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永春縣仙夾鎮 »

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博士生導師鄭金貴教授

作者:蔣崇乾  來源:福建農林大學報 2007.3.21.  更新時間:2011年09月01日

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博士生導師鄭金貴教授從事科研工作紀實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萬物複蘇,百花盛開的早春二月,校長鄭金貴教授榮獲200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消息如和煦的春風吹遍校園,全校師生員工無不為此感到驕傲、自豪。02月28日下午,鄭金貴教授載譽回榕,在長樂機場受到了福州市各界和師生代表的熱烈歡迎,接受了多家媒體的採訪。

鄭金貴教授(右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登臺領獎

 

原創性的發明獨樹一幟

0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鄭金貴教授主持的“穀稈兩用稻選育及其秸稈高效利用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是建國以來我省生命科學領域獲得的最高等級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也是“十五”以來我省獲得的唯一國家技術發明獎。在全國省屬的六百多所院校中,2006年只有二所高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在全國水稻領域中是唯一獲得國家獎的項目。

該項技術有四個發明點:發明瞭穀稈兩用稻的育種技術,也就是發現了秸稈營養成分高的優異種質“洲8203”,並發明瞭穀、稈同步雙重篩選法;選育出穀稈兩用稻良種“東南 201”,稻穀產量高、米質優,稻草營養成分高,粗蛋白達8%以上;發明瞭穀稈兩用稻栽培等四項配套技術,獲得一項專利;發明瞭該稻草栽培食用菌和飼養動物的高效利用技術。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鄭金貴教授激動地說,穀稈兩用稻不僅收穫稻穀,還可把秸稈用於高效栽培食用菌和飼養動物,是迴圈經濟的好模式。對於全國每年都有與稻穀產量相當的二億噸秸杆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大多白白浪費了,“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希望用科技讓秸稈變廢為‘寶’”。鄭金貴和他的同事一道從1987年起就瞄準了“穀稈兩用稻”的研究,而這一拼就是十五年。

早在1984年,鄭金貴就發現,長期以來,水稻遺傳育種學家一直都把育種目標集中在提高稻穀產量和品質上,而簡單地把水稻秸稈視為光合作用的“代謝源”和稻穗的“支撐體”。然而,秸稈數量很大,全國每年有與稻穀產量相當的二億噸的稻草產生,這是取之不盡的可再生的農業資源。但是由於秸稈營養成分含量很低,如粗蛋白含量僅4%左右,因此不為人們所看重。

鄭金貴說,曾經有動物營養工作者對提高秸稈的飼料價值作過研究。他們從外因角度出發,對秸稈進行物理、化學或微生物的前處理,但終因成本高,操作複雜等原因而難以大量推廣應用。外因難走通,內因呢?鄭金貴思索著,是否可以用遺傳育種的方法,選育出稻草本身營養成分含量高,籽粒產量和品質也好的穀稈兩用水稻良種呢?這實在是一個誘人的想法,這也是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鄭金貴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艱難之路,寶貴的分分秒秒寫進了無可計數的字裏行間,千百回看看摸摸流下了千點萬滴的苦澀汗水,終於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人生最大的光榮,不在於永不失敗,而在於屢撲屢起”(哥爾斯密語)。經過幾年的試驗,鄭金貴和他的助手們已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引變技術,即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雜交等方法進行引變,達到基因變異的效果,並研究出了“同步雙重篩選法”,對引變、雜交後的每一代都進行篩選,即田間選出稻穀產量高、抗性好的植株(即“田間產量抗性狀篩選”);稻草再進行“實驗室稻草營養成分篩選”,穀和草都中選的單株才進入下一代系譜種植。每一代都這樣“同步雙重篩選”以保證稻穀高產,特別是使稻草的品質微效多基因逐代積累,直到遺傳上穩定,成為穀稈兩用的新型水稻。兩用稻的研究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穀稈兩用水稻研究成功的標誌就是用N一15尿素施肥後,有標記的N素能夠有效地以蛋白質的形式累積在稻草中:用這種稻草栽培食用菌、養魚、養白老鼠時,又可以將含有N—15的稻草蛋白轉化為菇蛋白、魚蛋白和白老鼠的體蛋白。因此,每選一個良種,都得進行N-15示蹤檢測。每一代、每一季、每一年積累下來的數據資料,整理起來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為了弄清稻草營養成分的變化規律,鄭金貴的研究材料就有一千三百多份,獲得了二萬多個數據。每片葉子分開測定,測定的化驗單,聯結起來長達二十多米。如今,這些數據資料他還保存著。那一份份材料上全都是手抄的數據表格,每行數據邊上都用不同符號、不同顏色詳細地做了批註。

