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公上祖源流考證

錄入:陳承溢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30日

校尉公上祖源流考證

宋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年),南宋理學家朱熹為吾族溯源窮流撰修的《桃源南山陳氏族譜》或稱《桃源世科陳氏家譜》,在南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舉族參加抗元和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年)發生“六二花事件”,族人連續兩次慘遭殺戮,生者逃離家園而資料散失不全。流傳於部分古譜上的譜序僅記載:“始祖校尉公於後周顯德三年自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入閩”,沒有闡明校尉公的名諱字型大小和上祖源流派系。

明天順四年(一四六○年),校尉公七七世孫茂立公主修的《桃源南山陳氏族譜》僅“自校尉公起”。明正德之後祀祖梓地編修的譜牒,以及各地編修的支房家譜,曾力圖查清校尉公的名諱字型大小和上祖源流派系,但均未能得出準確的結論,甚至存有差異。長期以來,族人持有不同見解,多數人堅持吾族屬於漳州南院派,有人則認為是永安貢川陳氏分支派,也有人提出“校尉”是官銜的看法等等。應廣大族親的要求,譜志編審組從一九九九年四月開始進行多方調查考證,至二○○二年七月校尉公《墓誌銘》出土為止,歷時三年多。考證結論: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弘元,號校尉公,自五代後周顯德三年(九五六),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抵永春,先住居儒林街,宋初擇于小岵南山之麓結茅居之;公派舜帝重華公一○六世孫,陳胡公七十三世孫,屬於漳州南院(南陳)派系,世系為忠公→邕公→夷則→儔公→聞公→丞公→喜公→仲寓→元達→徵公→蠲公→洪義→弘元。現將調查考證情況分為考查證明吾族開基祖名號、上祖源流派系和排除存疑、分清混同、糾正差錯、澄清誤傳兩部分綜述於後。

 

一、考查證明吾族開基祖名號和上祖源流派系。

啟開“校尉陳公祖墳”,取出《墓誌銘》。校尉公的《墓誌銘》標題是:“始祖考號校尉陳公府君墓誌銘”,正文開頭曰:“公號校尉,自後周顯德三年,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抵永春,先住居儒林街。”這充分證實“校尉”是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的“考號”,不是“官銜”或“名字”。

查閱臺灣一九八三年出版的《世界陳氏宗親大族譜》(以下簡稱世宗譜),在太傅(南陳)世系圖中記載:忠公→邕公→夷則→儔公→聞公→丞公→喜公→仲寓→元達→徵公→蠲公→洪義→弘元(分居小姑山)。查閱香港出版的《中華陳氏源流》和臺灣德星堂一百二十周年“紀念特刊”(以下簡稱特刊),均記載:洪義子弘元,分居小姑山。由此可見,世宗譜、特刊等記載的弘元即校尉公。

永春太平港頭族親收藏的《桃源南山陳氏族譜》古譜,在《桃源南山始祖也系》開篇曰:“在昔朱文公與知柔休齋公修志一譜,其一世祖系源潔,號裕齋公,由光州五代後(周)徙居桃源,其二、三、四世亦失志名字,因是校尉公五世為始,故吾譜想亦無名字可志,直以校尉為始祖。”朱熹(文公)提及的校尉公之高祖父“源潔”與世宗譜記載的弘元公之高祖父“元達”,在忠公的世系中輩分相同。可見“校尉”與“弘元”系為同人,即“弘元,號校尉”。

漳州府龍溪縣正堂廖,清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勒於漳州“太傅祠”牆壁上的石碑載,據舉人陳逢源等,呈稱伊始祖建祠南山寺邊,被人殘毀。為此特示仰民眾知悉,毋許在舉人陳逢源等始祖祠內穢褻。據《永春縣誌》和吾族古譜載,陳逢源為嘉慶十二年(一八○七年)丁卯科舉人,系校尉公裔孫。據校尉公《墓誌銘》載,舉人逢源,是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重新校尉公墳式的董事。他於嘉慶十八年,受首呈請龍溪縣正堂示禁殘毀太傅祠,說明已確認唐太子太傅忠順王邕公為其始祖,從而印證了小姑南山陳氏開基始祖弘元,號校尉公的上祖所屬宗支。

