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譜“誤修法”悖論

作者:宛福成  來源:微信美篇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01

新:家譜“誤修法”悖論

例10. 二奶三奶要上譜。

某地一土豪朋請我到他府上喝茶(就是吃飯喝酒),他正在組織修譜。

他說,其實我不懂修譜,我只負責出錢,所有費用都我出。但大家(修譜委員會)說我家不好修。

我問,什麼情況???

我有四個老婆三個兒子二個女兒,都得上譜呀!!

四個?都在??

是的。

你這裡沒有“重婚罪”??

沒登記。我們這兒,多了!

編委會怎麼說??

說只能寫一個,全寫容易出事兒。

我實在不便細問,有錢討了四個老婆,各方面弄明白了,避開法律與倫理,……礙於個人關係,我不願意評論這位土豪朋友的私生活。

我說,上不上譜無所謂,你對女人和孩子能負責到底比什麼都重要。

沒問題的,老人我都管到底。

我忍不住地問,四位夫人之間不知道嗎??

知道,不住一起。親戚們都在我這兒做工,都不少賺。

哦,你解決了很多人就業。

我們都重視修譜,孩子不上譜我不同意。修譜要用七百萬,我全出,多點也沒問題。把她們都寫上,就這麼難嗎??

我說,不難,編委會為你著想是有理由的。你就這樣吧:老婆寫到譜上,大家都可以看。你另三位夫人就單獨印一頁吧,這譜只有你一人有,大家看不到。

我的譜與大家的譜不一樣?

一樣的,就你這頁不一樣。

好吧。

編委會有人告訴我,這種情況不只他一個,以前也有。都是你說的那樣處理的。

浙江一位修譜師對我說,他不只一次遇到過這種情況,都是“兩套譜”換頁。

例9.旺丁還要掛線。

旺丁這事兒,主要是為了面子好看。上次修譜有人掛了旺丁,但確實不爭氣,二十多年過去了,旺丁還是虛位。家長找我來了。

哥,你看這次咋整啊?

什麼情況??

我下邊是旺丁,現在也年齡大了,不可能再生了。

都什麼年代了,無所謂了,別想那麼多。

不是的哥,我們這兒,沒兒子進不去老墳山……

你想那麼多幹嘛,你有三個女兒,現在就你最牛,有喝不完的酒,多幸福呀!

我把外孫掛上,行不??

不姓宛咋掛呀?你姑爺子能同意嗎?

他媽的,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那你也得與孩子通個氣。

哥你去說,這三個丫頭都能聽你。

我還管你這事兒呀??

就得你管,村裡人管就笑話我了。就是寫個人名,有什麼可難的,我也不好意思求別人。

是寫過繼?還是寫什麼??

什麼也不用寫,我旺丁下有個人名就行了。

我分別與他三個女兒說了此事,三個女兒都說他重男輕女、老觀念、心病就是沒兒子。三個女兒都同意把自己孩子名寫上,可以叫宛某某,但孩子真名還是婆家姓。

之後,我與編委會幾個主要成員分別溝通了一下,回答都是“唉!寫吧。”

我把“決定”告訴他了,可以寫了。他很高興地說:

我可以進老墳山了!!

我自言自語,這譜,怎麼涉及這麼多鄉土風俗!唉!稀裡糊塗吧!

例8.祧子要求解除關係。

宛老譜中,過繼、承祧這類很多。世系表中,祧子兩家或三家掛線,也很好處理。

我把譜修差不多了,讓大家校對。

遠房侄子說,叔,我怎麼在兩家啊??是不是接錯了??

我說,沒錯,你是祧子。

祧子???

