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與祠堂

作者:  源: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8日

家族與祠堂

家族,是指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一個社會群體,通常有幾代人。語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家族有春秋時期的晉國六卿,即趙氏、韓氏、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隋唐時期的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等。

家族,又稱宗族,是同一個男性祖先的後代世代聚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社會組織。

文明社會伊始,面對嚴酷的自然及社會的生存鬥爭,家族只能以較小的規模存在,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子、孫逐漸脫離父族另立宗族。春秋戰國以後,一個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達幾千;魏、晉、隋、唐時,個別豪門大姓甚至有上萬人。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戰國策.韓策二》:“臣之仇,韓相韓傀。傀又韓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衛設,臣使人刺人,終莫能就。”《爾雅.釋親》:“父之党為宗族。”漢班固《白虎通.宗教》:“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上湊高祖,下至玄孫,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為親,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漢書.韋玄成傳》:“宗族至吏二千石者十餘人。”《後漢書.天文志上》:“夷滅述妻宗族萬余人以上。”

中國姓氏宗族中,有這樣的特例,就是異姓同宗不同祖,合姓同宗不同祖,同姓認承同宗不同祖,比如:

一、異姓同宗不同祖。賴、羅,傅皆為黃帝子孫,原均聚居于河南地帶,各因有功于國,封地賜爵,後世子孫為體念先世創造之不易,遂以封號為姓。然盛久必衰,勢所必然,迨楚靈王崛起,先滅賴、繼滅羅,後並傅、三姓受封土地自此消滅,惟自封地開姓以來,以迄被滅、為時已久,彼此姻親關係,比比皆是。當賴被滅時,楚為恐賴人圖謀複國,殺戮至慘。雖主國政之人赴湖續建流亡政府,但國家之成立,必須具有土地、人民、主權三要素,始能存在,賴氏複國之圖,處此環境,實心有餘,而力不足,日久遂告消滅。當楚靈王大肄殘殺之時,因賴氏聚族而屠,相傳已久,家室系累,無法隨同遷移者甚多,為逃避殺戮,改依羅傅二姓者極另。其後羅國被滅,楚國殺戮如故,亦甚多改姓依附于賴、傅,傅氏被並、亦仍如此。迨局勢底定,楚國雖停止殺戮,然已歷時數代,子孫眾多,混淆不清,均未再複姓,因是三姓遂相議不通遁姻,以表示同氣連枝之意,是我賴、羅、傅自來即具有皿統關係,於此可見一斑。賴羅傅三姓在中國民族歷史上各有其悠久之歷史,故平日相見,均以“親堂”互稱,即可知三姓數千年來,即具有血統關係,與三國時劉關張之因一時情感結合,而為異姓結義金蘭,截然不同。

二、合姓同宗不同祖。比如“劉傅氏”,即當初傅氏一支遠遷他鄉時,同遷徙的鄉親中,有劉姓人家。當途中傅氏家長因病故去後,傅氏孤兒寡母幾乎無法趕路,也不能中途落腳定居,這時,善良的劉姓人家就承擔起他們的命運。傅氏接宗子還沒有成人,母親也故去了,於是劉姓人家就視其為己出,培養成人。為了這份恩情,傅氏接宗子,將傅劉合姓,並讓後代傳承至今。

三、同姓認承同宗不同祖。這種情況最多,就是本地已經有同姓人家,卻不知自家根源,後遷徙來的同姓卻有家譜可溯源,兩族關係和睦,本地同姓便認承後來同姓為同宗,也有的認承為同祖。

家族祠堂,更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文化的延伸。它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徵與標誌。修繕祠堂不僅是對中國歷史遺跡的補救,而且也是對家族祖先長輩的緬懷和尊敬。