清鹹豐已未科舉人邦詹,字支翠,將清初編修的《南山陳氏宗譜》改為縮本,其世系為元達→徵公→蠲公→洪義→校尉(弘元)→居安。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小岸道公曾孫崇德公後裔編寫的《文僖公禮房書記家譜》和旅居馬來西亞的聲相君,於民國廿六年(一九三七年)編修的家譜,其源流世系,均從陳氏的血緣始祖舜帝開始,逐世記述至陳氏封國得姓始祖陳滿胡公、潁川實公、南陳鼻祖忠公,從南陳開宗祖邕公起,逐世記述到元達→徵公→蠲公→洪義為止。洪義之後雖無“弘元”的記載,但有“分居桃源,我小岵奉以為始祖”的記述。有的支房家譜的源流世系,從金娘起,逐世記錄到元達→征公→蠲公→洪義→弘元(宋時分居永春小岵)。這些譜牒的記載與世宗譜和校尉公《墓誌銘》的記載互為印證,充分說明考證結論是準確的。

 

二、排除存疑,分清混同,糾正差錯,澄清誤傳。

永安貢川陳氏始祖陳雍的十二世孫校尉,在貢川《陳氏宗譜》第七卷總圖中有“克諧→俏公→琚公→校尉,位元四九”的記載。因此,有人懷疑小岵南山陳氏工隸屬貢川陳氏分支派。經二次查閱貢川《陳氏宗譜》,其校尉(校尉)之曾祖父克諧公生於後漢穩帝乾祜三年(九五○年)。小姑校尉公於後周顯德三年(九五六年)入閩抵永春。經推算,兩地的校尉公出生時間相差近百年,如果兩地的校尉公為同一個,小姑校尉公就比貢川校尉公之曾祖父諧公早出生,根本不可能。還有古譜編撰規則“行”與“位”的區別,兩地陳氏的燈號之不同等。從而排除了小姑南山陳氏由貢川陳氏派衍的存疑。

吾族有些譜牒曾出現“仕恭”(校尉)”或“校尉公,諱仕恭”的記載,將“校尉公”與“仕恭公”兩者混同。經深入調查,居住同安柯西丙洲的陳氏為仕恭公派裔,其族譜記載:“仕恭與妣合葬在廈門白雲岩左邊。”吾族古譜記載:樣校尉公與妣鄭氏同葬於永春石鼓頭右畔山麓。兩者的墓地完全不同。校尉公《墓誌銘》僅有“始祖考號校尉陳公”及“公號校尉”的記載,而沒有提及“仕恭”之事。再細查才發現差錯出自將邕公八世孫元達公的玄孫弘元公連接到同為邕公八世孫元通公(元達公之兄)派下。從而分清了“校尉公”與“仕恭公”兩者的混同,糾正了“仕恭(校尉)”與“校尉,諱仕恭”之差錯。

永春一都南山陳氏始祖鍾公十二世孫光蔭,與我祖校尉公十四世孫公蔭(安溪長坑南頭東山開基祖)之名相近,校尉公與鍾公的開基地都稱“南山”。因此誤傳“小岵南山陳氏由一都南山陳氏派衍”。經查閱一都南山陳氏族譜,其始祖鍾公是仙遊陳俊卿之從昆兄,系舜帝一百一十一世孫。我祖校尉公為舜帝一百○六世孫,比鍾公高出五世。始祖不同,世序有別,我族“公蔭”與一都“光蔭”無任何關係,誤傳終於排除。

另據《安溪陳氏概況》記載:實公裔孫啟端及其長子光緒,次子榮緒,於後晉天福年間入永春小岵住居,開運三年(九四六),光緒自小岵徙遷小溪場感化大亭(今安溪湖頭後溪)肇基。榮緒之子雲從步伯叔之後,自小岵徙遷安溪感德寓居。他們遷入小姑的時間較我祖前,並都全部遷出,故與小姑南山陳氏毫無關係。

我們已經以最大的努力進行調查考證,認為取證的資料可靠,得出的結論正確。但是,今後若有更準確的史實發現,應以新的考證為准。

  

原校尉公墓碑        石鼓寨原校尉公墓

石鼓寨原校尉公墓中出土的《墓志銘》

附:校尉公上祖源流考證記

我始祖校尉公於後周顯德三年(九五六年),自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入閩,宋初遷泉之桃源岵峰陽山結茅居之。時逢兵荒馬亂之際,其出身世系、名諱年久已經失記。南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年),元軍進兵福建,蓬壺陳姓舉族參加抗元,失敗後幾遭滅族;元至下十四年(一三五四年),發生“六二花事件”,君澤父子九人死者有四,五子公輔避難,至今公輔一支杳無音訊。經此二次兵災禍亂,族人或死或遷,譜牒毀失不全,致自宋至明上祖源流世系未能承接。