為了搞清一個數據,他有時得工作到深夜兩點;為了不打斷工作思路,有時他還在辦公室裏過夜,累了就靠在椅子上隨便打個盹。每年七月是水稻育種的關鍵時期。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每到這個時候,鄭金貴都要親自在田間選種。他說,作為一名水稻育種專家,不到一線選育,就選不出好的品種。

課題組成員黃勤樓研究員動情地說:“當時我們的基地在集美,每當選種季節,作為廳級幹部的他,卷起褲管,踩進爛泥田,進行現場判斷,一穗穗地拔。七月的太陽又毒又辣,地上都能烤得出煙來,田裏的蚊蟲更是倡狂肆虐,一叮就是一個大包。癢得難受。泡在田裏,其實就是浸在汗裏。每年七月在田裏選種兩周,鄭金貴總得曬脫一層皮,掉上妤幾斤肉。”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九九四年,穀稈兩用水稻新品種“201”“202”終於選育成功了。N-15示蹤結果表明,尿素能以蛋白質的形式儲存在兩用稻的稻草中,其稻草蛋白能夠有效地轉化為菇蛋白、魚蛋白和白鼠的體蛋白。稻草營養成分比一般品種高80%以上。實驗表明:該稻草飼養奶牛,產奶量可提高7.6%;飼養草魚,魚產量可提高34.6%;栽培草菇,菇產量可提高34.2%,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推廣價值。

一九九四年,由中國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六個單位、十一名專家組成的省級專家鑒定組對該成果作出了高度的評價:“該研究……開拓了水稻育種,研究的新領域,具有獨創性……屬國內首創,居國際領先水準。”一九九三年十月,鄭金貴的論文《Studies on the Dual purpose Rice of Grain and straw》在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中國農業部召開的國際會議——“利用地方資源發展畜牧業國際研討會”上宣讀,受到了與會各國專家的重視,大會建議就此專題召開一次國際研討會。穀稈兩用水稻贏得了國際聲譽。到2002年,穀稈兩用稻已推廣了 81.71萬噸,其穀稈用於栽培食用菌和飼養動物,為農民增收5.16億元。2002年,該成果獲得了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農村的孩子 執著的追求

鄭金貴是永春縣仙夾鎮東裏村一個普通農民的孩子,與共和國同齡。他的父母親很希望自己的獨生子能成為有用的人,但又都不識字,因此只能用人間最簡單的語言,最樸素的真理,“象金子一樣貴重——金貴”來寄託著對後代的深深期望。就這樣,背負著父母和家鄉人的希望,鄭金貴開始了他的人生之路。

幼小的金貴心裏充滿著夢想。每當看見母親佝僂著在田問勞作的身軀,看著她面對微薄的收成發出的無奈苦笑。鄭金貴心中就不禁暗想:要是有一種神奇的種子,一撒下去就能結出數不清的穀子來,讓母親不用再這樣受苦受累,那該有多好啊!希望的種子,就在這孩提的夢想中不知不覺地播在了心中。

從小學到高中,鄭金貴如癡如醉地跋涉在知識的王國裏,就像沙漠中饑渴的旅人突然間發現了一眼甘甜的清泉,貪婪地掬飲。兒時的幻想也越來越明晰地轉化為一個堅定的信念——學好知識,掌握發展農業的本領,為家鄉出力,讓母親,讓農民們不用再這樣受苦受累。

