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文化:從筆墨到祭典的傳承之旅

作者:陳家服  來源:華人號:龍文化使者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05

尋跡文化:從筆墨到祭典的傳承之旅

七律•文化薪傳

  軒轅祭典韻悠長,翰墨流芳紙上香。

  古卷宏文開睿境,新篇妙筆訴情長。

  同根異域思宗祖,一脈齊心念故鄉。

  文化如泉滋萬代,和風化雨共榮光。

在時間無垠的曠野裏,文化宛如一條堅韌的絲線,悄無聲息地穿梭於歲月的縫隙,將不同時空的人們緊緊相連,成為維繫人類情感與精神的無形紐帶。它從古老的往昔蜿蜒而來,帶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路潤澤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中國華夏文化網副總編林素梅▲

古老的祭祀儀式,承載著先人的敬畏與祈願。無論是清明時節對祖先的追思,還是特定節日裏對天地神靈的禮拜,那些莊重肅穆的程式,都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環節。在煙霧繚繞中,後人與先輩仿佛跨越時空,完成了一場靈魂的對話。先輩們的教誨與期望,隨著這儀式,傳遞到了每一個參與者的心中,讓家族的精神得以延續,讓民族的根脈愈發深沉。

文化的紐帶,還體現在語言文字之中。從古老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簡體漢字,從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到李白的豪邁詩篇,語言文字承載著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它們是歷史的記錄者,也是文化的傳播者。通過文字,我們能與千年前的智者對話,聆聽他們的教誨;通過語言,我們能與遠方的朋友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它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人類的思想得以自由翱翔。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紐帶作用愈發凸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絢麗的火花。中國的茶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讓外國人在品茶的過程中,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雅與深邃;西方的耶誕節、情人節等節日,也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色彩。這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讓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文化的多元性和共通性。

文化,這條無形卻堅韌的紐帶,連接著過去、現在與未來,連接著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它讓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中,找到心靈的皈依;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獨特的風采。讓我們珍視這條紐帶,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讓人類文明的火炬,在它的傳遞下,永遠熠熠生輝。

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載著千年的智慧與情感。那一幅幅書法作品,有的筆力雄健,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傳遞著堅韌的精神;有的飄逸靈動,似《蘭亭集序》,盡顯魏晉風流。每一筆勾勒,每一劃收鋒,都是書法家內心的傾訴,也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展現。

對軒轅黃帝的祭拜,更是文化傳承的莊重儀式。在馬來西亞的祭拜大典上,華人華僑身著盛裝,心懷崇敬,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這一儀式,跨越了地域的界限,讓身處異國他鄉的華人,依然能感受到根的力量,血的羈絆。它不僅是對祖先的追思,更是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彰顯,讓中華兒女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能緊緊相擁。

文化的傳承與交流,還體現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人們相聚在充滿文化氣息的場所,如仙境古城,在這裏合影留念,交流感悟。這不僅是情感的交流,更是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不同的人,帶著各自的故事和理解,在文化的舞臺上共同演繹著傳承與發展的篇章。

中華文化,如一座巍峨的大廈,書法、祭祀等文化元素,是構成這座大廈的基石與樑柱。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這條文化的紐帶都能讓我們找到心靈的歸所,讓我們在世界的浪潮中,堅守自我,攜手共進。

作者:原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辦事處副主任編輯記者,現任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華夏文化網總編輯陳家服▲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