後來故籍永春及外族裔先後提出各自不同支承看法,因而引起其他同宗別系族人,時有派人到永春、南安、安溪等地尋找支脈,都因銜接不符難予認可。

一九八三年臺灣《世界陳氏宗親大族譜》(簡稱《世宗譜》)刊發,該譜406—410頁世系圖之七,有二處與我校尉公源流世系、名諱有關。簡圖如下:

  ┌元通→黯公→仁煦→光憲→仕恭→全公→有明→福慶→均名

仲寓┤

  └元達→征公→蠲公→洪義→弘元→分居小姑

為此族人認為重修《譜志》時機已經成熟,經多年的醞釀籌備,一九九六年元月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成立《族志》編纂籌委會,下設文秘資料等組,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一日聯誼會調整充實人員,成立《譜志》編修組。根據搜集資料,開始對校友會尉公上祖源流進行全面考證。至二○○二夏校尉公《墓誌銘》出土,曆三年多時間證實:始祖弘元號校尉,系舜帝一百○六世孫,陳胡公七十三世孫,實公之後南陳鼻祖忠公,始祖邕公之十二世孫弘元,支承元達→征公→蠲公→洪義→弘元,號校尉,分居小姑山。考證如下:

一、查證始祖名號,追溯上祖源流派系

查宋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年),朱文公首次為我《桃源世科陳氏》撰譜,跋載:熹與休齋先生有道義之交,於是為之溯源窮流。其內容至清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知柔公裔孫教,因知柔公墓被鍾家五琢碑占祭,無奈齎出朱文公古譜到岵山、榜頭求援。方見吾譜“始祖校尉公世系”載:在昔朱文公與知柔休齋公修志一譜,其一世始祖系祖源潔號裕齋公(查無實據),其二、三、四世亦失志名字,因此以校尉五世為始祖。查昔朱文公任同安縣主簿時,曾為邑內南陳黯公作過裨政書序,奈何我校尉公出身世系、名諱已經失記,致難以承接。
明天順四年(一四六○年)校尉十七世孫茂立,主修《桃源南山陳氏族譜》,張瑄序:“予按太丘陳氏始祖舜帝後胡公滿封於陳,因以為氏。”又“陳君茂立開基始祖校尉公,實仲弓之後,因後周顯德三年,自河南寧光州固始縣入閩泉之桃源岵峰陽山胥宇安家,而生居安→天保→福壽→瑊公→彥聖、彥通……。這次續譜是在二次兵災禍亂之後,能將分散而可找到的支裔銜接起來,實屬可貴;祖源方面已溯自舜帝、胡公、實公,且出現譜名桃源“南山”二字,已涉及南陳邕公,字崇福號南山。

清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校尉公二十二世孫兆爵號獻可(也可登對),協修《南山陳氏宗譜》,序載:先是容南伯及陽臺兄,曾訪考於姓系次於各都別郡,歷今三十八載,餘鐸松(溪)多年竊嘗念之。茲伯震侄錄明天順、正德年間譜序來閱,且欲續陽臺兄未就之志……因為規劃。”此譜原存於優道公派下之長、三、四房中,現見塘溪《文禧公禮房書記家譜》,和旅馬來西亞《聲相家譜》,其源流溯自舜帝,逐代詳述至南陳始祖邕公,有女金娘(後唐勒為金花郡主)削髮為尼,公建南院被誣才得免禍。之後夷則公後裔之元達→征公→蠲公→洪義(官中軍校尉),分居桃源我小岵奉以為始祖。此譜籌備時間之長,涉及地域之廣實為空前;且將祖籍地名冠以“小姑”(紀念祖姑金娘)。

此後吾族時有派人到南院(今南山寺)謁祖拜祭。現見有漳州府龍溪縣正堂廖,清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八月廿一日,勒於漳州“太傅祠”牆壁上石碑載:據舉人陳逢源(校尉公二十九世孫,嘉慶十二年丁卯科舉人)等,呈稱伊始祖建祠南山寺邊,被人殘毀。為此示仰民眾知悉,“毋許在舉人陳逢源等始祖祠內穢褻,特示。”這次重遷校尉公墓,在石鼓墳中出土的“墓誌銘”,開篇載:“始祖考號校尉陳公府君”。落款系清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十二月吉日,董事後裔:武舉捷科,舉人逢源等,同勒石。說明當時祖源已確定為南陳派系,但校尉不是“名諱”或“官名”。

