亞其他各國的華人社會是有著相當明顯的區別,尤其在民間信仰的傳承上獨具一格。

海外的華人社會雖然有著移民族群的生態變化,但總體來說是大同小異的,除了保留原鄉特有的文化景觀外,基本上仍延續著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網絡與經濟網絡,其社會人際群體的凝聚與溝通,主要有五種模式:第一、地緣:區域性鄰里鄉黨的認同,形成大同鄉與小同鄉的祖籍,發展出各種同鄉會館。第二、關係性宗族親戚的認同,包含父族、母族、妻族等血親與姻親,發展出宗祠、宗親會等組織。第三、信仰性神明祭祀的認同,從原鄉迎來的共祀神明,或集體認同的宗教活動,發展出各種的社祠與寺廟等。第四、業緣:聯誼性的職業同學的認同,發展出職業公會、商會、學會、同學會等社團。第五、物緣:以「物」為媒介的人際關係,如物業的行會,武藝的武館與曲藝的曲館,與現代各種娛樂性的社團組織等 2。泰國的華人社會主要還是以「五緣」作為群體連繫的基礎,建立起互補互助的共利結構,其中宗教扮演著重要的文化凝聚力。

1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香港:商務印書館,1994),頁 5-12。

2 林其錟,《五緣文化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頁 2。

3 段立生,《泰國的中式寺廟》(曼谷:泰國大同出版社,1996)。

有關泰國華人社會與宗教的研究不多,尤其是中文方面的文獻相當缺乏,能供參考的資料甚少,專門的著作可說是鳳毛麟角,相當希罕,有大陸學者段立生在赴泰國華僑崇聖大學的講學之便,撰寫了《泰國的中式寺廟》一書 3,是可以填補學術研究的空白。筆者赴泰國考察時間雖然不長,搜集的資料也相當有限,希望以宏觀的視野,勾劃出泰國華人社會與宗教互動的整體面貌,提供給後繼者研究的參考。在泰國期間接受了不少華人社團與宗教團體的接待,透過實際的考察與訪談,可以彌補不少文獻不足的遺憾,衷心感激所有協助的華僑先輩與宗教領袖們,謹以本文來表達我最大的敬意。

二、泰國華人社會的互助社團

在東南亞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且未受西方殖民政策的統治,在文化上自成完整的體系。華人來泰國謀生由來已久,大約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素可泰王朝蘭甘杏大帝時代,十八世紀以來華人移民日益增加,曼谷王朝與當時滿清政府交往頻繁,在此地當官與經商致富者不少,這些早期移民的後代子孫大多已被泰人同化。華人社會的成型與泰國官方允許華人成立社團的規定有關,1857年前華人社團被視為祕密組織嚴加禁止,沒有結社的自由,之後有條件允許華人申請成立社團,經審察批准通過後方可成立。到了 1897 年才正式頒佈華人組織社團的條例與規定,導致大多數華人社團成立於廿世紀初,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華人移民的湧入各種宗親會、同鄉會、公會、神廟、堂、閣、校友會、體育會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徐仲熙將泰國華人社團分成六大類,即地緣性、血緣性、商業性、文化性、宗教性與慈善性等4。

所謂「地緣性」是指華人祖籍認同的會館與同鄉會,會館是大區域的祖籍認同,同鄉會則是小區域的鄉籍認同,幾乎潮州屬下各縣設有同鄉會,顯示潮州族群龐大加深了縣與縣之間的分類意識。目前設置最早的是廣東人於1877年成立的廣肇會館,設有廣肇醫院、廣肇學校與廣肇中學等。其次是中華會館,可追溯到1907年,但是正式向泰國政府申請成立則晚至1947年 7月14日。泰國福建省的移民雖然人數遠不如潮州人,但福建會館成立於 1912 年,設有培元學校與中心公學,以及宗祠與殯葬性質的福建山莊。江浙諸地也有移民遷入,於 923年成立江浙會館,設有安老院與江浙山莊。客家人到海外遷徙更早,根據文獻的記載十四世紀起即有客家人成群地轉往泰國,19世紀中葉有不少豐順、梅州等地的客家移民到泰國拓荒,1950年統計在泰國客家人約有三十萬人 5,於1928年成立客屬總會,設有進德學校與亞洲客屬商學院,以及是隆、谷莊、崇正、贊化等山莊。潮州人於 1938 年成立潮州會館,設有善智學校與彌博中學,各地會館附設有山莊。海南島人於1946年成立海南會館,台灣會館成立於1947年,雲南會館成立於1965年,廣西會館成立於1981年。雖然有些會館人數不多,顯示泰國的華人族群來自於各個不同的省分,但是偏重在華南地區,包含了雲南、廣西、台灣等地的移民。

4 徐仲熙,<略述泰國的華人社團>(《美洲與泰國近代華僑血淚史》,泰國:泰中學會,2002),頁 104-135。
5 徐仲熙,<論泰國客家華人的歷史>(《美洲與泰國近代華僑血淚史》,泰國:泰中學會,2002),頁 90。

同鄉會是區域性較少的地緣性社團,有的同鄉會也以會館的名義登記。泰國主要的同鄉會有1927年成立的潮安同鄉會,附設有潮安中學與韓山山莊等。1946年成立的潮陽同鄉會,附設有思綿中學與潮陽山莊等。1947年成立的揭陽會館,附設有榕江慈善福利會、挽卿養老院、榕江山莊、揭陽山莊等。1947 年成立的惠來同鄉會。1948 年成立的普寧同鄉會,附設有亞東公學與青山極樂鄉山莊等。

1948年成立的澄海同鄉會,附設有鳳崗山莊與獎助學基金會。1953年成立的大埔會館,附設獎助學金委員會與慈善基金會等。1963年成立的豐順會館,附設金湖山莊與獎助學基金會等。1964年成立的饒平同鄉會,附設鳳凰山莊與鳳凰慈善會等。1968年成立的興寧會館,附設獎助學基金會。1991年成立的惠齊會館。還有一些更小地域性的同鄉會,如潮陽玉峽溪同鄉會、澄海縣樟東區聯誼會、潮安橋東輔益公會、澄海銀砂十三鄉輔益社等。

會館與同鄉會主要成立的目的,在於聯絡同鄉的情誼,互相扶助,協助鄉親婚嫁喜慶與弔喪等事項,進而興辦學校、山莊、醫院等慈善公益事業,倡導康樂文娛等活動。鄉團的規模大小不一,組織各異,大多設有工商股、會員股、稽核股、調解股、交際股、康樂股、文教股、體育股、宣傳股、青年股、婦女委員會、獎助學金委員會、醫務及宗祠管理委員會等,每年例行舉辦春秋兩祭、新春聯誼會、頒發獎助學金等活動 6。尤其在華文教育的推動上,奠立了泰國華人的族群意識,在 30 年代三百三十多所華文學校,但是 50 年代以後泰國限制華語教學,造成華校的萎縮,華校的華語課程限制每周五個小時,導致年輕一代大多不識中文,也不會講華語,甚至也不會講潮州語。近年來泰國政府取消了限制華文教育的法規,華校的華文教學時數擴增,華文的補習學校、師範學校、華文書院、語言中心應運而生,有不少宗教團體義務性地開設華文課程,1991年鄭午樓邀請泰華各社團首長舉行座談會,共商創辦第一所華文最高學府-華僑崇聖大學,獲得泰國大學部的批准,1992年元月18日舉行奠基禮,1994年 3月24日舉行揭幕典禮,恭請泰皇主持儀式,僧王暨列位高僧主持頌吉祥經 7。

6葉同主編,《泰國風土人情錄》(曼谷:泰國大同社出版公司,2001),頁50。

7華僑崇聖大學主編,《華僑崇聖大學揭幕紀念特輯》(曼谷:華僑崇聖大學,1994),頁91。

目前泰國華人所主辦的高初小學,皆稱為「民校」,其經費政府皆有補足,一般設有教育慈善基金會,可依教育部條例,申請較多之教育福利金與學生學費補助費。以筆者親自參訪的「坤敬公立華僑學校」為例,該校位於泰國東北部坤敬府直轄縣市區內,成立於1929年,分為中文、泰文、幼稚園等三部,教職員工三十餘人,學生人數六百多名,每年支出須二百萬銖以上,學生學費之收入僅達四分之一,政府發給的補助金是以月計算,初期每名每月泰幣壹百六十銖,現增加為二百三十二銖,不足部分由校友會爭取各界的贊助,坤敬的客屬聯誼會,為鼓勵客屬子弟接受華文教育,凡就讀該校者皆由客屬聯誼會代繳學會,該校另設有「許三教育慈善基金」,以救濟貧苦教師與學生為宗旨 8。近年來各地鄉團大力地鼓動華校的續辦、復辦與新辦,出錢出力,大多設有獎助學基金會,鼓勵華人清貧子弟接受華文教育。如以勿洞中華學校為例,該校成立於 1923 年,是由潮州會館、福建會館、客屬會館、廣肇會館、八桂堂等五屬會館為架構,各派七人為代表共三十五人,組成勿洞慈善社理監事會,來監督協助該校校務的發展9。

