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經過了哪些演變與發展?

作者:  來源:歷史趣聞網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30日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經過了哪些演變與發展?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禮儀之邦,那麼歷史上得到禮儀制度是什麼時候形成的?經過了哪些演變和發展?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禮儀形成於“三皇五帝”時代,到堯舜時,已經有了成文的禮儀制度,就是“五禮”。這“五禮”指的是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作為人類祖先的聖賢唐堯、虞舜、夏禹等,他們本身都是講究禮儀的典範。

傳説堯年輕的時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輩之間,禮讓三先。每次把打回的獵物平分給眾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時還把那最少的一份獵物再分送給年邁體弱的老者。他的德行受到眾人的稱頌,所以大家都推選他為首領。虞舜講究禮儀是歷代的楷模。我國的《二十四孝圖説》中第一篇《大舜耕田》,就是講他躬耕歷山,任勞任怨;供養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之弟的故事。

堯舜時期制定的禮儀經過夏、商、周這三個奴隸制社會國家1000餘年的總結、推廣,日趨完善得多了。周朝前期歷經文王、武王、成王三個君主,重新“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政,而民和睦,頌聲興”。周公還在朝廷設置禮官,專門掌管天下禮儀,把我國古代禮儀制度推向了較為完備的階段。

春秋時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他把“禮”推向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復禮”,教育他的弟子們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食”。總之,為了“禮”的需要,可以捨棄一切。為了宣揚古代禮制,他不遠千里,從魯國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學禮。

到了漢武帝時期,“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略確立後,禮儀作為社會道德、行為標準、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末有的高度。此後歷朝歷代都在朝廷設置掌管天下禮儀的官僚機構,如漢代的大鴻臚、尚書禮曹,魏晉時的祠部(北魏又稱儀曹),隋唐以後的禮部尚書(清末改為典禮院)等。同時,禮儀學著述越來越重要。漢代把《周禮》、《儀禮》列為五經之一,是讀書人的必修之課。西漢人戴聖在研究前人禮書著作基礎上,編纂《禮記》一書,也被列為十三經之一。

爾後,歷代禮學研究者再在這些禮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先後出現了《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正義》、《禮説》、《禮記集解》、《禮記集説》、《禮書通故》、《禮書綱目》等數以千卷的禮學著作,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一門重要學科,對人類文明進步起着特有的作用。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