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五大氏族

作者:何志平   來源: 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6日

新界五大氏族

新界原居民中有五大氏族,分別是錦田鄧氏、上水侯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及粉嶺彭氏。綜合香港歷史博物館、古物古蹟辦事處,以及其他各方資料顯示,新界五大氏族早於北宋前後已南遷至香港,在新界多個地方建村立業,可說是原原本本的第一代香港人。他們在元朗、錦田、上水、新田、粉嶺一帶建圍村、墟市、書院、祠堂等,經過多年來的耕耘開拓,為香港的經濟文化發展奠立基石。這些歷史建築物不少至今依然屹立,變成珍貴的古物古蹟,見證過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

鄧氏富甲一方

錦田鄧氏,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白沙村。鄧氏遷居香港新界的始祖乃鄧氏四世祖鄧符協。宋神宗熙寧二年,鄧符協進士第,赴廣東陽春任縣令。上任途中,由海路經今日新界地方,心感風土優美,十分欣賞。故此,在任滿辭官後, 舉家遷往岑田( 即今錦田),在此置田地、築廬墓,從事農務,還將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遺骸遷葬至此。

明朝萬曆年間,鄧氏後裔已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到清朝康熙年間,鄧族不單在錦田一帶擁有富庶土地,在新界其他地區也擁有不少田地,成為第一望族。不少旁支亦從錦田一帶遷移到新界各地立業, 例如元朗屏山、粉嶺龍躍頭等地。

錦田吉慶圍,是鄧氏興建的一條最大規模的古老圍村,始建於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圍內築有一幢幢整齊排列的居室,供族中子弟居住。清朝康熙年間,為防盜賊,增建青磚圍牆,圍牆四角築有炮樓,並在圍外挖掘護城深溝。同樣的圍村在錦田還有好幾座,如北圍、南圍、永隆圍、泰慶圍等,但以吉慶圍最完整,並開放參觀。

除吉慶圍外,錦田一帶還有很多歷史古蹟,包括:鄧公祠、天后古廟、樹屋、便母橋、二帝書院、長春園等。

由於人丁興旺,錦田鄧氏漸漸向外發展,其中一支於十二世紀定居於元朗屏山,先後興建三圍六村: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和新起村。屏山多類瑰麗的歷史建築連成屏山文物徑,蜿蜒於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間。古蹟包括聚星樓、鄧氏宗祠、上璋圍、覲廷書室、洪聖宮、楊侯古廟及其他多所傳統建築。位於屏山山嶺上逾百年歷史的舊屏山警署亦已翻修為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展出有關屏山鄧族、屏山文物徑及舊屏山警署的歷史。

五圍六村

鄧氏另一支則於粉嶺龍躍頭落籍。南宋末年,宋室皇姬南逃,嫁與錦田鄧氏族人鄧惟汲,其長子於元朝末年遷居龍躍頭,自此開村立業,子孫繁衍,分遷鄰近地區,另立村莊,數百年間,成為今日的五圍六村。五圍包括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又稱嶺角圍)和新圍( 又稱覲龍圍);六村即麻笏村、永寧村( 又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及覲龍村。龍躍頭還保存不少典型中國傳統建築,例如松嶺鄧公祠及天后宮等,而區內的圍村,其圍門及圍牆甚至村內部分民居,至今仍保存原來風貌。這些歷史建築物亦連接成為龍躍頭文物徑, 供市民遊覽。

上水侯氏,最早發源於「上谷郡」,即今河北中部及西部一帶,後南遷至廣東番禺。北宋末年,進士侯五郎東遊寶安時,見山川蒼翠,毓秀鐘靈,特由番禺縣遷至寶安縣。侯五郎下傳至明朝十一世祖侯卓峰,因見河上鄉一帶擁有廣闊農田,且鄰近雙魚河,水源充足,始開基於河上鄉,築茶寮,經營小生意。此後子孫繁衍,聚居於上水西部、雙魚河流域附近的河上鄉、燕崗、金錢、丙崗及孔嶺等地,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

侯氏落戶上水河上鄉,是上水侯族最早落戶之所,故村內保有不少歷史古蹟,包括居石侯公祠、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等。當中,居石侯公祠是河上鄉最重要的歷史建築物,於清朝乾隆廿七年落成,是為紀念十七世祖侯居石公而建。居石侯公祠現為河上鄉候氏的家祠,供奉歷代祖先,亦是村民聚集聯誼的地方。居石侯公祠是三進兩院式建築,祠堂正面以紅粉石疊砌門框和雀替,祠堂內橫樑和斗拱的吉祥圖案雕刻亦極為精緻,反映出祠堂的氣派和工匠的傑出工藝。祠堂現存最具歷史價值的物件,是懸於祠堂正門刻有清乾隆廿七年的牌匾。公祠曾作學校用途,於二次大戰時停辦,戰後於祠堂附近另立「河溪學校」,為上水區最早期的政府津貼小學。居石侯公祠於一九八七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錦田鄧氏,新界五大氏族的錦田鄧氏、上水侯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及粉嶺彭氏,早於北宋前後已南遷至香港定居,在元朗、錦田、上水、新田、粉嶺一帶建圍村、墟市、書院、祠堂等。不少歷史建築物至今仍被悉心保存,上期已為大家介紹過錦田鄧氏與上水侯氏的一些古物古蹟,今期再跟大家談談餘下三大氏族。