鄭金貴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回到村裏,一面像當時的其他年輕人一樣,安分守己地種田、賺工分,另一面又“不安分”地思索著如何提高糧食和其他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鄭金貴可是我們村裏最早的‘農技員’。”接受採訪的村黨支部書記非常自豪地提高聲音說著。是啊,由於當時條件所限,無法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實驗,鄭金貴能做的也就是積極設法引進良種,試種新品種。但是,種子從哪兒來呢?利用農閒時問,鄭金貴翻遍了僅有的各種報刊、資料、宣傳稿、小冊子……只要跟農業有關的,他一樣也不放過。某地培育出新品種啦,某地某種糧食獲得豐收啦,都是他感興趣的資訊。那些適闔家鄉高海拔地區種植的耐寒性強的水稻良種,更是他關注的焦點。看到了有用的資訊之後,他就寫信去要。

鄭金貴寫信時擔心別人覺得他是在開玩笑,所以言辭特別誠懇。他告訴人家說“您只要花五分鐘,就能改變我們這兒的低產狀況”,並隨信附上寫明詳細地址貼足了郵資的信封。當時有的村民對鄭金貴的行為卻冷眼相看:“這年輕人折騰什麼呢?瞎糟蹋錢!”手頭拮据的母親也無法理解兒子所做的一切,只是憑著一個母親對兒子的信任,默默地支持著他。信寄出去了,鄭金貴焦急地等待回音。說實在的,這一招管不管用,他自己心裏也沒底。在動亂的年代,有誰會去理會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山村呢?有准會相信一個索不相識的小青年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鄭金貴的這番心血沒有白費。他開始陸續收到回寄的種子了。浦城縣水北公社的本地糯稻、東北呼瑪縣種子公司的“農林Ⅱ號”,某部隊農場的小米稻……寄出的信件竟大都有了回音。鄭金貴的第一步成功了。

在別的地方種得很好的品種,在東里村能不能照樣獲得豐收呢?這需要實踐的檢驗。浸種、換水、灶上催芽、插秧、施肥、除草、噴藥……經過兩年的努力,鄭金貴將矮稈水稻代替高稈水稻大獲成功。

矮稈水稻抗倒伏性強,產量高,籽粒飽滿,品質明顯優於村裏種植了多年的高稈水稻。村民們的眼睛亮了,“這年輕人還真行!”第二年,村領導決定由村裏出資讓鄭金貴聯繫良種。一批批冬種大小麥、冬季蔬菜等多種作物良種,陸陸續續地走進了東里村。說到這裏,支部書記有點慷慨激昂,他呷了一小杯茶,提高了嗓門:“鄭金貴引種育種顯神威,家鄉的土地呈現豐收的景象,村民們驕傲地說:‘咱村出了個種子迷!’名聲外揚,鄭金貴上了1971年《福建日報》。鄭金貴上報了!這在東裏村可是破天荒第一回呀。”

以科研實踐為農業發展、為農民致富服務是鄭金貴的執著追求。上了大學、攻讀研究生、當了省農科院的領導、大學校長,他更是矢志不渝。從一九七五年大學畢業至今的三十多個春秋,他始終遊弋在學術的海洋裏,並緊緊圍繞著一個字,那就是“農”字。

 

冬季農業開發 為了大地的豐收

在科研中,鄭金貴始終堅持“把有用的成果奉獻給社會”的理念,開展選題立項。在調研中,他發現:福建省人均耕地面積很少,但耕作氣候條件優越,特別是冬季氣候資源非常豐富。

如果能夠依靠科技來加大冬季農業開發力度,提高耕地復種指數,那就可以大大增加糧食總量和農民收入,而以前全省冬季基本上只種植小麥、紫雲英等經濟價值不是很高的作物,甚至什麼也不種植,造成大片的冬閒田,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浪費。以此為突破口,鄭金貴開始了一個綜合研究的大專案——福建冬季農業開發。