我電話侄子,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叔,聽我說:

第一,我祧父,我都不熟,小時候見過面,他家離我家隔兩道嶺呢,我都沒去過他家。

第二,我結婚,都是我生父出的錢,他來吃喜了,那肯定隨禮了。給我再娶一房老婆,我就重婚罪了。

那是古律,現在不行了。按道理應該給你出一半的錢。

不是說了嗎,都是我生父出的錢。

第三,遺產歸我,他還沒死呢,他有一個女兒,怎麼說也不可能給我。聽說,他早就把老宅賣了,一直住居在省城,不是清明都不回老家。

第四,叔,聽您講後我才知道祧子是怎麼回事。我不關心他(祧父)的遺產,我也不大可能給他養老送終。

第五,總之,我要求家譜不要再寫我是什麼祧子。

嗯,我知道了。

那位祧父老兄從省城趕來見我,聊了祧子之事。

兄弟,感謝你來主持修譜。上次修譜,我屬於“不孝”之人,沒兒子,當時我父親還在世,為了讓他高興,就給他安了一個孫子小鵬(祧子),小鵬的爸爸也同意,我們之間走得也近。

我又講了一遍祧子與祧父的責任子義務。

這些我也不懂老弟。這個社會了,我不可能讓小鵬給我養老送終,他媳婦也不是我給娶的,我的家產也不可能給他,我有一個女兒,現在就生活在一起,女婿很好。

小鵬他以前不知道這事兒,按目前狀況,他壓力較大,照顧兩家老人確實有困難。

我不指望這些,不過……我確實有件事兒,需要兄弟你幫忙。

你說來聽聽。

我父親過世後,碑上刻上了小鵬的名字,他父親同意的。家譜到我這兒就絕戶了,我對不起祖宗……

他有點激動,哽咽……

那,老哥你是想……??

我想這樣行不行:修譜我不懂,祧子這些我也不懂。我沒兒子就是不孝,所以……請老弟幫我對祖宗有個交待……

現在不講究這些,老哥不必過分在意這些。

那到是,可面子不好辦……

你的意思是,還該小鵬當你兒子???

是的……

經過進一步溝通,小鵬說“只要不強行要求我給他養老送終,當他兒子就當吧,但我兒子就不要再往上寫了。”結局是:徒有虛名,互不承責,心領神會,顧及面子。

例7.一女嫁侄叔差輩了。

朋友家要編一本《家史》也不是正規的譜書,總共不到10代人, 400多人。但,有一個很“難以啟齒”的事兒,不知如何處理。

朋友說,告訴你,知道就行了……

我說,明白。

我爺爺是老二,我大爺爺的孫子出車禍沒了,留下一個兒子。但,孫媳婦又走了一家。

一個女的,拉扯一個孩子也難。我表示一下同情和理解。

這孫媳婦又嫁給了我小爺爺的小兒子。

哦……二婚是本家小叔啊!

是的。原先是嫂子,現在是嬸子了。……你說我這家史怎麼寫才好呢?

做“技術處理”吧。

我父親這一輩的人,都知道這事兒,我這輩及孩子輩,多數都不知道。我這個小叔叔和大哥,一同在外打工,他倆同年。大哥辦(喪)事兒時,小叔也回來了。後來大嫂把孩子留在家裡也出去打工了,後來我們知道他倆(小叔叔和大嫂)在一起了。我爺爺兄弟四人,我爺爺和三爺爺走得早。聽說我小爺爺罵了小叔,讓他永遠不要回來。打那兒以後,小叔再沒回來,但我們有電話聯繫,就比我大五歲,小時候天天在一起玩兒。

我認真地聽,不插話。

二十多年了,小叔有了一兒一女,房子車子都有,過得挺好的。由“大嫂”變成“小嬸”後,她再也沒回村裡,但每年孩子(大哥的孩子)都去他媽那兒。我伯父不讓孫子去看他媽,但管不住。

哦,也不小了吧?

上高中了,沒有父愛也沒有母愛,性子有點孤獨,但不討人煩。

哦哦哦……

老宛,你說我這家史怎麼寫這段???

