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禾輋陳氏排屋

入:mouchun  來源: 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1日

下禾輋陳氏排屋

2013.04.21.

下禾輋33–39號

歷史建築物 #813-816,824,836,1405

機緣巧合走到下禾輋這幢客家排屋,有幸遇到在該址居住的一位陳姓村民,大家在排屋前聊天談及村落舊事,原來他的背後就是歷史古蹟下禾輋村 33-39號。

下禾輋村乃建於清代咸豐年前 (1820--1830年) ,約超過 150年歷史。據古蹟辨的資料,陳氏源自四川顯村,曾經落腳於青衣島(古名:春花落)和大埔。陳氏一位後人陳怡和13歲時(1860年代)適逢美國淘金熱時期,離鄉別井遠去加州,成為當地的合約勞工,於光緒年間(1875--1908年)致富後回港,並於禾輋興建了這一列客家凹字形排屋。

由於昔日禾輋面臨沙田海,多有海盜或山賊出沒,排屋往往能夠提高防盜能力,而排屋也做到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目的。

下禾輋村 33-39號屋屬於典型的客家設計,四幅突出的外牆上,分別裝飾了「梅蘭菊竹」的泥雕,可惜 35號外牆重修後,「菊」的泥塑被拆去。排屋左右對稱,中央一幢是陳氏祠堂,大門仍然保留著趟籠門柵。排屋的之間的門廊曾經是貫通節,後來被後人堵封。

下禾輋位處山麓,除了陳氏之外,還有張氏及梁氏等,梁姓族人於日治時期已絕。昔日,陳怡和回港後除了在禾輋建屋,亦在中環開設「怡和銀號」經營匯款生意,由於陳怡和熟稔英語,亦有安排村民往美國當海員工作。他也參與沙田社區活動及設立書室教學,不過老年時被騙去部份資產。

「輋」是廣東的俗字,應作「畬」,為傜(猺)族的分支,其聚居處則稱「輋村」。沙田區內的「輋村」,是否傜族後人之聚居地已不能考證,而據該村村民謂,因該處是傾斜的禾田,是故得名。禾輋分上、下兩村,均為雜姓共處的村落。

上禾輋有四姓村民,分別為藍、藍、陳、黃及張姓,其中以藍氏歷史最為悠久,屋宇多建於戰後,因日治時期,村屋多遭破壞,下禾輋位處山麓,原有陳、張及梁三姓,惜梁姓人家於日治時期已絕,雖然這條村的歷史並不太久,但對於教育下一代卻十分重視,約在一百年前,共設有五所私塾,鼓勵子侄讀書。

就以分上、下兩村的「禾輋」為例,該村藍姓村民則謂因該處是傾斜的禾田,是故得名。位於山腰上的「上禾輋」為雜姓村,共計四姓,分別為藍、陳、黃及張姓,其中以藍氏歷史最為悠久。藍氏為客籍人士,但源出何處,村民均不清楚,只能說其籍貫為廣東省寶安縣,自太公藍源財建村至今,亦不知道共歷多少個春秋,但從道風山上藍氏祖先之墓碑可見該等坟,乃立於清朝咸豐廿八年及道光十八年,故推斷該村乃建於咸豐前,即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至1850年)或以前,所以,應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

村民早期均從事耕作,以種禾、菜及蕃薯等,並輔以養豬、牛、雞和鴨等,亦有斬柴及割草,然後擔往九龍城及竹園等地出售,除往該處趁墟外,也會前赴大埔;戰前,亦有部份村民為生計而出外行船或轉往市區工作。該村素來無學校之設,只有村中長者教導村中子弟,後期則往「排頭」、「火炭」及「下禾輋」等鄰近村落的私塾求學。該村基本上已面目全非,屋宇多建於戰後,因日治時期,村屋多遭破壞,戰前所建屋宇,僅餘兩間,而其一乃為藍氏之祠堂,但亦無人居住了。

而「下禾輋」則處於山麓處,亦是一雜姓共處的村落,原有陳、張及梁三姓,惜梁姓人家於日治時期已絕。據知陳氏祖源四川省的顯村郡,後為避亂而不斷南移,後居於廣東省的紫蘿,至明末再遷至今青衣島處,繼而再搬往大埔的黃宜凹村定居,時陳氏太公育有五子,共分五房,以期開枝散葉,惜長房無後,二房居於上黃宜凹,餘三房則居於下黃宜凹,而「下禾輋」陳氏則於距今約一百年前由該村之開村太公陳怡和自上黃宜凹分支過來。

陳怡和早年曾赴美國謀生,致富後回鄉,並開設及經營銀號業務,但是錢莊並非設於本區,而是在上環的南北行(時為所有買辦集中的地方),銀號的客戶以行船的人為主,因為行船者通常會透過船公司把薪金寄存於銀號,待回來時才取回,而銀號則收取手續費。村民亦有部份是行船的,多往南洋一帶,動輒便數月才回來一次,其餘留於村中的,多是從事耕種和捕魚等。

雖然這條村的歷史並不太久,但對於教育下一代卻十分重視,太公陳怡和致富後回到村中建立書室,鼓勵子侄讀書,約在一百年前,共設有五所私塾,專為該村村童學習之用,求學的亦有來自「馬料」、「銅鑼灣」、「上禾輋」及「排頭」等鄰近村落,而每所私塾約有三十名學生,並以厚禮聘請名師回來,務求令各子侄有出人頭地之日,至於能考取功名的已無跡可尋,但村中父老還隱約記得戰前仍存有一村民獲清庭頒予的牌匾,上書「翰林園御賜」的字眼,可惜於日治時被日軍取去作柴燒了。
 

33-39號屋屬於典型的客家設計,四幅突出的外牆上,分別裝飾了「梅蘭菊竹」的泥雕

下禾輋 33-39 號屋前的曬場成為了舒適的前花園

躉符

下禾輋村正進行挖地修路工程,在施工的小徑交匯處有一個小壇,內有寫上符咒的竹籤,血杯,生果等,而中間一支竹籤更簡單地畫有臉孔。陳氏村民告訴我這個是「躉符」。政府以往一直認同在新界鄉村施工所需的躉符法事,亦列入「收回和清理土地的特惠津貼」中,由地政署支付躉符費用的特惠津貼,當然是為了安撫村民及面對傳統地方習俗,說到底也為求工程進度順利。

躉符是新界傳統村落中常見的化劫儀式,村民相信在村內實施土木或挖地等工程時(特別是遷移祖墳或拆卸祠堂),會破壞風水或驚動神靈或犯土煞,為了以安撫受到騷擾的神祇,也要安撫村民之憂心,會在施工前聘請法師進行躉符鎮土法事,既安撫神靈,又鎮懾煞氣,以祈合境平安。

一般村民請法師進行開壇儀式,在需要保護的地方,準備盛沙的瓦盆,插上五支寫上五方神靈名字和符咒的長竹籤,並為竹籤簪花掛紅以示敬意,由法師在四角及伯公位落躉符,躉符會披上法力,使諸煞迴避。

該日,除了在下禾輋村的工程交匯處看到有躉符,排頭村土地壇亦插有五支竹籤的「躉符」。

下禾輋村挖地修路工程旁之「躉符」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