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萬物的雅稱
天: 蒼穹、碧落、上弦、靈耀、青冥、靈穹。
地: 坤靈、方儀、大矩、地紀、坤儀。
日: 扶光、東君、金輪、丹曦、鬱儀、乾曜、曜生、濯耀羅。
月: 結琰、廣寒、素舒、冰鏡、望舒、若英、瓊鈎、玉鑒、玄兔。
星: 白榆、北辰、曜魄、應星、雲川、曜魄。
銀河:星漢、銀灣、絳河、銀漢。
春: 東皇、蘭時。
夏: 槐序、炎序。
秋: 白藏、素商。
冬: 元英、元序。
雪: 瓊芳、瓊花、玉蝶、玉鸞、寒酥、凝雨。
太陽:丹靈、皦日、乾曜、寶鏡。
夕陽:落暉、西景、夕暉、西暾。
毛筆:管城子、中書君。
銀河:星漢、絳河、銀灣、銀漢。
刀: 露陌、睚眥、蘭葉、步光。
弓: 綠沉、白間、遠望、忘歸、鎖雲白羽。
布: 白越、花練、織文、鮫綃、光執紈。
素錢:青蚨、烏寶。
月神:文申、蘇摩。
封神:飛廉、孟婆。
胭脂:萬金紅、桃花粉、飛雲丹。
燈: 晴紅、火樹。
杯: 玉舟、金船、香螺、羽觴、不落、銀海。
鏡: 光音、碧金仙。
書: 銀編、霜簡。
信: 尺素、瑤華、雙鯉。
琴: 桐君、綠綺。
瑟: 空桑。
箏: 長離。
酒: 杜康、忘憂、狂藥、玉浮梁。
茶: 游冬、森伯、紫玉塊。
首飾:步搖、花鈿。
山: 翠微、青雲梯、月窗。
水: 清瑤、元酒、青羅帶。
海: 滄溟、岱淵。
湖: 天藏、孟津。
一月:正月、孟春、夏正、元月、端月、陬月、初春、元春、寅月。
二月:仲春、如月、杏月、早春、卯月。
三月:鶯時、季春、炳月、桃月、陽春、暮春、辰月。
四月:孟夏、余月、槐月、巳月、浣花、清和月。
五月:仲夏、皋月、榴月、午月、天中、蒲月。
六月:季夏、且月、荷月、伏月、未月、長夏。
七月:孟秋、相月、巧月、霜月、桐月、申月、蘭月。
八月:仲秋、壯月、桂月、酉月、仲商。
九月:季秋、玄月、菊月、戌月、暮商、霜序。
十月:孟冬、陽月、亥月、良月、龍聚、小陽春。
十一月:仲冬、辜月、葭月、子月、龍潛、霜月。
十二月:季冬、除月、腊月、丑月、冰月、星回、嘉平月。
自然地理環境稱謂
自然聚集的叫:村 傍路聚集的叫:莊
柵欄圍住的叫:寨 高處聚集的叫:崮
河溝周圍的叫:溝 靠近河流的叫:灣
遷移生根的叫:瞳 有湖或水池叫:塘
有熱鬧集市叫:集 有驛站或街叫:店
曾有士兵屯田:營 有圍牆防守叫:堡
因時而建的叫:屯 方位有關的叫:頭
信仰有關的叫:寺 地形有關的叫:窪
有淺水湖泊叫:澱 山谷峽谷中叫:峪
依江傍潭的叫:潭 地勢平坦的叫:坪
機關築牆設門:衛 河濱平原的叫:泊
建在高平土墩:台 建在低丘嶺叫:嶺
手工作坊通名:窯 建在圍堤內叫;垸
附近有橋的叫:橋 曾有隊伍守衛:崗
山間谷地名為:夼 建在突出高地:墩
建在山間平地:畈 建在地形突出:嘴
傳遞信件驛站:鋪 高樓刺探敵情:樓
區域的一隅叫:角 臨時簡易住所:棚
歷史人物命名;中山市 歷史人物命名:禹州
歷史人物命名:秦皇島 歷史人物命名:吳起縣
古人對道路的稱呼
路: 在西周時期,能通行三輛馬車的道路被稱為“路”。
道: 能通行兩輛馬車的道路被稱為“道”。
途: 能通行一輛馬車的道路被稱為“途”。
徑: 僅能走牛馬的鄉間小道被稱為“徑”。
蹊: 步行的道路被稱為“蹊”。
阡: 南北走向的田間小路稱為“阡”。
陌: 東西走向的田間小路稱為“陌”。
經: 南北走向的城市道路稱為“經”。
緯: 東西走向的城市道路稱為“緯”。
街: 兩邊有商鋪的稱為“街”。
巷: 狹長的小街道稱為“巷”。
胡同:北方的小巷稱為“胡同”。
弄堂:江浙的小巷稱為“弄堂”。
衢: 十字路口被稱為“衢”。
康: 五岔路口被稱為“康”。
莊: 六岔路口被稱為“莊”。
逵: 四通八達的路稱為“逵”。
古人對不同房屋的稱呼
帝王住的稱:殿
娘妃住的稱:宮
殿前大型建築稱:闕
貴族住的稱:府
官員住的稱:邸
財主住的稱:宅
百姓住的稱:家
臨時住所稱:寓
極其簡陋稱:廬
時簡陋稱:舍
接待貴客的稱:館
街道店舖稱:坊
學習的地方稱:齋
官員辦公的地方稱:衙署
有頂無牆供人歇息稱:亭
有門有窗位於水旁的稱:軒
臨水而建部分伸出水面的稱:榭
三面臨水外形像船的稱:舫
連接建築有頂棚的通道稱:廊
高出地面具有開放性的稱:台
文人墨客集聚的地方稱:亭
兩層以上帶屋子的建築稱:重屋
其中一面或兩面帶窗的重屋稱:樓
四面都帶窗的重屋稱:閣
房子裏的公共區域稱:堂
堂後供人休閒的房間稱:室
室的東西兩側稱:房
院裏兩側的稱:廂(男人住東廂,女人住西廂)
接待客人的地方稱:廳
供奉神佛的是:廟
皇帝祭祀祖先的稱:太廟
和尚住的稱:寺
道士住的稱:觀
尼姑住的稱:庵
遊客住的稱:店
小三住的稱:金屋