這些華校初期與台灣關係較為密切,近年來大多與大陸、台灣等保持雙邊的互動關係,在教學上重視繁體字與簡體字的對照。目前仍有明顯親台的鄉團為泰國中華會館,其前身為孫中山偕汪精衛由越來泰,成立中國同盟會總支部於曼谷,指導組織中華會所,創立華暹新報、華益學校、國文學堂、明德學校、新民學校等。民國成立後,中華會所更名為中華會館,1931年因國民黨的黨務糾紛,造成會務的停頓,直到1945年 6月雲竹亭等人發起恢復中華會館,並向泰國主管機關註冊為正式僑團,於1947年 7月14日召開會員大會。該會館仍以民國計年,每年組團參加台灣的雙十國慶,協助泰國僑生來台升學。1992年泰國政府開放僑校時,即著手申請創立「中華語文中心」,於1993年 2月27日正式開學,第一期學生有 293人,設有基礎班、國小班、國中班、高中班、會話班、社會青年班等,上課方式有週六班、週日班、週一四夜間班、週二五夜間型等,教學大樓興建後,增設日間班,另設有觀光中文班、商業中文班與中文寫作班等,轉型為多功能的語文學校,標舉師資好、教材好、教法好,其師資大多在台灣受過高等教育且有在學校任教的經驗,採用注音符號教學以及自然學習與溝通式教學法,也使用語言學習機與電腦補助教學10。

所謂「血緣性」是指血緣家族與同姓宗親的組織,是一種同宗關係的認同,延續了家族向海外傳播的勢力。原本是以區域性的血親家族為主,組織比較鬆散,是依據祖譜與宗祠的方式來結合,是配合地緣性而來的宗族組織,如海南陳家社、秋溪陳氏延華堂、黃氏觀音山家族會、黃氏江夏慈善會、海南林氏宗祠、海南符氏宗祠、海南韓氏宗祠、揭陽伯勞浦鄉周氏宗族會、澄海程洋崗鄉蔡氏家族互助社、潮州殼饒鄉張氏族親會,周氏南益公族親會、藍田黃氏宗親會,榕江陳氏宗親會、客屬葉氏宗親聯誼會、客屬謝氏宗親會、梅縣李氏宗親會、普寧陳氏族親會等,這些團體主要是建立在宗親的互助與聯誼上,尤其是婚喪喜慶的集體協助,進而推動各種福利事業,如建宗祠、辦學校、設山莊等,能秉承祖先遺訓來敬老慈幼,維護宗親間在泰國的生存利益。

8 《坤敬公立華僑學校大禮堂落成揭幕紀念特刊》(泰國坤敬:坤敬公立華僑學校,1996),頁72。

9 《勿洞中華校友會慶祝二十週年紀念特刊》(泰國勿洞:勿洞中華校友會,1996),頁58。

10 《泰國中華會館成立九十週年特刊-邁向新境界》(曼谷:泰國中華會館,1997),頁 108。

由於泰國地域廣大,華人散居各地,家族的宗親聯繫較為不益,各地逐漸發展成以同姓作為組合的宗親會,這種宗親會跨越了原來祖籍的分類意識,在同姓的認同下,推動互助互惠的福利事業,進一步聯合各地的同姓宗親會,發展成全國同姓的宗親總會。這種全國性同姓宗親總會的設置似乎成為一種風潮,幾乎比較大的姓多已設立了宗親總會,這些總會又結合起來,於1972年12月12日組織了「泰國各姓宗親會聯誼會,簡稱「宗聯」,目前已有六十多個姓氏宗親總會的參加,可以說是泰國最大的華人聯合社團,每二個月舉行各姓宗親會首長聯誼餐會,每次由七姓作東,旨在互通聲氣與觀摩砥礪。這些宗親總會最早設立於50年代,如1956年的楊氏宗親總會,1959年的丘氏宗親總會等,1956年成立的六桂堂宗親總會比較特殊,是洪、江、翁、方、龔、汪等六姓的組合。60年代最為風行,大多數的宗親總會是在這一段時間成立。

宗親總會大多設有同姓的大宗祠,如王氏大宗祠、李氏大宗祠、杜氏大宗祠、許氏大宗祠、廖氏大宗祠等,有的設有山莊,有的設有獎助學金,有的設有慈善會,相當重視同宗的福利互動,以筆者參訪的鄭氏宗親總會為例,該會成立於1971 年,1983 年冬舉行鄭氏大宗祠的晉祠大典,每年在大宗祠滎陽堂舉行春分與秋分的祭祖祀典,在鑼鼓、八音、朝牌等引導下行三獻儀式,禮成後聚享福酌。

每年年底在大宗祠廣場期召開會員大會暨宗親聯歡晚會,參加人數有數千人,席開五、六百桌。提倡延年益壽,每月初的星期天早上舉行「滎陽晨運月會」,由滎陽晨運聯誼會舉辦,在齋僧、謁祖及合唱「歌頌大帝」等活動外,有慢跑、韻律團體操與太極拳等晨運。該宗親會也崇祀吞武里王朝的國王華人後裔鄭信,尊稱為「鄭皇大帝」,參與曼谷市鄭皇大帝達信公登基紀念日的隆重慶典。大宗祠的設備相當齊全,除了奉祀祖先的正殿外,後座及兩輔,設有辦公室、禮堂、會客廳、圖書館、各種康樂設備等,祠前廣場可供聯歡、停車及各類球場之用,祠後闢為花園,臨河設涼亭、水榭等。臨馬路處設衛生服務中心,是四層樓的大建築物,1983年落成後,與曼谷市政府合作,市政府派出醫生、護士、員工、藥品等,免費為民眾服務11。屬下也有一些團體會員,如九河鄉鄭氏家族會、南田鄉鄭氏家族會、平湖西鄉鄭氏家族會等,在泰國各省府設有聯絡處,相當於分會,如北欖聯絡處、清邁南邦聯絡處、南線宋卡府聯絡處等,聯絡處也能舉辦各種慈善福利活動。

11 《泰國鄭氏宗親總會第三十一期會訊》(曼谷:泰國鄭氏宗親總會,1993),頁 56。

所謂「商業性」是指各種與職業有關的結社團體,包含同業與公會等,這些團體有傳統的與現代的,最具歷史與權威的華人商團,是成立於1910年的暹羅中華商務總會,現稱為泰國中華總商會,是最有地位與力量的華人社團,其成員都是傑出的商場領袖,對泰國華人社會居於領導地位,創辦了中華中學,1995年在曼谷市中心沙吞路興建完成三十六層現代化大廈與總商會大廳光華廳,熱衷於各種僑務活動。各種華人的同業公會不計其數,如華瀛商會、華僑派報業公會、華僑建築公會、聯華藥業公會,客屬商會、海南商會等。有些商會歷史相當久遠,如泰國進出口商會,其前身為1855年創立的「汕頭郊公會」,後改名為「香叻汕公會」,1991年才定名為現在的名稱,其商務的出口量對泰國貢獻極大。這些公會成立的主要目的在於聯絡同業建立友誼,同時因具有龐大的財力,是各界慈善機構爭取的贊助金主。

所論「文化性」是指各種因相同的志業或興趣的聯誼性團體,其種類相當多樣,有文藝性質的團體,如泰華作家協會、泰華詩學社、泰華文學研究會、泰中學會、泰華內地紀者報業協會、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等。有教育性質的團體,如華文教師公會、留華同學會黃埔校友會、暨南大學校友會、北京大學校友聯誼會、中華中學校友會等。有同好性質的團體,如象棋總會、孔堤聯樂軒國樂社等,有體育性質的團體,如武術太極拳健身總會。這些團體主要以聯誼性質為主,目的在於推動與宏揚華人的生活文化與學術交流,對逐漸泰化的第二代華人來說,這些團體在聯誼活動中對中國文化的提倡起了帶頭作用。