上水廖氏,原籍福建汀州。元朝末年,廖祖仲傑公由閩遷粵,初落戶於屯門,後再移居福田,三徙至雙魚河境內,元至正十年定居上水。廖氏主要定居於上水雙魚河流域上水圍的十二條村內,人丁興旺。廖氏歷代對興學扶貧不遺餘力,現時上水的鳳溪公立學校集團,便是源自上水廖氏的私塾鳳溪書室。

上水多歷史建築

最完整的古蹟之一。廖萬石堂之所以得名,可追溯至宋代。相傳廖氏遠祖廖剛,父子五人皆為高官, 每人官祿兩千石, 合共「萬石」,後人為紀念先祖,故將祠堂命名為廖萬石堂。廖萬石堂屬三進兩院建築,屋頂以瓦鋪蓋,由雕刻精緻的樑架及斗拱承托,下面則以石柱和木柱支撐。祠堂內的布置裝飾華麗,極為考究,灰塑、木刻、壁畫、泥塑等比目皆是,題材多為傳統吉祥圖案。

上水廖氏另一歷史建築物,是位於上水莆上村的應龍廖公家塾,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家塾建於一八三八年,以紀念廖族四世祖廖應龍。至一九一○年,家塾改為「卜卜齋」,肩負教育重責。一九六五年,家塾被改建成幼稚園,及後幼稚園在八十年代撤出,家塾一直空置荒廢。二○○一年,家塾已變得殘破不堪,廖氏族人感到保護行動已刻不容緩,決定聯絡古物古蹟辦事處尋求復修方法,協助復修家塾。是次復修工程不單是官民首次合作復修古蹟,其復修工程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文氏獲賜大夫銜

新田文氏,原籍江西省永新北鄉錢市。南宋期間,其祖天瑞公避亂南遷至廣東惠州。及後,其堂兄文天祥抗元兵敗,捨生取義為國犧牲。文天祥就義後,天瑞公南逃至今日深圳,定居三門東清後坑。元末明初,文氏子孫開始遷入新界。明永樂年間,文氏族人遷至元朗新田一帶定居,開枝散葉。文氏另一支則在大埔泮涌附近建村。蕃田村是新田文氏族人主要的聚居地,附近建有不少文氏祠堂。

麟峰文公祠是其中一間開放予公眾參觀的文氏祠堂。祠堂確實的興建年代已不可考,約建於十七世紀末,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麟峰文公祠是為了紀念文氏八世祖文麟峰而建的。每逢祭祖或節慶,鄉親父老皆會在祠堂聚會, 顯得熱鬧非常。

除麟峰文公祠外,大夫第是新田文氏家族祖先留下來的另一古蹟。大夫第是文氏先祖文頌鑾於清同治四年興建,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文頌鑾是文氏的二十一世祖,於光緒十二年高中進士,獲欽點為營用守府。據說其為人樂善好施,深得鄉黨讚譽,故獲清朝皇帝御賜大夫名銜。大夫第被譽為香港現存最華麗的中國傳統建築,府第外四週有圍牆、柱礎、池塘、花崗石踏板等遺蹟,內部則是傳統兩進式三間兩廊的格局,府內屋樑、窗花等裝飾兼具中西藝術特色。

粉嶺彭氏,原籍江西宜春廬陵。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彭族先祖遷居廣東東莞。南宋年間,再自東莞南下香港新界,並於明萬曆年間,復徙居於粉壁嶺一帶,立圍定居。而粉嶺之名的由來,與區內的大嶺山有關。據說山上有一石壁,雪白如粉,故被附近村民稱為「粉壁嶺」,後來粉嶺便成為附近一帶的名稱。彭氏在粉嶺最初建立了粉嶺圍,隨後向四周擴展,成為今日的南圍、北圍等村落。據說粉嶺圍附近一帶以前十分荒蕪,經常有山賊和海盜四出打劫,所以鄉民特建造炮樓抵擋盜匪的襲擊。依考據,古炮樓建於清康熙初年。炮樓外貌呈方形,圍牆高約二丈,以花崗石作牆基,覆以堅硬的青磚,圍牆上設有炮孔。一九四一年,日軍侵佔香港,村民為怕禍害加身,故將古炮埋在地基下,直至一九八六年才於地基下挖出三台古炮。

彭氏宗祠最精美

彭氏宗祠位於粉嶺北便村,始建於明萬曆初年。清道光年間,國學士彭步進見宗祠日久失修,便與村中宗族兄弟籌集經費重建,於道光廿六年聘風水師擇吉遷建現址。彭氏宗祠屬兩進式建築物,供奉粉嶺鄉始祖以下十六世八十八位祖先的神位。彭氏宗祠規模在新界五大族圍村中規模雖較小,但是其建築藝術卻相當精美,有斗拱木刻、花崗石樑柱、陶塑人物、精緻壁畫, 已被列為受保護古蹟。

粉嶺彭氏對教學非常重視,現時位於粉嶺圍的思德書室已有超過二百年歷史。後來,彭氏更轉型採納現代教學模式,發展成今日的粉嶺公立學校, 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

新界五大氏族,在香港新界開墾發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可說是有史可尋的香港本地人。他們所保留的歷史古蹟,值得我們去遊覽欣賞, 以體會過往新界傳統生活面貌, 了解香港人文歷史的發展。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