這樣吧,僅供你參考:

1.人名,你小嬸,前邊用小名,後面用大名(身份證名);

2.照片,她的儘量別用,反差大的,可以用;

3.孩子間的關係。從她的角度來講,是兄弟妹,但從你家來講,大男孩還得管小男孩小女孩叫叔叔姑姑。至少私下怎麼稱呼,你就別管了。這三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他們本人不知道最好,知道也沒關係,長大了就理解了。

這算不算“亂倫”呀?

不算!因為兩家都生了孩子,孩子間不好稱呼而己。其實她是有功勞的,親戚不該歧視她。

總覺得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他們基本與我們不走動了。

等老了,就想開了。

4.如果寫到她父母,點到為止,模糊一點為好。

謝謝!

例6.出家人之後人要入譜。

某地宛氏老譜譜頭裡有一句話,意思是:出家當和尚或者當道士,都視為不孝,後人不得入譜。

其實,在某地宛氏老譜的家規家訓中,並沒有這方面的約定。

宛族有一支“無譜之人”,烈祖(祖父的祖父的祖父)時被開除譜籍,原因是出家當了道士。

道士後人,不知道怎麼搞到了我的電話,報了姓名和身份證號,簡單地介紹了本地宛人情況。約定到長春與我見面,讓我修譜。我突然發現了一支新宛,很興奮,愉快地答應了:來吧,歡迎!

道士後人一大幫來到長春,開門見山:我們一百多號人想歸宗入譜,但老家不收。我們也有小家譜。

我說,我先拜下譜吧。

怎麼拜???

拿出來,我看看。

小家譜,沒有譜頭,世系很清楚,典型的寶塔譜,一看人名字輩,我就知道是哪兒的了。
我們的老老祖是道士,老家是XX省XX縣,幾次聯絡他們也不收我們,還刁難我們。
刁難???

讓我們進祠堂行大禮!

行大禮??具體是??

側門進,跪著走,三步一叩頭!

哦哦。我不敢輕易評論。

你說,這是親戚嗎?!誰定的這規矩呀?!都是平等的,幹嘛這樣刁難我們!!

別激動,既然你們找我了,那我爭取辦好。

……

不久我到了XX省XX縣敬拜(查閱)了老譜,明確了吊線介面。又與祠管會等管事兒人交流了該支宛人歸宗事宜。

這麼定的:

第一段:祠管會鞭炮迎親;歸宗者正裝正門依輩份入祠,三步一鞠躬,祖廳上香火(百元/人),行三叩首禮。族長贊祖言。全體再鞠躬。畢。

第二段:入正廳,議合譜,議功德(為祠堂捐款),議祭祖(清明會),歸宗簽字。

第三段:拜祖塋(含鞭炮香紙供品)。

第四段:祠堂前合影,祠堂內用餐。

第五段:歸宗人再到祖廳行禮,告別,祠管會鞭炮送親。

我溝通道士後人,說明了“程式”,解釋了“功德”(捐錢多少都可以,但必須得捐,具體數額根據你們條件定)。

不久後,我做為“見證人”參加了歸宗入譜儀式。結果是“皆大歡喜”。

告別後,祠管會族長對我說,他們以前來過,但譜頭說不要他們了,現在又要了,你看譜頭怎麼處理?

我說,不處理!先祖所言必有道理,一百多年了,當時咋回事兒我們都不知道,所以我們現在“繼續不知道”。

“出家入道”改不改?

不改!他們也沒提這些,你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們怕他們以後看譜臉紅,又不便細說。

別想那麼多,以後只許他們請一套譜,告訴他們“未到祠堂者不許看譜”。

告訴他們可以,能遵守嗎?