所謂「宗教性」是指華人各種寺廟與宗教的社團組織,早期興建的寺廟大多附設在鄉團組織下,如潮州會館轄下有嵩越路老本頭公古廟、新躂叻龍尾爺廟、三聘亞娘宮等,客屬總會轄下有三奶廟、呂帝廟、漢王廟、本頭公廟、關帝廟、觀音宮等,海南會館有三清水尾聖娘廟、躂叻仔泰華聖娘廟、挽叻昭應廟等,福建會館有躂叻仔順興宮、福蓮宮等,台灣會館有代天宮,顯示早期華人的離鄉背井,在人地生疏的異國謀生,仍仰賴來自故鄉神明的保佑12。早期有些族群的會館與神廟是合為一體,如素叻它尼府巴卡開的瓊州會館,是海南人祭祀的神廟,建於1851年,是以神廟的信仰形態作為海南人聯誼的中心。寺廟大多是群眾聚資建設,可以作為華人社區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標誌,也由當地華人結合成管理的社團組織。有的寺廟組織相當完備,也是一種大型的華人社團,經由共同的宗教信仰整合地方上的仕紳與群眾,在充沛的經濟資源下轉型為濟貧救災的慈善機構,最著名的是曼谷的大峰祖師廟的華僑報德善堂。

所謂「慈善性」,是指華人專門從事社會服務與福利慈善的社團組織。華人社團原本或多或少會設置濟世救人的公益部門或慈善部門,也有的發展成專業的社會慈善機構。這些慈善性社團總類不少,有的是互助性質的團體,如華僑互助社、義德互助社、孔堤互益社、善德互助會、京都友誼互助社等。有的義診性質的團體,如中華贈醫所、中醫慈善贈醫處、明蓮佛教社贈醫處、德教贈醫處等。

12 同註釋 4。

有的是福利性質的團體,如華僑婦女養老院、北欖養老院、泰華孤兒院、越喃空消防會等,還有不少綜合性稱為「善堂」的團體,這種善堂大多是宗教團體所設,有的規模相當龐大,展開各項社會慈善事業,也常配合泰國政府因應各種災難,動員華人社團,組織聯合救災機構,此機構下設救濟小組委員會,其成員有華僑報德善堂、中華總商會、潮州會館、潮安同鄉會、泰京天華醫院、中華贈醫所、玄辰善堂、道德善堂、世覺善堂、崇德善堂、三山慈善院、華僑互助社、介壽堂慈善會、泰華佛教團體、泰華各姓宗親總會等。

報德善堂是泰國華人最大的慈善團體,創立於1910年,原本是潮陽同鄉崇拜大峰祖師的神明會,基於祖師崇拜,開辦救濟事業,初期主要的福利工作是殮屍贈葬,設有殮葬股,專門收殮路屍加以安葬,使孤魂野鬼入土為安,此項工作一直延續至今,成為泰國處理意外事件與罹難屍體的慈善機構。二次大戰期間成立華僑救護隊,1938年設置華僑助產護理院,為婦女提供分娩服務,1940改名為華僑醫院,1966計劃擴建為綜合醫院,提供各科醫療服務,1979年二十二層的醫療大廈正式落成,由泰皇與朱拉蓬公主主持開幕典禮,是曼谷具現代化的大型醫院。華僑醫院雖然設備健全,但不能將贈醫施藥的服務推行於其他地區,報德善堂於1976年試行推動流動醫療服務,到偏遠地區進行義診,後在華僑醫院的原址設立流動醫療隊,與曼谷市政府合作,在占巴滴他蘭寺、逢素旺沙瑪奇寺與拉甲挽寺等地,每週出診一次,外地每個月前往兩次,於星期六出發,在慈善機構或地方福利組織的合作下,免費為民眾治病,出勤的指標每年兩百次以上13。華僑醫院於1973年正式成立社會福利部,救濟負擔不起醫療費用的病人,1995年設立「資助車禍意外負傷者搶救費用基金」。1995年因泰國政府承認中醫合法化與允許中醫申請執照,教德善堂成立華僑中醫院,與南京中醫藥大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簽訂合作協議。

報德善堂於1981年成立華僑學院,開設護理學系,1990年成立社會福利學系,並計劃擴辦為綜合性華僑大學,1992年舉行奠堂典禮,改名為華僑崇聖大學,開辦有護理學院、社會福利學院、人文學院、企業管理學院、理工學院、藥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物理治療學院、公共衛生暨環保學院等九個可以授與學士學位的學院十七個系,一個可以授與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院,兩個研究生學系,有教授近三百名,學生七千多人。1995年春報德善堂與泰國教育部師範廳會談,擬聯合創辦一所華文師範學院,同年10月 5日在教育部共同簽署合約儀式,96年元月20日舉行泰國華文師範學院開學典禮,設立華文師資培訓班、兩年制華文師資准學士班、兩年制華文工商管理學准學士班。過去大多數華文教師未獲得教育部頒發的正式教師執教證件,只憑臨時執教證工作,此學院成立後,華文教師經過一定時間進修,通過教育部考試可以取得正式師資文憑,使華文教師獲得合法地位14。

13 《華僑報德善堂成立八十週年特刊》(曼谷:華僑報德善堂,1991),頁 144。

14 《華僑報德善堂成立九十週年特刊》(曼谷:華僑報德善堂,2000),頁 113。

報德善堂的慈善事業是全方位的,設有社會福利股進行各種救濟工作,其主要項目有:一、贊助國家及私人醫院、醫療中心、慈善組織。二、頒發助學金。三、解決家庭問題。四、交通費的補足。五、對宗教活動的贊助。六、重視兒童節。七、頒發校服給貧窮學生。八、提供貧苦學生午餐。九、關心殘障者。十、探監與慰問老人。十一、寒季分贈棉被給貧民。除了經常性的工作,還重視臨時性的救災,救助房屋倒塌、火災、水災、風災、邊境戰爭、寒流襲擊等災民。報德善堂於2000年成立「緊急賬濟團」,簡稱為「急賬團」,面對各種災害,立即執行基本的救濟任務,報德善堂於1989年成立的曼谷無限電台負責傳遞緊張災難的訊息,救護股與施殮山莊股為急賬任務的主力,流動膳食組也配合立即前往災難現場,執行救助任務,其他部門負責支援工作15。報德善堂為了籌募各種慈善事業的基金,設有贊助人股,普遍徵求各界熱心人士為贊助人,收取常年贊助金與施贈醫藥經費16。報德善堂配合宋大峰廟每年也舉辦各種宗教活動,如舉行超度孤魂的火化先友法會,將各地出土的無主的骷骨加以火化,每次都有數萬具先友的遺骸經由法會儀式得以超度。每年農曆七月舉行度陰濟陽的盂蘭勝會,恭請高僧,主持水路道場,超度十方無主孤魂。

曼谷除了報德善堂外,也有其他大小不一的各式善堂組織,如世覺善堂、玄辰善堂、道德善堂等,積極地從事各種慈善工作。報德善堂也在其他地區創建分堂,供奉大峰祖師外,也設立華僑醫院醫療組與救護隊,以便就近救人與救災,這些分堂大多設有山莊與墓園,舉行收骷與先友火化法會。各省府華人也效法報德善堂紛紛成立各種地方性的慈善機構,以成立於1957年清邁的修德善堂為例,由清邁府華僑義山莊轉型而成,供奉宋大峰祖師與聖爐,恪遵祖師聖訓從事救苦恤難工作,以及每年七月舉行盂蘭勝會,超度十方孤魂與陽施普濟。該堂宗旨在於舉辦各項福利慈善事業,如治療貧苦病者,包括留醫或贈藥、治療,協助貧苦者喪葬事宜,安葬或火化,不分國籍與宗教,救濟火水災等災民。善堂經費除了董事會與民眾的捐獻外,主要來自附設的華僑山莊除了義塚義葬外的墓地收入,作為慈善基金17。

