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園地 » 茶文化 »

茶葉的種類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30日

茶葉的種類

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紅、綠、青(烏龍)、黃、黑、白六大類。也有以產地劃分將茶葉稱作川茶、浙茶、閩茶等等,這種分類方法一般僅是俗稱。還可以其生長環境來分: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另外還有一些“茶”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茶,但是一般的飲用方法上與一般的茶一樣,故而人們常常以茶來命名之,例如蟲茶、魚茶。有的這類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它不是茶了,例如絞股藍茶。

 

綠茶:

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裏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撚一乾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清綠茶。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占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傳統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濃、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紅茶:

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與綠茶恰恰相反,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雲一部分水分,再揉撚(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發酵程度大於80%),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黑茶:

主要銷往邊區,像雲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普洱茶是在已經制好的綠茶上澆上水,再經過發酵製成的,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雲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不過真要說減肥,效果最顯著的還是烏龍茶。

 

烏龍茶: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黃茶: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黃茶的制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白茶:

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曬製成的。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是我國的特產。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再加工茶:

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再加工而成的稱為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緊壓茶,液體茶、即溶茶及藥用茶等。

藥茶:將藥物與茶葉配伍,製成藥茶,以發揮和加強藥物的功效,利於藥物的溶解,增加香氣,調和藥味。這種茶的種類很多,如“午時茶”、“薑茶散”、“益壽茶”、“減肥茶”等。

花茶: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在以上類茶中,以紅茶的數量最大,其次是綠茶,最少的是白茶。

 

茶葉的分類:

以色澤(或製作工藝)分類:

類別  製作特色          代表產品
綠茶  不發酵的茶 發酵度為0    龍井茶,碧螺春
黃茶  徽發酵的茶 發酵度為10-20m 白牡丹,白毫銀針,安吉白榮
白茶  輕度發酵的茶發酵度為20-30m 君山銀針
青茶  半發酵的茶 發酵度為30-60m 鐵觀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
紅茶  全發酵的茶 發酵度為80-90m 祁門紅茶,荔枝紅茶
黑茶  後發酵的茶 發酵度為100m  六堡茶,普洱茶

以季節分類:

春茶:是指當年三月下旬到五月中旬之前採制的茶葉。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修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是指五月初至七月初採制的茶葉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秋茶:就是八月中旬以後採制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冬茶:大約在十月下旬開始採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後,氣候逐漸轉冷後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

按其生長環境來分:

平地茶:茶芽葉較小,葉底堅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欠光潤。加工後的茶葉條索較細瘦,骨身輕,香氣低,滋味淡。

高山茶:由於環境適合茶樹喜溫、喜濕、耐陰的習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說法。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環境的獨特特點,從氣溫、降雨量、濕度、土壤到山上生長的樹木,這些環境對茶樹以及茶芽的生長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葉肥碩,顏色綠,茸毛多。加工後之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濃鬱且耐沖泡。

 

新茶與陳茶的鑒別:

色澤:茶葉在儲存過程中受空氣中的氧氣和光合作用使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色素物質發生緩慢的自動分解,使色澤由新茶時的青翠嫩綠逐漸變得枯灰黃,使紅茶由新茶時的烏潤變成灰褐色。

滋味:陳茶由於茶葉中酯類物質經氧化後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份減少,從而使茶葉滋味由醇厚變得淡薄,同時又因茶葉中氨基酸的氧化等原因,使茶葉的鮮爽味減弱而變的滯鈍。

香氣:陳茶由於香氣物質的氧化和揮發,使茶葉由清香變得低濁。

 

茶葉命名之法:

茶葉的名字很多,排它個上千種是不成問題的,真正可以說是眼花繚亂。但是經一些學者分析研究,予以歸類劃分,卻發現一些道道,頗有傳神繪景之味,能夠更好的理解茶葉、記憶茶名。大致茶葉的命名有以下七類:
以茶葉的形狀命名。六安瓜片,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珍眉、磚茶等等。

以茶樹品種命名。如白毫等等。

以茶葉產地命名。普洱茶、祁紅等等。

以茶葉的採制時間命名。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等等。

以動植物的名稱命名。龍井、水仙、佛手等等。

以制茶工藝命名。炒青、烘青等等。

以茶葉色澤命名。紅茶、綠茶等等。

有些茶名的由來還有著滿好聽的故事或傳說,例如:

碧螺春:久負盛名的碧螺春茶,產於太湖洞庭東西二山。有關碧螺春的由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清康熙年間,當地人在洞庭湖東碧螺峰石壁上發現了一種野茶,便采下帶回作飲料。有一年,因產量特多,竹筐裝不下,大家把多餘的放在懷裏,不料茶葉沾了熱氣,透出陣陣異香,採茶姑娘都嚷著:“嚇煞人香!”這“嚇煞人香”是蘇州方言,意思是香氣異常濃鬱。於是眾人爭傳,“嚇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清康熙三十八年玄燁(康熙)南巡到太湖,康熙認為“嚇煞人香”這個名字不雅,便賜名為“碧螺春”,從此沿用至今。

    碧螺春茶採摘時間較早,一般在穀雨前後採摘。炒制時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細而不斷”。因此外形捲曲如螺,昔毫畢露,細嫩緊結,葉底如雀舌,水色淺,味醇而淡,香氣清高持久,回味雋永。

鐵觀音: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鐵觀音”盛產于福建省安溪縣,國內外享有殊譽。關於茶名“鐵觀音”的由來民間有兩種傳說:

    一:清代乾隆皇帝一生飲茶成癖,嘗遍名山名茶。一次微服遊歷江南,進入福建,品嘗了一種茶,其味甘醇爽滑,有一種特殊的天然蘭花香氣,色澤禍淥,如鐵壓手,飲後讚譽此茶香美寒賽觀音。以後方知此人乃當今皇帝,於是遂命名“鐵觀音”,名氣大振。

    二:清乾隆年間,安溪松村頭鄉林民魏飲篤信神佛,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獻於觀音菩薩像前。一天,魏飲進山,發現亂石隙中有一棵茶樹,在朝陽輝映下葉片閃閃發光。魏好奇而移植屋旁,精心栽培,春來枝茂葉繁,遂採擷嫩芽制茶。發現茶葉較其他茶葉為重,且暗淥似鐵,人們便順口稱它為“重如鐵”。重如鐵茶香氣濃鬱特異。由於這種茶常被魏飲作供佛之用,故改稱為“鐵觀音”。

中國名茶:

  【西湖龍井】 【黃山毛峰】【祁門紅茶】【碧螺春】【鐵觀音】

  【六安瓜片】 【信陽毛尖】【凍頂烏龍】【太極翠螺】【普洱】

  【君山銀針】 【武夷岩茶】【峨嵋珠茶】【都勻細毛尖】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