軍隊駐紮的稱:營寨
臨時搭建的稱:棚
許多人聚集的地方稱:城
城墻上的樓台稱:城樓
老百姓共同的家園稱:國
水的不同叫法
小水坑為 「窪」 大水坑為 「池」
大水池叫 「塘」 山上涯水叫「瀑」
小而深為 「潭」 大而深為 「淵」
廣而淺叫 「澱」 廣而深叫 「湖」
湖連湖叫 「泊」 泊連泊叫 「澤」
水的邊際叫「涯」 兩山夾水叫「澗」
一面臨水叫「灘」 兩面臨水叫「灣」
三面臨水為「渚」 四面臨水為「洲」
人工開鑿叫「渠」 自然形成叫「溪」
溪水彙聚為「河」 大河相連叫「江」
靠近陸地叫「海」 遠離陸地叫「洋」
水面湧動叫「蕩」 水面微動為「漾」
水流很急為「湍」 水流很緩為「滯」
掀起小浪叫「波」 掀起大浪叫「瀾」
水清則 「淺」 水綠則 「深」
水黑則 「淵」 水黃則 「疾」
蒸發彙聚叫「雲」 空中落下叫「雨」
飄落下來叫「雪」 風中的水叫「霧」
凝固的水叫「冰」 掛在葉上叫「露」
地下湧出叫「泉」 凝在草上叫「霜」
入海地區叫「浦」 船只停泊叫「港」
海灣凹凸叫「灣」 溪水滙聚叫「川」
水波不興叫「淼」 水面上昇叫「漲」
傳統喜事的雅稱
定親:稱為 文定之喜 上任:稱為 榮任之喜
結婚:稱為 花燭之喜 結拜:稱為 結義之喜
嫁女:稱為 於歸之喜 開業:稱為 鴻發之喜
再婚:稱為 易弦之喜 續弦之喜 遷居:稱為 喬遷之喜
畢業:稱為 翰章之喜 登科之喜 昇學:稱為 登科之喜 折桂之壴
參軍:稱為 從戎之喜
古人的40種交情稱謂
點頭之交::僅點頭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
一面之交:僅僅相識,瞭解不深的朋友。
邂逅之交:無意中相遇而結成的朋友。
萍水之交:泛泛之交素不相識,偶然相遇聚散無定的朋友。
泛泛之交:指關係一般,交情不深的朋友。
平昔之交:往日結交的朋友。
總角之交:童年時結交的朋友。
竹馬之交:幼時結交的朋友。
紀群之交:有累世交情的朋友。
再世之交:與人父子兩代都結為朋友。
烏集之交:以利聚合,不以誠相待的朋友。
市道之交:以做買賣的手段交朋友。
酒肉之交:指不務正業、只知聚在一起吃喝玩樂的朋友。
車笠之交:不以貴賤而論的朋友,即有錢人與交朋友。
忤臼之交:不分貴賤而交的朋友。
貧賤之交:在貧窮低賤時結交的朋友。
布衣之交: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義的朋友。
芝蘭之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之間的友誼。
忘年之交:不計年歲長幼而重在德行才能的朋友。
管鮑之交: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朋友。
雞黍之交:信守信用的朋友。
一人之交:友誼深厚,親密如一人的朋友。
八拜之交:指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係。
金石之交:友情深厚如金石般堅固的朋友。
金蘭之交:友情如兄弟般的朋友。
竹林之交:指魏晉竹林七賢游集於竹林之下,喻親密的友誼。
爾汝之交:不拘形跡,十分親昵的朋友。
傾蓋之交:指一見如故的朋友。
知音之交:非常瞭解,能賞識自己的知心朋友。
肺腑之交:無話不說,推心置腹的朋友。
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許,不拘形跡的朋友。
膠漆之交: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的朋友。
苔岑之交: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莫逆之交: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
刎頸之交;能夠同生共死的朋友。
斷臂之交:生死相交的朋友。
生死之交:可以共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患難之交:同在一起共過憂患艱難的朋友。
捨命之交: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
古代對年齡的稱謂
初度:是指生日之時。後稱生日為「初度」。
繈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
齠齔:兒童換齒年齡。即指七八歲的兒童。