三、泰國華人社會的民間信仰

15《華僑報德善堂暨各僑團報社聯合救災機構急賬團報告書 2543年 5月至2544年 8月》(曼谷:華僑報德善堂,2001),頁 4。

16 《華僑報德善堂2545年一月份至六月份堂務報告書》(曼谷:華僑報德善堂,2002),頁16。

17 《清邁修德善堂成立廿五週年紀念特刊》(泰國清邁:清邁修德善堂,1983),頁 104。

由於泰國華人族群的特殊結構,加上泰國本身特有的文化景觀,其中式寺廟的民間信仰自成一格,與台灣或其他海外華人社會有不少差異,與大陸原鄉的民間信仰也有一些變異,是值得專門追究與探討。華人社會除了佛教、道教外,民間信仰的神廟延續著族群集體共有的觀念文化與詮釋系統,是民眾在實際生活操作下所傳承的價值意識,凝聚出歷史記憶下的認知體系與行為模式,是長時間多重文化的深層組合,對人與天地鬼神的宇宙關係作整體的審視與反思,協助民眾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確立相應的生存模式與價值尺度18。華人遠離故鄉到了泰國,在他邦異境也建立神廟做為作為信仰寄託的精神支柱,基本上繼承了華人固有的宇宙圖式與文化模式,弘揚了華人社會神人交通的信仰感情,在內容上離不開族群內在長期累積的精神體系與心理習俗,但是在表現形態上也有其因地因時而變遷的外在文化景觀。

民間信仰在崇拜對象上主要可分成天神、地祇與人鬼等三大系統,在「天地人」的三才思維下,不僅重視人參與天地的宇宙法則,也建立了「神祇鬼」的崇拜場域,相信在人的現實環境中同時對應著「神境」、「祇境」與「鬼境」的超越存有,落實為宗教儀典上的「神祭」、「祇祭」與「鬼祭」。這三境與三祭是民間信仰最為基本的宗教形態,就觀念的神聖核心來說是「三境」,就操作的具體儀式來說是「三祭」,三境與三祭是互為一體的宗教文化形態,是華人凝聚人群建構歸屬感的立根處。華人社會在神廟與祭典活動上,三境與三祭是同時並存的,民眾在地緣聚落的生存空間中,是要安置神境、衹境與鬼境,轉而舉辦神祭、祇祭與鬼祭的共祀活動。

「神祭」是神明靈驗的香火崇拜,人們渴望神明的威靈顯赫,來為眾生排憂解難,祭典的目的在於人神之間靈力的取得與分享,民眾在儀式的參與中能獲得庇佑與賜福的精神安頓。「祇祭」主要是指土地角頭的社火崇拜,最常見的是土地公廟,發展成地方性的社祭,奉祀寓載萬物的土地神祇,寄託賜福求祿與里社守護等超自然力量的庇佑。「鬼祭」是與靈魂有關的祖先崇拜與鬼魂崇拜,是人們面對生死現象下的宗教性安頓,其祭祀的方式有二,一是將亡者送入陰間轉化為祖先,是有歸宿的家鬼,二是對沒有歸宿的孤魂野鬼加以特殊的處理,比如超度或立祀,經由祭祀來維持人鬼兩界的和平相處19。華人社區的整合常以祇境與社祭為先,普設土地公廟或伯公廟,接著擴充神境與鬼境,有著神祭與厲祭,台灣與馬來西亞大致上相類似,土地公廟的流傳相當普遍。但是泰國恰巧相反,少見土地公廟或伯公廟,常見的是本頭公廟,問題是本頭公廟是否為土地公廟,學者意見紛歧。

18 鄭志明,《台灣神明的由來》(台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公司,2001),頁 8。

19 鄭志明,《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第二卷》(台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3),頁 323-325。

泰國本頭公廟有一、二百座以上,大約有華人聚集的地區就設有本頭公廟,是泰國最為常見的華人信仰。什麼是本頭公呢?在實際的田野調查中,泰國的華人耆老也答不出所以然。一般學者認為潮州人將「本土公」讀成「本頭公」,本頭公即是本土公,也就是俗稱的土地公20。這種說法太過於簡略,本土公可解為本土的守護神,但此守護神不等於土地公。也有學者從潮州的信仰習俗分析,認為潮州人的土地公廟稱為福德祠,神明稱為福德正神,俗稱為土地公,未有本土公的稱呼,本頭公應指「本地的地頭公」,「地頭公」則是潮州地區對「三山國王」的通俗稱呼,「三山國王廟」也被稱為「地頭宮」,原本是三座山的土地神,即山神,其神性不同於土地公,有著掌管人們生死大權的職責,家中有多少人口要到地頭廟上燈報告,也在家中掛上相應數目的燈籠,當家中有喪事時,家人要到廟裏報地頭,即向神明報告死亡21。

後者的說法比較接近於事實,本頭公非土地公,應是從三山國王的地頭公演化而來,不是單純的土地神祇,是一種負責審判與掌管鬼魂的陰間司法神,類似於城隍爺,城隍爺是在地駐守的地方神,類似於陽間的縣太爺,三山國王則是臨時派遣的巡察神,類似陽間的巡按官。泰國的本頭公在神性上介於三山國王與城隍爺之間,在造型上接近於三山國王,在神職上有在地化的趨勢,也順應泰國的行政體系的等級,發展出省府本頭公、縣本頭公與區本頭公,省府級與縣級一般只有一座,可是由於分香制度,有不少神廟是從老廟分靈出來,常打著老廟的旗幟,這些老廟為維護其信仰地位,自稱為「本頭公古廟」22。本頭公應是一種區域性管鬼與人生死的神,是鬼官或鬼王崇拜,原本是地祇類的神明,屬於祇境崇拜,是土地公的上司神,但是又受到民間靈魂觀念的影響,以為某些對地方有功或有德的人士,死後也能晉位為地頭公,導致地頭公崇拜帶有鬼境色彩23。

20 同註釋 3,頁 100。

21 劉麗芳,<本頭公>(《泰中學刊》,曼谷:泰中學會,1994),頁 734-736。

22 高偉濃,<東南亞華人的大伯公與土地神崇拜探析-以泰國為例>(《海外華人研究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頁 334。

23 陳志明,<東南亞華人的土地與聖跡崇拜-特論馬來西亞的大伯公>(《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0),頁 69。

泰國的地頭公介於地祇與人鬼之間,是祇境與鬼境的混合體,本頭公是地頭的守護神,有時也混進了華僑先驅或當地土著英靈崇拜,指這些先驅因其功勳被封為地區的守護神,不只是地祇的身分,還帶有人鬼的身分,又其被策封為神職,帶有天神的身分,也具有著神境的內涵。安奉一座本頭公廟時,就同時佈置了神境、祇境與鬼境,其祀典的功能包括了神祭、祇祭與鬼祭等,達到維護天地人與人鬼神等三界的合境平安。本頭公是項總稱,實際上包含了三種形態,即本頭公、本頭媽、本頭公媽等,攝及到男性英靈與女性英靈,一般以男性英靈較多,其形像有的是華僑先驅或泰人土著,類似台灣的義民爺或王爺崇拜,認為這些英靈已被封為神來守護地頭。女性英靈單獨崇拜的本頭媽較少,有些學者將單獨祀奉的本頭媽視為本頭公的配偶神,這是不恰當的說法,實際上本頭媽有異於本頭公,有著不同的信仰來源,如泰寮邊界有一座奉祀因戰亂飄流過來寮國公主的水流屍,其廟名卻是「本頭媽」,類似台灣的「水流媽」,可見泰國華人也將這一類的亡靈崇拜也歸納到「本頭公」與「本頭媽」的系統中24。

泰國的本頭公與本頭媽混合了華人好幾種不同的崇拜系統,其來源相當的複雜,其神話傳說也各自不同,如號稱最古老的本頭公廟是位於曼谷大羅斗圈一帶的火車站後面,傳說是福建人於 1786 年興建的暨南廟,是因溪中有塊木頭流到此地後不動,人們好奇,將木頭刻成神像供之,稱為「本頭公」25。此種說法增添了本頭公崇拜的變異性,是指流水木頭所刻成的神像,推翻了本土公與地頭公的說法,或者可以視為本頭公多種起源之一,各種不同祖籍所傳承的本頭公在形式與內容上有不少的差異,如海南人在洛坤發財埠的瓊州公廟,主神稱為本頭爺爺,不同於一般的本頭公,位於素叻它尼府巴卡開的瓊州會館,創立於1851年,其主神稱為本頭三仙爺爺,可能類似於潮州人的三山國王信仰。素攀府的石本頭公廟是另一種奇特的來源,廟中的石本頭公原為印度教的毗濕奴神,已有百年歷史,華人視為本頭公來加以奉祀26。

