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祠堂文化 傾心留住鄉愁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0日

弘揚祠堂文化 傾心留住鄉愁

江蘇省品牌學會王氏文化發展委員會顧問 王喜根

王喜根,江蘇揚州人,資深記者、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經濟報原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著有《揚州古巷風情》《農耕年華》《江南老行當》《尋訪中國古村鎮》《探訪中國古村鎮》。

著名作家、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馮驥才曾大聲疾呼:“儘管多元文化、消費文化形成風潮,傳統文化看似與社會生活疏離,但它其實是流淌在每個人血液中的。傳統文化就是我們心中的定力,因此傳統文化的回歸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作為記者,過去我是事件的記錄者,作為一個有良知的記者兼作家,我要當好時代的記錄者。如今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志願者,中國古鎮古村落田野調查是我退休後的自發行為,我覺得有責任把所見所聞、把亮點和問題一起寫出來,讓社會來一道思考。10多年來,我先後到全國 300個古鎮古村落進行田野調查,2019年 8月由馮驥才題寫書名、阮儀三作序的《尋訪中國古村鎮》正式出版後,我馬不停蹄繼續奔跑,最近又完成了它的姊妹篇《探訪中國古村鎮》,共用50萬文字、 800幅圖片,如實地反咉了中國古村鎮保護的現狀。

中國古鎮古村落被人們稱之為“最後的精神家園”,王姓乃世界三大姓之一,根據2020年最新統計,中國王姓人口數量有 1億,占全國姓氏的7.1%。作為王氏後人,每當我踏進古鎮古村落,立刻沉浸在祠堂文化、廟宇文化、書院文化之中,我先後拜謁過1000多座祠堂,一見到“三槐堂”“敘倫堂”“崇本堂”牌匾便肅然起敬。江西吉安富田古鎮宗祠最負盛名,現存古祠堂200多座,王家祠堂“誠敬堂”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建築大氣、結構精巧,占地面積3646平方米,被譽為“江南第一祠”,在王氏祖先的牌位前,我三拜九叩,心潮澎湃。
“崇宗祀祖,敦睦族誼”,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係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繫起來,並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它蘊藏著一種質樸的精神動力。祠堂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中華文化的根與魂,既是權利的網路空間,更是個多維的文化空間。以同宗同族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獲得文化歸屬感與共用感的直接媒介,對於海外移民與祖國家鄉的關係,對於海峽兩岸的文化認同和歸屬,具有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讓身在異鄉的海內外宗親記得住鄉愁,是海內外宗親扯不斷的根。同時,祠堂也是給鄉親以及所有後代子孫瞭解祠堂文化、瞭解當地文化發展史的一個重要載體,也可以說就是一座民俗博物館、一部家族變遷史。

當今社會,如何傳承祠堂文化、留住鄉愁,讓祠堂成為基層的文化宣傳陣地,成為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場所,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歷史文明是一個文化大國之本,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之本。弘揚祠堂文化最終要靠有“文化自覺”的保護。這些年,國家開始“文化自覺”了,確立非遺文化、確立文化遺產日,但只有國家的“文化自覺”是不夠的,必須變成全民的“文化自覺”。弘揚祠堂文化當務之急就是要樹立民眾的自豪感,讓更多熟悉當地文化、對祠堂文化有熱情的民間人士參與保護與搶救。

祠堂經歷幾千年傳統社會發展和近百年社會大變革以後,從貴族獨有轉向平民共用,由發展繁榮走向走向逐漸衰落。如今,農村中很多祠堂因為客觀原因被拆毀或被佔有,在留存的祠堂中,很多優秀的物質文化被破壞,對於祠堂的保護已經是迫在眉睫之事。拿什麼弘揚祠堂文化?回首這10多年,我欣喜地看到袓國各地對完整和系統地保存祠堂文化進行了大量有益嘗試:

無錫惠山古鎮目前已發現118處歷代祠堂建築和重要遺跡,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公佈惠山古鎮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塵封隱跡半個多世紀的57座祠堂得到了修復和恢復。早在2002年,無錫便成立了惠山古鎮保護開發工作小組,專家學者清醒地認識到,祠堂是超越時空的“精神家園”,是無錫乃至中華民族之文化瑰寶,也是祠堂文化獨特性的表現。為配合申遺,當地專門成立了祠堂文化研究會,在研究祠堂歷史故事過程中,湧現了一批祠堂文化的熱愛者、研究者。作為民間組織,十幾年來,他們聚攏民間研究力量,對祠堂文化進一步深入發掘,努力為祠堂文化內涵提供更多的佐證。到2013年,他們重新大修了1948年以來的家譜內容,新增了 8本家譜,找到了十幾個分支。同時,他們將祠堂佈置作為突破口,努力體現祠堂主人的性格特點,展現其立家之本,把故事講好、工程做細、庭院做精、文化挖透、活動有味,將深藏在祠堂背後的文化內涵顯露出來,通過一些傳統禮儀的回歸,讓年輕人甚至是孩子體驗傳統文化,感受對祖先的尊崇和家族的歸屬感。

