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園地 » 飲酒文化 »

酒的類別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30日

酒的類別

中國的黃酒

中國的黃酒,也稱為米酒,屬於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黃酒釀造原料

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在古代,是秫、梁、稷、黍的總稱,也稱為梁,現在也稱為穀子,去除殼後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由於宋代開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南移,黃酒的生產局限於南方數省,南宋時期,燒酒開始生產,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黃酒生產逐漸萎縮,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黃酒生產得以保留,在清朝時期,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目前黃酒生產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和廣東、安徽等地,山東、陝西、大連等地也有少量生產。

黃酒的名稱

黃酒屬於釀造酒,酒度一般為十五度左右。

黃酒,顧名思義是黃顏色的酒。黃酒的顏色並不總是黃色的,在古代,酒的過濾技術並不成熟之時,酒是呈混濁狀態的,當時稱為“白酒”或濁酒。黃酒的顏色就是在現在也有黑色的,紅色的,所以不能光從字面上來理解。黃酒的實質應是穀物釀成的,因可以用“米”代表穀物糧食,故稱為“米酒”也是較為恰當的。

在當代黃酒是穀物釀造酒的統稱,以糧食為原料的釀造酒(不包括蒸餾的燒酒),都可歸於黃酒類。黃酒雖作為穀物釀造酒的統稱,但民間有些地區對本地釀造、且局限於本地銷售的酒仍保留了一些傳統的稱謂,如江西的水酒,陝西的稠酒,西藏的青稞酒,如硬要說它們是黃酒,當地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統稱,在蒸餾酒尚未出現的歷史時期,“酒”就是釀造酒。蒸餾的燒酒出現後,就較為複雜了,“酒”這一名稱既是所有酒的統稱,在一些場合下,也是穀物釀造酒的統稱,如李時珍把當時的酒分為三大類酒,燒酒,葡萄酒。其中的“酒”這一節,都是穀物釀造酒,由於酒既是所有酒的統稱,又是穀物釀造酒的統稱,畢竟還應有一個隻包括穀物釀造酒的統稱。因此,黃酒作為穀物釀造酒的專用名稱的出現不是偶然的。

黃酒,在明代可能是專門指釀造時間較長、顏色較深的米酒,與“白酒”相區別,明代的“白酒”並不是現在的蒸餾燒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白曲和白水釀造而成的、釀造時間較短的酒,酒色混濁,呈白色。酒的黃色(或棕黃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貯藏過程中,酒中的糖份與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應,產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製成的色素(稱“糖色)加深其顏色。在明代戴羲所編輯的養餘月令卷十一中則有“凡黃酒白酒,少入燒酒,則經宿不酸”。從這一提法可明顯看出黃酒、白酒和燒酒之間的區別,黃酒是指釀造時間較長的老酒,白酒則是指釀造時間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發酵劑。在明代,黃酒這一名稱的專一性還不是很嚴格,雖然不能包含所有的穀物釀造酒,但起碼南方各地釀酒規模較大的,在釀造過程中經過加色處理的酒都可以包括進去。到了清代,各地的釀造酒的生產雖然保存,但紹興的老酒、加飯酒風糜全國,這種行銷全國的酒,品質高,顏色一般是較深的,可能與“黃酒”這一名稱的最終確立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清朝皇帝對紹興酒有特殊的愛好。清代時已有所謂禁燒酒而不禁黃酒的說法。到了民國時期,黃酒作為穀物釀造酒的統稱已基本確定下來。黃酒歸屬於土酒類(國產酒稱為土酒,以示與泊來品的洋酒相對應)。

我國的釀酒技術的發展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然發酵階段,經歷數千年,傳統發酵技術由孕育,發展乃至成熟。即使在當代天然發酵技術並未完全消失。其中的一些奧秘仍有待於人們去解開。人們主要是憑經驗釀酒,生產規模一般不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酒的品質沒有一套可信的檢測指標作保證。

第二階段是從民國開始的,由於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識,尤其是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工程知識後,傳統釀酒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懂得了釀酒微觀世界的奧秘,生產上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機械化水準提高,酒的品質更有保障。

 

黃酒的種類

黃酒的種類繁多,現代則按黃酒中所含的糖份來分。

琳琅滿目的黃酒品種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黃酒家族的成員不斷擴大,品種琳琅滿目。酒的名稱更是豐富多彩。最為常見的是按酒的產地來命名。如紹興酒、金華酒、丹陽酒、九江封缸酒、山東蘭陵酒等。這種分法在古代較為普遍。還有一種是按某種類型酒的代表作為分類的依據,如“加飯酒”,往往是半幹型黃酒;“花雕酒”表示半幹酒;“封缸酒”(紹興地區又稱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濃甜型黃酒;“善釀酒”表示半甜酒。還有的按酒的外觀如顏色,濁度等,如清酒,濁酒,白酒,黃酒,紅酒(紅麴釀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如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黃酒、粟米酒、青稞酒等;古代還有煮酒和非煮酒的區別,甚至還有根據銷售對象來分的,如“路莊”(具體的如“京裝”,清代銷往北京的酒)。還有一些酒名,則是根據酒的習慣稱呼,如江西的“水酒”、陝西的“稠酒”、江南一帶的“老白酒”等。除了液態的酒外,還有半固態的“酒娘”。這些稱呼都帶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要想準確知道黃酒的類型,還得依據現代黃酒的分類方法。

