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照搬 還是攀附權貴 從咸甯三支朱氏族譜看堂號的作用

作者:朱封金  來源:咸甯網  更新時間:2022年07月16

盲目照搬,還是攀附權貴——從咸甯三支朱氏族譜看堂號的作用

堂號,一般指宗族祠堂的名稱或稱號,是一個姓氏區別於同姓或他姓的歷史印記,其來源主要有:地名(一般表示宗族的發源地)、典故(與本族祖先相關的故事或傳說)、訓詞和祖先名等。堂號除在祠堂使用外,還會在宅院、族譜、禮簿、燈籠等處使用。特別在族譜上,堂號或郡望號都要印在醒目的地方,告訴世人自己這一族出自何方,始遷祖或一世祖是誰。
朱姓因出了朱溫、朱元璋兩朝皇帝和朱熹這樣的聖人而地位顯赫。朱姓的一些堂號,不僅本姓人了然於心,就是其他姓氏也是耳熟能詳。近日,筆者在研究咸甯朱姓遷徙的歷史上,發現他們在堂號的使用上有不夠嚴謹的地方,值得商榷。其中,三支朱姓的堂號尤為突出。

馬三里朱氏堂號孝友堂

馬三里朱姓始遷祖為辛六公,於明洪武年間遷往咸甯馬三里,即如今的咸安區大幕鄉一帶。該族的族譜記載,朱辛六是東溪朱氏始祖英俊公七世孫,如果溯源,他們應為唐宰相朱敬則子孫。該族第一次修譜是在道光年間,此時離辛六公遷鹹近 500年的時間了。修譜時,確立孝友堂為該族堂號。

孝友堂是朱姓歷史中最為悠久的堂號之一。其淵源與唐宰相朱敬則之兄朱仁軌有關。朱仁軌,字德容,操公長子,唐敕封太子洗馬。據史書記載,朱仁軌、朱敬則兄弟同朝為官,家中父母無人照顧,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朱仁軌犧牲自己的仕途,辭官回故里,專侍父母。死後,朝廷因其孝道賜諡號孝友先生。此後,其子孫為紀念他,建祠堂、修族譜均用孝友一詞,孝友堂即為此說。

咸甯馬三里辛六公子孫實為朱敬則後裔,祠堂號和族譜號採用孝友一詞,讓人誤為仁軌公子孫之嫌,有些不妥。

柏墩朱橋朱氏堂號考亭堂

柏墩朱橋朱姓始遷祖為朱伯雷,于明永樂年間由富川東溪遷咸甯朱家河,即為現在的桂花鎮朱橋村。該族跟馬三里朱氏一樣,均為東溪朱氏英俊公子孫。譜載,朱伯雷為英俊公十六世孫,生於明洪武十年,往上溯源,為浮梁七溪秀公子孫。他們在修譜、建祠堂時採用了考亭堂為本族堂號。

考亭堂在朱氏家族中也是一個比較有名氣的堂號。其來源與文公朱熹之父朱松有關。朱松因得罪了奸臣秦檜,被貶到福建建陽做一個縣尉,此後,顛簸流沛,居無定所。在一次遊歷過程中,朱松看到考亭這個地方山水形勝,風光宜人,經過卜算,認為這里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最終選定此地為居住地。晚年的朱熹在考亭建書院授徒講學,自詡為考亭先生。於是,他的一支後裔以考亭為堂號,建祠堂續宗譜,用考亭二字來紀念文公朱熹,考亭堂由此而來。

從上不難看出,考亭堂供奉的神主為文公朱熹,祭拜者均為朱熹子孫。朱橋始遷祖伯雷公與文公朱熹無關,子孫採用考亭堂的堂號,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朱熹子孫,有攀附之嫌。

麻塘朱氏堂號紫陽堂

麻塘朱姓始遷祖為官祿、官爵、官賢和官定四兄弟,他們分別是淮七、淮十一之子,往上溯源,跟柏墩朱橋朱姓一樣,同為浮梁七溪中的秀公支系。明永樂年間從江西湖口、彭澤一帶遷居咸甯麻塘。 600多年來,子孫在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他們在修譜、建祠堂時用的是紫陽堂堂號。

紫陽堂是朱氏名氣最大的堂號之一。文公之父朱松為考取功名,曾在婺源的紫陽山上日夜苦讀。紫陽山留下了朱松勤學苦練的汗水,見證了朱松考取功名的喜悅。朱熹為了紀念其父,將他的書房命名為紫陽齋,中途還兩次回祖籍婺源,晚年的他還常自稱紫陽先生。後來,朱熹的一支子孫又從福建遷回婺源,為紀念先祖,他們以紫陽兩字命名祠堂和族譜。聚集在紫陽堂裏的應是文公朱熹子孫。

考究麻塘朱氏,他們從江西浮梁七溪的明溪遷徙而來,與婺源紫陽無關,取名“紫陽”為堂號,容易讓人產生朱熹子孫的錯覺,也有攀附之嫌。

原因探究

考究咸甯這三支朱姓人家,他們既非仁軌子孫,也不是朱熹子孫,那他們的堂號為什麼會讓人產生錯覺呢?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盲目搬用。孝友堂、考亭堂和紫陽堂這三個堂號都是中國姓氏中的知名堂號,修譜建祠之人因不懂堂號在族譜中的真正含義,不知道堂號與本族的關係,認為這些知名堂號都是朱姓在使用,因此,取堂號時就從這些知名堂號中挑選了一個給本族使用。二是攀附權貴。使用這些堂號,容易誤導世人本族跟歷史名人沾邊,或者乾脆把自己一族接到名人支下,認這些名人為祖先,說出去面子上有光。

從咸甯這三支朱姓使用堂號的用意來看,他們存在第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一則主觀上他們沒有攀附的意圖。宰相朱敬則的名氣要比朱仁軌大得多,辛六公子孫不可能放棄朱敬則而去選擇朱仁軌,另兩支也沒有認朱熹為祖先。二則受限於修譜之人的知識水準。修譜時不懂堂號真正的含義,造成了堂號與他們的始遷祖身份脫離的現象。

面子工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家族的堂號也是面子工程。一個好的堂號,就是對本族遷徙史簡明扼要的說明。對那些研究中國姓氏的人而言,知道了堂號,也就基本上知道了該族祖宗姓甚名誰,從何而來。

中華民族最講究認祖歸宗,建祠堂、修宗譜的目的就是尊祖敬宗收族,祠堂里供奉的神主一定是本族始遷祖或一世祖,也有可能是更遠的姓氏始祖,但決不會供奉他族的祖宗。因此,取堂號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想像,在為自己宗族定堂號的事上,中國姓氏決不止咸甯這三支朱氏堂號與本族遷徙、發展歷史不符。在幾千年的發展史上,有的姓氏為提高家族的地位和聲望,竟不惜冒認帝王和名人為先祖,亂用堂號,亂攀堂號,亂認堂號等亂象比比皆是。這一切都是為了面子。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家譜是編寫中國歷史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許多歷史事件都能從家譜里得到印證,如果家譜在編撰過程中出現了假冒偽劣現象,就容易對中國歷史的編修產生干擾。如果把家譜放在整個歷史進程來看,修家譜不是一家一族之事,而事關後世子孫對歷史真相的瞭解和認知,一部好的家譜,能起到家族尋根溯源的依據、血肉親情的紐帶、子孫勵志的教材等作用。

因此,正確使用堂號,熟悉堂號的真正含義,瞭解堂號與自己家族的淵源和關係,是當前中國宗族譜學文化中亟待普及和推廣的事情。

作者:朱封金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