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簡報第11期

錄入:陳承溢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30日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簡報第11期

2011.01.08.

安溪參內參山后壟美陳氏的源流考證

宗親聯誼會理事會,根據《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主編陳丙丁、副主編陳文添,在2010年01月05日報送的《安溪參內後壟美陳氏概況》書面材料,本著協助宗親尋根究底,木本水源,于同年05月22日,由陳光湧理事長率領陳丙丁、陳文波、陳賢釵、陳文添、陳天賜、陳國華、陳良升、陳建安、陳文潮、陳永忠、陳吉成、陳耀輝等理事會負責人,探訪後壟美宗親,受到熱情接待。經詳細查對雙方“譜志”的有關記述,認真研究《安溪參內後壟美陳氏概況》的書面考證材料,取得共識。同時,雙方負責人均在“概況”上簽名。現將“概況”全文列下:

 

安溪參內後壟美陳氏概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吾譜志編審組赴安溪縣城尋親。當時,安溪縣參內鄉參山村後壟美陳氏族人陳再興等面陳後壟美陳氏現有二百多人,民國前後因遭大水災,祖厝被沖倒,古族譜遺失。據祖輩口傳,其始祖與同美陳氏始祖系堂兄弟,到參內養群鴨謀生定居。現迫切要求認祖歸宗。並於2001年05月間,送來重新撰修的“參內陳氏譜志”。

嘗閱2001年03月編修的《參內鄉參山后壟美陳氏譜志》,在《自序》中曰:“據考證,吾族始祖(校尉公)十五世助公,字國富、號好義,是從永春小岵南山移居清溪縣,分居長太裏,即現安溪縣參內鄉參山村後壟美”;在《南山陳氏先世實記》中曰:“吾族參內後壟美陳氏家譜,在民國前後,因受大水災,祖厝被沖倒。據先祖傳說,吾族(始祖)和同美始祖是堂兄弟,同時來參內養鴨群謀生定居,起初住在參葉祖厝邊觀音廳,後遷往後壟美”。

2003年出版的《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在《編後語》中曰:“安溪參內參山后壟美陳氏,舊族譜因水災遺失,現又未能提出可供考證其上祖源流的任何資料。西元2001年撰寫的《參內鄉參山后壟美陳氏譜志》稱:據傳說,吾族先祖與同美始祖是堂兄弟,同時來參內養鴨群謀生,初住“參葉”祖厝邊“觀音廳”,後遷往後壟美。據此分析,吾族始祖為校尉公15世孫助公,字國富,號好義。經查同美族譜,卻無有關“參內養鴨”等記載。而小岵南山陳氏族譜記載,校尉公15世孫助公,公茂公次子,字國富,號好義(無傳)。同年(2001年)06月間,譜志編審組派人到後壟美調查訪問,未果。因此,暫未編入譜志”。

現經查閱《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之人物傳略(P301)《陳公茂暨夫人李氏》中有這樣的記述“明初兵荒馬亂,民生窘迫。次子助,字國富,號好義,為避兵役,婚後攜室林氏前往清溪(今安溪)尋找族親,以期投靠謀生,但因徵兵年年恐急,終失聯絡,下落不明。”這段記述與後壟美陳氏譜志的記載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後壟美陳氏宗親要求回來認祖歸宗,是有充分依據和盛意的。我們應該儘快給予研究確認,將其編入吾譜志,實現其族人長期之夙願!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

編寫負責人:陳丙丁、陳文添

2010年01月15日

安溪後壟美陳氏代表(簽名):    陳再興、陳從發、陳四川。

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代表(簽名):陳光湧、陳丙丁、陳文波、

                  陳賢釵、陳文添、陳國華。

經調查考證:參內後壟美陳氏始祖助公、字國富、號好義,系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弘元、號校尉公第十五世孫,大約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自永春小岵南山移居安溪參內參山后壟美生息繁衍,其世系為校尉→居安→天保→福壽→瑊公→彥聖→禮公→模公→晉接→需光→德高→真祐→君澤→公茂→助公。後壟美陳氏於庚寅年冬至(2010年12月22日冬祭時)派陳四川、陳天水、陳從發、陳志堅、陳材森、陳國興、陳來興七位族人參加拜祖歸宗。

我們認為,調查材料屬實,考證結論正確。但是,今後若有更準確的史料發現,應以新的考證為准。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