一九八八年,由 6個單位、13個專業、28名科技人員組成的課題組正式成立,鄭金貴任組長。他領著多學科多專業的專家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試驗研究,其中包括對不同氣候類型區的冬季溫光水資源的調查,之後他綜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引進、消化、推廣各類良種。

為了與國際科學前沿接軌,避免走彎路,同時引進合適的良種,鄭金貴先後到國際水稻研究所進修,到日本、美國、荷蘭、法國、臺灣等地進行考察。每到一地,他總是馬不停蹄地參觀各種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及大型農場等,先後引進了苦瓜良種、沖繩白、義大利黑麥草、冬牧七十黑麥等幾十種良種,並為課題組爭取到了大量的技術資料。

有一次,在日本長崎農林實驗場牧草研究室考察時,冬季豆科牧草引起了鄭金貴極大的興趣。可沒有種子怎麼辦?靈機一動,他就用牙缸把整棵植株移植過來,一路上像呵護嬰兒般呵護著。就這樣那棵牙缸裏的植株也隨著鄭金貴漂洋過海,來到了我們福建。

鄭金貴和他的課題組在發展傳統的大小麥、油菜、紫雲英等作物的同時,系統地研究出了能夠適應冬季農業開發的七種作物類型(冬季糧油作物、冬季經濟作物、冬季飼料綠肥作物、冬季中藥材、冬季花卉、冬季蔬菜、冬季食用菌)的 133種作物;並對其中78種作物的生物學特性和配套栽培技術作了研究及系統論述,他們還按照不同氣候類型區的特點概括出全年的季節安排和作物搭配:在水稻等糧食作物持續增產的前提下,總結出20個冬季農業優高典型並研究總結了冬季作物的寒害防禦、營養與施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以及各種冬季農產品的貯藏保鮮與加工技術等。

1994年01月,鄭金貴將課題組的主要研究成果編輯成《福建冬季農業開發》一書正式出版,立刻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有關領導對該成果予以高度評價:“本研究在冬季作物種類和冬季農業優高模式方面有創新,其配套技術完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強,對推動福建甚至整個南方地區冬季農業開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成果居國內領先水準。”許多看過《福建冬季農業開發》的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民稱讚說:“這本書就像個無聲的老師,又像一份施工圖紙,我們只要照著做就行了。”鄭金貴自己也把冬季農業開發應用技術戲稱為“傻瓜”技術。這個名稱是由“傻瓜”照相機的名稱引伸而來的,意指這是普通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成的精細配套技術。1994年,福建省脫貧辦統一購買了《福建冬季農業開發》一書,分發到全省每一個貧困鄉鎮,用於指導貧困地區的冬季農業開發。福建省農業廳也統一購買該書,分發給各地縣農業局的農技人員學習。據介紹,截至1997年,福建省己脫貧 101個鄉鎮,這一成果起了重要作用。這本書成了廣大農民手中的致富寶典。

該成果在南方11省區推廣,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不懈奮鬥 碩果累累

鄭金貴長期耕耘在農學和作物品質遺傳育種研究的田野裏,碩果累累,曾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獎六項,獲得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還獲得“國內首創、居國際領先”的鑒定成果 1項。他主編科技專著五本,共 355萬字,其中他本人撰寫了 235萬字,在國內外發表論文 105篇。實踐證明,他是時代的探索者,是不斷攀登的采藥者,也是不怕巨浪的弄潮兒。

從福建農學院的學生到福建農科院研究員,從農科院黨委書記到福建農林大學校長,鄭金貴轉了一圈,始終不改本色,忠誠地實踐為農業發展,為農民致富的至高理念,實踐著“挽將天上銀河水,散作甘霖潤九洲”的誓言。為了大地的豐收,為了農民增收,為了農村的小康,不斷地播種希望,不斷地追求理想,不斷地讓大地獻寶,這就是福建農林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優秀專家鄭金貴教授。

 

Copyright©2006 - 2012 lb.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仙鄉林柄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