與你無關,別操心了。

事實上,很多族人不看譜,更多的也看不懂譜。心願歸宗入譜實現了,其它什麼都無所謂了。

情懷很單一,實現了就心安了。所以,凡事,能簡則簡,儘量不折騰人,妥與不妥,就順其自然吧。

本文標題涵義限定:

家譜:不必多說了,大家都知道的。但不包括“總譜、統譜、通譜……”這些。實際就是指“宗譜、族譜”(同宗同祖之譜)。

誤修法:有錯誤的編修法則。潛臺詞是----明知“這麼做”是錯的,但也無奈如此。此處,我取義“故意做錯”。

悖論:就是“表面上是正確的,而實質上是錯誤的”或者“表面上是錯誤的,而實質上是正確的”。此處,我取義後者。

引語:

以我十多年的訪親經歷(吃住在農村的訪親),為族人尋根、修譜、講宛氏文化,很受歡迎的,有時請我吃飯喝酒是要排隊的,我也經常“受賄”----煙酒茶一年四季基本上不用自購。這些都是人情,甚至有些禮品我根本不知道誰送的。禮尚往來是必須的,孩子結婚、喜得貴子、喬遷之喜、老人過世……等等,只要給信兒,能到則到、人不到禮到。由於族人知道我要面子,現在這些花錢的事兒,也不告訴我了。關係熟了,大夥與我聊的事兒也就多了,僅在修譜之時,就遇到了很多現實問題,迫使我“不得不做錯事兒”。

按悖論講:我“做錯事兒”其實都是“做好事兒”。

無奈做錯了事兒,但我並不愧疚。

例舉如下:

例1.“錯譜頭”如何“將錯就錯”。

《路史》有曰,吾宛氏乃“伏羲之師”,而“老宛譜”皆曰“宛氏以國為姓”系“大宛國後裔”。

“大宛國”是漢武帝時期的西域之國,盛產“汗血馬”。地理位置是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中亞五國之一)。

從伏羲到漢武帝,幾千年的時間了,吾宛氏怎麼能是“大宛國後裔”呢??

如果非要聯繫上“大宛國”,那麼也只能是“西域大宛國是伏羲宛師的後裔”。

言歸正傳,如何更正有錯誤的譜頭??

在續修和“整修”(整合多譜之修,如全族總譜)時,老譜頭“照搬”就行了,明知有錯我也不改。很多年輕人和老人,都建議我“改成簡體字,翻譯出來,不然看不懂”,我才不幹這事兒呢,沒時間更沒那個水準。我認為“原汁原味”更好。對於古譜之錯,不必“硬性更正”,也不必給先人“搭臺階”----什麼那個時代資訊封閉等等,不用說這些。我這樣做:在老譜頭之後,加上【歷史小知識】或【注釋】,比如,介紹伏羲文化、“大宛國”歷史、南陽故事(宛邑、宛縣、宛城)、淮陽懷古(宛丘)、宣城遺風(宛陵)。至於“宛平城”就講講“七七盧溝橋事變”,聲討一下日本鬼子,再講講日本古字為什麼叫“宛字”……老大讓講好中國故事,我爭取把家族故事講好而不是“挑錯”。又如有譜曰“宛姓是徐姓的後人而且不通婚”。我則這樣講故事:從古九州講到徐州,圖示宛邑宛丘均在徐州之域。再回到現實,講“洪雅譜約定李宛徐三姓不通婚”的故事。目的是“把誤解變成美麗的傳說”。而李宛徐三姓不通婚僅僅是“區域現象”。跨區域的新甯宛譜前二十世娶了152位李氏並留後245兒。哪有不通婚之說呀。總之,老譜有錯,我也不改,絕不逞能,絕不“豬鼻子插蔥----裝象”。

例2.“養子”的失落。

養子之後的今人,找我,一口氣地說:譜上說我曾祖父是養子,我現在才知道我不姓宛,可是曾祖父到底姓什麼我也不知道,譜上也沒寫。我找你,不是為了改姓,從我爺爺到我孫子,五代人都生活在村裡,與誰家也沒有矛盾,清明祭老祖我全家都到,祠堂香火錢不比別人少,鄰里關係都不錯,誰也沒把我家當外姓人。你老弟來主持修譜,我們都很感謝你,你還說以後在手機上都可以看家譜,而且隨時可以補充生兒育女的記錄。我就想問問你:是不是以後大家都知道我曾祖是養子不姓宛了?