直至清鹹豐已未科(一八五九),舉人邦詹,字雲翠(校尉三十世孫),以其淵博的學識和廣闊之交遊,將本房清初《南山陳氏宗譜》,改為縮本予以訂正,將洪義與妣紀氏生子—弘元,定為我小姑南山陳氏始祖。(選自小岵族親多年的溯源資料)。這樣既印證了校尉公是考號,又切合始祖入閩時間 、世序及祖妣“鄭氏”的實際。

以上史實除臺灣《世宗譜》397、406—410頁注外,還得到香港《中華陳氏源流》78頁、一九八一年臺灣《德星堂紀念特刊》281頁,南陳世系“元達→徵公→蠲公→洪義→弘元(分居小姑山)”的有力佐證。

回顧歷代先賢對校尉公上祖支承世系,溯源始于宋、繼之明、成於清,歷今八百餘年。

二、排除存疑,證實其他族系乃是同宗

1、同安丙洲先祖仕恭。遷浙江平陽北港族親之《陳氏宗譜》,續載清康熙五十一年“南陳分派序”以為南陳派系元通之玄孫仕恭,是我小岵南山始祖。又僑居新加坡“同美社”族親也將祖根源程式列入南陳元通派裔仕→全(居安)→有明(天保)→福慶、福壽等,至通族十四世。開始我們認為這樣承接世序分明,曾一度與丙洲族人聯宗往來。至一九九九年十月接丙洲宗親寄來“歷代考妣名氏、墓地”影印件,證實仕恭並非我校尉公。簡表如下:

世序 祖考 袓妣 墓葬(永春)         祖考  袓妣 墓葬(同安)

一世 校尉 鄭氏 同葬二十三都石鼓頭上下二穴   仕恭     合葬白雲岩左邊

二世 居安 葉氏 同葬六七都蓬壺牛心崙     全公  鄭氏 妣墓在白雲山邊

三世 天保 俞氏 合葬嶺頭亭外貓形鼠案     有明  康氏 合葬蔡後埔

2、永春一都南山陳氏。以其始祖肇基“南山”,與我小岵“南山”同名,且陳鍾之十二世孫“光蔭”與我校尉公之十四世孫“公蔭”(現安溪長坑南斗始祖)同音。因而誤認我們是其衍派。查其舊譜序:祖諱鍾,宋仙遊名相陳俊卿(一一三八年進士)是他堂弟。輩分是舜帝一百一十一世孫,面我校尉公乃舜裔一百○六世孫(低五代)。始祖來歷、時間不同,世序有別,則一都光蔭與吾族公蔭沒任何關係。

3、永安居樂業貢川陳氏。有傳清後時有派人到永春小岵、榜頭,南安詩山等地認親。為此,譜志級成員先後二次與之對譜,見其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貢川《陳氏宗譜》十六卷“世系總圖”載:入閩開基第一代陳雍,九世孫克諧於後漢穩帝三年庚戌(九五○年)生。“支裔圖”:克諧→佾公→琚公→小岵校尉公。重復查證,其校尉之曾祖克諧確系生於西元九五○年,比我祖校尉公年輕。推算兩地校尉公年齡差近百歲,僅此足見吾祖校尉公並非來自永安貢川。

4、安溪湖頭小溪陳氏。其始祖光緒公有弟榮緒留居小岵原址。查其舊譜及一九九五年《安溪陳氏概略》,光緒、榮緒兄弟于後晉天福壬寅(九四二),隨父啟端自建陽南抵溫陵(晉江),入永春小岵居焉。開運三年(九四六)光緒轉遷安溪小溪感化大亭(今湖頭後溪);不久榮緒次子雲從,也步其伯徙居安溪感德裏。可見祖源世系和徙遷經過不同,則榮緒並非留永春小岵之吾祖校尉公。

5、安溪虎邱芳亭陳氏。其先祖匡義乃我祖弘元號校尉公之二伯,我們永春以小岵為地名,他們則以村口龍徒宮恭奉聖姑(金娘)塑像,作為紀念削髮為尼,拯救舉族數百口免遭禍害之祖姑,彰其懿德豐功,勖勉後昆。

以上各陳姓,都與吾族歷有往來,且有親疏不同血緣關係之宗親。

我們認為這次考證,引用資料可靠、結論正確。今後若有更為準確的史實依據,則以新的考證為准。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誌》編审組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