因本頭公傳說不同,在造型上各自不同,也有以當地泰人土著的形像來造神,以華人造像者為多,主要有文身與武身兩種造型,手中大多握著如意,大約等同於王爺的形像。泰國有不少本頭公廟奉祀的是本頭公媽,即本頭公與本頭媽,如那空沙旺寺的本頭古廟,正殿奉祀本頭公媽,對聯云:「本頭長鎮三河麗,公媽並尊萬姓歡。」烏隆市的本頭公媽廟的對聯云:「本頭聖顯德被生民蔭合眾,公媽英靈恩施社稷慶平安。」將本頭公與本頭媽合祀,發展成配偶神,類似城隍爺搭配城隍夫人,顯示這種帶有官職的地頭神,是以夫妻和合的形像來守護地方。筆者第一次參觀時,發現本頭公拿的是如意,本頭媽拿的是寶劍,原先誤以為是廟公裝錯了,後來參觀其他廟發現本頭媽常以武身來造型,不同於城隍夫人的形像。這種武身女神可能受到陳靖姑信仰的影響,如曼谷石龍軍路的本頭媽廟的對聯云:「普濟慈航百蠻叨母德,恩深貫舶三奶信婆心。」

24 鄭志明,<客家社會大伯公信仰在東南亞的發展>(《全球客家地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3),頁 43。

25 許雲樵,<大伯公、二伯公與本頭公>(《南洋學報》7 卷 2期,1951),頁66。

26 同註釋 3,頁 218。

泰國也還保持有未轉化為本頭公與本頭媽的人鬼廟,如北大年市區的林姑娘廟,建於 1852 年,傳說明萬曆年間潮州府惠來縣的林乾道率眾為海盜,因官兵鎮壓,移居泰國北大年,被女王招為駙馬,變服易俗,與土著一起拓荒墾植,林姑娘是林乾道的妹妹,從潮州來到北大年勸兄返回故里,不聽,上弔死諫,當地人奉為神明,以其自縊的蔬果樹枝刻為神像,加以供奉,後華僑鑾三立等人籌款建廟名為靈慈聖宮,稱其為靈慈聖母。這種人鬼廟是對亡者的英靈崇拜,也因其聖顯的事蹟,獲得民眾的香火崇拜,因其忠貞孝義的行為,也可以晉位為神,具有神境的性質,已非單純的鬼境。泰國也有福建人蓋的土地公廟,如素叻它尼府班多路的順福宮,1911年為福建移民所建,廟側設有福建會館,其主神的地位很曖昧,稱為「屬府王爺」,不是單純的福德正神。泰國少專屬的鬼境與祇境的廟,主要的原因在於一般神廟前設有天地父母壇與龍柱,象徵了祇境與鬼境的安置,天地父母壇作為供奉皇天后土的所在,是對天神與地祇的崇祀,龍柱則可以作為普度時招請鬼魂的神聖物,同時具有著安頓鬼魂的作用。

泰國華人的神廟,除了本頭公外,流傳著各式各樣的神明,著重在神境的建構與神祭的活動。這些神明雖然都來自於華人原鄉固有的崇祀,但是在異地的發展過程中卻保有其獨特的文化景觀,與原鄉或其他華人社會有相當大的出入,是值得深入的研究。高偉濃將泰國華人社會的神明分為四大類:一、顯神,二、女性神,三、放浪諧謔神,四、民生神27。其分類已相當細緻,掌握到泰國華人特殊的信仰文化,來自於通俗小說的神明頗為流行,有其特有歷程。根據其信仰的發展歷程,本文作以下的分類:

第一類、華人社會大傳統下的顯神:是指民間普遍崇祀且被官方認同的神明,這一類的神明跨越了族群的分類意識,是華人能共同接受的信仰大神,這些大神有的來自佛教,如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泰國境內有不少中式佛寺,如曼谷然那哇區的普門報恩寺,規模相當宏偉,已成為華人朝聖禮佛的勝地,曼谷石龍軍路的龍蓮寺,建於1871年,是屬於大乘禪宗的寺院。泰國有些中式寺廟稱為佛教社或念佛社,如曼谷巴隆孟路的蓮花佛教社,主祀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地藏王菩薩等。觀世音菩薩雖然歸納為佛教,但早已成為民間崇祀的大神,如曼谷帕賽路創建於1888年的觀音古廟,沒有出家的僧尼,是民眾共同祭祀場所。泰國最多還是從民間自行發展的各種大神,如曼谷達撓路創建於 1834 年的大老爺宮,主祀玄天上帝,是古代北方星宿崇拜,被納入到道教信仰之中,但依舊是民間頗具香火的神明,該宮稱為玄天上帝古廟,其善男信女包含各個族群的華人,也有泰人視此廟為虎神廟而前來拜神求籤。曼谷石龍軍路創建於1892年的關帝古廟,主祀關聖帝君,也是華人跨越族群的主要崇拜對象。泰國的媽祖崇拜主要是從海南、潮州等地傳入,稱天后聖母為「七聖媽」,如曼谷石龍軍路創建於1851年的七聖媽廟,是海南人集資興建,曼谷邁的集路創建於1883年的七聖媽廟,是潮州人集資興建。

第二類、從大傳統演變而成的特殊海外華人信仰神明:有些在大陸原鄉不是顯赫的神明,在泰國與東南亞地區反而大為流行,最著名的是九皇與八仙。九皇崇拜源自於古代的北斗星宿崇拜,發展出道教斗姆生九皇的信仰,民間有九皇會的活動,主祀九皇大帝。曼谷邁滴集路創建於1893年的新興壇,奉祀九皇佛祖27高偉濃,《東南亞華人信仰諸神考》(曼谷:泰國大通出版社,2001)。

與斗姆,泰國九皇信仰有著神話性的變異,認為九皇佛祖是王母娘娘的兒子,下凡幫助明朝抵抗滿清的入侵,因計劃洩露被清人殺害,屍體盛入陶罐丟入海中,後陶罐漂到福建被漁民撈起,打開蓋子,靈魂方能返回天廷,清王朝得知此事,為安撫民心,下令建廟祭祀九皇28。九皇崇拜在泰國華人社會相當流行,發展出九皇齋節,在農曆八月底到九月九日善男信女要白衣素服與食素,其儀式相當隆重與盛大。雖然八仙故事在傳統社會相當流行,但是有呂洞賓的孚佑帝君廟,少奉祀八仙的廟。曼谷帕拋猜路創建於1902年的呂帝廟,是延續了道教孚佑帝君的信仰傳統,近年來發展出不少供奉八仙的神廟,如明燈善壇、明心善壇、明福善壇等,將家喻戶曉的道教神仙故事轉而成為神廟祭祀的主神,渴望以其神通法力來救度眾生。

第三類、從原鄉傳入的鄉土性神明:相對於大傳統的顯赫神明外,華人社會也保有著不少來自於原鄉的地方性質的神明,大多只流傳在同鄉間的共祀上,信仰的規模比較小,影響力也有限。由於泰國潮州人為數眾多,其鄉土性的神明香火鼎盛,主要有二,即宋大峰祖師與何野雲祖師,都是地方性修成正果的鄉土人物崇拜,宋大峰是佛教禪師民間化的崇拜,傳說是宋代人,考中進士,任浙江省紹興縣令,棄官歸依佛門,法號大峰,從福建省徒步至潮陽北山,落腳於古廟,發起修建橫跨練江的和平橋,常親自殮葬無主屍骨與廣施醫藥,鄉民感念其功勳,死後私謐為「忠國大師」,墓地稱為「宋大峰忠國大師墓」,設「報德堂」祭祀。1897年潮陽縣和平鄉人馬潤,從故鄉攜帶大峰祖師塑像,在上設壇供奉,後信徒日眾在石龍軍路振南戲院後面建蓬寮作為廟址,效法大峰祖師收歛無主屍骨,1910年在帕拋猜路建立大峰祖師廟,亦稱報德堂,也分靈到泰國各地。何野雲原名為柯逸,傳說是元末陳友諒的軍師,戰敗後浪跡天涯,隱居潮陽,以看風水與卜卦測字為業,後在福建九宮山慈惠寺參禪修行,在河南省岐山講道說法,死後被鄉民尊為神,在歧山建廟,尊奉為龍尾爺,也成為潮州地區民間供奉的神明。曼谷石龍軍路創建於1843年的龍尾古廟,奉祀龍尾聖王及夫人,後來泰國德教會與蓬萊閣等以何野雲為主神,擴大了其信仰傳播。六坤府北浪縣創建於1956年的廣靈廟,是福建人的廣澤尊王崇拜,一般稱為郭聖王、聖王公,傳說為牧童羽化成神,顯靈護佑地方,以南安縣鳳山寺為祖廟。烏泰它尼市創建於1971年的水尾聖娘廟,為海南人的鄉土神水尾聖娘,被漁民視為守護神,其地位不亞於媽祖。

