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的中國的姓氏文化

作者:  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05日

講究的中國的姓氏文化

中國人的姓氏,經過幾千年來的發展演化,從原先一種單純的民族遺傳標誌,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源流而活躍起來。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歷史文化傳承的國家,很多人都沒有去真正瞭解過,其實中國的姓氏文化好有講究。

中國的姓氏是從“上古八大姓”發展而來,不管姓氏如何改變,對中國人而言,取名自古就是人生大事,因為父母的期許、家族的延續、歷史的演變、文化的重量、所有的一切都濃縮於此。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我們的漢字,不僅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而且其整體結構感和不同的寫字風格,也是漢字的精髓所在。最重要的是,它的美是來自於我們在不同意境當中對其的解讀,因此,由漢字構成的我們的人名,也美得與眾不同。

孟子

如:孟子,名軻,字輿,這兩個字都與車有關,當時“車”是比較高端的啊,“軻”字有車軸的意思,用現代人的理解來說,就是棟樑之意了;曹丕,字子桓,丕、桓都有宏大的意思,是希望他將來建立偉業;杜甫,字子美,寓意是你比我還要美;韓愈,愈的意思是超過,所以韓愈字退之,一進一退表現了他的謙虛之道;陶淵明,本名“陶潛”。潛的意思是隱藏,又有《易經》中:“潛龍勿用”字“淵明”,取的是《易經》:“或躍於淵,無咎”的意思;李白,李花怒放一樹白,非常具有浪漫色彩;張九齡,字子壽,子壽是“童子之壽”的意思;李賀,字長吉,寓意吉祥。

在古人看來,金木水火土既是組成世間萬物的元素,也是一種狀態,它們相生相剋,十分微妙。利用“五行相生”取名最早可追溯到唐開元年間,大族博陵崔氏的子弟崔鎮,就給自己三個兒子依次取名為:崔潯、崔澄、崔漵。因為崔鎮的“鎮”是金子旁,按照金生水的原理,兒子們的名字就成了一片汪洋。

到了宋代,五行相生取名法日益流行。西元1130年 9月的一天,可把理學家朱熹的父親朱松糾結壞了。依照“木生火”的原理,朱松名中有木,孩子的名裏一定得有火。但他並沒有用帶有火的字,反而用了四點水的“熹”字給孩子命名,這看起來有些無厘頭,實際上是一舉兩得。古代的四點水讀為火,一些表示加熱的漢字如“蒸”、“煮”都用四點水作為部首。“熹”字五行屬火,有熾熱之意,而朱熹五行缺水,朱松巧用“熹”字,既使木生火的順序得以保持,同時又給兒子的命裏補了水,真是思慮周全。

在中國古代還有一種取名方式,就是代表家族延續的字輩取名。字輩是中國傳承一千多年的重要取名形式。輩分的字譜又稱昭穆、字派、行派,用以表明同宗親屬、家族世系、血系秩序的命名字輩排列。輩分序昭穆古已有之,昭穆為我國宗法制度,即宗廟或宗廟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東晉南朝時期,一些望族子弟就競相以字輩命名。有的家族還有字輩詩,如雲陽懷德堂以《殷氏宗譜》規定二十一世以“世嘉懋俊泰,學道在新民,傳家惟忠厚,同發萬年春”為譜名。字輩詩並不是胡亂堆積,而是含有深義,教育後代。有的字輩詩就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史,希望子孫後代不忘根本。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基本已經丟棄字輩取名的方式了。但字輩文化作為姓氏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追根溯源的歷史依據。

中國的歷史上,聖賢輩出,並非只有當代喜歡參考前人的名字,古人也有這一傳統。歷史上有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受到大家的追捧與敬仰,因此名字以先賢為參考,一為表見賢思齊之意,二是表達對聖人的尊崇與敬重。像華夏先祖的名字:堯、舜、禹、虞、湯等,就常在古代文豪的名字中出現,比如:劉禹錫,近代名人:張敬堯、楊希堯,國畫大師李慕白等等不勝枚舉。這樣的名字表面上是對先人的致敬,實則是對中華文化的敬仰,因此名字往往有一份文化的氣韻所在。

中國的姓氏文化,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一種文化傳承,在很多家族的家譜中,都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發展。所以說,其實一個名字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講,真的是意義很重大啊。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