垂髫:指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兒童,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因此指童年或者兒童。
幼學:十歲左右。
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歲的少年兒童。
黃口:本指雛鳥的嘴,後指兒童,是說十歲以下。
金釵之年:古人指女子十二歲的年齡。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男孩子十三至十五歲期間。
及笄:女子十五歲。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未滿十五歲為及笄。
志學之年:十五歲。
束髮:男子十五歲,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為成童的代稱。
舞象之年:指男子的十五到二十歲,也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
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加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成年。
結髮:紮結頭髮,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束髮而冠,女子十五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
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
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花信年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泛指女子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而立之年:三十歲。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
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始室:指男子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活到這個歲數,應該能很好地控制情緒的變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知天命:五十歲。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
對個人榮辱已經淡然。後人因以「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耳順:六十歲。是聽得進逆耳之言,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於心。
花甲:指六十歲。出自中國古代曆法,以六十甲子年為一循環,故稱花甲。
耆: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
還歷壽:六十一歲的壽辰。干支紀年法六十年為一輪,六十一歲是新的一輪,故稱還歷。
從心之年:指七十歲,七十而從心所欲。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
耋: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喜壽:七十七歲的雅稱。
耄:八十至九十歲。
米壽:我國傳統的壽稱之一,八十八歲的雅稱。
背之年:古人九十歲的別稱,泛指長壽老人。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
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雙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結婚年限別稱
一週年: 紙婚 十五週年: 水晶婚
二週年: 棉布婚 二十週年: 瓷婚
三週年: 皮婚 二十五週年:銀婚
四週年: 絲婚 三十週年: 珍珠婚
五週年: 木婚 三十五週年:珊瑚婚