28 同註釋 27,頁 29。

第四、通俗神話渲染下的靈力型神明:海外的華人社會有著濃厚小傳統的文化色彩,通俗小說與戲曲對民眾的信仰影響甚大,以神話性的靈驗事蹟而廣為流傳,如《西遊記》的孫悟空在大陸或台灣少有專祀的廟宇,在東南亞卻經由分靈崇祀不斷地擴散發展,在泰國有不少齊天大聖廟。這些廟大多有乩童等巫術活動,為新建的神壇,其神格也不太統一,如曼谷拉瑪四路的大聖佛祖廟,稱孫悟空為佛祖。吁隆府烏太它尼市的齊天大聖壇,維持小說中的神號。哪吒出現於《西遊記》與《封神演義》,在福建與台灣被視為中壇元帥較為流行,泰國的哪吒崇拜大約起於 1960 年代靈媒的渲染,如那空沙旺市的哪吒太子古廟,其實不古,是這個時期所創造,因其靈驗而向外分靈,其神壇也有逐漸擴散的趨勢。這些由靈媒所指示的神明,有些很難考證其真正的出處,如素叻府新市的海太子廟,一說是《西遊記》中變成白馬的海龍王三太子,一說是哪吒三太子。曼谷然那哇區的紅雲老祖公廟,其主祀的紅雲老祖不知何方神聖,出自何部小說或戲曲,其對聯云:「紅雲呈瑞色福蔭萬民同敬仰,老祖現慈祥德庇百姓祀虔誠。

四、國華人社會的宗教團體

華人的民間信仰不只是神明的崇拜,重點還是在祭典的迎神賽會上,舉辦各種大小型的宗教法事,讓民眾在進香奉祀的過程中,得到儀式性的精神安頓。人們渴望神明的顯靈,相信各種介於人與鬼神之間的巫覡或靈媒,具有感通鬼神的能力,上達民意,下傳神旨,能預言吉凶禍福,能為人除災治病,帶有著半人半神的特質,成為人與鬼神交通的重要橋梁與媒介29。民間信仰與西方宗教觀念最大的不同,是帶有著強烈的巫術色彩,將宗教與巫術混雜在一起,在祈禱、獻祭等宗教活動中帶有巫術的活動,在降神交感的神祕經驗中,對神明信仰的認知與實踐則屬於宗教的領域30。

巫覡以其神人交通與感應的特殊地位,帶動了民間信仰傳播的風潮。泰國的乩童引發了神壇林立的擴散現象,可是組織能力較為薄弱,未能帶動出新的宗教運動。真正推動泰國華人新的宗教運動,是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傳入的扶鸞形態的靈媒,在強烈代天宣化的宗教使命下,發展出一些自成系統的宗教團體,比較大的有三大支,即「泰國佛教眾明慈善聯誼會」、「泰國蓬萊聯閣總會」與「泰國德教慈善總會」。

29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頁 105。

30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頁 62。

31 林國平,《閩台民間信仰源流》(福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頁 312。

扶鸞或稱扶乩,是一種降神的巫術,不同神靈附體的跳神乩童,是以文字書寫的方式來獲得神明的啟示,來預言吉凶、開示符方、傳經勸世等,帶有著濃厚神道設教的色彩31。清代扶鸞闡教運動已在大陸如火如荼的傳播與發展,到了民國初期出現了不少大型的扶鸞教門,與其他民間教團合流,蔚成新的宗教運動,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華人移民轉進東南亞,以復興中國文化作為號召,強調神道設教弘法利生的功能,指出神明本著濟世救人的悲願降臨人間,以尊孔崇儒的教化主張,以宣揚道德的神聖使命,會聚出傳播與弘揚的能量,在泰國的華人社會裏發展出新的宗教運動。

這三大系統的鸞堂組織發展模式相類似,是以地緣的擴散方式,在泰國各地紛紛設立形態相近的鸞堂,每一座鸞堂原則上都是獨立的組織體,但是與其他友堂在信仰上是一致的,經常相互聯誼與交流,總會是一種聯誼性的組織,但對該系統在泰國的發展有引導性的作用。這三大系統的差別,主要還是在基於信仰主神的不同。蓬萊閣系統有近三十間鸞堂,閣名是依創立的先後排序,第一間鸞堂在1950年代創立於萬佛歲府攀通縣本頭媽埠清峰洞的蓬萊一逍閣,接著尖竹汶府灣繞縣設立了蓬萊二逍閣,羅勇府宮縣設立了蓬萊三逍閣,最近設立的是素叻府直轄縣萬隆區的揚德善堂蓬萊廿八逍閣。其主神為何野雲祖師,其他供奉的神明有東王公、釋迦牟尼佛、太上老君、宋大峰祖師、懷安祖師、華陀祖師、觀世音菩薩等32。眾明慈善聯誼會系統有近五十間鸞堂,或稱為明系善壇,這一類扶鸞的善壇,以「明」字為首,在信仰內涵上也是一脈相傳的,其主神為八仙祖師,大多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所設立的,1962 年成立的素叻府直轄縣萬崙府的明妙仁心善壇,排名第三十三,近四十年來發展較為緩慢,增加十多個善壇而已。這一類善壇除了扶鸞宣教外,也重濟貧解困與救災恤難等工作33。

泰國德教會是最大的鸞堂系統,目前結盟的有七十多座閣,還在發展中,以「紫」字冠首,為紫閣一系的神廟組織。其主神為柳春芳、楊筠松、張玄同、吳夢吾、何野雲、宋大峰、呂純陽、張三丰等師尊,其他供奉的神明有玉皇大天尊、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祖、地藏王菩薩、張道陵祖師等。1947年由潮州傳入,林金坤等人在曼谷嵩越路成立泰國第一閣紫辰閣,後黃是山、李世煥等人協助各地紫閣的成立,1979年有鑑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德教總會的設置,籌組泰國德教慈善總會,其宗旨是領導全體德教紫閣團結,建立共識,提倡道德精神,淨化人生,創設養老、醫院、學校等,配合公益,促進文化,落實慈善救災恤難等善業。此系統近年來發展相當快速,有不少新閣的創建與加盟,彼此間的聯誼相當頻繁,廟宇多極為宏偉,配合節慶舉辦各種法會,成為各地華人新的信仰中心。德教紫閣大多是以慈善方式進行社團的經營,著重於救濟貧苦、賬災恤難、贈醫施藥、興學助教、弘揚文化、施棺殮葬等社會福利慈善工作34。

32 《蓬萊五逍閣慶百台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曼谷:泰京蓬萊五逍閣,1998),頁27-41。

33 《萬崙明妙仁心善壇真玄台擴建落成揭幕特刊》(泰國素叻府:萬崙明妙仁心善壇,1997),頁24。

34 鄭志明,<泰國德教會的發展>(《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內政部,2003),頁 287。

有的紫閣已成為泰國有名的善堂,如名為紫微宮的世覺善堂,是曼谷四大善堂之一,除了常年性的宗教活動外,其宗旨為設醫院與贈醫處辦理贈醫施藥,免費為貧苦病黎服務。設山莊、闢義塚,免費收埋貧苦身故者。贊助教育機構,倡辦學校,互助貧苦學童。賬災恤難,辦理救濟水災、火災及其他各種災難35。泰國是佛教國家,信奉上眾部佛教,無論是在城鎮或村落佛教寺院一直是社會與宗教生活的重心。也有些鸞堂系統,以佛祖作為師尊來扶鸞宣教,如1858年創立於佛統府坤西施縣柳萊的「保宮亭佛堂」,其主神為光天佛祖,分壇十數地,不同於正統佛教,有其獨特的拜佛法:左手為陽,指光天化日,右手是陰,如月隨日,一下左手先,二下右手,三下左手起,四下右手起,來合左手,然後如前36。這些鸞堂為了生存常以佛教自居,也與泰國佛教維持友好關係。真正中國佛教僧侶與寺院也大約在十九世紀傳入泰國,較著名的是禪宗的續行法師,於1862年南渡泰國傳教,初期在曼谷耀華力路的觀音宮講經說法,被當時五世皇朱拉隆公陛下封為華宗大僧長,相當於華人僧侶的僧王,賜其僧爵為拍亞莊真旺三昧智越。1871年在曼谷石龍軍路創建龍蓮寺,是現存歷史最久的中式禪院,也開啟了中國佛教在泰國傳播的勢力。龍蓮寺的建築結構,是以潮州開元寺為模本,寺前有一聯:「開宗傳續,元始修行」一聯,首字為「開元」,尾字為「續行」,點出續行法師的傳承法脈。

