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家譜與祠堂

作者:宗族影片號 發表于 文化  來源:最鐵資訊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6日

宗族文化--家譜與祠堂

姓氏家譜是以文字和表譜等形式,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蹟為主要內容的家族史籍。姓氏家譜是以本家族子孫一代一代血肉之軀環環緊扣的生命鏈條,是血脈貫通、宗親相連的一條永世割不斷的血緣紐帶。姓氏家譜在各個歷史時期發揮過不同或相似的作用。

商人的牒記,載有祖先父兄死去的忌日。每逢忌日,商人要進行祭祀,並且禁止喝酒作樂,目的是緬懷先人的優良品德,不忘養育之恩,也就是使老有所敬,賢有所尊。這種敬老尊賢的遺風,至今還是我們中華民族需要發揚的傳統美德。

就現代社會而言,姓氏譜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有益的、合理的家訓、家規、格言,例如:贍養老人,要求兄弟和睦,不許辱罵毆打尊長,禁止酗酒、賭博、嚴禁砍伐祖墳林木和村頭風水林的行為,諸如此類,對社會秩序的安定,甚至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均有一定作用。特別是在法制、法規普及薄弱的邊遠地區,家訓、家規所起的作用就更大了。

“祠堂”一名,始見於漢代,又稱“祠廟”或“家廟”,其建築多修建在墳墓附近。宋代以後,民間立祠堂風氣流行,於是各姓祠堂遍佈大江南北。此時的祠堂多建於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開始由於發族尚不多,便先置祠於宅中,隨著族丁的繁衍,便開始專門建起宗祠乃至支祠。祠堂是先祖崇拜與神靈崇拜的產物,是家族精神和英靈棲息的殿堂。

作為子孫祭祀、緬懷祖宗的場所,祠堂一般都有一個高雅的名稱,也叫堂號。中華民族的任何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

許多堂號的取名,源於歷史典故。正是在這一取名行為中,中國古代文化的理想價值在民間得以承認和接受,並以神聖的凝固形式的對家族後人時常起到教育和勉勵的作用。

與祠堂密切相關的另一文化載體則是祠聯。

祠聯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按內容分類,可分為尋根追祖、彪炳先賢、訓勉後人幾個方面。其中彪炳先賢、訓勉後人兩方面的內容在姓氏祠聯中佔的數量尤多。

“彪炳先賢”聯,透過記述本姓歷史名人的豐功偉績、道德文章、格言惠行,標榜先人的巨大業績,體現家族的顯赫聲望,藉以振奮家族風氣,激起後人進取,這類祠聯彙集在一起,就是一部歷史名人的簡明彙編,洋洋大觀,在引起後人自豪感的同時,促使他們奮發向上。

“訓勉後人”聯,其作用與家訓、家規差不多。這類祠聯旨在勸勉後人要珍惜本姓家族的名望,希望他們向上進取,使列祖列宗臉上有光。因此,這類祠聯的內容或描述先人昔日的艱難創業,或要求子孫守職敬業,或強調正直做人的原則,要求後人真誠善良、刻苦讀書、勤儉持家等等。

作為中國民間的祠堂,它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詮釋時代文明”。作為中國的民俗文化,它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