六週年: 鐵婚 四十週年: 紅寶石婚
七週年: 銅婚、毛婚 四十五週年:藍寶石婚
八週年: 電器婚 五十週年: 金婚
九週年: 陶器婚 五十週周年:綠寶石婚
十週年: 錫婚 六十週年: 鑽石婚
十一週年: 鋼婚 七十週年: 白金婚
十二週年: 麻婚 八十週年: 鑽石婚
十三週年: 花邊婚 一百週年: 天婚
十四週年: 象牙婚
四十種交情:
01. 知音之交:指彼此心靈相通、志趣相投的朋友。
02. 刎頸之交:形容朋友間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深厚情誼。
03. 忘年之交:年齡相差懸殊但友情深厚的朋友。
04. 患難之交:在困難中相互扶持、共同度過的朋友。
05. 君子之交:指品德高尚的人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但長久。
06. 竹馬之交:指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如同竹馬般親密。
07. 布衣之交:平民之間的友誼,沒有地位之分。
08. 杵臼之交:指不計身份地位的深厚友情。
09. 再世之交:指如同隔世重逢的友情,非常珍貴。
10. 金石之交:形容友情堅固如金石。
11. 平昔之交:往日結交的朋友。
12. 肺腑之交:指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朋友。
13. 貧賤之交:在貧困時結交的朋友。
14. 膠漆之交:形容朋友間親密無間,如膠似漆。
15. 雞黍之交:形容朋友間真誠相待,不拘小節。
16. 生死之交:可以共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17. 莫逆之交: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
18. 半面之交:僅見過一面的交情。
19. 點頭之交:交情甚淺,見面時僅點頭打招呼。
20. 一面之交:僅見過一次面的交情。
21. 忘形之交:不拘形跡的知心朋友。
22. 管鮑之交: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源于管仲和鮑叔牙的深厚友情。
23. 爾汝之交:彼此以爾和汝相稱,形容關係親密。
24. 竹馬之友:指童年時代的朋友。
25. 心腹之交:指知心朋友。
26. 金石至交:比喻友誼深厚,如金石般堅固。
27. 八拜之交:指舊時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也形容交情深厚。
28. 泛泛之交:指關係一般,交情不深的朋友。
29.
總角之交:指童年時代就結交的朋友,總角是古代兒童把頭髮梳成小髻的樣式。
30. 芝蘭之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之間的友誼。
31. 信友之交:指信守承諾、忠誠可靠的朋友。
32. 同袍之交:形容共同經歷患難、並肩作戰的朋友。
33. 車笠之交:指不以貴賤而論的朋友,即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
34. 生死與共交:指無論生死都願意共同面對的朋友。
35. 患難相扶交:在困難時期相互扶持、共同度過難關的朋友。
36. 志同道合交:指志向相同、興趣相投的朋友。
37. 情同手足交:形容朋友之間關係親密無間,如同兄弟姐妹。
38. 兩肋插刀交:形容為朋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深厚友情。
39. 肝膽相照交:比喻朋友之間坦誠相見、互相信任。
40. 肺腑之言交:指能夠坦誠相待、分享內心想法的朋友。
古代對"死”的叫法?
皇帝: 駕崩(殂)
偉人之死:隕落
皇親國戚:薨
高官達貴:逝\ 卒
平民: 死
僧侶: 圓寂\ 坐化\ 羽化\ 涅盤
道家之死:駕鶴西遊
美人: 香消玉殞
烈士之死:就義
英雄之死:犧牲
為國之死:捐軀
師長之死:千古
病榻之死:斷氣
救徒之死:升天
他鄉之死:客死
救人之死:獻身
長輩之死:辭世
公務之死:殉職
急病之死:暴亡
親人之死:永別
未成年死:夭折
災禍之死:橫死
罪犯之死:斃命
遇險之死:罹難
意外之死:遇難
壞人之死:見閻王
自然之死:壽終\ 過世\ 長逝\ 長辭\ 走了\ 故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