泰國華宗大乘佛教的勢力原本不大,主要還是以龍蓮寺為中心,雖然收了不少小沙彌,但長大後還俗者亦多。佛寺主要還是靠華人的捐獻與供養,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還是走通俗的路線,讓民眾能自由地禮佛與求籤。龍蓮寺隸屬泰國宗教事務廳管轄,其盛大節日,泰皇要親臨或派代表主持上香禮儀。目前該寺的住持是第九代的仁晁法師,是泰皇御賜的華宗副大僧長,創立龍蓮中學,設立教育基金,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業,帶動佛教中興的景象。推動華宗大乘佛教勢力的擴大,是第六代御封華宗大僧長普淨法師,其僧爵為拍摩詞康那莊真達摩三昧智越,1959 年聯合泰國僑界首長與護法善信,在曼谷然那哇區籌建普門報恩寺,1960年12月 5日舉行破土奠基,1971年才精工完成泰國最具規模壯觀的大型中式佛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祖祠殿、巴博學法堂、圖書館、華藏堂、莊嚴堂與華宗僧務委員會辦事處等,每年舉行多次的大型法會,每月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晚上開放讓信眾上殿誦經、禮佛、繞佛等修行活動,也經常舉辦各種講經活動,成為泰國最大的中式佛教中心,每年依止出家的僧彌有數百人,皈依三寶者數千人。目前住持為御封第七代華宗大僧長仁得法師,二十一歲在北碧府洛梗埠普仁寺出家,1988年在印度拉達克高原,禮敬金剛乘法王那提拉古活佛,承嗣密宗大法,受任金剛祖師,從此,發揚顯密兩宗互融教義,經常赴世界各地巡迴演講,前來依止求度者愈多,每年暑假舉辦學生短期出家活動,將泰國佛教事業帶上高峰,近來在泰北清萊府籌建新道場,有萬佛慈恩寺、四眾修行所、佛教學院、民眾學校、高齡學佛院、佛教墓塔山莊等,將是泰國最大的佛教勝地。

35 《泰國世覺善堂成立三十六週年紀念特刊》(曼谷:泰國世覺善堂,1997),頁 314。

36 《保宮亭三寶塔諸佛菩薩降鸞聖謂乩文》(泰國:保宮亭,1978),頁 7。

泰國華人社會活動力最強的宗教組織則是來自台灣的一貫道,一貫道源自於中國大陸,二次世界大戰後往台灣與海外發展,1949 年已有西南地區的一貫道進入清邁,發展出一些據點,同時香港寶光一系也在泰國設立佛堂,大多是零星勢力,未成氣候,直到1970年代後台灣一貫道各組支脈的湧入,經過70、80年代的奮鬥,90年代以後已成為泰國華人社會最具規模的宗教團體,其爭取的信徒不只是華人,還深入泰人社區。根據林萬傳(慕禹)的《一貫道概要》,對一貫道在泰國發展的情形作了簡述37,茲整理於後來做討論。

一貫道是大陸民間宗教的一支,1930年代在張天然的領導下大為盛行,40年代遍及大陸各省,道場林立,二次大戰後從上海、天津、南京、常州、哈爾濱、安東、寧波、成都等地傳入台灣,其組線與支脈相當龐雜,形成百家爭鳴的蓬勃景象。解嚴以後有一貫道總會、天道總會、彌勒大道總會等的設置,但是各組線仍是獨立的運作體,發展自己的道場與道務,尤其在海外發展,形成了空前的盛況,在泰國更為蓬勃興盛,各組線都有相當不錯的成長,其中以韓雨霖(1901-1995)老前人領導的發一組各支脈的發展最為突出。發一組源於一貫道的天津道場,在台灣以韓雨霖為總領導人,以埔里天元佛院為總道務中心,其下前人輩出支脈繁盛,這些支脈在泰國的發展情況如下:

1.發一崇德:由陳鴻珍前人領導,有點傳師六百多位,佛堂一萬多間,以草屯光慧佛院為道務中心。1978年在曼谷成立泰德堂,迄今已成立五十府的道場,設立一百多所的公共佛堂,以佛統崇德佛院為總堂,分成五大區域開辦道務,第一區曼谷區有二十多所公共佛堂,第二區佛統區有十多所公共佛堂,第三區東區有三十多所公共佛堂,第四區東北區有二十多所公共佛堂,第五區北區有四十多所公共佛堂。

2.發一靈隱:由李鈺銘(1912-1983)前人領導,現任前人李惜琴,以三峽靈隱寺為道務中心,有點傳師一百八十多位,佛堂四千多間。1980年在曼谷成立佛堂後,積極往泰國各地發展,道務中心為北攬龍德堂,重要的公共佛堂有:曼谷白陽聖宮、天中堂、德和堂、宏仁堂、素叻孔廟、恩德堂、成功堂、八吞他尼府蘭室宏道宮、黎府天仁堂、清邁繼聖堂、廣智堂等。

37 慕禹,《一貫道概要》(台北:一貫道總會,2002),頁 156-167。

3.發一天元:由張玉台(1910-1990)前人領導,有近三百名點傳師,佛堂五千多間,道務中心為三芝屏山天元宮。1981年在曼谷成立泰和堂,後擴大改稱聖宗佛院,為其道務中心,傳播泰國各地,也是大的支線,重要的公共佛堂有:曼谷太和堂、道光堂、菩圓堂、聖慈堂、聖佛堂、北柳府慈佛宮、沙旺隆宏堂、春蓬春暉堂、董里府什田彌勒佛院、北標府天仁堂、清邁煜德堂、烏洞常德堂、北攬坡廣德堂、河艾彌勒殿等。

4.發一慈濟:1948年天津張琴(1900-1966)前人來台發展,佛堂主要分佈在高屏地區,其他各縣市也有道場,道務中心為佳冬慈濟堂。1982年在曼谷成立泰音堂,往各府發展,重要公共佛堂有:班武里縣聖德堂、洛神府曾里慈惠堂、通拍奔府崇德堂、南邦府仁德堂、彭世洛菩提堂、披集府慈音堂、叻武里府萬象同心堂等。

5.發一天恩:由祁玉鏞(1916-1992)前人領導,有點傳師八十多位,佛堂六百多間,道務中心為木柵天恩宮。1984 年在曼谷成立承揚堂,有六十多間佛堂,主要在曼谷、合艾等地,其次是柯叻府、羅勇府、猜奔府等,重要公共佛堂有合艾圓勤堂、柯叻馥恩堂、羅勇府曼長縣恭恩堂、彭世洛府潔和堂等。

6.發一天恩群英:是天恩的分支道場,成立於1987年,道務中心為中和市崇恩佛堂,有點傳師十八位,佛堂四百多間。1989年在泰國東北部耶梭通成立聚德堂,往各地發展,1997年建立南蓬觀音佛院,是一貫道在東北部規模最大的公共佛堂,全泰國有十多個府設有公共佛堂與家庭佛堂共六十二間,有二萬多名道親。

7.發一慧音:1949年河南開封劉明德(1911-1985)前人來高雄設堂,後成立慧音堂為道務中心,佛堂主要分佈高雄、台南一帶,有點傳師七位,向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發展。1989年在曼谷成立慧恩堂,重要公共佛堂有素攀慧慈堂、踏昌慧禮堂、合艾慧合堂等。

8.發一同義:1947年河北寧河劉全祥(1909-1972)前人來台南設堂,現由崔盛德領導,以台南、高雄、屏東為核心,也向全省各地發展,道務中心為台南新化同義宮。1990年在曼谷成立聖育堂,重要公共佛堂有馬哈猜聖智堂、北攬坡府那空沙旺聖宏堂、元六府聖達堂等。