徽州古祠堂在古徽州建造較早,數量特多,總祠、宗祠、分祠、支祠、家祠種類豐富,且花費巨大、建構精美,是徽派建築的三絕之一。位於安徽省績溪縣龍川村的胡氏宗祠,是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五年的漢族祠堂建築,屬於漢民族祭祀祖先、議決族內大事的場所,祠內裝飾以各類木雕為主,被譽為“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20年前由於年久失修,屋頂蒿草叢生、瓦件散失,屋面開裂滲漏導致的木構件的腐朽開裂,屋內磚石質文物風化嚴重。為了盡可能保存文物原有的歷史資訊,龍川村遵照《文物保護法》對胡氏宗祠進行搶救性保護,古祠的木雕藝術、祠堂文化,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

歙縣棠樾牌坊群旁擁有兩座祠堂,一為鮑氏敦本堂祠,俗稱男祠。另一為鮑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稱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歷史的生動教材。支祠只奉男主,不奉女主,清嘉慶間,兩淮鹽法道員鮑啟運策劃並主持修建了“清懿堂”俗名“女祠”,用以安放鮑氏婦女神位。誰會想到幾百年後的1995年,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指定要參觀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女祠“清懿堂”。來自世界各地的婦女代表在此歡聚一堂,這座具 200多年歷史的女祠重新綻放出耀眼的光彩,被賦予了新的人文內涵,成為女性自由和尊嚴的象徵。

眾所周知的山西洪洞縣大槐樹,更是把祠堂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大槐樹和老鴰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追根溯源,我們的祖先都來自洪洞大槐樹。悠悠六百多年過去了,漢代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樹,則枝葉繁茂,充滿活力。槐鄉的後裔已遍佈全國20多個省 400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九州大地、乃至五湖四海大槐樹後裔,思鄉尋根之情、回鄉祭祖潮與日俱增。為順應這一歷史潮流,洪洞縣大力弘揚以古大槐樹移民遺址為載體的“根祖文化”,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辦一次為期10天的“尋根祭祖節”,主祭日為清明節,數以萬計的大槐樹移民後裔雲集于此,表達他們對大槐樹老家濃濃的愛、深深的情,從而寄託了鄉愁。

為了還原祠堂文化,近20年來不少地方根據歷史記載,選擇合適的地方重新修建祠堂,這都是為了不讓一個宗族的文化中斷所採取的積極措施,可見中國人對祠堂文化的重視。重新修建祠堂,首先,要注重原真性,對祠堂建築遺址的保護和修繕要依照原來的歷史和文化,做到“修舊如舊”,使人們能夠感受到祠堂的歷史感和尊嚴感。其次,要保持完整性,將文物古跡和周圍環境作為整體一同來保護,讓人們感受到祠堂在整個村落中的地位和秩序。再則,應考慮到永續性,加強對祠堂進行長久和連續性保護,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特別注重其內在精神層面的保護,讓居民融入其中,成為保護祠堂及弘揚祠堂文化的主體。

祠堂文化的發展與國家政策密切相關,在當今社會,國家需要加快推進農村的建設,為祠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祠堂文化作為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在許多方面為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環境的穩定提供了有效的推動作用。在當代社會經濟環境轉型的情況下,怎樣思考與年輕人需要、城鄉融合的進程時代背景相適應的“進化”路徑,以使這些集結了大量文化資訊、凝聚著濃濃鄉愁的寶貴文化財富,長期、系統地傳承下去,把古祠堂在內的古村落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挖掘、發揮祠堂文化慎終追遠的凝聚、教化功能,賦予其新風尚,在與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的弘揚傳播中尋找更好的結合點,不僅成為鄉風文明的良好載體,而且讓更多的年輕人記住鄉愁。我真誠希望王氏宗親、各位鄉賢關心家鄉的祠堂文化建設,尤其關心家鄉王氏祠堂文化建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傾心留住鄉愁!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