我說,有可能。

你老弟別說什麼有可能,到底能不能?

能,但這有啥呀!

你沒住這個村裡,這是宛家莊,不是你長春城裡,不姓宛,在村裡當個小組長都當不上!

你到底啥意思?

我對宛家莊人太瞭解了,一旦大家知道我不姓宛,以後就沒人理我了!!

不會吧,你又沒得罪誰,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讓大家都知道我不姓宛,那你知道我以後會怎麼樣嗎?我就得離開這裡了!你讓我去哪兒??

不會吧!

你來修譜,就是你說得算,我曾祖是“養子”,你就把“養”字抹掉,就完事了,這對你大教授來說,難嗎?

走,吃飯去!

你到底能不能抹掉“養”字?能我就請你,不能你自己吃去。

能。

吃飯喝酒,從中午到傍晚。

我講了很多,如“養育之情大於生身之恩”……

又有新情況了,他孫子也到了適婚年齡,喜歡發小宛小翠,問我能不能娶她。

要是不抹掉“養”字,可以娶,抹掉了“養”字,就不能娶!

還是抹掉吧,不會娶的,放心,我能管住孫子。

這事兒,讓我一度為難,一個“養”字,抹不抹,竟然涉及如此之多的現實,人情世故、鄉俗民風,誰都改變不了。

所以新譜就抹去了“養”字。

例3.“入贅”反水。

現在,女嫁男、男嫁女,無所謂。而對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男人來說,入贅是“挺沒面子”的事兒,主要是“家窮,娶不起老婆”。吾族一入贅者,企業成功人士,年近六旬,得知我來主持修譜,從澳洲飛了回來,事先讓兄弟約好了我,就在我住的小旅館裡見了面。他一進屋就說,我早聽說你了,為宛家做很多事。怎麼你老就住這樣的酒店?!還沒等我接話呢,他一句“搬”,他的弟弟(我們早就認識)和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就收拾我的拉杆箱、譜書、筆記本、電線、衣服,一分鐘完事,命令我“下樓”。縣城不大,十來分鐘就到了一個大酒店。這哥們用方言與吧台服務員嘟嘟了一陣子,把我身份證拿過去掃了一下,就入住了。環境當然是很好了。臨近中午了,就下一樓餐廳吃飯,很豐盛,有點浪費,自然也飲上兩杯。宗親事務,很多是在飯桌上論定的。他說,成哥,我是來求你的,你也知道我是入贅到了石家,這是我兩個兒子。我起身與兩位年輕人握手,孩子也很禮貌地行了禮。我說“知道你入贅,現在你是最有出息的”。他說,我有錢了,這算什麼出息!上次修譜宛##就不寫我兒子,清明會也不通知我。此時他有點激動。我說,來喝口!這三十多年,你不知道我有難。生意不好做,辛苦。不是生意,我回家看老人,都不敢在村裡走!哦?你想多了吧。那是你根本不瞭解我們這裡的情況。這次你來修譜,我就是來求你把我兒子寫上去。嗯……,你兒子姓石,入宛譜不妥。老二隨我姓呀!哦,那當然可以了!還有,你能不能把“入贅石家”這句話不寫?這個……你得問問你岳父岳母。老人都過世不在了。那也得問問你老婆或近親長輩。哪來這麼多說道呀!他有點急。那你也得問下老婆。沒問題,我馬上電話!他與老婆說方言,我也聽不懂,孩子告訴我,母親同意了。我看他很得意。我說:去掉“入贅石家”這四個字可以,但我必須要求你承諾兩件事兒,一是長子不得改回宛姓,二是石家的事兒你必須全力參加,石家修譜你必須承認入贅。你能做到我就去掉(四個字),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那你讓我咋地你才相信?你當兩個兒子的面發誓!他真發誓了,兩個兒子也眼含淚水。

臨別時他告訴我,你修好譜後,我就可以回老家祭祖了,我就抬起頭了!