9.發一德化:由林廷材(1890-1960)前人領導,後由翁水生(1928-2001)掌理,佛堂主要分佈於嘉義、台南、雲林、新竹、桃園等地五百多堂,點傳師四十多位。1995年在曼谷成立謙德堂,重要公共佛堂有加拉信明志堂、阿那乍能推恩堂、烏隆隆宏堂等。

10. 發一奉天:由徐燕妹(1916-1994)前人領導,佛堂主要分佈在新竹縣、新竹市、桃園縣等地有二百多間,點傳師九位,道務中心為新竹市奉天宮。1998年在泰國北部清邁成立佛堂,因地步較慢,正在發展中,已設有三所佛堂。

11. 發一慈法廣濟:發一慈法由張瑞青(1893-1971)前人領導,佛堂主要分佈在屏東、高雄、台南、嘉義等地三千多間,點傳師八十多位。廣濟為分支道場,由雷連珍掌理,道務中心為林園廣濟宮。1988 年在曼谷成立天雨堂,在烏隆府成立善德堂,各地快速發展,重要公共佛堂有烏隆普濟宮、橫逸府德普宮、清萊府德志宮,武里南府善濟壇等。

除了發一組各支脈在泰國的蓬勃發展外,台灣一貫道的其他組線也積極地在泰國建立據點,來開荒宣教,雖然不如發一組的勢力龐大,但也取得可觀的成果,擴大一貫道在泰國的宗教勢力。各組線的發展情況如下:

1.乾一組:1947年天津乾一堂派聞道弘(1913-1962)前人來台宣教,後由趙煜崑掌理,佛堂主要在台北地區五十多間,點傳師二十多位,道務中心為中和禮智堂。1974年在泰國成立明善堂,是台灣一貫道在泰國開荒的先驅者,但是勢力不大,共有四間佛堂。

2.興毅組:1947年天津興毅壇何宗好(1906-1988)前人率領道親多人來台辦道,數年間擴及全台,1959年成立興毅理事會負責道場決策,其下共有三十一個理事單位,現整合成五大支脈,海內外佛堂二萬多間,點傳師四百多位。1970年中期在曼谷成立佛堂,現已傳遍泰國各地,有百多間公共佛堂,是繼發一組後勢力最為龐大的一支,以曼谷的孔孟忠道院、合艾的興善堂為主要道務中心。

3.安東組:1949年安東敦厚壇派柳人漢(1915-1978)、高金澄等人來台,以新竹為基地,向台北、中南部發展,道務中心為新竹宏宗聖道院,佛堂五百多間,點傳師五十多位。1980年在泰國成立宏泰堂,於合艾、烏隆、柯拉、清邁、清萊等府設立據點,共有九個府道務,十八間佛堂,近六千名道親。

4.基礎組:源於上海基礎壇,因來台開荒的前人多,後整合出三大分支,即張培成的基礎忠恕,下有十二單位的前人,三百多位點傳師,四千多所佛堂,道務中心為龜山忠恕道院。黃自然(1917-1999)的基礎天基,下有三單位的前人,七十多位點傳師,四百多所佛堂,道務中心為三重市天基聖堂。蔡進木(1913-1991)的基礎天賜,有二十多位點傳師,四百多所佛堂,道務中心為造橋天賜佛院。基礎忠恕 1980 年在曼谷成立洪氏堂,現有曼谷泰光堂與泰明堂等公共佛堂。基礎天基1989年在曼谷成立泰元堂,開出四個府十多所佛堂,重要的有:甘烹碧泰府堂、武里南府普泰誦縣泰貞堂、春蓬泰德堂等。

5.寶光組:源於上海寶光堂,在台分支眾多,傳入泰國有四大分支。陳文祥(1906-1988)的寶光崇正,有點傳師一百多位,二千多間佛堂,道務中心為太平崇正寶宮,1983年在曼谷成立天理佛院,有數十所佛堂。王美玉(1902-1999)與唐和勇的寶光元德,有點傳師四十多位,一千多所佛堂,道務中心為龜山元德寶宮,1983年在曼谷成立泰德堂,往泰南與泰北發展,有一百多所佛堂。林夢麒(1910-1967)的寶光紹興,現由柯焜玉領導,有四十多位點傳師,四百多所佛堂,道務中心為台中市德源堂,1985 年在曼谷成立佛堂,傳入素攀、合艾等地。呂樹根(1919-1982)的寶光建德,現由林再錦領導,下有十五個單位,一百七十多位點傳師,六千多所佛堂,1990 年在北攬府新城縣成立天寶堂,在泰國各地發展二百多所佛堂。

6.浩然組:源於天津浩然壇,主要有二大分支,一是金寶璋(1912-1998)與牛從德(1904-1984)的浩然浩德,現由徐炎�領導,有點傳師近二十位,近二百所佛堂,1983年在曼谷成立德林堂,主要在曼谷地區發展。一是陳耀菊(1915-1990)與梁華春的浩然育德,道務中心為桃園育德講堂,有近百位點傳師,二百多所佛堂,1988年在曼谷成立泰鴻堂,開出四個府的道場。

7.天祥組:源自天津天祥壇,由劉懋忠(1901-1988)領導,吳水鍊(1918-1992)續之,有點傳師三十多位,三百多所佛堂,分成二支,一支以台北市文山區明德佛堂為道務中心,一支以台北市中山區吉雲佛堂為道務中心。1985年在曼谷成立張氏堂,向南發展至合艾、勿洞等地,向北傳至清邁、清萊等地,重要佛堂有曼谷凝志堂與合艾吉善堂等。

8.常州組:源於江蘇常州博德堂,由徐昌大(1922-1989)領導,顧愛珩續之,從台南發展到全台,有點傳師一百多位,一千多所佛堂。1988 年在曼谷成立慈德堂,往北部清萊等地發展,設有立德堂。

以上各組線大多是其十八代祖師張天然於1947年歸空後,接受師母孫素真的領導,俗稱師母派,師母歸空後,各線獨立運作,未有新的領導中心。1987年合法化後成立了一貫道總會,聯結師母派的成員,是一貫道大型的聯誼性組織。2000年籌組了泰國一貫道總會,聯合以上各個組線,三月在曼谷成立,各組線前人與代表三千人與會,由泰國國務院內政部常務次長主持,一貫道與泰國政府保有著合作互助的關係。除了師母派還有俗稱師兄派的正義輔導委員會,於1948年在杭州成立,由孫錫�J、徐衡甫、董玉泉、張振忠等道長,擁護劉師母與師兄張英譽為領導人,仍以師尊名諱辦道。該組織有成員多人來台發展,道場廣設,有點傳師五百多位,一千多所佛堂,其分支另組天道總會,也各自到泰國發展。號稱師母代表的王好德,成立彌勒大道總會,發展到六十多國,在日本、印尼等地勢力龐大,泰國也有百所以上的佛堂,目前正建設大型佛堂作為泰國道務中心。

五、結論

由於時代的演變與教育因素,泰國新生代華人有逐漸泰化的趨勢,近年來泰國政府開放華文教育後情況稍有改善,加上華人社團的林立,各種聯誼與慈善活動,多少深化對華人文化的感情與認知。但是在泰國廣大鄉村聚集的華人,其文化資訊更為薄弱,主要還是靠宗教的信仰活動,來強化其對原鄉文化的認同感情。可見,宗教有助於華人社會的薪火相傳,不致於快速亡佚。

華人的中式寺廟,可以作為信仰的精神支柱,以各種節慶與法會活動,進行社群的聯誼與交流,常成為華人社交活動的中心,不僅保留祖籍原鄉的認同,也強化在泰國新地緣的我群意識,在共同的祭典中強化彼此的文化認同。加上寺廟的各種慈善活動事業,重新整合華人社會的財力、人力與物力,在共同的神聖使命下,展現出集體的理想實踐。

鸞堂、佛教與一貫道的興盛,推動出新一波的宗教運動,其積極性的宣教使命,有助於中國文化的復振與再興,不只是提供新的膜拜場域,同時是信仰的再教育中心,以通俗易懂的教義將民眾帶入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情境之中,加上這些宗教團體熱衷於華文教育的推動,可以減緩華人泰化的速度,甚至可以促進泰人的華化,有助於華人與泰人之間更多的文化交流。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