在我國古代,把始祖廟叫做“祖”,始祖之後歷代先人的廟叫做“宗祠”。我國歷朝歷代以及至今之宗法制奉行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享有建立、奉祀歷代宗廟的特權,被稱為“宗子”,他的弟兄們則被稱為“別子”、“支子”或“庶子”,仍屬於原有的家族,到曾孫的後代,已滿五代,古時奉行“五世而遷”,這時就要從宗子之族分出,作為一個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廟。奉祀支子的廟叫做祖廟,標誌這一分支的始祖;支子的後代子孫另立宗廟,以標誌這一分支從哪里來,那麼這同祖廟的一支就稱做“一族”。綜上所述,所謂家族,就是奉祀同一宗廟的家族分支,是以宗廟為中心聚集起來的人群,它是以血統為標準劃分的。
古時,在大小城鎮,凡大家族都設祠堂,以供奉祖先和進行議事,由族長主持。祠堂的建制並無明文規定,規模也有大有小,一般正廳為供奉和議事場所。講究的祠堂多利用木雕、磚 雕、石雕等作為建築裝飾

祠堂一般採用軸線對稱的佈局。明《魯班經》卷一記載:“凡造祠宇為之家廟,前三門(山門),次東西走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後明樓,茶亭,亭之後即寢堂。”浙江祠堂的院落空間均為三進或四進建築構成,即大門、儀門、享堂、寢堂,有些祠堂還在後部設置庭園。不少祠堂中都附設有戲臺,標誌著祠堂作為公共建築的性質得到加強。享堂是祠堂的正廳,它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所,因此一般在建築群中是規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裝飾最華麗的建築;寢堂為安放祖先神位或紀念對象之所,在建築的後部均設有神龕。設計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中國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最能體現這種等級差距的是對祖先的祭祀上。宗祠是宗家血脈所系,也是宗家盛衰的標誌。因此歷代帝王將相都將宗祠看作國家權利的象徵,統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造宗祠是皇室的特權。祠堂的出現,與家廟,神廟有極大的聯繫。中國最大的家廟當屬皇帝家的太廟,其次是各諸侯,王公的宗廟,這是按照《周禮》的規定,一級一級下來,到了士大夫,還有資格建家廟,普通庶民就沒資格建家廟,只能路祭。民間的祠堂是從西漢開始出現並逐漸興起的,漢代祠堂是建築在墓前的祭祀場所,祠堂多為石質,又稱石室。此後數代由於等級制度的禁錮,有資格擁有宗祠的人依然寥寥無幾。中國允許民間建立宗祠始於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允許民間“聯宗立廟”詔令的頒佈,民間建立宗祠終於獲得了合法的地位。從此,宗祠與家譜一起成為家族最重要的象徵。

新中國成立後,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學校、倉庫、工廠等。古代的一些祠堂更是由於戰亂,抗日,文革等原因,變成殘垣斷壁,蒿草叢生。近年來,隨著尋根熱的興起,許多海外華人不斷前來祖地尋根拜祖,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保護修繕祠堂的緊迫性,他們紛紛自籌資金,開啟了修復祠堂、家廟的漫長之路。今天,祠堂已成為人們追思先祖艱辛創業,發思古之幽情的旅遊資源。

新時代,祠堂也被賦予了新的功能:一是尊祖敬宗,紀念祖先的場所,發揚祖先的愛國主義,艱苦創業的精神;二是尋根問祖,接待來訪,聯絡宗親的場所,加強民族團結,發揚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過祠堂文化內涵,匾額、楹聯、碑記,以及族規家訓,如愛國、孝悌、敬業、誠信、友善,勤勞、儉樸等道德風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等,發揚文明道德、和諧友好新風尚;四是陳列書畫,閱讀書報,增進知識,聯絡感情,增進宗親鄰里情誼,喝茶聊天休閒,發揚農村文化活動場所的作用;五是民俗文化、民間收藏的陳列館,收藏陳列舊宗譜、舊碑記、舊石器、舊傢俱、舊農具,是新舊曆史教育的重要場所。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