個人的心態,族人的心態,就是這麼現實!是面子,更是情懷。若無經歷,豈有心語!

我真就把“入贅石家”這四個字抹掉了。

例4.“庶配”後人發達了。

老譜寫“大老婆”是“元配”,“二老婆”是“次配”,“三老婆”是“三配”。這些都是同時在世的。“繼配”則是元配過世後的續娶。

老譜又有“庶配”,不是“順序”之分,而是“地位”之別。其實就是元配的傭人或丫頭,特殊時期為主人暖床。她的身世都比較特殊,由於為主人生了兒子,也就進了家譜,得到了名份。

今修譜恰遇庶配後人,問及庶配何意,我也照實而說。不曾想聽者“大不悅”。次日來了一幫人,都是庶配後人,也沒說什麼,正是飯口,一起吃頓飯,自然是他們埋單了。

喝酒間,人家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請求:能不能把“庶配”改為“次配”。我說,為啥呀?他們說,改一個字就與大家一樣了。我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他們說,我們現在都很好,還有當局長的(縣局)、讀博士的,也有老闆……,修譜需要錢的話,我們可以多出。我說,明白,可以改,就一個字嗎,小事兒!此時此刻,我心裡五味雜陳,但還是一本正經地說:並不是因為你們今天發達了,請我喝酒了,我才改老譜的,而是因為我認為老譜用詞不統一。他們竟然哈哈大笑了。

我本想在譜尾單設一章“名詞解釋”或“稱謂注釋”,思量之餘,還是“算了吧”。只要不涉及家規家訓,“面子事兒”就稀裡糊塗吧。

例5.賣出子討說法。

家醜不外揚,可誰家沒家醜呢!

清朝,某支宛氏,業盛人旺,但卻染上了“吸大煙”惡習,幾年間,賣田賣山,竟然到了“賣子”的地步!

城裡開超市的陳某人(我孫輩)開路虎專程來到縣城找我。

說,成爺爺,我是我爸賣給陳家的,我雖然姓陳,但我養父叫我兒子姓宛,也告訴我了情況,我生父抽大煙把我換錢了,老家的老人都知道,但我找不到生父,我知道是哪個村的,去了幾次也沒人認我,只留我吃酒。

他眼含淚花,但沒流出來。我點了支煙,沒說什麼。

他說,我們這兒,家家有神龕,都有祖先名。我家也掛,但只有“天地君親師”,是從攤兒上買的。成爺爺,您看我這情況怎麼辦?我不埋怨生父生母,我只想知道他們是誰,我也不會改回宛姓,養父之恩我不能忘,我崽姓宛那是養父定的。

我說,我倆歲數差不多,別總叫我爺爺的,把我叫老了。我也聽說過你的情況,只要你不記恨生父生母,這事也不難辦。

我都土埋半截了,記恨什麼呀!我就是想讓崽娃知道他為什麼姓宛。

我說,別急,容我幾天,我倆再聊。

我到村裡,家家走訪,有老人告訴我到“老墳山”看看。我來到老墳山,找到了,碑上有記載。

吸大煙沒有長壽的。碑文說次子過繼陳家。

那就以此為准吧,我把想法與長子說了,長子說,父親有遺言,永遠不要告訴小二,爹沒臉見他。

搞得我不知說什麼為好。

無語一刻鐘,心情平靜了。

長子說,成爺爺,您就做主吧,我不能違背父親遺言,您老怎麼做,我的父親也是您的侄兒,不會有意見的。

我修譜那就我做主,既然碑文說是“過繼”那就寫過繼吧,再過幾十年“賣子”之說也就沒人記得了。

水有源,樹有根,賣出子回歸了,不言先人是非,照顧今人之情,過眼雲煙,就睜隻眼閉隻眼吧。

更新於 10-13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