最新國家標準中黃酒的分類法

在最新的國家標準中,黃酒的定義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藥,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黃酒。

按黃酒的含糖量將黃酒分為以下六類:

幹黃酒:“幹”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份都發酵變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份含量最低,最新的國家標準中,其含糖量小於1.00g/100ml以葡萄糖計。這種酒屬稀醪發酵,總加水量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發酵溫度控制得較低,開耙攪拌的時間間隔較短。酵母生長較為旺盛,故發酵徹底,殘糖很低。在紹興地區,幹黃酒的代表是“元紅酒”。

半幹黃酒:“半幹”表示酒中的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故又稱為“加飯酒”。酒的含糖量在1.00~3.00%之間。在發酵過程中,要求較高。酒質厚濃,風味優良。可以長久貯藏。是黃酒中的上品。我國大多數出口酒,均屬此種類型。

半甜黃酒:這種酒含糖份3.00~10.00%之間。這種酒採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的產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這種酒,酒香濃鬱,酒度適中,味甘甜醇厚。是黃酒中的珍品。但這種酒不宜久存。貯藏時間越長,色澤越深。

甜黃酒:這種酒,一般是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藥,搭窩先釀成甜酒娘,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酒中的糖份含量達到10.00-20.00g/100ml之間。由於加入了米白酒,酒度也較高。甜型黃酒可常年生產。

濃甜黃酒,糖份大於或等於20g/100ml

加香黃酒:這是以黃酒為酒基,經浸泡或複蒸芳香動、植物或加入芳香動、植物的浸出液而製成的黃酒。

淋飲酒、攤飯酒和餵飯酒

這是按釀造方法對黃酒分類時的稱呼。按這種方法分類,可將黃酒分成三類

淋飯酒:淋飯酒是指蒸熟的米飯用冷水淋涼,然後,拌入酒藥粉末,搭窩,糖化,最後加水發酵成酒。口味較淡薄。這樣釀成的淋飯酒,有的工廠是用來作為酒母的。即所謂的“淋飯酒母”。

攤飯酒:是指將蒸熟的米飯攤在竹篦上,使米飯在空氣中冷卻,然後再加入麥曲、酒母(淋飯酒母)、浸米漿水等,混合後直接進行發酵。

餵飯酒:按這種方法釀酒時,米飯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批加入。

麥曲黃酒、小曲黃酒、紅麴黃酒、烏衣紅麴黃酒

黃酒還可按釀酒用曲的種類來分。如小曲黃酒,生麥曲黃酒,熟麥曲黃酒,純種曲黃酒,紅麴黃酒,黃衣紅麴黃酒,烏衣紅麴黃酒。

 

白酒的類別

下面主要介紹中國的白酒種類。現代將白酒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按所用酒麴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大麯酒

大麯酒,以大麯為糖化發酵劑,大麯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麯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麯酒所釀的酒品質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麯釀成。

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製成的,多採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麩曲酒

這是解放後在煙臺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曲黴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於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採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物件。

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麯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其他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乾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於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後蒸餾製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採用串香工藝製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後串蒸而得。

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於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於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採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

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製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徵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複雜。所用的大麯多為超高溫酒麴。

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麯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採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採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採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採用地缸。

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其他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徵,這些酒的釀造工藝採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採用串香法。

按酒質分

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品質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品質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按酒度的高低分

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低度白酒

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中國的藥酒及滋補酒

按最新的國家飲料酒分類體系,藥酒和滋補酒屬於配製酒範疇。故先介紹一下配製酒的種類。

配製酒,是以發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花、果、動植物或中草藥,或以食品添加劑為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質,採用浸泡、煮沸、複蒸等不同工藝加工而成的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酒。配製酒分為植物類配製酒、動物類配製酒、動植物配製酒及其它配製酒。

中國的藥酒和滋補酒的主要特點是在釀酒過程中或在酒中加入了中草藥,因此兩者並無本質上的區別,但前者主要以治療疾病為主,有特定的醫療作用;後者以滋補養生健體為主,有保健強身作用。從藥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將藥酒分為內服、外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的三大類。滋補酒用藥,講究配伍,根據其功能,可分為補氣、補血、滋陰、補陽和氣血雙補等類型。

《博物志》曾記載道:“昔有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飽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此酒勢辟惡,勝於他物之故也。從這則記載可以看到酒對於健康的作用,但更能說明酒與藥之密切關係的內在因素還可從以下幾點得到發掘。食藥合一:藥往往味苦而難於被人們接受,但酒卻是普遍受歡迎的食物,酒與藥的結合,彌補了藥的苦味的缺陷,也改善了酒的風味。相得益彰。經常服藥,人們從心理上難以接受,但將藥物配入酒中製成藥酒,經常飲用,既強身健體,又享樂其中,卻是人生一太快事。酒為百藥之長:酒,百藥之長。這可以理解為在眾多的藥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藥,另一方面,酒還可以提高其他藥物的效果。酒與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遠古時代,酒就是一種藥,古人說“酒以治疾”。的古文字本身就是一種釀造酒。古人釀酒目的之一是作藥用的。可見在古代酒在醫療中的重要作用。遠古的藥酒大多是釀造成的,藥物與酒醪混合發酵,在發酵過程中,藥物成分不斷溶出,才可以充分利用。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